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门阀》 第1章 无咎 。” 说完,他示意一个手下上前去,把插在门板上的解手刀拿了回来。 接着,他就把目光投向还在看热闹的街坊四邻。“都看什么看! 老赵家那大傻个儿子都交完了靖安费,你们就杵在那干看着? 快给老子去拿钱去!” 当注意到赵家肉铺的大门又重新闭上,这人的吊三角的眼睛里蓦地闪过一丝阴狠,不过旋即也就消散了。 “再等等看,等真真儿知道他那个老爹死在城外,咱爷们再从头聊过。 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老赵家的铺子还开在这里,慢慢耗着呗。” 这个名叫冯二的打手头目心想道。 反正,他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亲眼看到那个“人熊”之后确实是从心了。 而且,他也担心就算己方人多势众,稍有不慎本人也得遭什么危险。 毕竟,每个月他那本家大伯也不过才给他发三百大钱—— 为了这仨瓜俩枣,玩什么命啊? 赵家肉铺内。 一老妇人看着不着一言走回屋里的“人熊”,脸上不由得露出心疼神色。 不过,确是因为忌惮还在外面耀武扬威收规费的“二马帮”众人。 这老妇人也只能走到那“人熊”身边,拍了拍他的衣袖,低声劝慰道:“大孙,忍忍吧,等你爹回来……” 可还没等老妇人说完,那个“人熊”脸上就露出一副憨厚笑容。 “祖母,您放心吧,爹都跟我说好了。 他不在家时,让我都听您的,还要代他好好孝敬您和娘。” “诶,那就好,那就好。” 老太太连说了两句好,又看了眼空空如也的货案。最后也只能默默地叹了口气,便重新折返回里屋,因为那里还有卧床休养的儿媳妇需要她照顾。 “痴儿啊,何以至此啊。” 虽然老太太只是轻声在嘟囔,但是对于“人熊”来说依旧是声声入耳。 按理说,老赵家虽然绝不是大富大贵,可在这东山县里也算是个富户。 “人熊”,也就是赵无咎,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他老爹赵不尤不能供儿子从小吃肉,才堪堪十四岁的赵无咎又怎能长得这般高大平整? 只是今岁年景不好,附近州郡因为有绿眉作乱,乡民不敢远行,狗彘牛羊之类慢慢都很难运进城中。 不仅是他赵家肉铺,城里有一家算一家,整个东山县的肉行几个月前就渐渐都没了买卖。 两个月前,各家肉铺的掌柜聚在一起吃了顿酒,为的就是商议个对策。 酒酣之际,这些人共同推举了赵不尤做了东山县肉行的魁首。 只是,既在其位,便须谋其政。 哪怕是在酒桌上答应的话,赵不尤酒醒之后竟然也一肩担之。 隔天酒醒之后,赵不尤便关了铺子,然后又单人匹马离开了东山县。 他想到附近乡下自寻几口大猪发卖进城,先给肉行同仁解燃眉之急。 可谁成想,他这一走便是两月。 杳无音讯。 一开始,家中的老母妻儿还以为他是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所以才没有及时返家。 可左等右等,直到旬月之前绿眉贼军已逼近东山县城,城里的备贼军都开拔出城迎战,赵家人这才意识到事情大大不妙。 得亏赵家老母尚未昏聩,再加上赵不尤之子赵无咎虽然年岁不大但却生得孔武有力,这才稳住了局面。 暂时还没有因家中缺失了顶梁柱,继而引来邻里的欺侮,甚至落得个破家下场。 只不过,赵不尤的妻子、赵无咎的亲娘已经怀胎五、六月有余,忧思成疾之下终日只得卧床将养。 “算算日子,今日也是时候了。”看着那奶奶落寞的背影,赵无咎心中如是想道。 他走到那空空如也的柜台案板后面,坐到老爹赵不尤平日歇腿用的榆木墩上,默默合上双眼。 