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不至》 第1章 秋不至 冷有佳 文案:★全文只需一块六,预收《夏风禾禾》求收藏 - 相爱在他十八岁的初秋。 失散于她十九岁的盛夏。 简陋的出租屋里,两人说好了要一起往前走。 可到头来,却只剩下陈槐一个人,独自带着两封录取通知书,站在她心仪的大学门口。 - 方夏说,她喜欢秋天, 可她却没能熬过那个盛夏, 没能等来那一年的凉风和桂花。 - ★离家出走少女vs辍学打工少年 ★阅读指南双洁,be,双死 -----下一本《夏风禾禾》求求收藏----- ◇双洁,he,甜,两个小可怜把苦熬成糖的故事 ◇离家出走少女vs休学打工少年 十六岁的方禾,连家也没有,她一个人坐上开往异乡的火车,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停留。 那一年,她认识了夏岩。 那个一天打着好几份工的少年,身姿挺拔,长相斯文,眉眼始终温柔。 夏岩真好,会买奶茶和炸鸡给她,还在她无处可去的时候收留她。 夏岩也真的很烦,她跟他表白,他只会说她还不懂什么是喜欢。 他一次次将她推开,还整天跟她念叨“年纪这么小,还是得回学校读书才行。” 可她抱他时,她明明听见他心跳得很快。 - 再次见面时,他们在同一所大学。 方禾赌气不肯理他,却被这人牢牢圈在怀里。 路灯昏黄,他呼吸滚烫,嗓音比夜风还撩人,终是说出了那句迟到两年的“喜欢你”。 内容标签都市情有独钟因缘邂逅成长悲剧be 方夏陈槐下一本《夏风禾禾》求收藏 其它be 一句话简介离家出走少女x辍学打工少年 立意太阳升起,灿烂光明 第01章 第 1 章 《秋不至》文/冷有佳 独家连载 - “太阳落坡,月亮过河。 背时老师,紧都不放学。 吃了二两饭,点点大一砣。 吃又吃不饱,睡又睡不着……” 这样琅琅上口的童谣,方夏小时候也会唱。 那时,她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青平村里的小学念书。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拖着堂迟迟不肯放学,他们就把这首歌拿出来唱。 老师年纪大了,就算生气了也只是拿戒尺敲敲桌子,根本管不住调皮的他们,也就由着他们嚷嚷。 他们几个小孩子一起吆喝着,背上小书包,一个接一个地跑出教室,在村里的小路上追逐打闹。 书包里装着铝饭盒,一开始跑动,筷子和饭盒就碰撞起来,响个不停。 一声声的“叮啷”“叮啷”,好似成了他们哼歌的伴奏。 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路边偶然经过两只大黄狗,他们要捡起石子去砸。 油菜地里翩翩飞动的蝴蝶,他们要去追。 草丛间开得好好的蒲公英,被他们拔来当过家家的菜。 还没红的樱桃,他们也要争相爬到树上摘下几颗,放到嘴里嚼一嚼。 那时候啊,活泼又有朝气,天不怕地不怕的。 不像现在,总是有那么多流不完的泪,和翻不完的坎。 方夏望着天,叹了一声气。她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她,怕是再也没有小时候那样的天真和勇气了。 - 这是方夏来到云江镇的烧烤店打工的第七天,她已经熟悉了每天的工作流程,处理各种蔬菜、打扫卫生、倒茶上菜、清洗碗碟…… 她开始习惯厨房里的油烟味,也开始习惯没有亲人在身边、独自面对一切的日子。 方夏搬来小板凳,在后院的树荫底下坐着,身前摆着的,是一大盆已经淘洗干净的土豆。 一切准备就绪,方夏系上围裙,拿了刮皮刀,一点一点将土豆的皮全都削掉。 七月初,还是最热的时节,烈日狠毒,阳光刺目,就连吹来的风里,都裹挟着热浪。 不吹电风扇的话,似乎也就只有在这样的绿荫底下,才能感受到几丝轻微的凉意了。 后院不大,有时候晚上客人太多前厅坐不下时,就会在这里搭上几张桌椅,所以这院子倒也打理得干净整洁,除了树,还种了一些花草和应季的蔬菜。 这个季节,院子里的石榴树正开着鲜艳的花,青翠的豆角爬满了竹架,几棵玉米长势很好,应该再过不久就会成熟,墙角的花盆里还有几株向日葵,绿叶舒展,也开得灿烂。 “也不知道还能开多久……” 天气热,还 没在树下坐多长时间,方夏的额头上就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抬起手臂,用胳膊肘把汗水擦掉,偏头瞧见了角落里的花,自言自语道“开得再漂亮,终究也是会枯萎的吧。” 耳边,是一声一声的蝉鸣,唱个不停。 它们每唱一句,离生命的终点就越近。 削完皮的土豆还需要切成薄片,但这不是方夏负责的事情。 接下来,她的任务是把切好的各种蔬菜用竹签给串起来,然后放到大堂的保鲜柜里,分类摆放整齐,以供食客挑选。 方夏把削好皮的土豆端回厨房,又把已经切好的菜端到院子里,依旧坐在树荫下的木制小板凳上,开始串菜。 藕片一正一反交错着串,娃娃菜要先折一下,然后卷起来再串,豆皮要卷着香菜一起串……这些事情,以前方夏从不在意,这几天里倒是一下子学到了不少。 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头渐渐小了,吹来的风里也多了些许的凉意。 前厅里陆陆续续有说话声传来,应该是有客人在点单了。 第2章 果然,下一秒,烧烤店的老板赵婶就在外面喊“方夏,拿两瓶啤酒出来!” “来了。”方夏急忙把手里的菜放下,快步往外跑去。 