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从卖卤鸭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第1章 让我卖地给小舅子买收音机?退婚! “梁鸣,你今天必须把你家的菜地卖了,给我弟买台新华牌收音机,不然,你就别想娶我!” 一道刁蛮任性的女声,在梁鸣耳边响起,他的脑袋还有些发疼,艰难的睁开眼睛。 看到面前指着自己鼻子,趾高气昂的女子,梁鸣脸色骤然一变。 “我,重生了,重生回到1985年大年初八这天?” 见到一脸看不起他的宋梅,梁鸣的拳头不由握紧。 前世,他和宋梅订婚后,宋梅就找各种理由,把他身上的钱,还有家里的东西,搬回娘家。 美其名曰,孝敬她父母。 实际上,这些好东西,全部都给梁鸣那个蛀虫小舅子花了。 而在离结婚日子还有三天这一日,宋梅带着弟弟上门,要求梁鸣卖父母的菜地,给她弟弟买台新华牌收音机。 要知道,一台新华牌收音机,要300多块钱。 而这个年代,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8块钱左右。 一年的收入,不到300元。 “宋梅,你知不知道一台新华牌收音机要多少钱?” 梁鸣目光看着宋梅,沉声问道 “我把家里的地卖了,给你弟买收音机,我们还过不过日子了?” 宋梅不以为然,道“地卖了,我们可以出去打工,我一辈子就结一次婚,又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他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你这个当姐夫的,不应该满足他的心愿吗?” “你到底爱不爱我?” 一旁的宋强,也是附和道“就是,嘴上说的有多爱我姐,连我姐的一个要求,都不愿意满足,啧啧啧……” 听到这宋氏姐弟不要脸的话,梁鸣气笑了。 前世,宋梅也说过类似的话,而那时候的他,因为被宋梅迷得鬼迷心窍,为了娶到宋梅,不仅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还把家里的地卖了,给小舅子宋强买了台新华牌收音机。 可宋梅却还不满足,在大婚当日,又让弟弟宋强,问梁鸣要了88块钱的开门红包。 梁鸣哪里还拿得出钱,被堵在宋家院子外,好不尴尬。 而小舅子宋强更是对梁鸣一阵嘲讽,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新华牌收音机就是眼前这个姐夫送的。 后面要不是怕误了吉时,梁鸣都未必能把宋梅迎出门。 “我和你姐说话,轮得到你插嘴?” 梁鸣冷冷的看了宋强一眼,道。 对于这个前蛀虫小舅子,他打心里看不上。 被梁鸣的眼神这样瞪着,宋强吓得退后了几步。 四周围观看戏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啧啧称奇。 换做以前的梁鸣,在宋家姐弟面前,一直都是低声下气的。 这是,转性子了? “梁鸣,你怎么对我弟弟说话的?你是他未来姐夫,你让着他点不行吗?” 看到梁鸣凶自己弟弟,宋梅立马站出来维护她弟。 在她看来,梁鸣就是个外人。 弟弟,才是亲人。 “姐夫?这样的吸血小舅子,我可不敢要。” 梁鸣闻言,冷笑了一声,道。 前世,他和宋梅结婚前,刚好赶上公家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和支持有经营能力,有技术特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且允许农民落户集镇,只不过口粮要自理。 也就是国家发布后的第二年,第一批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前往大城市,人数达到2000万人。 梁鸣就是其中一员。 