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景区?分明是朕的国运!》 第270章 吃大明烤鸭,助于谦守京师 “艹!” 听着自己留下的班底阵亡名单,连张辅都死在阵中。 气啊,祖孙四代人气的够呛的。 朱高煦都想亲自上去攘了也先。 回去就琢磨怎么收拾! “于谦,你现在打算如何做?那什么赎金,一文钱也不许再给了!”朱元璋忍着火气问着于谦,语气保持着冷静。 “请各位陛下下旨!立新帝!” 于谦这话一出,坚毅果决。 “好!也别遥立太上皇了,朱祁镇,废为庶人,他最好死在草原,要捡回命来,咱亲自斩他!”朱元璋毫无表情说出这话,屋里气氛降到冰点。 于谦心里又喜又惊,本想自己够激进的了,没想到在洪武大帝面前,还是太保守了啊! “陛下,这个废为庶人是否太过……”说着视线看向沉默的朱瞻基,先帝,这是你大儿子呀。 “不过分!杀!太爷爷,别累着您了,孙儿亲自来!”朱瞻基抬起头来,眼中有血丝,朱元璋朝着他点了点头,示意你的臣子,交给你说。 “让朱祁钰立刻即位,孙若微,放任朱祁镇亲信王振祸乱朝纲,罪不可赦,幽禁宫中,不得再议朝政,平瓦剌,犯不着她在那指手画脚!我们一家子可都没死呢!” 于谦嘴角微扬,那个六边形真战神先帝,没想到十八岁就有这种气势了。 板住脸,一拱手! “臣!领命!” 接着这奇怪的君臣组,开始商议怎么翻盘。 从哪里调兵,看着原历史再根据实际当事人说的情况在那分析。 说的正嗨时,游客开口了。 “呃,你们是不是忘了个事,就是,你们是下旨了,但于谦回去也带不回圣旨呀?” 嗯? 讨论声戛然而止。 别说,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于是于谦就知道了这儿和自己朝代的物质交换规则是啥了。 朱元璋一拍脑袋:“愣着干啥!赚钱去啊!李景隆呢?让他把烤鸭摊给咱撤回来!” 唰!朱高煦迅速出门,去找李景隆了。 “于谦你会唱戏不?要不去戏班子,也能分点钱,凑个手机出来就行了!”朱瞻基也出着主意。 就是这主意吧,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为了报结账之怨…… …… 宋明交界处,景区主路边。 “烤鸭!烤鸭!大明于少保,为了带消息回大明,亲自卖烤鸭!瞧一瞧看一看嘞!” “上好的烤鸭!买一只吧!” “买大明烤鸭,助于谦守京师啊!” “哎,对对对!可以拍照,于侍郎抱着您拍都行啊!” 烤鸭摊的李景隆林六等人,这次成了吆喝的。 于谦呢,在那烤鸭,现烤现卖啊! 为了攒钱买个能录视频的东西。 虽然于谦卖鸭,不知道都成啥样了。 但大明现在动作越快,损失越少。 他豁出去了! 剪刀手都比麻了! 李景隆也热情的很哎,虽然于谦收款这钱就到了正统朝那边,但皇爷下令,他干的开心呐! 瞧见两个帅气公子哥:“哎,二位!吃个烤鸭不?” “好呀!来一只。” “哥……咱没……” 李景隆:“于谦!烤鸭一只!” “好嘞!” 铛铛铛! 干净利落,斩好鸭子,打包,递过去。 熟练了! “哎!子由你尝尝!这个好吃啊!” “哥……咱没钱啊!” 耳尖的李景隆笑脸瞬间垮了! “什么?你没钱?没钱吃什么烤鸭啊!拿来拿来!” “哎哎哎!你也没说要钱呀,呃……那个,要不,我给你写个招牌,或者我帮你卖!怎么样!” “不怎么……” “小公爷!慢着!”于谦拦住李景隆想说的话,目光盯着还在吃鸭腿的公子哥。“您方才叫他什么?” 指着他身边那人。 “子由呀,我弟弟,怎么了吗?” “苏辙,苏子由?那你是?” “在下苏轼!苏子瞻。” 也就是现在各朝员工的上班打卡点都在各朝休息区了。 也没人和于谦说这还有苏轼苏辙这种人物。 宋前的人,对苏轼苏辙自然没有滤镜,后边的,可就不一样了。 这家伙的名气有多大呢,高俅吹牛逼开口就得是他当过苏轼的书童。 