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卖鱼开始做大佬》 第1章 一家人 《重生:从卖鱼开始做大佬》全本免费阅读 南方的渔村小码头,三十五岁的黎大海孤独地伫立,目光深邃地凝视着那波涛汹涌的海面。天空阴沉,乌云密布,海浪翻滚着,似乎随时会汹涌而至。黎大海疲惫的身躯在海风的吹拂下缓缓挺直,仿佛在与大海对话。 “房子总算是建好了,小码头也搭建完毕。”黎大海心中默念,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满足与疲惫。“妈的,真是累成狗了。” 伸了一下胳膊,展开铁塔一样的身躯,随即大步的转身向海湾内房屋走去。 作为重生人士,黎大海是非常坎坷的,父亲被整死了,大娘二娘先后跟着去了,家里15个弟弟全指着他。 黎大海的父亲有两个老婆,建国之前就被盯上了。生了黎大海之后一直装穷,也不敢生孩子。建国之后趁着秩序将稳未稳的时间差,带着家当跑到海边安家。后面陆陆续续生了15個孩子,还都是男孩,再厚的家底也穷了。 家里就黎大海一个成年男子。村子里的人都在想着,这一大帮孩子估计得饿死不少,没爹没妈的,就靠一个黎大海怎么够啊。 没办法,20来岁的黎大海重新拿起上辈子熟悉的剧本,开始过着半黑不白的生活,光靠种地打鱼养活不了16张嘴,怎么喂都喂不饱的。前世就是因为穷,弟兄们光吃海螺海蛎子没有米饭吃,病死了4个。这辈子,黎大海只能咬咬牙,试着撑一下,过程中也做过不光彩的事,总算是挺到80年代。 现在小十六都二十岁了,家底也开始丰厚的起来。小码头上4条船,两条14米机关船从渔业队拿工资顶回来的二手货,两条7米的小木船是慢慢攒木头,从渔业队偷拿桐油和糟头料自己做的。 随着兄弟们逐渐长大,劳动力越来越多,家里的日子也在慢慢变好,黎大海心里总算轻松起来。今年用家里的积蓄做好了几个石头房子,还有院子,他就准备让结婚的三个弟兄分出去住。 “老二,把男人都喊上,几个婆娘也叫过来,到后面大院子。”黎大海对着靠近村子东边的房屋喊了一声。 靠近海湾的土地,只有一小片沙滩,中间一大块平地。后面一个上百米的小山坡,坡下面整整齐齐的开着几亩蔬菜。海湾边上有着3座新的石头房子,一个稍显破落的大房子立在靠近山坡的地方。旁边还有很多空地,明显是留着的宅基地。 “哎,大哥”一个黑黝黝的汉子放下了手里的活儿。从院子里走了出来,脸上明显有着海风常年吹出来的沟壑,老二,黎大洋。 黎大海喊完就向着靠近山坡的大屋子走去。推开院门,院墙旁边堆着一大撂竹筐,随手拿了两个倒放着,就坐了下去。也就是竹筐结实,还是两个叠在一起,不然可承受不了接近200斤的重量。 “大哥”“大哥”随着一声声呼喝,院子陆续进来十五个年轻人,一个个体格高大,和黎大海一样,膀大腰圆的。 “都找个东西坐着,等人齐。” 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三个年轻的女子。 “大哥,后面菜田还在忙,中午饭还没添火呢。”说话的女子面容姣好,一身子急急火火的,进了院子就走向老二旁边。 “老二媳妇,都坐下,今天有事。”黎大海随口说着,对于这个二弟的婆娘还是比较欣赏的。能持家,能干活,长得还好看,配自己这个二弟绰绰有余。 “人都齐了,我就说了啊。把你们叫过来,主要就是分房子。” 随着话语落音,下面开始悉悉索索的交谈声。 “大哥,分房子我还是住大屋吧?”小十六懵逼的看着大哥。 “大哥,我们不用分房子,让老二他们去新屋就行”老七出声。 “停,你们先听我讲完,就分他们三个。”黎大海瞪了小十六一眼,话都听不明白,示意众人先别说话。 “原来都没结婚就算了,挤挤就行。