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生公子》 第2章 这看着环境,让他有点不可思议,同时一个不可能的猜测,在他的脑海里逐渐形成。 他有点怕,自己的猜测是真的,那可真是……真是……真是什么? 不太好说,他现在急于确认一下,自己这是个什么情况? “少爷,你说什么呢?”守在床边的一个胸前伟岸的大娘,一脸苦情的样子,抬手擦了擦眼泪“我是奶娘啊!” 田浩看了一眼这位大妈“奶娘?” 这心胸,是够资格当奶娘了……话说,谁家这么讲究,还用奶娘? 奶粉的价格,虽然贵很多,但是人工奶娘什么的,估计比奶粉贵了n次方。 而且奶粉比奶更有营养的吧?微量元素什么的……田浩不仅开了个小差。 “是啊,你忘了吗?头还疼吗?”奶娘大妈心疼的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少爷,你可别吓唬牛奶娘啊!” 田浩一听这自称,顿时无语了。 牛,奶娘? 她姓牛?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不是应该叫什么什么氏的吗?这是古代的人吧? “牛奶娘,你别那么大声说话。”旁边的大爷开口“少爷,你还认识老头子吗?” “啊?”田浩眼神有点涣散,他被牛奶娘给雷着了。 不好意思啊大爷,我这一个人都不认识,脑袋混沌一片,眼前一抹黑。 “少爷啊,我是管家田福啊!”田福管家心疼的看着小小一团的田浩“少爷,我是看着你长大的啊?” “啊浩板着脸,皱着眉,看着他长大的?真的假的啊? “少爷,这是田忠。”田福管家又扯了旁边的大叔一下。 “少爷,我是管事田忠啊!”旁边的大叔也赶紧开口“少爷,你头还疼吗?” “有点迷糊。”田浩半真半假的看着眼前这群陌生人。 “少爷少爷,奴婢是田非花!”俩少女也争先恐后的自我介绍“奴婢田非雾。” 非花非雾,这名字还挺有意境。 很是古典主义,且飘渺朦胧的,但是……他这是……? “少爷,奴婢是厨房的田白氏,厨娘田白氏啊。”最后一个大娘自我介绍了一下“少爷想吃什么尽管说,奴婢给你做。” 一群人七嘴八舌说了一堆的话,田浩的头昏昏沉沉“那我爹娘呢?” 不是管家就是管事,不是奶娘就是厨娘,再有俩丫鬟,那他爸妈呢? 这么古色古香,一口吴侬软语,他确定自己是穿越了,还特么的缩水了。 看这样子,原主八成是嘎了,在他嘎了之后,他就来了,病成这样,父母怎么不在身边? 虽然身边都是人,可都不是血亲,奶娘虽然跟他亲,可也不能代替母亲。 可要说他不受宠爱,那不可能,这一屋子的人,各个都是伺候他的吧? 那俩丫鬟一看穿戴也是大户人家的丫鬟了。 就是吧,人人都穿的素净,不见艳色。 其实是他看习惯了现代人的穿衣颜色,没觉得哪儿有不妥当,可在古代,一般人谁会没事儿,穿孝披麻呀? 尤其是奴婢下人们,穿的这么素,一般时候如果被主人家看到,会嫌晦气的,但是田浩现在什么都不知道,他就觉得还行吧? “少爷,老爷和夫人的灵柩,就在灵堂上放着呢。”结果田福管家一脸悲切的告诉田浩“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少爷你承受不住,病倒了,可是少爷啊,全家都指望你呢,老爷夫人的后事,也得您主持啊!” 田浩瞪大了眼睛“我……我爹娘……我……额……!” 爹娘? 不是爸妈也不是父亲母亲。 这是个什么称呼……不对,人不在了,那我成孤儿了? 上辈子父母双全,长辈疼爱,那么完美温馨的家庭,这辈子啥都没有了。 得,一个激动,这小身板子一抽抽,他立刻两眼一抹黑,又晕了过去,徒留下一屋子的人,又开始鬼哭狼嚎。 又有人飞奔去找老大夫救命了! 第002章 父母双亡 田浩是有爸爸妈妈,父母双全,甚至还有两个叔叔两个姑姑。 虽然没见过爷爷的面,但奶奶也是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才去世的,可以说,除了姥姥,他老爷也是他十岁之后才去世的,他那个时候小,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意思。 可他现在刚穿过来,就没爹没娘了! 爹娘死亡的打击,比他穿越还严重。 一时接受不了,昏了过去。 昏昏沉沉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这具小身板子,短暂的一生。 