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泥腿子,一路科举连中六元》 第1章 炎炎夏日 烈日当空,太阳晒得皮肤发痛,李景被晒得脑袋发蒙,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就算在现代的时候是个孤儿,李景也没干过农活,没错,李景穿越了,穿到一个叫大兴的朝代,现在是元和三年,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李景愣是不知道大兴是哪个朝代。 景叹气,想到最后一次在做研究的时候猝死了,果然人还是不要熬夜。 一开始李景以为他已经死了,一直在一个黑暗暗的地方里。 直到后来李景出生的时候还有点懵,屁股挨了两巴掌才反应过来。 合着是穿越成了胎儿在母体里面现在才出生呢! “发什么呆呢铁蛋,不舒服就先回去。”吴氏看着被晒得发懵的儿子有点心疼。 “哎,娘,我没事,我再捡点。”李景赶忙应声,并蹲下捡了稻谷。 吴氏看着脸晒得通红的儿子,有点心疼,难道真的以后让她的铁蛋种田吗? 铁蛋这些年体弱多病,养到现在六岁了,她才给铁蛋捡掉落的稻谷,而村里面六岁的小孩已经会插秧了。 地里李长江左手抓稻谷,右手拿镰刀一割就是一把稻谷,然后堆在一起。 李长江割稻谷,吴氏拿一小撮稻谷编成绳子一样圈着稻谷在后面绑起来。 这中间难免会有一些遗漏的,李景就是捡这些,攒起来不少呢! 而铁蛋,也就是李景,盖因他出生时被憋久了,生出来的时候整个人发青发紫,那会儿都觉得养不活了,满岁时取名叫铁蛋,说是贱名好养活。 李景欲哭无泪,因为李家就他取贱名,连他底下两个妹妹都是有正经名字的。 李家祖上是地主,钱没有特别多,地倒是不少,但是古代讲究多子多福,到了李景爷爷的时候兄弟五人,加上女儿有八个孩子,李景的爷爷李达只分了二十三亩地。 二十三亩地在大瑞村已经算是富足的了,大瑞村多的是两三亩地的。 李达和王氏也就是李景的爷爷奶奶共有三子三女,分别是长子李长海、李长江及李长波,长女李长春,二女李长夏,小女李长秋。 李景的大伯,求娶高氏时,高家要求分家到镇上生活,李长海是长子备受重视,娶亲时很是热闹了一番,李达还做主分了七亩好田。 先前李长海结婚时李达和王氏已放话,李长江婚后是要盖房分地出去单过的,他们两老就跟着小儿子。 李长江人木讷又寡言,本来就不得王氏的心,成亲后,那银钱王氏是舍不得出一点。 三个儿子里面,王氏最器重大儿子,小儿子嘴甜会说话,朋友多,吃得开,二儿子平老实呆闷,着实不得她喜欢。 当年李老太爷还在的时候,请了先生教书,李长江在老宅被先生当众敲了脑袋,丢了脸,厌学,就回来给家里放牛了。 因李老太爷去得急,李长波没来得及识字,王氏怕幺儿学得跟小叔一样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尽管李长海能有现在的出息,也是因为先前识了字,但王氏还是怕小儿子跟小叔子一样,把家败了,便没打算让小儿子李长波识字。 “铁蛋,快上来,咱回去了。”吴氏看着日头,要回去做饭了,赶忙也叫上儿子,下午是不给铁蛋来田里了,这日头,怕给晒坏了。 景把捡的稻谷放在他爹割的稻谷堆上。 李景快步走上去,吴氏拉着他到水沟里面把手脚上的泥巴都洗干净牵着他的手往家里走。 “哇哦哇呜呜呜。” 吴氏牵着李景的手还没有走到家就听到女儿的哭声,赶忙放开儿子的手跑回家,铁蛋六岁了,就在家门口也不怕会丢,所以吴氏就直接跑回家了。 一进来看到小叔一家在堂屋吃饭,瞟了一眼,就往右边的侧房进去,看到小女儿在床上哭,大女儿在哄着妹妹。 吴氏抱起孩子就哄,顺便走到门口把门关了,接着便喂奶。 “娘,我饿了。”李意兰小声说了声,头还往外转看了看堂屋,很明显,三岁的李意兰饿了。 小孩子饿了看着人家吃饭肯定会馋,最近农忙都是叫大姐儿看着小女。 “嗳,一会儿娘就去做饭,你忍忍啊。”看着懂事的女儿,吴氏很满足。 意兰点点头。 虽然过得没多富足,丈夫虽然老实但是肯干,儿子女儿都懂事,儿子更是会心疼人。 