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第1章六百年后的怪人 夜色正浓,银月如霜,冷光挥洒在金碧辉煌的坤宁宫上。 皇后寝宫,身为大明第一任皇后,马皇后的寝宫修筑得很完美,不仅有茶室,还有平日看书写字的书房。 朱元璋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皇后。 若非女儿身,定然有相才之本领。 足以见得朱元璋是多么看重这一位皇后。 而身为皇后,马皇后不仅爱戴百姓,还能在朱元璋这一位铁血皇帝出错时勇敢站出来劝谏对方。 按照时辰,这个点若是朱元璋没有来寝宫,那么马皇后应该早早休息。 可今晚她不仅没有休息,书房内还有另外两名大明身份权贵的男子。 站在马皇后右侧,是历朝历代以来最有权势的太子,懿文太子朱标。 陪同朱标一起并排站的人则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 书房内,三人皆是皱紧眉头,脸上很是困惑,几人目光不停落在不远处一名青年男子身上。 对方面容清秀,五官端正,身姿挺拔,唯一特殊的是他身上穿的服饰与三人的华丽衣裳完全不同。 他身上穿的是现代宽松短袖,身下也是一条黑色短裤跟一双平平无奇的运动鞋。 衣着模样很是诧异。 两方人马就这样当面对峙。 许久,一道柔和的声音响起。 “少年,你说自己来自百年后,可否有何证明?” 马皇后看着眼前这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对方跟自己儿子年龄差不多,只是脸上没有胡须,显得充满青春活力。 身为一国之后,马皇后曾经是商贾世家,有过不少见闻。 能让她感到惊讶的事情非常少。 正巧刚才发生的算是一件。 面对询问,杨晨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最后只能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 “皇后娘娘,事到如今我也没必要为我自己掩饰,你们看我身上的这些衣服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吗。 这材质由冰丝面料制作,你们这个时代肯定没有这玩意,如果不信,你们可以摸摸看,一摸就知道差别是什么。” 杨晨看着此刻可坐在台上的马皇后,又看了看一侧的朱标跟朱棣。 说完话,用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 到现在他都还疑惑自己到底是怎么穿越到这个世界来。 依稀记得,当时他还在桥上跑步,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刺眼的灯光,接着感觉身体被货车冲撞。 整个人从桥上朝着河面掉落。 然后眼前一片光亮,最后再次睁眼,就已经出现在坤宁宫的一片后花园当中。 到现在,杨晨已经接受了自己穿越的这个现实。 本以为能大展拳脚,可没成想一抬头,就看到马皇后跟朱标朱棣在花园内愣神的看着他。 事已至此,他才开口说出自己的身份。 朱标望着对方没有礼数的行为,当即下意识提醒。 “杨晨,你面对的是大明皇后,一国之母,不准这般无礼。” 从小接受儒文雅俗教育的朱标,对礼仪方面很是看重。 刚才对方的言行在他看来略显轻浮。 毕竟跟他讲话的可是自己母后。 “标儿无妨,此人来历神秘,或许真如他所言,来自百年的后世。” 看向为自己说话的儿子,马皇后抬手表示无所谓。 身为皇后,她拥有广阔的胸襟,杨晨的举动在她看来并没有什么。 不仅如此,她还感到疑惑好奇,眼前这位年轻人在知道他们身份后,也只是显得略微惊讶,并没有他人对皇室的恭敬。 这顿时引起马皇后的狐疑。 “既然你来自后世,那么为何对大明的礼仪如此生疏,难道后世的皇帝没有对百姓制定该有的规则,还是说你们后世的百姓都已经忘记了大明的规定。” “母后说的对,杨晨,既然你来自后世,那为什么对待人方面的礼仪这般陌生?” 朱标也在自己母后说完话后,补充 了那么一句话。 杨晨闻言,下意识摇头“这不能怪我无礼,而是几百年后,我们那个时代早就已经没有跪拜礼跟对皇室的恭敬。 那个时代,阶级制度已经被我们被废除,大部分情况下,所有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谁应该对谁毕恭毕敬。” 当这番话被三人听清的时候,几人都傻眼了。 什么叫做阶级制度已经被废除,那么说来,岂不是权贵阶层都没了? 