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为天下师》 第1章 朱标:我发现了社稷神器! 洪武二十四年的西安府街头上,时值早晨,行人如织,商贩或搭棚开业,或挑担叫卖,路上书生,妇人,小吏各自攀谈说些笑话,好不热闹。 大明立国二十余年,洪武皇帝恢复汉家江山,汉人再不必沦为奴隶或者两脚羊,很快就在稳定的环境中恢复了活力,渐有繁华之景。 却见街边酒店二楼,有一中年男子独身一人坐在窗边,他一边慢条斯理的吃着餐点,一边望着闹市景象,悠闲惬意。 “数日暗访看下来,西安府还算治理有方,百姓对官府信赖,对父皇拥戴,吏治人心条件都是适合迁都的,唯独这千年古都如今却也老旧残破了些,若真个迁过来,好是要大动土木翻新扩建一番。” 这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帝国太子朱标,此时看到西安景象,他自然而然想到此行目的迁都之事上了。 洪武皇帝近年起了迁都的心思,而他中意的新都便是这西安府了。 时年三十六岁的帝国太子朱标年富力强,便被朱元璋打发过来探风儿,亲眼看看西安府的实际情况,是否真个适合迁都。 朱标来了西安府之后并未公开身份,而是选择微服私访,虽然这种方式老套了点,却很有效,能看到西安最真实的面貌。 几日暗访下来,他对西安吏治民情还算满意,想着是时候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大小官员碰头通气了。 这时候,却听得酒店忽的热闹起来,一个毡帽布衣的干练男人拿着一柄折扇走到楼中台前,引得食客们一阵起哄。 这一下打断了朱标的思绪,他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酒楼里都坐满了人,众人都看着那台上男人十分期待的样子。 “诸位看官,今日新一期的《关中周报》发行出来,那连载故事田某便接着给诸位讲来,若是看官们听得高兴了,多捧捧场便是了!” 却见那男人折扇一敲,声情并茂的讲起故事,朱标才醒悟这是个说书人,只是那什么《关中周报》他却没有听过。 “接上回,且说那帮主大人扯下衣襟,胸膛青色狼纹显露,他这才明白自己竟是那契丹人,一时间五雷轰顶.......” 酒店一下安静下来,只有说书人绘声绘色的故事展开,众人都是听得津津有味,连桌上餐食都忘了吃。 朱标不知不觉放下了筷子,也是听得入了神。 大约一刻钟后,伴随着说书人收扇,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场故事也就结束了,看客们叫好的同时,也露出意犹未尽的表情。 朱标大致听来,这讲的是个宋辽时候江湖事,虽然他不知故事前情,但听这么一小段还真觉得颇有意味。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情节有起有伏,也难怪看客众多。 待那说书人拱手走下台,诸多食客们正经吃起东西,楼里也渐渐多些交谈声音,朱标虽然没有刻意听,却也入耳了七七八八。 “不枉等了七日等来了《关中周报》连载,这回故事却是精彩,万没想到那帮主竟是契丹人,可真是里外不是人,命运捉弄啊!” “这连载故事虽说文笔浅白,但胜在引人入深,奇思妙想,真个有趣的紧。” “唉,只不过欲知下回故事,还要等七日后才有周报连载,着实难熬,真恨不得把那作者抓来,关进黑屋天天更新才好。” “说起来,这一期周报却有什么新闻?” “不得了不得了,确有大新闻!” 却见一个白衣书生,一拍桌子应声而答起来,手拿着一叠纸张宣读起来,众人也都随声望了过去。 “那许良院长竟是发出公报,称其科学书院已造出飞天之物,意在今夜于城门口做载人飞天之壮举,更广邀西安士民同去观赏!” “什么,飞天,你莫不是在扯胡话,人如何飞得了天?” “千真万确,千真万确啊,报上写的明明白白如何作假,不信的话自己买份报看看就知!” “嗯......许良此人我有所耳闻,虽然做事怪异,但这般公告天下,想来他也不敢作假吧,不然的话把全城人都耍了的话,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除非他不想在西安府混了。” “管他真的假的,说什么在下都要去瞧瞧,若真飞天了,那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大事!” 众人先是不信,再三确认后还是引起不少骚动,实在是载人飞天这种事情超乎想象,不管信不信的都想去瞧瞧,于是三三两两相约夜时一同去观赏盛举。 从未闻有人能行飞天之事,若今日能成,岂不是神迹壮举乎!这等盛事都能够在史书里面记上一笔了,他们当然不愿错过。 唯独默默听着的朱标一脸懵,什么《关中周报》,什么科学书院,什么许良院长,他一个都没听过,一个都不认识。 还说什么载人飞天之事,听起来更是玄乎。 天空那是神灵的领域,凡人如何涉足? 