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周楚沈青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 第1章 把自己卖了的周楚 周楚穿越到了大明。 成为了大明最底层的一员。 一家七口,兄弟妹五人。 这还是和爷爷奶奶分家后的结果。 实际上周楚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 虽然这一家子也都姓周。 但穷苦人家的孩子,多半是没什么正经名字。 一家七口人,只分到三亩地不到。 还不是什么肥地。 其中一半,都是很贫瘠的土地。 却要交着七口人的税。 这么多年,周楚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 自已大概率是在正德年间。 明朝的农业税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或者说不只是明朝,华夏数千年来,一直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土地兼并。 就像现在周楚家。 一家老小吃了这顿没下顿。 周楚的几个弟弟甚至没力气哭。 农业税按人头收。 不管你有多少地。 大部分底层家族的出路就是把自已的地主动献给那些世家大族。 这些家族一般都有人入朝为官。 不用交税。 把地献给他们之后,他们再把这些地租给这些地原本的主人。 收取的租子要比按人头交税少上不少。 如此一来,才能勉强糊口。 周楚的父亲此时满脸愁容,正在考虑要不要将自已家的地献给王家。 王家是附近数得着的大户。 拥有土地上万亩。 周围很多人都成了他们家的佃户。 周楚虽然是穿越者,但只有穿越之后,才感到深深地无力。 在后世那个开放清明,阶级不森严的环境,大多数人是有出头的机会的。 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 没人能阻止你出头。 但现在这个年月不同。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多大的锅,吃多少饭。 拿了不属于你这个阶层的资源,只会是取祸之道。 这个年代,当官得靠关系,靠逢迎拍马。 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出不了头。 诸如后世的大奸臣严嵩,此时还身怀治国理想,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 并不是说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昏君。 只是经年累积,积重难返罢了。 正德皇帝也有心从文官手中收权。 也正是因此,最后落水而亡。 不过这又关周楚什么事呢? 周楚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 周楚有赚钱的法子,甚至有不少。 但周楚此时才八九岁。 况且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 倘若贸然赚了很多钱。 他们一家子恐怕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阶级是无法逾越的大山。 在他们这个阶级,赚的钱,原本就不属于他们自已。 “把我卖给人牙子吧。” 周楚最终做了这个决定。 这个问题,周楚想了很久了。 继续在这里,周楚什么都做不了。 一家人只会继续忍饥挨饿。 最后能活下来几个都不好说。 自已如果被卖到大户人家,运气好能遇到一个好点的人家。 也能赚些钱接济一下家里。 运气不好卖到不好的人家,忍忍也就过去了。 总比饿死的强。 更何况周楚的一个表叔就是在牙行干活的。 有这层关系,进入好点的人家的概率会大一些。 周父周母虽然不舍。 可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做选择。 最终,周楚被卖了五两银子。 周楚的母亲将一块碎银子塞到来买周楚的人牙子手中。 “三哥,你一定要给我家老大寻一户好人家。” 她说完还忍不住抹眼泪。 人牙子接过银子,叹了口气。 “说那外话,放心吧,我有法子。” 说完就带着周楚走了。 坐上了牙行的马车。 和周楚以前看过的电视剧不同。 这马车没有顶棚。 前面是一匹老马。 后面是一辆平车。 一路上颠簸的周楚骨头疼。 不过最起码能吃上饭了。 在自已这位表叔的额外照顾下。 周楚每顿饭勉强能吃个七八成饱。 其他一起被买来的小孩,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 对于牙行而言,周楚这些人,都是要出手的。 要不是怕饿的太狠了,没了精气神,卖不上价格,恐怕半饱都没有。 人牙子拉着这么一车人,一路颠簸,两三天的时间,到了京城。 实际上,周楚的家离京城只有两百多公里。 但这马车太慢了。 很快,周楚就来到了京城的牙行之中。 