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九》 第601章 油润 眼前这件钧窑天青釉的花盆,远看属实漂亮! 但是,一上手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再对着光仔细一瞧,就又发现,光泽略微有点黯淡了。 我不禁轻轻摇头,叹了一口气。 再去看其他地方,底款、釉面、器型,还有分量等,俱都没有问题。 “可惜了!” 我轻轻放下花盆,然后看着这位权先生。 “简单看,似乎花盆还是完完整整,而且更加漂亮了。但实际上,这瓷器的釉面、光泽都被破坏了。” “釉面光泽?” 老头有点懵,他看着那钧窑花盆,似乎根本就没看出釉面光泽哪里不对呢! “通俗点,就是包浆没了!包浆听过吧?” “包浆听过,就是老物件上” 权老先生试图解释什么是包浆,但是张着嘴愣是没说出来什么是包浆。 其实也不怪他,很多专业藏家都不知道如何解释包浆。 这玩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是是是,就是那种油亮油亮,但又温润如玉的东西。”我说着不禁右手指轻轻弹了一下瓷器,“你再看这花盆,还有油亮油亮的感觉么?” 这权老先生不禁是一脸的郁闷。 “这……我,还弄巧成拙了!” “老先生啊,实话实说啊,这件钧窑花盆,其实故宫里面也藏有一件差不多的,如果您要是没破坏这包浆。不说多,值个四千万应该问题是不大的!” “多少?” 老头听得眼珠子瞪的老大,一脸的吃惊。 “四千万。”我说着伸出四根手指。 “这,这么多呢?”老头是一脸惊讶,瞬间又一脸苦逼。 “那,四千万没了?不,不至于吧?” “那的确不至于都没了,但是得大打折扣了。至少,得打个一半。” “什么?折一半?这也太夸张了!”kuAiδugg “夸张?我说的是至少,甚至还要更多呢!” “不会吧!”老头看着眼前的花盆,不禁自己上手抱起来左右看了看。 “这光泽不是挺正常么?毕竟是传了几百年的老东西了,你非要跟新的一样亮,也不对吧!” “老先生,这瓷器呢,越是传了几百年,它的光泽越是油润,跟玉一样。我们说温润如玉,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刚刚九爷说的包浆。你这花盆呢,你对瓷器不研究所以看上去好像正常,其实呢,少了油润感了。而这油润感一没,轻则影响瓷器价值,重则,直接就将这件花盆定为赝品了!” 这一旁的顾先锋是忍不住替我解释起来。 但是这权老先生一听顾先锋这话不禁就急了。 “赝品?那不可能吧!这花盆在我老父亲手上都藏了几十年了。” “是是是,我们看出真来了,但是古董买卖的规矩是,宁愿不买,也不买有疑点的东西。你这瓷器上没了古瓷身上应该有的油润光泽,一般人谁会冒险呢?这可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古董啊!” 这话,一下子让老头眉头紧锁,一脸苦瓜起来。 “那,这油润,能不能涂点油之类的,把它擦回来啊?这花盆之前就是装猪油的!” 顾先锋听得不禁笑了起来,直摇头。 其实说实话,擦油能擦回油润感么? 其实还真能。 但是呢,治标不治本。 只是能让失去油润感的瓷器表面看上去有一点油润感,但是,那和古瓷身上真正的油润是有区别的。 碰到眼力高的藏家,还是能被看破的。 这里提一句,在瓷器收藏领域有一种特殊的瓷器。 海捞瓷。 就是从大海里打捞上来的古瓷器。 尤其我国沿海区域被打捞上来很多瓷器,但是这些瓷器大多数都没什么价值了。 其主要原因在于,失光了。 因为海水具有腐蚀性,再加上海底的各种生物寄生在瓷器上,就导致瓷器的釉面被破坏掉了。 而这些瓷器被打捞上来,虽经过清理,但是釉面几乎毫无光泽了。 而瓷器没了光泽,就失去瓷器的意义了。 所以,失光的瓷器几乎就没什么价值了。 