毕竟,赵无咎和这方世界的人有着小小的不同,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能够看到些不一样的“景色”……好像也还算合理。 【无量劫运铸无量,太平文疏开太平】 一念冥冥,一行烫金的文字立时浮现于赵无咎心头,这是此方世界为他这个穿越者定制的一套系统。 在大千世界,穿越者其实有着很多的不同的名字:破壁者、异位面生物、域外天魔、第五天灾…… 或许是因为见得多了,所以大千世界也对此有了相应的处理模式,那就是给穿越者一套系统。 事实上,这种系统的作用也不是为了让穿越者不断变强、称佛作祖。 而是为了让穿越者和他穿越到的那方世界能够相互适应,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以此来保证一方世界的太平。 穿越者和他穿越到的世界,既为彼此的劫数,同时也是彼此的运数。 两者可等量齐观。 像赵无咎的这套系统,里面便很直观地向其展现出了他的“劫数”与“运数”。 ++ 无量太平系统 劫数:117点 运数:93点 天赋:【长生久视(空置)】、【趋吉避凶】、【口腹之福+】 技艺:【庖丁解牛】、【抟龙九转+】 权柄:【家门柱石】 ++ “劫数”和赵无咎自身经历有关,他在这方世界的任何经历——小到襁褓中就被父母赠与了“无咎”这个名字,大到十一二岁尝试帮老父亲鼓刀杀猪宰牛 这些经历都可以被算作是磨练,亦或者被看作是一次次小小的灾劫。 而“运数”则可以理解为气运点数。 同时,“运数”可以通过积攒的“劫数”来兑换,比例为1:10。 至于说“天赋”、“技艺”和“权柄”,其实就是它们字面意思本身。 除了来到此方世界自带的【长生久视】和【趋吉避凶】天赋之外,他其它的那些天赋、技艺和权柄都是后来随着自己的尝试和探索慢慢生成的,有的甚至还发生过改变或者说进阶。 【家门柱石】: 暂代乃父赵不尤,为赵家顶梁之柱,振家声、慑宵小为汝之责,切切。 【庖丁解牛】: 居肆以鼓炉橐,或鼓刀以屠狗彘。 生熟肉从便索唤,无论阔切、片批、细抹、顿刀各类运刀技法,俱皆娴熟。 (由【鼓刀挥刃】技能进阶而来;) 【抟龙九转】: 斯须九重真,头角峥嵘不足沉,腾起千杯浪鳞雪,云蒸汽绕覆其神…… 赵不尤少时偶得一武道图卷, 曰《抟龙九转》。 终日参详不辍,乃其百一精髓。 大喜之下,也遗憾自己此生恐怕也难以习得这门武道的真传,故而隐为家传。 三岁之时得观此图卷,得父秘传感悟。后以劫数引为技艺,几经加点,现已有所小成,可继续加点。 【口腹之福+】: 生于小富之家,从小虽无华服美馔之享,但亦无饥馑之忧。 终日饱腹遂得此天赋。 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 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 能食,既有福之人。 此天赋可用运数加点。 【趋吉避凶】: 穿梭异界,破碎虚空,盖因大都有此天赋,方能承受此种大机缘。 【长生久视】: 空置。 赵无咎思忖了一下。 随即,他就将70点劫数点兑换成7点运数点,凑成整百,然后将其投到【口腹之福】这个天赋上面。 他现在的这个系统很简单,主要是可以升级加点的地方实在是不多。 三个天赋里有两个,迄今为止他都还没有加过运数点,准确讲是都没加点的机会。 他只在【口腹之福】上有过投资。 这个天赋虽然目前还看不出什么出众的地方,可他之所以能长得如此高大健壮,多半也是有营养吸收效率高的原因。 他也有感觉,这次加点,或许能达到某个量变产生质变的阈值。 () 。 第2章 加点 赵无咎承认,他有赌的成分 但他这次真的赌对了! 运数点,他目前只有通过劫数点兑换来获取,每次在天赋上的加点都让他得狠狠清空一次劫数点。 