更让朱标感到骇然的是,人格几乎平等,难道说皇帝的身份已经跟平民百姓一般? 这样一来,皇帝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要知道在现如今,大明民间都流传他们家是真龙转世,否则怎么可能会夺得天下。 越想,朱标就对自己后人感到一阵愤怒。 “胡说八道!我的后人怎么会如此昏庸,这样一来,君臣民岂不是没有分别,简直就是乱来!” 听着朱标的话,杨晨下意识看向朱棣,然后摇头心想。 “满清都没了,更不要说大明,至于不肖子孙,真要论的话,似乎应该是你旁边这位弟弟的后人才对。” 马皇后的反应并没有朱标那么明显,活了快要五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整个人稳坐钓鱼台,只是脸上也显得有些不明白。 历朝历代都是按照古法传承,君权第一是无人敢撼动的特权。 怎么落在杨晨身上,就人人平等了。 这里面肯定不为人所知的隐情发生。 她往下追问 “杨晨,既然你来自后世,那么大明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礼仪制度全然废除,是哪一位皇帝宣布的?” 当这话说出口的瞬间,朱标也显得很紧张。 按照大明传承制度,他将来自然是登顶皇位,后人同样如此。 按照杨晨所言,后世之人废除对皇室跪拜的制度,那就是逆反祖宗。 而他朱标,也将会成为罪人。 面对三人的凝视,杨晨也没藏着掖着。 “这件事情说起来很复杂,有些难以解释。 我回答皇后的第一个问题,对皇室恭敬的礼仪并不是在大明期间废除的,也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宣布了类似的命令。 不仅如此,大明历任皇帝都对这类似的礼仪很是推崇,越到后面就越强加。” 听到杨晨这番话,朱标内心的担忧很快就松了下来。 “原来不是我后人干的好事,那就好了。” 心中大石头放下,他喃喃自语轻声说道。 但马皇后却觉察到不对劲的地方。 既然这些礼仪在大明期间没有任何改变,那么为什么杨晨会对自己这般反应? “既然你说大明期间,这些制度并未发生改变,那你刚才为何又说后世之人,人格上几乎平等。 莫非你并不是我大明汉人,而是来自大明之外的番邦?” 番邦两个字出现在房间之中,朱标顿时眼前一亮。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杨晨的反应跟对方说出来的话。 无论是从服饰上,还是言行举止上,杨晨都没有大明的影子。 甚至在知道三人身份后,也并未跪地膜拜,反而很是充满各种好奇心。 在他看来,唯一能解释这这种反应的,只有可能对方来自番邦。 杨晨一听这话,赶紧摆手解释起来。 “皇后娘娘你说错了,我并不是番邦,我是正儿八经的江南人,也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百年后生活的地方,现如今也是在大明的统治之下。” 差一点就要被开除华夏人的身份,杨晨可不希望自己被当成异类对待。 “骗人,既然你说自己也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生活在江南地区,那大明都没有废除礼仪制度,你为何要那样子讲话。 我看你就是长得像汉人的番邦,想要以此来欺诈我们的吧。” 这一次开口讲话的是朱棣。 眼前朱棣面容英俊,身穿蟒袍,身姿挺拔,只是脸上对于 杨晨的态度很是不开心。 就是因为对方说的这些话在他看来都是前后矛盾解释不清。 在对方为自己解释的时候,朱棣认为自己已经抓住了漏洞,于是打算揭开这个骗子的真实面目。 很显然,马皇后跟朱标对他说的话都很认可。 于是静静看着杨晨应该作何解释。 只不过对方没有出现被揭穿的慌张,反而平静的望向朱棣说道 “燕王殿下别急啊,你们有没有想到一个可能,那就是,在我所生活的时代,大明王朝早就已经被消灭了呢?” 简短一句话被杨晨说出口,书房内顿时就安静下来。 与此同时无论是马皇后,还是朱标朱棣,三人脸色瞬间僵持不动。。 皆是被杨晨这话给整懵逼了。 大明被消灭了? 而且从对方的口吻来看,似乎很早就被灭掉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发生在大明身上? 书房的寂静很快就被朱标给打破。 他心虚没把握的冷笑。 “杨晨!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大明如今开国盛世,如此之强大,后世怎么可能会灭亡!你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没错!