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当首富》 1. 第 1 章 《在北宋靠摆摊当首富》全本免费阅读 一场细雨连绵不绝下了三天三夜,今早才开始放睛,村里小道的夯土在雨水的冲刷下变成一滩浆糊,脚印纵横交错,张希瑶背着满满一筐冒尖的猪草,在泥泞中艰难行走,哪怕她小心翼翼努力避开泥坑,鞋面还是不可避免沾到一些泥点。 “阿瑶?打猪草啊?!”两个妇人站在家门口唠嗑,看到她,立刻停下话头跟她打招呼。 张希瑶冲两人点点头,继续往前走。 身后两人嘀嘀咕咕的声音细细碎碎传到她耳边。 “哎哟,真可怜。以前她可是咱们村数一数二的千金小姐,从来没有下过地。那小手嫩得能掐出水来,没想到亲爹一死,也开始下地割猪草。真是可怜!” “她可怜?十三岁才下地干活,她哪儿可怜了?咱们谁家姑娘不是会走路就要下地干活?你有时间可怜她,还不如先可怜自己的闺女吧。” “那不一样。我听说张老头病歪歪的。前儿还去镇上请了大夫,说他急火攻心,郁结于胸,恐怕时日不多了。” “心病还得心药医。除非老天爷再赐给他一个出息儿子?!” “咱们许家村几百年才出一个秀人。皇榜还没下来,人先没了。之前张老头为了供小儿子念书,把家底都掏空了,还压着大儿子二儿子供小儿子读书,全家人跟个老黄牛似的,眼瞅着就要改换门庭,现在鸡飞蛋打,什么都没了!全是一场空?!” “人啊有时候得信命。命里没有,强求也没用。” …… 张希瑶听到这些话已经免疫了。 她是来自2024年的张希瑶,在她六岁时,父母离异,而后各自再婚,她成了没人要的小可怜,只能跟着爷奶在农村生活。爷奶年纪大了,只能靠种地为生,养活她已是极限。而她的父母好似忘了她的存在,几乎不给抚养费。她从小就知道钱的作用。高考选专业更是凭着自己的喜好选了金融专业。 可是待在象牙塔里的穷苦孩子哪里知道外面世界有多残酷。金融专业需要人脉和背景,而她两者皆无。好不容易混进证券公司,却只能给人跑腿。她讨好同事,帮他们做事,从中汲取经验。就这样她一步步成为证券公司的高管。 穿越前,她正在忙一个项目,连加半个月的班,好不容易将项目完成,躺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小憩,打开绿江APP热门的一本小说。睡前听书是她的习惯,能让她快速入睡。 没想到醒来后,她居然穿越了,还是穿进了她睡前听的那本小说。 之所以她如此肯定是穿书,倒不是她认识男女主,而是有两点原因。 一:这个王朝叫“颂”,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没有哪个朝叫“颂”。 二:据她这几日的观察,这个朝代的习俗与北宋有些相似。而她睡前听的小说,也是架空北宋,甚至连当今皇帝的年号都一样。世上会有如此巧合的事吗? 虽说一夜穿越回到解放前,但张希瑶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既来之则安之,她也想在这古代把日子过好。 原身也叫张希瑶,今年13岁。开封府,兰考县,城关镇人氏。因为多年关在房里,皮肤较普通农女要白皙。但长相跟上辈子的她一样很普通。属于扔进人堆里都找不着的那种。 张家原先是许家村唯二的地主。 这些年张老头将上百亩的好田悉数卖个干净,就为了供原身父亲读书。 原身父亲在十六岁那年中了童生,还是案首。原以为会很顺利成为秀才。可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接连几次院试,他都名落孙山。直到今年,他时来运转,终于高中。 辛辛苦苦供了二十多年,张氏家族唯一的希望,张家人以为苦尽甘来,谁知老天爷跟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还没等皇榜送到乡里,先传来的是张明礼掉落山崖摔死的消息。