从出生开始,就是家里的嫡长子。 父母恩爱,印象从模糊到清楚。 他呢,是个争气的小孩儿,三岁描红,五岁启蒙,十岁就成了童生,考了秀才,如今十三岁,竟然考中了举人! 这里地处江南,文风鼎盛。 学习氛围好啊,他十三岁就考中了举人,也算是少见的了,虽然名次不是什么解元,可也排在前十了。 这么点儿大,前途无量啊! 只是十三岁的小少年,刚考完举人,才没两天,父母就因为外出去什么稷山寺上香,马车出了问题,连赶马车的车夫,带着俩粗使的婆子和一个丫鬟,一共一辆车子五个人,全都坠入了悬崖,找了三天才找回来,父亲回来后,当场就没了,其他人也都凉了,唯有母亲被父亲死死的护在怀里,尚有气息。 但救回来的时候,也因为重伤不治,加上伤心丈夫的离去,而亡故了。 夫妻俩一个中午找到的时候咽气的,一个好不容易挺到了晚上,也没了。 第3章 留下十三岁的小少年,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病不起。 夫妻俩恩恩爱爱,家里没有小妾,也没有庶出,同样的,成亲十五载,家里就这么一个独生子,聪明伶俐,疼爱异常。 只是如今夫妻俩骤然离世,留下小少年一个人,又大病一场,要不是家里下人们忠心耿耿,田浩估计连穿越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田浩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穿越,他既没有英勇救人,也没有跳楼寻死,可他就是穿越了。 既然是穿越了,那他第一目标,就是要好好的活着。 这个小少年跟自己的名字一样,也叫田浩,不过他有字,微澜。 是田浩考中了举人,他的父亲亲自为他选择的字,据说是因为田浩五行缺水,可是他又出身江南水乡之地,田父给他起了这个字,一个是弥补他的五行,又不至于太过。 田浩,田微澜。 就是他现在的姓氏与名字。 田浩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床边还有人守着呢。 “少爷醒了,醒了!” “快!”老大夫一招手“药!” “少爷的药来了!” 一群人一顿忙活,田浩又被灌了一碗黑了吧唧的苦药汁子,又给漱口又给了一碗清水,这才缓了口气。 “少爷啊,你不能有事情啊,老爷夫人已经这样了,你再有个三长两短,你让老奴们怎么活啊!”一群大妈眼泪八叉的看着田浩。 “少爷,老爷夫人虽然不在了,但老奴都在的,您别怕啊!”还是管家田福厉害,说了两句中听的话“外面老奴暂时能应付,但您也得尽快好起来。” 家里就这么一个正儿八经的主子了,田福是真怕少爷再有个好歹,他们可就真的没指望了。 “我没事。”田浩躺在床上,高床软枕的他能有什么事情“给我一碗米粥,我饿了。” “饿了?饿了好!”田忠这个管事的立刻招呼田白氏“白大嫂,赶紧的,米粥,小菜都来一点,少爷饿了。” 知道饿了,知道要吃的了,这是好事儿啊。 就怕少爷心丧若死,米水不打牙,那可真的是糟糕了。 “哎,哎,这就去拿!”田白氏一抹眼睛,赶紧跑了出去。 “没能知道饿,就没事了,好好照顾着。”老大夫被折腾了一次,有些累了,就跟他们告辞,回去了。 而这边,不一会儿,送来了一碗米粥,浓稠的很,还有一碟子的小菜,竟然是花生米,卤煮的花生米。 田浩终于吃了点东西,肚子不再是一下子的水了。 “福伯,家里家外这两天就麻烦你了。”田浩有了点精神,和原主本来的记忆,说话语气上尽量模仿原主“可有人上门来闹事?” “没有,暂时没有。”田福老实的道“这连头七都没到呢。” 夫妻俩惨遭恶事,家里家外一片素白,少爷又重病不起,大家都怕少爷也跟着一起去了,谁敢这个时候上门来闹事? 官府都不能答应。 何况老爷生前也是个官儿。 家里好歹是官宦之家,暂时没人敢放肆。 第003章 开局就披麻戴孝 “暂时没有?”田浩可是个聪明人,哪怕壳子缩水了,从三十几岁,缩水到了十三岁,他内里也是个成年人。 暂时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少爷,主要是老爷的一些远房亲戚,其实也不算是亲戚。”田福管家说话有点颠三倒四。 “我家就没近亲了?”田浩揉了揉额角“我也没记得见过几个亲戚啊?” “咱们府上就没几个近亲。”田福管家叹了口气“老爷说,祖上就是个穷苦的出身,几代人努力才吃饱饭,又供出来他这么一个读书人,老太爷就是独生子,往上数才有俩姑奶奶,还都早年远嫁,老太爷那会儿也没什么联系了,何况这都快出五服了!” 