不光是于谦眼睛锃亮,游客们也嗨了。 “真的假的?苏家兄弟也来了?” “人设立住了属于是,直奔烤鸭摊啊!” 苏辙赔礼道歉着:“二位,对不起,兄长他就是爱口吃的,我们会赔……” “不用!哎呀!早说啊!东坡先生当面!哪能要钱啊?而且景区员工的钱我们也是不赚的,那霍去病哪天要是不来两鸭腿啊,我都觉得他胃口差了。” 李景隆说着,眼神哔哔啵啵给于谦传信。 哎算了,人家才来,不熟悉,别打电报了,干脆凑到于谦耳边。 “叽哩叽哩,咕扭咕扭!呸喽呸喽!!!懂?” 于谦嫌弃的搓了搓耳朵:“懂!” 于是乎。 “瞧一瞧!看一看!苏东坡吃了都说好哇!尝一口东坡烤鸭!蹭一蹭百年第一啊!” “先生,来两句?”李景隆凑到苏轼身边,想让他来两句感言。 或者说是代言词。 苏轼品着鸭子,回过神来,对喔,吃了人家的,给说两句很合理啊。 “嗯?对!好吃!脆皮嫩肉,人间绝品!” 苏辙在一旁看着自己老哥那超级自来熟的样子,无语了,不过能咋样呢。 宠着呗。 他俩刚到景区了解完毕后,苏轼直接定调了。 既然后世人是来这玩的,那巧了,他也爱玩,那就放开了玩就完了! 至于朝中的事,回去后再给赵祯摊牌,反正这次是真的不用和弟弟分离了,爽! 现在看自己哥哥,确实很玩得开啊! 算了,怎么搞好大宋,还是他这个做弟弟的多担着点吧。 说着,继续用手机看着苏轼和自己的历史。 聪明人,李清照一教,基本就会用了,语音手写输入,查点东西简简单单。 吃完烤鸭的苏轼,在了解到于谦的事迹后,直接就上场吆喝了。 一时间,客似云来。 于谦都快忙疯了! “廷益!这位小娘子要半只!” “廷益!给这三位打包两只!” “廷益!这次是我饿了,看看能不能匀只鸭腿给我呗!” 第271章 朱祁钰,咱是你祖宗! 经过一轮奋战,终于凑出了买手机的钱。 “准备好了没?于谦你帮我看看这衣服还得体吧?”朱瞻基整理着衣服,问着正在假设机位的于谦。 哎呀,没想到他小小年纪也要给后代下圣旨了。 “赶紧的,你是见儿子又不是面圣!犯不着!”两个老的都等烦了。 “嘿嘿,来了来了!”朱瞻基跑回自己座位上。 准备拍摄。 围观游客多啊,这剧情,不能错过的喂! “话说,朱祁钰看到这个场面,会不会有种在太庙的感觉?” “嘶,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想想多吓人!” 准备好后。 于谦先出现在镜头前。 “峸王殿下,臣于谦,在景区,给您录这个视频,洪武陛下,永乐陛下以及您的父皇,宣德陛下,有旨意给您!” 说完,退到一边,舞台给到朱家皇帝们。 “咳咳!朱祁钰,咱是你……”朱元璋一卡壳,玛德,隔太多辈一时想不起是朱祁钰的啥了。“咱是你祖宗!你哥就是个废物!你也差不多! 咱就纳闷了,你怂什么?大明危在旦夕!那个朱祁镇,以后废为庶人!你!立刻马上!给咱登基去!明天!明天要是于谦没拍到你穿龙袍的照片,你等着,你来了景区看咱怎么抽你! 作为朱家子孙,你!不能怂!给咱带着大明打回去!明白没有!” 说完,转头向朱棣朱瞻基。 “到你们了,咱这个老祖也没见过祁钰,你们说点啥吧。” 朱棣一懵,说的好像我们就见过似的…… 某剧里,朱祁钰是朱高炽取名的,实际上,两兄弟都是在宣德年才出生的。 好歹是自己曾孙,甭管还会不会出生,但做太爷的还是说点吧。 “祁钰啊,太爷爷知道,你呢,没想着当皇帝,但这个皇帝啊,不是你想不当,就能不当的,这满朝文武没有主心骨,这朝廷是要出事的,太爷爷知道,历史上你也当了皇帝,现在你那是八月,你拖到九月,不行,赶紧的,马上! 即位后,立刻调兵勤王,居庸关,让人去守着,你现在这个情况啊,和唐太宗李世民倒有点像,出奇兵,也先来的路上,层层阻击,京师做好防守,原历史都守下了,相信这次没有问题! 太爷爷相信你,看看朕以前的铠甲还有没有,你穿着!打!打到草原去!” 最后到朱瞻基。 “祁钰啊,爹是不是在你小时候说过你软弱啊?不,你不软弱,你是爹的儿子!不会软弱,你老祖和太爷给你撑腰,好好做你的皇帝去,爹相信你!! 还有!把那个姓孙的关起来!还有就是……把胡善祥后位恢复了,尊为太后。 最后!你哥我已经不打算生了!你看着点办!好好干! 还有!养好身子!算了等你来了爹带你去医院体检。 等等!还有!下面这段给朝臣的,给你信得过的朝臣看。 诸位臣工,他,朱祁钰,如今临危受命,继承皇位,诸位当用心辅佐,往后若有机会来景区,不失封侯之位!” 这时,李世民刘彻跳了画面…… “喂喂喂!朱祁钰!朕乃李世民!别让朕瞧不起你!” “朕是刘彻,和你老祖熟得很啊!小子!猛猛干啊!” 接着游客也…… 止不住了! “喂!打到瓦剌去!把朱叫门直接噶了!” “这手机有我买的烤鸭的一份,记得赶紧登基啊!” “给录点京城保卫战的视频来啊!” …… 第272章 师公!看我给你带了什么来! 于谦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坐在这面试现场了。 一张桌子,汲黯和魏征戴着老花镜坐在后面,手里拿着纸笔。 于谦坐在桌子对面。 还有好多游客围观着。 “老姐姐,受累说说,介都嘛场景?” “我丢!咁都得?古人也有面试的吗?” “哪个点子王给支的招?这也太离谱了吧!” “正是区区在下!” “天才!” “过奖!” 于谦叹了口气,来都来了,而且这事好像还真挺适合自己的。 魏征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廷益呀,我先说说我们这个景区判官的工作内容,各朝帝王都说我们就是没事找事,但实际上我们就是言官,按理你们大明的言官,猛的很,你应该不陌生。” 汲黯看着手机里的于谦“简历”,“老魏,他当过。” “好,那么下面有几个问题,第一,如果明朝的皇帝犯了错,你会如何做?”魏征开口问道,其实也就是走个过程,做个效果意思意思。 “为人臣者,当直言敢谏。” 汲黯魏征点点头表示不错,又是几个问题问出,于谦都对答如流。 问题差不多都问完了,魏征盯着于谦的眼睛,严肃道:“你该知道,我们这个工作,是孤臣,直臣,就算有景区,有林霄,但累积到忍无可忍时,我们也会死!” “无妨!原历史我就死了,文山先生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好,最后一个问题,怎么保证自己啥都能说,上蹿下跳,还不会死?” 这问题一出来,于谦懵了,你不是一直让我别怕死吗?咋这又变了? 游客也傻了,明朝那环境,好像有点难活诶? “别奇怪,留的有用之身,才能造福国家,百姓,我们只是不怕死,但我们也不是你们大明后期那些沽名钓誉骗廷杖的,死,非我所欲也,亦非我所惧也。”魏征喝了口保温杯里的茶,吐了口茶沫子说道。 于谦沉思着,朱祁钰应该是个听劝的,尤其又景区和那么多先帝后,但问题是,连先帝也在他的批判范围内,朱元璋要是真发火了,那可就…… 砰! 房间里沉默的时候,门被踢开了。 众人看去,踹门的是朱元璋,身后还有一堆皇帝,原来是偷听已久。 “娘的!魏老匹夫!我大明的皇帝哪有那么嗜杀!你想骂咱你直着来! 拐弯抹角算啥! 于谦!咱话放这了!你于谦看不惯的,尽管说!各朝你看不惯的,使劲说! 咱给你这个权利! 只要你清!你想说什么都行!” 屋里呆滞了一秒。 呱唧呱唧! 游客群爆发出掌声。 朱元璋叉着腰,得意的很! “好像被他装到了!”刘彻摸着下巴说道。 “你们但凡像我一样,不杀功臣,他也装不出这个逼。”嬴政老神在在道。 “不行!玄成!朕也不是不容人的人!你看朕这些天除了偶尔吐槽!重话都没和你说过吧! 以后你也一样,朝堂需要反对的声音,朕就是你的靠山!” 李世民不甘落后说着。 “咱给你丹书铁券!