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宁古塔后,我靠科举改换门庭》 第408章 得,连许东都以为是二人所为,想必其余人也是这么想的。 顾放知晓的比较多一些,所以是信了那些人是沈遇安制服的。 “东子啊,你觉得我能一个人打那么多人吗?” 在没受伤的情况下,他以一打三可以,打四勉勉强强。 但这么多人,他老子来了都不一定打得过。 这些人可不是一般人,是专门培养出来的打手。 沈遇安着急忙慌来到铺子外,就见有人在纠缠沈青盼。 花盛和柏青松沉着脸站在一旁拦着此人,沈家的下人警惕地看着薛瑞泽。 沈遇安走到沈青盼身旁,把她拉到身后,这才发现,果丹郡主她们已经不在铺子里。 “大人。”沈家的下人欣喜地喊道。 见美人被一个男人拉到身后,薛瑞泽不悦地抬头。 见到沈遇安,薛瑞泽眼睛微微一睁。 “想必是沈大人吧,在下瑞伯府的薛瑞泽。” 沈遇安眼神一闪,机会这不就来了。 “在下沈遇安。” 沈遇安扭头,和身后的沈青盼对视一眼,姐弟俩多年的默契,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和薛瑞泽不咸不淡说了两句,沈遇安望向花盛和柏青松。 “事出紧急,多谢二位帮忙看顾姐姐。” “不用谢,这是应该的,沈大人,当时可是出了什么事?只听有人喊着孩子不见了。”花盛摆手,而后好奇地问。 沈遇安想了下,消息灵通的人家一打听便知道他和今日这事有关。 “当时看到有个婆子抢了孩子,便急忙跟在后面追过去了。” “今日也晚了,咱们改日再说。”沈遇安借口告辞。 沈遇安谢过二人便打算带着沈青盼走了。 “哎,沈大人别走啊,我还有事和你说。”薛瑞泽拦了一下。 沈家的下人想上前,却被薛家的下人拦住。 沈遇安眼底闪过一丝暗芒,看来药还是下少了。 “本少对沈姑娘一见倾,”话还没说完,薛瑞泽浑身起了疹子。 “呀,薛少,你这是传了花柳病吗?”沈遇安大叫着,一脸慌张带着沈青盼后退。 铺子里的人闻言都闪开了,就连薛瑞泽的狗腿子都下意识后退一步。 “你胡说什么,我怎么可能有花柳病,”薛瑞泽着急地说道。 可手上的疹子让他慌了起来,薛瑞泽慌慌张张带着狗腿子走了。 沈遇安转身对花盛他们拱手,带着沈青盼离开了,沈家的下人急忙跟在二人身后。 走到僻静的街道上,沈青盼这才问了今夜发生的事。 沈遇安捡简单的说了两句。 “姐,怎么只有你在铺子里?还有,你的面具怎么没戴着?” “五城兵马司到处走动,果丹郡主她们府中派了人过来接回去了。” 至于面具,那铺子的掌柜上了茶水,沈青盼和好友们一起喝茶等沈遇安,就摘下了面具。 怪不得原先出来的时候只带了杨柳儿一个丫鬟,这会儿跟在身后的下人好几个。 应该是祖母和娘担心他们,派了下人过来接他们。 到了府外,就见王氏和刘氏着急地站在门口来回踱步。 “老夫人,是大人和小姐。”冬影兴奋地指着不远处的黑影。 王氏和刘氏闻言直接冲了过去,见姐弟俩完好无损地回来,二人松了口气。 等进了屋子,沈遇安和家人说了一下今日险象环生的事。 然后沈遇安这个堂堂从五品官员,此刻正在面壁思过。 “奶,遇安他,”沈青盼见不得弟弟受罚,刚要求情,被刘氏扯了一下。 第409章 刘氏对女儿摇摇头。 娘不过是要念叨两句,等着吧,一会儿狗蛋就能回去了。 “遇安,我知晓你本事大,可你也不能不顾自己和青盼的安危。” 王氏沉声看着面壁思过的孙子。 沈遇安老实站着。 今日确实让王氏和刘氏担忧了。 王氏看了一下安静站着的孙子,叹息一声:“行了,别站着了,省得全家都在为你求情。” 王氏哪舍得真罚沈遇安。 沈遇安狗腿地给王氏按肩,王氏老神在在让他按着。 按了好一会儿,王氏轻轻拍开他的手。 沈遇安顺势在边上坐下。 刘氏对女儿示意,看吧,你奶比谁都心疼狗蛋。 “奶,孙儿瞧着,那瑞伯府的薛瑞泽怕是要缠上姐姐了。” 沈遇安的话在沈家炸开了锅。 沈家已经不是刚来的时候,王氏对瑞伯府也是有些了解的。 瑞伯府如今只有薛瑞泽一个独子,家中宠爱,却也养成了薛瑞泽无法无天又纨绔。 “以瑞伯府的门第,不会看得上咱们一个五品官。”王氏虽这么说,却还是一脸担忧。 就是看上了,也不能让盼姐儿真嫁给这样的纨绔。 “青盼,你怎么想?” 当然不是问沈青盼要不要嫁进瑞伯府,而是沈青盼有何想法。 如今也是有不少人家到沈家求亲的。 “奶,孙女如今还未有嫁人的想法。” 她觉得偶尔和朋友出去游玩逛街,管着花想容,过得还蛮自在的。 知晓孙女的想法,王氏点头,看向孙子。 “遇安,可有什么好法子?” 沈遇安摩挲着下巴,“我给那薛瑞泽下了点东西,十天半月的他出不了门,再看看吧。” 若是对方还来惹事,等对方差不多好了,他再去下药啥的。 准能让对方出不了家门。 听到沈遇安的话,沈家人放心了些。 反应过来,王氏皱着脸看沈遇安。 “遇安,你啥时候给薛公子下药了?可千万别被人抓了把柄。” 闻言,沈遇安和沈青盼姐弟俩对视一眼。 那还是他们姐弟俩默契。 当时在铺子里,沈青盼一看弟弟的眼神就知道他要什么,借着宽大的衣袖遮掩,在随身的佩囊里拿了痒痒粉给沈遇安。 沈遇安和对方说话的时候,不经意下给了薛瑞泽。 薛瑞泽因着沈青盼想要和沈遇安亲近些,期间一双眼就光顾着看沈青盼了,沈遇安下药可不就简单了。 “奶,你放心,薛瑞泽不会怀疑我的。” 他办事,一向利索。 天牢中。 那些被抓的打手和婆子被严刑拷打逼问。 “头儿,你还有伤,审问的事就交给属下吧。”