那这些海捞瓷就真的没人要了? 当然不是。 做旧高手会重新处理。 一般两种方法。 一是抛光打蜡,但这种跟涂油脂一样,只是表面看上去油亮,开水一烫,肥皂水一洗,就又恢复原样了。 二是施釉复烧,这个能彻底解决失光问题,但对技术要求比较高。 其实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这又会产生一个新问题。 那就是太新,新瓷,有贼光! 去贼光,又是一道难题! 话说回来,眼前这件钧窑自然还远远不到失光的程度,所以,价值还是有的。 我拿起公道杯给权老先生倒了一杯茶,然后放下公道杯,然后看着顾先锋。 “顾总,这钧窑虽然被破坏了光泽,但是私人收藏还是可以的。你若喜欢,不如你自己谈。” 顾先锋听得一愣,但是见我是认真的,不禁就点点头。 我为什么直接将生意给让了呢? 难道这笔生意不值得做? 当然不是了! 其实说实话,这件花盆虽然被破坏了光泽,但是花点时间用手盘一盘,再略微用点蜡,一年两年的,表面还是可以有所恢复。 到时候不说卖个四五千万,两三千万问题还是不大的。 所以,这生意能不能做就看多少钱收。 而我之所以现场就把东西让给了顾先锋,是因为这件东西被他看中了。 就算是我收下来,最后还不是要卖给他。 与其他现场眼巴巴的看着我谈下来,在他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再转给他,那还不如让他自己直接谈得了。 这中间的几个点我不赚也罢,赚一个人情就好。 我说完就有转头看着权先生,“权先生,这位顾总呢,是我们金陵的大藏家,我店里的很多东西也是卖给他。今儿算你运气好,碰上顾总来我这里,既然东西被他看中了,那我就少赚一道中间费用了,价格你们自己谈,怎样?” 权先生一听不禁就点点头对我表示了感谢,“那就谢谢老板您了!” 我摆摆手,“不客气,都是老顾客。不过呢,既然都是我们的顾客,我提一嘴啊,你们双方都得有个准备,这钧窑花盆呢可不仅仅是光泽的问题,而是被酸破坏了釉面了。所以,对于顾总你收藏来说,可不能按正常的瓷器去藏了。而对于权先生您卖家来说,自然也不能按正常的瓷器去卖了。都得看清了!” 其实我这话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我是明显向着买家顾先锋在说呢! 顾先锋点头不语,权老先生也是点点头。 “权先生,顺便问一下,您从事什么行业的啊?” “啊?我是老师,数学老师,不过退休了。” 第602章 氢氟酸 “人民教师好啊!” 我不禁看着顾先锋打趣了一句,“顾总,那你刀子轻着点!呵呵!” 我嘴上是这么说着,心中其实不禁在嘀咕。 这老头看着斯斯文文的确符合老师的形象,不过,一个老师怎么就不明白玻璃水就是草酸呢? 这是生活常识啊! 还把价值几千万的瓷器给擦洗了,损失惨重啊! 当然了,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清清楚楚的人。 顾先锋毕竟是大佬,他不多啰嗦,直接杀入主题。 “权先生是吧?这样,我这人买东西痛快,行就行,不行就算了。按理说,都应该由卖家先报价的,买家再还价。我们就直接一点,我给个报价,你看行不行。” 权先生点点头。 “八百万。” 嚯!想不到顾先锋的刀子还挺快的! 我以为这家伙至少能给个千万起的价格,想不到直接给打到了千万以下。 当然了,他也是生意人,而且还是大生意人。 所以,报价么,买家自然是低低的来。 而权老先生一听就眼珠子瞪的老大,“不是,这也太夸张了吧?价值四千万起的瓷器,不是说打个对折么,怎么,一下子压这么低了?你这不是宰我么?” “老先生,您这样说,可就没法谈了……” 这两人开始讨价还价了,我在一旁听着,也不好插嘴。 所以,我没事就又拿起那钧窑花盆看了起来。 我一只手托着花盆,一只手轻轻的拿着沿口转动着。 