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风梅超风》 第二十七章 加入飞虎军 你很像我。这话若是搁在后世,多少有点骂人的味道。 这不就是在暗指我是你爹么? 但是这话从辛弃疾嘴里说出来,就绝对不会是骂人。 人家辛弃疾今年都六十四了,说不定重孙子都能打酱油了,还会占别人这点便宜么? 更不要说,人家好几十年以前就已经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了。 陈玄风听得出来,辛弃疾这是在爱才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出任飞虎新军的统领。 但是他却不想答应。 原因也很简单,并不是他对辛弃疾有什么抗拒,也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他觉得这份差事、以及这一次南宋的北伐战争都没什么意义。 为什么没意义呢?因为没戏! 即便不清楚南宋的历史,也该知道最终灭掉金国的是蒙古。而蒙古在先后灭掉金国、西夏之后,南宋也没支撑多长时间,最终也被蒙古灭掉了。 这倒不是说因为南宋最终被蒙古灭掉了、此时宋人就应该忘却靖康之耻、将国仇家恨抛在脑后,而是通过最终金夏宋均被蒙古灭掉这一事实来反推之前的开禧北伐,必定是以南宋惨败而告终。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这场战争的失败方是金国,那么还有蒙古啥事?大宋直接灭了金国不就欧了?要知道这时候的皇帝可没有高宗那样的顾虑,唯恐父兄回来夺回原本属于父兄的皇位。 不用精通历史,只需长点脑子,就应该知道,大宋正在发动一场军事准备极其不充分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出发点,也就是韩陀冑说服皇帝的理由,只是听说如今的金国已经走向腐朽没落,超纲混乱、朝政松弛,军备空虚,战力下滑。 没错,现在的金国的确已经走在下坡路上了,对其周边的威慑已经渐渐降低,就连蒙古部落的首领也都开始有了咸鱼翻身的打算了。可是南宋呢? 如果跟金国比起来,南宋在军政方面更加的不堪!既没有铁血刚毅的皇帝,也没有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没有能征善战的猛将,除此之外,还没有纪律严明、经验丰富且无惧死亡的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一腔热血的辛弃疾矢志报国,也于大事无补。 热血有用么?别的不说,就说他新近组建的飞虎新军,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货色啊?派这样的人深入敌后,又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陈玄风不知道的是,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辛弃疾正是因为这场北伐战事不利,于两年后心力交瘁而死。 最为讽刺的是,在辛弃疾临死之前,皇帝终于意识到他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升他为枢密都承旨,让他进入军方的指挥中枢做事,而圣旨还没到,辛弃疾已经撒手人寰了。 由于景仰辛弃疾,更出于感谢知遇之恩,陈玄风决定将自己对这场战争的悲观看法如实相告。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辛大人抱着满怀的热情,对这次北伐寄予了太多的期待,而他越是这样,当北伐失败之后,他就受到的打击就会越沉重。爱读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cdn.y13398281206/apk/aidufree.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陈玄风实在不忍看到辛弃疾遭到打击之后万念俱灰的样子,那将不仅是辛弃疾本人的痛苦,也会是自己这个粉丝的心痛! 所以他思索片刻后终于直言不讳:“辛大人,我看还是算了吧。” 辛弃疾本来正耐心地等着陈玄风的回话,虽然他没有直言让陈玄风出任飞虎新军统领,但是之前所说的“一臂之力”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然而这“算了吧”又是几个意思? 