许东扶着司徒璟。 司徒璟看着牢里的婆子。 “你去找救兵没多久,就有人向人贩子报信。” 许东面色大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人竟然在官府很大可能有内应。 这。 “把人拉出来。” 婆子被许东和一个下属一同抓了出来。 “说,你背后之人是谁?” 婆子不说话,司徒璟冷笑一声,对婆子身侧的许东示意。 半个时辰后,司徒璟不耐地看着婆子,“行啊,拶刑、针刑都不说。” “许东,上贴加官。” 吩咐完,司徒璟面色冷凝地看着婆子。 “希望你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气。” 湿过的纸一张张贴在婆子的脸上,纸下的人脸张大口呼吸着。 每加一张纸,在纸下的人脸就窒息几分。 半晌,在婆子渐渐停止挣扎的时候,脸上的纸被掀开。 婆子大口呼吸着。 司徒璟看着婆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说吧,再不说,本官会让你知道之前的刑罚,都是最轻的。” 婆子瞳孔一缩,看着司徒璟不停地摇头,被铐着的双手抬起,杵了杵自己张大的嘴。 司徒璟好似这才想起来,“哦,忘记你下巴还脱臼了。” “啪。”婆子的下巴被装好。 婆子愤恨地看着司徒璟,“大人,你都没把婆子的下巴按好,我如何回答。” 她倒是想说啊,可对方只顾着逼问,她不信脱臼的下巴这些人看不见。 “本官还以为你硬气不肯回答呢,没想到是下巴脱臼啊。” 婆子恨恨地看着司徒璟,明明这人当时看到她被那位卸了下巴。 “说吧,哦,对了,别想着寻死,本官会在你寻死之前,让你生不如死。” 婆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奴妇招。” 次日,司徒璟上沈家来做客。 沈遇安带着司徒璟去了水榭那边。 “司徒大人,作何一早就到沈家做客?” 好不容易放假呢,明日又要上早朝,他可不想见到对方。 “那婆子招了,不过对方知晓的不多,倒是昨夜死在院中的男人,才是这伙人的头目。” 沈遇安愣了下,这出乎他意料了。 从昨日他用异能观察到的,还以为那婆子才是关键,结果,竟然是那低调憨厚的男人? 两者见面的时候,明显那婆子还一副上位者的模样。 谁承想那一脸憨厚,被灭口的男人才是头目。 “意外吧?”司徒璟第一次见沈遇安露出这样的神色。 “也怪不得我们走之后,有人杀了那男人了。” 也是他大意了,觉得那些人都走了,急着去追那些孩子。 且他觉得许东很快就会带着人过来,给了那幕后黑手杀人灭口的机会。 第410章 沈遇安本以为自己还有一天可休息。 结果司徒璟进宫没多久,沈遇安就被宣进宫了。 沈遇安进了御书房,发现大理寺卿和好几位位高权重的官员也在。 “微臣沈遇安参见皇上。” “沈爱卿平身。” 沈遇安微微站直。 “昨夜上元节,有贼人在京城拐卖孩童,听司徒大人说,沈大人当时也在现场?” 大理寺卿喻伯瑾喻大人最先向沈遇安发话。 喻大人怀疑沈遇安,是他审问那些打手的时候,那些人都说是沈遇安一力降十会,把他们都打败了。 当然,他不是怀疑沈遇安和那些人是一伙的,实在是这件事透露着不同寻常。 办案多年,喻大人下意识对这不合理多了些怀疑。 沈遇安看向司徒璟。 司徒璟微微摇头,他帮着遮掩了一下,但朝中之人也不是傻子。 真真假假还是要说一些的。 更何况确实是沈遇安,他们才能这么快找到那些人,要不然以那密道,等他们搜查的时候,说不定人已经出了京城。 “是的,下官当时见到,有一位婆子抓了一个小女孩,就跟了上去。” 喻大人看了一下沈遇安。 “据本官了解,当时沈大人离那婆子有些远,且上元节到处都是人,沈大人眼力不错。” 沈遇安看了一下喻大人,见对方眼中有着试探。 “喻大人,当时虽人多,但下官身量长,看得远。” 喻大人下意识仰头看了一下沈遇安,而后嘴角微抽。 这人确实长得高了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看到人贩子抱走小郡主也是极有可能的。 喻大人转身,却又忍不住用眼神上下比划了一下沈遇安,以此和沈遇安对比了一下。 这人吃什么长大的,竟然这么高,他这老头子好似才到沈遇安的肩头。 御书房内的人因为沈遇安的话,气氛稍缓和了些。 一早文德帝心情就不是很好。 有人在京城内作乱,还抓了建安公主的女儿。 要知道,建安公主成婚多年,只沅奴这么一个女儿,一出生就求了文德帝,赐了郡主的封号和封地。 一早建安公主就进宫哭诉,沅奴被戚仲复的妾室设计,在上元节被拐。 这可给文德帝气上加气。 五城兵马司和京兆尹这些相关官员,被骂了一个早上。 司徒璟把这个案件的起始和审问上奏之后,挨骂的官员又多了司徒璟一个。 不过这件事中,司徒璟功劳大,且还受伤,文德帝骂了两句,就开始夸赞了他。 文德帝看了一下沈遇安,满是怒火的心,稍缓了些。 “看看沈大人,再看看你们京兆伊,人都在京城挖密道了,你们什么都不知道,改日是不是等逆贼攻进京城,才反应过来?” 文德帝手中的奏折往京兆伊身上扔去。 “陛下恕罪。”京兆伊跪了下来。 往常上朝见礼都不用跪,可京兆伊这会儿已经有些惶恐了。 不止昨日贼子拐孩子的事,那密道也是极其危重之事了。 其余大人弓着身子,埋头不敢冒头。 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等陛下骂够了。 “密道之事,京兆伊和五城兵马司,朕给你们十天,务必搜查清楚,京城有无别的密道。” “臣等领命。” 五城兵马司除了司徒璟,还有四个指挥使。 沈遇安第一次见齐了这五个指挥使,原先老碰上司徒璟,恐是沈家附近是归司徒璟掌管的。 第411章 这次若是司徒璟没有这么快抓到人,怕是也要受罚的。 有罚当然也有赏。 司徒璟和卫指挥使都有赏赐,其中司徒璟功劳最大。 至于沈遇安,文德帝没开口。 等这些大臣走的时候,沈遇安被留了下来。 “朕没有赏你,沈爱卿可是有不满?” 沈遇安赶紧摇头,他本来就不想要什么功劳,再说了,他还能真说有埋怨啊? “臣不敢,陛下,此事司徒指挥使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功劳最大,臣最多就是给了点消息。” “哦?朕听喻大人所说,可不太一样。”文德帝似笑非笑地看着沈遇安。 沈遇安讪讪笑了下,“陛下,您看司徒大人他们为了救人都受伤了,臣昨夜就跟在后面,不拖累司徒大人他们就不错了。” 文德帝走到御书房门口,见沈遇安还站在原地。 “愣什么呢,跟上。” 沈遇安连忙跟了上去。 一直到文德帝坐上专用车辇,沈遇安不知道文德帝何意,只能默默跟在旁边。 凤仪宫。 沈遇安抬头看了一下宫门,这可是皇后的宫殿,也不知文德帝带他这个外臣过来作何。 “皇上驾到,沈侍读到。” 一位头戴凤钗,雍容华贵,瞧着五十多岁的夫人走了出来。 沈遇安看到,此人身侧站着建安公主,想必这位就是皇后娘娘了。 “臣妾见过陛下。” “建安见过父皇。” 沈遇安和两人同时行礼:“微臣沈遇安见过皇后娘娘,建安公主。” “起来吧。” 文德帝最先走了进去。 “沈大人不必多礼。”皇后端庄有礼地看着沈遇安。 进了厅中,众人还未说话,一个小丫头直奔沈遇安来。 “大哥哥。” 沈遇安低头,就见昨夜的小丫头抱着他的小腿。 “看来沅奴很喜欢沈大人。”皇后笑着和建安公主说笑。 “这丫头拢共就见了沈大人两面,就喜欢得紧,连我这个当娘的都不稀罕了。” “昨日非要拉着沈大人不肯走,还说要嫁给沈大人,可给我气的。” 皇后见建安公主神色好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 见沈遇安有些拘谨,皇后柔声道:“沈大人不用拘礼。” 沈遇安颔首,蹲下身和小丫头聊了起来。 “沅奴这小丫头,比之朕还要喜欢沈爱卿。”文德帝酸溜溜地说了一句。 “臣妾听建安说,昨夜是沈大人救了沅奴,这丫头可不就喜欢沈大人得紧。” 小郡主的身子有些孱弱,昨日的时候,沈遇安就发现了。 也是小郡主的原因,沈遇安才给那些孩子们都输了异能。 小郡主输的异能最多。 小郡主可爱得紧,沈遇安又输了一点异能。 建安公主不知道,她只是为了感谢沈遇安,却让女儿因祸得福。 “沈大人救了沅奴,女儿恳请父皇母后为沈大人赏。” 沈遇安连忙推辞,他假装一下,其实黄白之物他都可以。 帝后对视一眼。 “陛下,不若臣妾下道懿旨,封沈大人的母亲刘氏,为五品宜人如何?” 沈遇安:心动了。 文德帝看着刚刚还婉拒的沈遇安,这会儿嘴角都快压抑不住了。 他就说,沈遇安的弱点是家人。 沈遇安拿着一堆赏赐和一道懿旨,乐不可支离开了皇宫。 看着沈遇安如此不遮掩的愉悦,皇后看着沈遇安的背影,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开心。 “陛下,一个五品宜人的旨意,就能让沈大人如此开心?” 皇后不可置信地看着沈遇安。 后宫不得干政,但对于沈遇安,她也是有所耳闻的。 第412章 且文德帝和她通过意,让她下道懿旨。 所以今日这道旨意,也是文德帝授意的。 如今沈遇安才十七岁,就已经是五品官员了。 以对方的才能,假以时日,就是一品诰命夫人都请得。 所以皇后对沈遇安这么毫不掩饰的欢喜诧异得很。 文德帝嘴角微勾,“沈爱卿这人,过于爱重家人,这样有好有坏。” 皇后若有所思地看着凤仪宫门口。 建安公主闻言双眼一亮。 沈遇安被宣进宫,沈家人都没出门,一见到他,沈家三个女人提着的心落了下来。 “奶,娘,圣上和皇后给了不少赏赐。” 沈家人看着这些东西,脸上也浮现了笑来。 能得赏赐,说明陛下更看重沈遇安了。 沈遇安拿出明黄色的圣旨。 “这是圣旨?遇安,你又升官了?”王氏开心地看着孙子手中的圣旨。 沈遇安摇头,嘴角噙着笑:“奶,您猜猜这是何圣旨?” 不是升官的圣旨,王氏一时倒是想不出来是何圣旨来。 沈青盼和刘氏母女俩猜了好几次都没猜对。 王氏也猜错了几次,“遇安呐,总不能是给家里又赐了座院子吧?” “不是,” “快说,你这小子。”刘氏一巴掌挥到儿子身上。 沈遇安装作被打重伤,“咳咳。” “艾玛,没事吧狗蛋?”刘氏着急地看着儿子。 王氏看着刘氏心急,看着孙子翻了个白眼:“行了,别吓你娘了。” 沈遇安站直了身子,刘氏见状抬手:“嘿,你这臭小子,耍你老娘了。” “哎哎哎,娘,别打,儿子这次可是给你挣了脸了。” 为避免挨揍,沈遇安连忙抬起手中的圣旨。 “这圣旨不会是给你娘的吧?”王氏迟疑地看着他。 “哈哈,怎么可能,”刘氏尬笑,话还没说完,就见儿子点头。 沈遇安笑呵呵地看着刘氏。 “娘,这还真是给你的圣旨。” “昂?给我的?是啥?总不能是封我为老封君吧。”刘氏不可置信地指着自己。 刚要打开圣旨的沈遇安手中一顿,“娘,您比儿子野心还大,不是老封君,五品宜人,和奶一样的品阶。” “艾玛。”