大哥说的对,从一开始你就是在欺瞒我们,大明国运昌盛,怎么会早早灭亡! 母后,此人妖言惑众,诅咒大明江山,依我看,现在就去将此事禀告父皇,交由父皇处理。” 朱棣的愤怒,一点也不比自己哥哥少。 他是燕王,是朱元璋的儿子,作为从小就生活在纷争年代的朱棣,他最敬仰的就是自己父皇。 从一个农民登顶皇帝,将那些叛乱影响中原统一的人驱赶出去,成立大明江山。 第2章 大明其实是被陛下给迫害到灭亡的 还让传说不可战胜的蒙元骑兵给明军杀的不敢靠近大明边疆。 使其重新回到草原,过上饮毛茹血的生活。 就这样强横实力的大明,居然在对方口中是早早被消灭的存在。 “燕王殿下,你可不要污蔑我,我是一名汉人,按照传承,我祖先也是大明的子民,怎么可能会胡乱诅咒大明呢。 按照历史书上的记载,大明得位最正,你们的父皇作为开国皇帝,在历朝历代的皇帝比拼之中,不说前三,至少也能进前五。 大明作为汉人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说它有很多缺点,但至少也是一个盛世王朝,大明所存在的时间里面,不仅将汉人的盛名传播世界,还创造出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它的强大,是多人认可的存在。 只不过我是从后世六百年穿越至今,六百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大明之前有多少个朝代能存活六百年? 这期间,大明被灭亡是理所应当的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们觉得我说的不对,想一想秦朝就是了。 始皇帝灭掉六国之后,建立大中央统一集权的强秦厉害吧? 结果不还是二世而亡。 汉朝厉害吧?结果被王莽的新朝硬生生给阻断隔开,成为西汉跟东汉,就算两朝代加在一起,也才不过四百多年。 盛唐也很厉害吧,结局不还是两百九十多年就灭亡了。 所以你们想想,明朝在六百年后被灭亡了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原本怒气冲冲的两兄弟在听到杨晨这一番话之后,顿时就犹如泄气的气球,一前一后蔫了下来。 仔细思考杨晨说的话,好像确实有道理。 特别是朱棣,一时间想要反驳,却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讲起来。 因为对方举例的秦、汉、唐在历史上实力都很强,纵然如此也都在历史中化作尘埃。 至于大明......朱棣已经没有勇气反驳杨晨说的话。 但朱标不同,他从小就爱好读书,对历史方面更是十分之了解。 “不对!超过六百年的王朝又不是没有,商朝五百年,周朝的国祚更是达到八百年之久。” 他之所以搬出这两个朝代,就是对杨晨口中大明活不过六百年被灭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感到不服气。 只是杨晨依然摇头,脸色云淡风轻 “商周这两个朝代怎么能跟我刚才说的秦汉唐对比。 你说的这两个朝代都是进行分封治理天下,天子的权力分散成什么样,难道太子你还不懂? 还没到大限,分封国就对天子的命令装作看不见。 就比如东周时期,末年分封国甚至不向周天子朝贡,到了春秋战国期间,周天子甚至还要请求其他诸侯国不要攻打他,天子的存在只是一个吉祥物罢了。” 本以为自己有理有据,可杨晨的反驳让朱标顿时有心无力。 他有些心急,想要找证据反驳对方的话,可最后在脑海当中找寻,发现居然没有任何办法。 华夏大地经历了多年纷争,有过许多强大王朝崛起又随着时间流逝迅速败落。 王朝的中央集权确实如杨晨所说的一样,从大秦开始。 夏商周跟后续王朝有很大的差别,不仅是文明,还有制度上也是如此。 中原汉人的概念更是从汉朝建立起来才逐步出现。 “母后!这家伙满嘴胡言,于大明极为不利,我看不如现在马上交给父皇处理吧!” 朱棣心一狠,旋即向马皇后请示自己的建议,只不过并没有出现他想象中的认可。 马皇后面无表情抬手让他先不要说话。 接着目光严肃的看向杨晨。 “按照你的意思来说,我大明国祚可有六百年?” 此话一出,朱标也看向杨晨,期待对方说的答案。 可得到的反应居然是对方摇头。 “六百年都没有!莫非是五百年?” 想到大明江山国祚居然不到六百年, 朱标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应该笑。 身为所有人都认可的继承者,朱标已经担任监国太子许多年,加上朱元璋放手给予权力,可以说他除了没坐在龙椅上。 