你要多少给多少!” “朕给你免死金牌!你子孙活到明朝都管用的那种!” 就这样,于谦加入了光荣的景区判官队伍,也挂上了小牌牌和小本本。 “廷益啊!今后咱们呀,就是同僚啦!” “现在人手扩充,那个各朝帝王批判会,我看我们可以筹备一下了。” 三人笑着,一起说着让帝王们脸黑的话,找地方做策划去了,那好的呀,就差手牵手! …… “苏轼(辙),见过官家。” 梦华城画院里,苏轼苏辙两兄弟还是礼貌性的来见一下后世官家。 还是苏辙力劝才来的,毕竟,对吧,给个面子,意思意思,瞧不起也别让别人挑刺嘛。 屋里除了赵佶,还有宗泽王希孟也在。 不过他俩主要是想见见苏轼苏辙的。 “东坡先生!小苏学士!想不到还再见到你们啊!”赵佶阴暗景区生活中的微光,除了王希孟,现在又多了苏家两兄弟。 赵佶认识他俩,但他俩不认识赵佶呀,只能客套着说话。 制科?好好,考的还行,也就第一,小小的来了个前无古人后好像也没有来者来着。 我们那的官家?好好,岁数大了也没昏头,制科考试还捞了把苏辙。 诗词?好好,细说细说…… 只要不谈靖康,你说啥都行! 就连苏轼也保持着礼貌微笑。 李清照抱着一个泡沫箱子,身边跟着一群姐妹进了画院。 “师公!看看游客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一进屋看到屋里五个人,当即起了转头溜的念头。 这么多人,怎么让我师公吃个够啊! 苏轼头都大了:“又来了,我,我现在还不是你师公呀!易安居士莫要再叫了。” “见过官家,小苏学士,宗知县,师公你先看看再说嘛。” 说着在游客们期盼的眼神中打开泡沫箱子。 苏轼眼前一亮,眼前这东西,好像,听说过,就是没尝过:“这莫非是?是?荔枝?” “对!就是荔枝!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我们这可是岭南啊!”游客们兴奋道,苏轼这个表情,太对了! “舒服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啊!我们这就是岭南!不过你来得晚,来早点你想咋吃就咋吃!” 这是某位游客听说景区多了个苏轼,直接出景区开车去县里买的,就是快要出季节了,贵! 赵佶看着荔枝,心里知道苏轼爱吃这玩意,虽然他也想尝尝,但想了想自己在游客心中和苏轼的地位差,算了,指不定待会招来个汲黯魏征又是一通喷的。 “这是?给我吃的?”苏轼拿起一颗荔枝,有点不确定道,毕竟,这玩意,在东京可是几乎不可能吃到的东西。 “那肯定啊!除了你!谁也……呃,小苏学士,宗泽,希孟,清照姐也可以吃。”游客说着,本想说除了苏轼谁也别吃,想了想,还是除了赵佶谁都能吃吧。 赵佶:瞧,我说什么来着吧? 第273章 多余的人有事忙,大伙吃吧! 要说会说话,还得是游客。 这话说出,李清照把悲伤的事全想了一遍才绷住! 苏轼的嘴角直抽抽,你这让我怎么好意思吃呢? “咳咳,易安娘子啊,此物太过贵重,还是还给游客吧。”苏轼说着,打着眼色示意赵佶在这,给他留个面子。 说这话时,心痛啊! 也就是这时,三判官路过画院。 “喂!赵佶!出来一下!有事!”魏征的声音传进画院里。 汲黯和身边的于谦说着话:“这里面就是宋徽宗赵佶,你偶像文天祥的仇,七拐八拐还能到他身上,各朝帝王批判会,就拿他打个样!” 于谦眼神犀利看向画院里,“靖康耻啊,合该如此!” 里面苏轼苏辙还在推辞,疯狂打太极。 赵佶吓得是一哆嗦,啥话也不说站起身就往外走去。 神宗招呼他都没那么利索的。 屋里没皇帝了这下。 苏轼不装了,笑嘻嘻把泡沫箱子放桌上。 “嘿嘿,各位小娘子破费了!此荔枝之情!无以为报,要不我给你们写个字?我带章了!” 游客们眼睛亮晶晶,就等这句话了! “各位,都吃都吃,好徒孙,你也吃!”苏轼招呼着众人尝尝荔枝。 