说起来还真是“远亲”,不止血缘关系远了,连住的地方都天南海北,那距离更远。 这头七都没过,就算是捎去消息也没用,人赶过来,估计周年都烧完了。 “不用说的这么客气。”田浩苦笑了一下,根据原主的记忆,田父曾经跟儿子说过,他们这田家,还真不是什么大户。 高祖父,就是从田浩这一辈往上数,是个乞丐出身,正赶上改朝换代,这才在新的帝国立起来的时候,顺便落了个户,因为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可以安身立命,故而就姓了田。 高祖父人到中年才娶了个寡妇,那寡妇带了个小女儿,高祖父也视如己出。 后来寡妇生了个儿子,这就是田浩的曾祖父。 曾祖父的时候,家里小有家产,有田地房屋和耕牛,日子过得不错,不过曾祖父只有一儿二女;到了祖父那一代,家里日子更好了,就开始上了私塾,但读书不行。 等到了祖父那一代,家里算是当地的小地主了,这才有能力供父亲科举。 只是一直子嗣不丰,不是单传就是女儿多,儿子少。 祖父这一代只有一儿一女,女儿还早夭了,只剩下父亲一个,到了田浩这里,父亲没了,田家就剩下他了。 为此,母亲哪怕多年就生了这么一个独子,父亲也没纳妾什么的,田父总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田家就是如此,让母亲不用有什么想法,谁让老田家就是根基浅薄呢。 乞丐出身的高祖父,一直很豁达,几代人都是这样的性格。 而且每一代娶的媳妇儿也有意思,要么是孤女,要么是逃荒来的流民,基本上也没什么家室,所以他们每一代也没什么外家的亲戚。 第4章 一直到了田父这一代,田父聪明又上进,身体还强壮,在高强度的学习下,他一路过关斩将,甚至入京会试,考中了进士,在京中阴差阳错的谋到了母亲,这么一门好婚事,田家才算有了真正出身高门的女主人。 说起田家,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讲究也没那么多。 “少爷,你养一养精神,咱们家以后还靠你支撑门楣呢!”田福管家叹了口气“老奴会管好这个家的,少爷,你好好的,夫人才走的安心。” 田浩不用他说也已经闭上了眼睛,这么思考的一会儿,他都觉得累的慌。 太累了,不是身体,而是精神。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迷迷糊糊的他好像是睡了一觉,又好像是没睡着,再睁开眼睛,都华灯初上了,屋里也点燃了蜡烛,用白色的纱灯灯罩罩着。 “少爷,喝药吧!”这个时候守在他床边的,是一个比他还小一点的孩子,大概只有十岁左右,眼睛红彤彤的看着可怜兮兮的很。 “田赋啊!”田浩知道他,原主在街上看到的小乞儿,收留在身边做了个书童,其实就是个玩伴,这么小的孩子,也不用他做什么,就是帮他收拾收拾废纸篓之类的轻省活计,跟着田浩这孩子算是享福了。 又因为田赋太小了,当时捡到的时候,瘦弱又可怜,给他取名为“赋”,是说他是个宝贝儿,又希望一个“武”字可以让他强壮一些。 所以田赋的小名就叫田小宝。 “少爷,你别丢下小宝!”这孩子看田浩喝了药,放下碗,就忍不住想扑上来,抱着少爷哭鼻子。 他才来了府上不到三年,但能吃饱穿暖,对他来说像是做梦一样。 但是如果少爷不在了,他怎么办? “你家少爷我没事。”田浩摸了摸小孩儿的头“扶我起来,给我拿一套衣服来。” 小宝很听话的把人扶了起来,主仆俩人加一起都没田浩原来的体重沉。 田浩的衣服就在旁边的柜子里放着,田小宝拿了出来,给田浩看“少爷。” 田浩一眼看过去,嘴角就抽了好几下,这可真是,还什么都没做,开局就先披麻戴孝了。 第004章 欺上门来的老赖 这套衣服,包括他现在穿的一套中衣,哦,就是古代的睡衣,都是纯白色的,没办法,他们家大丧呢。 穿上了之后,田浩这才发现,这套衣服质地轻柔,贴服又透气,还有就是他的这个小身板子,个头倒是正常,就是太瘦了。 穿上之后,发现是一套广袖长衫,头带都是白色的,他梳了个马尾,脸色苍白,看起来像个忧郁的小王子。 但是这套白色孝服外面,又被罩上了一件原色的麻衣。 脑袋上也搭了一个麻布口袋似的东西,这就是披麻戴孝啦! 因为他是死亡夫妻俩的亲生儿子,又是独子,这孝特别的重。 反正他全身上下,就不见一点颜色,不是白色的就是麻布的原色。 看起来“衰”的不行不行的……田浩也的确是衰,不衰能好好地穿越吗? 