当尸骨被抬回村里,原身母亲受不住打击,当晚上吊而亡,张老头直接一病不起。原身浑浑噩噩也跟随父母离去,然后她这一缕魂就穿来了! 她背着猪草进了一个土墙垒成的农家小院,这房子的布局类似于口字,分为:堂屋、东屋和西屋,房子全是土坯茅草顶。因为上了年头,土坯已经裂缝。但家里没钱翻新,就用一根木棍抵着墙顶,希望它能多撑一阵子。 张希瑶将猪草倒进猪圈,一扭头就对上奶奶张婆子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她的目光还带着几分审视。 张希瑶知道她在看什么。 前几天,原身母亲下葬的日子,有个老道士路过许家村讨口水喝,看到她,问她生辰八字,掐指算了半天说她刑克六亲,不仅克父克母,还克夫克子,是个不详之人。 原本张家就因为连失两人而死寂沉沉,这话就像一滴水入了油锅,全家人看张希瑶眼神都不对了,皆露出惶恐之色。 老道士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这颗种子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生根发芽,现在已经茁壮成一棵参天大树。一家人总是背着她嘀嘀咕咕。 如果张希瑶不是姑娘,而且已经养到十三岁,到了出嫁的年纪,她严重怀疑这些人会听信道士谗言,将她这个妖孽溺死在河里。 张希瑶努力忽视她的打量,将篓子放到墙角就进了堂屋,饭菜刚端上桌。 这时候普通百姓的日子很苦,整个许家村没有吃早饭的习惯,都是中午一顿,晚上一顿。 家里只有一张吃饭桌,大人们坐到桌前吃饭,小孩子就端着饭碗随便找个地方。 张希瑶不想跟大家凑在一起,省得他们像躲瘟疫一样躲着她,端着饭直接回了屋。 这房间是她父母的。张家老两口住在堂屋东侧,她和父母住在堂屋西侧。 张父活着时,他们还会将这屋子隔一道帘子。张父死了之后,草帘子就撤下去了。 今天吃的又是疙瘩汤,这是用小麦磨出来的粉,用水混成面团放进烧开的水中煮熟。做法很简单,她小时候也吃过。但她小时候吃过的疙瘩汤是细面做 2. 第 2 章 《在北宋靠摆摊当首富》全本免费阅读 就在这时二房的小丫头秋花怯生生过来,“阿奶,我刚刚去鸡窝捡鸡蛋,发现鸡蛋少了两个。” 张婆子正窝了一肚子火,听了这话骂骂咧咧,“你阿爷病成那样,吃两个鸡蛋怎么了?你不想你阿爷病好?” 秋花被骂,缩了缩脖子,“不是!阿奶,我不是这个意思。” 张婆子心里有气,瞪了秋花一眼,语气更加不善,“一个个全是赔钱货!养在家里也是浪费粮食,趁早一个个全嫁出去。” 秋花一头雾水,可怜兮兮看着大伯娘。 大伯娘朝张希瑶的房间努了努嘴,安抚道,“放心吧,你阿奶骂的不是你。” 这意思是张婆子在指桑骂槐。赔钱货骂的是谁,张希瑶不用开门也知道。 这个家总共有四个姑娘,大伯家有两个女儿,老大名叫春花,已经嫁人,老四名叫夏花,今年12岁,二伯家一个女儿,名叫秋花,年纪比她小三岁,就是刚刚的小丫头。 门传来响动,张希瑶立刻坐到床头,继续吃饭。张婆子推门而入,手里还端着碗,碗里的吃食跟她一模一样。但让张希瑶诧异的是,她的筷子在碗里拨弄几下,居然有颗剥了壳的鸡蛋。 张婆子眼神复杂看了张希瑶一眼,将鸡蛋拨到她碗里,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又骂骂咧咧出去了。 张希瑶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暖意。 张婆子是她在这个家最亲的人。 张婆子是二婚。头婚嫁的男人,成婚两年,没能生个孩子,男方就将她休了,她改嫁给了张老头。张老头那时是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鳏夫,没了婆娘,家里无人照应。 张婆子不能生,他不缺儿子,也无所谓。 但张婆子嫁过来的第二年就生了原身父亲。 