因为是欣赏,不是鉴定,所以我这转的速度就比之前鉴定时快多了。 但是,就这转动速度一块,在头顶灯光的照射下,我忽然看到这花盆随着转动有一种一道一道的轻微光感出来。 这不禁看的我是一愣。 赶紧又略微举高一点花盆对着灯光再次转动起来,用各种速度。 这一转我就看清楚了,那一道道的是花盆身上留下来的擦洗痕迹。 是用酸从上至下一条一条擦下来的。 看到这里,我的脑袋不禁“嗡”的一声。 这花盆不是用玻璃水擦洗的。 玻璃水擦洗瓷器不可能留下一道道的痕迹,因为其腐蚀性不够。 否则,家里的窗玻璃洗几回就没了。 我放下花盆不禁看着权老先生随口问道,“权先生,你确定你这是用玻璃水擦洗的?” 权先生听得一愣,随即点点头认真道,“确定啊!我爱人用来擦玻璃的,瓶子身上写的就是玻璃水呢!” 我没有说话,而是随后拿了一个高倍放大镜出来,然后照着花盆就看起来。 高倍放大镜下,瓷器表面布满了孔洞。 这是釉面被腐蚀后,留下的孔洞。 我放下放大镜,然后看着顾先锋摇摇头。 意思就是这件瓷器不能买! 顾先锋看得眉头一皱,不知道我又看出了什么破绽。 他刚想开口问呢,没等他说话,那权先生就先急了。 见我这一系列动作,最后还摇头,他自然能明白我是什么意思了。 “不是,老板,你到底什么意思啊?价格可以谈,没必要这样压价格吧?” 我看了看权老先生,心想他真的是老师? 不,他不是老师。 虽然看着是很像。 但是,就跟我之前化了妆,戴着眼镜和一块旧手表,不也看着很像做考古的人么! “权先生,你这花盆不是用草酸擦洗的。” “不是草酸?”权先生眉头一皱,“是玻璃水,我就说是玻璃水。” 他还在装! 我笑了笑,也懒得跟他再说什么玻璃水就是草酸的事了,他不是不懂。 “这钧窑花盆不是用草酸擦洗的,而是用氢氟酸擦的。” “氢氟酸?”顾先锋和这老头俱都是一愣。 “用棉签沾着氢氟酸,从上而下一道一道擦下来的。氢氟酸虽是弱酸,但是腐蚀性极强。所以,只能用棉签沾着轻轻的擦拭。擦完,必须用清水冲洗。但是呢,就因为其腐蚀性强,所以花盆一圈擦下来,前面先开始擦的由于棉签上的液体足,再加上停留在瓷器上的时间比后面擦上去的多。所以,就会留下一道道的擦拭痕迹。这种痕迹,随着一道道擦下来,越到后面越不明显。所以,一对比,就会留下一道道的痕迹。在灯光下一转动就显露出来了。” 我说着话不禁又拿起花盆转动起来,然后让顾先锋等侧着头去看。 “哟!还真有一棱棱的。” 我轻轻放下花盆,看着面色有点脸色微红的权老先生。 “用棉签沾着氢氟酸,这是专业的做旧手法,不是专业人士,根本不懂。” 老头被我说的不禁低着头不好意思起来。 “其实不瞒老板您说,我是数学老师,也教初中化学。我怎么能不知道玻璃水就是草酸呢?只是我不太懂瓷器。我之前的确使用玻璃水洗瓷器来着,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就用氢氟酸了。但是,氢氟酸腐蚀性太强,而且还有剧毒。所以,我刚刚就没说实话。想不到,老板您的眼力真是够厉害的,竟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想不到,这老头到这时候了,竟然能立马变换一套说辞继续忽悠我。 我心想,古董这一行,一旦让人动了疑惑之心,你再想找补回来,几乎不可能了。 我摇摇头,“老先生,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了。你是不是老师,究竟是教数学还是化学,坦白讲我根本就不关心。” “不是老板,我真是老师呢!不信,我回去把证件拿来给您看。” 我摆摆手,“坦白讲,我根本不关心您的身份,我只关心古董的身份。说实话,东西做旧了很正常,我们开古董店见得多了。” “不是啊,老板,这真是我自己用氢氟酸擦的。您说的什么做旧,我哪里懂这个。” 这家伙,到现在还不承认,我必须得让他死心。 我二话不说,起身上二楼拿了一只棉签和一个小瓶子下来。 