王希孟不舍得吃,就拿了一串三颗:“我,留着画个画吧,这荔枝挺好看的。” 苏轼剥开荔枝,雪白水嫩的果肉展现,当即就乐了。 “子由,你先吃!”还是一如既往疼弟弟。 苏辙道了声谢接过荔枝,也不推辞,从小到大就这样,推辞过,每次都没完没了的,后来就习惯了。 两兄弟都吃上这口荔枝,双双眼睛一亮。 顾不上说话,但对视的眼神里是有话说的。 弟!甜!好吃! 哥!甜!好吃! 宗泽也尝了尝荔枝,知道苏轼爱吃,也不多拿,揣了两颗尝尝。 真甜呐~ 后世的水果和古代又还不一样,单是培养出来的甜度,就不是古代水果比得上的。 李清照没吃,来的路上,她自己被投喂的差不多了…… 画院里其乐融融,画院外,也是其乐融融,只不过乐的是三判官和游客们,赵佶只感觉自己满身大汗,要被融了一般。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回头咱去阎罗殿,对着史书来一个个细说!”魏征平淡的语气说出令赵佶遍体身寒的话来。 虽然扮演阎王的包拯还没来,但不影响先来个小小的预演,那阎罗殿建在综合区已经好久了,必须得用一用了! 至于审了赵佶,后边包拯来了怎么办? 没关系,铁打的赵佶,流水的游客,争取让每一个游客都能学到历史知识嘛! 到时宋朝的人再来多点,岳飞韩世忠李纲等人来了,还能凑个陪审团出来! 毕竟史官记载以外,当事人现身说法也很关键嘛! 这一刻,赵佶对史官的厌恶达到了顶峰! 其余人则是从没那么喜欢过史官。 这时国人修史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吧? 这哪里是史书,这分明就是账本! “赵佶?赵佶!别愣着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走吧!”游客看着呆愣的赵佶催促道。 还有穿着黑白衣服的游客举手自荐。 “我来演范爷!” “我来谢必安!” 第274章 奢香夫人 景区审判进行中时。 由于大明祖慈孙啸剧情没有见血,大明的员工们也纷纷回到自己岗位上。 这一天天的,刺激。 “那个被游客围着的,就是奢香?”朱元璋端着茶壶喝着茶,问身边的蓝玉道。 “呃,没见过,但就是了,那衣服,就是西南彝人服饰。” “还挺受欢迎的嘛,这又有了景区,这西南……”朱元璋意味深长道。 蓝玉立刻领会:“要不,召到京城来?” “好端端的搬家做啥,去,把她叫来,咱要见见这位后世留名的奇女子。” 蓝玉领命过去。 那游客们围着奢香,谁也没想到这位会来,绝大部分人也就是听过歌,这会才知道,是洪武年间的人物。 龙场九驿出名啊,某圣人的龙场悟道,现在在黔省还是超级大IP呢。 龙场九驿,她搞的。 连通西南与中原,促进民族团结。 于华夏,有大功。 虽然奢香现在脑袋懵懵的,讲真的,她在家好端端的,突然就被叫来这个地方了。 但西南人可不是野人,人家老公霭翠,祖上陕西迁蜀,由蜀入滇黔,她本人更是自幼聪慧好学。 她也常帮助丈夫处理政事,知道现在这个情况,一步是机缘,一步是深渊。 而游客们,是关键。 可惜代沟几百年,应付起来,实在是绞尽了脑汁。 乌蒙山我知道!响水滩我也知道,百里杜鹃我也知道…… 可是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响水滩我不知道啊! 百里杜鹃也会凋落啊! 还有问马烨怎么怎么的。 更离谱的问霭翠还在不在的…… 突然,人群外挤进来一个人。 奢香一见,心里一咯噔,该来的还是来了。 “妾身见过蓝将军!” 奢香琢磨了一阵,要不给跪一下吧,人的名树的影,蓝玉路过摇散黄。 这家伙在西南那些日子,可是没咋消停啊! 蓝玉迅速上前阻止,看着目光不善的游客们。 冒汗了! “哎呀!奢香妹子你这是干啥!这儿可不兴跪啊!你堂堂命妇,跪我作甚!那个,皇爷要见你,走吧。” 