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要我二选一,我怯场了》 第137章 韦石安的出现,让甘采儿他们去京都的队伍,又多添了三人,韦石安和他的两个书僮,远山和远水。 杜恪是开船前的最后一刻,才匆忙上船的,他身边跟的人不多,只有黄嬷嬷和他的大丫鬟喜鹊。 这让甘采儿有些意外。这么点人,似乎与一出手就豪掷二千两黄金的气势,不是很般配? 黄嬷嬷看出了甘采儿的疑惑,于是笑道:“上次给夫人的钱,那是姨娘自己箱底里的钱,大夫人和老爷都不知道的。” “今日出行的人员,是府上统一给安排的。” “竟连一个小厮都不让带吗?”甘采儿忿然道。 就算杜恪再年幼,那也是小公子。哪有身边只跟丫鬟嬷嬷的? 黄嬷嬷无奈地笑笑,没说话。 甘采儿也知她难处,赵姨娘就算再受宠爱,也只是妾。杜府掌家做主的还是杜夫人,她让带什么人,就只能带什么人。 “没关系。到了下个港口,我去一趟伢行,给八公子挑两个机灵的小厮便是。”甘采儿安慰道。 “哎呀,那可太好了!”黄嬷嬷喜极而泣。 “老奴在这儿就先谢过兰夫人了。” 一行人中,杜恪的年纪最小,而且他娘给的钱最多,所以甘采儿将船上最好的一间客房订给他了。 “福庆号”按时起锚,平稳地滑进汨江,开始了这趟行程。 杜恪不是一个活泼的孩子,他文文静静的,不爱说话,看人的目光甚至怯生生的,很怕见生人。 甘采儿看得心疼,哪有小男孩子不顽皮,不爱玩闹的?杜恪这样子,不知在杜府是受了多少欺负,多少委屈。 不知是出于对星儿的思恋,还是出于对杜恪的心疼,甘采儿总是有意无意爱去逗着他玩。 杜恪着对生人很拘谨,也很抗拒,但对甘采儿却十分粘,格外信任。也许是还记得她出手帮过他。 甘采儿拿着纸折的虫子吓唬他,他被吓到了,也不恼。 她怂恿他来拆纸虫子,他刚开始很害怕,一个劲儿往后缩,但慢慢的,也敢上手摸了。 “看来八公子很喜欢夫人,平时他没与人玩这么久的。”黄嬷嬷慈爱的看着他二人玩闹。 “八公子太安静了,小男孩就该闹腾些才好。我有个弟弟,他小时候闹得能将屋子都给拆了。”甘采儿笑道。 “兰夫人一看就是福窝里长大的,想来甘家父慈母善,和睦得很。” “还好吧。”甘采儿被夸得脸红,有些不好意思,“我家里人读书不多,所以规矩少,爹娘管教也不严。大家就图个乐乐呵呵,和气生财。” “兰公子逢考必过,次次第一,这还叫读书不多呀?”黄嬷嬷笑着打趣。 “哦,对了。出门时,姨娘还特意叮嘱我,要让八公子多与兰公子亲近亲近。还说若见兰公子得了闲,请要他指点八公子一二。” 呃,甘采儿差点将这事彻底忘了。 她收下的二千两黄金中,还有一部分是兰亭舟要给杜恪当临时老师的束脩。 “他呀,闲,闲得很。我这就叫他去。”甘采儿干笑两声,扔下纸虫,便跑了。 “要我给杜恪当老师?”兰亭舟一挑眉,问道。 “呃,当初...好像...是有这么答应来着...”甘采儿越说声音越小。 “你连问都不问,就替我答应?”兰亭舟只觉额头青筋直跳。 他才二十,收什么徒! 要知道,对于读书人来说,拜师和收徒都是极其慎重的事。师生间的传承关系有时堪比父子血缘关系。 哪能如此随意?! “临时,临时的!” 眼见兰亭舟脸色越来越沉,甘采儿连忙上前倒了杯茶,十分讨好地递给他。 “不记名,不收徒!就只是在船上,你没事教教他而已。” “二两千黄金呢......” 甘采儿伸出手,拽着兰亭舟的衣袖摇晃,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兰亭舟斜睨她半晌,终是沉着脸,将那杯茶喝了。 “夫君,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甘采儿甜甜地道,脸上瞬间笑开了花,一排雪白的贝齿,闪着光,生生晃花了兰亭舟的眼。 兰亭舟脸色稍霁,将茶杯放下。 “走吧。” 第138章 兰亭舟答应给杜恪讲书,甘采儿立马带着人,将杜恪隔壁的房间布置成了书房。 书房刚布置好,黄嬷嬷就带着杜恪过来。一进屋,她就让杜恪给兰亭舟跪下行礼,兰亭舟一抬手,将其拦住。 “不必行礼。” “不过是在路途之中,对八公子学问上略加指点,担不得师生之名。” 黄嬷嬷见兰亭舟如此说,也不好强求,遂做罢。 接着,兰亭舟详细问了杜恪的学业,读过什么书,写过什么文章,喜欢什么画。 杜恪一一作答,声音清脆,举止有度,一改他在生人前的怯弱胆小。虽仍是显紧张,但紧张却不退缩,颇有章法。 兰亭舟不由点头,难怪卢昱会看上他,确实是好苗子,若用心教导,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请八公子写篇字,或作幅画来一看。”兰亭舟道。 杜恪选择了作画。当他执笔在手时,整个人就变得格外专注,稚嫩的小脸板得死死的,竟有一丝严肃。 兰亭舟看着他笔下的画,忽地一笑,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喜欢大写意的画风,难怪卢昱要收他为学生。 几笔下去,画已现雏形,兰亭舟看向杜恪的目光,多了几分欣赏。他微微含笑地看着杜恪,可看着看着,他眼神蓦地一凝,沉下来。 他目光落在杜恪手上,杜恪的手握着笔杆,尾指处稍稍翘起,时不时动一下,像只不安分的小蝴蝶。 兰亭舟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尾指,一丝一毫没稍移。他眸色沉沉,幽暗难测,眼底深深墨云翻涌,似卷起了滔天巨浪。 他死死攥紧掌心,额头淌下汗来。 黄嬷嬷觉出了兰亭舟的异样,于是上前轻声问道:“兰公子,可是有何不妥?” 兰亭舟将目光收回,看了黄嬷嬷一眼,沉声道:“嬷嬷,还请借一步说话。” 说罢,他便率先抬脚,出了书房。 黄嬷嬷跟在他身后出来。 “兰公子,可是我家公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黄嬷嬷问。 兰亭舟没答话。他站在走廊上,迎着江风,远远眺望着宽阔的水面,良久无语。 久到黄嬷嬷都不知所措,想再出言询问时,兰亭舟忽开口,说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我小时候,也很喜欢北派画风。” 黄嬷嬷不明所以,只能安静地听着。 兰亭舟微微一笑。 “所以,我差一点也成为卢大人的学生。只是家父不许,便作罢了。” 黄嬷嬷更加的不明所以,不过她仍是满脸带笑,谦卑地恭维着。 “兰公子天纵奇才。不管是南派北派,兰公子都定能大放异彩。” 兰亭舟淡淡一笑,自顾自地说道:“家父没出事之前,我经常会借故去卢大人家中。” “那时我才五六岁,与八公子此时差不多大的年纪,还是先帝在位的时候。” 黄嬷嬷忽想到什么,微躬的身躯突然一僵,脸上的笑也淡了一瞬。一道厉芒飞快从她眼底掠过,隐隐带了一丝杀气。 “不知兰公子给老奴说起这些,是有何意?” “拙荆曾跟着嬷嬷学过几日易容术,想来嬷嬷应该知道,易容术能易容,易形,甚至能易骨,但唯独易不了神,天生的习惯更是难改。” “兰公子,你想说什么?”黄嬷嬷抬起头,眼神冷下来。 看着黄嬷嬷突然变得犀利的眼神,还有紧绷着蓄势待发的攻势,兰亭舟似乎并不意外。 他微微一笑,仍是一派云淡风轻。 “家父含冤入狱,是今上登基后大赦天下,我才得以除去罪臣之子的身份,能够参加科举。” 第139章 兰亭舟淡淡地看着黄嬷嬷,目光清冷且平静:“对今上,我是感激的。” 黄嬷嬷没说话,只是看着兰亭舟,她微躬的身躯已经挺得笔直,一位年过五旬的老妪,突然变像把锋利的剑。 兰亭舟丝毫不怀疑黄嬷嬷有一击必杀自己的实力。 不过,他并不畏惧。 “拙荆既然收了贵东家的钱,那兰家自然会信守承诺,拼尽全力也会将八公子安全送抵京都。” “这一点,嬷嬷不用担心。” 黄嬷嬷的脸色稍缓,戒备的神态也松了松。 “既是如此,老奴便替东家谢过兰公子。” “不过,不知兰公子给老奴说起这些,是有何意?” 黄嬷嬷再一次问出这句话。 只是这一次,她语气中少了诘问和杀意,多了份真诚,更有一份意有所指。 兰亭舟垂眸,思忖片刻,而后缓缓开口。 “家父是被人诬陷,含冤入狱,最后受刑不过,惨死在狱中。” “虽然,今上在大赦中免了他的罪,但他本就不该有此罪。