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悍娘子》 1. 方家 《农家悍娘子》全本免费阅读 齐庄帝三十二年,五王争储,兵乱四起,加之外敌入侵,内忧外患不断,整个齐国乱作一团。 短短一个月时间,赋税加重以及五王强征壮丁等消息接踵而至,铺天盖地地压向无权无势的老百姓。 不仅如此,朝廷抓人抢粮的军队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随着消息而来,根本不给人留任何反应的时间。 许多人只是上街买点东西,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就被扫街的军队带走了。 百姓们无力自保,又没有后台撑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与家人在这乱世之中沉沦,终是连老弱糊口的粮食也没能保住。 一时间,怨声四起,民不聊生,不少人在暗地里猜测,这齐国恐怕要亡了! 贫民求保命,家中有些薄产的人家则纷纷找起后路来,方家八口人便是那时候逃难来到杨柳村的。 杨柳村地处齐国以南的纪州苍云县,背靠云索山,地少人也少,是苍云县出了名的贫穷,天下太平时贴钱都没人愿意来,直到天下大乱,才显出这个地方的好处来。 方家有三房外加一个老太太,一家人原本住在县城,做的都是小本买卖,家境还算殷实。 老大开了一间打铁铺子,媳妇是家中童养媳,自幼便养在方家,名唤满娘,是个温柔内敛又很能干的姑娘,只是子嗣上艰难了些,成婚十多年夫妻俩才得一个儿子。 三年前大乱,方家老大因为有一门打铁手艺被军队强征随军,至今没见任何消息回来。 老二想法多,是个混不吝的,三天两头在外面折腾,更是在成婚前几日跟着路过的商队跑了,留信扬言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方家自觉得对不住新媳妇,也知新媳妇在娘家不得宠,生怕她被二度伤害,是以全家一合计,舔着脸将新娘子接了回来。 反正方家也不缺那口饭,多养一个人没问题。 正是因为方老二不负责的做法,整个方家成为街坊邻居的笑话,丢尽了脸面。 本以为老二只是一时冲动,过段时间想清楚便能回来,谁知这一走竟过了十几年,老二媳妇花一样的年纪白白被蹉跎了。 方老三是兄弟几个中最老实的,幼时伤了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即便长了一张俊脸,也逃不过婚事上的艰难,好在方家老太太眼光长远,当机立断,不在拘泥于城里姑娘,亲自登门给他聘了临水村最水灵的姑娘,才有了长大后被称为豆腐西施的方柔。 “他陈三是个什么东西当我不晓得吗?好吃懒做,二十好几没个正经活计也就算了,连家中两亩地都照料不好,怎么好意思来我家提亲?” “婶子,您摸着良心问问自个,方才说得那些话亏心不亏心?您好意思说出口我都不好意思听咧,什么人老实,听媳妇的话,我呸,我看他是懒得没边,屁事不担,就等着娶个媳妇回去养他吧?” 方家人逃难来到杨柳村落户,一晃已过三年,如今天下太平,方柔也年满十六,正是相看定亲的好年岁,这段时间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踏破了。 不仅是杨柳村,周围几个村子都晓得方家有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不仅长得俊,还会做豆腐,有门赚钱的好手艺,家有适龄儿郎的人家都抢着请媒人上门碰碰运气,希望能抱得美人归。 “你这孩子,怎么跟婶子说话的?没大没小,还不回你屋去?” 方老太活了几十年,什么鬼把戏没见过? 她任由孙女在媒人面前说了一通不客气的话,等瞧见媒人黑脸才假模假样开口制止,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我们家就圆圆一个丫头,打她出生起就被她爹娘当宝贝宠着,十多年来,给她宠出泼辣脾气,怼天怼地,谁都不怕,让你见笑了。” 方老太一个眼神过去,方柔立马领会,装出不情不愿的模样闭了嘴,哼哼两声回自己屋去了。 