现在一大家子人,还有三个弟妹,隔着帘子也不方便。” “老二老三老四都结婚了,那边三个新屋子你们住,主要是让你们多生孩子。等会给你们一家50块钱添置点东西,别嫌少,就这么多了。”多子多福嘛,两辈子都100岁了,肯定想着后辈多一点才热闹,小辈越多越好。 这边三个弟妹听到“多生孩子”也脸红了,没吱声。心里倒是挺开心的,单独住肯定方便许多。 当初嫁过来就是因为夫家男人多,日子过的好,哪怕挤在一起也能接受。平时没有钱帮衬娘家,但是遇到事情能找到人帮忙也挺好。这时候农村兄弟多的,说话都比别人硬气。 “家里也就是十几亩地,老七和老九在种,但是每年交完份子剩下的粮食还是不够吃。现在风向差不多稳了点,明年我带点人出去看看,能不能找点挣钱的营生,光靠打鱼剩下这么多小的结婚不够啊。” 老二老三老四还是蛮愧疚的,家里拿了一大笔钱给他们结婚造房子,剩下这么多弟弟没个着落。 “大哥,要不我们仨去镇上码头干活吧!你带着小的去打鱼,或者再泡制点木头,搞点木船收地笼排钩。”老二说道,码头上干活一天也有四五块,黎家人对外还是比较恶的那种,出去干活不怕被欺负。 这十几年来,大哥一个人养着 十几张嘴,实在太难了,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现在眼看着日子过好了,都想多分担一点。 “滚蛋,你们还准备打一辈子鱼啊。没有出路,以后儿女上大学结婚还要钱呢。”黎大海斜了老二一眼,呵斥了一句,出去扛包有个屁用。 当初渔业队最小的两个14米机关船,他先下手拿来的,十六七米的机关船当时还买不起的。靠这几条破船,发财是别想了,但是搞排钩也比扛包强多了,就是废人工。 “现在周围村子都愿意把姑娘嫁进咱们家,咱家兄弟多,谁不羡慕,也就是暂时没钱。” 听到这里小十六乐呵了一下,反正还跟着大哥住就没事,娶媳妇轮着他还远呢。 “家里男人多,挣钱也快,争取这两年都给你们起好房子结婚。”黎大海心 第2章 阿德 《重生:从卖鱼开始做大佬》全本免费阅读 “阿德,赶紧翻牌,别耽误时间了,破牌就扔堆里。” “滚啊,我手里一副旺牌呢,别催” 村子里的码头岸边,分布着三个收鱼的寮子,门口都堆着大量的竹筐和麻袋。因为台风天气收不到货,几个老板关了门。在寮子后面小卖部打牌消磨时间,旁边还围着一群人看热闹。 这时一個干瘦的男子正在盯着手里的牌慢慢挤呢,忽然感觉天空都暗了下来,回头一看。 “海哥,出来溜达啊,坐下来一起玩玩,台风天都闲死了。” “我不打,你们玩玩就行。我就过来坐坐,顺便问问明天的天气,你们听着收音机怎么说?”黎大海把小卖部王老板的躺椅拉过来,舒服的坐了上去。 阿德也把牌放了下来,给黎大海夹了根烟才回去继续看牌。 “操,什么吊毛牌。你们俩斗,我先不玩了。”阿德把输的两毛钱付了,又去小卖部拿了两瓶汽水。 “海哥,收音机说明天出太阳,也没什么风浪了。应该能出海,都憋在岸上四五天了,要挣钱啊。”顺手把汽水递给黎大海,拿了小马扎坐在旁边。 “嗯,下午我让他们把排钩弄好,这次下2000钩,台风过后应该能上不少大鱼。”打开汽水喝了一口,黎大海缓缓说道。 “2000钩啊,大手笔。饵料要不少啊,要不要我去镇上拉点冻虾小管过来用。”阿德笑着说。 不怪阿德这么高兴,黎大海家里4条船,两条木船还有专属的海湾下地笼和排钩,光收他一家货就挣不少,平时见到黎家人也热情的紧。 黎大海点了一根烟,吸了之后缓缓的吐了口气,手指在躺椅上面磕了两下。 “网箱里面还有不少货,早上下了5排地笼,下午收了应该就够了。”一排地笼10段网,黎大海自己家做的大地笼专门放海湾搞小鱼小虾,上货还是很惊人的。 说实话,下排钩搞得大鱼多,但是成本也高。2000个排钩,勾子,主绳,子线都是钱。