此时的牙行,除了周楚这一行人,还有无数等着被卖的男男女女。 其中大部分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也有些是犯官家发卖出来的家眷。 这一点从穿着就能轻易区分。 对牙行而言,像周楚这样的,身世清白年龄小的,才能卖上去价格。 那些犯官的家眷,很多人家都不会买。 哪怕是一些犯官家里发卖出来的仆人,也比不过周楚这种。 毕竟从小养在家里的仆人,才是最忠诚的,用的也最放心。 很多被卖了好几次的仆人,自身多半有问题。 很快,就有人上门来买仆人了。 这是一个穿着极为华丽的女人,眉眼之间带着妖娆和妩媚。 嘴角还有一颗痣。 刚走进牙行,这个女人就忍不住皱眉,用手帕捂住鼻子。 似乎很不习惯牙行的味道。 “听说你们今天来了批新的?” 女人看了一眼周楚的表叔,说道。 “还是贵人消息灵通,这才刚到。” 周楚的表叔卑躬屈膝道。 他说完在前面带路,来到了周楚等人面前。 女人一只手拿着手帕,另外一只手拿着一把仕女扇。 用仕女扇挑起一个又一个小孩的下巴。 主要以男的为主。 就这么挑选着。 很快就轮到了周楚。 周楚的脸庞被挑起的时候,虽说脸上不太干净。 但俊俏的脸庞还是让这个女人一愣。 “这个多少钱?” 女人看上周楚的表叔问道。 表叔一看是周楚,也是一愣。 “贵人,这个倒是不贵,很便宜,不过他身体不好。” 说着向周楚不着痕迹的使了个眼色。 周楚顿时会意,当即咳嗽了起来。 女人当即收回扇子,满脸嫌弃。 “原来是个痨病鬼,真晦气。” 女人很快选好了要买的人离开了。 她离开后,周楚的表叔顿时放松了下来。 “这位是沈家的姨太太,沈家情况复杂,这个女人出了名的刻薄。” 表叔看着周楚,似乎在解释刚才不想让女人买走周楚的原因。 原本他是不需要解释的。 毕竟跟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解释这些也显得多余。 但刚才周楚表现的极有眼力劲。 他干了这么多年的牙行,很清楚,周楚这种眼皮子活的人,很容易混出头。 也算是留个善缘吧。 “沈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下人被打死。” 表叔正说着呢,牙行门口又走进来一个贵妇人。 他急忙去招呼。 第2章 陆家,书童 很快,新的客人又出现在了周楚等人面前。 这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年轻妇人。 身上的衣服还有头上样式繁杂的配饰,都在说明着她的身份远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最起码不是刚才那个妖娆的女人能比的。 当然,或许也只是自已没见过更厉害的贵妇人。 周楚在心里这么对自已说着。 贵妇人身边还跟着两个孩童,一个男孩,看上去八九岁,和周楚年龄差不多。 另一个则是小女孩,看上去只有四五岁。 却长的像个瓷娃娃一般,十足的美人胚子。 周楚甚至不敢多看,急忙低头。 “有没有识字的?” 贵妇人看着周楚的表叔,问道。 她的声音如同水滴落在石头上一般,让人听着极为舒服。 “有的,贵人。” 表叔说着来到周楚面前,把周楚提溜起来。 “贵人,他倒是认识一些字。” 说着看向周楚。 “给贵人备一下千字文。” 千字文是在来的路上,表叔临时教给周楚的。 周楚生的俊俏。 而且是他的表侄子。 如果识字的话,极有可能会被贵人买回去当书童。 书童虽说也是下人。 却不需要干什么重活。 给的例钱也比一般的下人多不少。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周楚张口就背。 很快,一篇完整的千字文就被周楚背了出来。 周楚的表叔都愣住了。 原本他想着周楚能背上那么三五句也算是不错了。 很多人买书童的标准,也仅限于识字罢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已只是教了这孩子一两遍,他就能记全了。 即便是他,想背全千字文,都磕磕巴巴的。 贵妇人看着周楚俊俏的长相,又听他背完了千字文,显得极为满意。 “就这孩子吧,多少钱。” 最终,周楚以二十两的价格被卖了出去。 临走前,周楚的表叔把他叫到了一边,单独聊了几句。 “这位是陆府的当家主母,陆家的情况很简单,也没有姨太太,家宅安宁,而且是高门大院,这位主母宅心仁厚,是个难得的好人家。” “我也算是对得起你娘的嘱托了。” “贵人买你回去,多半是给那位小公子当伴读书童的,你眼皮子活,我倒也不怎么担心。”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了这位表叔的良苦用心。 “多亏了表叔,我是知道的。” 表叔听到这话,顿时露出了笑容。 “去吧,以后要给家里捎信的话,就来找我。” 表叔料想的不错。 陆家买了自已,确实是给那个男孩当伴读书童的。 男孩是陆家的二公子,陆炜,子文心。 陆家一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公子不在家。 