穿戴好了之后,被田小宝扶着,其实是带路,去了前头的灵堂。 田浩这才看清楚这“田府”的全貌一个典型的江南府邸格局。 就是前面是正街,后头却是小码头! 不管是什么时空,这古代的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 田府整体乃是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南方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江南民居的墙一般教高大,开间也大,设前后门,便于通风。 为了隔绝地上的湿气,一般为两层建筑,二层做卧室,底层多为砖墙,上层为木结构。 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于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闭式院落。 但是相对要紧凑一些,院落占地面积也没有北方四合院那么大。 那明显的墙头马,灰瓦白墙,吴侬软语,简直是梦里水乡啊! 可惜,一片白色,让这里丧丧的……田浩发现这里是三进带四个跨院的大宅院,据田小宝说,这里有六十多个房间,主屋都是主人们住着的,偏房,厢房啊,都是家里人住。 田家只有夫妻二人加田浩。 但是伺候的人却不少。 管家田福、管事田忠、奶娘、厨娘、俩丫鬟,还有伙房的厨子,马房的马夫,车房的车夫……俩粗使婆子……田浩没见过的,基本上就都没了。 因为死了的不只是田氏夫妻俩,还有车夫与两个粗使婆子。 门房是俩老头儿担任,这些人,除了门房,都是田夫人从娘家带来的陪嫁。 “我母亲……娘家啊!”田浩想起印象里的母亲,跟原主记忆里的母亲,好像都差不多。 “是,夫人的娘家在京城。”田小宝可自豪了。 田 浩走到了正堂,正堂上放着一副大棺材,是田氏夫妻俩的合棺。 棺椁已经封上了,就差出殡,下葬了。 只是田浩身为孝子,要烧纸,上香,守灵,可他病了,这两天都是管家和管事轮班在灵堂守着。 这次他来了,虽然还是很虚弱,可大家心里却十分感动,少爷孝子啊。 田浩烧了纸,上了香,磕了头,有点头晕,就被大家一起劝回了房“孝顺不在这会儿,您若是再加重病情,我们可怎么办啊!” 于是,他就被送回了房间。 第二天早上起来,刚吃了一碗米粥,半个咸蛋,就见到田福管家跑了进来“少爷,田大爷来了。” 第5章 “田大爷?什么田大爷?”田浩对这个田大爷,没什么印象啊。 “就是咱们家的佃户,有些……不好,他仗着年纪大了资历老,在咱们家种了一辈子的田,这会儿非得说是田家的亲戚,想…福管家纠结了一下“他想买咱们家的田地,还想算便宜一些。” “就是看我好欺负,来占便宜的吧?”田浩顿时就明白了“他怎么敢?” “可他就是来了。”田福管家表情十分郁闷“还不敢收拾他。” 年纪太大了,真怕死在他们府上,可这么欺负人也不是个事儿啊! “我去看看。”田浩站了起来“扶我出去。” 他倒要看看,什么样的泼皮,这个时候来欺负人? 还没等走到灵堂,就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骂人“看看,看看!一群奴才守着像什么样儿?他这不是有儿子吗?田浩还是举人呢,怎么这么不懂事儿?” 第005章 愤怒的小浩子 几乎所有人都敢怒不敢言,因为这老头儿年纪太大了,头发胡子都白了,还拄着个拐杖,一身的破衣烂衫,干把瘦的样子,感觉下一刻就要倒地不起了。 “哪儿来的老棺材瓤子,在我父母灵堂前,大放厥词!”田浩说话也不好听,声音尖利,嗓子却沙哑的很“不知道是我田家的哪个长辈?” “我、你、你怎么说话呢?”老田头儿,拄着拐杖转了身过来。 的确是个老人,那张脸,老橘子皮似的,田浩看出来了,这老头儿是倚老卖老来了。 “我怎么说话?你又怎么说话?在我父母灵堂之上,高声对我家仆呼来喝去,你是个什么东西?”田浩表现的太强势,但是他这个小体格子,实在不太给力,不像是强势的料,倒像是个风吹就倒的病秧子。 没办法,他要是不强势,不强撑着,这一家子人还不得被人欺负死了啊?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趁人之危的家伙从来都不缺。 这个老头儿身后跟着的几个人,也都是老头儿,但是呢,他们没有这老头儿老,也没有这老头儿薄弱,所以他们都不吭声,让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冲锋陷阵,无非是仗着年纪大嘛,有个磕磕绊绊的谁也落不了好。 