买饵料也要大几十块,想要钓大鱼不能用臭鱼烂虾,还得上好货。2000个钩平常一家5口要干一个礼拜才能绑好理完,一天收下来回去又要理一个礼拜,整个村也就是黎大海家里人多才能干。不过专门干排钩利润比别人拖网渔船挣得多,还省柴油。 黎大海家里也是隔天下排钩,要留时间搞鱼饵和绑勾子。 “年后想出去看看,你这边有没有想法?” “海哥,出去干啥,你这在家打鱼挣得也不少了。” “想挣大钱啊,原来是怕他们饿死我才收着不敢冒险。现在日子都过好了肯定要出去搞大钱” 现在外面世道乱的很,黎大海以前最多也就去市里混混。就是怕走远了出事,家里弟弟真的得饿死。 “啧啧,也就是海哥你说这话我服信,15个半大小子都让你养活了。要是别人少不得呸几句,嘿嘿,大钱不好挣的。”旁边两个收货老板也出声了。 “海哥你这还收着啊,前些年......隔壁大湾村还有好几个走路不利索的”一个收货老板也示意了一下。 黎大海冷笑一声,站起来磕了一下烟灰。 “西边小海湾,我都准备改名叫黎家湾了,围礁都做了一半了。谁的船进来,肯定是要打断腿的嘛!” 笑呵呵的脸上,凶厉的眼神扫视了周围,配合着接近一米九的身高和一身肌肉显得摄人心魄。 又闲聊了一会儿,才走向阿德的寮子,身后一群人的眼神也是敬畏居多。16个弟兄,还能打,镇上都有小湾村黎家多蛮横霸道的消息。 见状阿德赶紧跟了过去,估计黎大海有事找他。 进了寮子看了下,打氧机开着的盆里还有不少黑鲷,都是两斤左右。这是留着卖给周围渔民人家的,海边渔民喜欢搞点新鲜鱼吃,台风天不好搞鱼就来这儿买。现在村子里穷人还真没多少,毕竟地理位置好,不管是地里还是海里出产都值钱。 “等会吃中午饭前送一条黑鲷去小汪老师那里,好几天没出海,我这几天在家也忙的顾不上她。”指了一下盆里的鱼。 阿德一副牙疼的样子,点了点头。这黎大海搞女人还总让他送鱼,万一谁给他点了都说不清。 “要不你给人娶回去呗,这样跟做贼一样也麻烦。” “就你话多”黎大海呵斥了一句。 “海哥,要不要添几条船,边防那边放了几条铁皮船出来倒手,要是钱不够的话我借你点都行。”从事非法活动的船被边防抓住以后,没收了再低价卖给自家亲戚,自家亲戚如果不打鱼就会以市场价倒手卖出,差价也不少钱。 “今年先这样,明年可能干点其他的,不能添太多船。村里海域面积就这么大,我家占了一片,再多就有意见了。” 虽然后世一片小海域都是各种拖网渔船和网具,但是那时候海鱼值钱啊,每条船还有柴油补贴。现在海鱼一般就几毛块把钱一斤,柴油都8毛了,渔具材料价格也贵。要是搞机关船多了,挤在一块捕鱼挣不到啥钱。跑远的话,废柴油,来回时间长了鱼不新鲜卖不上价。所以黎大海心里对于添船不是很在意。有那功夫多搞点地笼放海岸线也能挣不少 ,就是费工费力。 阿德忽然对黎大海说“年底我也去县里跑跑,看看能不能在海鲜市场租个鱼档单独干。到时候一起合作怎么样?” “嘁”撇嘴了一下,黎大海说道。 “县上从大码头,到海鲜鱼档,你去哪里都要被扒一层,你站不住。”这时候,沿海挣钱的行当秩序还是比较混乱的,鱼档里面也是拉帮结派。 “这不是有你在嘛,你过去站台,我给你两成行不,一起干。”阿德赔笑着说道。 “呵呵,想的还挺好,不过我的名头值钱的很,搞这个得不偿失。”两成,这是把黎大海当成打手了,冷笑一声。 “明年我估计也会搞点海鲜生意,到时候再看看。” “好吧”看着没有忽悠上来,阿德也是失望了一阵,黎大海的名声好用,可惜自己用不了。他这边也是好几个村子鱼贩子合伙干,把鱼送到镇上冷库,等够数了就送去县里海鲜批发市场。可是镇上的鱼老大也要收他一层皮,才能在批发鱼档给他们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