说不心疼,那绝对是骗人。 这么多年来,除了给【抟龙九转】加了几次劫数点,其余的点数他都填了【口腹之福】这个天赋的窟窿。 像那个【庖丁解牛】技艺,他就是因为舍不得花费劫数点,所以才费劲巴拉地一点点亲自锻炼上来…… 说出来都有点给穿越者前辈们丢人。 好在,就像深蓝没有辜负路胜兽,赵无咎的这个系统这次也没让他难堪。 一百运数点加上去,【口腹之福】总算是发生了一些改变: 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 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 少年,你想知道加了陶钢粉末的氨基酸燕麦粥是什么味道吗,你想尝试从胃里暴打蚁牛罐头的感觉吗? 你现在或许有资格试试了。 【口腹之福】升级为【饕餮胃】! 赵无咎感觉一股暖流在自己腹内涌现出来,没有吐血三升,也没易筋筏髓出一地的黑汗,他只是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胃口在消化东西,朝食吃的几张干菜饼子正在化为能量,滋养着自己的身躯。 而赵无咎的这副身体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以适应那套全新的饕餮之胃。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感觉自己更有劲了,就是用双手各按住一头犎牛,他现在也能动手去试上一试,甚至多半真得能行! 天赋骤然进阶,赵无咎自然喜不自胜,一时雀跃之下便睁开了双眼,从那榆木墩子上直愣愣地站了起来。 “去试试……” 不过,这股猝然间升起的念头,旋即也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还真是手里有了把锤子,就看谁都像根钉子。” 洒然一笑,复又坐了下去。 而就算刨去自嘲,赵无咎心里也清楚另一个事实:现在的东山县别说牛了,想找根牛毛恐怕都很困难。 因为绿眉贼军迫近附郭,所以旬月之前,官府就开始阖城征用起百姓家里养的牛马等大牲口。 理由给的是“保境安民”。 那些牛马全都送进备贼军的营盘,用来运送军中的辎重粮秣。 城里就算还有些牛马,多半也只能养在城东的林家或城西的冯家。 两家大户,和他家根本毫无交集。 林家是县尊老爷的岳家,不仅在东山城附近良田阡陌,好几辈人也都是以贩粮、卖粮为业。 说句很实在的话,整个东山城的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几乎全都吃的是他家的米粮。 而相比于林家几代人传承,冯家就只能算是暴发户了。 他家的冯老爷,早年间在东山以房牙为业,仅仅是小有家资。 冯家真正发家,还要从那位冯老爷把长子送去府城,又掏空了家底为他儿子一路买成了个军头说起。 朝中有人好为官。 家中长子有了官身,冯家说话自然也变得愈发硬气。 后来,冯老爷更是干脆收拢了一大堆的帮闲和打手,开棍成立了个“二马帮”到处收取靖安费。 将城内的“同行”都挤兑死,再加上好大儿的保驾护航,冯老爷也就成了东山最大的坐地虎、如孽龙。 今天来赵家肉铺收靖安费的那群人,便是“二马帮”的一个小头目和几名打手。 而且,那伙人今天到这里,一开始可是存了比收取靖安费更险恶的心思。 他们原本是打算来立威的。 因为有赵家肉铺在,有老父亲赵不尤撑着,所以二马帮虽然横行多年,但肉铺周围居住的街坊四邻,这些年来其实也都没像别处那样足额缴过那靖安费!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赵家肉铺当家,那个出城两个多月未归的赵不尤,是个实打实的武者。 