而原身父亲娶了原身母亲十四年,只生她一个女儿。 张希瑶当然不能现在就嫁出去,她现在只有十三岁,就这样被家人当垃圾一样甩出去,到夫家的处境只会更差。 而能够改变她困境的人只有张婆子。 她吃完饭,将碗筷放到木桶里,家里的农活都是分配好的。她重新拿起背篓,走到张婆子面前,细声细气喊了一声,“阿奶,我打猪草时,看到好多村民去捡蘑菇了,咱们也去捡点吧?!” 蘑菇算是山珍,一斤干蘑菇能卖十来文。算是农家为数不多的来钱路子。 张婆子忧心老头子的病,但是家里铜钱眼瞅着要见底,再不想着赚钱,老头子肯定就没了。 老头子一走,她这个后娘说的话还有人重视吗?她的结果一眼望到头。 她点点头,拿着比张希瑶还大的背篓沉默走在前面。 家里其他人吃完饭都要下地干活。张家已经没有田,家里种的十亩地是赁村里王地主家的,每年除了要交朝廷五成的税,再分五成给地主。这时候小麦亩产是150斤,交完所有税,他们家只剩下37斤半。也就难怪张老头对全家沦为佃户是那么的绝望。 话题扯远了。张家没有闲人,每一个人都比张希瑶能干。老三的死,打得全家一个措手不及。但除了老爷子,没有谁有闲心生病。他们得为了生存继续埋头苦干。 两人出了村子,没走几步就到了后山。 张希瑶怀疑这本书的作者是云南人。据她所知开封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就算有山,可那山与小土坡也没什么区别。可眼前是什么情景? 山影绰绰,一座叠着—座,像战场上的士兵,无穷无尽地延伸到遥远的天际,隐没在云雾之中。 这种山一般只出现在山区,开封根本就没有。 两人不知不觉到了山脚下。能吃的蘑菇都在深山里,他们这座山经过百姓多年砍伐,老虎早已灭绝,也从来没听说过狼,倒是偶尔会有野猪跑到山脚破坏地里的庄稼。 两人沿着小道一直往前走,偶尔也会碰到村里人背着背篓从山上下来。背篓冒尖处能看到成捆的野菜。 古代粮食产量低,许多百姓为了填饱肚子,尽可能地挖野菜,采蘑菇。蘑菇可以卖钱,野菜晒干之后会储存起来,留着冬天物资匮乏的时候填肚子。 张婆子停下来跟大家打声招呼,问他们有没有捡到蘑菇。 有些人实在,会停下来,把背篓解开让她看。 张婆子低头看了一眼,“哎哟,怎么才摘这么点儿?” 村民们叹息,现在蘑菇太难找了。他还是去深山里找的,天不亮就出发,找了两个多时辰,就找这么点儿。 等进了山,没再遇到村民,张希瑶确定周围没人就叫住张婆子,“阿奶?” 张婆子回头看了她一眼。 张希瑶抿唇,“阿奶,我想去祭拜阿爹。今天是他的头七。” 头七是古人很重要的仪式,但张老爷子病重在床,家里人都忙着种地,哪还顾得上死人。 张婆子不是不惦记儿子的,可她连自己的未来都迷茫着呢。 她沉默在前面走着,算是答应了孙女的要求。 张明礼是死在外面,他不能入祖坟,他的墓被修在两座山的夹缝中,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也算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张希瑶的母亲跟他一起合葬,算是生同衾,死同穴的最佳写照。 新坟刚刚定型,一阵雨后,青草冒出了头。坟的四周却是密密麻麻的红蘑菇,颜色有深有浅,像一把把小伞。 张希瑶走过去,看着漫山遍野的红蘑菇,采了一颗,放在鼻端闻了闻,一股清香味儿。 张婆子一回头就看到孙女手里的蘑菇,以前老三两口子在的时候,阿瑶从来没上过山,不认得蘑菇也很正常,她蹙了蹙眉,“这种蘑菇不能吃,有毒的。” 张希瑶点点头,没说什么,将蘑菇放到地上。 张婆子从背篓里掏出一沓纸钱,又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将纸钱点燃。家里钱不多,她只能用最简陋的黄纸。 张希瑶看到这一幕,原来阿奶早已想过来烧纸。怪不得她没费什么口舌,阿奶就同意了。 张希瑶跪下来给张明礼夫妻磕了四个头。 