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合集》 3. 159(1) 天色阴沉,寒冬萧瑟的风吹起满地残破的落叶,发出嘎吱声响。 这条路似乎很多年没有人走过了。原本是条四车道的柏油马路,但临近路边的两个车道都堆满了枯叶,只剩下中间的二车道还可以行走。只是厚厚的尘土堆在深黑色的柏油上,显然是人迹罕至。 远处一个街区,倒是能听见叮铃哐当的声音。 天亮了,早起的上班族拎着早餐、急匆匆地赶地铁;上早课的学生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往学校而去。 明明只隔了二百多米的街道,这里却是一片死寂,只有微风有条不紊地吹走落叶。 这里是中都市132号污染区。 …… 忽然,一道微弱的“咔擦”声响起。街角似乎掠过一道黑色人影,这个佝偻着腰背的男人小心翼翼地观察四周,确定没人注意自己后,他快速地窜进街边一家早餐店。 他熟门熟路地打开后厨的门,推开墙角的橱柜,右手在墙壁上四处摸索。 “找到了。” “咔哒——” 角落,一道机关门倏地弹开,门洞狭窄,只供一人弓腰行走。男人松了口气,猫着腰溜进去,等到他的身影完全进入地道后,那门又缓缓合上。 …… “——你今天迟到三分钟。” “不是吧组长,今天隔壁小区不知道搞什么活动,一堆人围在小区门口。我花了好久才绕进污染区没被发现。” “闭嘴,先穿上防辐射服。” 男人嘀嘀咕咕地抱怨了一句,结果同事递来的白色防护服。等他悉悉索索地穿好时,男人发现:“小李不也没来么,他比我迟到更久。” 被叫做组长的中年女人早已穿好防护服,她从桌上拿起一叠实验数据,没有回应。 “组长?” “小李请假了。” 男人愣住。 过了会儿。 “……他以后还会回来么?” 组长停步,转身。那身厚重的白色防护服挡住了她身体的每一寸皮肤,黑色的面罩令人看不出她到底是什么神色。男人被她看得吞了口口水,等到组长转身,他僵硬的身体才放松下来。 两人走到一扇钛合金闭锁门前停下,验证虹膜、指纹解锁。 “嘎吱——” 破旧尘封的大门重重向两侧开启,门的背后,上百个穿着相同白色防辐射服、戴着防辐射面具的研究员匆匆碌碌,在数十个不同的实验室中奔波穿梭。 *** 有钱能使鬼推磨。 *** A型辐射事件后,全球人口锐减。 中都市原本是华夏最大的几座城市之一,拥有一千二百万的常住人口。A型辐射事件后的第三年,中都市人口数量锐减至三百万。至2025年,这个数字已经下滑至250万。 曾经繁华拥挤的街道,此刻空荡萧瑟。一块块污染区如同伤疤,横亘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污染区外还偶有人声,污染区内却只有永恒的死寂。 没有人会注意一个污染区,更不用说是一个污染区的地下区域。 大地之下,钢筋水泥土的下方,一个个只有一立方米大小的黑铁笼子,将地下实验室的东南区域划分出一座蜂窝般的监牢。 这些笼子是全封闭式的,只在天花板上开了个人脸大小的口子。 “35号实验体对γ试剂反应不佳,出现红疹、躁郁、发热等多项表现;继续观察,划分进B组。” “44号实验体对γ试剂反应不佳,出现强烈的身体抗性,目前已休克,划分进D组。” “159号实验体对γ试剂适应性良好,对光敏感官增强……继续观察,划分进A组。” …… “324号实验体对γ试剂反应不佳,口鼻出现大量血迹;继续观察,划分进D组。” …… 冰冷的声线没有一丝起伏,一个研究员负责在平板上写写画画,另一个更高等级的研究员则打开铁笼口子,面无表情地对着里面蜷缩成一团的人类做出判断。 这个实验室一共有363个黑色铁笼,如今,只有113个笼子里还关着人。 