奢香心里有数,得这样的机缘,她要是不做些什么让皇帝安心的事。 水西水东必无的,哪怕朱元璋对西南一直以抚为重,也得把滇黔犁一遍。 不管会不会,这刻板印象就是这样的。 游客们跟着奢香到了朱元璋面前。 这次奢香是真的得跪了。 “水西奢香,叩见陛下!” 朱元璋也没在屋里,就在街上见。 “犯不着犯不着,起来吧,这又不是在大明,咱都是员工同事,聊聊天嘛。”嘴上这样说着,架子还是拿着的。 奢香起身,在朱元璋身后半步走着。 这可厉害了,见皇帝这事吧,你跪着,皇帝坐着,要倒霉,你站着,皇帝坐着,很正常,你站着,皇帝站着,事挺大。 至于溜达唠嗑型朝见,最高待遇了。 “瞧瞧,这大明城怎么样?你好像还没去过南京吧?这可是咱把秦淮河最好的铺子宅子拆过来造的呢。” 奢香看着周围的房子,回应着:“水西贫瘠之地,奢香也是初次见到如此景象,陛下圣明。” “别圣明了,要真圣明,历史上你也不会遭那些罪了。”朱元璋呵呵笑着说道。 其余人听着没啥,奢香听得冒汗。 “水西彝族绝不叛明,陛下大可放心!”奢香稳健答道。 要说后边马烨逼他们反,这事和朱元璋没关系?谁信呐。 马烨回京,屁事没有,这人活的老久了,正统四年还参与平贵州叛,攻黄柏山大破之。 (明史斩了,明实录没斩) 人家姓马,琢磨去吧。 反正表忠心,还不能让马烨背锅,就对了。 “西南贫瘠,这不行,作为诸夏一份子呀,得富起来,都是咱大明子民,奢香啊,听说你自幼聪慧,不知你有什么想法吗?” 要来咯,龙场九驿,早点开呗。 “陛下,贵州东北有道入蜀,但未曾修理,臣女愿依历史,建龙场九驿,沟通中原,平抚西南。” 朱元璋很满意,但还不够,笑眯眯的开口道:“不错,后世有句话说呀,这要致富,先修路,你知道现在的黔省是如何吗?” “我来!我是毕节的!我来展示!”操着西南官话的游客举手道。 说着上前掏出手机。 什么叫世界第一高桥梁的含金量啊!那千米海拔的高原峡谷,那桥梁,如登天路! 航拍华夏的剪辑一拉出来,bgm一响,鼻头都得酸。 奢香第一次,以这种视角看她生活的地方,那穷山恶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如今成了这样。 朱元璋笑眯眯看着奢香的表情,对咯,咱当时也这个表情,虽然这些桥梁公路和他没半毛钱关系,但看着就是爽嘛。 “如何?这就是如今的黔省 ,不敢想吧,那百里杜鹃,要是想去,不过一日即到,要知道这儿可是岭南。” 奢香知道朱元璋让她看这些是为啥。 你看看,各族团结,天堑变通途,穷山恶水变绿水青山,若是自我封闭(不服王化),那就只能一直贫瘠下去。 毕罗还是肉,子弹还是洪武通宝,自己选。 “我们那边,也会像这样吗?”奢香怔怔问道,实在是震撼的很。 朱元璋可不会一口应下,吹牛逼不好,“那得看水西水东,甚至整个滇黔是怎么想的咯,像后世这样,那肯定难,不过嘛,咱的子孙,见着这样的天下,也不会太久,你得信咱,咱也是饿肚子出来的人!” 不就是架桥,不就是公路铁路,不就是梯田水利,给大明科学院大明工程院时间,吐蕃都冲上去好吗! 奢香听着朱元璋画的大饼,吃!必须吃下! 话还没开口,朱元璋又若无其事一般感慨道:“哎呀,可惜呀,那些土司……” (木结构桥在老美西部大开发那会是能过火车的!) 要知道在明之前,西南基本上就没啥归属感,汉玩的郡国并行,唐宋都是羁縻州。 直到明才开始搞改土归流,但,朱元璋说:昔者诸夷不遵声教,恣肆跳梁,还有:溪洞蛮僚杂处,其人不知礼义。 到底还在以蛮夷归纳,开局时沿用的土司制度,也埋了不少的雷。 第275章 改土归流,大明西南代理人 土司,好像就没啥好名声的。 奢香和秦良玉这样的除外。 明朝在永乐年间平铜仁叛,设布政使司,算是开了改土归流的头,但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地区,大部分的地方,还是土司制度。 