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朱元璋水一方啊》 第1章 穿越朱标,开局就削藩? 大明洪武九年。 应天太子府。 一男子伫立在花园,身影清瘦,双眸深邃而坚定,透露着难以掩饰的野心。 大明太子——朱标! 与世人熟知中宅心仁厚,略显臃肿的形象大相径庭! 只因此刻! 朱标的体内早已换成了另一个来自数百年后的灵魂! 他低头看了看身上的明黄蟒袍,淡然一笑。 自胎穿算起,他已经穿越到大明二十三年了。 虽说朱标是史上地位最稳,最有权势的太子。 经过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多年的苦心培养。 却没能如愿当上大明的第二任皇帝! 年仅三十九岁,便英年早逝! 这些年来,朱标注重养生锻炼,很少干涉历史的进程。 只要活着,皇帝之位唾手可得。 然而,就在一刻钟前系统激活,打乱了他的计划。 【“万岁”系统】 每颁布一道圣旨,能够增加三年寿命。 假以时日,或许能够真正的万岁! 对于任何时期的太子来说,代君颁诏都是僭越之举。 后果小一些的,可能会被剥夺太子之位。 而后果更为严重的,更是直接被杀! 但是朱标不怕这个。 身为洪武一朝的掌上明珠,背靠朱元璋,执掌文武百官! 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大明帝国继承人! 最为直白的一,就是朱标根本就不屑于培植自己的班底。 在朱标眼中,自己没有任何意义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 只要那些人忠于大明,便是忠于自己! 因为这世上,最忠实的太子党,就在龙椅上坐着呢! 而朱标的权势,在历朝历代的太子中,也是最大的。 朱标相信,假如自己学汉武帝末年的太子刘据起兵造反。 朱元璋只会让沿边兵马不得抵抗,莫要伤太子分毫。 更会亲手将黄袍披在朱标身上,即刻退位做个太上皇! 所以说,这个系统,简直就是为朱标量身定做的。 “只是我该从哪里入手好一点呢?” 朱标有些纠结,想做的事有点多。 恰在此时。 身后传来一阵喊声。 “大哥,臣弟来看你了。” 朱标循声望去。 只见燕王朱棣抱着老十二朱柏走了进来。 “老十二来了,来,让大哥抱抱!” 说着,朱标就从朱棣手中接过朱柏。 直接让他坐到了自己腿上! 对于这个十二弟。 朱标心中其实还是有些惋惜的。 自己那个还没出生的逆子。 口口声声要削藩。 将文武双全的朱柏逼得无以自明。 亲手放火焚其宫室妻妾,并穿戴好藩王衣冠,手持弓箭骑着白马跃入火中自焚而亡。 湘王府阖府上下,皆从朱柏而死! 所以自从朱柏降生以来。 朱标便对这个十二弟疼爱有加。 甚至有时还会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将朱柏递给朱标之后。 朱棣直接大喇喇地就这么坐在了凉亭的椅子上。 朱标瞥了一眼朱棣。 “没规矩!” 只是这么淡淡的一个眼神,以及轻飘飘的一句话。 便让朱棣如坠冰窟! 他从小就是被朱标带大的。 所以在朱棣内心深处。 对朱标的敬意。 甚至更胜自己的皇帝老子! 朱棣连忙起身向朱标行礼。 “臣弟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行了,起来吧。” 这还真不是朱标在拿捏大哥和太子的架子。 燕王朱棣。 那可是未来的明成祖。 就是他,亲手将皇位从自己这一脉抢走的! 朱标虽然知道靖难之事怪不得朱棣。 但是说心里没有气。 那是不可能的。 朱允炆那个逆子做事确实不地道。 朱棣夺了他的江山,无可厚非。 但是你不该占为己有,甚至还将我的几个儿女圈禁到老。 念及此。 朱标心中猛然坚定了一个念头。 他放下腿上的朱柏。 站起身操起桌子上泡着枸杞茶的紫砂壶拿在手中。 走到门口朗声:“传圣上口谕,着秦王晋王,太子府议事!” 一直侍奉在门外的太监当即迈着小碎步去喊人。 朱棣一脸茫然。 父皇口谕? 父皇都不在,哪来的口谕? 不过朱棣自然不敢职指责大哥逾越。 而是开口问道: “大哥,既然你们要议事,我要不要带老十二回避一二?” 朱标摇头道: “不需要,此事也关乎你们,听着便是。” 朱棣更是一阵茫然。 朱柏拽着朱柏的裤脚稚声稚气地问道: “大哥,你要说什么事啊?” 朱标虽然面带笑意,但是口中吐出的两个字却是让朱棣如遭雷击! “削藩!” …… 太子府内。 当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到来时,大堂内早已摆好了麻将桌。 朱樉见状喜道: “大哥这是叫我们来打麻将的吗?” 