生为人子,这个冤曲,不得不平,而那罪魁祸首,也不得不除。” 黄嬷嬷沉默了片刻。 “老奴没啥文化,见识也浅薄。不过也还知道‘善恶到头终有报’,做恶之人终归要有报应,老天爷是长了眼睛的。” “兰大人的冤曲,有朝一日定能昭雪。” “会吗?”兰亭舟看着黄嬷嬷。 “会的,当然会的。老天爷自有公道。”黄嬷嬷和善地笑着。在这一刻,她又成了往日那位充满慈爱的老嬷嬷。 “兰公子,你看这乌云蔽日,从来都只能蔽一时,不能蔽一世。” 远处的江面上,有几朵厚重的浮云,时不时地飘在太阳面前,天光便一时暗,一时明。 “那便借嬷嬷吉言了。”兰亭舟拱手,向黄嬷嬷行了一礼。 “哎呀,这可不敢当。兰公子,你折煞老奴了。”黄嬷嬷侧身避开。 “自明日起,每日辰时我来给八公子讲书。” “老奴记下了。”黄嬷嬷应下。 然后,她顿了顿,试探道:“那公子还需准备拜师礼吗?” 兰亭舟淡淡一笑,仍是拒绝:“不必。兰某才疏学浅,当不得八公子的老师。” 黄嬷嬷心中不由肃然,都道兰大人铁骨铮铮,从不对权贵谄媚讨好,看来果真不假。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杜大人和卢大人都看好兰亭舟。 “只是有一点,嬷嬷需得万分上心。”兰亭般忽道。 “兰公子请讲。” “八公子的书房,除最亲近的人之外,谁也不得进。特别是在他写字或是作画时,外人严禁止入内。” 兰亭舟说得慎重,黄嬷嬷心中一凛。 “为何?” “子肖其父。”兰亭舟淡淡地,一字一顿道。 黄嬷嬷瞳孔一缩,极为震惊。 “卢大人的家,我进得,旁人也能进得。据我所知,卢大人的学生可不少。 “七八年,并不是一个太久远的时间。” “多谢公子提点。老奴这就去安排。”黄嬷嬷对兰亭舟深深一礼。 “嬷嬷。”兰亭舟叫住了正要转身离开的黄嬷嬷。 “杜大人可有派人暗中保护?” 黄嬷嬷身形一顿,而后摇了摇头:“没有,杜大人对八公子不敢有特别偏宠。” 兰亭舟蓦地生出股一恼怒,他怒极而笑:“你们就是这样欺阿采心善,好骗?” “竟然任何保护措施都没有?!” “兰公子息怒。此事兹事体大,知道的人,无不是九死一生,哪敢让兰夫人知晓?不让她知道,才是对她好。” 兰亭舟闭了闭眼,努力平复心中的怒意。他也知道此事不知道比知道更安全,但一想到甘采儿被人傻傻的骗,被人利用,甚至连她性命都不管不顾,心里的怒,就怎么也压不住。 黄嬷嬷走了。 兰亭舟一直站在船楼上吹江风,直到杜恪拿着画来找他,他才恢复了冷静。 杜恪画的是江水和船,笔法稚嫩,但意境开阔,确实子肖其父。 兰亭舟看着杜恪,眼前重叠过另一个人的模样。那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眉目清秀,人也很安静少言。遇上生人,总是喜欢回避,遇上相熟的人,才会露出活泼狡黠的一面。 那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子,喜爱书画,作画时尾指总爱上翘,惹得卢昱没少训斥,可他就是改不了。 兰亭舟有段时间在卢昱家中常遇见他,他偶尔会给兰亭舟看他作的画。 都说文如其人,画如其人。 兰亭舟相信一个心中无千壑,胸中无大志的人,是不可能画出那样波澜壮阔的山水图的。 “八公子,你今年多大了?”兰亭舟问。 “回先生,学生今年六岁了。”杜恪脆声声地回答。 兰亭舟心中一哂,这才是杜大人离京,到旦州的真实原因吧 这个奇特的遇见,突然让兰亭舟觉得,也许他真能赢了甘采儿下的那个赌注。 如真赢了,他想给甘采儿买一只嵌满红宝石的凤冠金钗。 她就该像一只骄傲火凤一样,艳烈,而火热。 第140章 第二日一早,甘采儿就听说杜恪病了。 “昨日我见他还好好的呀,怎么一下就病了?”甘采儿很意外。 “可能是晚上吹江风受了凉吧,听说病得也不重。只是船上缺医少药的,黄嬷嬷担心他病情加重,所以才让他暂时呆在房间里别出来了。” “也不让旁的人去打扰,说人一多,不方便养病。” 小红一边帮甘采儿梳着发髻,一边说着八卦。 “小红,去将我们带的药,挑些对风寒有用的,给黄嬷嬷拿过去吧。”