《天道之女被读心后,暴君他非要宠我池茵赫连川》 第282章:来历可疑 池茵被赫连川看得莫名有点儿心虚,赶紧扭头避开了他的眼神。 赫连川暗笑:“怎么,不说了吗?” “没,没什么啊……”池茵结结巴巴的,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没有?”赫连川靠近,伸手捏着池茵的小下巴:“朕问你话呢,你刚才在想什么?” 池茵那一张娇俏的小脸瞬间涨得通红:“皇上,我没有。” 她这脸红得甚至不敢看赫连川一眼。 赫连川松开手,笑了笑:“真的?” 池茵赶紧岔开话题:“皇上,你刚才说什么来着,德妃她,她想离宫?这不可能吧?” 【德妃接近皇帝应该是有目的的吧?她花了这么多年时间给赫连川下毒,而且事情都没办成,她怎么可能会走?】 【而且这个叫林昭华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也实在是很可疑,表面上她似乎和北燕是有什么关系,可她所用的毒还有她给赫连川的那门功法,这可都不是寻常之物】 【为了一个皇子,北燕有必要给他一门这么高阶的功法吗?更何况当时赫连川在漠北,根本算不上一个受宠的皇子,北燕有什么必要把筹码放在他身上?】 【但若不是北燕,那又会是什么人呢?萧家或者韩萧王都更不可能了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赫连川当年就是得到了这门功法才能大败北燕三军,成为赫赫有名的战神将军吧,那几年北燕战败的亡魂可不少,就为了取得赫连川的信任?有必要牺牲那么多将士?这事未免也太过古怪了吧?】 池茵想到这儿,自己都叹了口气。 【不知道有没有办法能够回去,若是能再进入幻镜,也许能窥探到些什么也不一定……但要怎么做呢?】 赫连川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也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他之前也有想过,甚至已经让赫连苍去秘密调查了,但一直没有查到任何关于林昭华的底细。 只知道林昭华五岁就入宫了,当时跟的是一个掌事的大宫女,可那个大宫女在十年前就病逝了,管事的人也早就不在了,根本就无从查起。 简单的说,就是知道林昭华来历的人,都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可以说是巧合,但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和池茵一样,他也同样的疑惑,想不明白那些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思索片刻,赫连川便说道:“这倒不必担心,林昭华说要走,不过是想以退为进罢了,朕就不信她真会离开!更何况,她接近朕肯定是有什么目的的,一定是有什么人让她这么做的。 该做的事没做完,她怎么可能就这么离开皇宫呢?只不过她想用这种无聊的计谋来拿捏朕,未免也太过可笑了。” 池茵有些无语:“可是皇上,你这样她难道不会起疑心吗?” “大概会吧。”赫连川满不在乎的说道。 池茵有些看不明白赫连川了,他这究竟什么意思啊。 赫连川见状,便又补充了一句:“她欺骗了朕这么多年,怎么,难道还要让朕给她什么好脸色?” 池茵噎了一下,不是,皇上,您这是连演都不想演了啊。 第283章:黑塔 池茵小声嘀咕着:“所以德妃到御书房来找您,或许也是在试探什么。” “她大概也是早就起疑了吧。”赫连川满不在乎地说道:“是又如何,朕也不想再在她身上浪费任何时间了,这样也挺好,说不定还能逼得她提前动手呢。 这种人留在朕的身边,迟早是个祸患,能尽快解决便尽快解决了。” “那德妃近来在宫里一直没有什么异样的举动吗?”池茵又问道。 “没有。”赫连川摇头:“自从知道她下毒的事之后,朕就找人暗中盯着她了,她也算能沉得住气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到她有任何异样的举动。 朕也没想到她会到御书房来,还用这么极端的方法来逼迫朕,可真不像是她会做的事。” 池茵想了想:“会不会是有人指使她这么做的?” “不太可能,若她真和什么人有联系,朕的暗卫肯定发现了。”赫连川说。 池茵看着赫连川,欲言又止。 “怎么了?”赫连川问:“你想说什么?” 池茵低垂下眼帘,小声道:“或许是我多心了……皇上,你身边的暗卫跟你许多年了,你和德妃的关系,他们应当也清楚吧……” 赫连川瞬间就明白过来了:“这事你不必担心,这些暗卫……是黑塔的。” “黑塔?”池茵愣住了:“黑塔真实存在的吗?” 关于黑塔的事,池茵早些年也略有耳闻,但这个不只是传言而已吗? 黑塔是皇家秘密培养的一个特殊机构,非常神秘,甚至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无从考究。 即便是在幻镜里,池茵也不曾见到过这个地方。 据她所知,这黑塔是专门培养死士的,而且这些死士是听命于掌管黑塔钥匙的人,显然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秘术,手持钥匙的人才能掌控黑塔的一切。 她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 “这事朕只告诉你一人。”赫连川说:“关于黑塔之事,别说德妃,连皇叔都不知道,这钥匙是父皇临终之时秘密交付到朕的手上,且叮嘱过朕不要泄露这个秘密。 朕虽然也有自己培养的暗卫,但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种手段,因为朕不想让人知道黑塔的存在。 所以,朕派去盯着林昭华的那些暗卫,是黑塔里的死士,他们只对朕忠心,别的事都不管,不必担心他们会对第二个人忠诚。 至于朕培养的那些暗卫,有些的确是在漠北的时候就跟着朕了,而且有一部分的确是跟着林昭华,这些暗卫当初培养起来的时候,林昭华也有帮忙,如今这些人,朕也不敢完全相信他们。 虽然他们跟了朕不少年……可林昭华在朕身边不也一样是十几年了,朕怎知道那些暗卫是不是她的人?朕说真的,事到如今,真不知道还有几个人是能相信的。” 池茵轻声道:“这林昭华到底是什么来头啊,如果说她是在二十几年前就被安排进宫,那同时被安排进宫的应该不止她一个人吧?而且这么多年,谁知道他们在宫里或者其他官员府邸是不是都安插了类似这样的暗人呢?” 第284章:身份 “是的!”赫连川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沉重:“朕当年兄弟也有好几个,除了太子之外,还有另外几位皇兄,他们的母妃都有家族势力背景,相对来说,也更有竞争力。 可连听雨轩这种不起眼的地方都安插进来了人,想必其他宫里也不会落下,只是这些人行事谨慎小心,想要追查到这么多年前的事,的确非常困难。 更何况,这调查若是太过明显,会惊动那些人,反倒更难查到他们的身份了。 朕也怀疑过北燕、萧家甚至韩萧王,这几方势力都极其可疑,但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太可能。 阿茵你或许也听你外祖父和父亲说过,漠北这几年的情况,北燕可以说是连吃败仗,伤亡惨重,所以朕并不觉得他们会为了取得朕的信任而白白牺牲十几万将士的性命,根本没那个必要。” “的确如此,北燕此举对他们根本没任何好处!我们大夏和北燕交战多年,互有输赢,而北燕这几年却被打得抬不起头,损失惨重,皇上您在漠北这几年,可是接连攻下北燕多座城池。 而且林昭华她给皇上您这本功法即便残缺不全,也是高阶功法,远不是普通功法可比的,北燕实在没必要这么做吧,有这么一门功法,他们应该自己留着才是,怎么可能轻易的给其他人呢。”池茵说。 “这也是朕想不明白的。”赫连川说:“这么高级的功法,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即便有谁收藏有这么厉害的功法,也不可能会轻易的拿出来给其他人吧?全天下可都找不到几本的高阶功法,对他们来说,就这么不稀罕吗?随随便便就能给旁人? 北燕皇室有这样的功法吗?反正大夏皇室是没有的!即便一些上古门派,有的话也是镇门之宝了,不可能这么随便就交出来的。” 池茵眨了眨眼:“难不成这功法是林昭华自己的吗?可是,她又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一门功法呢?总不至于她不知道这是一门什么样的功法吧?” “她自然是知道的。”赫连川说:“当初她把功法交给朕的时候就说过了,这是高阶的功法,虽然是残缺不全,但修炼起来,依旧是比普通功法强上百倍不止。” 池茵小声问道:“那林昭华她有修炼什么功法吗?” “据朕所知,她修炼的只是普通的功法,那门功法还是你外祖父雷老给她的,说是适合女子修炼的一门功法,当然了,这只是表面的,不过她应该会修炼有其他功法,只是不让人知道罢了。”赫连川说。 池茵喃喃道:“那这个林昭华到底是什么来头呢?他们的目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或许我们很快就能知道了。”赫连川冷笑了两声:“事到如今,朕不信她还能沉得住气,经过这几日的事,想必她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和外面的人联系了吧。 反正听雨轩内外都有朕的人在盯着,她若是有所行动,那些暗卫定然会察觉出来的,届时就能顺着这条线追查下去了。” 第285章:借刀 林昭华要离宫的事,就这样双方默契不提,便就过去了。 回到听雨轩后,林昭华一连几日待在宫里没有出门,也谢绝任何访客,进出听雨轩的也就只有太医院的太医。 赫连川也和之前那般,没有踏足听雨轩半步。 虽然林昭华是还留在宫里,可这微妙的气氛,宫里众人显然也都是能感觉到的。 池茵进宫之前,林昭华可是一直独宠后宫,甚至差点儿被册封为皇后了,当时若不是群臣极力反对,如今中宫之主可就是林昭华了。 可现在皇帝有多久没去过听雨轩了? 且不说被皇后训斥之事,甚至连林昭华去御书房求见,都没有得到任何想要的结果,甚至连她身边贴身宫女都挨了板子。 林昭华独宠六宫之时,宫里就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看着了,毕竟这林昭华出身低微,没有任何势力背景,她独宠六宫,看她不顺眼的人自然多了去。 除了林昭华,如今在宫里这些妃嫔,哪个不是出身尊贵,身后有着强大母族势力的,有的家中父兄手握兵权,有的家族世代为官,至少都是三品大员家族里选出来的。 