其实在这个时候,麻将本不该出现。 但是谁让人家朱标是穿越者呢? 大事不曾插手。 但是这种娱乐活动。 朱标可没少在宫里普及。 毕竟偶尔放松一下,也有益身心健康! 朱标伸了伸手,示意几人落座。 而年仅两岁的朱柏,自然是被朱标抱着,就这么坐在自己大哥的腿上! 朱标码了手牌,宠溺地询问坐在自己腿上的朱柏道: “老十二,你说咱们打什么好?” 朱柏兴奋地指着朱柏手上的幺鸡稚声稚气道: “鸡!” 朱标宠溺地摸了摸朱柏的头。 “好,那就打这个,幺鸡!” 朱樉耍赖,偷摸往朱棣那边一瞥。 “唉,老四,你这开杠了啊!” 经过朱樉这么一提醒。 朱棣这才反应过来。 “杠!” 朱棡像是看出了什么一般。 一边码牌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怎么?老四有心事?” 朱棣闷闷不乐道:“还是让大哥说吧。” 闻言。 朱樉和朱棡连忙看向朱标。 就说朱标怎么会没事喊他们来打麻将。 原来是有话说! 朱标毫不在意地拿起一张牌。 “也没啥大事。” “就是你们就藩之后,不可掌兵。” “还有父皇给你们设立的三卫,日后只留一卫。” 朱标话音刚落。 朱樉和朱棡瞬间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不可思议! 这意思,摆明了就是在削藩啊! 这是让他们手中没有一点兵权! 当初老爹分封藩王的初衷。 就是让藩王从那些武将手中接过兵权,代替他们拱卫大明。 但是朱标轻飘飘一句话。 却收回了他们这些藩王节制沿边兵马之权。 如此一来,兵权旁落。 他们这些皇子亲王,虽然名义上是藩国之主。 却再无一点实权! 第2章 打个麻将就把藩王削了?老朱怒了! 朱樉倒是无所谓。 自己有个皇帝老爹。 而老爹对大哥的疼爱和培养,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日后这大明,只会,也只能是大哥的! 甚至大哥收回了藩王节制兵马之权,自己就更有时间去享乐了! 所以对此,朱樉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 只要自己还是大明的皇子亲王,还能安稳的拿着俸禄花天酒地就行。 朱棡则是心思急转。 让人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比起自己的二哥。 这位大明的第一任晋王。 心思则是要缜密的多。 至于朱棣,则是一脸的生无可恋,甚至连码牌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打小看着朱元璋打天下。 对于那些建功立业的武将羡慕的紧。 如今朱标收回了他们亲王节制兵马之权。 自己日后还怎么扫平漠北? 不让他带兵打仗,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兄弟三人的反应。 全都被朱标尽收眼底。 明明是事关大明国运之事,朱标却显得无所谓。 好似只是说了一句家常话一般。 “六条!” 看着三位弟弟无动于衷。 朱标有些不满地催促道: “都愣着干什么?打牌啊!” 朱樉兄弟三人这才反应过来。 连忙伸手去码牌。 只是码牌的手却颤抖不止! 依旧可以做大明的塞王。 却没有一点实权。 甚至连亲卫都削了。 这摆明了朱标就是在猜忌他们啊! 尽管朱樉不在意自己掌不掌兵。 但他却很在意朱标对自己的看法。 他率先颤声说道: “大哥,您是知道我的,我向来胸无大志,文不成武不就......” 不等朱樉说完。 朱标就不耐烦地出声打断他道: “打牌。” 可是他们兄弟三人哪里还有心情继续打牌。 朱棡试探性地问道: “大哥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朱标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们是对孤的决策有何意见?” 朱棡连忙摇头道: “臣弟不敢!” 朱标不但是他们的大哥! 更是大明的太子。 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不管是任何一个身份。 朱棡等人都不敢有任何意见! 更何况,他们几人都是朱标一手带大。 长兄如父。 在有些时候。 朱标这个大哥说话,比他们的皇帝老子更管用! 朱标斜瞥向一言不发的朱棣。 “老四,你有什么想说的?” 朱棣晃了晃思绪纷乱的脑袋说道: “臣子万万死,皇上万万年。” “大哥说什么,臣弟照做就是了!” 朱标笑骂道:“臭小子!” 