刘氏往后一跌,沈青盼及时扶住刘氏。 要不是沈青盼也有劲,就刘氏这大块头,压根拉不住。 把懿旨放到祠堂供好,出了祠堂,沈遇安就见到刘氏又开始写写画画。 得,准是给老家写的家书。 因着这件喜事,翌日天还没亮,沈遇安上朝心情都是不错的。 一个昏暗的房间内。 “你们怎么办事的,这么多人都能被抓?不是让人提前报信了吗?” “主上,是国公府的司徒璟坏了事。” 上座的人面色一沉,“司徒璟。” “司徒璟没那么大的本事,十多个打手,都是好手,他一人对付不了。” “主上,牢中那些人传来的信,是沈遇安把十多个打手抓住的。” 上座的人闻言气笑了,“你是说,沈遇安一个文臣,把我们十多个打手都抓了?你不如说是司徒璟做的,吾还会信你。” 下属嘴唇翕动,可那些打手和云娘传来的消息都是这么说的。 “不过,这沈遇安,该给个教训了,司徒家动不得,难不成一个小小的五品官,还动不得么?” 下朝后,沈遇安刚到翰林院,和他关系不错的人就上前问了一下上元节的事。 沈遇安把能说的简单说了下。 “怪不得昨日五城兵马司连本官的府邸都搜查了。”石侍讲接话道。 看来陛下是真生气了。 沈遇安下值的时候,从车厢往外看,就见五城兵马司的人在搜查。 第413章 看来陛下给的十天,时辰紧迫得很。 沈遇安看着这些士兵脸上的疲惫。 回到家中,发现家人都在。 沈青盼见他回来,连忙问道:“人不是救回来了么?怎么这两日还搜查这么严?花想容那边的客人都少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陛下很生气,京兆伊和五城兵马司最近都在查这件事,姐你放心,过些时日就好了。” 至于其他的,便不能多说了。 就在这时,黄有全走了进来。 “大人,建安公主携小郡主拜访。” 沈家人对视一眼,这个点上门拜访。 沈遇安思忖片刻:“应是上门道谢的。” 沈家人全部出门迎接。 建安公主带着沅奴下了马车。 “恭迎建安公主,郡主莅临。” “大哥哥。”小郡主挣开母亲的怀抱,跑上前去抱沈遇安的小腿。 “沈大人,沈老夫人你们快快请起。” 建安公主上前,扶起王氏。 “叨扰了,本宫此次过来,是为了感谢沈大人的,所以这个时辰上门来。”这会儿恰好是下值的时辰。 建安公主身后的人,手持锦盒,不用细看,王氏都知道里面定是些珍宝。 因为有两个宫婢手中拿着浮光锦,这可是千金一匹的浮光锦。 “公主,如何使得。”王氏连忙摆手。 “沅奴是本宫唯一的女儿,这些东西,不及沅奴珍贵万分之一。”建安公主心中就是这么想的。 进去沈家时,建安公主瞥见低调站在王氏身后的沈青盼。 “沈姑娘好颜色,外界的传闻可见是真的。”建安公主说着,把手中的玉镯摘了出来。 在建安公主强势的坚持下,沈青盼收下镯子,“青盼谢公主赏。” 建安公主对沈家人很和善,和王氏她们交谈着,连刘氏都顾上了。 沈遇安抱着小郡主,他也不知道这小女娃为什么这么喜欢他。 每次见了都缠上来,沈遇安摸了摸自己的脸,嗯,这小丫头不会是颜控吧? 建安公主看着女儿开心地窝在沈遇安的怀中,脸上浮起淡淡的笑。 沅奴这孩子被她宠得脾气可不小,戚家那两个老的都没能抱过。 每次却主动给沈大人抱。 “沅奴似乎特别喜欢沈大人。”建安公主含笑地看着女儿。 王氏看着一大一小,浅笑道:“不知何时,遇安很得小孩子喜欢。” 小时候那些孩子总骂遇安短命鬼,还被大人交代了不能和沈遇安这个病秧子玩。 可不知什么时候起,宁安村孩子们很喜欢沈遇安了。 小郡主看着三岁左右,建安公主一说,沈遇安这才知道,小丫头都已经四岁多了。 应是身子孱弱的原因,才这么点大,想到这,沈遇安又给小丫头输了一点点异能。 一直到天暗了下来,建安公主才带着打哈欠的小郡主告辞。 坐到马车上,建安公主看向迷迷瞪瞪的女儿。 “就这么喜欢沈大人啊?” 小郡主迷迷糊糊点头,“因为大哥哥抱着舒服。” 建安公主只以为女儿喜欢沈遇安,是因为对方之前救了女儿,所以没多想,看着女儿的睡颜,建安公主勾唇露出一个冷笑。 戚家,等着吧。 在京兆伊和五城兵马司合力搜寻之下,还真在京城又找到了一处通往京郊的密道。 这却让文德帝更生气了。 这可是京城,竟然有人能在朝廷毫无察觉下,挖了两条通向城门外的密道。 一直到开春,这件事才渐渐平息。 期间,建安公主的驸马爷有个最得宠的妾室死了,那妾室还不是一般人,是驸马爷的表妹,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情谊。 第414章 外界都传言这妾室受宠被建安公主所妒,而殒命。 “公主。”丫鬟担忧地看着建安公主。 建安公主冷笑,“哼,此事虽是柳氏做的,可若是没有人在挑拨离间,那柳氏也没那么大的胆子。” “明明是戚家舍了柳氏,却让本宫背这个黑锅。” 她还没算账,戚家就着急把柳氏推了出来。 想到柳氏临死前歇斯底里说她害了她的孩子,建安公主忍不住皱眉。 她何时害过柳氏的孩子?真可笑。 若她真那么善妒,柳氏连妾都做不得,更何况怀孕了。 “云儿,让人继续查下去,本宫倒是要看看,这戚家,到底是何人容不得沅奴一个小小的孩童。” 建安公主满面怒容。 云儿也面色凌厉:“是。” 她从小跟着公主,小郡主也是她从襁褓中小小的婴儿看到如今的。 对于戚家,云儿也恨上了。 连戚仲复这个驸马爷也左右看不顺眼起来。 戚仲复满面怒火走进来,被云儿翻了个白眼。 “建安,你是如何教丫鬟的,连我都敢不敬了。” 