说是人,因为常年被关在这样狭窄逼仄的空间里,他们只能蜷着身体。于是脊椎变得脆弱弯折,每一个都瘦骨嶙峋。缺乏紫外线的照射,他们的肤色苍白如雪,皮肤又薄得像纸,纤细的紫筋在皮肤下清晰可见。 A、B、C、D。 两个研究员面无表情地将113个笼子划分归组,哒哒的脚步声在长长的走廊里回荡。等到这脚步声渐行渐远,一切又归于平静,只有几道短促的嘶吼低喘声,夹杂着难以忍耐的极致痛楚,暗示这个被世人遗忘的地底还有这样一群不为人知的“人类”。 这样的情景一日日重复上演。 偶尔有人将笼子里的“人类”拉出水泥囚牢,过几个小时又将奄奄一息、不知生死的他们再送回监狱。 如此不断地离开、回归。 笼子里的幸存者越来越少,日夜重叠,终究只剩下不足十个实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验体。 冰冷潮湿的地下监狱,走廊的尽头,三四道穿着白色实验服的身影哒哒走近。牢笼里,有个浑身湿透的瘦弱身影听见了这声音。应该还是个孩子,看上去只有六七岁模样,浑身瘦得皮包骨,皮肤极尽惨白。湿漉漉的黑色长发遮挡住一张骷髅般的脸庞,听见了声音,孩子挣扎着想去看看,却踉跄着又倒回地面。 脚步声停在了这个牢笼前。 “就是这个?” “是的,萧先生,这就是159号实验体。A计划一共有363个实验样本,时长3个月零6天,目前一共剩下四个实验体。159号是表现最为出色的。 “我们对所有363个样本都进行了γ、β……等试剂实验,并提取额叶样本做了实物检测…… “其中,44号实验体在额叶样本检测中出现癫痫现状,90号实验体…… “目前只剩下44号、90号、159号和301号实验体,存活。159号是大脑活跃度最高的实验体。您看,”牢笼天花板的那个窗口里,出现一张戴着口罩的冷漠脸庞,“159号实验体的大脑还保持高度警觉性,159号能听懂我们的谈话,并且在上一个对抗实验中,还残存厌恶杀戮的念头。” 萧辰安点了点头,忽然他仿佛想起什么,问道:“159号实验体是我和谁的孩子?” 实验员:“是赵小姐的表妹。” 萧辰安:“我记得……好像是叫林玲?” 实验员翻开手里的资料:“林玲女士,1995年生,首都人,与赵斯珣小姐是表姐妹关系。A型辐射事件后,林玲女士没有觉醒异能,并由于在此之前就患有重度抑郁症,加上辐射事件影响,于2022年、2023年和2025年分别进行过三次自杀行为。 “被救下后,林玲女士换上精神分裂症。提取她的卵子后,一共与您进行19次试管婴儿实验,最终存活下8个胚胎。林玲女士的卵子和您的匹配度很高,目前一共有四个实验体存活,其中有两个就是林玲女士的孩子。” 萧辰安有点惊讶:“除了这个,还有哪个?” 实验员:“44号也是林玲女士的胚胎培育而成。” “赵斯……那个女人的基因,和我确实高度匹配。她唯一还算亲近的亲属,基因都能和我更加匹配……”一边说,几人一边往回走。 牢笼里,那个孩子好像一直听着他们的对话,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萧辰安:“对了,他是男是女?” 实验员:“她是个女孩。” 4. 山河不夜天2 时维九月,秋高气爽,正是大闸蟹出水之时。 唐慎自离了姑苏后,就再未尝过阳澄湖大闸蟹的鲜美滋味。 盛京哪里都好,因地属大宋北方,临近辽国,从不缺乏牛羊肉。大宋对牛羊肉的管禁没有前朝严苛,在姑苏也能吃上牛羊肉,但想要吃得畅快,却连达官显贵也要金贵些,不能开腹大吃。可出了牛羊肉这类山珍,海味之类,盛京远不如姑苏。 尤其是大闸蟹。 上辈子唐慎考上大学后,一直定居北京,可后世的快递物流非常发达,别说想吃苏州的大闸蟹了,就算是澳洲大龙虾、秘鲁鲜生蚝,前一天想吃,第二天去菜市场买就是了。 