这种出身高贵的名门嫡女,自然有她们自己的傲气,自然看不上像林昭华这种奴籍出身的,更何况这林昭华还独得六宫恩宠,位分也在她们之上,她们能信服才是怪事了。 所以如今眼看着林昭华忽然就失宠了,这后宫里自然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这日赫连川刚上早朝没多久,池茵正准备进神府找些书籍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进入幻镜,不想宝珠却进来通报,长乐宫的萧贵妃求见。 池茵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她是厌烦和后宫这些妃嫔打交道,而萧凌霜在这个时候来找她,显然也不会是有什么好事。 池茵本想回绝的,可想了想,还是决定见见萧凌霜,有些事她自己不方便去做,但没准有其他人愿意做呢? 片刻后,萧凌霜施施然而来。 池茵注意到萧凌霜显然还刻意打扮了一番,她本就长得美艳出众,这么一番打扮就更是光彩夺目了,连池茵都禁不住多看了两眼,忍不住暗自感慨这京都第一美人的称号倒还真是名不虚传。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萧凌霜朝着池茵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 “萧贵妃请坐吧。”池茵说着,又是打量了萧凌霜一番,赞道:“贵妃果然极美。” 萧凌霜嗤地一笑:“娘娘谬赞了!若论容貌,后宫众位姐妹,谁也不及娘娘您艳绝六宫呀。” 池茵微微笑道:“贵妃真是说笑了!不过今日贵妃前来本宫宫中,可不只是为了说这些吧?莫非是为了萧家之事?贵妃你应该知道,后宫不得干政,前朝之事如何,与我皆无关,你在宫里安心当你的贵妃可比什么都好。” 萧凌霜垂眉一笑:“说来此事也得多谢皇后娘娘,若无皇后娘娘美言,凌霜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婕妤。之前在御花园之事,还望娘娘莫要见怪。” “御花园,什么事?”池茵假装不明白。 第286章:闲话 萧凌霜笑了笑,接过宫女递过来的锦盒,又双手奉上:“皇后娘娘,这是妾身的一点儿心意,还望皇后娘娘不要嫌弃。” 苏嬷嬷皱了皱眉,池茵朝她使了个眼色,让苏嬷嬷把锦盒接过,她倒是挺好奇的,这萧凌霜能送什么来。 “都是自家姐妹,贵妃闲来无事也可以到本宫这里坐坐,倒也不必送什么,本宫这里什么都不缺。”池茵说。 “皇后娘娘说得是。”萧凌霜说话是客气,但倒也只是客气:“妾身自然知道皇后娘娘您宫里什么都不缺,但这是妾身的一点儿心意,还望娘娘笑纳。” 锦盒打开,里面装的是一套精巧的水晶摆件,礼物倒真算不上多贵重,只是这摆件做得是精巧,看着倒也讨喜。 萧凌霜笑着说道:“妾身也不知道娘娘您喜欢什么,这水晶摆件是妾身祖父早年出海时所获,看着精巧,就想送来给娘娘当玩耍的。” 池茵点头,示意让苏嬷嬷收下,又说道:“苏嬷嬷,你去把本宫前不久新得的香薰拿给贵妃。” 萧凌霜又惊又喜:“娘娘,这可怎么使得。” “这是安神香,还挺好用的,本宫送你一些,你拿回去试试。”池茵说。 “既然是娘娘所赐,那这安神香自然也不是寻常之物,妾身谢过娘娘了。”萧凌霜欠了欠身,脸上依旧带着那种淡淡的迷人的笑容。 她脸上虽然带着几分高傲,但这礼数倒真是一点儿没少。 “皇后娘娘进宫多日,怎么不到御花园走走?妾身听说娘娘整日在宫中,极少出门,是不喜欢这宫里的生活吗?不管如何,既然都到这宫里来了,怎么也得习惯着不是? 若是娘娘得空,不如到妾身宫里去坐坐也成,毕竟皇上也不能时刻陪着娘娘,若是闷了,也是可以找咱们姐妹说说话的。”萧凌霜说。 “倒也不至于闲得慌,宫里虽然嫔妃不多,但琐事也不少,本宫进宫时间不长,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更何况如今太后又凤体违和,这宫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让本宫亲自过问,真没什么时间去逛御花园。” 池茵说得倒是实话,本来后宫事务都是林昭华在处理,她成为皇后之后,这后宫大权自然就交到了她的手上,她也是边学边做,亏得还是有苏嬷嬷帮忙,不然掌管这偌大的后宫,她真是有些忙不过来。 亏得后宫妃嫔也不多,而且都算安分,也没惹什么事,所以倒给她省了不少事。 “娘娘说得也是,娘娘掌管六宫,自然是事务繁忙,不过娘娘也得注意凤体,偶尔出去散散心,也是身心有益的……” 萧凌霜犹豫片刻,又笑着说道:“说起来,娘娘近日惩戒了听雨轩那位,后宫里的姐妹们可都拍手称好呢!德妃她这进宫时日也不短了,总是这样,一点儿规矩都没有,以为仗着有皇上宠爱便可以为所欲为。 说起来也真是,若不是她当年对皇上有恩,皇上哪会这样容忍她,她对娘娘您这般大不敬,娘娘也不过就罚了她学了几日规矩,若依妾身说,娘娘您还是太过仁慈了。” 第287章:萧贵妃的心思 池茵自然能听出萧凌霜话里的意思,她毫不在意的笑了笑。 “萧贵妃言重了!德妃虽然有些过分,是冲撞了本宫,可那也不是什么大罪,更何况她是一品妃位,又是宫里的老人了,这罚得太重,面子上也不好看。” 萧凌霜皱了皱眉:“皇后娘娘,她就是仗着她是宫里的老人,才敢这么放肆,不把皇后娘娘您放在眼里啊。” 池茵挑眉,朝萧凌霜望去,慢悠悠地说道:“萧贵妃,刚才你也说了,德妃和皇上认识多年,不管怎么样,这么多年的感情还是在这里的,所以有些事,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不要做得太过分了。 更何况,身为中宫,自然要有中宫的气度不是,为了这一点儿小事就大动干戈,是不是有失风度了?” 萧凌霜满脸错愕的看着池茵,她倒真是没想到池茵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本以为池茵年纪轻轻,也没有经历过什么事,只是个单纯的小姑娘容易骗,可如今看来,她这套说辞对池茵显然就是没什么作用的。 按照她本来的想法,就是想要挑唆一下,让这年轻气盛的皇后愤愤不平的,出手对付德妃,这两人,一个是大将军府的嫡女,出身高贵,另一个是皇帝宠爱多年的女人,而两个都是阻碍她的人,所以萧凌霜自然不介意让她讨厌的两个女人相互斗得你死我活的。 更何况,她并不太相信德妃是真的失宠了。 这个林昭华救过赫连川的命,这件事,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更何况这些年林昭华可是一直盛宠不衰,即便是进宫不久的妃嫔也能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些陈年往事。 之前也不是没有人试图挑衅过这位德妃的恩宠,最后结果如何大家也都有看到,最后甚至连太后都出言警告,让她们安分些不要去招惹那位德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才算是结束了。 她刚进宫那会儿,太后就单独召见过她,跟她说了这事,意思很简单,就是这皇后之位肯定是她的,让她眼光放长远一点儿,不要跟那个德妃一般计较。 所以她进宫后虽然有跟听雨轩那位起过冲突,但也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的目标是皇后之位,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光有恩宠而无家世的妃子,这个林昭华在她眼里,甚至连跟她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如今看到林昭华就这么失宠了,她也挺乐见其成的,但总觉得这事有些古怪。 毕竟在两个月前,林昭华可还是独得恩宠的那一个,怎么池茵一进宫,这林昭华就无端端的失宠了? 这事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古怪。 所以她今日到墨霜院来,的确是有几分要挑拨的意思,但也有一些试探在里面。 她想知道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想知道林昭华是不是真的失宠了。 可在皇帝那儿,她肯定是打探不出什么来的,毕竟她想要见皇帝都难,可不只得到墨霜院里来探探口风了。 相比起林昭华,这个池茵才更让萧凌霜不满。 因为这个池茵进宫后,不仅夺走了皇帝的宠爱,甚至连皇后的位置都抢走了,甚至这池茵背后还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做支撑,连他们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等于池茵在后宫里,就处处压她一头了,这让萧凌霜如何能忍? 第288章:最大的筹码 萧凌霜心里自然清楚,池茵和林昭华还是不一样的。 林昭华虽然跟随皇帝身边多年,深得宠爱,可在这后宫里,光有宠爱还是不够的。 这宫里这么多妃嫔,哪个不是有些身份背景才能被送进宫来的,包括她自己也一样。 而如今宫里身份最为尊贵的自然就是眼前这位皇后娘娘了。 且不说家族势力,光是雷、池两家手中所掌握的兵权,已经足够震慑满朝文武了。 他们萧家为什么会忌惮雷国公和池远风,可不就是畏惧他们手中的兵权吗? 若不是这样,当初这皇位也不会落到当今这位皇帝的手中。 那几十万大军逼得他们是连头都抬不起来。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过了几年之后,池远风的独生女竟然进宫了,还成了皇后。 当初池茵突然被封为昭仪,已经让萧家众人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想不到最后竟然真让池茵当了皇后。 皇帝在朝堂上提出这个想法之时,群臣倒也没有多震惊和意外,毕竟在池茵进宫那一刻,已经有不少人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了。 萧家一党倒不是不想反对,可是他们找不出任何可以正当反对的理由。 皇帝要册封林昭华为皇后的时候,文武百官是一致反对的,最主要是林昭华这出身,让她为中宫之主,实在不合适,皇帝喜欢,可以留她在后宫,可以封妃,但要当皇后是绝对不可能的。 群臣极力阻扰劝谏,是好不容易才让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池茵就不同了。 