自治权极大,自成王国一般。 万历打空国库的三大征,其中之一就是征播州杨应龙。 这哥们祖上唐播州宣慰使杨端,传到他这,二十九代! 横跨唐五代十国宋元明几百年之久。 那是真的地头蛇。 而这样的地头蛇,西南还有一堆! 奢香的丈夫霭翠,是第六十六代! 人能背叛自己的阶级吗? 没来景区之前,奢香也不会,龙场九驿说白了就是交易。 但来了景区,抱歉,没得选。 她一个彝人,听着汉民唱着歌颂她的歌,大团结的样子,实话说很触动人。 而且这后世的样子,若是大明也能成那样,那就是大势,逆之则死。 “霭翠宣慰使那边,怎么想的?你来景区,他知道吗?嗯?别愣着呀,吃,待会凉了就不好吃了。”朱元璋在一个摊位上拿了两烧饼,又要了两碗鸭血粉丝汤,蓝玉再去斩只鸭来。 就这样大咧咧的和奢香就坐在小摊的桌椅上。 顺便给大明城餐饮业带了波客户。 “臣女遵……” “遵啥呀,吃个饭还遵旨,就正常说话就行啦!”朱元璋咬了口饼子,笑着道。 “谢陛下。”奢香也开始小口吃着。 这陛下,和听说的不一样啊! 这也太接地气了点吧? 伴君如伴虎,奢香还是小心吃着,没敢放松。 “不世袭,科举,这个你说不了主吧?” 两人刚刚说着改土归流的事,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就是世袭,地方权利永远传下去,那成什么了?玩儿春秋战国副本呢? “自然是难,若是有陛下相助,臣女有把握使水西归流,但别的家,难……” 这个相助,是除了拳头威胁下还得要些好处,水西不是她的,人家传六十六代,凭什么弃了世袭? 凭拳头大,那西南可就成一锅粥咯。 显然没人想要西南乱成一锅粥。 “问题不大,经济嘛,通路,教化,百姓离不了中央后,那土司算个屁!” 朱元璋无所谓的说着,美滋滋的喝了口汤,奢香知道,虽然没直说,但老朱最后的算个屁,包括她家……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管用,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老朱可太熟了! “那,水西能做些什么呢?”奢香也放松了些许,吃着饼子问朱元璋道,就是这饼里再来点折耳根就更好了。 “老朱!这个我来!”游客憋不住了,申请加入讨论组。 “哎,奢香,让后世才女给你这个水西才女说说, 老张!再来一套。姑娘,坐着说。”朱元璋笑着,招了招手让小吃摊的老张给游客也上一份。 游客也不客气,景区设定,来之前就学习过了,当即坐下,一推眼镜,“其实很简单,你们都洪武的,物资可以互联,这就是最牛的事了!奢香夫人可以在修文,也就是你们那的水西作为朝廷代理人存在,用经济,贸易,背靠朝廷支援来分化瓦解教化滇黔地区。 南有沐英,这次马皇后朱标都不会死,他也能活久点,想想,有钱,有粮有物资,有知识,谁愿意和土司们过苦哈哈的日子?” 说着,老张也把鸭血粉丝汤和饼子端上来了。 游客抽空说了声谢,想掏钱被老张拦住了。 又要继续说,这时老朱好奇问道。 “姑娘,你学啥的?还听明白嘞?” 游客一笑:“我呀,一个还没找的工作的历史系毕业生而已……” 这话不知伤了多少围观年轻游客的心。 “啊,学历史的,你要是在咱大明,也别管男女的,咱高低封个官给你做。”老朱欣赏道。 “嘿嘿,谢谢陛下了,我继续说哈,一切的问题,其实都是粮食问题,经济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百姓,别管是什么民族,生活在哪,到底来说,吃饱,穿暖,遮风避雨,就能归心。 不开玩笑说,肠旺面管够 ,全水西死士! 一边由中央给予支援,一边修路架桥连通外部,别只往蜀地去,还可以通湘西,通滇省,通两广入海,物资正在的互动起来,人口流通起来。 