朱棣话里充满了不甘。 朱标又怎会听不出? 只是作为一个穿越者。 这位永乐大帝的事迹。 朱标前世自然知道。 不管是文治武功。 都堪称一代雄主。 但却抢了自己一脉的江山。 虽说只要自己还在,这些兔崽子断不敢谋反。 但是他们的后代呢? 削藩一事。 朱标看似是在针对朱棣,其实何尝不知在保全自己这些弟弟? 朱标不紧不慢地一边码牌一边说道: “你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 “今日这兵权,必须留下。” “给后面的那些弟弟们做个表率。” “谁要是不答应,就回凤阳老家待几天,什么时候想通了,把兵权交了出来,什么时候再回来!” 朱标话音刚落。 猛然一把推倒面前的麻将。 “胡了!” 朱棡小心翼翼地问道: “可是大哥,父皇那边...是不是要请示一下?” 朱标摆了摆手道: “父皇那边,你们就不用管了。” 眼见三位弟弟一个比一个心事重。 朱标也没了打牌的兴致。 挥了挥手,开始赶人。 当三位藩王离去时。 原本的麻将桌上,便多出了三枚兵符。 朱标抱着朱柏笑道: “来,老十二,看看这是什么。” ... 武英殿中。 “啥?标儿说传咱旨意,收回了藩王节制兵马之权?” 得知消息后。 朱元璋一脸的呆滞。 这旨意啥时候传的? 咱咋不知道? 当初分封藩王,多少大臣反对。 标儿可是一句话没说! 这怎么如今...... 得知这个消息的朱元璋简直都要气炸了! 这小子不但假传圣旨! 更是直接收回了藩王手中的兵权还不够。 还将给藩王设置的三卫,削减为了一卫。 当初分封藩王。 是朱元璋力排众议,一意孤行。 如今朱标降旨削藩。 虽然没有取缔藩王。 但那也是驳了朱元璋曾经的圣旨。 落了一个皇帝的脸面! 没有藩王坐镇诸藩。 若是朝中有奸臣作乱,或强敌扣关,何以御之? 自家人都信不过,难道还指望别人为朱家守御江山吗? 藩王的危害。 朱元璋如何不知? 但恰恰如此。 朱元璋更不放心将节制诸藩的兵权交到别人手上! 朱元璋越想越气。 沉声吩咐道: “去,叫标儿来见咱!” 话音刚落。 朱元璋急忙改口道: “不,摆驾太子府,咱要去亲自问问他!” “这...陛下,此时去见太子,好像不合适。” 朱元璋的贴身太监王景弘小心翼翼地说道。 朱元璋一愣。 “这是为何?” 王景弘一脸尴尬道: “陛下,您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朱元璋斜瞥了一眼王景弘。 他本就心情不好,所以嘴里就骂骂咧咧地说道: “瞅你那样,有啥不能跟咱明说的?” 朱元璋一边说着。 一边向门外走去。 他要去找朱标问出个缘由! 就算是要削藩,那也得跟咱商量一下吧? 你要削藩咱理解。 如果真要坚持,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咱也支持。 但是你起码维护一下我这个当爹的脸面吧? 朱元璋刚迈出殿门。 台阶下瞬间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恭祝声! “陛下圣明!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朱元璋看着跪了一地的官员,一阵失神! 他知道。 关于削藩一事。 再想改口是没有可能了! 朱元璋就像是受到了奇耻大辱一般。 冲着底下跪着的百官咆哮道: “谁让你们跪在这的,都给咱滚!!!” 即便是市井百姓,还讲究个红口白牙说话算话呢。 他堂堂一个皇帝。 朝令夕改。 用后来的圣旨推翻前面的圣旨。 这和下罪己诏有何区别? 再加上当初封藩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朝中多少大臣以死进谏,始终都没能让朱元璋改其初心。 可朱标却简简单单一句话,直接就是一巴掌打在他这个当爹的脸上。 所以这些百官的恭维,在朱元璋看来。 却充满了浓浓的嘲讽意味! 看着莫名发怒的朱元璋。 底下的那些大臣也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陛下这是怎么了? 削藩啊。 多好的事。 多圣明! 我们可是专程过来拍你马屁的。 难不成拍到了马蹄子上? 第3章 兴师问罪的老朱! 朱元璋看着这些无动于衷的官员。 再次咆哮道: “都还在这跪着干什么?” “咱让你们滚!!!” 看着如同一只雄狮一般暴怒的朱元璋。 那些官员瞬间不敢再呆了。 这些可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他在气头上的时候。 