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第1章 重生 “诸葛瞻!投降吧……”耳边响起了邓艾的喊声。 诸葛瞻看着儿子诸葛尚以及数千蜀兵的尸体,眼看着魏军将他团团围住,不由惨然一笑“我诸葛一家,世受皇恩,岂能屈膝降贼?!”,说罢看着天空,闭着眼睛说道“父亲!孩儿无能,不能再护卫大汉了……”说罢拿起佩剑把脖子一抹…… 意识消失之前,传来的依然是邓艾的声音“也是个将才苗子,可惜了……” “啊!”诸葛瞻惊醒了,却发现自己并不是在冰冷的战场,没有在绵竹关前山川,而是在房间里,周边的一切都很熟悉,是他在成都的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诸葛瞻感受的异常,正打算下··床一探究竟时,却踩空摔倒,爬起来才发现自己的身躯竟如孩童少年,心中顿时疑惑不已。 怎么回事,自己难道不是自刎在了绵竹?不是和自己的儿子诸葛尚一起赴死了吗?自己这是在做梦吗?可如果是梦,为什么感觉这么真实? “瞻儿!瞻儿?”一个女子冲了进来,没等诸葛瞻反应过来,女子一脸欣喜的喊道。诸葛瞻定睛一看,竟是他去世的母亲黄月英,诸葛瞻彻底蒙了,喃喃道“母亲,你还在……”黄月英却没有意识到诸葛瞻的异常,赶紧上前抱住诸葛瞻,抚摸他的头“母亲当然是一直在,你终于醒了,这三天你晕倒在床,可吓死母亲了……” 诸葛瞻猛烈地抓住了其中的信息,晕倒三天?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自己…… 诸葛瞻眼珠子一转,小心问道“母亲,我都感觉睡了好久,现在是什么年头了,我不会睡了好几年吧?” 黄月英闻言一愣,只当诸葛瞻睡迷糊了,随即笑道“傻孩子,你父亲去世的消息传来之后,你就一直哭,生病昏睡了三天,唉,现在你终于好了,为娘的也放心了。” 诸葛瞻一惊,自己竟然回到了建兴十二年的这一天,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是死后重生? 诸葛瞻定了定神,尽量装作小孩子的语气,问到“母亲,父亲的灵柩……” 黄月英面色多了些许伤感,叹气道“再过几天到成都了,要不是魏延、杨仪的事情,还能在早些。今天因为你父亲的事情,圣上居然都杀人了。”` 诸葛瞻一愣,陛下杀人了?对了,他想起来了,前世的时候,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但当时自己了解的不多,于是不禁问了一下“圣上仁慈宽厚,为何会杀人?杀得又是谁啊?” 黄月英哼了一声,面色似有不忿“是安汉将军李邈,也就是几天前,陛下刚开始给你父亲素服举丧……” “陛下,安汉将军李邈有事求见。”,黄皓毕恭毕敬地给正在服丧的刘禅禀告。 刘禅头也不回“朕在给相父服丧,有什么事情,交给蒋琬处理,朕没那个心思过问。” 黄皓犹豫了一下,还是躬身道“安汉将军说,也是关于丞相的身后之事。” “哦?!”刘禅微微一愣,想了想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黄皓恭敬地退了出去,随后领着一个中年人缓缓走了进来。 “臣安汉将军李邈叩见陛下!”,李邈恭敬行礼。 刘禅点点头“爱卿请起,你说有相父身后之事需要报给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啊?” “臣有奏,请陛下过目!”随后恭敬地递上了一份奏本。 刘禅有些狐疑,但还是接过了奏本,打开读了起来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刘禅的表情瞬间精彩了起来,半晌没吭声,然后就问道“安汉将军,这是你写的奏疏?” 