建安公主冷冷地看着他,戚仲复脸色变得铁青。 “你为何偏要揪着这事不放,毒杀了表妹。”戚仲复怒不可遏地看着建安公主。 建安公主这些年早已学会心平气和,只冷冷道:“如何是本宫毒杀柳氏?本宫可还未做何。” 戚仲复哑口无言,只能瞪着眼喘气。 这日,沈遇安进宫给皇孙们授课。 “你就是那个连中六元的沈状元?” 沈遇安看向变声的少年。 “正是下官,太孙殿下。” 变声少年,也就是太孙摩挲着下巴看沈遇安。 这沈大人,长得倒是一副好相貌,也就比他逊色一点点啦。 不对,太孙公冶谦回神,他是要为难授课先生的。 “听闻沈大人才智过人,不知给我等授是何课?” 比公冶谦小一些的少年彬彬有礼起身,“兄长,沈大人古今最厉害的状元,授的课自当不一样的。” 沈遇安挑眉。 “公冶靖殿下这话何意?” “你认识我?”公冶靖看向沈遇安。 “上书房几位皇孙和公子,别的夫子和下官说过。” 再这么一对上年龄和性格,想不猜到都难。 “沈大人却是有些聪慧的。”公冶靖笑盈盈地看着沈遇安。 公冶靖是二皇子的长子,而太孙公冶谦是太子的长子。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但性格迥异,太孙叫公冶谦,但人调皮得很。 而公冶靖,在别的翰林那里,名声倒是比公冶谦好上许多。 沈遇安也没开始授课,只是和上书房几个顶顶金贵的皇孙认识了一下。 在太孙公冶谦和边上的皇孙聊天的时候,沈遇安开始授课了。 没一会儿,太孙坐直了身体。 实在是,沈遇安的授课,和别的翰林不一样。 别的翰林授课比较深,虽说他们从小启蒙,但一直听着枯燥的课也容易走神。 而沈遇安不一样,不止把典故说得有趣,还容易记住。 “今日的授课就到这里。” “啊,时辰这么快么?” 沈遇安浅笑地看着意犹未尽的太孙。 这么大的少年,照本宣科念叨着大道理,听者容易厌学。 沈遇安出了上书房,就见太子站在外面。 “太子殿下。” “沈大人免礼。” “未曾想沈大人授课如此有意思,本宫也忍不住多听了几句。” 哪是多听几句啊,沈遇安都知道对方就在外面一直看着呢。 沈遇安还觉得太子在考量他,所以讲得那叫一个激情澎湃。 说得更有趣了。 “沈大人不愧是古今第一位连中六元的状元,本宫也为卿的文采而折服。” 太子这么夸,沈遇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不过是取了巧思。” 他所教的,任何考上进士的翰林,都能引经据典,而皇孙们这么感兴趣,不过是讲的时候换了个法子。 说得不那么死板,课间加点小幽默进去。 “谦儿这孩子,近些时日来,太过顽皮了些,夫子们都说他不用心听讲,沈大人,谦儿很喜欢你的授课,日后你多担待些。” 这是为公冶谦说好话? 毕竟一开始,公冶谦对沈遇安不是很欢迎。 “殿下,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有主意的年纪,下官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 沈遇安聪明地把叛逆写成了有主意。 他在大楚没叛逆过,不过在末世前,他确实也叛逆过。 “沈大人确实有本事,本宫会在父皇面前,为沈大人美言几句的。” “那下官多谢殿下了。” 沈遇安不欲和太子有太多交集,借口翰林院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公冶靖出来,就见太子和沈遇安相谈甚欢,眼神微闪。 沈遇安回了翰林院,潘风华上前。 “沈大人第一次为皇孙们授课,感觉如何?” 沈遇安想了下安静听课的皇孙,“皇孙们都很乖巧。” 潘风华不解地看着他,而后对他挤眉弄眼:“我懂,不能非议皇孙。” 沈遇安好笑地看着潘风华,知道他误会了,但沈遇安也没和他争论。 公冶煜去了御书房。 “父皇。” “来了,这些奏折你批阅一下。”文德帝头都没抬。 公冶煜在御书房有自己的书案,张大海把奏折搬到太子的书案上。 太子看着书案之上的奏折,这些年来,他批阅了无数奏折,可却一直做不得拿玉玺之人。 太傅和父皇的施压以及看重,让他心中的欲望,不时上上下下,不得安心。 几个皇弟越来越大,就连皇孙也即将长成,如何不让他感到威胁。 奏折批阅完,公冶煜这才和文德帝增加天家父子情。 第415章 “父皇,谦儿近来是越发不像话了,夫子都告状到儿臣这了。”公冶煜状若按了按太阳穴叹息。 文德帝听了太子的话,也没生气,反而嘴角含笑地看着太子。 “你小时候倒是听话,不过你母后总跟朕说,你跟个小老头一样,整日严肃得紧。” 太子见文德帝开怀,和他说了今日在上书房见到的。 而后试探道:“沈大人确实和一般的夫子不一样,讲的课,儿臣在上书房外都听全了,也舍不得走。” 文德帝看向太子。 太子见文德帝一直看着他,最后无奈道:“父皇,儿臣确实有私心,谦儿这孩子皮得很,却被大几岁的沈大人拿捏地死死的,可不就很适合给谦儿当夫子。” 见太子这么直白说了目的,文德帝面色却是好了许多。 “沈遇安只当夫子太过屈才了,不过你这个当父亲的,为谦儿操心也可以理解,朕便让他每月多去上书房几次吧。” 翰林院这么多人,像沈遇安这样的官员,也就偶尔才会去一两趟。 沈遇安本以为这次授课完,要许久才会再次去上书房。 可之后收到旨意,接连去了上书房几次,沈遇安看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太子,心中流下两行面条宽的泪。 