谁敢触他的霉头? 搞不好就是个九族消消乐! ... “太子爷,陛下来了。” 东宫太子府。 朱标的贴身太监李桓急速跑来汇报道。 朱标眼皮子都没抬。 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 李桓急道: “陛下的脸色不太好看,太子爷您还是小心侍奉的好。” 朱标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 “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桓如蒙大赦,连忙告退! 发生了什么事,他可是一清二楚。 朱标可以不在意。 但是他们这些个下人。 稍有伺候不周。 说不定脑袋就没了! 龙椅上那位,脾气可不好,更何况如今正在气头上。 不一会儿。 朱元璋就迈着大步走了进来。 朱标起身弓腰抱拳道: “见过父皇。” 看到自己的好大儿。 朱元璋不知怎的。 心中的怒火竟是直接消了大半。 就连脸上的怒容都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满满都是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而责备的话,一出口也变成。 “标儿,你发圣旨,就不能跟咱商量一下嘛?” 虽然也是责备的话。 但是朱元璋以这样的语气说出来。 却让人听不不出一点责备的意思。 反而满满都是一位老父亲在和儿子打着商量。 朱标拿起桌子上泡满了枸杞的紫砂壶,先是给朱元璋倒了一杯。 “父皇消消气,喝茶。” 朱元璋没好气道: “咱不喝!问你话呢!” 他现在是看见这枸杞茶就烦。 自从朱标会说话开始,每天枸杞茶便不断。 天天嚷嚷着养生。 朱元璋对此也深感无奈。 朱标好整以暇地说道: “父皇对大明如此操劳,些许小事,儿臣便不曾请示父皇。” 听着朱标的话。 朱元璋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这还是叫些许小事? 第4章 朱标:日后这些兵权,由儿臣来掌管!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敢继续深究。 猛然晃了晃头打消了这个荒唐的念头道: “标儿你的疑心太重了!” 看着眼前陌生又熟悉的儿子。 朱元璋甚至都怀疑。 自己的疑心病是不是会遗传。 怎么标儿的疑心病比咱还重? 咱只是猜忌那些老兄弟。 标儿倒好。 连自己亲弟弟都猜忌! 这让最为重视亲情的朱元璋有些难以接受。 难道生在皇家,真的逃脱不了这样的命数吗? 骨肉猜忌。 为了那一张龙椅,兄弟相残? 他知道朱标对这些弟弟十分疼爱。 这也是为了避免日后骨肉相残。 才提出削藩。 但是,朱元璋接受不了! 朱元璋十分笃定道: “他们谁敢反你,咱现在就宰了他!” “这大明,未来只能是你的!” 听见朱元璋这话。 朱标眼神中的落幕一闪而逝,悠然叹息道: “那倘若儿臣早逝呢?” 闻言。 朱元璋先是愣了愣。 继而呸呸呸道: “臭小子,说啥呢?” “哪有自己咒自己的?” 朱元璋本以为朱标此话只是开个玩笑。 抬起头来却看到朱标脸色极为凝重。 那架势。 就像是在安排后事一般。 朱元璋见状心中猛然一揪,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他的心思瞬间从削藩换到了朱标的身体上。 “来人,宣太医!” 朱标不仅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 更是他指定的大明未来的继承人。 再联系朱标最近越来越注重养生。 朱元璋越发觉得朱标应该是预感到了什么。 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让朱元璋急的坐不下,站起来在大堂内来回踱步。 并且还不停催促太医。 他对朱标的担忧。 不但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担忧。 更是一个皇帝对王朝未来的担忧。 朱元璋当初建立大明之后。 第一时间就将朱标封为太子。 苦心培养多年。 更是所有人心目中坚不可摧的未来皇帝。 若是朱标早逝,储君之位空悬。 天下必然大乱!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太医呢?怎么还不到?!” “再催!” 在数次催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