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异界,打造史上最强大汉帝国》 第1章 金陵城,是大乾的经济文化重镇,同样这里也是大乾产粮纳税的大镇。 所以这里被大乾看的很是重要,设有大量的兵马驻扎,加固城防。 经过近200年的建设,此时的金陵城已经是城高池深了。 在现在这个不怎么平稳的时期,每每有人经过,看到这高大厚实的城墙,心中都不由的升起一股安全之感。 而金陵城外有一条大河途经金陵,被金陵的百姓称之为秦淮河。 这条河,船来船往,有前来游学的学子,有前来做生意的商人,也有押送货物的官船,甚至是还有捕鱼的渔船。 可谓是热闹非凡。 当然了,虽然白天很是热闹,但仍旧比不得夜晚。 每当夜晚降临,秦淮河上花船齐出。 红色的船只、红色的灯笼、红色的绸缎、红色的装扮。 照映的秦淮河那是通红一片。 像是什么大爷来呀,小美人好久不见啊,这都是常用语。 你若是在河边,什么十八咳咳....... 什么琴声、筝声、琵琶声、箫声......... 这些靡靡之音,那更是响彻秦淮河,争奇斗艳。 那场面,那声音,那........ 啧啧啧。 销魂蚀骨啊! .................................. 且说今天,天气格外的阴沉,就连路过或者进城的人们都是一副急匆匆的阴沉之相。 此时城外的一条小路上,一名大约是十五六岁,身着青色的学子服,背后背着沉重书箱的少年急匆匆的跑着。 这个少年姓刘,名武,字玄羽,今年十六岁,是白麓书院的一名学子。 他本来是地球华夏国人,26岁,参加工作多年,依旧无所事事。 在某一天夜里,抱着手机吃鸡的他,不知道怎么的,就听见窗外电闪雷鸣,然后白光一闪,浑身麻痹。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后,自己就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变成了一名刚刚出生的孩子。 本以为穿越异世界后的自己凭借他脑海中的知识,就算不能翻云覆雨,那生活也绝对是有滋有味。 但很是可惜,六岁的时候父亲被抓了去做壮丁,两年后传来了死讯。 于是母亲直接病倒,两个月后追随父亲而去。 至于朝廷承诺的什么抚恤金、什么田地,啥都没有。 为了生存,刘武使尽手段,终于考上了白麓书院。 至于这其中的艰难道阻,就不足为外人所道了。 为此进入书院以后,刘武刻苦学习。 再加上前世26年的经验,很快就在书院站稳了脚跟。 特别是在前段时间,刘武16岁,参加了院试,成功的取得了秀才功名。 然后昨天喝酒庆祝,谁知这一睡就睡到了天大亮。 只见他一边跑嘴里一边嘟囔。 “完蛋了,完蛋了,今天上午是丹夫子课程,我竟然要迟到了。” 此时,一名挑着一扁担青菜的老者看着跑的这么快的刘武,不由的提醒道 “后生,慢点,别跑太快,小心点儿,别撞到人了!” 刘武一边疾跑,一边喊道“多谢老伯提醒。” 虽是这样说,但刘武的脚步不仅没有减慢,反而还加快了步伐。 看着刘武远去的身影,老者不由的摇了摇头。 “唉!年轻气盛啊!” 随后老者看了看担着的两筐青菜,又思考了一下今天可以卖出多少钱财? 够不够晚上去勾栏里玩玩? 想到这里,老者突然感觉腰有点酸痛。 于是再次看了看刘武远去的身影,不由的叹了口气,面露羡慕之意 “年轻真好啊!” 然后老者挺了挺腰,再次担着扁担向金陵城的方向走去。 嗯.........老者今年四十有二,已经可以称呼自己老夫了。 就是今天的菜有些许重了点儿,或许明天会有点腰疼,卖不了青菜了。 ................................... 没多久,刘武就跑到白麓书院的一间教室。 此时的他气喘吁吁,推开教室大门,连忙对着讲台低头道歉。 “对不起夫子,学生来晚了!” 然后他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等待着丹夫子的发落。 只是他等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听到丹夫子的声音。 他不由得有些疑惑。 “难道是丹夫子生气了,故意晾着我?” “不对呀?丹夫子虽然脾气不好、喜欢骂人、喜欢打手板、还有口臭、整天醉醺醺的,但也没其他不好啊!” “难道是夫子喝醉了,酒还没醒过来 第2章 此时,趴在桌子上的刘武,可是没有睡觉,他在想着一些事情。毕竟刚刚的事情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记忆,让他心中郁结。 在没有进入白麓书院前,刘武时常分不清自己在哪个朝代。 