有时候倒也也没必要太过美言几句。 他不想当值忙公务,期间还要备课啊。 这些皇孙别看现在听课乖巧,都是得罪不得的主。 太孙爱挑事,但人又聪明,这种最欠了。 这孩子欠到,沈遇安听闻这娃之前被果丹郡主揍过,在心里点了个赞。 还有那公冶靖,和二皇子一样,阴恻恻的。 这些时日,沈遇安在宫中遇到过两次二皇子。 对方在拉拢沈遇安,沈遇安不想参与进这皇位之争中,所以他婉言拒绝了。 他一个五品官员,也不知道对方在拉拢啥。 顶多就是得了点圣宠。 授课的时候皇孙们喜欢听了点。 “沈夫子来了。” 众位皇孙目光炯炯地看着进来的沈遇安。 沈遇安嘴角含笑地走了进来。 “沈夫子,今日要讲什么课?”公冶谦期待地看着沈遇安。 “学问一道,自有太保和其余更厉害的夫子教导你们。”而他,偶尔教些趣味课堂倒也不错。 “诸位皇孙们,可知晓,如何能让水结成冰?” 公冶靖立刻举手:“先生,我知道,把水放到冰窖中。” “冬天的时候水自会成冰。” 沈遇安看着底下的皇孙摇头。 在他们不解的眼神中,沈遇安拿出了硝石,并且说了原理。 “吸热结冰?结冰不是冷了才会结冰吗?”公冶谦不解地提问。 沈遇安仔细说了两遍,而后拿出准备好的硝石。 大楚还没有硝石制冰,所以等沈遇安用硝石把一罐水制成冰之后。 这些皇孙们在座位上坐不住了,都围了上来。 “哇,真的是冰耶。”升平公主雀跃地看着罐中的水。 上书房内,辈分最高的是十一岁的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可要试一下?”沈遇安拿着硝石。 升平公主连连点头。 在沈遇安的指导下,升平公主亲自弄了一盆冰。 升平公主兴奋地看着盆中的冰,“你们看,真的是冰,本公主好厉害。” 公冶谦几人羡慕地看着她,而后又扭头期待地看着沈遇安。 沈遇安把硝石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实验。 胡须花白的太保站在上书房外,看着雀跃的皇孙们。 “哼,奇巧淫技。”劳太保不满地看着上书房内。 第416章 柏太傅若有所思地看着上书房里面的场景。 “本官倒是觉得沈大人授课挺有趣的。” “柏太傅,沈大人只教皇孙这些奇巧淫技,如何能使得。”劳太保皱眉。 两人观念不和,柏太傅看了两眼上书房,对劳太保颔首,转身走了。 徒留劳太保眉宇都皱成了川字。 御书房。 文德帝抬起头来。 “你是说沈遇安有,水结成冰的法子?” “臣在上书房外亲眼所见,沈大人教了皇孙们此法。” 恰好在御书房的李尚书闻言大喜过望。 “陛下,此法大有作用啊。” 于是,沈遇安从上书房出来,见到的就是一脸冷色的劳太保,和欣喜若狂的李尚书。 “沈大人,皇孙们年纪还小,正秉性的年纪,应教些做人,做为皇亲国戚应当如何,万不该教些奇巧淫技,以此博得皇孙们的喜爱。” 沈遇安作揖,而后正色道:“学问一道上,下官自问不及太保。” 劳太保直了直身子,沈遇安虽说连中六元,可他做了几十年的学问,沈遇安自当是比不上他的。 “所以就别出心裁,教一些皇孙们不知道的,左右下官一月也就来这么几次。” 劳太保因着沈遇安的恭维,表情好了许多。 正要说话,就被一旁的李尚书挤到一边。 “沈大人,是我啊,哎哟,许久不见,本官甚是想念呐。” 沈遇安嘴角微抽,每日上朝的时候不是都看到嘛,许久不见从何而来? 不过他也知道李尚书找他什么事。 沈遇安和李尚书讨论硝石如何做,才能让朝廷有最大的收益。 李尚书恨不得把沈遇安现在来户部,一想到上次因为韩黑子跟他抢,最后陛下没让沈大人去户部,他就可惜。 一辆马车从官府的马厩经过,车窗的帘子被风吹开,一双秋水般的眼眸努力地睁开。 “咴咴。”疾风对着车窗里面的女人嘶叫着,露出两排马牙,看着很是滑稽。 看管马匹的人见状,忍不住和身旁的同僚说道:“这沈大人的马通人性得很,有时候感觉听得懂我们说话,有时候看着又不大聪明。” 疾风扭头对着吐槽它的官吏嘶大舌头喷口水。 “哈哈哈,它可是听懂了?这是报复你说它不聪明呢。” 那被喷口水的官吏摸了摸脸上的口水,一言难尽。 这匹马不会真听得懂人话吧。 疾风看着快要跑远的马车,继续咴咴叫着,可马车内的人却没有回应它。 疾风的大眼睛闪过一丝人性化的疑惑。 看得两位官吏稀奇不已。 眼看那马车快要消失,疾风躁动起来。 官吏上前要钳制它,疾风大叫,周围的马匹也跟着涌动起来。 疾风挣脱缰绳跑了出去,那些马没一会儿安静了下来。 “遭了,沈大人的马。”官吏着急追上去,却没追到疾风。 两位官员面面相觑。 “这可如何是好,沈大人的马跑了。” 他们可是管着这马厩的,这马跑了,若是沈大人计较,没他们好果子吃。 天香楼后院,一个犄角旮旯里。 “柳儿,柳儿,你醒醒。” 见人没醒,果丹郡主果断让落雪拿了水过来,冰凉的水泼到杨柳儿脸上。 杨柳儿迷糊地睁开眼。 “柳儿,你怎么昏倒在这?你家小姐呢?” “我家小姐,”杨柳儿揉了揉迷蒙的头。 “我不知道,我当时站在茅房外,帮小姐拿着东西,” 杨柳儿还迷迷糊糊,果丹郡主一下就察觉不对。 “糟了,指定出事了,落雪马上回府找人,听雨,去沈家。” 第417章 杨柳儿还没全部清醒,果丹郡主就果断吩咐下人。 听着果丹郡主的话,杨柳儿瞬间双眼瞪得大双眼。 “果丹郡主,奴婢先回府去告知老夫人。” 杨柳儿一脸哭腔,却努力深呼吸让自己维持镇定。 果丹郡主让落雪坐着她的马车回伯府求助,而她带着杨柳儿和听雨坐沈家的马车去沈家。 