她没有起身,而是开始自顾自讲话,“爹娘,女儿不孝,自你们走后,我一直浑浑噩噩到现在才有时间陪你们说话。我这几天过得很不好。前几天有个道士来家里胡言乱语,说我克父克母,大伯娘想把我嫁出去,你们一定要为我主持公道。” 站在边上的张婆子蹙眉打断她,“阿瑶,你别胡说。这事还没有定下来呢。” 张希瑶没有看她,自顾自说道,“爹娘,没有你们,我到哪都过不好,我自己倒是无所谓。可是自打你们走后,阿爷就病了,你们地下有知一定要保佑阿爷,让他快快好起来,一定要长命百岁。我嫁出去,阿爷要是没了,那道士肯定会冤枉我阿奶克子克媳还克夫,到那时阿奶怎么办?!” 张婆子瞳孔骤缩,心脏剧烈跳动着,脸色惨白,一动不动愣在原地。孙女都能想到这些,她能想不到吗?可是老头子是心病,她又有何办法! 张希瑶依旧没有回头,“爹娘,我不想嫁人。我嫁了人,逢年过节,谁给你们烧纸,谁给你们摆供果。你们在地下不得被人欺负死?一想到这些,我恨不得立刻去 3. 第 3 章 《在北宋靠摆摊当首富》全本免费阅读 张婆子被孙女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得三魂去了七魄,她原地抽冷子蹦跳了一下,而后掐住张希瑶的嘴,伸手往嘴里抠,想把蘑菇抠出来。 可是张希瑶的动作更快,嚼吧几下已经咽进肚。 张婆子脸色惨白,一巴掌扇到孙女背上,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你着什么急!上赶着去投胎啊!这蘑菇是能乱吃的吗?这可是有毒的!” 她嘴唇哆嗦,一看就吓得不轻,张希瑶却硬着头皮,赌气道,“我这个年纪嫁人,怀孕之后,早晚也是个死。还不如让我爹带我走呢。至少我们一家人齐齐整整。谁也没落下。” 张婆子没想到孙女这么魔怔,又给了她一巴掌,见孙女梗着脖子一副不认错的样子,她狼狈地跌坐在坟头,呆呆看着儿子的坟,眼泪大颗大颗落下,“你死是痛快了。可我怎么办?我也要下去陪你爹吗?” 张希瑶站在边上一声不吭。 张婆子抹了抹眼泪,到底不忍心唯一的孙女死,她四下看了看,想找到可以催吐的东西。 张希瑶却不肯随她离开,扭身跪在坟前,“奶,一切交给我爹。他要是同意我的打算,您会帮我吗?” 张婆子被孙女气得没法,想再给她一巴掌,可又怕把孙女打坏了,左右为难,“你这个孽障,你要气死我!” 张希瑶任她抱着,张婆子骂她不懂事,不听话,而后又哭诉自己命苦,“你爹好不容易中了秀才啊,十年寒窗,就这么没了……我的命好苦啊。” 张婆子是真的伤心,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一般人都接受不了。现在唯一的孙女也命悬一线,以后就孤零零只剩下她,日子还怎么过?! 她趴在坟前狠狠哭了一场,眼圈通红,衣服皱巴巴团在一起。等她情绪稳定后,这才问张希瑶,“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头晕不晕?” 张希瑶站起来,跺了跺脚,转了一圈让张婆子看个清楚,等对方打量完毕,她笑嘻嘻揽住张婆子的胳膊,“阿奶,我没事!你看我好好的。说明我爹同意了我的打算。你不能把我嫁出去。” 她上辈子是云南人,比这边的人更懂哪种蘑菇能吃。这儿的人粗鲁地将红色蘑菇全部归为毒蘑菇。事实上有好几种红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比如:酒色红菇、美红菇、变色红菇、黄孢红菇等等。 不过蘑菇都是煮熟吃才更稳妥,一般不建议生食,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但她拿回去,估计他们也不会让她煮来吃。既然没有条件,那就只能赌一把,万幸她赌赢了。 张婆子还是不敢相信,仔细打量孙女,将她前前后后看了一遍,“你肚子疼不疼?能不能看清我手指头?” 