毕竟大家都称呼为自己是汉人,有《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等诸多著作。 但是,他思来想去,始终想不出华夏历史上有哪一个朝代叫做大乾。 于是进入白麓书院后他熟读史书,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在这个史书的开头,是一个名为晋朝的记录的朝代。 说是司马篡魏以后,建立了晋朝。 五胡乱华期间,有一支大约10万人的逃难队伍,在不知道遭遇了什么事情的情况下,来到了这个世界。 他们经过了挣扎求生,经过17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这片大陆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同时也经历了5次的改朝换代。 第一个朝代名为后汉,建国600载。 在当初10万难民中,有豪族子弟,也有世家子弟,更有姓司马的皇族子弟。 再来到这个异世界,争权夺利。 最后,一个自称是汉高祖刘邦后人,名叫刘章的人夺取了领导权利。 在他的领导下,10万难民在异世界稳步发展,针对敌人果断出击,最后恢复大汉,史书称之为后汉。 现如今的版图,完全可以说是后汉带领当初的族人打下来的。 可以说,现如今的人,自称是汉族,心中极其有傲气,身上极其有傲骨,不仅仅是口口相传的大汉,更跟这几百年打来的胜利相关。 只是经过600年的不断发展,社会趋于稳定,大汉周边再无敌手。 但就在这时,司马家族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些武功,培养了一大批武者,然后直接刺杀皇帝,强行改朝换代,建立东晋。 同时派出杀手刺客,刺杀勤王大军的将军,追杀刘姓宗族。 一时间,大汉各地狼烟四起,然后又被迅速平定。 平定后再次狼烟遍地,使得晋朝疲于奔命。 于是,东晋朝建立不过区区37年,就被起义军推翻。 起义军推翻东晋,然后彼此争锋,6年后,由李虎带领的李氏胜出。 李氏胜出后,找到刘氏族人,拥戴其登基。 然后搞了一个三辞三让,最后被禅让给李氏的李虎。 随后,李虎建立唐朝。 唐朝享国运249载。 之后就是三十年战乱,然后李氏复国,重新建立大唐,国运130载。 然后崔氏登基,建国大齐,享国运264载。 崔氏后,王氏建立周朝,享国运236载。 现如今是伊氏建立的乾朝,迄今为止已经有203年了。 按照推算,大致也差不多到了王朝末年。 而这个伊氏建立的乾朝,是欺负王氏孤儿寡母所建立的,同时也跟人人喊打的司马氏有很大的牵连。 据说,伊氏是土人蛮族,其太祖更是司马氏的马夫。 但是不知道为何,他们竟然在司马氏的支持下,篡夺了社稷神器,所以说得位不正。 于是伊氏重文抑武、同时在初期大兴文字狱,方才使得他建立的乾朝一直延续至今。 至于人人喊打的司马氏,据说被伊氏屠戮了个精光。 特别是近几十年,罗刹蛮经常挑衅大乾,但是大乾却连连退让,只是一个劲割地赔款,称臣纳贡,签订各种侮辱性条约。 比如自后汉所打下的领土,在北方,现如今已经被其丢弃的干干净净。 据说,大乾朝堂之上,特别恐惧罗刹蛮。 每一次和罗刹蛮发生冲突的将领,若是败了的,大部分都升官了。 若是胜了的,砍头,用来讨好罗刹蛮。 至于民间组建的所谓的义勇军、保乡军之类的组织。 那他娘的都是反贼,需要剿灭。 更甚至是每一次战斗后,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会赔偿罗刹蛮一大笔银子。 这还不算,每年还要给罗刹蛮上供丝绸、布匹、茶叶、白银等等。 对了,每年还要上供美女三万,甚至是皇帝的妃子都被上供过。 这样的国家,简直是恶心至极。 但偏偏他们对外如同软脚虾,对内却凶狠异常。 国内的起义军,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而大乾朝堂的做法也很是果断,但凡起义的地方,都会被屠杀殆尽,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为了讨好罗刹蛮,大乾朝堂经常搜刮天下,使得老百姓们活不下去。要不饿死、要不被卖身,为奴为婢,要不就是造反。 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奴隶出身,所以就算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改变不了骨子里、血脉里的那种劣根性。 