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第1章 何大清跑路 凌晨4点,借着煤油灯昏暗的光线, 看完手中的信,何雨柱觉得现实真的挺魔幻的, 就在刚刚,何大清跑了, 就在何雨柱刚刚穿越过来,下个月就要划分阶级成份的时候, 何大清带着家里大部分的家当,抛下自己的一双儿女,去给白寡妇拉帮套去了。 昨天晚上,何雨柱在自己家里刷剧,看的正好就是情满四合院, 谁知道看到半夜,一下子就莫名其妙的猝死了, 穿越成了四合院里的大冤种,大舔狗,混不吝的何雨柱, 早知道会穿越成男主角,昨天晚上还看什么情满四合院, 横竖得看硬盘里高达1个t的动作片儿啊。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 何雨柱头昏脑胀的,只听到家里悉悉索索的,心想家里肯定是进贼了, 只不过那时候的何雨柱浑身乏力,连眼睛都睁不开,难受极了, 不然他何雨柱高低得爬起来抓贼。 等何雨柱缓过来的时候, 家里悉悉索索的声音早就已经停了下来, 何雨柱以为的贼也早就已经不见了踪影。 而且何雨柱睁开眼睛第一个看见的,也不是屋子里的情况, 而是一张泛着蓝光的系统面板, 就这样明晃晃的挂在何雨柱的眼前,把何雨柱给吓了一大跳。 1950年7月15日3:50 姓名:何雨柱 年龄:15(1935年3月10日) 人物特性:孔武有力 基础技能: 刀功(高级42%) 火功(中级7%) 进阶技能: 川菜(初级57%) 鲁菜(中级4%) 谭家菜(初级46%) 摔跤(中级2%) 围棋(学徒62%) 面板特性:天道酬勤 空间:10*10*3立方米 技能等级划分:学徒,初级,中级,高级,名师,大师。 愣了好一会儿,何雨柱才回过神来, 仔细研究了一下面板上的内容, 何雨柱才确定自己是穿越了,成了情满四合院里的何雨柱, 只不过现在才是1950年的夏天,此时的何雨柱才刚刚15岁。 对于成为何雨柱,他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穿都穿了,也回不去了, 而且作为一个只能租住在地下室的底层北漂, 何雨柱表示,在皇城根儿的南锣鼓巷,能有两间房子和一身厨艺还是很不错的, 最重要的,是往后几十年,工人阶级的地位那是真的高,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牛马。 收起面板,躺在床上的何雨柱仔细的梳理了一下记忆, 发现现在的何雨柱跟轧钢厂一点关系都没有, 是号称京城第一饭庄、丰泽园的厨师学徒。 1947年,何雨柱12岁,高小毕业, 何大清就没有再让学习成绩不好的何雨柱继续读书了, 而是让何雨柱专心学习老何家传承了三代的厨艺, 恰好这个时候的丰泽园,刚刚经历了严重的劳资纠纷和股东内讧, 正在大量招揽技艺精湛的鲁菜大厨, 何大清凭着一道糟熘三白,打败了所有的同期竞争者, 带着何雨柱加入了当时刚刚从内忧外患中走出来的丰泽园, 距离现在,已经整整3年了。 三年的时间,让原本就从小学厨的何雨柱,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中级厨师, 也就是最近这一年,丰泽园又闹起了劳资纠纷, 劳资双方打官司打得不可开交,很久没有正常上班了, 不然何雨柱早就已经转正,开始拿工资了。 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何雨柱才记起来,家里好像是招贼了, 何雨柱的第一反应就是棒梗那个兔崽子来过了, 可随后就想起来, 现在别说棒梗了,就是他爹贾东旭,也才18岁, 他妈秦淮茹这会儿还没影儿呢, 哪来的什么棒梗啊,他连小蝌蚪都不是。 想到这里,何雨柱小心翼翼的挪开趴在自己身旁,睡得正香的何雨水, 翻身起床,何雨柱循着记忆中的位置去拉灯绳,结果灯没亮, 不用多想,何雨柱就知道肯定是又停电了, 拿起洋火,点燃桌子上的煤油灯,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封摆在桌子上的信, 何雨柱拿起来看了看, 大致内容就是何雨柱现在厨艺还算可以,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他何大清跟别人结婚走了, 让何雨柱好好照顾妹妹,不要去找他, 划分阶级成份的事何大清倒是没提,何雨柱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何雨柱看完书信,其实内心挺平静的, 毕竟电视剧都刷过好几遍了,又没什么感情, 何雨柱完全没什么被抛弃的感觉, 其实何大清走了也挺好, 何大清在四合院,他何雨柱可就有个便宜爹,感觉怪膈应的。 