李大爷一听大小姐不见,吓得顾不得别的,马车一路疾驰,撞了不少路边的摊贩。 “谁啊,敢在京城闹市策马,我一定要告到京兆府。” 杨柳儿浑身颤抖着。 “柳儿,你还记得当时是什么情况吗?你最好仔细回忆一下。”果丹郡主看着慌乱的杨柳儿。 “我不知道,我当时被人从身后捂住了口鼻,晕过去前,小姐察觉不对,从茅房出来。” “然后呢?”果丹郡主着急地问。 杨柳儿仔细回忆着,“我,我昏过去了。” 她比小姐还最先被人迷晕。 “想必这些人是冲青盼来的,本郡主在雅间见你们迟迟不回来,让听雨下去找你们,没找到,还是沈家的车夫说你们没出酒楼,我这才发觉不对。” 她们还是在天香楼连掌柜的帮助下找到的杨柳儿。 果丹郡主面色不是很好。 因为此时距离沈青盼出事已然许久。 当时她在雅间待了许久才让下人去茅房看,而且找柳儿也耽搁了一会儿。 马车还没停,杨柳儿就迫不及待从马车上下来。 一下来拔腿就跑,可惜因为迷药,浑身使不上劲。 “听雨,你快去找沈家老夫人。” “是,”听雨应声的时候,人已经跑出几步远了。 果丹郡主也很担心,看了一下杨柳儿。 “郡主,您快去,别管奴婢。”杨柳儿恨不得果丹郡主现在就找到老夫人。 果丹郡主颔首,也疾步往沈家后院跑去。 刘氏正在花园种菜呢,就见果丹郡主的贴身丫鬟气喘吁吁跑来。 “可是出什么事了?” 听雨听到刘氏的话,连忙停了下来。 “沈夫人,出事了,沈,小姐,她被人抓走了。” “什么。”刘氏一惊。 紧接着,在听雨喘气的时候,刘氏一把扛起听雨往王氏的院子冲。 “娘,出事了,盼姐儿不见了。”还没到长青院,刘氏的声音就传进院子里。 正在看账本的王氏猛地站起来,却脚下不稳。 “老夫人。”冬影上前扶住王氏。 “快,”王氏伸手往外指。 冬影连忙扶着王氏出去。 这时,刘氏扛着听雨进来了。 听雨被咯的面色发白,刚落地,就见王氏着急地询问她。 “今日郡主和沈小姐在天香楼用饭,沈小姐去茅房的时候失踪了。” 王氏向后一倒。 “娘。” “老夫人。” “沈老夫人。” 看着慌乱的儿媳妇,王氏稳住心神,站起身。 “老夫人不用担心,我家郡主已经让落雪回府求助。”听雨安慰着王氏。 “快,刘氏,去找遇安。” 孙子本事大,说不定能找到孙女。 最后,王氏思忖片刻,咬牙:“兵分两路,刘氏,你去翰林院找遇安,我去京兆府报官。” 不论名声如何,指定是要报官的。 果丹郡主跑过来的时候,王氏已经安排好。 “老夫人,真的要报官吗?这对青盼的名声不太好,我已经让落雪回伯府去叫人了。” 如果报官大家都知道了,最后就算回来了,对沈青盼的名声也有碍。 那太仆寺凌家三小姐便是如此。 伯府出手,说不定能瞒下此事。 “只要盼姐儿完好回来就行,至于名声,我沈家不怕。” 第418章 果丹郡主看着坚毅的王氏,心中佩服。 京城有些人家总觉得名节比生死还重要。 一辆马车低调地出了京城,身后跟着一匹咴咴直叫的马。 司徒璟站在城门口,看了那匹马一眼,总感觉这匹马有些熟悉。 刚要上前一探究竟,许东走了过来。 “头儿,东市柳树巷几位大娘又吵起来了。。” 司徒璟闭眼,揉揉额间:“又是这几家。” 司徒璟带着人冷脸往柳树巷的方向走去。 刘氏骑着马往翰林院疾驰而去,刚刚被撞倒很多东西的摊贩见到有人策马,更生气了。 “今天出门没看黄历了,上午被马车撞了摊子,这会儿又差点被马撞了。” 那摊贩叉腰站在后面咒骂着。 刘氏此刻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全神贯注地看着路。 她虽然着急,却也知道这个时辰在京城内策马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刘氏骑马的时候很小心。 “头儿,竟然有人知法犯法。” 司徒璟和许东刚到这,就见有人策马。 “你们几个去柳树巷,许东跟我追。” 司徒璟吩咐完跑了过去。 “头儿,对方骑马,咱就干跑啊。” 许东虽是这么说,却也跟了上去。 眼看就要追上去的时候,骑马的人又加了速度。 司徒璟皱眉,他一定要逮住此人。 过了两条巷,司徒璟看着前面的马,眼神一凛,转身绕路。 许东则是跟在马的后面。 跑得口干舌燥的许东恨恨发誓,别被他追到,追到了,他肯定要给这人来一脚。 司徒璟从拐角处出来站定,没一会儿,来人骑着马过来。 “停下。” 刘氏看着面前的人,驱马往侧面一移动。 她有急事,不是为了伤人的。 见马上的人不停,反而冲了过来,司徒璟皱眉,在马从侧身过去的时候,拉住缰绳。 “嘶。”马前蹄跃起。 刘氏一个不注意,从马上摔了下来。 刘氏一个翻身站好。 许东跑了过来,拔剑指向刘氏:“站住,你是何人?胆敢在京城闹市策马?” “沈夫人?”司徒璟诧异地看着刘氏。 刘氏此时穿着一身下地的衣裳,满脸心焦。 司徒璟看着刘氏这样,微微皱眉。 “沈夫人,可是出了何事?” 此时司徒璟已经忘记了,他刚刚也想揍一顿这个闹市策马之人。 许东诧异地看了一下司徒璟,头儿这么好说话? 哦,对了,沈夫人,沈大人的娘,大人是看着沈大人的面子上这才这样吧。 许东看着刘氏,这沈家人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哈。 他在五城兵马司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官夫人在京城策马疾驰呢。 刘氏也是认识司徒璟的。 