虽然他估计连“抟龙九转”的一转也没转过去,但多少也有点收获。 至少一身武艺练入了品。 哪怕只是最基础的九品“练皮”,可在东山县这个小水塘里立住脚却也足够了。 九品“练皮”,讲的就是把皮肤练得韧如老牛皮,普通人用寻常兵刃已难伤其分毫,非得是宝刀利剑、强弓劲弩才能与之为敌。 赵不尤只是个屠户,干的不是杀官造反之类的要命勾当,比他更强的武者和他没有利益冲突,平常人又打不过他。 所以,二马帮收靖安费的人以往路过肉铺,不仅不会管他收钱,十次里九次都会好生喊声“赵家大哥”来打招呼示好。 可如今,赵不尤一俟生死未卜,那些豺狼便忍不住露出了厉齿尖牙。 今日上门,二马帮的人原本是准备给老赵家这孤儿寡母好好上一课。 可没成想,赵无咎竟然早就有所准备,如数交了那劳什子靖安费。 再加上,收钱的头目见到赵无咎身量高大,一时间也确实泄了些胆气。 所以那头目干脆就坡下驴,放弃了拿赵家肉铺杀鸡骇猴的想法,而是紧着更要紧的事情去忙——因为向赵不尤示好,所以二马帮在这条巷子收的靖安费也只是别处的一半,他们今天主要就是过来改这规矩的。 “想要不被人欺辱,唯有自强。” “所以,系统继续加点……” 用劫数转换运数,凑齐一百运数,提升了天赋之后,赵无咎的劫数点还有37。 他把这37点一股脑都投入到了【抟龙九转】这门技艺当中。 系统里,技艺和天赋不同。 天赋想要加点,必须凑足满百整数。 赵无咎认为,系统可能是将天赋这种东西视为一种“零和博弈”。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存在含混不清的中间状态。 而技艺增长则更像进度条。 不仅使用劫数加点可以快速提升,自己勤学苦练其实也行,无非就是慢点罢了。 从前,为了凑够可转化为运数点的劫数点,赵无咎在技艺上的加点不能说一点都无,可也是能省则省。 原因也很简单: 在那天赋栏里面,可是有着虽然尚且空置但却诱惑力惊人的【长生久视】! 只不过,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没了赵不尤这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赵无咎也只能颇为“浪费”地在技艺方面增加了一些投资。 毕竟,只有活下去,才能有资格去解锁那长生天赋。 特别是,此时听着从周围邻居家里传来的嚎哭声,以及那二马帮的人戏谑怒骂声,他不由得更坚定了自己的这种想法。 而随着劫数点一键清零,赵无咎也马上体会到了加点变强的快乐。 他的大脑中蓦地便弹出一幅图画,正是他老爹收藏的那幅《抟龙九转》。 不过,和赵不尤私下偷偷教导他,带着他参悟武道图卷不同,赵无咎此时脑海中呈现出的《抟龙九转》完全就是一种立体的场景—— 只见:巉岩耸峙,云气升腾,一条墨色的巨龙阖身缠着一座天柱似的高峰,努力地盘向云顶。 赵无咎则一时远眺,一时近观,不断切换着视角“看向”那巉岩、那云气、那高峰、那墨龙…… 真真可谓:身临其境,人在画中。 “看”画的视角不断变化,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画韵,亦随之渐渐“溶”进了赵无咎的心田。 心旌荡漾,赵无咎那留存于现实之中的身形,也不由自主地同时开始了晃动。 而当这种晃动的频率达到了一个峰值,他突然就“听”见宛如银瓶乍破水浆迸的一声轻响。 当心神收束的刹那,赵无咎“眼”里的那条墨龙此刻也恰好盘上了山顶。 接着,这墨龙便用力一跃,落入云海,神龙摆尾,腾云驾雾,渺渺乎不见了踪影。 现实中,赵无咎睁开了眼睛。 精光一闪,他的脸上亦出现了一抹掩盖的喜色。 