现在麻烦的是何雨水这个小家伙, 何大清抛弃了她,哥哥又变成了另一个人,怪可怜的, 不过何雨柱也做不出抛下何雨水的事, 作为家里最小的,何雨柱一直都想有弟弟或妹妹, 现在终于实现了,怎么可能抛弃呢! 而且他顶替了原来的何雨柱,如果不想被人骂死,何雨水肯定是要照顾好的。 至于明天早上,何雨水知道何大清跑路,会不会大吵大闹, 何雨柱表示毫无压力, 何雨水44年出生,现在才6岁,还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小屁孩, 只要何雨柱坚持,何雨水不可能自己跑去保城, 只要安安稳稳的生活一段时间,何大清跑路的事儿也就过去了, 而且就算去保城找了何大清又怎么样,除了更加的失望,不会有其他的结果。 现在最重要的,是何雨柱得保住在丰泽园的工作, 除了养家糊口, 还因为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丰泽园承担的其实是国宾馆的职责, 比轧钢厂什么的强太多了。 只不过工作的事靠何雨柱自己是不可能办成的, 因为劳资纠纷,丰泽园的股东们,可是恨死他们这帮厨师了, 但是因为丰泽园所在地区区公所的干预,股东们没办法开除职工, 可是现在何大清跑了, 还只是学徒的何雨柱,可算不上丰泽园的正式职工, 如果股东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拿何雨柱杀鸡儆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保住工作的事儿还得落在区公所的身上,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帮何雨柱,也愿意帮何雨柱。 当然,如果丰泽园的工作保不住, 何雨柱也不会去轧钢厂,跟四合院这些人继续搅和在一起。 第2章 老贾之死 至于现在的四合院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何雨柱并不太关心, 但现在这个时间点,跟电视剧里肯定有很大的差别的, 因为15年的时间,已经足够改变太多的事情了。 何雨柱现在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剩下的就得随机应变了, 接着何雨柱放下手上的信,拿起煤油灯在屋子里转了转, 此时家里已经被何大清翻得乱七八糟的, 何雨柱跟何雨水的那几身四季衣服,更是东一团西一团的被何大清扔在柜子里, 倒是平时家里装钱的大盒子被放在了柜子的最里面, 被那些乱七八糟的衣服压的严严实实的, 如果不是何雨柱薅了薅,还真发现不了, 把盒子从衣柜里拿出来,何雨柱来到桌子边坐下, 打开盒子以后,发现里边有一大叠钱,两张房契以及几本书。 何雨柱赶忙把房契和书拿出来借着煤油灯的光亮看了看, 发现正是正房和耳房得房契, 以及老何家三代传承的鲁菜、川菜和谭家菜的菜谱,以及一本调料配方。 虽然菜谱上的内容,何雨柱差不多都背熟了, 但是这些东西也不能让随便什么人给看了去, 想来何大清也知道这些东西是老何家传承的根本, 去给白寡妇拉帮套的时候才没有带走, 基于这些东西十分贵重, 何雨柱顺手就把菜谱和房契给放到了空间里, 反正里面时间恒定,放多少年都不会坏,也不用担心虫子, 更不用担心被什么人给偷了去。 接着何雨柱又把盒子里的钱拿出来数了数, 发现都是第一套人民币,面额从1元到5千元不等,大概30来万的样子。 这个时候的第1套人民币最大面额就是5千元, 至于更大面额的1万元和5万元的钞票,分别在1951年和1953年才开始发行。 