在皇帝提出要册封池茵为皇后的时候,群臣虽然有些震惊,但却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 萧家在朝中也有重臣,可要说反驳,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且不说池茵这身份,她的确担得起这中宫之位,此外雷守成和池远风手握重兵,一直镇守漠北这兵家重地,在大夏也是德高望重,深得民心,朝中不少臣子也是支持雷守成和池远风的。 当年雷守成和池远风扶这位皇帝上位的时候,也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包括当朝宰相。 萧家众人若是提出反对意见,反倒是显得有些居心叵测了。 萧家都不吭声了,其他人自然更不会说什么了,毕竟也没有人想要得罪雷国公和池大将军。 皇帝这用意,萧家不是不明白,更何况现在池远风还留着帝都,明摆着就是要重用池远风,有了这个“翁婿”关系,朝中更是没人敢得罪池远风了。 加上近来发生的一些事,萧家也是沉不住气了,才暗中给她传递消息的。 想要离间皇帝和池远风的关系,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从后宫这里下手了。 前段时间太后还没被禁足的时候,萧凌霜也被召见过几次,太后就跟她提过这德妃失宠之事,这事蹊跷,宫里谁都能看得出来,包括太后在内。 上次太后故意刁难德妃就是一次试探。 太后是觉得皇帝故意冷落德妃,是不想让雷守成和池远风对池茵进宫这件事有任何顾忌,毕竟想要得到雷、池两家的支持,池茵可是最大的筹码。 不然萧凌霜又何至于拿这件事来试探呢。 第289章:你可真是朕的好皇后 萧凌霜的想法也很简单。 想挑拨帝后的关系,自然得找一个突破口,林昭华当然就是最好的棋子了。 皇帝突然冷落林昭华这事本就诡异,池茵才进宫或许并不知道林昭华这些年有多受宠,可是她知道。 她进宫这些年,很多事情都看在眼里,她知道皇帝有多在意听雨轩那位。 所以对于这所谓的“失宠”,她的确不太相信,也试探过德妃,只不过没有得到什么想要的结果就是了。 可越是这样,她就越觉得这事可疑,仿佛有人在刻意隐瞒着什么似的。 甚至包括最近林昭华到墨霜院闹事这件事,都像是刻意为之的。 也不知道究竟是做戏给谁看。 但池茵明显还是在意的吧,不然也不会特意提到那些陈年旧事了,所以对于德妃的无礼,这位年轻的皇后倒不是不想重罚,而是有所忌讳? “皇后娘娘所言甚是,是妾身浅薄了。”萧凌霜低垂下眼眸,没有掩饰自己眼中的笑意。 “萧贵妃可还有别的事么?”池茵拨弄着桌子上的棋子,漫不经心地问道。 萧凌霜低着头,捏着手里的帕子,支支吾吾地说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妾身已经进宫快五年了,有些事妾身本也不该提,可是,除了妾身,宫里其他姐妹,也都一样,进宫多年了。 皇后您刚才也说了,您是六宫之主,这后宫里的事,都是您做主的,那……妾身想替各位姐妹问问,皇后娘娘是不是该,该安排一下让后宫各位姐妹侍寝了……” 池茵愣了下,这事她还真是没想过,再说了,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啊。 最主要的是,赫连川不是那啥啥啥的吗,她这要给赫连川安排什么之类的,这件事岂不是要让后宫其他妃嫔都知道了。 这会儿正在朝中与众大臣议事的赫连川,冷不丁听到池茵内心这一顿牢骚,差点儿没绷住。 池茵要不说,他差点儿就把这事给忘了。 想不到他的好皇后倒还一直惦记着这事呢。 赫连川牙齿咬得咯咯响,真是不知道该不该谢谢他这位好皇后这么“体贴”他,这么会替他着想。 礼部尚书颤巍巍的:“臣该死……” 赫连川瞥了眼这跪在下方的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冷笑了两声:“你们的确是该死!朕倒是不知道你们还有这么大的胆子!怎么,当这科举是你们家开的是吗?” 林相忙劝道:“皇上息怒,这科举舞弊之事多年之前便有,如今要桩桩件件追究起来,怕也不是易事,很多证据都已被销毁……” “所以呢?”赫连川反问道:“那些考生怎么办?这事过去了,便不追究了是吗?那些寒窗苦读十年的考生又当如何?他们所有努力都白费了,甚至不少考生是重考了多年,还有的考生因为要追查真相而被迫害,以至于丧命。 林相,你倒是跟朕说说,这些事要如何一笔带过,是要朝廷不再追究这些事,让天下学子都这样死得不明不白的是吗?” 林相急忙说道:“微臣不敢!科举之事,关乎国之根本,若不严惩,怎能安定民心?” 第290章:君心难测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萧凌霜连唤了几声,池茵才缓过神来。 “怎么?”池茵端正了下坐姿:“贵妃还有什么事吗?” 池茵刚才有些走神,一下子倒是忘了萧凌霜在说的事。 萧凌霜看了池茵两眼,笑了笑:“皇后娘娘,臣妾方才所说之事,娘娘可有认真想过吗?娘娘刚才也说了,正宫就要有正宫的气度是不是,身为皇后,想必娘娘应该也明白,为皇家开枝散叶,是最为重要之事。 宫里诸位姐妹进宫,也是为了伺候皇上,给皇家开枝散叶的,娘娘,您说是不是? 或许娘娘您还年轻,而且也是刚刚进宫,许多事您还不知道,皇上登基这么多年,这宫里也有多位妃嫔,像我,都已经进宫五年了不是,宫里不少姐妹也是跟妾身同一年进宫的,可是都这么多年了,后宫却一直没有任何喜讯,传出去,怕是也不太好。 以前德妃一人独宠六宫,这么多年了,也没有给皇上添个皇子什么的,也不怪咱们这些姐妹不争气,实在是有心无力,唉…… 咱们都进宫了,也都这些年了,旁人怎么说咱们姐妹也就罢了,可是皇上的名声重要不是,若不是宫里一直没有孩子,又怎么会有如今东宫那位呢,皇后娘娘,您说是不是?” 池茵翻了个白眼,心说这萧凌霜胆子还真是不小啊,而且拿这皇家子嗣和太子来说事,摆明了就是要给她扣帽子啊,毕竟这不管是那位妃嫔,或是皇宫,独宠六宫这种事,传出去了,对皇帝名声的确是不太好。 更重要的是,赫连川他登基这么多年了,宫里也没什么喜讯,半点儿动静都没有,自然会让人说三道四的。 明着不说,也会暗地里议论。 说真的,萧凌霜提这事可真是让池茵觉得为难了。 安排后宫嫔妃侍寝这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要怎么隐瞒真相,本来这众妃嫔就已经有所怀疑了,若是安排她们侍寝,还没有子嗣,这不等于坐实传言了吗? 赫连川气得猛地一拍案桌。 这池茵到底知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什么叫安排侍寝不是难事,原来在她心里觉得为难的不是这事,而是在愁怎么替他隐瞒真相是不是? “皇上……”工部侍郎颤巍巍的,完全不知道刚才说的话哪里又招惹到这位主子了。 池远风、李承甫等众臣也发现赫连川今日这似乎不太在状态,不仅心不在焉,还有些喜怒无常的,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李承甫看了看有些龙颜不悦的皇帝,压低声音问池远风:“大将军,你可知皇上今日是怎么了吗?” 池远风摇头:“君心难测,不过最近这事务繁忙,皇上会有些心烦也是难免,别的不说,光是这科举舞弊一案,便足够让皇上头痛的……说起来,不知道李相你可有好的解决法子了吗?” 李承甫苦笑:“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事若是这般容易解决,皇上也不会如此心烦了!科举舞弊案牵扯极广,这么多年算来受害人更是不计其数,如何想也难有一个万全之策。” 第291章:特殊身份 众大臣都心惊胆战的,毕竟这位主当年在漠北的时候可就已经是出了名的杀神,那股气势和威严的确是会让人胆战心惊的。 那种畏惧,是发自内心最深的恐惧,可不只是因为他是皇帝,而是他本来就有那种令人畏惧的气质。 本来还有几位大臣想要劝谏,让皇帝别彻查科举舞弊案的,结果皇帝突然龙颜大怒的,吓得他们都心肝儿打颤的,哪还敢多说什么。 李承甫当即说道:“皇上息怒,此等大事自然不能儿戏,请皇上放心,臣等定当严查此事,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池远风也跟着说道:“如今监查司院已经在搜集所有罪证,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皇上。”礼部侍郎萧远快步上前:“依微臣之见,这科举舞弊案关系极大,牵扯极广,理应重视!如今朝中众臣涉事官员极多,各部门也都缺乏人手,此事若交由监查司院全权处理,是否会有些不妥?” 赫连川挑眉:“如何不妥,你倒是说说看?” 这萧远也是萧家大房出来的人,办事能力极强,几年前才被提拔上来担任礼部侍郎一职。 其实在他上任之前,赫连川也不是没有让赫连苍暗中调查过,监查司院的办事能力赫连川心里有数,但是查了几个月,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来,所以最后还是让萧远坐上了那个位置。 并且赫连川心里明白,这次科举舞弊案一旦彻查,礼部尚书肯定是要下马的,最有能力上去的,自然就是萧远了。 赫连川是不想再重用萧家的人,但如今朝中的情况就是,不仅萧家的人多,还有不少是和萧家有关系的,想要一下子全部把萧家的人换掉,根本就不可能。 就比如现在礼部,不少人都是靠着萧家的关系提拔起来的,让萧远来管着这帮人,反倒是能省不少事,若是另外提拔一个人上来,想要管好这礼部反倒还会有不少麻烦。 最主要的是,现在就算他想找个理由把这个萧远弄下去,也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毕竟这人规规矩矩的,甚至牵扯极广的科举舞弊案,这萧远居然也完全没有牵扯在内。 下面有几个他提拔起来的人和科举舞弊案有些关系,但萧远却是撇得干干净净的。 赫连苍之前把调查结果递交上来的时候,赫连川看着都禁不住怀疑,这个萧远真就是如他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清廉吗? 一个本身就在大染缸里的人,出来却是干干净净的,这未免也太过诡异了。 而现在,这个萧远竟还主动提起了科举舞弊案。 赫连川心下更是怀疑,萧远究竟是担心监查司院会查出些什么,还是有恃无恐的根本就不担心监查司院查他。 若真是做了什么,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的,赫连川根本不信这萧远若真和这些事有关,还能把自己撇得这么干净。 念及至此,赫连川便问道:“萧远,你莫非是质疑监查司院的办事能力?” “微臣不敢!