可田浩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是小,但是他弱。 就他这个小身板子,也不比这个老棺材瓤子强多少,大家都是脆皮,就看谁更脆了。 他也不要田小宝扶着了,自己往前走了几步,挺起了单薄的胸膛“你们呢?是来祭拜的还是来闹事的?区区几个草民,就敢来官宦之家,大闹灵堂,谁给你们的胆子?” 田父好歹生前也是本地的一个知府,算起来相当于是五品官儿了。 又是在江南的鱼米之乡,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朝廷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可通过荐举、外放、论俸截取或推升等方式选任;可升迁为道员、盐运使等。 事实上,所谓的“知府”这一官职,意思就是说“权知府事”,即有权知道府中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务。 在这一行政级别之中,知府也是职务最高的长官。 说出来你可能不会信,如果放在现代社会之中的话,最接近的应该就是市长兼市委书记和公安局长这些职位的综合体。 田父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又身家清白,走正统的路子,加上有个好岳家做靠山,如果太太平平的话,以后前途无量。 可惜死得太早了,留下了一个独子就没了。 而留下的偌大家产,还引来了区区草民的觊觎。 人死如灯灭啊! 人走茶就凉啊! 堂堂知府死了,田父一死,至今为止,还没有人上门吊唁,一个是田家没啥亲戚,另外一个就是官场很现实,好几个同知啊,知州之类的官员,都在盯着新空出来的知府宝座,在尘埃落定之前,谁也顾不得已经死了的知府大人身后事啦。 要不然,给这帮老头子雄心豹子胆,也不敢上门来闹。 无非是看在暂时没人注意到田家,想着能捞点油水就捞点油水,一个区区十三岁的黄口小儿,死了爹娘,能有什么能耐? 而且还是个举人,读书人都不通庶务的,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怀揣这个心思,几个老头儿就坐不住了,跟着老田头儿就来了,当然,老田头儿闹,他们跟着压阵。 只是没想到,传说中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田小举人,说话这么不客气,态度这么的犀利,而且看到一身重孝的十三岁小少年,那明亮的如同冒火一般的眼睛,一脸病态但是正气的站在那里,身后是家里的下人仆从,一个个也愤怒的看着他们,顿时就心虚了……本来也没多理直气壮。 田浩现在就像是一直愤怒的小鸟,只不过他不是一身红色,而是一身白,他是愤怒的小浩子。 “这里 是我田家,哪怕我父母不在了,父亲也是官员,我也是举人。”田浩知道原主考了举人的功名,但是没有去参加鹿鸣宴,刚得了好消息就接到了坏消息,一喜一悲之下,原主就倒下了……然后他就来了。 第006章 来的目的田产 既然穿越不可避免,那他就要给自己争取活的好一些吧! 起码家产要保住,他又有功名在身。 另外就是,好像这是个单程票,只听说过穿越的,没听说还有返程的,更没听说还能有人反复穿越的……时空管理局又不是筛子,更不可能让你在历史的长河里,跟走城门似的来来回回。 第6章 虽然开局就死了爹娘,但不代表他就没了活下去的希望。 为此,田浩不得不让自己支楞起来。 “田浩……。”有个老头儿犹犹豫豫的开口,底气特别不足。 “田浩,也是你该叫的吗?”田浩冷冷的看着那个老头儿。 那老头儿顿时手足无措了起来,微微弯腰“田大少爷。” 改口了,这就改口了。 田浩顿时觉得自己的身份和行为,肯定能压制住这些老头儿“嗯?” “田举人。”得,后头又有老头儿服软,直接叫了举人。 田浩知道,这个时代,其实举人就可以当官了,但是一般举人最高只能做到五品,再高的话,会因为学历的关系而受到影响。 极少数能做到位极人臣。 但是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做了举人,都是跟草民有着天壤之别。 田浩就是要用这样的优势,来压制这群不怀好意上门的老东西。 “田举人,老头子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下,买下田地的事情。”老田头儿也不敢放肆了,他没想到,以前无往不利的倚老卖老,对田浩这个毛头小不点儿,一点用处都没有,身边的人还一个个的都这么快服软了,他得赶紧把话说出来,而且这话虽然是对田浩说的,可实际上也是提醒众人,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田浩听了这话竟然气笑了,笑容在苍白的小脸上,是那么的讽刺“我田家还没落魄到,要卖了自家田地的地步。” 江南乃是鱼米之乡啊! 田地何其珍贵和稀少? 田家五代人,只见买入田地,从来不见卖出过。 何况田家的祖传田地是连成一片的,足足五顷上等水田。 每年给田家带来的不光是能吃的稻米,还有吃不下而卖出去的各色产出。 另外一个田庄,也有一座大宅,七八个佃户,两顷的上等水田,以及三五个鱼塘。 更有一座山的果园,还有七八个铺子,都是原主母亲的嫁妆,可见田家的富有程度了。 且田父是知府,是官员啊,本朝官员以及官员直系亲属的产业都是免税的,也就是说,田家这些东西,都不用缴纳赋税。 不然老田家也不会租赁给佃户的租子那么的便宜,因为没有赋税跟着呀。 而这帮佃户们,也爱租赁官家的田地耕种,一个是事儿少,另外一个就是有靠山,不会被人找麻烦。 现在可倒好,竟然在大丧的这个时候,上门来说什么买田地? 田浩就算是刚穿过来,也明白一个道理田地是立足根本,且是增值不动产,他是烧糊涂了才会同意卖,而且田家现在也不缺钱,卖什么卖? “田大人生前,答应了我等,可以购买田地。”老田头儿梗着脖子,颤颤巍巍的硬气高声道“难道说了不算吗?” “你胡说八道什么?”田福作为管家,第一个就爆了“老爷何时答应过,要卖了自家田地给你们?” 田家最看重的就是田地了,老田家的祖上就说过,田地不可轻动。 以至于主母远嫁过来,也是带了两顷的上等好田,田家几代人都没卖过田地。 “就是答应了。”老田头儿大声的道“二十两银子一亩,我家要买十亩地!” 十亩地,二百两银子,对于佃户来说,是一笔巨款。 这也是老田头儿的底气所在,他家攒住了银子,买田给钱。 至于田浩卖不卖,老头儿更想浑水摸鱼,尤其是他还混淆了时间。 “我家也要十亩地。” “我家二十亩!” “我家也是二十亩!” 几个老头儿被田老头儿一带,顿时纷纷嚷嚷了起来,田地啊,属于自己的田地,一旦拥有了,肯定惠及子孙后代。 且本地卖田太少了,需要碰运气。 有的人家宁愿卖儿卖女,也不卖了自家的田地。 第007章 猛张飞样的表哥 “老爷绝对不会同意这种事情的!”田福管家急了“少爷,你千万别信他们的话。” 田福知道,读书人讲究的很,先帝驾崩,新皇还“三年无改父之道”呢,何况这少爷平时不谙世事,也不怎么关心家里的财产问题。 现在被人拿着鸡毛当令箭,万一真的同意了,自家的田产还能保得住吗? 那可是田家几代人,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 江南地界上的水田,尤其是上等的水田,能够买卖的可不多,基本上都掌控在各大高门手里,百姓们想要购买哪儿那么容易? 何况田家的田产都是连成片的,这么好的地,拆开来容易,连成片可就难了。 “我父亲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田浩也觉得,这帮人在撒谎。 “你、你凭什么这么说?”老田头儿不高兴,更是急了“田大人说过的!” “可立有凭证?”田浩一伸小手,掌心朝上“且上 等水田,可不是二十两银子一亩的价格。” 江南水乡的上等水田,最少也得三十两银子,像是田家这样成片连起来的,起码五十两银子起步,还得说是关系好,买家卖家都认识,而且买家虽然花了钱,却是要欠买家的人情。 这帮老头儿想买田地,又没那么多钱,跟他在这里玩差价呢?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又不是原装货,这种手段在他面前玩儿,太幼稚了。 “当时就是嘴上说的。” “对,我们都听到了。” “我们可以作证!” “作证?当事人是不能作为证人的,难道你们不知道么?”田浩冷笑“我田家也不缺银子,为什么要典卖祖产?而且还有我母亲的嫁妆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