这一年,靠着他的勤奋和努力,干一些苦累活,一个月能赚个30来块钱,在85年的时候,这收入已经追得上一般的国营单位工人。 如果宋梅勤俭持家一些的话,那他们家在村里,绝对算是过得富裕的人家。 可偏偏,宋梅是个拧不清的扶弟魔。 结婚后,还隔三差五的回娘家。 每次回去,都把家里的大米,白糖,腊肉,还有各种粮票,都打包一大半,带回娘家。 梁鸣每个月辛苦赚的30多块钱,有一大半都给了她弟弟宋强, 还有父母。 梁鸣辛苦干一天活,回到家,有时候连口剩菜剩饭都吃不上。 如果宋父宋母,还有小舅子宋强是个有良心的,梁鸣心里还好受些。 偏偏那姓宋的一家人,就是一群白眼狼。 宋父宋三,一直瞧不上梁鸣这个女婿,一边享受着女婿带来的物资生活,一边嘲讽他没份正经工作。 小舅子宋强,也觉得梁鸣这个姐夫没用,每个月就赚那么点钱,都不够他拿去吃喝玩乐的。 宋母周敏,更是怂恿宋梅,不要给梁鸣生孩子,以免身材变形. 以后离婚了,宋梅还能再嫁,以她女儿的姿色,配得上更好的男人! 在这种家庭教育下,宋梅渐渐的,也觉得自己姿色不凡,梁鸣根本配不上她。 和梁鸣结婚,只是为了解决娘家的吃穿用度问题。 前世,梁鸣给这一家人当牛做马大半生,临死前,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如今,上天给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他可以靠着脑海中前世的记忆,在这个年代迅速积累财富,成为万元户,甚至是百万富翁。 他自然不想再和这一家人,扯上什么关系。 “梁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婚,你是不想结了是吗?” 听到梁鸣这话,宋梅冷哼了一声,说道。 这一招,从她和梁鸣谈恋爱开始,就用过很多次了。 每次自己只要拿分手,退婚来威胁梁鸣,梁鸣马上就会跪下来,舔她。 “如果和你结婚,就是要支付188的高额彩礼,三转,还要给你弟买一台新华牌收音机的话,那这婚,不结也罢!” 梁鸣脸色漠然的说道。 在这个年代,农村结婚,彩礼普遍只要88块钱,家里有富裕些的,会买个手表。 这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还有一响,就是收音机。 只不过这几样东西,就连城里一些富裕人家,也很难凑得出来。 都是婚后,慢慢赚钱买。 之前订婚的时候,宋梅的父母提出这高额的彩礼要求时,也是轰动了十里八乡。 梁鸣的父母,都是镇国营糖厂的工人,在村里算是富裕的村户,这才勉强帮梁鸣凑齐了三转的钱。 就这,也是消耗尽二老大半辈子的积蓄。 如今宋梅又带着弟弟宋强,蹬鼻子上脸,还想要新华牌收音机,梁鸣自然不可能再忍。 “梁鸣,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这个没良心的!” 听到梁鸣的话,宋梅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一次梁鸣居然不吃自己这套。 但旋即,她就先委屈的哭诉起来 “我爸妈辛苦养育我这么多年,他们要多点彩礼怎么了?” “我弟弟,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现在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你做姐夫的,不是很应该给他买吗?” “就因为这点钱,你就不和我结婚了?” “这点钱?” 梁鸣脸色一沉,冲着宋梅冷声道 “这点钱,就用掉了我爸妈大半辈子的积蓄。” “你们家四口人,又不养殖鸡鸭,又不出去打工,就靠你在村里种点蔬菜,一个月赚十来块钱,你有什么脸说这种话?” “就这点钱,你们家不吃不喝,干几年都赚不到!” 这话一出,四周的村民都笑了起来,都在嘲讽宋梅,宋强两姐弟。 “梁鸣,你……”宋梅没想到梁鸣会说出这么难听的话,气得满脸通红。 