西南,就安稳了。” 奢香听着眼前和自己一般岁数的游客的话,心里也有数了,不禁想着,这要是都能顺利办成,西南的天,真要变了! 此为大势,万民的大势,土司,又算得了什么呢? 况且她原历史的功绩之一,就是改革彝文,动文字的人,魄力绝对不小。 “好!说的好!奢香,我就这样打算的,你觉得呢?”朱元璋笑着道,别管原先是不是这样打算的,反正抄作业就对了,还能问我不成? 奢香这次是真心回应了,“陛下圣明!奢香,愿担此重任!” 第276章 大秦电气 景区秦都的墨家小院里。 陶成道正和相里奚一起琢磨事。 “空压机是好东西啊!”相里奚满意的看着眼前刚送到的空压机,笑的贼灿烂。 陶成道满眼的羡慕,真好哇,始皇帝出手就是大方,凡工业科学所用。 直接找二手佬,买两台!拆一台用一台! “想不到摸不着碰不到的气,也能有此大用!”陶成道笑眯眯道,嘴上感慨着,心里已经想着这些天就赖这不走了!“一切的力都可以加以利用啊,就是可惜了,电是个问题。” 相里奚听着,哈哈一笑。 “成道再随我来!所谓发电,比起别的科技,可是简单的很呐!” 说着带着陶成道往后院去。 叮叮当当的响声传来。 “老子就说嘛!就我这水平!放古代绝对的男主!” “得了吧,就你那水平,我都不稀的说!” 俩游客在墨家弟子中间很显眼。 后院里摆着的手搓出来的发电机,也很显眼。 相里奚看着陶成道目瞪口呆的样子,得意呀,在别的园区埋头搞文娱搞军事时。 他们墨家人! 埋头苦干,拼命硬干,再加上小小的忽悠了一下热血游客们。 这不,电有了。 眼前的发电机,长得很粗矿,主打一个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那燃烧室贼显眼,按设计思路就是,啥都能烧,放大一下,搞个火力发电站,不在话下! 虽然心心念念的内燃机科技还没点出来,但使点法子恒定电压的话,电动机床设备已经可以在大秦用起来了! 内燃机也就不远啦! “二位先生!相里奚代表大秦,感谢二位相助!!”相里奚朝着两位游客拱手道谢,虽然游客的帮助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也加快了不少进度。 “还没呢,等试验完再谢嘛。” “对呀,而且,你们的人学东西是真快,我们多数就是靠张嘴说的。” 俩游客也很客气,就等着开机测试。 等到灯亮机器响,那才叫成就感。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 蒙毅抱了一堆可燃物过来烧,快递的纸皮子,全留着呢,最近花钱太多了,能省就省吧。 点火! 烧开水! 往复运动,切割磁感线,发电! 每一步都很一目了然,因为压根就没有外壳。 很直观的,秦墨们眼睁睁看着灯泡亮起,机床,角磨机,开始发出动静。 彩!彩!彩! 后院里人声鼎沸,欢呼喝彩声起。 “动起来!都别愣着!测电压!” 游客话没说完。 砰! 灯泡直接炸了。 院里鸦雀无声,反应过来的秦墨弟子迅速拔掉各种用电器的插头。 “这电压输出还是大了,你们注意看我操作,一定注意,会死人的。”游客说着,开始手动调节励磁电流大小。 这种几乎被淘汰的调节电压方式,好是好在操作简单,就是时间长了点。 不过以大秦的需求来说,这个就正好。 众所周知,电压不稳定,那和没有电也没啥区别了。 点亮了发电机科技,想稳定使用电器,尤其是大规模工业用电,还有长路要走。 (我是学物理看雾里勿理物理型的,真头晕。) (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请个假,理一下剧情发展,发烧,从昨晚烧到现在,吃个榴莲千层还吃出个虫子来,卡文还卡的我头疼,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