媒婆闻言松了一口气,立马就想附和两句泄泄心中郁闷,然而没等她开口,刚才还埋汰自己孙女的方老太突然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当然,谁家孩子谁疼爱,我这做祖母的也不例外,孩子小不懂事,有点脾气也正常,咱们做长辈的什么场面没见过,总不能跟个孩子置气,老妹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哦,对了,妹妹你来替哪家说亲?” “是村西陈家老三……” 方老太嘴皮子利索,一番话砸下来,话题转的也快,媒婆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回答,话说一半突然顿住,好似想起什么一样抬眼看向方家众人,目光迅速在她们脸上掠过,只瞬间功夫,心中便门清了。 感情她在方家呆了半晌儿没一人将她说的媒当回事,好话一箩筐,除了正主顶嘴几句,其他人都当她在这放屁呢! “陈三啊?” 方老太故作诧异,仿佛刚知道般,随即眉头一皱,嫌弃道:“陈三不行哟,家里要啥没啥,年纪一把了,人品也不行,我家丫头脾气虽然差了些,但也是十里八乡顶好的姑娘,妹妹要是这么做媒,下回可别来我家了,直接往别家去吧!” “老姐姐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媒婆也知这门亲说出口是在埋汰人,奈何陈三给的多,她拿了银钱总不能不干事,想想还是要争取一下,起码表面功夫得做到位,只是心虚说话难免少了底气。 “不了不了,问句得罪人的话,妹妹家中有姑娘愿意许给陈三吗?” 方老太的话直击要害,媒婆家里也有一个孙女,要她将水灵灵的孙女许给陈三,她是千个百个不愿意。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什么意思再明显不过,她实在没脸继续呆下去,一个人拎着带来的礼物灰溜溜原路返回了。 媒婆走后,方家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松了一口气。 “娘,还好您在家。” 说话的是方老二的媳妇,本家姓张,名春花,守活寡多年始终等不到夫婿回来,外面的指指点点不少,若不是要出门干活,她是绝对不会主动出门给自己找不痛快的。 再者她心中有怨,每次看到三房一家子和和美美就难受,控制不住的嫉妒,时间一长,整个人变得阴郁起来,说话也阴阳怪气的。 “巧珍不在,我跟大嫂只是婶娘,圆圆的终身大事轮不到我们说话,要不是您在家,我们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是啊!” 方满娘忙附和。 她是方家的童养媳,从方姓,满娘这个名字还是幼时方老太给她取的。 自方老大被军队带走后,她整日惶惶不安,愁容满面,一边担心丈夫的安危,一边忧心自家在乱世之中的生存。 她心中忧愁,吃不好睡不好,又不敢与方老太说,怕她老人家生气,觉得她上不了台面,只能憋在心里,自己默默承受。 一晃三年过去,战事终于平息下来,新帝登基,天下太平,却依旧没有方老大的消息,到了这个地步,几乎全家上下都默认人没了。 如今的她背靠小叔子一家过活,一心守着年幼的儿子,本就内向软弱的性子因变 2. 初见 《农家悍娘子》全本免费阅读 她不傻,自是懂得如何选择。 正如方老太说的那样,方家不欠她什么,能过上现在的舒坦日子,她还得感谢方家人。 先前敢阴阳怪气,是因为知晓方家人对她心怀愧疚,十多年来她偶尔作妖大家都包容她,只是她没想到今天会是这样的结果。 张春花又将方老太今天说的话回想了一遍,基本能断定对方说的都是心里话,非一时气急口不择言,不由暗暗心惊。 她娘家什么情况没有人比她了解,爹娘不会心疼她和离或者守活寡多年,他们只在意她不能再拿婆家的东西补贴娘家,在意她和离后还剩多少价值,然后千方百计的榨干她。 一想到和离后可能会过的日子,张春花心尖一颤,心里盘算着往后还是收敛一点为好。 “弟妹,我觉得娘说的对。” 张春花独自想事情的时候,满娘在旁弱弱地开口了。 她面对方家人时总觉得底气不够,但是在张春花面前没那么多顾忌,也相对大胆些。 “我打小就养在家里,即便没嫁给大哥哥,我也会把娘当亲娘孝顺,你以后少说两句,娘身体不算特别硬朗,别把她气病了。” “嘿,嫂子,话可不能这么说,你……” “好了好了,弟妹,你什么都不用说,我都懂,时辰不早了,我先去做饭。” 张春花想要反驳,刚开口就被满娘急急打断,说完人就跑了,哪里还有机会辩解? “得,一大家子人都没问题,全是我的错,就我贱。” 张春花愤愤地低骂一句,浑身不得劲却无处发泄。 长辈们这一茬嘴架方柔不知道,她在接收到祖母暗示后并未听话的回自己屋,而是一口气跑到了村口老榕树底下百无聊赖地坐着。 一会儿捡地上的石头乱扔,一会儿扯榕树垂下的气生根胡乱卷作一团,心里烦躁,又有些迷茫。 “长大了真麻烦,也不知道哪个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成亲还不行。” 