李邈笑道“正是臣亲笔写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刘禅的话中似乎听不出情绪。 李邈正色道“陛下,臣以为,丞相诸葛亮擅权十二年,对外穷兵黩武,对内任人唯亲,侵犯陛下执掌天下的权力,臣常以此为忧,今日他死了,正是汉家天下重见天日,百姓欢庆之时,臣以为不可给诸葛亮过高的礼遇。” 刘禅没继续这个话题,突然问道“安汉将军,朕记得当初入蜀之时,你有犯上之言,是相父为你说情,保下了你的性命。” 李邈却是依然慷慨激昂“陛下,诸葛亮对臣确实有些恩惠,但臣是陛下的臣子,所言所行自然要为陛下考虑!” 诸葛亮权倾朝野,刘禅作为一个皇帝怎么会不心有怨愤?只要我李邈投其所好,一定能一飞冲天! “啪!”奏本唰的一下砸在了李邈的头上,直接把他砸蒙了,随即就看到刘禅面色通红,怒吼道“好一个忠臣,好一个安汉将军!哈哈哈,好好好,你把朕看成什么人了!相父一生明睿笃诚,鞠躬尽瘁,怎么就用了你这么个蛇蝎心肠,忘恩负义之人!竟敢拿吕禄和霍禹这等逆贼类比相父,活得不耐烦了是吧!来人!” 卫兵得令冲了进来,李邈一时大惊,慌忙道“陛……陛下,这是要……” 刘禅指着李邈“李邈污蔑朝廷重臣,着押入大牢,明日斩首示众!” 李邈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手玩砸了,急忙爬了过去,拽住刘禅的衣角“陛下,臣有何罪?臣之所言乃是一片忠心,请陛下明鉴啊!” 刘禅气得眼皮直跳,特么的哪儿来这么大言不惭的势利小人,一脚将李邈踢开,虎贲卫士赶紧冲上来,将李邈架起来就准备往外拖,李邈拼命挣扎,一直大喊着“陛下!您不能这么对臣,臣无罪!” 黄皓眼见刘禅表情阴晴不定,急忙上前掏出一块布料,塞住了李邈的嘴,随即喝道“赶快拖下去!”,虎贲卫士也不再拖沓,将“呜呜”的李邈给捆好拖了出去。 黄皓见李邈给拖了出去,暗暗松了口气,赶紧走到刘禅旁边,替他按摩后背“陛下莫要动气,千万不要因为这些乱臣贼子气坏了身体。” ………… 黄月英给诸葛亮说完了李邈的事情,诸葛瞻闻言也是有些恼怒,不禁脱口而出“此等狂悖自负之人,合该有此下场!” 黄月英闻言一愣,没想到少年的诸葛瞻竟然说出了一番如此杀气腾腾的话来,但也认为诸葛瞻愤慨李邈的话语,没想太多,笑着说道“不说这些了,圣上已经下旨了,将你赐婚三公主刘雁。” 诸葛瞻心中叹了口气,他前世妻子的名字他怎会忘却?前世他对这个妻子相敬如宾,但自己沉迷书画,还是与妻子的交集少了,刘雁平常为自己操持府中事务,井井有条,生了诸葛尚、诸葛京之后,没有几年便体弱去世。不知道自己这一世有没有补偿的机会? 黄月英接着说道“待公主及笄之后你二人便正式完婚。” 自己才八岁,却要这么早的定下婚事,而且听黄月英的口气,这个婚事并没有先兆,是很突然的定下的。上一世他没有细想其中关节,现在看来…… 诸葛瞻立刻想到了李邈被杀的事情,诸葛亮生前公正无私,执法严谨,难免有人因为徇私受阻对诸葛家心存芥蒂,刘禅赐婚这个举动将诸葛家纳入了皇家的羽翼之下,何尝不是一种保护?想到这里,诸葛瞻突然说道“母亲,孩儿以为,圣上此时赐婚,乃是为了保护我们诸葛家,儿子想着,我们母子明日应当面拜谢圣上隆恩。” 黄月英闻言,眼睛一亮,刘禅急于赐婚的真意,她自然明白,但是诸葛瞻年幼,她本不想让他这么早抛头露面,但她没有想到诸葛瞻小小年纪竟然也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心中不由一松,不过想到他年纪还小,还是劝道“当众谢恩本是应当,只是你年纪还小,恐怕到时候有失礼仪……” 诸葛瞻笑道“母亲,正是因为我年纪小,纵然有所失礼,他人也不会太过诟病,但若是不去谢恩,倒显得诸葛家恃宠而骄了,您说是吗?”