以前的梁鸣,总是对她百依百顺的,怎么今天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宋梅,经过今天这事,我也算是明白一个道理。” 梁鸣再次开口,对宋梅道 “你是个拧不清的扶弟魔,你弟也是只会吸你血的蛀虫。” “你愿意拿自己的血,供养你弟弟,是你的事情。” “但我不想娶个媳妇回家,还天天把我家里的油米酱醋,粮票,还有钱,拿回去贴补娘家。” 听到梁鸣这话,宋梅脸色骤变“梁鸣,你胡说什么,我婚后怎么可能会把家里的钱,拿回去贴补娘家?” 她也是要名声的。 不管嫁给谁,如果女子被贴上一个向着娘家的标签,就连说媒的媒婆,都不敢上门来说亲。 “就是,梁鸣,你不要污蔑我姐,我姐是疼我,但也不是那种什么都会往娘家拿的人。” 宋强也是有点小机灵的,忙替他姐解释道。 外面这么多村民在看戏,要是传出去了,他姐的名声就毁了。 “是吗?”梁鸣冷笑了一声,指了指宋强右手上的手表,反问道 “那为什么,我送给你姐的定情信物,会在你手上。” 说到这里,梁鸣扭头看向宋梅“宋梅,这块铁锚牌手表,价值80块钱,是我花了4个月的收入买来,送给你的。” “你当时也答应过我,会永远把它戴在身上,这才多久,你就把我们的定情信物,给你弟了?” 四周的村民闻言,都对宋梅指指点点起来。 连定情礼物,都能随便给娘家人,还说结婚后,不会把婆家的东西,搬回娘家? 第2章 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猪都会飞 被当场拆穿,宋梅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但很快,她的脸色就恢复过来,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弟又不是外人,而且这手表你送给我了,就是我的了,我送给谁,不都是我说了算吗?” 说到这里,她还反讽梁鸣一句“梁鸣,你还是不是男人,连这点东西,都斤斤计较。” “这样子,你让我怎么敢嫁给你!” “那就不结了,我们两个到此为止。”梁鸣斩钉截铁的说道。 “梁鸣,你是认真的?离我们结婚日子就三天了,请帖都发出来了?怎么能说不结就不结!” 宋梅有些慌张起来。 她虽然有些姿色,但论家庭条件的话,还真找不出几家和梁鸣家一样的了。 自己愿意嫁给梁鸣,就是冲着不用干活来的。 “把婚礼取消就行了,我们还没领证,不算夫妻。” 梁鸣淡淡的说道。 说到这里,他扭头就对外面的同村村民道 “各位村里的叔叔婶婶,事情的来龙去脉你们都看到了。” “我梁鸣,不想娶这个伏地魔了。” “婚礼酒席取消的事情,还要麻烦你们,和其他村里人说一下。” 围观的村民们,对宋梅带着弟弟上门,索要收音机的举动,很看不起。 现在见到梁鸣要退婚,取消婚礼酒席,他们都纷纷表示支持。 “你这样做,让我爸妈的面子往哪搁?” 见到梁鸣真的说取消婚礼,就取消,宋梅又慌又怒,问道。 “那是你该考虑的事情,和我无关。” 梁鸣冷漠的对宋梅,说道 “现在,你可以滚出我家了!” 见到梁鸣这么决绝,宋梅彻底害怕了。 她连忙拉着梁鸣的手,说道“梁鸣,我不要你给我弟买收音机了,我们婚礼照旧好吗?” “不好!” 梁鸣直接甩开宋梅的手,把他们赶了出去。 四周的村民见到没有戏看,都纷纷离开了。 只不过梁鸣退婚的事情,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 …… 梁鸣睡了个午觉后,就出了门。 本来他在镇上打着一份散工。 因为今天宋梅上门,才耽误了他干活。 这半天没去,他的活,恐怕工头已经给别人干了。 不过梁鸣重活一世,自然也不可能再给人打工。 出了院子后,梁鸣走在乡间小道上。 两边大树耸立,空气中还能闻到鞭炮的烟火气。 村里的孩童,穿着崭新的衣服,拿着用压岁钱买的炮竹,到处炸干牛粪。 看着这景象,梁鸣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现在正是80年代中期,放开包产到户后的农村粮食生产快速增长,国家第一次出现了粮食过剩的供求情况。 