微臣并不是质疑监查司院的办事能力,但如今监查司院是否权力过大了?”萧远问道。 第292章:阳谋 萧远此话一出,群臣均是倒吸一口凉气,不少大臣甚至用看着死人的眼神一样看着萧远。 在众人看来,萧远挑在这种时候,在皇帝面前说这些话,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监察司院地位特殊,皇帝给监察司院放权就是为了让监察司院监管百官,萧远却拿这权力说事? 要说权势过大,萧家的人恐怕是没有资格说这话吧。 赫连川冷冷地看着萧远,没有做声。 旁边的太傅、太子太傅等人臣子,离萧远稍微近些的,都朝他拼命使眼色,萧远也当没看到一样。 赫连川沉声道:“萧远,你的意思是,齐王处事不公,还是想暗示朕什么?” “微臣不敢质疑齐王为人。齐王于社稷有功,在民间也威望极高,如今更是执掌监查司院,掌握着百官的命脉,微臣对齐王自然不敢有所不满,监查司院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 只是自古以来,不管什么权力机构,一旦权势过大,对于朝廷、对于江山社稷,可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微臣斗胆,明知此番言论会触怒皇上,可这些话,微臣却是不吐不快! 监查司院本就权势过大,若再让他们独自查处科举舞弊案,只怕更会增长他们的权力,这对朝廷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哦?”赫连川挑眉:“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萧远低下头:“微臣只是觉得,监查司院独揽几个大案,是有这个能力,只是对于朝廷来说,这样一个监查司院掌控了整个朝局,显然不太妥当,更何况如今这武举已经有不少监查司院的司员在负责了,这天下难道要变成监查司院的天下吗?” 李承甫一直皱着眉头,本来萧远刚开口的时候,他就想过要反驳,可是听完萧远这一番话,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不由得赞同的点了点头,并朝池远风望了过去。 池远风也没有吭声,毕竟他一个武将,又久不在朝中,这科举舞弊案,他倒真是没多少发言权,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是李承甫给他那个眼神,他倒是看得明白,显然李相也是被萧远这番说辞打动了。 不得不说,萧远这番说辞的确是正中要害,自古哪个君王最忌讳的不是功高盖主? 而如今监查司院的总司又是军功赫赫的齐王。 齐王在大夏也是战功显赫,当初在北燕当质子时就巧妙用计,使得北燕王室内讧,回大夏后又奉命出征南疆,大败南疆巫术,救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虽说皇帝如今与这位齐王关系极好,但之前一位是皇子一位是皇叔,如今却是成了君臣关系,若齐王手中权势越来越大,对皇位必然是会构成威胁的,更别提这齐王手中还有兵权了。 萧远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齐王,可他说的监查司院,背后掌权的人可不正是齐王吗? 让一位手握兵权的亲王掌控如此大的权势,怎么不是一种威胁呢? 即便皇帝与齐王关系再好,有些底线也是不能触碰的,今日朝堂之事传了出去,就算皇帝驳回了萧远的提议,齐王也得以大局为重,主动交出兵权。 好一个阳谋啊。 这一计,可真是冲着齐王去的。 第293章:利害关系 池远风不由得朝大殿上那个高高在上的君王望去。 这些事他既然都能想得到,皇帝肯定也会想到的。 还有刚才李承甫的那个眼神也是不要太过明显了,分明就是在暗示着某些事。 池远风暗自叹了口气,他本还以为萧家那些人会消停一会儿呢,如今看来,萧家是根本就不打算消停,非但没有,他们这分明就是在公然挑衅了啊。 萧家的人知道皇帝忌讳萧家权势太大,所以才借着这一连串的事件对萧家下手,削弱萧家在朝中的势力,如今萧远便借着这个点来说事,摆明了就是要把齐王放在火架上烤啊。 说监查司院大权在握,可这最高位的掌权人偏偏还是手握兵权,有资格登上那个至尊之位的人,这威胁可比萧家大多了。 萧家要上位,那可是得改朝换代,那是谋反。 而齐王,他是先祖皇帝的幼子,不仅有着皇族血统,可谓名正言顺,还有着战功和百姓的拥戴,但凡有点儿那个心思,皇帝的位置都会有危险。 萧远特意在朝堂之上说这番话,真可谓是用心险恶。 朝堂上这么多人,文武百官都听到了这番话,即便皇帝相信齐王,齐王也不能冒这个险,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江山社稷。 一山不容二虎,想要稳固的江山,是不能容许有人威胁皇位的。 更何况如今皇帝还这般年轻,登基几年,尚无子嗣,萧远这番话,就更是诛心了。 池远风暗地里捏了把汗,也不知该不该劝。 更不知道该如何劝。 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要替齐王说话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不管是他,还是朝堂中其他官员,想要替齐王说话都不合适。 萧远话不用说得太明白,众人也该知晓其中利害关系,这个时候站齐王,帮他说话,即便没有别的用意,可在皇帝心里会如何呢? 齐王手握大权,还有自己的亲兵,这样的人留在皇帝身边,本就是个威胁,若在朝堂上再有更多的助力,想要废帝自立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至于和萧家比较亲近的一些臣子,这会儿都已经开始冒冷汗了,拼命的想着要怎么阻止萧远,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哦?”赫连川轻叩着桌面,发出清脆声响。 大殿上众臣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说错话,皇帝手里的砚台就砸过来了。 “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赫连川问。 萧远愣了下,群臣也一片愕然,显然都没反应过来。 赫连川这态度平静得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没有提齐王半句,也没说监查司院如何,只是问萧远“应当如何”。 李承甫忍不住压低声音问池远风:“大将军,皇上这是何意?” 池远风摇头:“我也看不懂。” 而端坐于上方的赫连川看到萧远没有回答,便又问了一次:“萧远,朕问你话,你是不是没听见?” 萧远缓过神来,忙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的意思是,应当由六部抽调官员参与此次科举舞弊案的调查,而且最好是由太子来负责此事。” 第294章:微妙的关系 太子? 所有人看着萧远都是神情怪异。 萧家的人都这么作死吗?一次又一次的在皇帝雷点上蹦跶,他们现在是什么意思,装都不装了是吗? 又或者是因为这段时间皇帝频频打压萧家,所以萧家是故意试探皇帝的态度? 可这试探也未免太过嚣张大胆了吧。 在朝堂上,当着众大臣的面,先是故意挑监查司院的毛病,这会儿又把太子搬出来说事,这不是故意挑事是什么? 是看到皇帝没有因为监查司院的事而动怒,这萧远进想得寸进尺了。 赫连川也像是没听懂萧远所说的话一般,他打量了萧远一番,才问道:“萧远,你刚才在说什么?” 不远处站着的太子太傅萧鸣拼命的朝着萧远使眼色,萧远也只当作没看到似的,继续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觉得既然要让百官听命,又要有能力和齐王抗衡,这人选自然非太子殿下莫属了。” “你当真是这么想的?”赫连川问。 萧远正色道:“回皇上的话,太子册立已有段时间,既然在其位,就该谋其政,这样才能成为百官表率,让百姓信服。” 赫连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所以,萧远,你的意思是,朕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太子,好让他可以早日成器,是这个意思吗?” “正是如此。”萧远说。 萧鸣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这要不是在朝堂上,他都想扑过去捂住萧远的嘴了,这个萧远要不要听听他自己到底在说什么,甚至萧鸣都有些怀疑,他那个堂哥是不是鬼上身了,在皇帝面前说这种话? 几个意思? 萧远是想说这皇帝快不行了,所以要尽快培养太子起来,好让太子继位是不是? 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关键是他自己想死也就算了,别把萧家拖下水啊。 最近皇帝已经对萧家颇有不满了,家主也叮嘱过他们,要低调行事,这萧远居然在这种时候发疯,这摆明是想要萧家死啊。 “皇上!”萧鸣实在是绷不住了,再让萧远这么说下去,他们萧家真是要完了。 萧鸣上前,扑通一声跪下:“皇上,这礼部侍郎言语无状,冲撞皇上,罪该万死,请皇上下旨,重重惩罚!” 萧远不以为然地看了萧鸣一眼,也跟着跪下,神情无比平静:“微臣所言,并无任何对皇上不敬之意,为大局考虑,还望皇上三思!” 赫连川轻轻旋转着手上的扳指,饶有兴致的看着大殿上姓萧的这两人,他本已经想好要怎么回萧远了,想不到萧家自己人倒是先打起来了,这可就更有意思了。 而且这两人看起来也不像是做戏,这么说来,萧家内部估计是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有一部分人想法比较保守,大概是不想让萧家遭遇灭门之灾。 但另一部分人却是不安于现状,感觉到他对萧家的打压,这些人就开始沉不住气了。 但是这个萧远,赫连川记得萧远虽然是萧家大房的人,但他母亲的身份却是见不得光的,所以萧远在萧家也不算受重视,所以也说不好这萧远是为自己谋出路,还是被萧家当成了棋子来用。 第295章:居心叵测 赫连川在心里猜测着,反倒真是不着急了,他就想看看萧家这帮人还能怎么个闹法。 之前那一连串事件说起来,的确是对萧家的一种打压,但那何尝又不是一种试探。 萧家能用赫连承康这个傀儡太子来制衡他,那他自然是不能忍,更不可能让萧家这么一步一步的爬到他头上来。 不然萧家那些人以为他为什么要让齐王留在帝都? 