真没想到,今天的加点居然欧气爆棚:不仅【口腹之福】这门天赋成功进阶成了【饕餮胃】,就连因为投入劫数点不太多,所以本来没抱过多希望的一项技艺,最后竟然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抟龙九转】,第一转,盘龙登天,他已然悟到了其全部精髓。 “不妨试一试……” 赵无咎心中升起一种想法,于是便伸手从货架上取下一枚挂肉的铁钩,狠心用钩尖往小臂上那么一划。 果不其然,这钩尖仅仅在他皮肤上划出了一道白印,而不是割出一条血呲呼啦的伤口。而这也看得赵无咎目光灼灼。 他又猜对了! 参透【抟龙九转】的第一转,他也顺理成章地迈入了武者的行列。 现在,他已然成了一名九品武者,一个像他老爹赵不尤那样不会受到豪族严苛盘剥的练皮境武者。 只是,骤然间的能力提升,也瞬间就在其心里催生出一些名为野心,实为妄念的东西。可就在赵无咎即将沉沦于这“知见障”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肚子好像有点饿了。 知见障立时如潮水般消退。 赵无咎心中明悟道: “人得靠吃东西活着,就算成了武者,也得作那稻粱之谋。 更何况,家里现在还有奶奶、母亲,以及尚未出世的弟弟或妹妹需要照顾。 世道艰难,那【家门柱石】的责任,现如今可不是那么好担负起来的。” () 。 第3章 买粮 “儿啊,慢点吃,当心噎着。” “乖孙,奶奶吃不下了,你来替奶奶把这碗饭吃了,好不好?” 两个妇人坐在炕头上,而赵无咎则坐在地下一个矮墩上,一家三口围着炕几,借着酉正那最后一点天光,吃着晚饭。 加点过后,“口腹之福”天赋变为“饕餮胃”,再加上一举冲上练皮境成为了九品武者,赵无咎今天确实是食量大增,吃东西时也不免显得有些狼犺。 “娘,您别只紧着无咎。” 见老妇人把她自己那碗粟米饭推向自己儿子,赵吴氏连忙劝道。 “今天一天,您拢共也就早上吃了多半张梅菜饼子,怎么会不饿。” 被赵吴氏这么一说,婆婆赵杨氏心里难免有些不愉。 可一看儿媳妇还大着的肚子,头上还匝着根求平安顺遂的红巾,到了嘴边的斥责也就变成了别的话。 “净瞎说,我一个老婆子能吃多少,有什么可饿的? 倒是无咎,现在还在长身体,正是多吃多喝的岁数。 他爹像他那么大,赶集时但凡遇到卖猪油雕胡饭的摊子,一准就走不动道。 一坐下,三大碗饭,没一炷香的工夫就都能扒拉进肚子……” 心有所思,话有所吐。说着说着,赵杨氏的话就不自觉地拐到自家儿子身上。 一时间,婆媳两人都若有所感,相顾无言,最终只能化作两声轻叹。 赵无咎放下碗筷,他那粗瓷大碗里半个米粒都没剩下。讲真,连洗碗的水都省了。 “大母,娘亲,我有件事需向二老禀明。” 赵无咎坐直了身子,叉手对着两位长辈,十分郑重地说道。 见儿子(孙子)如此作态,两妇人先是一愣,随即便全都向赵无咎投去疑惑的目光。 “今天是六月初五,鬼市每月逢五便会开市,我今夜想去那走一趟……” “不许去!” 他娘亲赵吴氏断然喝道。 看那气急的架势,若不是身子不爽利,她当下恐怕就要下地去把赵无咎好一顿暴揍。 鬼市,听名字就知道,那是好人家该去、敢去的地界吗? 更何况,这个家现如今本来就缺了顶梁柱,要是唯一仅剩的男丁再有什么闪失,赵家可就真要破家了! 一想到这,赵吴氏连忙看向自己婆婆。她本以为赵杨氏和她的想法是一致的。毕竟,就算再怎么宠溺赵无咎这个家中长孙,也不可能放任他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赵杨氏的脸色虽然也不是很好,但却没有第一时间斥责赵无咎的冒险想法。 老妇人只是蹙着眉头问道:“乖孙,你同祖母讲讲,你今天为何想去那鬼市?” 赵无咎早有腹稿,开口便答:“大母,娘亲,到了该囤粮了的时候了。” 