喂完奶吴氏把小女儿放下,叫大姐儿看着就出门了,路过堂屋这一家子在低头吃饭,也没有客气问一声吃饭,吴氏平静地走到厨房。 在厨房看到儿子已经煮上饭生火了,有点欣慰又是心疼,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铁蛋更是小小年纪就帮她干活。 李景坐在灶边看火,吴氏在洗菜备菜,吴氏拿着大海碗往小角落的坛子走去,里面是她腌的咸菜。 挖了一撮咸菜,洗了洗,咸菜腌的时候会有一些沙子,所以煮之前都要淘洗干净,不然咬到,那滋味真不好受。 吴氏把粥盛出来,倒水把锅刷刷,就开始放油。 李景看着吴氏用汤勺在油罐里面刮了刮,没刮出来。 “娘,加点水进去再倒进锅里面。”李景看着空空如也的油罐,心里也不是滋味。 氏哑着声,加水到油罐里面,晃了晃倒到锅里面。 油也没有了,就咸菜白菜乱炖在里面,当家的还在地里面忙活,这些稀饭和一些咸菜可怎么吃得饱,吴氏有点忧虑。 不管吴氏怎么忧愁,这锅乱炖是熟了,吴氏盛了出来,锅里舀了一点水,接着吴氏就把饭菜分出来放。 李景双手拿着粥,吴氏一手拿粥一手拿咸菜。 吴氏出来看到李景已经摆好饭顺便把大姐儿叫了出来。 而堂屋大桌子那边已经吃完在聊天,时不时还瞟了旁边的小桌子。 看到就一碗咸菜,李长秋眼里更是闪过不屑。 偏偏吴氏就对着李长秋坐,看着她眼里的不屑,吴氏感觉嘴里面的粥都噎住了,实在难以下咽。 咬咬牙,快速吃完,她还要去送饭给长江呢! “吴氏,桌上还剩一点咸鱼,你拿过去吃。”李达说着示意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桌子。 大姐儿听到有咸鱼,转头看了看大桌子上的咸鱼,咽了咽口水。 李景也转头看过去,不过一会儿就转头回来了。 “爹,不用了,我也煮菜了,就是中午回来得急就做一个菜。” 人有时候也是要脸面的,李景很理解现在吴氏的窘迫。 因为李景看到了小姑的眼色,他们不会说什么难听话,甚至还开口说拿菜吃,可是如果他们想给一开始就可以先给一点了,而不是吃完了再假意地说一下。 更何况爷爷说给咸鱼的时候,小姑和三叔及三婶的眼神,互相在搞怪,假如你拿了这个菜,脸都给他们踩在地上了。 作者话外题 爷爷李达奶奶王氏 儿子分别为海、江、波(江是男主父亲)女儿分别为春、夏、秋 大房李长海、高氏(两子一女,李意景、李意梅、李意德) 二房男主家李长江、吴氏(铁蛋-李意卿、李意兰、李意竹) 三房李长波、小王氏(李意强、李意菊) 男主铁蛋(现代名字李景)后面取名李意卿 男主父亲那一辈以海江波,春夏秋 男主那一辈女娃梅兰竹菊。男娃我随意想的,可能不太好记。 第2章 机会 饭很快就吃完,其实哪有什么东西吃。 “娘,你去给爹送饭吧!碗我洗。”李景说着就快速地把碗筷叠起来。 吴氏看着很欣慰又心疼,“好,那娘先给你爹送饭。” 说着吴氏帮着李景拿了几个碗到厨房。 吴氏把一碗比较干的稀饭和一小碗咸菜放进饭盒里面。 “铁蛋,一会儿洗完碗就带妹妹睡午觉一下,下午也不用到地里找爹娘了,大概申时爹娘就回来了。” 吴氏怕铁蛋太懂事了,一会儿去地里帮忙,可日头太晒,吴氏怕铁蛋生病了。 “好景边倒水洗碗边点头。 等吴氏出门,李景洗完碗,烧了开水晾凉,一会儿爹娘回来该是要喝水的。 回屋去哄了大姐儿和小妹睡觉自已也睡着了。 李景醒的时候是感觉到有人摸了摸他的额头。 吴氏怕上午李景被晒伤了,紧张得摸了摸,还是不放心铁蛋去地里干活啊! 吴叹了叹气,这会儿李长江在隔间拿凉水擦拭呢! 右侧房房间很大,李景大一点就叫爹娘把房间隔出来了,没办法,李景思想还是成年人,和李长江夫妇一间房还是很不方便,不过再大的房间,隔两间出来也大不到哪里去。 “娘,咱家的稻谷割完了吗。” 李景窝在吴氏的怀里,慵懒地用头钻了钻。 “割完了,晚点娘和你爹去把稻谷拉回来。”吴氏慈爱地摸了摸李景的头。 吴氏回来看到晾好的水就知道是铁蛋做的,她的孩子不应该跟她一样在地里讨生活。 “铁蛋,你想读书认字吗?”吴氏轻声问道。 吴氏决定,就算不想读书,也要会识字,大伯就是会写字才能在镇上的酒楼做账房先生。 她的铁蛋如果识字就可以去镇上讨生活,而且不是在地里刨食,铁蛋身体不好,压根做不了农活。 