为什么还把池远风也召回京了。 即便没有封后大典,赫连川也一样会想办法召池远风回帝都的,本来是想让雷守成、池远风回来解决太后赐婚一事,谁知道赫连承康这个蠢货居然自己作死,倒是替他省了不少事。 最近借着公主府和科举舞弊案一事,萧家在朝为官的那帮人连同他们的党羽可没少被打压,有几个年纪稍大的甚至已经递交辞呈,要告老还乡了。 而这段时间,帝都的确不太平,表面上风起云涌,暗地里也是各种暗潮涌动,在这场风波里,所有人都深陷其中,难以幸免。 萧家正处在旋涡的中心,怎么选择也是看他们自己了。 赫连川也没想过要赶尽杀绝,萧家的人之中,若真有忠君为国,有才干之人,他自然可以重用,可若是有二心的话,他也不介意杀鸡儆猴。 萧鸣大概是没料到那个萧远竟然如此执迷不悟,他都已经出言阻止了,萧远还要一意孤行,这萧远自己不想活也就算了,难道真要让整个萧家的人都跟他陪葬吗? 情急之下,萧鸣也顾不得许多了,大声呵斥道:“萧远,你在说什么呢!太子?他何德何能,能当此大任?” 萧远脸一沉:“萧鸣,你可是太子太傅,在朝堂上说这样的话,是否不妥。” 萧鸣冷笑道:“就因为我是太子太傅,才更应该说真话!最近几个月的事,诸位同仁可都是看在眼里的,难道我萧鸣有说错了吗?太子失德这也不是什么秘事了,一个月前,皇上收到多少弹劾太子的奏折了?萧大人莫非都不记得了吗? 太子当初就因为犯事被禁足一个月,方才出来又在仙鹤楼惹了麻烦,整个帝都都传得沸沸扬扬的,萧大人你难道不知道?” 萧远脸色越发难看:“萧鸣,太子纵有有错,也不是你一个太子太傅可以随便指指点点的!更何况太子现在已经解除了禁足,皇上太后都没说什么,可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太子太傅来质疑太子的能力。” “皇上!”萧鸣大声说道:“微臣既然身为太子太傅,就有这个资格说话,相信皇上您应该也知道,太子年幼,且没有任何官场上的经验,怎可担此重任?” “皇上!”萧远也跟着说道:“微臣认为,太子既在其位,就该多多学习,这次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萧鸣不以为然:“萧大人,你在说什么,太子这年纪,要学习也是该多念书,别再像前段时间在仙鹤楼那般,闹出那么大的笑话!难道萧大人是嫌太子惹的祸事还不够多吗? 科举舞弊关系重大,萧大人你难道不知道?这样的重要的案件,居然让太子来负责,真不知道你是何居心。” 第296章:太子是活不到明年了吗 不等萧远反驳,萧鸣又继续说道:“太子年幼,且自册封以来,犯错不断,如何能当此重任?怎么,朝堂上文武百官,难道就没一人能当此重任了吗?真也不怕遭天下人耻笑!” 这会儿不管是萧家一党或是保皇党的,自然都没有人愿意让太子去管这事,更何况萧远刚才那番话实属大不敬,那可是死罪,甚至会祸及家人的。 能站在这朝堂上的哪个没点儿心眼,更何况如今连萧鸣都站出来反驳了,他们就更不会犯蠢自己傻傻的往枪头上撞了。 于是众臣纷纷附和。 “太子太傅言之有理。” “臣附议。” “太子年幼,的确难当此大任,更何况太子才被禁足,如今又犯错惹怒了那些书生,怎可再去负责科举舞弊一案,这不是摆明了对天下读书人的不敬吗?皇上,此举万万不可。” 赫连川就问李承甫:“丞相,你觉得此事该如何?” 李承甫低头道:“回皇上的话,老臣亦觉得萧远大人提议不妥,太子年幼,实在无法担此重责。至于萧远大人刚才所说之事,未免也太过武断。 监查司院直接听命于皇上,所谓的大权也不过是皇上给的,如今非常时期,又正是用人之际,萧远大人那一番话实在让人心寒,若是为皇上办事之人都被如此猜忌,朝中岂不人人自危了? 老臣相信齐王为人,他对皇上向来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请皇上明鉴。” 赫连川点头,颇为赞赏地看了李承甫一眼。 这种时候,李承甫还敢站出来说话,可真是够耿直也够勇的。 而众臣一看这丞相都开口了,他们也不好不表示点儿什么,于是就在那儿跟着附和,表示科举舞弊案一事交由监查司院负责绝无问题。 赫连川目光转向萧远:“萧远,你觉得呢?” 萧远目光闪烁,显然还有些犹豫。 萧鸣当即说道:“皇上,臣也觉得此事交由监查司院全权处理最为妥当,毕竟科举舞弊案,六部各官员只怕多多少少都会牵扯进内,所以让他们参与调查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臣相信监查司院公正严明,定能给皇上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萧远忙说道:“让监查司院全权负责此事亦可,太子虽年纪尚小,但或许可以跟在齐王身边多多学习……” “怎么?”赫连川直接打断了萧远的话,冷笑道:“萧远你如此着急,是怕太子活不到明年了吗?” 大殿上一片“噗嗤”声,好几位大臣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 连池远风、李承甫这种沉稳老沉的都差点儿要绷不住了。 御史大夫更是在一旁阴阳怪气的:“太子还是先保住自己的位置,别再惹出什么麻烦事来才是真的。” 这几个月来,要说谁上书弹劾太子最多,莫过于这位御史大夫了,从萧家上书要册封太子那会儿开始,他就是极力反对的,所以每次太子要惹了什么麻烦事,他是肯定不会放过机会,拼命上书弹劾,要皇帝废太子。 光是这个月,他就已经连续递交了十次奏折要求废黜太子的。 萧家还想让太子掌权? 简直笑话。 御史大夫恶狠狠的瞪着萧远,大有一副你死我活的姿态。 第297章:萧大人真是忠心 程国公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皇上,请恕老臣直言!众位大人口口声声说太子年幼,难堪大任,可却忘了当年皇上您也不过这个年纪,就已经是漠北赫赫有名的战神将军了。” “哈!”御史大夫王肃讥笑道:“程国公你莫不是开玩笑,居然拿太子与圣上相比?太子他何德何能,怎可与圣上相提并论,依我看,程国公你可真是老糊涂了!” 程国公大怒:“王肃,你不要太过分了。” 王肃冷笑道:“我过分?国公大人这话你敢出去说吗?你敢在大夏百姓面前说这话吗?圣上守住漠北,守住了整个大夏,太子他算什么,竟也能跟圣上相提并论,程乾你不是老糊涂是什么。” 程国公气得胡子都发颤了,指着王肃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毕竟王肃这话也是句句戳中要害,当今皇帝在整个大夏的确是威名赫赫,尤其是在漠北那几战,大败北燕大军,名震天下,而赫连承康呢? 那赫连承康自被册立为太子以来,除了惹出一堆麻烦事,也没个好名声。 本来上位就名不正言不顺的,还抗旨不遵,与外室女私奔,最近更是在仙鹤楼闹了那么大的笑话,若不是背后有萧家撑腰,程国公还真是不想理会这太子之事了,更别说什么赐婚了。 在程国公看来,这赐婚也不是什么恩赐,倒是把宁国公府和萧家绑在了一起,如今也是骑虎难下了,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帝,两头他可都得罪不起。、 赫连承康什么德行,程乾他自己能不知道吗? 可他们国公府和萧家颇有渊源,这赫连承康是萧家要扶植的人,就算他打心里看不起这个“太子”,在朝堂上也得据理力争一番。 毕竟他这宁国公府可不比镇国公府这般,他没有雷守成手中的几十万兵权,哪来的底气说话。 宁国公府靠的不过是祖上庇荫,现在他这个国公就是一个虚名,一个爵位而已,而且如今这国公府没落至此,太后赐婚,对国公府可以说是莫大荣耀,他哪敢抗旨? “行了!”赫连川轻叩案桌,声音清冷:“诸位爱卿莫要再吵了,太子的确难当此重任,科举舞弊一案还是交由监查司院全权负责,另李相既然是百官之首,那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职责,御史大夫所以就有劳李相你辛苦一番。 王肃,你既然是李相的副手,这次你们御史台也不能闲着,该是你们管事的时候了,朕可不希望科举舞弊这样的事以后再发生,明白了吗?” 萧远本还想再争取一番的:“皇上……” 赫连川一个眼神扫过来,眸中杀意闪过,萧远莫名地感觉脊背阵阵发凉,不由得低下头,不敢再与赫连川对视。 王肃冷笑道:“怎么,萧大人,莫非你还有何异议?真是看不出来啊,萧大人您对太子可真是忠心。” 萧远下意识的捏紧了拳头:“王大人这话是何意?” 王肃阴阳怪气的冷笑几声:“在下这是在夸萧大人呢!萧大人这般忠心,希望太子殿下能记得才好。” 第298章:家族利益 萧远咬牙切齿的,看得出来,这要不是在朝堂上,他估计真会动手了。 “王肃王大人,我萧远对皇上一片忠心,萧家对皇上也是一片忠心,却不知道王大人你这番话究竟是何意?” 萧远说着,转而朝着大殿上一跪,朗声道:“萧家辅佐皇室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心,请皇上明鉴!” 大殿上文武百官不少人听到这话都低下了头,憋着没吭声。 萧鸣也赶紧说道:“萧家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虽然他是看不起那个萧远,但这事可是关乎着萧家的生死,他再怎么不乐意,也得帮着说说话。 两人的矛盾是一回事,但要涉及到家族的利益,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那个所谓的太子,萧鸣从一开始也就没看好赫连承康,他可不觉得赫连承康能成什么器候,和前太子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就一个工具人,还表起忠心来,那就可笑了。 他可真不希望萧家因为这个傀儡太子而受到牵连。 当初萧家决定扶植赫连承康上位的时候,他就提出过异议,觉得这个赫连承康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也不知道当初家族里那些长老就怎么决定下来这件事的,一个两个脑子跟抽风了似的,宁可跟皇帝对着干也要让这赫连承康当上太子。 现在倒好了,看看这赫连承康都惹出了什么祸事? 带着一个外室女私奔,让满城笑话还不够,这禁足刚结束,又到仙鹤楼去闹事了,也真是一点儿都不嫌丢脸。 要他说,这赫连承康,怎么说也是堂堂世子出身,怎么一点儿都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便他不是太子,也不该做出这么丢人现眼的事来吧。 家族那些老家伙还指望着能扶植这个赫连承康上去跟皇帝抗衡,甚至想着要是这皇帝要动萧家,他们还能有个保障,就这算什么保障,看看赫连承康最近做的那些破事,他没把自己作死就不错了。 