她的长发被扎起来绾在脑后,一跑起来,碎发就随着动作摇晃着。 阳光也恰好打在她的发丝上,金闪闪的。 方夏从后门进屋,再穿过厨房,拿上柜子上的啤酒,撩开帘子,来到前厅,轻轻将酒放在客人面前的桌上,同时配合以礼貌周到的微笑。 等客人点完菜,方夏又去帮忙倒了茶水,见赵婶没再招呼其他的事情,就准备回后院去继续串菜。 “那姑娘,怎么以前好像没见过,看着怪眼生的。”掀开帘子往里走时,方夏似乎听到身后有客人在这样问。 紧接着,是赵婶的声音“噢,你说刚刚那个呀,就前几天刚来的。” 客人又说了“看着年纪挺小的,这么早就出来打工了。” 赵婶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对啊,才十八岁呢。” “十八?那还是上学的年纪啊。” “可不是吗,她只说不上学了,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在这样偏远的乡镇上,多得是小小年纪就不再继续上学的孩子,顾客倒也没觉得奇怪,只是有些感慨。 方夏隐约又听见了几句“不读书”“可惜了”“走不出去”之类的话。 她没再停留,加快脚步往后院走,篮子里的花菜、青椒、蘑菇和豆角还在等着她。 洗干净手,方夏重新坐回小板凳上,她神色如常地拿起竹签串菜,仿佛没有听见过客人刚才和赵婶的谈话一样。 也对,那些话,方夏这几天来已经听得够多了,多到她都快忘了到底听过多少次。 几乎每一个从前没见过她的客人,都会向赵婶打听她。 起初,方夏每次听见那些话,心里都会难过,连喉咙都觉得酸涩,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她不想去听,更不想回答,就提着菜篮子躲到后院里来。 即使那些话里并不带有什么恶意,有的只是惋惜和同情,但也还是会刺痛方夏,让她喘不过气。 大概是听得多了,也听惯了,现在的方夏,居然可以心平气静地听完那些议论她的话,内心毫无波澜。 甚至,在听到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的消息时,她好像也不再心生羡慕。 曾经,上大学也是方夏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她的梦碎了。 她狠狠地跌落在地上,摔得好痛,不敢再去飞翔,不敢再去向往天空。 所以,现在方夏已经不敢再去渴望和幻想了。 就这样生活下去,好像也不错。 方夏告诉自己,打打工,吃吃饭,睡睡觉,或许一辈子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混过去了,这没什么不好的。 她不想再往前走了。 每天洗菜、串菜、端菜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有滋有味,店里的人都挺好的,对她也不错。 现在每天都有饭吃,也有地方住,每个月还有工资可以拿,并没有比从前的日子苦。 方夏很知足,不再去幻想其他的。 她也很满意现状,更不再试图去改变。 最重要的是,只要不再有梦想,不再去追寻,就不会失望了吧。 头顶有鸟群掠过,叽叽喳喳的,喧闹着,飞往镇边的树林。 太阳快落山了,鸟儿们都要归巢了。 真好,它们还有巢可归。 可不像她,连个家也没有…… 方夏不羡慕有大学可读的同学,却由衷地羡慕有巢可归的鸟儿。 这辈子,大概也就是她一个人过了,她不会再有家,不会再有亲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突突突”的声音由远及近,是摩托车。 方夏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偏西。 这个时间,骑摩托车来的人,大概率会是陈槐吧。 那个性格和头发颜色一样张扬的陈槐。 第02章 第 2 章 方夏还真猜对了,因为她很快就听见了赵婶在喊她“方夏,菜来了,快出来接一下。” 夏应着,随即放下手头的东西站起身,穿过后厨和前厅,直奔店门口。 来送菜的人,是个很年轻的男孩子,看着跟方夏的年纪差不多。 他高挑清瘦,浓眉大眼,穿着黑色的短袖和齐膝的短裤,露出纤长匀称的四肢和健康的小麦色皮肤。 头发染了耀眼的金棕色,和他这一身简单朴素的穿着并不搭,看起来有点不协调。 方夏记得,赵婶叫他陈槐,好像说是槐树的槐字。 方夏还没有跟陈槐说过几句话,她只是单方面感觉这人应该还不错,因为有两次送来的菜太重,他都帮着她一起把筐子抬进后厨。 今天也是,方夏出来时,陈槐已经把两筐菜从摩托车上卸下来了。 见方夏走来,他先弯腰抱起装土豆的筐子往店里走去,把那筐轻一点的茄子和青椒留给方夏。 方夏也跟着抱起菜筐进了厨房,和陈槐一起把送来的蔬菜逐一清点、屯放好。 清点完,方夏又回了后院,陈槐则是呆坐在角落里,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赵婶把数好的菜钱交到陈槐手里,问“今天不赶着去夜班?” 以往,他总是放下菜就急吼吼地说要走,倒是很难得看到他闲坐在这里。 “不上,今天厂里头休息。”陈槐接过钱,看了一眼,揣进胸前的口袋,那里,还装着一包香烟和一个打火机。 “来来来,既然不着急走,那就坐下吃点东西。”赵婶从厨房端出一盘刚烤好的烤串,热情地招呼陈槐坐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