她独自碎碎念,想到今日媒婆登门说的亲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还不如隔壁村的刘财呢,好歹长得好看些,都打的什么主意我心里门清,什么腌臜货都帮说媒,也不怕得罪人,真是掉钱眼里了。” 方柔越念叨越生气,时不时抬头观察自己家所在的方向,直到看见媒婆拎着东西出来,急匆匆往陈三家去,心里才痛快些。 “呸,要不是祖母拦着,我非得大骂一顿,拿扫帚将人扫出去,好让满村子都知道我方柔不是好惹的,别什么人都来提亲。” 看媒婆的反应,想来是祖母已经将事情处理妥帖,方柔想了想,便起身慢慢往回走,路上遇到熟人打招呼,她即便心情不太好,也客客气气回应着。 可若是遇上故意挑事的,她也不惧,直接怼回去,什么情面不情面的,她才不在乎,别人也别指望看她的笑话。 …… 方家初到杨柳村时,一家子老弱妇孺,唯一的成年男丁还瘸着腿,看上去很好欺负的样子,村里不少人都起了歪心思。 乱世本就艰难,杨柳村还特别穷。 那些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三天两头在他们家门口转悠,再有一些泼辣不讲理的妇人,一个不防备就被讹上了。 谁都想捞点好处,都想着占便宜,欺负他们家势弱,没男丁镇着,可劲的折腾。 方老太年纪大了,有心无力,而方老三不如两个哥哥体壮,又是个温和的性子,当时顾头不顾尾,心力交猝,差点就要带着一家子灰溜溜离开了。 可那时候哪里都在打仗,城里乱,别的村也乱,与其在外面东奔西逃,还不如吃点亏再忍忍,躲过战祸再说。 大人们要忍,小的老的都委屈,一段时间下来,方柔忍不住了,她借着旁人欺上门的机会拎起柴刀就砍,整一个发疯到极致。 杨柳村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他们安于一隅,铁器都没几样,这么大一把刀砍下来,桌子都挨削了一角,惹事的人见状,赶忙逃回家了。 别看十三岁的方柔瘦瘦弱弱,还没长开,可那一顿发疯着实惊到了不少人,她泼辣彪悍的名声也因此打了出去。 见发疯有用,方柔不顾爹娘祖母的训斥教导,得空就去提水练力气,天天提刀在自家院子里砍木头,别说路过的人了,就是路过的鸡狗都要被她骂一顿。 在她的带动下,方家人慢慢支愣起来,时间一长,村里人在他们手下次次吃亏,慢慢地,也不敢轻易上门欺负了。 转眼间,三年过去,生活平平淡淡,方家人总算在杨柳村安稳下来。 他们短期内没有离开的想法,便拿出积蓄置办好田地,平时除了地里的活计,还会做些豆腐到附近的村子走村叫卖,与大家伙相处还算融洽,偶尔的摩擦都尽量当天解决,不留隔夜仇,左邻右舍如果遇到困难需要帮衬,他们一家也会尽自己所能帮衬一二。 是以,方家人在杨柳村的风评还算不错,他们家有什么事村里人也愿意搭把手。 “方家丫头,去洗衣服呢?” “啊,对。” “哎,等一下,你急什么,嫂子有话问你。” 六月天热,方柔特意起早趁日头还没出来到小溪边洗衣裳,路过隔壁家门口突然听见问话,便随口应了一句,没打算停留。 谁曾想步子还没迈开,手臂就被人拉住了,只能停下来,听听对方说什么。 “你这几个月相了近十个后生,不相看直接登门提亲也有几个,就没一个看上眼的?可别太挑,差不多差不多就得了,莫把自己挑成了老姑娘,十六岁也不小了,该嫁了。” 邻居阿嫂是个好热闹的妇人,娘家姓陈,村里人都叫她大柱家的,方柔则喜欢唤她陈嫂子,她每天一干完活,就开始在村子各个角落游走,与人闲聊各种八卦事。 有时聊到兴头上忘记了时辰,大柱哥干一天活回家没饭吃还会生气的对她动手,打得嗷嗷叫也不长记性,下次还会这样,久而久之,连住在隔壁的方家人都懒得管了。 “嫁人是一辈子的事,现在不挑,难不成要等到以后过不舒坦再后悔?” 方柔顿觉无语,有点不想理会搭话的陈嫂子,但是不应话又太失礼。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我是怕你挑剔过头成老姑娘,咱们女人不容易,身边没个男人可不行,我那是好心提醒你,别不识好人心。” 陈嫂子心中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还乐衷于宣传,希望得到大家伙的认同,只要有一句反对言论,她就能拉着你念叨一整天,非得将人说服了才罢休。 “嫁不嫁是我的自由,总不能因为提亲的是个男的就嫁吧?女人怎么了,没男人就不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