据说是在外地当差。 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居然开始当差了。 女儿就是之前跟着去牙行的那个小女孩,叫陆婉儿。 陆婉儿的父亲,陆家家主,是锦衣卫的一个总旗。 陆婉儿的爷爷,死之前也是锦衣卫的一个总旗。 据说祖上更阔。 只是周楚不知道家主的名讳,也不知道大公子叫什么。 没人提起,周楚自然也不会瞎问。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周楚是知道的。 自已的身份,不过是个书童。 陆家人不多,下人也就五六十个。 各房的嬷嬷,粗使丫鬟,二等丫鬟等等。 表叔说的没错。 这家人没那么复杂。 刚到陆家的时候,周楚被管家带去好好洗了个澡。 随后管家拿来了一身青色的衣服,让周楚换上。 这衣服的料子,比周楚之前穿的粗麻衣服好了不知道多少。 “以后你就跟在二少爷身旁,陪着他读书就行了。” 管家叫刘成,祖上三辈都是陆家的管家。 管家该做的事,该说的话,从小就开始学。 从未犯过错。 “夫人,人带来了。” 刘成带着周楚,来到了当家主母杨氏面前。 “过来。” 杨氏看着周楚,温柔道。 杨氏身旁的陆婉儿,看到周楚此时的模样,眼睛都挪不开了。 没办法,周楚卖相本身就好。 现在又换了一身书童的衣服。 气质一下子就出来了。 “你也没个正经名字,我想给你取个名字,你有想要的名字吗?” 杨氏看着周楚,问道。 “夫人,我想叫周楚。” 周楚恭敬道。 “周楚。。。这个名字还不错,那就叫周楚吧,回头我让人去官府走一趟,给你正式改了。” 杨氏念叨了一下,就同意了。 原本也只是想给周楚随便取个名字。 既然周楚都想好了,她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周楚听到这话,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夫人给自已安排个其他名字。 看来表叔说的没错。 夫人是个好说话的。 “以后你就跟着文心吧,做他的书童。” 杨氏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说道。 “是,夫人。” 周楚恭敬道。 从这天起,周楚再没饿过肚子。 陆家哪怕是下人吃的饭菜,也远不是以前的周家能比的。 这是周楚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东西。 与之相比,以前的那些饭菜似乎难以下咽。 至于上一世的那些美食,如同一场虚幻的梦境。 遥不可及。 “楚哥儿,这是我特地给你留的吃食,你带上,省的一会饿了。” 周楚正要去找二少爷,和他一起去书院念书。 银翘脸色微红的带着用她的手帕包好的吃食,来到周楚面前。 银翘是夫人跟前伺候的丫鬟之一。 十二三岁。 也被周楚的美色迷了眼。 周楚吃的好了之后,自然也就长开了。 身高蹿的也快。 虽然只有九岁,但看上去和十一二岁的也差不多。 原本就俊俏的面容,愈发勾人了。 府上的丫鬟,有不少都给周楚偷偷送过吃的,或者其他的。 就连大小姐陆婉儿,也没少往周楚身边凑。 不过周楚一直都很有分寸。 从未有所逾越。 周楚很清楚,自已不过是个下人。 如果因为自已引得家宅不宁的话,哪怕夫人再宽宏大量,也是容不得自已的。 “谢谢银翘姐姐。” 周楚接过手帕,将里面吃的东西取了出来,放进自已早就准备好的食盒之中。 随后把手帕递交给了银翘。 银翘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失望。 她很希望周楚把自已的帕子留在身边。 不过对于周楚的进退有度,却是愈发喜欢。 这一个月的时间,周楚都在跟着管家学规矩。 如今规矩学好了,周楚才算是正式跟着二公子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周楚也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比如大太监刘瑾,此时居然还活着。 按照周楚学的历史,此时是正德十年,刘瑾应该早就死了。 不知道是历史记录有误,还是说自已穿越到了平行世界。 但无论是哪种,周楚都清楚,自已记忆之中的历史,不再完全可靠。 今天是二公子陆炜第一天去书院读书的日子。 夫人杨氏祖上正是三杨之首的杨士奇。 且不论杨士奇是忠是奸,杨家可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很多大儒都是出自杨家。 陆家这几代基本都是粗人,要么在军中当值,要么是锦衣卫。 锦衣卫在文人之中可谓是臭名昭著。 当年陆炜的祖父,为了改变家中现状,让自已家里多一些文气,想尽办法才和杨家成了姻亲。 杨家虽然没落了,但再怎么说也是书香世家,杨氏嫁到陆家,也算是下嫁了。 陆家的大儿子刚满十三岁,就成了锦衣卫,去了外地当差。 二儿子陆炜一向顽劣,让杨氏头疼不已。 不得已,杨氏只好厚着脸皮,求到了自已的族叔杨顺之那里。 杨顺之是当世有名的大儒。 教出的学生在朝为官的不在少数。 能拜在杨顺之门下的话,将来的仕途要好走很多。 