听他这么说,赵吴氏不由得反驳道:“咱家还有快两石的米粮,吃到秋粮下来,没什么问题。哪用得上……” 然而,还没等她说完,赵无咎便摇了摇头,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这段日子,咱们家虽然没去那林家的粮铺买粮,但周围有不少街坊可都去买过粮了。 旬月以来,粮价是三日一小涨,五日一大涨。一斗米面从二十钱,涨到了快四十钱。 而且,官府近日还下令限购,百姓去粮铺买粮,一次最多只能买个一斗半斛的。 家里人口多的,怕不是隔三差五就得专门让一人到林家粮铺那里排队买粮。 只是,林家那粮铺虽然明面上严守规矩,但他们在鬼市私下售卖可不讲这个。 想要大量买粮,现如今只能去鬼市。不过就是价高者得,得多花一些银钱才行。 娘亲,祖母,老话说得好—— 民以食为天。 都快入夏了,城外又闹着绿眉兵灾,我敢断言,今年秋粮已经没法正常下来了 像咱们这样的平头百姓,遇到这年景,必须得提前做些准备才能稳妥渡过。” 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就连刚刚还竭力反驳的赵吴氏都挑不出毛病。 毕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只要脑子正常的人就不会否认。 “无咎,话虽如此,但你爹以前同我讲过——那鬼市绝非是什么好去处,里面不知有多少牛鬼蛇神。” 赵吴氏还是有点犹豫。 而就在赵无咎还想说两句劝慰一下自己母亲的时候,祖母赵杨氏却开口了。 “无咎说得的确在理。” 老妇人叹了口气。 “当年,老婆子我也是逃荒才来到这东山县的。几十年前青州大旱,而且也像今日一般盗贼蜂起。 岁大饥,人…… 就是为了口吃的,多少人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俺爹当年给地主当长工,给骡马喂夜草时,每次都提心吊胆地偷藏一两块豆饼子。 后来逃荒,俺家里没有余粮,只带上了他那为了过年才攒的一小袋子豆饼。 也正是靠着那些豆饼,俺们一家才能从那年的大灾里勉强活了过来。 可是,当年那些邻居,栓哥儿、二丫头、狗娃……” 老妇人说着说着不仅带出了当年的乡音,眼眶也微微发红,连连摆手。 “……不提了,不提了。” 旋即,赵杨氏便看向自己儿媳妇:“不尤家的,我寻思着无咎想的是对的,当然你担心他去鬼市也没毛病。 不过,现如今城里毕竟还是有衙门管事,鬼市虽然乱,但也不至于真叫好人家进去就出不来了。 可要是过些日子,世道万一变得更乱,家里又真快断了粮,再想去鬼市买粮那可真就是去闯鬼门关了。" 接着,赵杨氏又拉住赵无咎的手臂,神色切切地道: “今夜去那鬼市买粮,祖母允了。不过,无咎你也一定要记住——真遇到麻烦,宁舍财,毋舍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听到祖母告诫,赵无咎的神色顿时又郑重了几分,正色答曰:“孙儿省得了。” 酉末戌初,天色已然彻底黯淡下来。 赵无咎用褡裢装了几陌(一陌为百枚铜钱)铜钱,怀里还藏了约莫一二两的银馃子,带着个斗笠就静悄悄地走出了家门。 当他随手关闭门扉之后,他祖母立马将门重新闩好,还用根木桩子顶住了大门。 年景不好,赵家周围邻里虽然不说是勒紧了裤腰带度日,但也都在节衣缩食。 整条巷子里,一入夜,就没有几家几户点了灯火。 不过,赵无咎心里知道他家里今夜屋内一定会有一豆灯火长明,有两位至亲的妇人围着灯光担惊受怕。 “就算是为了省那灯油钱,我这次也得早去早回。” 心里“言不由衷”地想着,他脚上的步子也随之就快了好几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