按如今的情况来看,赫连承康尽量低调点儿少惹事才是真的,萧远居然还想把赫连承康推出去,让他负责什么科举舞弊案,真搞不懂这萧远是想让赫连承康死,还是想让萧家死。 就赫连承康这废物,科举舞弊案他负责得了吗,真要让他负责,只怕又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祸事来了。 萧远不想活了,他萧鸣还想多活几年呢,他儿子才刚满十岁,他可不想为了一个废物太子,把自己整个家族都搭进去了。 “既无异议,那此事便这样定了。退朝吧!”赫连川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尤其是脑子里还一直传来池茵的声音。 这小姑娘真不能想着他点好的吗? 虽说是替他着想吧,但也着实让人感动不起来。 所以这下了朝之后,赫连川便急匆匆的往墨霜院去了。 他再不去阻止,真不知道那小姑娘脑子里还能给他编排出什么来呢,这会儿都已经编排到他和齐王身上了,再这么下去,他可真是名声不保了。 第299章:这是真心话? 此时的墨霜院内,萧凌霜显然没有放弃的意思,更何况如今朝堂上的局势如此,也容不得她放弃。 她是萧家的女儿,背负着整个家族的荣耀,无论如何她也不能就这样认输了。 萧凌霜知道因为萧家的关系,皇帝才会这样故意疏远她,尤其是在册封太子后,皇帝肯定更是对萧家厌恶到了极点,想到这儿,她自己都一肚子怨气,觉得萧家的人根本就没有替她考虑过。 她如今可是身在后宫,萧家那边扶赫连承康上位的时候,就没想过这件事对她会有多大的影响吗? 她作为萧家的女儿,本就不受待见的,萧家竟还要另立太子,这是做什么,这分明就是公然挑衅,就这样的情况,她怎么可能会得到皇帝的宠幸。 可当她跟太后诉苦的时候,太后居然还劝她顾全大局,甚至还指责她无用。 “德妃年老色衰,你风华正茂,又如此貌美,竟也得不到皇帝的半分宠爱,早知你这般无用,萧家就不必浪费这么多时间来培养你了!” “萧凌霜,在后宫里,想要恩宠,那得靠你自己的本事去争取,你空有美貌却无半点儿争宠的本事,跟个废物有什么区别?” 念及至此,萧凌霜深深的吸了口气,都到这一步了,她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缩。 “皇后娘娘,您也该知道,皇上登基也有几年了,若后宫一直无子嗣,前朝也会有各种非议的!若非如此,又怎么会册立太子?毕竟大夏江山也需后继有人。”萧凌霜笑意盈盈地说道。 池茵放下手里的茶杯,点头笑道:“那是自然!等皇上来了,本宫自然会把贵妃的话原封不动的转告给皇上,让皇上知道,毕竟贵妃如此替皇上着想,这番心意,不让皇上知道怎么可以!” 萧凌霜听到池茵这话脸色就有些变了。 把她说的话转告给皇帝是几个意思? 这不明摆着就是要在皇帝面前说她的不是,而且她刚才说那些话里多少都带着几分嘲讽之意,真要原封不动的传到皇帝那里,谁知道皇帝会怎么想? 登基几年,后宫没有任何子嗣,皇帝听到这话,指不定觉得是她话里有话,故意嘲笑呢。 “皇后娘娘,这些事,也不必让皇上知道了吧,皇上要操心的是朝政之事,咱们后宫妃嫔,该替皇上分忧才是,怎还能给皇上添麻烦呢。” “贵妃说笑了,这怎么算是给皇上添麻烦呢,再说了,贵妃这心意,皇上若是不知道,岂不是辜负了?”池茵看着萧凌霜,笑得很是甜美。 萧凌霜暗暗咬了咬牙。 她真有些搞不懂,这池茵是真不懂还是故意装的,因为池茵看着她的那眼神清澈明澄的,表情也是认真,她从池茵眼中愣是看不出有丝毫的算计。 难道池茵真是这样想的? 考虑到池茵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萧凌霜倒真觉得或许这位年轻的皇后也真是太年轻了,所以很多事都不清楚,甚至连她话里的那些暗示,说不定这年轻的皇后都没听明白。 想明白了这点,萧凌霜倒是有些明白为什么皇帝喜欢待在墨霜院了。 第300章:话里有话 萧凌霜之前就很疑惑,想不明白这池茵究竟是用什么手段把皇帝留在墨霜院的,可如今倒是有些明白了。 池茵不仅是年轻貌美,更重要的是她看起来真的是很单纯,在她看着你的时候,那眼中透出来的是一种透明的色彩,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加掩饰的,简单直接。 在池茵身边,她甚至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宁。 虽然池茵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难免有些骄纵的小脾气,但这非但没有招人厌烦,反倒更显得娇俏可爱。 萧凌霜叹了口气:“算了,皇后娘娘,您的好意,臣妾心领了……” 池茵含笑道:“贵妃放心,侍寝之事,本宫和皇上商议之后,自然会做安排的,不过有些事呢,也是着急不来的,贵妃你也知道,这前朝和后宫,历来也是分不开的……” 池茵说到这儿,就看到了萧凌霜脸色不太好,她轻咳了两声,接着又道:“其实有些事,本宫也不用说得太明白,相信贵妃也该心里有数,更何况最近也是多事之秋,许多事自然都需谨慎些,更何况皇上呢?你说是不是。” 萧凌霜神情有些微妙。 她倒是想回这话,只是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池茵话里话外,可都说得明明白白了。 皇帝为什么疏远后宫妃嫔?可不就是因为她们背后家族势力的关系吗? 尤其是她,还是萧家的女儿。 皇帝和萧家的关系可算不上好,在册立太子一事后,更是如此,她倒还有脸来邀宠,可不是自己把脸贴上来给人打吗? 萧凌霜低下头,凄然一笑:“娘娘,家里的事,也不是我一个女儿家管得了的,若是能劝得了父兄,那自然是好,可妾身实在是无能为力,毕竟如今妾身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在父兄眼里,妾身在这宫里也没半点儿用,又怎么会听妾身的劝呢?” “怎地?”池茵脸色微微一沉:“萧贵妃,你的意思是你父兄你劝不动,倒还想让皇上先低头不成?你们萧家的人可真是好大的架子。” 萧凌霜慌忙起身:“娘娘息怒,妾身不敢。” 正说话间,殿外忽然传来通报。 “皇上驾到。” 萧凌霜惊喜不已,想不到皇帝竟这么快就来了,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她来之前也没想过竟然能在墨霜院见到皇帝。 池茵也颇为意外,平日里皇帝就算下朝也会先去御书房,都是午后或晚膳之前才过来,今日居然这么早? 赫连川快步走进墨霜院,脸上并不太好,甚至连看都没看萧凌霜一眼,进门便道:“朕累了,要小憩片刻,你们都出去吧。” 萧凌霜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赫连川从她身边走过,直接进入了内院,而她还跪在那儿,完全不知所措。 池茵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也能看出赫连川心情不好,她叹了口气,走到萧凌霜身前,伸手扶起萧凌霜:“贵妃,皇上要小憩,可不能让人打扰了,你还是先回吧。 你尽管放心,刚才贵妃所说之事,本宫一定会转告皇上的。” 萧凌霜笑容都有些勉强:“皇后娘娘说笑了,后宫琐事,怎敢劳烦皇上操心,皇后娘娘替妾身问皇上龙体安好便是了。” 池茵微微一笑,轻拍着萧凌霜的手:“好。” 第301章:光影 池茵还以为赫连川在寝室里休息,正想说是不是让苏嬷嬷知会一声小厨房,晚些再送午膳过来,结果进了屋子,却看到赫连川斜靠在软塌上,就那么看着她。 透过纱帘的阳光细细碎碎落在他身上,光影交错,有如幻境般的不真实。 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梦里,虚幻与现实交错中,那个似曾相识的影子就这样重叠在了一起。 “皇后!”赫连川的声音把她拉回了现实:“朕在唤你呢,发什么呆啊。” 池茵缓过神来,忙小步上前:“皇上,您不是说要休息吗?” “过来。”赫连川眼神温柔,语气却是强硬的,不由分说就把池茵拽进了怀里。 池茵惊得差点儿跳起来:“皇上,苏嬷嬷她们还在外面呢。” “她们又不会进来,你慌什么。”赫连川很是自然的抓着池茵的手,问道:“萧凌霜来作甚?” 池茵脑子里顿时各种念头闪过。 【要不要说实话呢?】 【还是找其他理由?】 【只是这种事也瞒不住吧?而且前朝后宫都传遍了,再加上太子的事……】 【可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吧,万一我真这么直接说了,这皇帝会不会以为我在嘲讽他啊,天地良心,我真没那个意思……】 赫连川…… 他真的气得想砍人。 要是现在还在漠北,他横竖得出去砍一通! “萧贵妃来……来给臣妾请安的。”池茵结结巴巴地说道。 赫连川挑眉:“只是请安?” “当然啦,我可是皇后!”池茵飞快的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萧贵妃可能是想跟我这个皇后打好关系之类的吧,不过我劝过她了,与其花心思在这儿上面,倒不如想想怎么劝劝他们萧家那些人,让他们少惹些麻烦才是正经事呢。” 赫连川慢悠悠地说道:“说起这个,萧家那些人倒不像是能安分的样子。” “怎么了?”池茵忙问道:“皇上今日这么早下朝,可是有出什么事了?难道萧家那些人……” “是啊,可不就是萧家的人。”赫连川神情冷淡:“说起来,萧家有个叫萧远的你可认识?他如今是礼部侍郎。” “萧远……他?哦,说起来,我之前在茶楼还见过他呢。”池茵说。 赫连川倒真是意外了,想不到池茵居然在茶楼见过萧远。 “你在茶楼见过他?” “对啊,他曾经去茶楼找过萧羽,他们关系似乎还不错,不过他那次到茶楼来的时候,萧羽并不在,所以他也很快就离开了,我也是听茶楼那些人说,才知道他是萧羽的堂哥。 听说这个萧远的身份有点儿特殊,关于他生母的传言不少,但他生母的真实身份,似乎也没人知道。”池茵说。 “这点朕也略有耳闻,这萧远虽也是萧家大房出来的,但他在萧家似乎一直不怎么受待见,但这人倒是有些本事!科举舞弊案,皇叔把整个礼部上下查了个遍,居然也没从这个萧远身上查出什么问题来。” 【这个萧远,我记得他似乎还当上了礼部尚书吧?就在一年后,他似乎还颇得皇帝信任,是因为他和萧家关系不好,所以皇帝才会格外信任他吗?】 第302章:萧远 赫连川满头问号。 池茵这什么逻辑,怎么他重用这个萧远就是故意跟萧家作对不是? 一年后? 可若是按照池茵所说,一年后萧远成了礼部尚书,那应该也是别的缘由吧,和科举舞弊案肯定没关系,毕竟原来可没有科举舞弊案一事,他们上次在锦书坊遇到那几个书生,最后也只是成了炮灰,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明年大考。 