为了避免“粮贱伤民”的情况出现,农民开始自发调整土地谋生的生存结构,开始进城务工。 同年,一名京都社科院研究员在《社会学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首次提到了“农民工”一词,从此被广泛流传使用。 只不过在当时的“农民工”,可不是社会底层的象征,而是第一批“进城淘金人”。 正应了那句俗话,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来到镇上,梁鸣就看到马路两边,开了不少商铺,修自行车的,卖杂货的等等。 梁鸣不打算打工,准备自己创业,弄点小买卖。 不过当工商经营户,不仅要租商铺,而且申请手续十分麻烦。 相比之下,摆摊更有性价比。 “卖点什么好呢?”梁鸣心中暗暗想道。 虽说,这个年代摆摊经济只是刚兴起,摆摊市场的各个行业份额还很大,不管做什么小买卖,都能赚到钱。 但不同行业的上限,还是不同的。 “这天气太热了,都不想在家做饭了。” “那不行,家里的男人出去干了一天的活,肉,油都得跟上才行。” 听到两名村婶的话,梁 鸣眼睛一亮,立马就想到自己可以摆摊卖什么了。 他去镇上集市,买了一些卤料。 回到家里,梁鸣就开始架火烧水,把院子中的一只鸭子给宰了,拔干净毛后,放入水中,煮出血水。 再放入红米粉,酱油,盐,冰糖,桂皮,葱姜蒜,还有其他卤料,大火熬煮起来。 一个小时后,一只色泽红润光亮的卤鸭,就被梁鸣捞了出来。 卤鸭捞出来后,梁鸣又拿来筛子,将锅里的卤料汁筛到另外一个锅里。 然后放入酱油和白糖,大火烧开,最后放入水淀粉,搅拌冷却后,装入盆中。 一锅香喷喷的卤汁,就熬制好了。 这卤鸭好不好吃,这卤汁有九成的功劳! “好香啊,大哥,你在煮什么吃的?” 这时,已经是傍晚,读高三的妹妹梁静放学回来,闻到满屋子的香味后,好奇的问道。 看到妹妹那稚嫩天真的面容,梁鸣神情有些恍惚。 前世,梁鸣和宋梅结婚后,家里虽然有些拥挤,但还是够住。 但宋梅对梁静这个读书好的小姑子,一直看不顺眼,经常在家里抱怨,一个女孩读书再好,也没什么用。 话来话外,都在暗示梁静高中毕业后,就嫁出去,不要占着家里的房间。 为了不让大哥为难,梁静考上大学后,就很少回家,一个人在外面,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 妹妹是家里的唯一的大学生,在这个年代,含金量可是极高的。 只要毕业了,那就是农村人嘴里的官老爷。 只可惜后面认识了一个渣男,因为没有家人把关,草草嫁了过去,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体制内的工作,都主动放弃了。 婚后,那个渣男妹夫像变了个人一样,动辄打骂她,日子过得好不凄惨。 这一世,梁鸣绝对不会让妹妹,再经历一次这样的悲剧。 “我在做卤鸭吃,去洗把手,我再炒个菜,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梁鸣笑着对妹妹说道。 梁静一听,天真无邪的说道“卤鸭?这是什么菜,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我研究出来的熟食,你哥能不能摆摊赚到钱,就看它了。”梁鸣说道 “等会,你帮我拿拿味。” 听到大哥要摆摊卖卤鸭,梁静也觉得惊奇。 等梁鸣炒好菜,在院子摆好桌子,板凳的时候,梁父梁母正好放工回来。 “爸,妈,你们回来了,晚饭做好了,快坐下来吃吧。” 梁鸣见到父母回来后,笑着说道。 见到梁鸣的神情淡然,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回来的路上,也知道了儿子和宋梅退婚的事情了。 还担心儿子会因为这件事情,难过。 “儿子,你考虑好了吗?确定不娶宋梅了?” 