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相师》 第001章 少年郎逆天成长 老父亲信马由缰 《极品相师》全本免费阅读 天色大亮,又是一个上好的天气。恰桃红柳绿,正丽日高悬。 周大顺戴上白色礼帽,戴好金丝墨镜,沾上灰白的山羊胡须,拄上黑色文明棍,背上米黄色的帆布挎包,一副命理师的打扮。 正欲出门,却见儿子周归一急匆匆地回来了。 这周大顺,名字寓意“六六大顺”,却是一生不顺。东混西混,虽然混了个命理师的名声,却因无门无派,上不台面,入不主流,也只是勉强糊口。四十好几,才娶妻生子,遂视这周归一为自家性命,百般呵护,任由其逆天成长。 不知是出生时,因为难产憋坏了脑壳,还是小时候发烧,烧坏了神经,这周归一,就是与众不同,人称屌师,意思是屌丝中的屌丝。 别人叫父母为“爸妈”,他却喊“爹娘”;别人说话是平常口语,他却半文半白,夹带着“之乎者也”;别人的孩子读书死用功,他却对烧香起卦、风水相面十分上心;别人学骑自行车、学开拖拉机,他却整天嚷着要学骑马赶驴。遇到蒙镇上赶马车的马大爷,比见到亲爹,还要亲热。 说他不懂事,他却头头是道,不曾做下什么违规犯理的事;说他懂事理,他却口无遮拦,常弄得别人下不了台面。好像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把个周大顺也折腾得稀里糊涂,就索性由着他。只望他快点成人,无病无灾,娶妻生子,让周家香火有个传承。 眼下,周归一正在蒙镇中学读高中,六七月里就要参加高考。十六七岁的少年,头发乱蓬蓬的,上衣脏不拉叽,裤腿左高右低。手里拎了个土黄色的书包,就顺手往堂屋里的破桌上一甩,大声说道:“痛快,痛快也。我娘呢?” 周大顺朝门外指了指,说:“昨天去了蒙山寺,许愿去了。” 周归一歪头侧脑,问道:“娘去许什么愿?” 周大顺叹了一口气,说:“你娘去求菩萨保佑你考上大学,早日成家立业。” 周归一不以为然,正儿八经地说:“倘若古代,兴许灵验。那时的人们心存敬畏,诚心诚意,献上猪、牛、羊,虔诚得很。现如今,皆是些假和尚、假道士,眼里只有铜板,又岂能灵险?” 周大顺知道说不过儿子,便转了话题,说:“又不想上学了?!打算休息几天?要不,跟我出门转转?” 周归一得意起来,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非也,非吾不想上学也。此乃麻老师之安排,谓之战术性退却也。” 周大顺不信,以为儿子又闯了什么祸,就压低了声音,说:“我早就对你说过,你们的麻老师脸小嘴尖,男带女相,不是善类。这类人,心眼小得像芝麻,恶毒起来像继母。你们这些青年娃只有吃亏的份。” 周归一摇了摇头,得意地说:“此次吾救他,他岂能害吾?” 周大顺越发不信,恨不得用手戳了戳他的脑壳,说:“小祖宗,你又在编故事糊弄我?” 周归一摇头晃脑地说:“爹,诚不是也。今日大早,天色微明,麻老师带我们早起锻炼,沿着学校之操场跑步。谁料,尚未跑上两圈,不知从何外冒出一条黄狗直追着麻老师撕咬。不得了也,麻老师连滚带爬,大呼小叫,魂都不在身上了。众人不知所措,各自躲闪……这还了得,本人一马当先,冲将上去,飞起一脚,将那黄狗踢了个两丈多高;待那畜生落地,本人 第002章 意料之外喜订亲 左右为难愁过节 《极品相师》全本免费阅读 快到镇街口,闻到一阵糯米香味,看到有人提着粽叶往回走,周大顺陡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就急急折返回家。 开门进屋,只见周归一呼噜山响,睡得香甜香甜的。 周大顺犹豫了一下,不忍心叫醒儿子,就抽身往外走。 周归一却醒了,翻身坐了起来,把个周大顺吓了一大跳。 周大顺定了定神,说;“归一,醒了?” 周归一揉了揉眼睛,说:“在古代,真正的行伍之人都是睁着眼睛睡觉的,警醒的很。三国时期的张飞就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周大顺点了点头,说:“我刚才见有人买粽叶、闻到糯米的香味,就想起来了,过两天就是端午节。正好,你回来了,就去小玉家送送端午吧。你答应了,我也好在镇上买些礼物什么,准备一下。” 这蒙镇地处楚地境内,归属大宥县管辖,时兴“娃娃亲”,亦称“摇篮亲”,或指腹为婚,或襁褓定亲。 周归一出生后,周大顺十里八乡寻求联姻,却不曾找到合意人家。大多嫌周家穷困,宗族单薄,担心女儿将来受苦。 不曾想,蒙镇上却有一户人家有意订亲。这户人家算得上是镇上殷实之家,男主人是镇兽医站的兽医,女主人是裁缝,女儿小玉长得秀秀气气,模样端正。这家人添了小玉之后,算命先生说小玉命里缺金,宜配西北方之男;周归一的家恰好在镇西北;小玉家再请算命先生掐算,果然是天赐良缘。 周大顺暗自欢喜,也要了俩孩子生庚八字,七推八算,结果甚是合宜。俩家人欢喜不已,便选了大好的日子,喜滋滋地将亲事定了,惹得左邻右舍惊叹不已。 那周归一尚在摇篮之中,浑然不知世事,凭着父母的摆布,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渐渐长大了,周归一却像忘了此等事情一般,逢年过节,不肯往小玉家走动。小玉家也不在意,只道归一年纪尚小,黄口小儿,不谙事理,也不曾多说半个不字。 