甘采儿道。 她这次上船带了很多药,各种各样的都备了不少。 因为她记得在前一世,“福庆号”中途上来一个小孩子,后来就是得了风寒,又晕船,导致高热好几日都不退。 而船上又只备了一些防晕船的药物,因而急得他家人团团转,在船上挨个房间敲门,问有没有退热的药,愿意高价购买。 听说那孩子几次命悬一线,差点没挺得过去。最后,在江上偶遇一个老渔夫,给了几粒祖传的丹药,这才让那孩子退了热。 只是,那孩子高热得太久,脑子已经烧得迷糊,说是怕是成傻子了。 通过那次的事,甘采儿充分意识到,出门在外,得多带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这一次出发前,她专程跑了好几个大医馆,什么治风寒、晕船,内伤,外伤的药,全都打包不少。 她也私心希望,这次若再遇上那孩子,能帮上点忙。 可她没想到,这才过了一天,她备下的药便有了用武之地。 “把药给我吧,正好我要去他那边,顺道带过去。”兰亭舟忽开口道。 “你这几日就别去八公子那里,免得过了病气。若在船上生病,医治起来不便。” “可,两千两黄金呢...我若不去看看,于心难安。”甘采儿有些犹豫。 兰亭舟看了她一眼,颇有些无奈 “放心,你的两千两黄金跑不了。我天天都替你看着,你只管安心吧。” 兰亭舟拿上小红找出的药,走了。 他终于说服甘采儿短期内不去见杜恪。 杜恪是一颗惊天巨雷,一旦被人发现,就会把他周遭所有的人都炸得尸骨无存。 兰亭舟不想甘采儿离他太近。 “福庆号”是一艘大型客船,为了保证航行速度,不是所有港口都会停靠,而只在大港口或大的城镇停留,大约每两三日才会靠岸一次。 “福庆号”第一站停靠在凤天镇。凤天镇虽叫镇,但其实比竹山县还大。 这得益于它在汨江的水路、陆路要道交汇处,来往的客船和车马大多要在此处停留,所以格外繁华。 连坐三日的船,终于能有机会下船落地,大家都很高兴,纷纷往岸上去。 船老板给了大半天的时间,叮嘱所有人一定要在天亮前回到船上,“福庆号”卯时准起启锚,过时不候,若是谁错过了时间,责任自付,概不退赔船票。 “你也要上岸?”兰亭舟见甘采儿整理衣服和行装,出声问道。 “嗯。”甘采儿点头。 “之前答应了黄嬷嬷,要去伢行给八公子挑两个小厮。” “黄嬷嬷同意吗?”兰亭舟皱眉。 “当然同意呀。现在八公子只有黄嬷嬷和喜鹊二人跟着,太不方便了。” 兰亭舟沉眸,略思忖道:“你不如把钱给黄嬷嬷,由她亲自去挑。毕竟她经验足,而且又服侍八公子多年,更能知道谁合适。” “若你自己去挑,难免会挑得不合八公子心意,白花了钱。” 甘采儿觉得兰亭舟说得很有理。 但是,她没如他建议的那般,将钱拿给黄嬷嬷,而是让黄嬷嬷与她一起去伢行。 当兰亭舟看到甘采儿不仅要与黄嬷嬷同去,她手中还牵着一个杜恪时,脑袋不由一炸。他看向黄嬷嬷。 “嬷嬷,八公子病还未痊愈,此时下船,是否不妥?” “多谢兰公子关心。八公子的病已无大碍。”黄嬷嬷和善地笑着。 “八公子第一次出远门,怕生得很。老奴跟在他身边,也方便照顾。而且,老奴也想带他去镇上医馆再瞧瞧,拿些药回来备着。” 兰亭舟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 “我也同你们一起去吧。坐了三日的船,上岸走走也好。” 甘采儿虽意外兰亭舟主动提出要逛街,但能与他同行,她还是很高兴的。 两辈子加起来,她与兰亭舟一起逛街的次数,那都是屈指可数。 “墨云,你去知会一声亭之,叫他带着人跟上。码头上的人杂,多加些小心。”兰亭舟吩咐道。 “是,公子。” “对了,小筱呢,今儿怎么没瞧见她?要不,我们把她也叫上?”甘采儿道。 “小姐,朱小姐一早就跟韦公子下船了。这会儿怕都走好远呢。”小红幽幽地道。 甘采儿顿时无语。 果然是女生外向,一旦有了心上人,哪里还记得她这个闺蜜。 “夫人,我们也走吧。时辰不早了,我们快去快回,别错过了开船的时间。” 于是,兰亭舟、甘采儿一行人也下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