饭桌上,父亲梁敏吸了一口旱烟,一脸认真的问道。 一旁的母亲李兰,妹妹梁静,也都看向他。 “爸,我已经想好了,那样的女人,娶进家里,只会让家门落魄。” 察觉到家人们的目光,梁鸣也是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要娶,就娶一个温柔贤惠,勤俭持家的好媳妇!” “好,那退酒席,还有退彩礼的事情,交给爸来处理,你不用管了。” 父亲梁敏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见到儿子确定退婚后,当即拍板道。 说完,他就准备出门。 “孩子他爹,你去哪?”梁母李兰问道。 “事不过夜,既然儿子想好要退婚了,那今天就去把婚书,还有彩礼要回来。”父亲梁敏说道。 “不用这么着急吧?”梁母李兰迟疑道,她是个乡村妇女,做事情比较拖拉。 “确实要把婚书,彩礼要回来,过了明天,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梁鸣赞同父亲的话,道。 前世,梁鸣结婚后,曾经把妹妹的学费,交给宋梅,让宋梅拿给妹妹,没想到宋梅直接把这一笔学费,拿给她弟花了。 梁鸣知道这事,发了好大一顿火,勒 令宋梅回娘家拿钱,宋梅嘴上答应,硬是拖了两天才回娘家。 回来后,就说钱已经被她弟花光了,要钱没有,要离婚就离,最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梁鸣担心,宋梅会故技重施,把彩礼钱花光。 想到这,梁鸣接着说道“爸,我跟你一起去。” 第3章 上门退婚,彩礼不退? 宋梅家。 “姐,你还说梁鸣有多爱你,我只不过是想要一台新华牌收音机,他都不舍得给你买,还找借口说没钱。” “就他爸妈的双职工收入,怎么可能买不起,现在更是拿退婚来威胁你,看来他心里也没多爱你。” 宋强一脸嘲讽的对姐姐宋梅说道。 宋梅听到弟弟这话,脸色也不好看。 在她心里,梁鸣一直是对她言听计从的,不知道今天发了什么疯,居然敢和她顶嘴,还敢拿退婚威胁她。 “小梅,梁鸣不会真的要跟你退婚吧?他爸妈都是国营单位的工人,手里端着铁饭碗,你要是嫁过去,靠他爸妈的收入,你们小两口不用干活,都饿不死。” 宋父宋三语气略带责怪的说道 “我说,你也真是的,这么猴急给你弟要收音机干什么,等结婚后,梁鸣爸妈的钱,不就是你的钱了吗?” “到时候,你想买什么不行。” 听到父亲这话,宋梅自信的说道“爸,你放心好了,梁鸣不可能跟我退婚的,我们彩礼都收了,还有三天就到结婚日子了。” “现在退婚,他连彩礼钱都拿不回去。” “他今天说的只不过是气头上的话,明天,他肯定就会乖乖买礼物,上门和我道歉的。” 听到女儿这话,宋三微微点头道“那就好。” “女儿,明天梁鸣来道歉的时候,你可不能那么轻易原谅他,要让他知道,娶个媳妇不容易,以后他才不敢惹你生气。” 宋母周敏声音刻薄的说道。 “妈,我知道的。”宋梅点头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院子外传来敲门声。 “宋三,开开门,你未来亲家和女婿来了。” 宋家村村长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未来亲家?是梁鸣他爸来了?”宋三闻言,惊讶道。 “看来,是梁鸣要和宋梅退婚的事情,已经在他们村里传开了,他爸觉得他儿子这事做得不对,带着梁鸣来赔礼道歉了吧?” 周敏尖酸刻薄的嘲讽道。 “姐,这是个好机会,等会梁鸣跟你道歉的时候,你跟他要新华牌收音机当赔礼,不然就不原谅他!” 弟弟宋强连忙开口,对宋梅道。 知道梁鸣上门道歉后,宋梅心里也是十分得意,她就知道,这个男人离不开自己。 “放心吧,弟弟,等会我先让梁鸣给你道歉,然后再说收音机的事情!”宋梅自信的说道。 她没有去想,如果只是公公梁敏带着梁鸣上门道歉,为什么会把宋家村的村长都叫来。 