所以萧远究竟是怎么坐上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的。 “你见过萧远,所以你觉得他这个人如何?”赫连川决定还是问问清楚,毕竟今日萧远在朝堂上的举动的确十分反常,有种不弄死萧家不罢休的感觉。 他必须得弄清楚萧远的目的才好做下一步决定。 若萧远目的真是那样,他倒不介意借这把刀来对付萧家。 “萧远吗,说不上来,这个人……怎么说呢,隐藏得挺好的。”池茵很努力在回想着幻镜里所见到的,关于萧远的信息。 赫连川说这个萧远身份有些特殊,他虽然是萧家大房出来的,但因为母亲身份的原因,所以在萧家也是个挺尴尬的存在。 至于萧远的父亲,那是在萧远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吧,所以萧远之前就是跟着萧家那位老家主,也就是萧正光,简单来说,萧远就是萧正光带大的,倒也是因为这样,关于萧远一些不好的传言才被压了下去。 毕竟他跟在萧正光身边,即便再怎么不受待见,也算是家主那边的人,旁人自然不好说什么。 “萧远的生母是什么人,这应该不重要吧……”池茵说着,忽而想起了一件事,关于幻镜里的一切,对于萧远,她最后记得的事就是他成为了礼部尚书,而在那之后呢? 后来帝都发生了这么多事,赫连川身中剧毒,宠信妖后,北燕入侵,这一连串事件接连发生,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萧远在哪里? 是因为他和这些事毫无关系,还是因为他这个人无关紧要,所以没有出现? 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 池茵越想越觉得古怪,总觉得这里面少了什么很关键的信息,可这究竟是什么呢? 是缺了什么呢? 难怪真和萧远那个身份神秘的生母有关系? “如何?有想到什么吗?”赫连川问。 从池茵的心声里,赫连川听了个七七八八,可的确是没多少有用的信息,和他目前所知道的一样,萧远是个有才干的人,但在萧家并不受重视,似乎跟萧家其他人关系也不如何。 而池茵记得关于这个萧远的事,是少之又少,也就证明了萧远的确是个善于隐藏的人,似乎不管朝廷如何动荡,发生了多少变故,他这个人都能置身于事外。 明哲保身吗? 赫连川冷笑。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居然还想着明哲保身? 也未免太过天真了。 看来他真的有必要要试一试这个萧远了。 “没想到。”池茵摇头,关于这个萧远的信息,真是少之又少,除了知道他是萧家的人,礼部尚书,似乎就没有别的了。 “怎么了,皇上,这个萧远有什么问题吗?”池茵就问赫连川。 第303章:真正的目的 “只是觉得他有些古怪。” 赫连川把今日在朝堂上发生的事告诉了池茵,完了后又道:“萧远这做法实在让人有些看不透,也不知道他是故意挑衅,还是真想把萧家拖下水?又或者是背后有什么人授意让他这样做的。” 池茵思索片刻便问道:“皇上,你觉得萧远此人能力如何?” “抛开身份不说,他的确是个很有能力之人,所以朕才觉得奇怪,他平时甚少讲话,今日在朝堂上却像被什么附身了似的,滔滔不绝,更诡异的是,他所说之事先不说有没有道理,可却都是对萧家不利的。 像是故意在朕面前挑衅,而他明知道他这特殊身份,朕一旦动怒,肯定会迁怒萧家,更别提他还一再拿赫连承康来说事,仿佛像是在提醒所有人这个傀儡太子的存在。 最近萧家处处避让,连武举和科举舞弊案都没有干涉,甚至连昭阳公主之事他们也没有再插手,萧远挑在这个时候说要让太子来管事,岂不是在打萧家的脸吗? 所以朕就有些奇怪,这究竟是他个人的意思,还是他背后还有什么人指使他这么做的。 今日萧远在朝堂上说这些话的时候,萧鸣等萧家一派的人都显得有些慌张,那种惊恐的神情也不是能装出来的,他们显然没料到萧远会说出那样一番话出来。” 池茵嘀咕道:“这样的话也敢说,这萧远是嫌命长了吗?” “所以朕才会怀疑他的目的,若是他自己的主意,那这可能是一次试探,试探朕的态度,也是试探萧家的态度,但也有可能是背后有人授意的。”赫连川说。 “那他背后的人又想做什么呢……”池茵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萧远可是一直在朝堂上为官,就算后来韩萧王夺权称帝,他依旧是朝中重臣,难不成这个萧远背后的人就是韩萧王? 这个想法冒出来,连池茵自己都吓了一跳,萧远是韩萧王的人,他是替韩萧王办事的?那他今日行事的目的就更值得深究了。 “皇上。”池茵急忙说道:“这个萧远有没有可能是假意投诚呢?我的意思是说,他这般小心谨慎,显然是有他更深一层的目的,以他目前的身份,背后有萧家撑腰,他大可不必这般谨慎,但他却一直处处行事小心。 皇上你也说了,监查司院有查过他的底,可却查不出任何问题来,证明他为官多年,一直循规蹈矩,没有任何越界的行为,而且靠着他自己的能力,他甚至坐到了礼部侍郎这个位置,这可是个有能力之人,皇上您说是不是?” 赫连川随手拿起桌面上的书本,慢悠悠地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他在这个位置,又和萧家有关系,他肯定知道朕会查他,所以行事谨慎。 一个为官正直又有能力且和萧家关系还不好,偏偏又是姓萧的人,朕没道理不重用他。 所以今日之事,的确是试探了,他故意在朝堂上说出那些话,知道朕肯定会起疑,一旦朕单独召见他,那他就有机会向朕表忠心了。” 第304章:借刀杀人 池茵也暗暗吃惊:“所以他就是故意的,他胆子真大啊,今天在朝堂上这么一闹,他就不怕萧家的人找他麻烦?还是他的靠山来头大,萧家的人不敢动他?” “或许吧,不过萧家内部也许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呢。”赫连川已经在考虑着要怎么利用萧家内部的小矛盾去制造更大的矛盾了。 “萧家以萧正光为首的这一派,还算是安分守己的,但萧家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的,他们下面可是有不少人,那是一点儿都不安分的。 至于萧远么……朕也觉得是背后有人指使他这么做的。大概是想利用这次科举舞弊案一事,助力一把,推他上位吧,说起来萧远这特殊的身份,反倒成了一种便利,因为他本来什么都没有,对萧家也没多大的感情和依赖,更容易被人利用了。” 池茵试探着问道:“皇上,你也怀疑是韩萧王吗?” “可能性很大。”赫连川说:“萧远之所以这么着急,估计也是和最近的变故有关,韩萧王回到帝都不久,肯定还在筹谋,只是昭阳公主被捕,紧跟着又有一个科举舞弊案,而赫连承康更是接连犯事,甚至连身份都被人质疑,韩萧王能沉得住气才怪了。” “所以他急着让萧远上位啊,只不过他这方岂不是等于把萧家放火架上烤了,更何况如今还是非常时期呢。”池茵皱起了小眉头:“如果这真是韩萧王在背后策划这一切,只能说他这个人的确够狠。” 赫连川不以为然:“他和萧家本就有恩怨,还有那个萧远,他既在萧家过得不如何,心有怨怼也是正常,两人目的一样,此番更不过是借刀杀人罢了,想借着朕的手替他们收拾萧家,他们这如意算盘打得倒是不错。” 池茵听到这儿眼前一亮:“皇上,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一点,用萧家来对付韩萧王! 从萧鸣的态度来看,萧家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想反的,他们想要保住萧家,保住萧家的权势,那就需要一个表忠心的机会,韩萧王可就不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了吗? 韩萧王想要借刀杀人,若是萧正光知道,他会这么做吗? 若是没猜错的话,萧正光恐怕还不知道赫连承康的真实身份,萧家很多人也不知道,他们以为这所谓一个权衡的棋子,其实是送命的选择,是会让他们萧家万劫不复的。 从昭阳公主之事,也能看出萧家的态度了,所以,我觉得萧家应该没这么大的胆子,明知道赫连承康身世有问题,还敢把他送进宫里,这件事若是被揭穿了,萧家可是要为此陪葬的,但韩萧王并不在意,而萧太后也不在意,不是吗?” 赫连川笑了起来,他捏了捏池茵的小脸蛋:“朕的皇后还真是聪明啊。” 池茵脸微微一红:“皇上,说正经事呢。” “朕是认真的。”赫连川看着池茵,目光清明:“这的确是个好办法,韩萧王越是沉不住气,就越是容易露出马脚,如今朕要做的,就是等着那个萧远自己送上门来。” 第305章:太子他急了 赫连川本就计划着等萧远自己送上门来表忠心,好让萧正光看清楚这背后究竟是什么人在算计萧家,只是没想到居然有人比萧远更沉不住气。 赫连承康来了。 听说太子在殿外求见,说是有礼物要孝敬皇后的。 赫连川不由得朝池茵望去,笑得有些意味深长。 池茵装模作样的:“哟,太子来了,他居然还记得我这个母后,想着要孝敬我呢,真是难得啊。” 赫连川好气又好笑的:“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 池茵眨了眨眼:“皇上,这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太子挑这个时候来求见,肯定不是因为他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吧。” 赫连川看着池茵眼中那都掩盖不住的笑意,自己也有些无奈:“得,那就出去见见吧,反正……朕倒想看看他能有什么个说法。” 赫连承康急了。 上次和外室女私奔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已经被弹劾过一次了,他这个太子位置本来就坐不稳,结果在仙鹤楼还闹出了那么大的笑话。 想必今日在朝堂上的事赫连承康也听说了。 连韩萧王都沉不住气了,更何况这个年少不经事的太子呢。 赫连川牵着池茵的手,两人慢慢的走到了花厅,这才传令让赫连承康觐见。 赫连承康见到赫连川,一副大惊失色的表情,慌慌张张跪下:“父皇恕罪,儿臣不知道父皇也在母后寝宫,否认儿臣是决计不敢来打扰的。” “说吧,有什么事。”赫连川已经懒得客套了。 赫连承康举着手里的锦盒,高声道:“此乃东海夜明珠,儿臣特来献给母后的,还望母后喜欢。” 池茵示意让苏嬷嬷把东西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颗鹅蛋大小的夜明珠。 