我将小瓶子放在了老头面前。 “老先生,你教过化学,该知道这是什么吧?” 老头点点头,“这是草酸。” “对,草酸。这是晶体状的,玻璃水就是液体状的,但是玻璃水浓度相对较低。” 我说着话轻轻将那钧窑花盆给翻了过来,底朝天。 第603章 活生生的例子 我手捏棉签,轻轻伸进瓶子里沾了点草酸,然后看着老头。 “权先生,先给你结论,这花盆是个新的,然后做旧成这样的。你要不要我给它恢复一下?” 老头先是一愣,随即继续演起来。 “不可能,这花盆在我们家藏了几十年了。” 我点点头,二话不说,用棉签就去擦拭花盆的圈足。 圈足是触地面的,露着胎。 新瓷的圈足自然是露着洁白的瓷胎本色。 而古瓷,由于经年累月的流传,一般都呈现出氧化后的深色。 比如黑黄色,比如深灰色。 甚至,有的还脏兮兮。 这个究竟什么情况,主要看保存流传的环境。 而眼前这钧窑天青釉花盆的圈足,就是常见的黄灰色。 是典型的瓷器白胎随着时间长久氧化老旧的颜色。 但是呢,随着我的棉签轻轻几下擦拭过去。 那灰黄色颜色就变成了洁白色。 我只擦了约莫一公分的宽度,就放下了棉签。 “哟,这圈足是染色的?” 顾先锋看的一惊。 “确切点说不是染色,这是用高锰酸钾擦试过的。高锰酸钾擦上去是紫色,一会儿就会变成灰黄色。而且,附着力还很强,一般用水洗是洗不下来的。只能重新用酸咬一下,就干净了。” 大佬听得恍然大悟,今天他算是大开眼界了 而那老头却还要狡辩。 “这不能说明什么吧?这草酸擦上去,再老旧的东西也会变成这个颜色吧?” 行,我让你死心。 我拿个真正的老东西擦一擦对比给你看。 当然了,别想多了,我可不会拿自己家的东西给他做实验。 “老先生,你昨天带过来的那件豇豆红带了么?” “带了,这件。” 老头说着指了指另一个没打开的锦盒。 我二话不说,直接拿出锦盒,打开来,从里面将昨天那件豇豆红给拿了出来。 一样翻过来,底朝天。 “你看啊,这件瓷器底足也是略微有点发黄的,但是呢,没这件钧窑花盆颜色深。但没关系,我一样用草酸擦给你看,如果擦完都一样洁白如新,那这件钧窑花盆,我按旧的给你买了。” 我说着话直接上手用棉签就擦了过去。 来回几下,一样大概一公分左右宽度。 但是擦完了,虽然会比擦之前要略微颜色浅一点了。 但,没有变成洁白如新的胎色。 “怎么样?” 我看着老头,轻轻将棉签丢在了茶桌边的垃圾篓里。 老头看着面前的两件瓷器不说话。 你不说,我帮你说。 “高锰酸钾给新瓷器上的色虽然牢固,但毕竟是附着在表面的。酸一咬,就会产生化学反应,高锰酸钾一没,就会恢复原貌。而老瓷,圈足的颜色是经过时间长年累月导致的,它不是表面那一点,而是深入胎里的。你草酸虽然能擦掉一点表面的污垢等东西,但是不可能把它变成洁白如新的胎色。所以,这老的就是老的,新的就是新的,骨子里的事,变不了。” 我看了看这老头,他脸色现在有点泛白,对于我的话,也只是微微尴尬的笑了笑。 顾先锋听到这里,轻轻笑道,“那这样的话,权先生,这花盆,就算了。” 老头点点头,然后就看向了我。 这意思就是,他不买,你买不买。 毕竟,人家藏家不收赝品或者有争议的东西,但是古董商可不一定。 我轻轻摇头,然后看着那件豇豆红。 “权先生,这件豇豆红如果卖,我还是昨天那个价。这件花盆,我就不要了。另外,不还有一件东西么?” “既然,这件花盆不要,我就算卖了这件豇豆红也是不够。那就算了,我都不卖了。” 这老头说着话就上手开始收东西。 “不是,不还有另外一件么?” “算了,另外一件是个残破的碗,不看也罢。反正也不够,不好意思啊!” 老头动作十分麻溜,说完都不待我挽留的,就提着袋子起身走人了。 “哎!”顾先锋见老头转身就走,就立马要挽留。 顾先锋不是要买那钧窑花盆,而是看中了后来拿出来的那件豇豆红了。 我见顾先锋要挽留,赶紧摆摆手示意他算了。 “不是,花盆可以不要,但是那件豇豆红看着还是很不错的,难道也是做旧的?” “那倒不是,反而那豇豆红是开门到代的东西。” “那,怎么不要了?” “不是不要,而是人家压根不会卖给你。” “几个意思?” “人家是来卖假花盆的,你不买,其他的真东西能卖给你!” 顾先锋听得一愣,随即就反应过来。 “你是说,这老头是专门来卖假货的骗子?” 我点点头,将这老头昨天下班前来卖货的情况大致跟顾先锋说了一下。 将这卖假古董的局,先用真饵钓一下胃口,然后再用假的大货骗人的伎俩跟他说了说。 顾先锋是听到恍然大悟,但又有些疑惑不已。 “我有点不太明白啊!刚刚这件钧窑的花盆做的挺好的,一开始你九爷也没看出破绽。那既然好好的一个花盆,为什么要用氢氟酸去破坏釉面呢?这不是画蛇添足么?” “呵呵!”我不禁摇头,心想大佬你还收藏瓷器,但是你对着瓷器江湖还是理解的太浅了啊! “仿古瓷,越是仿的好越是漂亮,就越发的光泽夺目。所以,做旧就显得十分关键。而瓷器的做旧,你藏了这么多好瓷器应该听过,什么是杀光。” 顾先锋点点头,“就是去贼光,去火气么!”httpδ:/m.kuAisugg.nět “对!仿古瓷烧得越好,仿的越像,其贼光就越突出。你也许会奇怪,仿的好的瓷器怎么光就更贼了呢?其实很多时候说不清楚为什么就突出了,我估计啊,是因为其他方面找不出破绽,就把关注点集中在了光泽上。所以,在心里上贼光就更加突出了。” 顾先锋听得直点头,我不知道他是真懂了,还是给我面子随便点头的。 “所以呢,杀光是仿古瓷所必需的要做的。只不过呢,这件钧窑我估计烧制的人和最后做旧的人不是同一个人。导致本身烧的很好,但是在做旧的时候露出了破绽。”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件钧窑应该是对照着馆藏单位里的真货去仿的,说不定这件瓷器的烧制还有专家一样的人物去指导。” “难怪这件瓷器仿的这么好呢!这专家参与做假” “我可没这么说啊!有专家指导,也许是馆藏单位复制出来用作学术研究用。但是,被烧的人留了后手,偷偷藏了一件起来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呢,做旧杀光的时候没做好。” 其实呢,这做旧的人心太急了,用氢氟酸去杀光。 实际上,技艺高超,十分讲究的做旧高手现在一般都是不会用氢氟酸去杀光的。 因为氢氟酸虽然效率高,但是太狠了,不容易掌控,非常容易毁东西。 而刚刚这钧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第604章 川流不息 如权姓老头这样冒出来卖假古董的,其实在古董行里,并不鲜见。 从古至今,这也都是藏古界古董行里永远无法杜绝的存在。 而对于古董商来说,开门做生意,进货很重要。 所以,你肯定会碰到这样的事,无法杜绝。 要想不上当受骗,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眼力。 学习,不停的学习,是身为职业古董商所必须要做的。 而且,还得勤奋努力,时时追踪最新的古董资讯和行情。 当然了,勤奋很重要,但天赋更重要。 所以,有的人哪怕一辈子勤奋努力也是眼力有限。 眼力高的人能够明白眼力低下之人的感受,知道他们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 因为,眼力再高的人也都是从眼力低下慢慢涨上来的。 但是,反过来,眼力低下的人,或者眼力有限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眼力高的人的感受的。 不明白,眼力高的人能够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 其实不仅仅是藏古界是如此,其他任何行业也应该都是这样吧! 我以为权姓老头只是个插曲,毕竟类似这样的事只要开古董店那是必然会遇到的。 