这就是当世的现状。 大儒门生故吏遍布朝堂,盘根错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没有个好的老师,即便是再有才华,也难以出头。 陆炜顽劣不堪,杨顺之自然早有耳闻,原本这样的学生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 不过碍于杨氏是自已的侄女,也不好直接驳了她的面子。 于是提出了让陆炜跟着自已先学一个月,如果这一个月自已尚还满意,就让他留下。 如果陆炜自已受不了,或者达不到自已的要求,就只能让杨氏另寻名师了。 对此,杨氏也只能应下,却忍不住一脸愁容。 陆炜是个什么德行,她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清楚? 于是这一天,陆炜和周楚临出门前,杨氏让人将周楚单独叫到了跟前。 “见过夫人。” 周楚行礼道。 杨氏打量了一下周楚,越看越满意。 “这一个月可曾读书?” 杨氏问道。 “回夫人,不敢怠慢,一直在读书。” 周楚回道。 杨氏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文心顽劣,单靠他自已,恐怕学业会跟不上,你跟着他,我那族叔讲了什么,你也用心记下,回到家中再反复讲给文心听。” 实际上,这一个月,杨氏一直让管家留意周楚读书的进度。 发现周楚和自已的儿子不一样,不说是天纵之才,但也算得上过目不忘。 如此一来,有周楚在身边帮衬着,杨氏能放心不少。 “夫人放心,我省得。” 周楚说道。 “去吧。” 杨氏点了点头道。 第3章 二少爷的求学之旅 为了陆炜读书,杨氏可谓是煞费苦心。 家里的书房之中,各种书籍层出不穷。 不过现在需要周楚带着的,都是一些基础的。 比如三字经,比如千字文,亦或是出师表。 书童干的就是这个活,替少爷背着书,带上笔墨纸砚。 那砚台,一看就不便宜。 至于墨,周楚道不是很懂。 不过想来,杨氏也不会给自已儿子买便宜的。 差生文具多。 周楚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陆炜此时也是满心忐忑。 毕竟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夫子的大名。 出了名的严厉古板。 他生怕自已惹得夫子不开心,最后被赶回家。 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他自已的人,而是整个陆家的人。 他虽然顽劣不堪。 却也知道要脸面。 “楚哥儿,你说我要是惹夫子不高兴该怎么办?” 陆炜来到书院前,有些忐忑的看着周楚。 “少爷放心,夫人说了,夫子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我会努力记下夫子教的内容,回家帮你。” 周楚给了陆炜一个放心的眼神。 听到这话,陆炜顿时放松了许多,没有了刚才的紧张。 “那你可得记清楚些。” 很快,两人就见到了杨顺之。 一个四十多岁的夫子。 倒也没有显得多老。 留着很长的胡须,言行举止之间倒也不见得有多古板。 “你就是陆家那小子?” 杨顺之看着陆炜,问道。 “是的,夫子。” 此时的陆炜无比的乖巧,哪有平日里在家的顽劣模样。 “从今天起,我开始教你,一个月之后,你若能让我满意,我便收你为弟子。” 杨夫子捋了捋胡须说道。 “谨遵夫子教诲。” 陆炜行了个弟子礼道。 “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开蒙的我就不教了,你应该早就开蒙过了,今日老夫便教你出师表,要读书,先做人,学会忠君爱国。” 杨夫子说着也不搭理陆炜,就开始朗读出师表。 不愧是名师。 一篇出师表,愣是让他读的声情并茂。 于周楚而言,哪怕是前世见过的最厉害的朗诵比赛的人,也远不如眼前的杨夫子朗读的好。 杨夫子朗读完之后,看向陆炜。 “现在,你来读一遍,让老夫听听。” 陆炜听到这话,顿时无比紧张的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同时,还有些无助的看向周楚。 周楚给了一个你可以的眼神,让陆炜心神稍安。 周楚拿起书,开始朗读。 全程磕磕巴巴的,甚至有些字都不怎么认得,还读错了。 这让杨夫子皱紧了眉头。 “好了,不用读了。” 最终,杨夫子受不了这种折磨了,说道。 陆炜则羞愧的低下了头。 “你今日的功课,先把这篇出师表熟读,把上面的所有字都会默写,先把出师表抄个二十遍吧。” 杨夫子算是看出来了,陆炜的基础很差,比一般孩童都要差很多。 如此一来,就只能用笨方法打基础。 取不得巧。 陆炜听到这话,脸色一垮。 他最怕的就是被罚抄书。 抄书是极其枯燥的,也是最磨人的。 以他的性格,平日里根本就坐不住。 抄五遍都难,更不用说二十遍了。 不过杨夫子却不管这些,说完这话就起身离开了。 显然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受折磨。 “楚哥儿,你能不能帮我抄?” 陆炜一脸求助的看着周楚说道。 周楚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少爷,我们两人的字迹不同,我若是帮你抄了,夫子恐怕一眼就能看出来,以杨夫子的性格,最恨偷奸耍滑之辈,那样的话,恐怕用不了一个月,明天就来不了了。” 周楚自然不会帮陆炜抄书。 且不说字迹的问题。 如果真的抄了,陆炜的学业将会一塌糊涂。 这件事终究是瞒不过夫人的。 到了那个时候,自已这个书童也就干到头了。 听到这话,陆炜直挠头。 “也是哦,那该怎么办呢?” 此时这间书房之中,只有陆炜和周楚两人。 周楚很清楚,死读书,硬读书对陆炜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而言,是最痛苦的。 要讲出师表,就不能只讲出师表。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要讲季汉的浪漫。 这些,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听的。 只有了解了其中的故事,对诸葛丞相产生了崇拜之情。 出师表自然也就不用背了。 读一遍就记住了。 原本这些应该是杨夫子讲的。 周楚相信,杨夫子虽然不会讲的那么浪漫,那么英雄主义。 却也会大致的讲一遍。 现在之所以没讲。 不过是还没有把陆炜当成自已的弟子。 没那个耐心罢了。 “少爷,前些天我读了三国志,不如让我先给你讲一讲这出师表背后的故事吧。” 周楚说道。 “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陆炜毕竟是小孩心性。 和抄书相比,听故事显然更受他喜欢。 周楚开始讲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开始讲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开始讲诸葛亮为了北伐,开始不断学习兵法,用兵的能力在五次北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讲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写了一篇出师表给刘禅。 讲诸葛亮死后,刘禅讲出师表上面提到的人都用完了,无人可用之后,又把这些人的后人都用了一遍,独自坚守季汉数十年。 讲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感情。 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讲如今蜀中还在为诸葛丞相披麻戴孝。 陆炜越听越上头。 听到最后,眼睛都红了。 心中更是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敬之情。 之前看出师表,如同天书,此时再看,豁然开朗,仿佛父亲离家之前对儿子的嘱托。 周楚讲的很快,而且也不是详细讲的,只用了两个时辰就讲完了。 “少爷再读两遍试试。” 周楚想着趁热打铁,让陆炜趁着这个状态将出师表背熟。 陆炜哪里会反对,当即开始朗读出师表。 再没了之前的磕磕巴巴。 读的异常顺畅。 此时俨然到了饭点。 周楚从带来的饭盒之中,取出夫人早就让人准备好的吃食,摆在桌子上。 陆炜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默读出师表。 这一幕要是让杨氏看到,估计会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这还是她那个顽劣成性的儿子吗? 很快,周楚将陆炜吃剩的吃食收了起来。 “少爷可能背诵这出师表了?” 周楚问道。 “那是自然。” 此时的陆炜从未觉得读书如此简单。 原本看都看不懂的出师表,此时不止能完全读懂,而且全文了然于胸。 “那少爷就尝试把这出师表默写出来吧。” 周楚说着开始为陆炜研墨铺纸。 “楚哥儿,我觉得你比夫子讲的好多了。” 陆炜一边用毛笔蘸了蘸墨汁,一边说道。 “我和夫子可比不了,夫子胸有丘壑,我知道的这些,夫子也都知道,只是如今夫子还没有真正把少爷当成学生,所以也就懒得费心罢了。” 周楚低眉顺目道。 “是这个道理。” 陆炜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默写出师表。 陆炜背诵出师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其中有些字,偶尔会想不起来该怎么写。 每到卡壳的时候,周楚就会把这个字用手在桌面上写出来。 陆炜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如此默写两遍之后,陆炜再也没有一个字不会写的,异常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