第二十八章 丐帮来人 辛弃疾一时猜不透陈玄风的意图,就只盯着陈玄风的眼睛看,似乎想看出是否有诈,也不说话,时间在对视中流逝。 陈玄风话已说到,只等辛弃疾表态,就也默然看着辛弃疾,忽听远处有钟声响起,根据留存于脑海中原版陈玄风的记忆可知,这是钟声在报时,已经是正午了。 辛弃疾似乎也被钟声惊动,移目看了看门外,忽然又转回来看向陈玄风,说道:“当真要加入飞虎军?” 陈玄风道:“当然!我怎会欺骗您?” 辛弃疾微微点头,“老夫有个习惯,每日午时必须行功调息,你二位就先跟着程江去用些午饭,至于加入飞虎军之事,咱们午后再议。” 说罢起身,也不管陈玄风二人如何反应,径自转过影壁去了。 程江随即从另一个走过来,伸出一只手臂指向公堂侧门,道:“两位请随我来。” 跟着程江来到侧院的一间餐室,进屋刚刚坐下,便有衙役提着食盒来到,一盘盘饭菜摆上桌子,陈梅二人这才发觉自己已是饥肠辘辘。 两人于四月初六亥时离开桃花岛,一路仆仆风尘,期间只有初七傍晚在明州城内吃了一顿饭,而现在则已是四月初八的正午了,两人长途骑乘外加奋力厮杀,早就饿得过了劲。 此时正该大吃一顿,然后再美美的睡一觉,才能缓解疲劳。可当看见桌上摆的尽是些粗米咸菜时,陈玄风不由得大失所望。同时皱起眉头,这辛知府是故意的? 程江陪在旁边察言观色,见陈玄风皱眉,就笑道:“慢待两位了,不过没办法,这府衙里的伙食就是这般,平日里辛大人吃的也是这些。” 陈玄风不禁错愕,心说辛弃疾竟然这么俭朴吗?这伙食比桃花岛上哑仆吃的都差。 要说桃花岛上的饭菜,还真是不一般。自从娶了冯蘅回来,黄药师便开始钻研烹饪,一方面能够让娇妻吃的开心,一方面也可算作增加了一门技艺。 北宋那位聪辩先生苏星河不是精通各类绝学么?听冯蘅说来说去也没说他厨艺怎么样,既然如此,我黄药师就在这烹饪之道上超过他! 于是乎,那两年黄药师屡屡外出,遍寻天下名厨,暗中偷学做菜之法,有时偷着学学不会,就当面逼着对方教他,等他学会了,就回到桃花岛给妻子做出来品尝。 时间长了以后,黄药师又把各类菜肴的烹饪方法教给岛上的厨子,以至于岛上厨子的烹调技术也跟着突飞猛进,如此一来岛上的所有人都跟着沾了光,即便想吃些没滋没味的饭菜也不可能了,桃花岛的饭菜,必属精品。 联想起这些,陈玄风不禁感慨,辛弃疾做了这么大的官,吃的东西却比不上桃花岛上的哑仆,这上哪说理去? 程江却不等陈玄风感慨,随即说道:“饭菜已齐,两位慢用。若是不够,尽管问门口衙役再要,在下暂且失陪,午后再来相请。” 说罢一转身出了门,又叮嘱站在门口的两名衙役:“一定要让客人吃饱喝好。” 第三十章 莫须有 公堂里有人动手,又死了人。闹出这么大动静,自然引得衙役以及飞虎军官兵冲进来察看。彭连虎一进门就看见正被两名衙役往外拖的死尸,顿时大惊道:“这不是丐帮的彭舵主吗?怎么死了?谁干的?” 陈玄风斜着眼看向彭连虎,心中却在嘀咕:彭舵主就是彭长老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了,这俩家伙都姓彭,后来又都当了金国的走狗,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亲戚?cdn.y13398281206/apk/aidufree.apk 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也难怪陈玄风暗中嘀咕,一大群人来到公堂,别人都看向辛弃疾等候示下,唯有彭连虎大惊小怪地过问死尸,要说他们之间不认识、没关系,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于是忍不住说道:“人是我杀的,此人乃是金国的奸细,被我拆穿,想杀我灭口,怎么着?莫非你也是?” “你!”彭连虎大怒,“你血口喷人!” 陈玄风呵呵冷笑:“我血口喷人?这姓彭的死了,别人都没什么事,只有你最紧张,怎么?他是你爹啊?” 彭连虎一张脸已经变成而来猪肝色,想要冲上来跟陈玄风动手,却又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于是向辛弃疾躬身一礼,道:“大人,这人污蔑小人,还请大人为小人做主。” “好啦,都闭嘴。”辛弃疾目光威严地扫过所有人,最后落在陈玄风脸上,审视片刻后,向堂口众人挥手道:“你们先下去,本官有话要问陈壮士。” 辛弃疾本来已经开始称呼陈玄风为小兄弟,但此刻却又改回陈壮士,多少有些划清界限的意思了。 