但是,这老头刚走,顾先锋都还没来得及回去开会。 苏古雅集竟然又进来人卖古董了。 进来的是位年轻人,看上去三十左右的年纪。 年轻人就是不一样,神秘兮兮的,也不打招呼,直接就走到了茶桌前。 然后随手放下一个锦盒,笑呵呵的看着我。 “老板,一件家传的老瓷器,收吧?” 这顾先锋其实早上有个会要开,之前他就说过,所以他见店里又进人来生意了,便起身笑了起来。 “九爷,你这苏古雅集生意还真是不赖啊!川流不息的!你先吧,我走了。” “呵呵!今天估计是借了你顾总的光了,你一大早过来是给我带来了财源啊!顾总那我不送了啊!” 我们两个这边客套呢,进来的年轻人却不客套,直接上手就打开了锦盒,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一件瓷器。 “老板,看看呗!” 这瓷器一出来,本来都已经转身要走的顾先锋却又再次停住脚步了。 “哟!”顾先锋不禁又再次眼放精光起来。 我一看顾先锋这脚步又迈不动了,不禁笑了起来。 “顾总,干脆把会议推一推,坐下来一起看算了。” 大佬一听这话不禁就眉头一皱,随即又点点头笑了起来。 “你说的也是,机会难得,我当真要把会议推一推,这是个跟高手学习的好机会啊!” 顾先锋说着就掏出了手机拨打起来。 他就两句话,会议往后推一推,中午吧。 领导就是领导,他说中午开会那自然就要中午开会。 “不会吧!我可是随口说说的啊!” 顾先锋摆摆手,一屁股又坐了下来。 “怎么样?我先看啊!但是说好,我不抢你生意啊,你们自己谈买卖。我这边再说。” 我点点头,然后跟那有点懵逼的年轻人略微介绍了几句,就说这位是我们店的大客户,大藏家,让他先看,有问题我们店负责。 对于卖家来说,有大藏家看货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所以,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顾先锋见卖家未有不同意见,并毫不客气的上手那件瓷器了。 这是件什么瓷器呢? 青花戏婴图碗。 这件青花碗,粗看还是十分漂亮的! 敞口,深弧腹,圈足。 碗器形规整,胎质细腻,釉质温润,图案为青花百子图。 外腹部通景绘园林景色,童子锦衣华服,嬉戏其中。 有持莲童子,寓意连生贵子,亦有骑马童子,寓意马上得子。 此青花碗并无款识。 但这戏婴图流行于明代,再从器型、图案等方面特点看,此青花属于典型的明成化青花。 明成化青花戏婴图碗,品相不错,实属难得! 如果这件瓷器是真品,按最新的拍卖会类似瓷器的成交价去估,大约在五百到六百万之间。 那这件青花是真的么? 说实话,从锦盒打开到现在顾先锋拿起来仔仔细细的去看,这几分钟的时间呢,我没上手只是看,是没有看出任何破绽的。 这件青花,无论是器型、釉色、绘画等都没有问题。 但是,顾先锋看完一圈,随后就将这碗翻过来研究底款的时候。 只一瞬间,我看了一眼碗的底部,心中便不禁笑了起来。 这碗呢,怎么比喻呢? 就好像从上看到下是身材妖娆的美女,结果一转头却变成了一个大恐龙了。 这碗里里外外都看上去很到代,结果一翻过来就露出了破绽。 当然了,这个破绽在我看来是破绽,在其他人眼里那就未必能看出来了。 比如眼前的顾先锋,他看的津津有味,很明显并没有发现破绽。 大佬看了五六七八分钟,然后慢慢放下青花碗,然后点点头,很是笃定的样子。 “这碗,我觉得八成应该没问题了吧!釉面温润,也不涩手。而且,这画工我看也很符合明朝时期的画工。还有,这青花的发色,正而不艳,淡雅清丽。” 顾先锋说着从书本刊物上学到的一些鉴定青花的术语。 什么正而不艳,什么淡雅,什么清丽…… 其实,说实话,这些都是鬼扯。 这些词语都是那些做学术的人为了写东西,显得更高级,更专业,发明出来的词。 这些词,都太主观了,根本没办法用来客观鉴定古董。 比如,什么是淡雅? 蓝色比深蓝要淡雅,但是跟浅蓝比是不是就浓艳了? 