这次先帝驾崩,难得休沐,唐慎掐指一算,已经三年没回过姑苏了。 “趁着这次休沐,我们要不回趟姑苏和金陵?” 王子丰倒是诧异看他,思忖片刻,说道:“先帝驾崩了。” 唐慎:“是啊。” 王溱:“刚驾崩。”顿了下,又补充:“才不过半月有余。” 唐慎:“对啊,要不然我们还没有这次休沐。就是因为先帝驾崩,才能放假,才能回家啊。”这其中难道有什么不合理性? 王溱微微一笑:“小师弟所言是极。” 唐慎继续谋划起来:“自大运河一路南下,先到金陵,那就先去你家……” 窈窕月色,漫无边际的小圆大湖中,两人坐在湖心小亭。唐慎不愧是传统理科生,这要让唐慎再晚穿越几年,大概还能做个MBTI人格测试。E不E人不好说,但肯定是个J人,已经开始一天天按时间表规划行程。 “自盛京走,早晨出发,晚上就到了北直隶。在北直隶可以逗留几日……”唐慎在心里谋算着。 王溱单手支着下颚,含笑的目光落在唐慎身上,心道:寻常官员都趁着新王登基打点上下,巩固地位,寻求晋升之路。唯有自家小师弟,与众不同。 感叹一声,王大人又想:我师弟果然出类拔萃,不同流合污。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倘若自己不护着点,行走世间岂不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只得多看着点了。 论滤镜之深,世人未有出王大人之左右。 唐慎计划了回乡探亲的计划,王溱自然不可以就像他想的这样,什么都不做,纯粹回一趟江南。 于是临行前三日,唐慎与唐璜仔细地收拾行囊,买了些京都特产等着回乡送亲。王大人则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出入六部,一来是先帝驾崩,二来是新帝登基,每件事都需要王大人亲自操心。 等到终于出行那一日,二人登船,一路向南。 大运河自北向南,浩浩汤汤。 站在船头,唐慎想起一件事:“运河是前朝文帝修建的,但在我那个世界,却是一个叫隋炀帝的皇帝的政绩。” 王溱:“哦?隋炀帝,随朝?” “是耳左月随。”解释一番后,唐慎讲起了隋炀帝的故事,但他的重点倒不是隋炀帝的一番丰功伟绩,而是隋炀帝的皇帝,那位传说中的“六味地黄丸”。 王溱左手执扇,在右手掌心轻敲。时不时还会问上两句,引得唐慎更饶有兴致地讲故事。 半月后,途径金陵,终于抵达姑苏。 二人是秘密返乡,但回金陵时不免走漏风声。远远还没到港口,便看见姑苏大小官员都站在岸边,伸长脖子,翘首以盼。 二人无奈,又是三日的官员应酬。 等到第三日,王溱随着唐慎去唐家吃了顿便饭,大伯母在席间提起:“你还记得唐家村么,景则?” 唐慎自然记得。“原是赵家村,因我中了探花,就改了名字的唐家村。大伯母,我在那长大,当然记得。” 大伯母道:“这几日各地县令都进姑苏述职,那唐家村的村长随着他们县的县令也来了。因着咱们家的关系,唐家村村长特来拜访,送了好些礼。” 说是送礼,也都是些野味时蔬,还有麂皮大雁。唐府不缺吃食,但村民们一番心意,大伯母这样八面玲珑的人自然不会拒绝,回了一些礼让村长带回去了。 大伯母:“村长说,村民们都很想你,你和阿璜幼时住的屋子,一直有人修缮清扫,还是原先的样子。还是那曾夫子,你还记得?” 唐慎:“曾夫子是我的启蒙恩师。” 外人都以为唐慎的启蒙老师是梁博文,但硬要说,曾夫子才是真的教唐慎知书识字的夫子。 大伯母:“曾夫子前年生了场大病,身子不大好了。听说这事,咱们唐家派了大夫去看过,如今好多了,但他已到花甲之年,年轻时挨过饿,你可多去看看。” 唐慎立即应下。 事不宜迟,两人过几日就要回盛京,用过晚宴,次日,唐慎、王溱,还带着唐璜,三人一起往唐家村去。 