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逆天:我在聊斋世界悄悄成仙》 第一章:悟性逆天 岭南郡,丰台县。 时入夏末,天气已经转凉,城内的虫鸣声也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微风拂过树梢留下的哗哗声。 南城。 靠近城门的张家府邸,此时灯火通明。 因为明日一早张家少爷就要进京赶考了,今日张员外宴请族内老小可谓是高朋满座。 张家,那在丰台县也是名气响亮的大家族,特别是张员外这位商贾,论身价可在丰台县排进前三。 也正是因为张员外运营者数个商队,才能让张家数百人在城内有稳定的收入。 “三叔公今天饭菜还对胃口吧!” “哎呦,六哥你怎么也走这么早,再喝会也不打紧........” “大侄子,我就不劝你了,你还得去衙门当差,改日改日我去你们衙门找何县的时候,你可得来给我作陪。” 张员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客套话几乎不带重样。 不管是外姓客人还是张家的自己人,各个喝的红光满面,临别都在道喜,宾客尽欢。 至于这喜,自然就是张员外的独子‘张九尘’要进京赶考了。 大晋,嘉靖27年,科考改革,从筛选改成了选调,考核资格也从推举制,改成了邀请制。 简单点,就是现在有很多空缺的职位,会邀请对口的书生或者是御史九卿来考试。 比如丰台县的县令即将退休,位置就空了出来。 张九尘这个丰台县唯数不多前往京城赶考的书生,就可以报考家乡县令的位置。 今年是新科举的第一年,届时将会有国师普渡慈航亲自监考。 当然了,这里面的漏洞也很多。 比如这个邀请制度,就掺杂了不少权钱色的交易。 张家为了弄这个名额,可是花了不少银子,相对的张家少爷张九尘,考上功名的几率也很大。 因为城内有钱买名额的不多,就那么几个家族。 未来县令也就在这几个家族之间出现了,谁家的少爷高中,谁家就能长存! 今夜的高朋满座,也是一次站队。 张府后院。 不同于前院的高朋满座,这里很清静。 张家大少爷平常就在后院读书,此地也被布置的古色古香。 小桥流水、花团锦簇,就连乘风亭都有走廊连接张大少爷的卧房。 【你阅读了《养身精气》,因为你的悟性逆天,你从此书中推演出了道门真传《练气十二层》】 卧房内,烛火忽明忽暗。 张九尘只好借助月光,才将这本让老爹花了大把银子买来的养身精气的书籍看完。 这银子花的不冤枉。 他目光炙热,脑海之中已经多出了一本关于练气的基础法门《练气十二层》 “我就知道,穿越者必有一技在身,命格‘悟性逆天’果然够逆天,从养生的书籍中都能推演出道门练气术!” 一个月前,他穿越而来。 前世的他平平无奇,但这一世不一样。 富二代,丰台县有名的富二代! 父亲是城内运商总把头,银子根本花不完。 原以为自己这是走上人生巅峰,从此当个富二代,娶上几个小妾悠然一生。 结果便宜老爹拉着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自家的产业即将不保,甚至有着被灭门的风险。 因为丰台县的李县令即将告老还乡,新老接替之后,就是新一轮的权力洗牌。 运商不是谁都能干的,必须有衙门支持。 赚的钱,也要跟衙门三七分。 自己三,衙门七。 这种方式最稳,新老县令也不会动这个规矩。 但今年不行了,各地官职可以指定考取,买个名额就能去考。 考上了,自己人当县令,赚的钱都不需要分了,甚至可以垄断整个县城。 这种好事,谁看了不眼热心动。 不但是城内的张家,还有王家、赵家、李家纷纷买了数个名额,送儿子、侄子去考丰台县的县令。 卖官鬻爵,每个朝廷的末端都会出现。 张九尘对此并不在意,因为这个世界还有更疯狂的事情。 皇帝在修仙、国师在吃人、异族在入侵、道士在搬山、武夫在摧城、狐妖在修行、精怪在嬉笑......... 这是聊斋世界。 “都能修仙了,谁还读书啊!”张九尘嘴角上扬。 一本养生书,就能推演出《练气十二层》如果是道门内的真传,那还不起飞喽? 可惜四书五经中蕴含的是天道,翻阅之后只会提升悟性,不能推演出功法。 