看着手上这些钱,何雨柱觉得何大清还算有点良心, 这些钱应该都是何大清走之前专门从银行里取出来的, 因为现在这个时候,货币贬值非常严重, 从1949年2月份第一次兑换人民币开始,到今年1月政务院第一次发行公债, 人民币在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贬值了200多倍, 得等到1951年年底,人民币的币值才会真正稳定下来, 可到了那个时候,相对于1950年年初,人民币差不多又贬值了10倍。 所以为了不受货币贬值的影响, 老百姓的钱大多数时候都是存在银行里的, 因为1949年4月,银行推出了一种叫做折实储蓄的保值储蓄方式, 来确保老百姓的财产不被掠夺。 何雨柱手上这30来万,可是相当于以后第二套人民币200块的购买力, 差不多就是身为丰泽园大厨的何大清4个月的工资, 所以这些钱是不可能一直放在家里的,肯定是何大清走之前才取出来的。 想到何大清在保城安定下来以后,还会给何雨柱兄妹寄钱, 何雨柱觉得何大清这人也还行, 何雨水长大以后,如果要给何大清养老,那就随她去, 他何雨柱就不管了。 至于对这些钱的安排, 何雨柱肯定是要趁着这几年粮食和布匹还能自由买卖,开始屯物资的, 横竖有空间,也不怕被人发现。 顺手把钱收进空间里, 何雨柱又把兄妹俩的衣服重新叠好放进衣柜里, 接着何雨柱又拿着煤油灯开始在房间里转了起来。 等何雨柱把家里都收拾干净,发现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都还算齐全, 橱柜里的篮子里更是放着十几颗鸡蛋, 墙上还挂着几块何大清自己腌制的腊肉, 屋檐下的煤棚更是堆放着几百斤煤,够兄妹俩烧大半年的。 何雨柱拿着钥匙和煤油灯出了家门,然后又来到东厢房易中海家旁边的耳房, 发现耳房里面除了原本堆放的那些杂物, 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袋玉米面和一袋面粉,总共100斤的粮食, 在何雨柱的记忆里,这两袋粮食原本是没有的。 横竖老何家今天多出来的和消失了的东西多了去了, 何雨柱也没过多的纠结,把这一切都安在何大清头上就行了, 接着何雨柱顺手把这两袋面,放进了随身空间, 然后锁上耳房,又来到后院的地窖里看了看, 这里倒是没有多出来什么东西, 地窖是四合院共有的,里面都是各家各户平日里储存在地窖里的蔬菜。 何雨柱拿着煤油灯站在地窖里盘算了一下的刚刚的发现, 发现就算何雨柱在丰泽园的工作保不住, 何大清留下的这些生活物资和钱款,完全够兄妹俩踏踏实实的生活大半年的, 支撑到何大清给何雨柱寄钱回来,绰绰有余。 可电视剧中的何雨柱是怎么混的? 先是去了一趟保城,回来以后,丰泽园也不去了, 在外面东游西荡的好几年, 最后还是靠着易中海的介绍,加上自己本身厨艺过硬, 进了轧钢厂才真正安稳下来。 虽然现在的何雨柱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像网友们说的那样, 是易中海从中作梗, 但是何雨柱完全没有兴趣拿自己以后的前途开玩笑,去验证这些是不是真的, 他可不想给易中海任何的机会。 盘点完物资,没什么事做的何雨柱, 干脆吹灭煤油灯,坐在地窖的台阶上,开始回忆四合院的人和发生过的那些事。 记忆里,整个四合院让何雨柱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贾东旭他爹的死, 虽然在旧社会死个把人很常见, 但这是何雨柱第一次看见熟悉的人,在自己面前被别人枪杀, 那冲击力自然非同一般,所以记得尤为清楚。 那是两年前的夏天, 1948年8月,蒋校长鉴于国家经济崩溃,开始进行金圆券改革, 用金圆券以不同比例强制兑换老百姓手里的黄金、白银,银元等贵金属, 私自持有贵金属者,一旦发现,就地击毙, 而老贾舍不得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猪油蒙了心,私藏大洋, 被当作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当场就让特务给打死了, 当然老贾的死,也间接保住了其他人的命, 只不过没人感谢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