一把白玉作骨的折扇轻轻挑起藏青色的窗帘,王溱向外看去。 姑苏大多平原,境内最高的山坡不过一二百米。一路上,良田平平,微风徐徐。唐璜从车厢匣子里取出三个水壶,唐慎和王溱各自接过。 打开水壶,一股果香混着酸味扑鼻而来。 唐慎喝了口,不由感慨:“这果子汁做的比我当年可好多了。” 唐璜笑道:“当然比哥哥你做的好,咱们那是自个儿酿的,用的还是屋子前面的果子树。姑苏府现在时兴的这个状元酿,用的是当季最新鲜的八种果子,还是名厨酿制。你看,当初我就说咱们的果子汁酸了点,要是能少点酸味更好喝。” 唐慎:“……怎么就状元酿了。” 唐璜:“因为哥哥你中了探花,学着你做的果子汁,当然就换了这样个名字。” “那也该叫探花酿。” 唐璜:“那多难听!” 王溱笑而不语,又品了口状元酿。 唐慎看他:“你说探花酿难听么?” 王溱正色,认真道:“难听。”他无条件支持爱人的判断。 唐慎得了支持,对唐璜说:“你看!” 唐璜:“……” 小姑娘无奈地瘪了嘴。哪怕她如今掌管所有唐家商铺,看见王溱也心里犯怵。 似乎发现妹妹在看自己,王子丰抬眸看向小姑娘,温和地弯了眼。 唐璜立刻正襟危坐。 王子丰心中轻叹。 等三人抵达唐家村,已经入夜。他们没有惊动村里人,只一架小车便往村子东头去了。等到收拾好行囊,二人更了衣。 唐慎将家中逛了一圈,发现确实像大伯母说的一样,这个屋子保存得相当完善,村民们一定时来打扫。他回到寝室,一抬头,便见王大人穿着一身里衣,坐在床边,眉头紧锁,似有不悦。 唐慎关切道:“怎么了?” 王子丰:“唐璜似乎有些怕我。” 唐慎惊讶道:“哪有?” 见王子丰定定看他,唐慎想了想:“阿璜还小,没见过什么大官,可能就有点怕你。” 王子丰叹气:你难道不是大官? 可惜有些事只能徐徐图之,不能轻举妄动。 次日,邻着不远的大娘一大早便发现了唐慎回村的消息。顿时,一传十十传百。未到晌午,整个村子的人便聚在唐慎家门前。连邻村都有人来了,据说还有远些村子的村民不辞辛苦地赶来。 唐慎和长辈们说完话,将大伯母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大家。接着,村民们一个个领着自家孩子,请唐慎帮着赐名。 “您可是探花郎,您给赐了名,咱们家的孩子定能金榜题名!” 唐慎:“……” 他是探花郎,他不是文曲星,点谁谁开窍。而且…… 唐慎四处一看。 乌压压的,至少二三十个小孩,齐刷刷瞪着一双懵懂好奇的眼,直直地盯着他。 字是肯定取不了,给二十多个小孩取名取字,唐慎的脑细胞今天就得撂在这。他也不好随便去个名字,害了别的孩子,于是他好说歹说,才让村民放过他。 “那您摸摸他们的脑袋。” 既然村民已经退而求其次了,唐慎只得摸摸孩子们的脑袋,算是鼓励。 “被探花郎摸过的脑袋,一定能金榜题名!” 唐慎:“……” 还不如取字呢! 唐慎被众人围在中间,倒是没见到,人群之外,一身黑衣的琅琊王氏大公子站在门前果子树下,长身玉立,仰首望上,手中接着一只刚掉下的果子,饶有兴致地看着。 “呜呜呜我怎么挤进去。阿娘去接妹妹来了,什么时候才回来啊,我自个儿挤不进去嘛,这还怎么金榜题名!” 听到一阵稚嫩的哭腔,王子丰低头看去。只见一个刚到他腰间的萝卜丁哭得双眼通红,委屈又艳羡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00630|1484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看着那群围堵唐慎的村民。 王子丰伸手,轻轻抚摸他的额头。 小孩一愣。 王子丰微笑道:“你定会金榜题名。” 小孩呆了许久,哇的一声又哭了:“呜呜呜我要探花郎摸,我不要,我不要你摸!” 