刚穿越来时,他翻遍了流传广泛的书籍,但大多数推演出来的秘籍根本没法用。 只有对自身有益处的法门,才能加以利用。 比如这本让老爹花高价钱,从一位富商手里买来的《养身精气》 按照书里的步骤调理身体,可以提高精气神。 所以推演出了《练气十二层》 可惜同类的书,都很昂贵,有些都是孤本。 张家虽然在丰台县有些底子,可放眼九州一百零八郡而言如同浮游问青天。 当下是功名还要考,不然张家就完了。 只是志向可以改改,不妨把梦做大一点。 张玄这样想着,便准备阅览脑海中的《练气十二层》 “哐哐!!!!” 房门被人敲响,传来老爹张先登的喊声,“尘儿,快快给爹开门,有大喜事。” 喜事? 明天都要走了,还能有什么喜事? 张九尘不假思索的起身去开门,打开门就见喝的满脸通红的老爹摇摇晃晃的站在门口。 他连忙将亲爹搀进屋里,倒上一杯热茶后问道“爹,这么晚了,还有什么大喜事?” 烛火下,父子二人相对而坐。 此时张先登的面色严肃,一扫刚刚在门外的虚浮,盯着自己儿子,嘴角开始上扬。 “嘿嘿爹找到了你能平安进京赶考的方法了!” “真的?”张九尘面色一喜。 大晋王朝,九州一百零八郡,岭南郡距离京城的中州足足有三千里。 就算日行百里,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赶路麻烦无所谓,主要这是聊斋世界。 路上有妖、有精怪、有地灵、有土匪、有入侵的异族,遇到那个都能让他小命玩完。 考试不难,平安进京才叫难,穿越后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 第二章:生辰纲 “蹭押送生辰纲的队伍,是不是太高调了?” 听到老爹说的大喜事后,张九尘有些笑不出来了。 下个月乃是当朝国师普渡慈航道人的六十大寿,整个九州一百零八郡霎时都会送上贺礼。 岭南郡自然也少不了。 押送生辰纲的队伍,明天早上从郡城出发,途径丰台县。 张先城已经打点好了关系,让押送队伍中的本家兄弟带上张九尘一道去京城。 只是这个国师,他要是没记错的话,就是那个吃人的大蜈蚣。 而且生辰纲那么多宝贝,万一被人惦记上了,自己跟着岂不是更容易丢了小命? “你小子懂什么,这可是给国师送的贺寿礼,越高调越安全。你想啊,路过深山庙宇,不管是哪路妖怪还是神仙地头蛇,谁不得给咱们国师大人面子!” 这话倒是说的一点没错。 普渡慈航的面子,还真可以让人在深山横着走。 只是张九尘对生辰纲这三个字有些忌讳。 但事已至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至少跟着生辰纲的队伍,更有把握安全抵达京城。 “好了,你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该出发了!”张先城没有耽搁太久,说完就起身离开了。 夜晚。 张九尘开始不断阅览脑海中的《练气十二层》 路途遥远不能全靠别人,自己也得有一技傍身。 《练气十二层》是道门基础法门,一旦修炼就算是炼气士了。 【你阅览了一遍《练气十二层》获得一缕真气!】 一股暖流从丹田处,开始向四肢扩散,这种感觉极为舒爽,提神醒脑甚至觉得气息都变厚重了。 “不行,得让气聚在丹田才行。” 虽然散气的时候很爽,但聚不起来气,这缕真气就浪费了。 他按照法门中的办法,开始调动散去的气息重回返回丹田。 可惜还是散掉了一半,最终留在丹田的真气只有半缕。 即便只有这些,依然让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轻盈了不少,面色也更加的红润,全身气血流转的速度都放缓了。 “怪不得修仙能长生不死,只是半缕真气就让我受益匪浅。” 心底一喜,继续翻阅。 【你翻阅了一遍《练气十二层》获得一缕真气!】 【你翻阅了一遍《练气十二层》获得了一缕真气!】 ........... 清晨,天蒙蒙亮。 张九尘睁开了眼睛,昨夜一共翻阅了九遍。 将翻书的念力消耗一空才停了下来。 阅览起来很快,只是获得的真气想要永久保留在体内,就比较麻烦了。 