实在忍不住好奇心的朱标,伸手招来了酒楼的伙计。 “且和孤.......我说说,他们所说的周报,书院都是什么,为何我却闻所未闻?” 那伙计一听就乐了,上下打量朱标一眼,发现他仪表堂堂,气度不凡,心道这不是个一般人物,嘴上便多了几分小心。 “客官您不是本地人吧,难怪您不知道了,《关中周报》就是那科学书院发行的报物,七日一刊,文章,诗词,小说故事,新闻逸事应有尽有,在西安城十分风行,这里的学子士人颇为追捧。” “还有这等妙物?”朱标立刻来了兴致:“这里可有此报,能否让我一观?” 那伙计一听,顿时有些为难的摇了摇头:“咱们这里有倒是有几份,不过这会儿都在其他客人手里,小的也不好拿来,客官若是要的话,小的可代为跑腿在街上给您买一份过来。” 朱标点了点头,放下一两银子。 那伙计却不敢接手:“客官,这却是多了,一份报不过二十文而已。” 朱标闻言一愣,大明书价大约在一百文左右,二十文在他看来实在太便宜了,不过他堂堂太子,倒也不会抠这几十文钱。 “无妨,剩下的算是你的跑腿费,自己拿着吧。” 第2章 今夜无风 夜幕落下,明月高悬星光璀璨,不见半抹残云,虽然没有灯火照明,但夜视条件却也极佳,即便隔着几丈老远,也能大约看清旁人面目。 今夜的西安城门处,注定是不平静的。 城里城外堵了个严实,一向夜晚就要闭上的城门,此时也很配合的开着。 见证飞天的奇迹,这种事情不管是谁都是愿意的,就连西安府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对这件事持默许态度。 官方的默许,也方便了无数前来看热闹的士民百姓,否则不打开城门,这点地方还不够百姓站的。 即便如此,这件事情引起的轰动仍然超乎想象,城下无数平头百姓,书生士子,贵妇姑娘,士卒吏官快把小地方给撑爆了。 这年头老百姓娱乐活动也少的可怜,一到夜晚就两眼一抹黑啥也干不了,除了研究造小孩还是造小孩,好不容易碰上这么多人聚集,吸引来了大批的百姓过来凑热闹。 这年代消息传递慢,好多百姓稀里糊涂的过来,其实根本不清楚什么情况。 不明所以的他们四处询问缘由,然后得到的答案各种五花八门的都有,有说皇帝今夜要来西安府了,有说天上要下银子来的,更有甚者还说荧惑星今夜要掉下来了。 反而关于许良飞天这真真儿的事,却没多少人说了。 机灵的小贩们,还趁机挑着货担在人群里叫卖,尽是些零嘴小食儿,馋的小孩儿们哭哭闹闹。 入目所及熙熙攘攘,吵吵闹闹,气氛那叫一个热烈,算是西安府难得一见的盛景了。 只是随着时间过去,百姓们慢慢发觉,周边人的目光都看了一个地方,那里是西安府的城头处,上面站着一个年轻的身影。 这是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正是西安府今天的主角许良。 许良把几根粗绳拴在城垛,而绳子另一头连接的是一个大吊篮,吊篮周围支起一些支架。 正有半大孩子的兄妹俩,他们站在支架上牵扯巨大的布囊,不一会儿这东西的形状就大致出来了。 就是一个密封布囊吊着一个篮子的怪异东西,只不过因为它做的巨大,很是有些视觉冲击力,让下面的士民百姓阵阵议论起来。 他们根本认不得这是个什么东西,也只有许良清楚这就是一个热气球。 许良低头看了一眼,下面乌泱泱一大片人头,饶是他两世为人也忍不住长吸口气。 那架子上站着的兄妹俩就更是不堪,他们哪里经历过这种场面,一个个身子控制不住的发抖。 “站稳了,不要怕,这都是小场面!”许良站上了吊篮,里面塞满了捆扎成一团团的稻草,吊篮上还挂起了不少,然后吩咐起这两个学生。“我点火后,当布囊开始鼓胀起来,你们立刻就撤掉支架,再等到热气球升空了,就把城垛的绳子解开!” 两个学生中,妹妹约莫十来岁,经不住事,小脸吓的煞白,无论是这种飞天壮举,还是现场人山人海的场面,都吓得她说不出声。 那个十四五岁的哥哥却有些胆气,一口答应下来,只是神色有些担心:“师傅,您真的确定能飞起来吗,这要是弄砸了,那咱们科学书院的名声就毁于一旦了。” 许良正准备点火,听到这话手上就是一顿:“名声?我科学书院什么时候有过名声了?” 那男孩儿顿时沉默了,女孩儿也神色委屈起来。 许良摇头一笑,然后拿出火折子,吹出火星,点燃了架火盆里的篝火。 热气球一簇亮光骤起,在万千人的注视下,如同黑色大地的一颗新星。 许良不由想起这几年的遭遇,穿越过来还变得这么年轻,本想着能有一番大作为,至少也要给这个时代种下科学的种子,推动华夏文明的进化。 但是现实给了他冰冷的一巴掌,这个时代,还是儒家的时代,没有科学萌芽的土壤。 “自我开办科学学院以来,官老爷们说我误人子弟,儒家士子鄙视我们旁门左道,就连平头百姓也不愿送孩子来咱们这儿就学,以至于咱们书院到今天也只有你们这两学生,如果不是咱们的报纸干出点名堂来,只怕书院早就关门了。” 许良站在篝火之下,感受着热浪逐渐壮大,心里的郁郁之气也随之渐渐驱散。 “不过现在我明白了,以前那样被动固守是行不通的,要想传道,就要主动,就要高调,就要让所有人都看着我,所以今夜,咱们就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科学震撼!” 此刻,许良便是这西安城唯一的光,至少在现在这一瞬,他的确让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干草垛极易燃,一下就窜出大火苗,男孩跳下架子,不断给许良递过旁边储备的草垛,维持火焰的持续。 城下的群众看不清上面具体的变化,只能看到火光持续燃烧。 但是许良和两个学生却清晰的看到,原本干瘪的布囊,一点点的摆动鼓胀起来,越到后面,这种变化就越发的快。 许良感觉到,这两个学生的呼吸声都开始急促起来。 他们按照之前的吩咐,迅速的挪开架子,失去架子支撑的气囊也并没有瘫软,而是在热空气的推动下稳稳地悬浮起来。 与此同时,许良脚下的吊篮也开始轻微的晃动,有种将飞未飞的感觉。 男孩死死抓住吊篮,真的到了这一刻,激动和担忧的情绪充斥在他心里,其实他开头真没想到师傅能成功! “师傅,不如让学生代您飞吧,万一.......” 许良却一巴掌拍掉他的手掌,笑道:“臭小子,践行科学之道,岂能畏艰惧难,老天爷既然让我来了,就不会让我死在这儿。” 话音一落,就见许良从吊篮扔出几包沙包,热气球失去负重,摇摇晃晃的就慢慢抬升起来,最后被拴在墙垛的粗绳扯住,就这样悬停在空中。 “飞了,真的飞了!” “老天爷啊,神迹啊,神迹啊!” 无数人见证到了,不远处的城墙头,一个巨大的热气球高悬夜空,火光映照之下,许良那明灭不定的脸庞清晰可见。 全场百姓一片轰然,不知多少人下意识跪拜下去,他们跪拜的不是许良,而是眼前所见的神迹,这是他们朴素价值观对天地神灵的敬畏。 许良伸出手,感受着静谧的夜空,今夜无风,真是个起飞的好时候呀....... 下面两个兄妹手忙脚乱的解开绳子,失去束缚的热气球顿时飞向高空,百姓们更是惊呼不断,他们或流着泪,或激动的颤抖,下意识的随着热气球的方向跟了去。 而对许良而言,哪怕他是后世穿越来的,这也是他第一次坐热气球,这种体验一样是奇妙和畅快的。 身居高空,许良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忍不住对着万千群众高吼出来。 “诸君,这就是科学的力量,连天空也要屈服!” 许良不知道这一声呐喊有几个人能听到,大概一个都没有,但不知为何,他心里没由来的对未来有了冲劲。 正确的岂能输给错误的,先进的又怎么会被落后的打败,纵前路艰难,我辈亦可为之! 心中热血澎湃,但也不忘了给架火盆加着草垛,吊篮里塞满的草垛,还有外面挂着的一排排草垛,都是热气球的储备燃料,足够烧个一大阵了。 虽然用干草垛麻烦了些,但是找不到更好的替代燃料,也只能将就着来了。 就这样,热气球越飞越远,越飞越高,但后面还是吊着一大片人群跟随,飞天的壮举,真正轰动了整个西安城,激动狂热兴奋的情绪弥漫在人群当中。 百姓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跟随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本能下意识的这么做着。 而在人群当中,却有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正是赶来观看壮举的帝国太子朱标! 此时的朱标虽然没有跟随过去,但神情亦如百姓们一样震撼。 真的飞了!开天辟地头一遭!千古未有之事就这样发生在自己眼前,在万千人的见证下做到了! 地上的生灵,也能踏足神灵的领域,天空再也不是令人敬畏的禁区了! 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那许良真的创造了奇迹! 朱标定眼看着热气球飞远,张着嘴久久不能出声,这一刻许良的名字深深刻入他的脑子里面了。 “创办报纸,载人飞天,此等怪才孤定要结识一番!” 周边的人群跟随去了七七八八,一下子空旷了很多,一个身影在夜幕中,悄无声息的站在了朱标背后。 而高处的城头,兄妹俩坐在墙边,望着明月勾勒出热气球的轮廓出神。 女孩儿忍不住吸溜下鼻涕。 “哥,咱师傅飞那么高,万一摔死了咋办。” “呸呸呸,闭嘴,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师傅真要被你咒死了,那你以后就接着讨饭去吧。” “啊,那师傅肯定不能摔死,他要摔死了我又要挨饿了。” ...... “哥,师傅都飞天了,是不是要成神仙了,那咱们是不是就成师傅座下的童男童女了,不过俺不想扎丸子头,难看。” “师傅说过的,这个世界不需要什么神仙,你把他当神仙他就要打你手心儿了......混蛋,跟你说了多少遍了,鼻涕别忘我身上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