端午节本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经》九五爻:“飞龙在天”。古人在此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以求得祈福辟邪。又因屈原故里在楚地,更是让楚人极端重视端午节。什么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热闹得很。这女婿儿登门给岳父母送礼问安,也是楚地一大礼数。 自定亲以后,这周归一或去或不去,也没有个定数。小玉的母亲给他精心缝制的衣裤,周归一也是时穿时不穿,惹得小玉心里也有些不大高兴。 小玉初中毕 第003章 略施小计除疑疾 苦口婆心劝痴儿 《极品相师》全本免费阅读 蒙镇虽小,因与蜀地相接,物产丰富,又临近国道和铁路,交通便利,常年商贾云集,生意繁荣。 蒙镇的店铺大多山墙镬耳、青砖立面,招牌鲜明。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什么的,热闹得很。 周大顺径直走进背街的一条耳巷。 耳巷逼仄,仅可容一人通过。徜若遇有来人,须侧身贴面而过。巷道青石铺就,光光滑滑。 行不过百步,周归一瞅了瞅门牌,驻足片刻,便轻轻敲了敲门。 少顷,便有人开门,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响起来:“周先生,请进。” 周大顺正了正衣襟,随即迈步进屋。前脚一迈入,只觉眼前一阵黑暗,右脚亦不知高低;待周大顺取下墨镜,乃看清一老妇,慈眉善目,已拢手立于一张床前。 老妇人轻声说:“周先生,请坐。” 周大顺道了声“客气”,便径坐了下来。 老妇人也欠身坐于床沿,说:“这是我家么儿。三天前,从蒙山寺那边采买山货回来,就一直昏睡不醒,不晓得是什么原因?找镇上医生看了,却说没有什么毛病。” 周大顺戴上墨镜,捻了捻山羊胡须,说:“哦,我看看。” 说完,周大顺就起身走到床边,俯下身来,伸手把脉。 少许,周大顺低声道:“这脉象沉稳,呼吸平和,既不是风寒侵扰,也不是肠胃紊乱,应该是游魂野鬼作怪。” 老妇人一听,急切地说:“周先生,请您多多费心。” 周大顺也不接话,就从包里掏出一个小铜碗,用黄纸封好碗口,再于纸上刺一小洞,放七粒糯米于小洞旁,大约是代表三魂四魄。然后,周大顺面朝西北,喃喃诵咒:“天蓬天蓬,九玄煞童。五丁都司,高山北翁。七政八灵,手把帝钟。三十万兵,卫战九重……急急如律令。” 话音刚落,那米粒一粒粒朝小洞口移动,一一掉入碗内,发出“当当”的声音,像铁钉掉在石板上。 周大顺迅速将写好咒语和画有符箓的小纸条封住小洞口,再放一剪刀于铜碗之上…… 忙完这些,周大顺又坐到椅子上,搓了搓手,说:“还好,等一会看看吧。” 老妇人站起身,说:“菩萨保佑,我儿平顺”。说完,就起身给周大顺沏了茶。 周大顺说了声“谢谢”,就端起茶杯,嘘着气,撇去杯里的浮茶,眼睛不时朝床上看。 忽然,那男儿猛然坐了起来,惊呼道:“唉哟,闷死我了。” 老妇人吃了一惊,说:“狗儿,怎么哪?” 那狗儿长长吁了一口气,又伸了伸胳膊,动了动腿脚,说:“好了,好了,舒坦多了。妈,我饿了。” 老妇人大喜,连声说:“多谢周先生。” 周大顺摆手道:“不谢,不谢。这全靠你们家平日里积德行善,才有这样的效果。” 老妇人连忙封了红包,塞与周大顺,又将周大顺送至巷口,一番称谢,才折身回去。 周大顺揣了红包,喜色满面,乐颠颠往家里走。 回到家里,周大顺摘了墨镜,取下礼帽,撕下山羊须,丢开文明棍,朝房间里喊:“归一,归一。” 喊了几声,却不见回音,周大顺心下生疑,推开房门。只见被褥乱作一团,不见周归一的人影。 隐约间,周大顺耳边传来唢呐声,就拿了小凳,往屋后的河堤上去。 周归一喜欢吹锁呐,那锁呐声悠远绵长,如同从前朝往世传来的一样,顺着蒙水河向东流去…… 周大顺坐在儿子的身边,看着这个愚愚痴痴的儿子,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酸楚和心疼。 周大顺虽然一生历经苦痛,没有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但一想到儿子仿佛前朝来客,与这个社会似乎格格不入,深恐其以后吃亏上当,不免心生痛楚。 周归一浑然不知父亲的心事,依旧是一副浑天浑地的样子,放下锁呐,望着周大顺,笑嘻嘻地问:“爹,今朝出马,骗得银两几何?” 周大顺回过神来,说:“今天是有些收获,那法子总算灵验了。” 周归一转过脸去,看着河水,说:“爹,为何有的人遇事不敢站出来勇敢面对?为何有的人直言不讳反而被大家孤立?” 周大顺想了想,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就故作轻松地说:“我要是知道,不早就过上好日子了?” 周归一“哦”了一声,说:“如此说来,爹爹的水平尚待提高也。” 周大顺顺手拍了拍周归一的肩膀,说:“归一啊,不要把脑壳想破了,也不要把神经想坏了。你以后还要娶媳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