她伸出两根手指在张希瑶面前,仔细观察张希瑶的眼睛。 张希瑶很肯定摇头,“阿奶,我什么事都没有。不信我再转一圈给你看!” 说着,她就原地转了一圈,张婆子见她真的没事,双手合十朝坟头拜了又拜,“一定是你阿爹显灵,他只有你一个女儿,不肯现在就将你带走。我可怜的儿啊!” 想起聪明孝顺的小儿子,张婆子只觉锥心刺骨,痛不欲生,眼泪再次不受控制翻涌而出,滴落在领口的麻布衣服上,很快便浸出一大片水渍。 张希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利用了张婆子的慈母之心。她跪在地上,给坟头规规矩矩磕头,“爹娘,谢谢你们帮我。你们放心,我以后一定替你们好好孝顺阿奶。” 之前都是作戏,这次却是真心实意的。不管怎么说,她占了原身的身体,也享受了张婆子的关照。她也该给予一定回馈。 张婆子听到孙女如此孝顺,心跟着颤了颤,丧子之痛,对未来的迷茫,让她只想一死了知,现在孙女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她坚强的心瞬间破防,她紧紧抱着孙女入怀,“我可怜的阿瑶!” 这半个月,张婆子经历冰火两重天。儿子高中之后,一家人的欢呼雀跃。儿子被七零八落抬回来,老头子病倒。她的天也跟着塌了。 这些天她反反复复回想老道士的话。不愿相信自己的儿子是被亲孙女克的。可老头子病入膏肓,喝了多少药都不管用。她躺在床上无数次想,难道阿瑶才是罪魁祸首?!她不愿相信,可又害怕。 张希瑶靠在老太太怀里,听着张婆子有力的心跳。 好半天,老太太才抹抹眼泪,在孙女面前哭成这样,她觉得丢脸,努力恢复平时的稳重,“走吧!咱们进山捡点蘑菇就回家。” 张希瑶还没得到准信呢,哪肯让她回去,她拽着张婆子的胳膊晃啊晃,“阿奶,你还没答应阿爹呢。” 张婆子被她闹得没法,眼皮耷拉下来,重新陷入愁苦,“我答应你有什么用?你阿爷病重,要是他出了事,你大伯二伯肯定会将你嫁出去。我是后娘,可管不了他们。” 她也不想让唯一的孙女嫁人。可她老了,以后也得看着老大老二两口子眼色过活。她逼他们出钱给阿瑶招赘,估计他们能跟她翻脸!再说就算老大老二同意,家里也没钱。 张希瑶见她神色有点松动,心里一喜,再接再厉开口,“阿奶,他们想提前将我嫁出去,是怕我克到他们,可是克父克母是无稽之谈。那个道士肯定是骗子。” 张婆子 4. 第 4 章 《在北宋靠摆摊当首富》全本免费阅读 张婆子还在那边绞尽脑汁想法子,张希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这满地的红蘑菇,有一半都是可食用的。上辈子好品质的野生干红菇一斤能卖到几百乃至上千块钱。这可是她穿过来,第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她手速极快,没一会儿就采了小半篓红蘑菇。 一直在思考的张婆子被她这手速整懵了,反应过来后,忙过来阻拦,“阿瑶,你这是不想活了。采这么多毒蘑菇作甚?快放下,不要摘了,会吃死人的,你爹可以保你平安,还能保其他人不成。” 张希瑶手上动作不停,笑着回她,“阿奶,我刚刚吃了这种蘑菇没有毒死,兴许它无毒呢,我把它捡回家,咱们先弄点给鸡吃。要是鸡吃了没事,咱们就晒干卖钱!” 谁知张婆子听了这话,一蹦三尺高,“你敢嚯嚯家里的鸡,我跟你没完!咱家可就指着那只鸡给你爷补身子。那可是咱家的命根子。” 张希瑶拍了下脑门,她怎么就忘了这年代的鸡是金贵物。村里人养鸡都是为了下蛋,然后拿去城里卖。自家人根本不舍得吃。 她从善如流改口,“阿奶,别人吃红蘑菇都死了,为什么我没事?我跟别人又没什么不同?都是爹生娘养的,我也没比他们多长一颗脑袋。我是觉得这可能是我爹给咱们的启示。如果它可以吃,那咱们附近几个山头的红蘑菇就全归我们张家。那咱们家的好日子指日可待啊。兴许还能把之前卖出去的田全买回来。” 张婆子被她的话弄得蠢蠢欲动。