待衙役清洗过地面上的血污,辛弃疾又示意衙役将刚刚煮好的茶汤端到陈梅二人身畔的几桌上,然后将衙役也挥退,只留下程江一人。 回到案后坐下,略一凝思,然后开口道:“老夫昔日曾与丐帮洪七有过一面之缘,那时他尚且未曾接任帮主职位。然此人侠义无双,令老夫十分敬佩。因而与之结交,共襄抗金大业。” 陈玄风点头,知道辛弃疾还有下文,便不接话,只端起身边的热茶,一口闷了。只把程江看得咋舌不已,心说这铁布衫都练到嘴里了么?也不怕烫。茶是这么喝的吗? 辛弃疾见状只微微一笑,便又肃容道:“今番朝廷北伐在即,洪帮主命彭舵主前来接洽,老夫心想既然丐帮总舵与铁掌帮总舵都在湘地,就委托彭舵主代为传信,欲请铁掌帮出力相助,只可惜上官帮主英年早逝,唉……” 陈玄风知道辛弃疾所说上官帮主就是铁掌帮的前任帮主上官剑南,此人与抗金名将韩世忠相交甚笃,且同属抗金中坚,只不过此时非但上官剑南已不在世,就是韩世忠也已死去多年了。 便问道:“您老与那上官帮主可是旧识?” 辛弃疾点头道:“自然。都是心怀故土、痛恨胡虏之人,又都活在山河破碎之时,怎不同仇敌忾。说起来,老夫与上官帮主的交情比之洪七还要深些。” 陈玄风想说铁掌帮您就别惦记了,裘千仞那货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民族大义,早晚也会被金国收买,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唉……”辛弃疾叹息不已,目光看向堂外天空,似在缅怀老友,良久才收回目光,重又看在陈玄风脸上,道:“铁掌帮的事情先不说了,老夫且问你,你说这位彭舵主勾结金人,可有证据?” 第三十一章 献药 大计已定,便须商榷细节。辛弃疾随即询问陈玄风:“你觉得咱们飞虎军应该如何行事,才能更好地策应主战场上的大军?” 陈玄风就有些无语,实话实说道:“您老要是问我觉得应该如何行事,那么我觉得咱们最好不参与这次北伐。” “你又来了!”辛弃疾有些哭笑不得,刚刚这家伙还拍着胸脯豪言壮语,这会儿却又敲起了退堂鼓,只苦了辛弃疾不是后世人,否则一定会当场质问:搞毛啊!cdn.y13398281206/apk/aidufree.apk 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这场北伐,咱们大宋在军事方面是准备不足的……” 陈玄风本想就着话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却被辛弃疾摆手止住,“老夫何尝不知其中弊病,可是这北伐实在是国人期盼已久的壮举,况且老夫已不久于人世……” 辛弃疾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现任权相韩陀冑之所以极力倡导北伐,名为收复山河、匡扶宋室,实则为了打击政敌,清除异己。只因其政敌都是主和派的首脑。 你们主和,我便主战。只要皇帝同意我的方案,你们就给我靠边站! 虽然韩陀冑北伐是为了打击政敌,但是北伐毕竟是辛弃疾一生追求的理想,能在有生之年赶上,岂能不参与进去、竭力一搏?哪怕最终输了,哪怕为此失去了生命,也好过抱憾终生。 辛弃疾更知道仅凭大宋现有的军事实力,实在不足以在战场上连胜连捷,因此才更加坚定了重建飞虎军、从敌后袭扰的思想,至于飞虎军能做多大的事,立多大的功,那自然是越大越好。 所以他才会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敢打敢拼,且武功高强的英雄来担此重任。英雄的能力越大,飞虎军的战果就越大。 没有人知道,他对飞虎军寄予重望,正是因为他对正面战场缺乏信心。 但是这些话能跟下面人讲么?不能。还没出师呢,先说丧气话,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尽管他清楚陈玄风的意思,却也不愿多说这些不利于士气的事情。 士气宜鼓、不宜泄。 然而此刻陈玄风关注的,却已经不是辛弃疾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善意提醒,而是辛弃疾所说的“不久于人世”,当即问道:“可是您老的肺病,不易治愈么?” 辛弃疾道:“不瞒你说,昔日老夫于敌营擒获叛徒张安国时,被一高手偷袭,背后挨了一记劈空掌,就此落下了病根,无药可医,几十年来,几乎全凭每日午时以内功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