所以,这些都是鬼扯。 别人不知道,我做过学术研究,太知道了! 当然了,我可不能伤害人家顾大佬的积极性。 我点点头微微笑了笑。 “顾总,确定就是明朝的了?” 顾先锋点点头,“我判断啊,大概率是明成化的东西,无论是从器型、绘画等方面判断。当然了,其实我之前看过类似这样的碗在拍卖会上出现过,就是明成化的。” “的确,是明成化的东西。” “是么?”大佬一脸的开心,“我终于判断对了啊!这碗可没有款识呢!” “不过啊,这是件新东西!” “赝品?”顾先锋是一愣,随即就又上手拿起了碗仔细看起来。 第605章 棕眼 顾先锋再次拿起青花碗看了两分钟,不禁摇摇头又放了下来。 “不是,我说九爷,你这都没上手,就看出来了?” 我点点头,还没说话,人家大佬就满脸的郁闷起来。 “这么明显的么?我怎么没看出来?” 呵呵!这对人家大佬的打击看来有点大了。 所以,我赶紧的安慰起来。 “顾总,我是职业的古董商,吃这碗饭的。你没必要跟我比吧?总得给我们留碗饭吃不是?你要是啥都会,那我们古董商还混啥?” 大佬一听这话不禁就呵呵笑了起来。 “也是啊!不能跟你比,你是专业的,我是业余的。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别拿你的业余爱好跟人家的专业比!” 哈哈!两人都笑了起来,大佬也释然了。 但是,卖家却是一脸懵逼。 “我说,两位老板,这碗可是我祖传下来的,怎么可能是新的呢?在我家放着都几十年了,怎么会是新的?你们到底会不会看啊?” 我没有说话,而是上手轻轻将那青花碗拿了起来。 然后直接就翻了过来,底朝上。 我没跟这卖家说,而是看向了顾先锋。 “顾总,看这底子,破绽在这里。” “底子?怎么了?”顾先锋看着碗底是百思不解。 “你看到什么?” “釉色?瓷胎?” “还有呢?” “还有?这没有款识,明朝的大多瓷器都是无款的。哦,还有,我看到了棕眼。” “哎!对了!” “棕眼?”大佬听得一愣,“棕眼有什么问题?这明朝的瓷器流传至今大多都是有棕眼的,没棕眼反而就让人怀疑了。” 我不禁微微摆手。 “你说的对,这做假的人呢,也是跟你一样的想法,所以,才会有了这棕眼。” “你是说,这棕眼是假的?是做出来的?”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而是随手从茶桌边拿了一根牙签过来。 我捏着一根牙签,然后直接就插进了碗底的棕眼里。 我连续插了五六个眼,人家大佬就反应过来了。 顾先锋一拍茶桌是恍然大悟。 “哎呦!今天又学到了!” “那,顾总就说说看。” “这碗底的棕眼是用类似牙签这样的东西插出来的,在烧制之前插的。” “不是类似,就是用牙签。” 顾先锋点点头,是一脸的兴奋,就好像悟道的佛徒一样高兴不已。 “我怎么就忘了呢,这瓷器的棕眼我是在书本上看过的。应该是大小不一,很不规则的。而这只碗的棕眼,虽说也大的大小的小,但还是相对来说太统一规则了些。很明显,很多眼都是牙签插出来的。” 我听得不禁对着顾总竖起了大拇指。 棕眼,简单点说就是古旧瓷器身上小洞,小凹坑。 瓷器在制作过程中,无论是瓷胎,还是釉面,里面都会气泡。 经过长时间的氧化老化,塌陷后形成的小洞。 有的是烧完就有,有的是经过几十年,几百年才慢慢显现出来的。 所以流传数百年的瓷器基本上多多少少都会有棕眼。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瓷器都会有。 瓷器的胎质越是密实,制作工艺越高,越是没有棕眼。 比如,清三代的官窑,很多传到今天也是少有棕眼的。 因为那时候国力强盛,对官窑管的也严格,所以那时候出的瓷器都是要求严格,工艺精良的。 也所以,为什么清三代的瓷器贵了。 除了清三代,明朝及以前的瓷器除了少数官窑制作精良的棕眼相对较少外,大多数都有棕眼。 