黄月英想了想,倒也是有道理,于是吩咐管家去做准备,自己些时间给诸葛瞻嘱咐了一些拜见陛下的礼仪,见天色渐晚,安排好了饭食之后,便让诸葛瞻继续休息了。 躺在床上,诸葛瞻久久不能入眠,今天的一切让他觉得不够真实,前日还在绵竹关与邓艾血战到死,今日竟然起死回生,回到了三十年前,他顿时感慨万千。 上天给了他重活一世的机会,他绝对不能浪费,这一世,他要代替父亲守好大汉的天下,守好自己的家人。 前世的他,怀揣着那股狂傲,进入政坛,可惜现实的一切狠狠地给了他一下,无论是料理庶政、斡旋庙堂、临阵应敌,他几乎是大败而归,内不能制黄皓、外不能令姜维,而使民有菜色…… 转念想着前世一个个经历的人,刘禅、姜维、黄皓、柳隐、王平、张嶷、廖化……诸葛瞻思考着新生中他应该做好的应对之策,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似乎回顾着人生…… 自己这一世,要做的事,要走的路,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2章 入宫谢恩 次日,黄月英给诸葛瞻穿戴整齐,千叮咛,万嘱咐,诸葛瞻也是一一应承,黄月英看了看儿子,总觉得诸葛亮的去世让孩子变得成熟稳重了,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这巨大的担子,诸葛瞻真的能担起来吗? 黄月英无法做出判断,摇了摇头,诸葛亮生前说过,儿孙自有他们要走的路,随他们去吧。于是整理好的思绪,便带诸葛瞻入宫谢恩,诸葛瞻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姐姐,问到“母亲,姐姐呢?”,黄月英无奈地摇了摇头“当年你乔儿去世之后,你姐姐就变得性格沉默,你父亲去世后,她哭了一场,现在去朝天观静修了。” 诸葛瞻听完也是很感慨,自己这个姐姐性格沉默,姐弟感情也比较淡漠,说不上多好,也说不上多差,上一世诸葛果后来在延熙十二年就早早去世,不知道这一世,他能不能照顾好自己的这位长姐呢? 进宫之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刘禅特赐了车辇接母子二人进宫,黄月英知道不好推辞,于是带着诸葛瞻拜谢恩典之后,搭乘车马,宫门口,一个长相威严的男子,站在宫门口,黄月英远远看到,正准备提醒诸葛瞻,却不想诸葛瞻的声音先传了过来“母亲,孩儿看我们在这里下车,走过去吧。” 黄月英一愣,也是感到欣慰,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对这些礼仪想的倒也是十分周密。 陈祗远远看着母子下了车缓缓走来,露出一丝赞许的目光,心道黄月英不愧是诸葛亮夫人,在这敏感的时节,也没有失当之举。于是自己也慢慢迎了上去,走到两人面前时,陈祗率先行礼“选曹郎陈祗奉命迎接夫人以及小侯爷!”黄月英回了礼“劳烦陈大人了。”,诸葛瞻也躬身行礼“陈大人代圣上传召我母子,实在辛苦,晚辈在此拜谢。” 陈祗看着诸葛瞻,倒是起了兴趣,这个孩子十岁不到,语言谈吐却是礼貌周全。 “宣,忠武侯夫人黄氏、武乡侯诸葛瞻觐见!”诸葛亮去世,武乡侯的爵位自然传给了诸葛瞻,他也已经是正式的侯爷了。 刘禅以及众臣看着黄月英以及背后一个小少年亦步亦趋的走了进来,黄月英本是士族大家闺秀,通晓礼仪,大家并不奇怪。不过诸葛瞻年纪轻轻,却也没有四周乱看,而是谨慎地跟在身后,身姿步伐并无疏漏缺失,大家也是暗暗惊奇。 