先帝亲笔提名状元无双、六百年内绝无仅有□□、号称当世文曲星下凡的琅琊王氏王子丰:“……” 王大人何时吃过这样的瘪。 不过王大人心眼大,不会和小孩计较。唐慎忙着和村民们叙旧,他便在田间散步;唐慎摸孩子们的头,他便走到村头学舍。将唐慎长大的地方,如同刀刻斧凿,全部映入眼底,不愿错过一丝。想来以王子丰过目不忘的本领,大抵已经全记在了心里。 “老朽不知,敢问这位大人是?” 王溱停步,回首。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书案间,对他躬身行礼。 王溱连忙上去拦住:“夫子免礼,晚辈只是路过而已。” 曾夫子却不敢直视他,只是道:“您是生面孔,定是随着唐家小子……唐大人回村的。老朽不敢造次……”更何况,曾夫子哪里看不出,眼前这位大人气度非凡,不是大官,也定是世家公子。 王溱笑道:“只是景则的只交罢了。” 曾夫子哪里肯信。 王溱只得改口:“也是同僚。” “草民给大人行礼!” 等到唐慎送走所有村民,四处寻找王溱的踪迹。他一路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来到村头学舍时,见到的便是王溱与曾夫子坐在一起,相谈甚欢的模样。 唐慎大惊。 他就少看了一个时辰,王子丰就和曾夫子聊上啦?怎么还一副忘年交的模样。 曾夫子见到唐慎,赶忙起身行礼:“唐大人……” 唐慎直接拦住他,哭笑不得道:“夫子您非要这样吗。” 曾夫子干笑着没再行礼。 唐慎了解过后才知道,王溱和曾夫子刚才一直在聊,唐慎幼年的趣事。曾夫子说,唐慎小时愚钝,不喜读书,总是傻傻守在家中,不爱出门玩。等到他父亲去世,这小子就像突然开了窍一样,聪慧机敏,惹人喜爱。 曾夫子还说,唐慎不爱读书,他劝了叙旧,唐慎才愿意再读书去。 王子丰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恭维两句,让曾夫子也颇为受用。 等到三人说完话,唐慎将带来的礼物送到曾夫子手中。曾夫子眼眶一热,老泪纵横:“老朽这辈子能见到你功成名就,真是死而无憾!” 唐慎:“您还会活很久很久。” 曾夫子笑而不语。 二人离开学舍时,天边泛红,夕阳西陲。 沐浴着氤氲暖色,唐慎问道:“你今日都忙什么去啦?是不是觉得无聊了些。你在金陵应该没见过这么多乡里乡亲吧。” 王子丰:“我在村里里走了走,见到了许多人,乡野之间别有一番风味。并不无聊。” “还见到人了?” “是,还听他们说了些你的事。” 唐慎摸摸鼻子:“什么事?” “你做果子汁的事,你打走恶霸的事,你不爱学习的事……” “我那哪是不爱学习,你知道的,我日夜苦读!”虽然是为了给先生报仇。 “是是是,你是姑苏府最喜读书的探花郎。”顿了下,王溱道:“你摸下我的额头。” 唐慎不明所以,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不热,没风寒啊。” “看来今年恩科我定能金榜题名。”王子丰信誓旦旦。 唐慎:“……王、子、丰!” 王溱笑着吻上他的唇。 唐慎一吓,赶忙推开他,看向四周。所幸这里是一处偏远的田间,没人路过。 王溱受伤道:“确实是见不得人的,你瞧,你都不像看着你长大的老师说清我们二人间的关系。” “……”唐慎无语道:“他老人家年岁大了,你就别吓他了,王大人!” 王溱笑开,他又要装作委屈地西子捧心状,唐慎直接抬首堵住他的嘴唇。 王大人诧异地睁大眼。 唐慎:“不要闹了,好不好嘛。” 王溱俯首又轻啄一口,温柔道:“好。” 他想做世上最好的丈夫,因为他爱着世上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