而这个劣根性,叫 第3章 然而,对于教室内的群情激奋,刘武只是抬了抬头。 “一群小孩子,只会在这里吵吵嚷嚷,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烂了,他们的吵闹,对大乾朝堂根本毫无影响。” 于是,刘武便捂着耳朵,将自己的脑袋埋了起来。 他看不得也听不得这些无用吵闹的场景。 就在此时,教室外匆匆跑过来一名学子,扶着门框,对着教室内群情激奋的一众学子道 “大家不要吵了,章兴生师兄在书院的校场上发表演讲了,说是要号召全书院的有识之士,联名上书,希望朝廷拒绝甲申条约。” 此言一出,本来还吵吵嚷嚷的教室瞬间就鸦雀无声,似乎是在消化这突入起来的消息。 “真的吗?”有人疑惑的问道。 “真的,此时已经有好多班级都去了。” 来者扶着门框,依旧喘着粗气,非常肯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哗.......” 听到他如此肯定,教室内再次喧哗了起来。 就连装作鸵鸟的刘武,都不由的抬起头来瞥了一眼,有些诧异这人是怎么有这样的胆子的? 不过在他想到章兴生此人,虽然文采非凡,但是其更爱钻营、投机取巧。 他此次的目的,可不是单纯的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随即,想清楚这些以后,刘武再次将脑袋埋了起来。 但是,刘武清楚章兴生此人的为人,可这并不代表其他学子清楚。 于是乎教室内所有学子都很是激动。 “章兴生师兄,他可是咱们学院内最年轻的进士,今年也不过才21岁,前途无量啊!” “是啊,据说章师兄可是能够直接将奏章报到皇帝面前的。” “什么据说、可是的,按照朝廷惯例,章师兄此时完全可以将奏章报到皇帝面前,” “既然如此,我们快去。” “对对对,我等快去,为天下苍生出一份力。” “是极是极,我辈士子,当是如此。” 说到这里,一众学子再也等不及了,你推我,我推你,彼此簇拥着出了教室大门,向书院的校场跑去。 “老大,咱们也一起去吧!” 见此,欧阳盛和吕束二人直接走到刘武面前。 “不,我不去。”刘武斩钉截铁的回道。 但是两人可不管他,直接上手,拉着刘武就往外走。 “唉唉唉,别拽我!” 对此,刘武是真的不想去。 但是面对二人的拉扯,终究是抵不过二人的力气,无奈的被拽着向校场走去。 “唉唉唉,我去还不行嘛,别拽了,再拽衣服都要烂了。” 此时,校场内,中间是好几张桌子叠起来的讲台,讲台周围人山人海,可以说整个书院的学子都已经聚集在此。 而讲台上,章兴生站在高处,不断的诉说些什么。 “朝堂腐败,皆因奸佞横行,奸臣作祟。我辈士子,应当上报天子,下报百姓。所以我在此直言,只希望天子圣明,铲除奸佞。” “然,我人卑言轻,一人之言无足轻重,所以我将大家叫到这里,是希望大家联名上书,请求天子拒绝此不平等条约。” “此次上书,必然会得罪那些奸臣,所以我章兴生愿意做第一人,到时候即使奸臣寻找麻烦,也只是寻找我一个人,必然不会寻大家麻烦。” 只听高台上,章兴生说的是口吐莲花,一副大义凛然之相。 对此,吕束非常不屑,低声说道。 “这个章兴生,口蜜腹剑,只会投机钻营,此次也不过是借此机会,想要将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朝堂之上,以此来获得名望罢了。” 而欧阳盛也很是赞同,道“确实如此,我父亲也常说,此人善于钻营,在开始之初,一定会有所发迹,所以让我对其表示亲近,为我的前途铺路。” “但是此人心性又过于薄凉,所以虽然亲近,但是不能太过,要及时抽身而出,不然一定会被其陷害,推出去背锅。” “所以此时他说的虽然是如此的大义凛然,但这都是为了名望罢了。” “此事必然为朝堂所不喜,但到时候迫于他的名望,朝堂肯定不会对他有什么行动,但是其他参与的学子,那就惨了。” “事后,所有参与的学子,估计都会被一一清算。” 欧阳盛说的信誓旦旦,完全没有了面对刘武时候的小心翼翼。 对此,刘武瞥了他们二人一眼,道 “无论如何,面对此事,他出头了,所以我们在心中可以这样想,但是绝对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若是这样,我们岂不是和他一样,这岂是君子所为。” 此话一出,吕束和欧阳盛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们此时也回过神来。 似乎,刚刚所作所为,并不是君子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