还要不断的聚气,时刻保持着丹田稳固。 直到清晨,他总算将丹田彻底稳固了,以后获得真气都不需要刻意聚气,获得的真气将完整的进入丹田。 宿主张九尘 命格悟性逆天 境界练气一层 功法《练气十二层》 念力0/9 “总算跨入练气境第一层了!” 迫不及待的来到后院,抬起手掌,丹田一动,一道淡白色的真气在手心流转。 反手拍出,真气外放。 哗啦! 院内的枇杷树顿时抖搂个不停,过了片刻才停了下来。 威力太弱了。 就算是近距离下,全力一击,这一掌也就能打死一匹马。 对上武夫、妖怪都不够。 按照练气法门中的对应,练气三层后,才能媲美武夫九品。 九品武夫,放在县城之中就是一霸,就算是县令也不敢得罪。 练气六层对应武夫八品、练气九层对应七品,练气十二层对应六品武夫。 再往上是筑基期............. “可惜我念力有限,一天只能翻阅九遍,如果有增长念力的法门就好了,只要念力我一炷香翻看一遍,不出一天就能练气三层!”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丹田处流转的气团。 九缕真气凝聚的气团铸就了一层薄薄的台阶。 练气第二层所需要的真气,最少也要翻一倍。 念力每个时辰恢复一点,都需要十八个时辰,也就是一天半的时间。 “五天,五天就能突破到练气三层,这个速度还行!” 一旦跨入练气三层,路上就有自保的能力了。 张九尘这才稍稍宽心,有了一些安全感。 趁着天色还早,他有利用真气练习了几个基础的小法术。 可惜都只能凝聚一点。 比如火球术,只有拳头大小,丢出去后也没多大的杀伤力。 还是真气不足的问题。 熟练了一会后,丫鬟上门为他送上热水洗漱。 简单的洗漱了一下,他便去了前院吃早饭。 出门饺子回家面。 今天张母特地包了饺子,就为了送儿子。 吃完饭,到了府邸门前与母亲告完别,他便跟着父亲张先登上了马车。 乘坐马车,很快就出了丰台县。 离远的时候看,这丰台县就像是一个破破烂烂的贫民区,城墙过一仗多高,大多还是土墙。 可到了城外,四处便是荒地,零星的村落也都是灰白色,没有多余的色彩。 “怎么,不舍得啊?”张先登望向儿子调侃了一声。 张九尘听罢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他看的可不是外界的风景,而是在翻阅脑海中的《练气十二层》 从起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恢复的一点念力也被他给用了。 丹田的道台又高了一分。 很快,马车就到了城南三里外的酒楼。 “儿啊,爹只能送你到这儿了。”张先登不厌其烦的交代道“等会你看到有队伍来,先别急着上前,等你六叔主动找你搭话,一切都听你六叔的安排,进入队伍后也别太张扬,就跟在你六叔身边,如果是路上遇到危险,千万记住了一个人逃,别管你六叔!” “还有这些银票你贴身带着,到了京城打点用,这些碎银,一会给你六叔.............” “知道了,知道了!”张九尘都快起茧子了,因为这些话昨天老爹就交代过了。 “还有!” 张先登四处瞄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记住,考不上就别回来,一辈子待在京城家里来封信就好。”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九尘能明显看到父亲的胡子在抖。 显然这一别,父亲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如果没考上,或许就是父子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爹,你就放心吧,在学堂里李家的那几个小子,谁有我学习好?”张九尘咧嘴一笑。 论真本事,他的学问也能排进丰台县前三。 不然昨天怎么能来那么多人,站队他们老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