宋梅一家人走出院子,打开了院子门后,就看到梁父梁敏,梁鸣,还有宋家村的村长都站在外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看戏的村民。 “梁鸣,你是来跟我道歉的吗?但你今天说的话,太伤我心了,我是不会轻易原谅你的。” 宋梅趾高气昂的看向梁鸣,道 “想要我原谅你,除非……” 没等宋梅的话说完,梁鸣也是笑了出来 “道歉?我想你误会了!” “我今晚来,是来正式退婚的!” 正式退婚?! 此话一出,宋梅脸色骤变。 “梁鸣,你和我女儿还有三天就结婚了,你现在上门退婚?你以为婚姻是儿戏吗?” 周敏一脸愤怒的瞪着梁鸣,道。 “我当然知道,婚姻不是儿戏,但我更知道,婚姻不是索取的筹码!” 梁鸣冷哼了一声,说道 “我还没和你女儿结婚呢,你女儿已经开口,让我把家里的地卖了,给她弟弟买收音机了。” “等结了婚,还不知道她的胳膊怎么往娘家拐。” “这样的媳妇,我娶不起。” 四周宋家村的村民听到梁鸣这话,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这宋三家的女儿,还没结婚,就要夫家掏钱给小舅子买收音机,结婚后,还不知道怎么作妖。” “难怪别人上门退婚,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 听到四周村民的议论声,宋梅一家人的脸 色都不好看。 “行,你想退婚是吧?我们答应了,我女儿这么优秀,有的是男人想娶。” 周敏有些恼羞成怒,冲着梁鸣尖酸刻薄的说道 “就你这个乡巴佬,还配不上我女儿!” 梁鸣知道,前世的时候,周敏就一直对他很不满意,结婚前这段时间,一直偷偷的给宋梅相看对象。 只不过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才让宋梅嫁给梁鸣。 即便如此,女儿宋梅结婚后,她也没有放弃让女儿嫁个金龟婿的想法。 一边让宋梅保持身材,不要怀孕,一边找那些上了年纪的钻石王老五。 即便梁鸣后来靠着时代的红利,成为了万元户,宋梅还是在周敏的洗脑下,依旧觉得梁鸣配不上自己,不仅出了轨,还卷走了梁鸣的全部身家。 这一世,梁鸣只想离这一家人远远的。 “既然你们同意离婚,那在宋村长的见证下,把彩礼和婚书退给我们!” 一旁的梁父梁敏开口,沉声说道。 谁知梁敏这话一出,宋家人就像炸毛的猫一样。 “退彩礼?不可能,你们想都别想。”周敏说道 “这彩礼,是你们家想娶我女儿,给我们家的钱,现在是你们家自己提出退婚,我女儿又没什么过错,凭什么退!” “就是,这彩礼给了我家,那就是我家的了,退婚可以,退彩礼,没门!”宋强附和道。 四周的宋家村民,听到宋三一家人这无耻的话,也都哗然起来。 要不是自己村子的人,他们都想骂几句了。 梁鸣早就猜到了宋家人会这样说,淡淡的说道 “这彩礼,是我以结婚为目的,给宋梅的,现在我们没结成婚,这彩礼自然要退。” “我把宋村长喊来,就是为了做个公证。” “如果你们家执意不退,那这件事情,只能闹到乡里去,让乡里的领导替我们家做主了。” 说到这里,梁鸣停顿了一下,扭头看向宋村长 “这件事情如果闹大了,不管后面事情怎么解决,对于宋家村的姑娘的名声,恐怕都不好……” 宋村长闻言,顿时就明白梁鸣的意思。 这件事情要是闹大了,以后其他村的人一提到宋家村的姑娘,就是向着娘家,骗彩礼的名声。 宋村长可不想宋梅一家人,害的村里其他姑娘都嫁不出去。 “宋三,这彩礼,你们还是退回去吧,没必要为了这事,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宋村长开口,对宋三说道。 其他村民也意识到,这件事情要是处理不好,对他们村的闺女也有影响,也都纷纷附和。 “就是,宋三,把彩礼退了吧。” “你女儿又没结过去,没吃亏,这样吃着别人的彩礼钱,你良心过得去吗?” 听到村长和同村村民的话,送家人脸色都很难看。 “你,你们到底是哪条村的?怎么冲着外人说话?”周敏怒道。 “他们只是帮理不帮亲,赶紧把全部彩礼钱退了,不要做出让祖宗丢脸的事来。”