老爷子为什么会病倒。一是给予厚望的小儿子死了,大半辈子心血付之东流。二是他愧对祖仙,把田地全都给卖了。全家人都跟着喝西北风。 如果能买回几亩田,老头子说不定病就好了。 财帛动人心,而且蘑菇又没有成本,张婆子也跟着一块捡蘑菇,“咱家的杂物房经常有耗子偷啃粮食,我晚上抓几只耗子试试。要是耗子吃了没事,咱们就自己试。” 这是个有魄力的老人家,张希瑶心里赞叹她的果决,也跟着采起来。 没多会儿,两人就摘了满满一大筐。 到家时,家里人看到他们摘了满满两筐的红蘑菇,全围上来。 大伯娘率先发难,“娘,这蘑菇不能吃。前些年闹干旱,村里人就是吃这种蘑菇毒死的。” 张婆子点了点头,“我知道。刚刚在山上,阿瑶吃一颗红蘑菇寻死,但是吃下去没中毒,我就想试试看是不是有的红蘑菇能吃。” 听到张希瑶想寻死,一家人面面相觑,眼里都有些心虚。也就没再过问红蘑菇的事。 张婆子让张希瑶将红蘑菇全部倒到她房间的空地,“不着急将它晒干。等晚上我逮到老鼠,试吃之后再说。” 大房和二房也都没说什么。只是些毒蘑菇,又不值钱。阿瑶侥幸未死,兴许只是吃得少。 第二日一早,张希瑶早早起床,打了猪草,回到家,其他人还在田里干活,还没回来。 张婆子做完早饭,女人和孩子们先回来了。她们顺道从山脚捡了一捆柴禾。将柴禾堆放在墙角,打算回屋端饭。 张婆子让他们先别急着吃饭,从仓库拎着一个小竹篓过来,里面是昨晚她布置陷阱逮的三只老鼠,正吱吱吱叫唤。 张婆子让张希瑶把红蘑菇拿过来。张希瑶将红蘑菇分门别类堆放,阿奶分不清哪些蘑菇有毒,所以她就像土匪进村,一股恼全摘了。 张希瑶将这些蘑菇按照形状和颜色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类。 张婆子直接用手掰碎,然后又找到几个竹篓,将老鼠分开。一个个试吃。 一整晚老鼠叽叽喳喳吵得人脑壳疼。女人和孩子们全聚集过来,瞬间就明白她的用意。 于是在这些人的见证下,第一个老鼠吃了整整一颗甲类红蘑菇,但是完好无损,依旧活蹦乱跳。第二只老鼠吃完乙类红蘑菇后,没有立刻死,腿肚子已经转圈,东倒西歪,还开始往外吐刚刚吃下的蘑菇残渣,像是中毒似的。 张婆子就道,“这个乙类红蘑菇肯定是有毒的。你看它已经有中毒迹象了。以前咱们村里人吃到毒蘑菇,死之前就是头晕、呕吐。” 第三只老鼠吃的是丙类红蘑菇,吃完后没什么反应,这种蘑菇应该可以吃。 她又把剩下的丁和戊类红蘑菇再分别给第一只和第三只老鼠试吃。 确定它们也都没事之后,张婆子把昨天摘的那些蘑菇,有毒的全部清理出来。然后将没毒的蘑菇分门别类摆放。让夏花和秋花负责清洗,她要把这些蘑菇全部煮熟。 炒蘑菇最好的办法是高温油炸,这样哪怕蘑菇有轻微毒素也能除掉。可是张家哪有条件油炸。张婆子采用的最原始的方法--水煮。 她甚至没往里面加盐。盐是多么金贵的东西。万一这蘑菇毒不死老鼠,却可以毒死人,那不就是浪费了吗? 即便如此大伯娘还是觉得浪费柴禾,“老鼠吃了没死,不代表人吃了没事。兴许老鼠就爱吃蘑菇呢。” 张婆子点点头,“你说得也对。所以煮完后,咱们还得找人试吃。” 大伯娘惊讶张了张嘴,确定她是来真的,于是立刻先开口,“娘,这些柴禾是我们打的。您用了也就用了。可不能让我们试吃。” 张婆子没说什么,“放心。不用你们试吃。” 大伯娘等人皆是松了口气。 等几盘蘑菇煮好后,家里的壮劳力们也回来了。看到桌上摆放好几盘的蘑菇,全都不可思议看着张婆子。 家里就穷成这样了?再有一个月就秋收了,让他们吃这个?! 张婆子解释,“不是给你们吃的。我刚刚用老鼠试过,这几种蘑菇是无毒的,我决定试吃。” 她这话一出,大伯立刻跳出来阻止,“娘,咱家还没到那份上。不用您冒险。我们哥俩会养你的。” 本朝最注重孝道,要是后娘吃毒蘑菇而死的消息传出去,村里人肯定会说他们不孝,容不得后娘,那他们哥俩的名声就彻底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