剩下的权力基本跟皇帝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当他询问国祚是否有五百年,得到的答案依旧是摇头。 这一次,不仅是他脸色难看,朱棣也是更为紧张。 他是大明藩王,大明灭亡了,说明他的后人肯定不会落下一个好下场。 “难不成大明连四百年的国祚都没有?” 朱标说出这句话都是咬牙切齿,很显然,他相当不服气。 甚至下意识认为杨晨是在欺骗他们。 很快,杨晨依旧是摇头。 此刻,三人心情变得很是沉重。 直到马皇后开口询问。 “杨晨,大明国祚到底是多少,你不妨直说。” 自己儿子接二连三从对方身上得到错误的答案,马皇后已经预料到大明的国祚恐怕远远低于他们的猜测。 于是便想让杨晨直说。 见此,杨晨抬起三根手指头。 看到这三根手指头,朱标瞪大眼睛不可置信,说话都不利索。 百年!你说大明国祚居然只有三百年!” 朱标眼角忍不住抽搐,他是没想到自己未来接手的大明国祚居然只有三百年,要知道他父皇身子骨相当硬朗,说不准将来能当个十几二十年的皇帝都没问题。 要是大明国祚真只有三百年。 等到将来他继承大明皇位,岂不是说大明距离灭亡的时间就已经不远了? 想到这里,朱标心仿佛被抽了一下,阵阵疼痛隐隐传来,让他下意识捂住胸口。 杨晨看着想到朱标的话,他下意识觉得这些人未免太乐观了吧。 于是直接开口,语气平淡将答案给讲了出来。 “太子,你刚才说大明国祚三百年,其实也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因为大明国祚确切的答案是二百七十六年。 不过你也别太伤心,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已经算是相当长的了,在历代王朝国祚当中,不算垫底的存在。” 杨晨不说话还好,一开口,不仅是朱标感到难受,朱棣更是眼角抽搐不止。 虽说两人只是碰面不到一个小时,可杨晨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在他们的神经线上跳动。 明明说的话毫无温度,却能给人带来透心凉的感受。 甚至于马皇后内心都出现一阵涟漪。 她此刻感到庆幸,庆幸朱元璋不在场,要是自己丈夫在这,恐怕早就气血翻腾的指着杨晨用家乡话骂。 骂到最后,必然会动手。 到时,她也需要一定时间来劝阻对方。 “杨晨,大明是如何灭亡的,莫不是被你所在朝廷给消灭的?” 相比于朱标跟朱棣两位年轻人,马皇后显得冷静许多,杨晨的身份她不需要询问太多证明。 对方无论是衣着样貌,还是言行举止,她都从未见过。 每一年,大明都有许多海外番邦派遣使者进入到朝廷对其朝贡。 这些番邦无一例外,只要知道了她的身份,亦或者其他皇子的身份,都是态度谦卑,要么跪下磕头,要么就是单膝跪地。 可只有杨晨不同,甚至对方出现的过程都很是诡异。 种种证据,已经能证明杨晨确实如他所言,来自后世的未来。 既然已经从对方口中知道大明国祚只有二百七十六年,马皇后自然是希望知道大明究竟是被谁所灭。 朱标跟朱棣听到自己母后询问的声音,两人皆是用略微杀意的眼神盯着杨晨。 大明被灭,对方又是从未来而来,两者加在一起,已经能让他们对杨晨产生敌意。 这可是关乎亡国的大事,不是什么简单的小事。 杨晨也没紧张,反倒是依旧平淡。 “回皇后娘娘,大明并不是被我所处的王朝给灭掉的,而是被另外一个封建王朝给灭掉。 我所处于的时代,已经很少有王朝的概念,只有‘国’。 相反,灭掉大明的王朝还是被我所处的大国给取而代之,算是给大明报仇了。” 杨晨所说并没有任何错误。 民国成立当天,一众元老都前往明孝陵祭拜朱元璋的画像,以此祭告对方汉人又重新执掌中原。 当这话被朱标朱棣两人听到,眼眸之中的杀意瞬间全无,不仅如此,朱标还为自己的刚才的行为感到愧疚。 原来自己居然对恩人秉承不怀好意,这有违他所学的知识。 马皇后知道前因后果,内心也松了一口气。 万一杨晨是灭掉大明的王朝百姓,她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仇人’。 “好,既然大明不是你所处大国消灭,那是何人让大明走向覆灭,国祚只有二百七十六年的?” 马皇后关心的问题从未改变,身为国母,她认为自己有资格知道真相。 杨晨想了想,回答对方所问。 “按照主观来说,大明是亡于内忧外患,因为大明境内有百姓起义,外部又有强敌不停发起战争,最终导致灭亡。 但是客观来说,大明真正的衰亡是从当今陛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