李景坐起身子,抬头看着吴氏,家里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根本拿不出来多余的钱给他上私塾。 吴氏脸上挂着浅笑,看着李景眼里的期待,她懂了。 “等农忙这几天过去,娘带你去找小叔公。”吴氏笑着摸了摸李景的头。 原先李老太爷还在时,五个儿子也就是小儿子李生悟性不错,可惜这么多年也就得了个童生老爷。 所以在王氏看来,小叔就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读了这么多年也没读出个什么来,还拖累了家里。 要不是当年分家,家公私下填补,看他现在还有什么银钱送两个孙子上私塾。 “好,谢谢娘。”李景回答得很大声,李景不可能放弃这好不容易的机会。 “咋了,在这谢谢你娘呢。”李长江刚擦洗完,换着干爽的衣服走过来刚好听到儿子脆生生的话。 “长江,我打算攒钱让小叔公先给铁蛋启蒙。”吴氏小声地说,说着又看了看对门,还没有攒到钱,吴氏不想被对门的人听到。 “可是…我们没。”李长江刚要说没钱,看着儿子眼神黯淡,垂下头,衰衰的,李长江说不出口了。 “长江,我们分家得七亩地,我们两个插秧都插好多天,基本都是我娘家人帮忙才种得完,收稻谷,打稻谷,晒稻谷,都是体力活,咱们铁蛋的身体状况你也知道的,他今天到地里捡个稻子我都不放心,我想着孩子会识字不说跟大伯一样当账房先生,他去做个跑腿的都比在地里好。” 吴氏说得急,但是声音也很小,就像在嘀咕一样,但是李长江听到了。 是的,李家已经全部分家,只分了二房田地及三两银子,那会儿铁蛋又断断续续生病花销,根本没钱盖房,更何况,三两银子能盖什么房呢!李长江沉默了一会儿,似是下定决心。 “好,咱们铁蛋一定会出息的。”李长江眼神坚定得看着吴氏母子。 “等稻子弄好了,我去镇上看看有什么零工。” 李景看着父母,有点感动,在现代他无父无母,对他最好的就是院长阿姨,可是自从进入“国家计划”,他就没有空回去了。 sss级研究员不是白来的,天才也不是不花时间学习,结果就可以有的,要用无数的时间来验证一个小项目,慢慢的发展成大项目。 也是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他的父母才会把他扔到孤儿院。 所以李景来到古代拥有了亲情,疼爱他的父母,以及可爱的妹妹,他知足了。 只是国家好不容易培养了他,李景只觉得报效祖国的时间太短了,有点遗憾。 李景搂了搂吴氏,又翻身到旁边的李长江身上,搂上李长江的腰撒娇。 别问李景一个成年人为什么要撒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变小了,被父母一直疼爱,尽管李景有成年人的懂事,也爱跟爹娘撒娇。 再过几年他大了,也不好意思再装小孩子了,可不好撒娇。 “爹,娘,你们歇一会儿吧。”李景看着疲累的李长江和吴氏,务农真的很辛苦。 “好,那你自已去玩,可不要走远。”虽然铁蛋六岁了,可因为体弱多病也没什么好东西吃显得跟四五岁的小孩一样,头发还有点发黄。 很快李景就听到隔间的呼噜声,因为劳累的原因,呼噜声比平常还大。 李景也没走远,把大姐儿带到院子里玩,笨拙得抱着小妹,怕是再过几个月就抱不起小妹了。 半个时辰后,李父和吴氏起床,李父出门去族长也就是小叔公家借牛车拉稻谷回来,吴氏把小女儿抱进房间喂奶。 大约一炷香时间,李父把牛车放院子外面,进门叫了吴氏一起去收稻谷。 光是打稻谷,晾晒,就花了好几天时间,吴氏还趁着天气好把晾晒好的稻谷迎风上下吹,把多余的尘土和稻杆吹掉保存。 李景只能帮忙扫稻谷,装袋,忙了七八天,终是忙完了。 好不容易忙完的李长江和吴氏又要去帮李家大房三房收稻,吴氏气得肝疼。 她家收稻的时候,大房说在镇上忙,不方便回来,三房小王氏说怀孕了小叔要照顾,公公去干瓦工,婆婆去帮忙烧饭,一天十文呢! 合着她家种早稻是方便帮他们收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