夜明珠在大夏也算是稀罕之物了,这么大的夜明珠,更是世所罕见,池茵倒挺意外的,想不到这赫连承康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这可不像是他自己能寻到的宝物,他也不像是有这个本事的。 赫连川也皱起了眉头:“此物你从何处得来?” 赫连承康赶紧说道:“父皇莫疑,此物乃儿子从库房从寻来,是上次儿子生辰,昭阳姑母送与儿子的礼物。” “原来是她送你的。”赫连川眉眼中带着几分怪异的笑:“她府里倒是有不少这种好东西。” 赫连承康低下头:“父皇息怒,儿子绝非要替昭阳姑母求情,虽然她是儿臣的姑母,但儿臣也知道她所犯之罪,罄竹难书。 儿子近日在宫中也有深刻反思,知道儿子这几个月来,行事太过荒唐,实在是难当太子这一职,若不是父皇母后怜悯,儿臣也不会有机会在此尽孝了。” 赫连川点头:“你过些日子就自立府邸了,也该懂事些了,朕还是那句话,这太子之位可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你若一再犯错,任凭是谁也救不了你。 可你若甘愿为了一个女人放弃今日所有一切,那先前的那些话,就当朕没说过吧。” “是儿臣糊涂!儿臣是一时糊涂才被那个女人蒙蔽了双眼,求父皇再给儿臣一个机会,让儿臣将功补过。”赫连承康说。 第306章:奇怪的要求 池茵默默的看着在那儿低头认错的太子,心道:这太子真是急了啊,眼看这位置快坐不住了,在巨大利益面前,什么山盟海誓都是假的,经过了这些事,他倒是知道权力是个好东西了。 如今这光景,太子尽快跟程元霜完婚倒是一个办法,和宁国公府绑在一块儿,对他来说算是一点儿助力,总比没有的好。 本来萧家是替他铺好路了,不过他自己把路全给断了,看来他今日是想请旨完婚的,他是担心夜长梦多,万一和程元霜的婚事再出什么变故的话,他这太子之位真是坐不住了。 果然,她这还在想着这事呢,赫连承康就已经跪下请旨了。 “父皇,儿臣也希望早日独立,做出一番事业来,所以儿臣打算出宫开府后,会尽快与程元霜完婚,还望父皇成全。” 赫连川不紧不慢地说道:“太子,你的婚事是太后下旨所赐,婚期也是由宁国公府和太后商议决定,有什么问题,你不去找太后,反倒来烦你母后做什么?” 赫连承康表情尴尬:“父皇,这婚期本来已经定好的,可国公府却反悔了……” “国公府反悔?”赫连川抬眸:“赫连承康,你当朕是聋子,什么都听不到是吗?别以为朕在宫里,就不知道你在外面做的那些好事了?怎么,难道这不想和国公府那位程元霜成婚的人难道不是你吗? 还是你觉得在仙鹤楼所发生之事已经没人记得了? 仙鹤楼诗会是什么场合,你身为太子,和国公府程家大姑娘有婚约在身,却带着一个外室女去参加诗会,甚至连程元霜都跑到仙鹤楼去大闹诗会,你倒也不想想是为什么? 若你真有诚意要和国公府联姻,就拿出你的诚意来,在朕面前跪没用,这婚事成不成得看你自己,朕是不会下旨的。” 真是可笑,这赫连承康真把圣旨当什么儿戏了,三天两头跑到宫里来闹要下旨什么的,今天要赐婚,明天又悔婚的,更何况不管这宁国公府如何,赫连川根本就不想掺和他们之间的事,赫连承康自己惹出来的麻烦,想要他帮忙善后,也不知道这赫连承康怎么敢。 赫连承康脸色有些苍白:“父皇……” 赫连川直接打断了赫连承康的话:“怎么,你堂堂大夏国的太子,连这点儿担当都没有吗?” 赫连承康低下头:“儿臣知错了!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妥善处理好此事,请父皇再给儿臣一次机会……还有,还有……儿臣想跟着皇叔父学习一番,还望父皇应允。” “你想跟着齐王?”赫连川意味深长的打量了赫连承康一番:“你想跟齐王学什么?” 赫连承康认认真真地说道:“听说齐王最近在负责调查科举舞弊一案,儿臣也想跟着皇叔父好好学习一番,毕竟儿臣对官场之事也不太了解,若有个机会能让皇叔父教教儿臣也是好的,父皇,您说可好?” 赫连川笑了起来:“怎么,你是打算以后接管监查司院不成?” 赫连承康愣了愣:“父皇何出此言?” 赫连川又问赫连承康:“你可知道监查司院是什么地方?” 第307章:他果然来了 赫连承康呆呆的看着端坐于上方的皇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他也没想到皇帝会问他这个问题。 之所以提出要进入监查司院,要参与科举舞弊案,那是因为有人告诉他,要借着这个机会培养起他自己的势力。 经过这几个月的事,赫连承康即便再蠢也能明白了,没有自己的势力,他真的就是一个傀儡,所有人都敢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朝堂众臣三天两头就弹劾他,他一点儿小错都被人揪着不放。 而且如今民间还有各种关于他身世不明的传言,这让他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心里也很清楚,如果他再出什么差错,太子这个位置可真就保不住了,也没人会再保他。 萧家扶他上位的原因他心里清楚,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人,特别是经过最近的一连串变故后,他心里更清楚这点了。 没有真正的靠山,没有自己的势力,一旦出了事,他就直接成了弃子。 若是现在再让他选,他肯定不会闹到御书房要退婚,更不会带着程绵绵私奔了。 池茵背后可是大将军府和镇国公府啊,几十万兵权在握,有这样的背景靠山,谁还敢不把他这个太子放在眼里? 如今连个空有爵位没有权势的宁国公府都看不上他,若是再这么下去,萧家觉得他没任何价值,就会直接把他踹掉的。 科举舞弊案这是个好机会,他参与案件调查,即便只是稍微一些示好,也能获得不少好处,尤其是在这种非常时期,他帮过的那些官员自然会记得他的好。 来之前他就想过要怎么争取这个机会,却被皇帝突如其来的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监查司院是什么地方? “父皇,监查司院,是,是隶属皇家,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监察百官,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赫连承康说完,还小心的打量着赫连川的脸色:“不知儿臣说对了没有。” 赫连川冷笑了两声:“是吗?” 赫连承康脑子里飞快运转,也想不出来自己的回答究竟有什么问题。 “皇上。”余小正在外恭恭敬敬地说道:“启禀皇上,礼部侍郎萧远萧大人求见。” 池茵暗道:他果然来了。 她朝赫连川看去,赫连川正好也看着她,仿佛在说:猜对了。 “让他在御书房候着吧。”赫连川说着,看了眼跪在地上的赫连承康:“太子既然这么想管事,便也跟着一块儿去听听。” 赫连承康喜出望外:“谢父皇。” 赫连川起身,很是自然的拉着池茵的手,轻声道:“走吧。” 池茵惊讶:“我也要去吗?” “你是朕的皇后,有什么不能去的。”赫连川看着池茵,眼里笑意暖暖的。 赫连承康在旁看着,心口莫名有些发堵。 镇国公府和大将军本来就是皇帝那边的人了,如今池茵还成了皇后,这镇国公府和大将军对皇帝还不得死心塌地的,这不仅仅是兵权,还有…… 池茵。 看着站在赫连川身旁的池茵,那娇媚明艳的容貌,赫连承康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这本该是他的太子妃,本该是他的皇后,他当初怎么就这么蠢,非闹着要退婚呢。 第308章:后悔莫及 以前赫连承康心思都在程绵绵身上,也没有想过别的,只是如今看到站在赫连川身旁这明艳照人的池茵,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若不是那会儿程绵绵跟他闹,他也不会为了追程绵绵而闹出了这么大笑话,更不会求皇帝下旨取消婚约了吧? 真要娶正妃,池茵哪儿不比国公府的那个程元霜好? 论容貌论出身论品行,池茵哪都比程元霜强上千百倍。 当初他要是没有悔婚,如今镇国公和大将军府这两大靠山就是他的了,有这几十万大军在手,他在朝堂上还会畏惧任何人吗? 更不用像这样委屈求全了。 如今剩下的就只有那个光剩一个空壳的定国公府,连一点儿助力都给不了,就这样,程乾那个老东西还在那儿推三阻四的不愿意定下婚期。 到了御书房,萧远正在那儿侯着,看到池茵和赫连承康居然也跟着同来,萧远显然有些惊讶,他大概也没料到池茵,赫连承康会跟皇帝在一起。 见过礼之后,赫连川直接就问萧远:“萧远,你这般急着要见朕又是为何?刚才在朝堂上有什么事是没说清楚的吗?” 萧远看了一眼池茵,犹豫道:“皇上,臣有要事禀告,只怕是……不方便说。” 赫连川冷笑道:“既然不方便,那便不说了,你退下吧。” 萧远愣在了原地,他本意是想要和皇帝单独谈这事的,话说这么明白,皇帝是听不懂吗? 还是故意的? 萧远迟疑片刻又道:“皇上,事关机密,是否可以容臣单独禀告?” 赫连川想都没想就说道:“太子,萧远的话你听到了?还不出去?” 赫连承康傻了眼:“我吗?” 赫连川脸一沉:“你是听不懂朕说的话吗?” 赫连承康急了,赶紧朝萧远使眼色,可萧远就当没看到,毕竟他要说的那些话,也是不想让太子听到的。 赫连承康无奈,虽然极是不情愿,但也只得缓缓退下,走之前,他还恶狠狠的瞪了萧远一眼,只是对于赫连承康这种态度,萧远根本就不会放在眼里。 毕竟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目的,而且他要皇帝看到他的诚意,自然不会给太子任何眼色,这样一来,等下他说那些话的时候,才会更有说服力。 看到太子离开了,皇后却还在那儿没有要走的意思,萧远也有些急了,他刚才一再说明,皇帝难道还不明白吗?怎么还要把皇后留下来? “皇上……”萧远咬了咬牙:“可否请皇后也先回避片刻。” 赫连川神情淡淡:“你和朕要说的话,没什么是皇后不能听的。” 萧远纠结不已,这些话,他可真是不想让那个皇后听到,皇帝觉得可以信任皇后,不代表他想让旁人听到这些事。 但皇帝这态度倒让萧远心里多了几分猜测,觉得皇帝像是在表明态度一般,再考虑到皇后背后的镇国国公府和大将军府,萧远就明白了。 池远风如今可在朝中替皇帝办事,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池远风、齐王这两位手握重兵的权臣可都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也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显然在这种关键时候,皇帝不希望池远风或者齐王生出别的心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