黄月英谢恩起身,诸葛瞻也拜到“臣谢陛下!”随后端正起身。 蒋琬、陈祗两人看到少年诸葛瞻的表现,也是微微点头,刘禅看着初露英气的少年,心中觉得这个准女婿选的也是不错。笑着说到“夫人请起,小瞻你也起来,抬起头,让朕好好看看。” 诸葛瞻定了定神,叩拜道“是!臣遵旨。”他起身之后,慢慢抬起头,看向了刘禅,那一对眼神中透着少年的清澈也有些坚韧。 刘禅不禁想到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前,诸葛亮也是这样看着他,那一对眼睛虽然苍老,但也同样透出着清澈,那是一位照顾自己二十六年,两朝老臣的赤胆忠心。 刘禅不禁潸然泪下,叹道“像!真的很像当时的相父。好!好!好!奉宗!” 陈祗拱手道“臣在!” 刘禅抹了抹眼泪,说道“将那一箱东西拿上来。” 陈祗点头,拍了拍手“拿上来!” 于是两个内侍抬上来了一箱子书,放在了诸葛瞻的前面,刘禅笑道“武乡侯,看看这箱书。” “臣,遵旨!”诸葛瞻虽然未解其中用意,但还是按照刘禅的意思,上前看了看,箱子里面的书籍,摆放整齐,而且没有灰尘,显然是被人时常翻阅。诸葛瞻拿起一本《孟子》仔细地翻阅了起来,突然发现了什么,沉默了片刻,不禁问道“陛下……这难道是……” “是的,这是相父生前亲自为我手抄的诸子百家书籍,朕虽然时常翻看,却也只能粗知其意,如今,朕将它赠予你,望你明白朕对你的期许。” 诸葛瞻心中不由大受感动,于是叩拜在地,庄重地说道“臣明白了,臣一定不负陛下以及先父对我的期许!” 刘禅心中满意,说道“好!相父灵柩即将返京,你与你母亲这几天好好休息。”黄月英行了礼“老身谢陛下之恩。” 刘禅想到诸葛果,但是朝堂之上不好发问,于是安排散朝,让陈祗带着黄月英、诸葛瞻母子进入内宫,一入内宫,刘禅就追问黄月英道“夫人,不知道果儿妹妹如何了?” 黄月英叹了口气,情绪有些低落“承陛下关怀,小女这几天有些茶饭不思,在道观中静养修行。”刘禅闻言也是有些担忧“相父生前对果儿妹妹很是呵护,今日相父归去,还望夫人多多看顾,如有不便,一定要跟朕说,朕也会相助。” 黄月英拜道“多谢陛下关怀,老身定当看顾好小女。陛下国事繁杂,老身告退了!”刘禅点了点头,说道“好,奉宗,你代朕送黄夫人以及武乡侯出宫。你们这几天好生休息,养足精神,等相父灵柩归来,还要费神。” 诸葛瞻行礼道“谢陛下,臣遵旨!”,刘禅于是笑了笑,说道“奉宗,送他们回去。”,陈祗应声而出,带着黄月英母子走出了宫廷。 刘禅在诸葛瞻走后也宣布散朝,独自回了后宫,张皇后便迎了上来“陛下,这么早就退朝了?臣妾看您心情还是不好?又有什么事情了?” 刘禅叹了口气,坐下来说道“朕看到小瞻在哭,想到了相父,又想到前几天那个不知死活的李邈,这个事情让朕有些警觉,相父生前一心为公,可是下面的官员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相父那样呢?只怕是,有些人趁机要抹黑相父。” 张皇后安慰道“丞相不是有密奏给陛下,推荐了蒋公琰统御全局吗?” 刘禅还是皱眉道“蒋公琰的确是合适人选,只是要任命他上位,还有些阻碍,朕还需要些时间谋划一下。” 张皇后点点头,又劝道“陛下,丞相刚刚去世,朝政之事繁杂,陛下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刘禅点点头,拍了拍张皇后的手“不必担心朕,皇后你管理后宫,最近也是清瘦了不少,王贵人与你素来交好,不妨让她也帮你分担分担,你身体不好,要注意休息。” 张皇后笑了笑“谢陛下关心,后宫之事,臣妾还是应付的过来,定不会让陛下操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