上次司徒璟大清早上门拜访沈遇安,当时给了两位长辈请安。 “司大人,我有急事要去翰林院,不是故意闹市策马的,那些摊贩你让他们去沈家结账,我们沈家会付的。” 听到刘氏的称呼,许东抿唇,努力压制自己的嘴角。 “沈夫人,可是有何急事?我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员,这一带都归我管。” 刘氏刚跨步上马,听到司徒璟的话。 “那天香楼这一带也是司大人掌管的?”刘氏着急地从马上下来。 司徒璟点头。 “我女儿,”刘氏刚开口,又顿了下。 司徒璟听到刘氏的话,心中一个咯噔。 “可是沈姑娘出了事?” 刘氏犹豫了一瞬,想到母亲打算报官,咬牙道:“还请司大人帮忙,我女儿青盼在天香楼被人抓了去。” 许东刚眼中还满是笑意,这会儿听到刘氏的话,面色也凝重起来。 第419章 司徒璟不知为何,一下就想到在南门见到的马。 “许东,你和沈夫人一同去翰林院。”顿了下,司徒璟又叮嘱了一句:“和沈大人说,我好像见到他的马从南门出了京城。” “哎?头儿,沈大人的马和这件事有何关系?”许东不解地问。 “疾风,疾风通人性,不会随意乱跑的。”刘氏也想到了什么,直接坐上马要去南门。 “沈夫人,相信我们头,不如我们二人先去找沈大人。” 刘氏思忖片刻,点头,而后策马疾驰。 许东面色微变,这里离翰林院好像还有些距离。 他跑过去,可遭老罪了。 刘氏堪堪在翰林院停住马,而后敲门找人。 “沈夫人?”潘风华看着神色慌乱的刘氏。 两人也是认识的,刘氏见到潘风华,面色缓和了些,“潘大人,家中有急事,我找遇安。” 潘风华皱眉,“沈大人这会儿进宫授课了。” 刘氏一听,也不多耽误,直接转身上了马。 潘风华还没搞明白何事,刘氏就离开了。 潘风华转身要进翰林院,就见许东气喘吁吁跑了过来。 许东和潘风华借了一匹马,追了上去。 刚从皇宫出来的沈遇安,被小吏告知疾风挣脱缰绳跑走了,微微皱眉。 疾风通人性,为何突然逃走。 沈遇安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先借一匹马给本官,本官去翰林院一趟,晚点再还。” 因着没管好沈遇安的马,小吏好说话得很,当下就同意借马给沈遇安。 沈遇安是当朝官员,总会还回来的。 沈遇安骑马离开了宫门口,没多会儿,刘氏就骑马冲到宫门口。 “宫门十步外不可策马,止步。”士兵拿着长枪盯着骑马的刘氏。 “吁。” 刘氏从马上下来,“官爷,我是沈遇安的母亲,家中有急事,可否能给宫中传个话?” “沈大人刚从皇宫出来。” “真的?” 士兵皱眉,怀疑地看着刘氏:“何必骗你。” 这人的穿着实在不像沈大人,且长得和沈大人一点都不像。 刘氏刚要说话,那管马的小吏听到动静也跟刘氏说了一下沈遇安才刚离开。 “多谢告知。” 刘氏骑马转身又要走,被许东喊住了。 “沈夫人,这样不行,容易错开了。” “可是,”刘氏有些着急。 许东对把守宫门的士兵说了几句好话,让他们如果见到沈遇安,就说家中有急事找他。 沈遇安刚到翰林院,潘风华见到沈遇安有些纳闷。 “沈大人,沈夫人去皇宫找你去了,看神色应该很着急,你们没碰上?” 沈遇安闻言,心下一急。 他知道,没事家人不会来翰林院找他,且还是他娘。 “怕是出了急事,沈夫人骑马而来,还一脸着急。”潘风华又说了一句。 “五城兵马司的人还跟在沈夫人的身后,为了追上去,还和本官借了马。” “多谢潘大人告知,劳烦帮遇安告个假。”沈遇安说完着急出了翰林院。 沈遇安用异能探查,发现刘氏正往翰林院而来,沈遇安直接去找刘氏。 不到一会儿,沈遇安就找到面色苍白的刘氏。 “娘。” 刘氏拉住了缰绳,看着面前的儿子,心中的急促减缓。 不等马稳住,刘氏着急道:“遇安,出事了。” 沈遇安心中一突。 “盼姐儿在天香楼失踪。” 这话在沈遇安耳中,犹如一个惊天炸弹。 “沈大人,我们头儿让我和你说,你的马从南门出城了,他怀疑可能跟沈小姐的失踪有关。” 沈遇安想到疾风的灵性,直接往南门而去。 刘氏见状也跟了上去。 司徒璟跑了好一会儿,眉头一皱,转身去旁边的京兆府借匹马,恰好看到过来要报官的王氏。 “沈老夫人。” 王氏匆忙地对他点头。 “沈老夫人,可是因为沈姑娘之事要报官?” 王氏眼神一闪,对方是如何得知孙女失踪的? “我碰上了沈夫人,刚在京兆府借了马,打算去追人。” “如果老夫人相信在下,就把这件事交给五城兵马司。” 如果报京兆府,到时候一搜查起来,不止打草惊蛇,且都传开了,怕对沈小姐不好。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沈青盼已经被拐出京城。 沈家人在京城得罪的人不多,能有本事直接拐了人出城。 除了前些时日那些人贩子,司徒璟不做他想。 这么想着,司徒璟把他的猜测和王氏说了。 王氏心中一沉。 见王氏有些犹豫,司徒璟迅速道:“老夫人,我猜测沈姑娘应是被人从南门拐出京城了,这会儿报京兆府,怕是无益。” “何以见得?” “先前我巡逻的时候,在南门见到沈大人的马跟在一辆马车后面,并且一直叫着,我猜是不是沈大人的马看到了,所以,” “疾风。”王氏面色大变。 王氏是知晓疾风很通人性的,所以一听到司徒璟的话,对此也信了几分。 不过,司徒璟竟然因为一匹马而联想到这么多,王氏觉得他很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