宋村长沉声道。 看到村长和村里人都向着梁鸣他们,宋三知道这彩礼是保不住了。 “退不了……”但宋三还是说道。 “嗯?宋三,你是非要把事情闹大吗?”宋村长脸色一沉。 “村长,我不是这个意思、”宋三连忙说道“主要是,彩礼钱我已经花了一部分了。” 宋村长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 女儿还没嫁过去,就花女儿的彩礼,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宋家村的男人的名声,也要受影响。 第4章 新的开始,摆摊卖卤鸭? “还剩多少?”宋村长沉声问道。 “还,还剩88块钱。”宋三低声道。 梁鸣一听,眉头也是微挑,他们家可是给了188的彩礼钱。 这才不到半个月,宋家就花了100块钱了? “梁鸣小子,你看这事?”宋村长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梁鸣。 “把剩下的88块钱,还有婚书退回来,这事就算了了。”梁鸣说道。 他只想赶紧和宋梅一家人撇干净关系。 这100块钱,就当是打水漂了。 “宋三,听到了没有,还不快点把彩礼钱拿出来!”宋村长扭头对宋三,道。 宋三连忙点头,转身回屋,把剩下的彩礼钱,还有婚书拿了出来。 拿到彩礼钱和婚书后,梁鸣也不想在宋家多待,转身就走。 宋梅看着梁鸣离去的背影,咬着唇角“妈,他真的要跟我退婚,他真的不爱我!” “都退婚了,还好意思上门要回彩礼,这样的男人要来干嘛。”周敏尖酸刻薄的说道 “女儿,你这么漂亮,有的是男人喜欢,这个梁鸣,就是一个乡巴佬!” “你就看着吧,他以后肯定要打光棍!” “话虽然这样说,但梁鸣上门退婚,我姐丢了好大的脸,我不能就这样放过他。” 一旁的宋强见到自己的“钱”被拿走,心里愤怒无比,咬牙切齿的说道 “赶明,我找几个兄弟,好好收拾他一顿!” 对于前丈母娘周敏的咒骂,还有前小舅子的打算,梁鸣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他离开宋梅家后,给宋村长封了一个10块钱的红包。 这事要不是宋村长开口帮忙,这彩礼钱还真的没那么容易要回来。 “梁鸣,你这是干什么,这红包,你拿回去。” 宋村长见状,忙摆手道。 他嘴上虽然这样说着,但手却紧紧的拽住红包,并没有还回去的意思。 梁鸣笑着说道“宋村长,你别误会,这个红包只是一点小心意。” “我们梁家村和你们宋家村,一直都是友好的邻村。” “我不想因为我和宋梅的事情,破坏了两个村子的友谊。” “这中间的关系调和,还得多劳烦宋村长你。” 说到最后,梁鸣不动声色的将宋村长手中的红包,塞进村长的口袋中。 宋村长嘴角上扬,点头道“好说,好说。” 他心中有些感叹梁鸣变化很大,。 以前的梁鸣有些木讷,现在的梁鸣似乎变成熟了,人情世故这块,也做得很到位。 告别了宋村长后,梁鸣拿着剩下的68块的彩礼钱,兴高采烈的回了梁家村。 有了这彩礼钱,梁鸣摆摊卖卤鸭的本钱,就算是有了。 …… 梁鸣家院子中。 梁母李兰和妹妹梁静围坐在小桌子前。 看着面前美味的卤鸭,李兰并没有胃口动筷。 妹妹梁静倒是跃跃欲试,几次想要动筷子,都被李兰用筷子敲停。 “等你爸和你哥回来再吃。”李兰说道。 “妈,我肚子饿了,我们边吃边等吧。” 梁静嘟囔着小嘴,一边看着卤鸭流口水,一边说道。 看到女儿这嘴馋的模样,李兰无奈轻叹“也不知道你爸和你哥能不能把彩礼钱拿回来。” “放心吧,哥肯定能把钱拿回来的。”梁静对大哥梁鸣十分自信。 说话间,院子的大门被打开,梁敏父子从外面走了回来。 看到丈夫和儿子回来后,李兰的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忙站起来,问道 “孩子他爹,你们回来了,那彩礼钱,拿回来了吗?” 梁敏闻言,面容一滞,道“算,算是拿回来了吧……” “算是?”李兰一听,一脸疑惑。 院子小饭桌前,一家人围坐在吃晚饭。 李兰听完儿子去宋梅家退婚的过程后,叹息道“能要回88块钱彩礼,也算是不错了。”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李兰心里,还是十分心疼 被花掉的100块钱彩礼。 “儿子,你现在和宋梅退婚了,接下来怎么过?是相亲结婚,还是……” 这时,父亲梁敏开口,问道。 见到父亲听到这个事情,梁鸣也直接摊牌道 “爸,妈,我已经想好了,男人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再成家。” “等我赚了钱,建了小洋楼,再买个摩托车,什么优秀的姑娘找不到?” 看到儿子居然想建小洋楼,买摩托车,梁敏夫妇都被儿子的志气惊呆了。 旋即,梁敏率先开口道“儿子,你有志气是好事,不过靠在外面打散工,想建小洋楼太难了。” “索性我和你妈拿点钱出来,给你在镇上租个铺面,做点米面生意?” 李兰支持道“对,开个米面铺,说出去,也是个小老板。” “爸,妈,到城里开米面铺,租金不便宜,而且粮油生意,也赚不了什么钱。我不打算干。” 梁鸣摇了摇头,说道。 八十年代中期后,粮食产量大大提升,粮食的价格一跌再跌,百姓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大部分人的饮食观念,已经从“吃饱”到“吃好”转变。 更何况,这个年代,供销社还如日中天,老百姓买粮油,还是习惯去供销社买。 卖米面的利润,并不是很高。 如果再加上铺面租金,还有经营等成本,利润就更少了。 “儿子,米面铺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李兰还想劝几句。 一旁的梁敏看出儿子心有成竹,直接打断李兰的话,问道“儿子,不开米面铺,你打算做什么生意?” “爸,妈,你们觉得我做的这个卤鸭,好吃吗?” 梁鸣笑问道。 听到儿子这话,梁敏夫妇都是一愣,旋即齐齐点头道 “很好吃,色泽红润,卤汁稠浓醇口,鸭肉香嫩香甜,吃了还想吃。” 得到父母的肯定后,梁鸣笑着说道“爸妈,你们说,就冲这卤鸭的味道,我到镇上摆个摊,卖卤鸭,能不能在一个月内成为万元户?” 摆摊卖卤鸭? 一个月内成为万元户? 听到儿子这话,梁敏夫妇脸色一怔,仿佛都被儿子的想法吓到了。 这个年代,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三十块钱,辛苦一年也赚不到三百块钱。 梁鸣开口,居然就想一个月成为万元户? 而且,还是摆摊卖卤鸭? 这话,不亚于20年后的人,想靠卖袜子,月入百万了。 “儿子,我们做买卖,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李兰讪笑道。 “不过摆摊卖卤鸭,是个好想法,你想做,就去做。” 父亲梁敏挤出一抹笑容,道 “不管能不能赚到钱,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听到父母这话,梁鸣知道他们都不相信自己能靠卖卤鸭,一个月成为万元户。 但这个目标很难吗? 不,并不难。 卤鸭,看似一种不入流的街边摊位小买卖,但只要做好了,一样能赚大钱。 比如到了九十年代后,一个湖北商人在一个集贸商场旁,开了一家个人经营的卤鸭摊位。 靠着卖卤鸭,鸭副产品,卤蔬菜,渐渐打开了当地的熟食市场。 之后开始不断的开分店,招员工。 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个卤鸭小摊,成为了一家市值超十亿,拥有近千家门店,数万名员工的卤制食品企业。 而这个公司的名字,就叫做“周黑鸭”! 梁鸣现在比那名湖北商人领先十几年时间,又有前世的记忆做背书,加上卤制熟食市场有巨大的空白。 只要他把握住机会,借助时代的东风,必定能快速致富,成为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