一个没有棕眼的古瓷,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件到代的东西的。 也因此,仿明之前的古瓷,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做棕眼。 但是棕眼这个很不起眼的特点,做起来容易,到代难。 因为棕眼可不仅仅是大小不规则这么简单。 很多棕眼里也有色泽的变化,这些都是由于瓷釉、瓷胎里面的化学成分被烧后形成的。 再加上长时间的氧化老化,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色泽。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仿古瓷,仿的很到位的基本上是清三代的。 因为不用太刻意做棕眼。 明朝及以前的仿古瓷仿的很到位的很少,其中很大一部分缘由就是在类似棕眼这个点上做不好。 所以,地摊上很多一眼假的青花,你看棕眼就能看出来。 那么说,棕眼这么难做,是不是就真的仿不出来了? 那当然也不是,真正手艺高的,讲究的也是能做出来的。 但是呢,除了对做旧手艺要求高,就是成本很高。 比如,我梅溪做一件瓷器,可能是从一千件瓷器中挑选出来的。 而其余的九百九十九件,都是废品。 这成本,没几个人愿意做。 说不定没做出合格的,自己就饿死了。 话归正题。 眼前这件明成化的青花碗,如果不看底部的棕眼,其他地方还是都能算得上精品之作的。 但是这底部的棕眼,却一下子就将这件青花碗拉到了高仿,甚至还要往下了。 我轻轻将这碗放回了锦盒里,从头到尾也没跟着卖家正儿八经的说什么。 因为,这瓷碗压根不是什么家传的东西。 而这卖家,我十分怀疑他是个职业的骗子。 是专门卖假古董的。 所以,我是懒得跟他说什么的。 因为你说什么人家都有话术针对你。 所以跟这种人解释真假新旧意义不大。 我放好碗,合上锦盒,然后看着卖家轻轻笑了笑。 “这位先生,此碗不收。” 卖家一听不禁就皱着眉大声起来。 “不是,这么好的青花,怎么就不收呢?我们价格都还没谈呢?” “实话实说,这碗是新的,我们是古董店,不收新东西。” “新的?你们什么眼神啊!这能是新的” 我这话一出,这家伙是一堆话跟子弹一样就要往外蹦,我赶紧摆摆手打住了对方。 “先生,古董么,本就是主观性很强的东西,我们不收没关系啊!你可以去其他家看看,说不定别人会要呢?” 我说着话,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跟这种骗子,我是没有客气。 若是换成正常的客人,无论是买还是卖,生意不成,但是礼仪还是要到位了。 给人倒茶,说些客套话还是需要的。 但是,面对骗子就不需要装腔作势了,我是巴不得他以后别在来我店里呢! 这家伙一看我这决绝的样子,便二话不说,收拾东西,起身走人了。 第606章 你是老板 顾先锋有点小郁闷,他把会议给推了,本以为还能捡个漂亮的青花碗回去。 但不曾想,这又是一个赝品。 这前后还不到十几分钟这里就结束了。 再回去开会吧,已经让人通知中午再开了。 但是不开吧,似乎又浪费了一段时间。 对人家大佬来说,那时间真的就是金钱啊!https:/ 大佬虽然郁闷,但做事可不纠结,说干啥就干啥。 顾先锋起身,“还是回去开会啊!” “不是,你不是刚把会给推迟了,这又要通知人家来开?这样不合适吧?” 我的话都没说完,人家大佬就拿起手机打了出去。 “再通知一下,会议十五分钟后进行,我马上回来。” 简单一句交待,电话就直接挂了。 然后人家直接起身,看着我笑了笑。 “没办法,谁让我是老板!走了!下次有机会再来这里学习。” 我这是开眼界了,老板就是横。 说不开会就不开会,说开又立马要开。 完全都不用考虑别人感受的。 我亲自将顾先锋给送到了门口,这家伙临走还不忘提醒我记得去京都帮他鉴定的事。 然后顾先锋刚走,我一转身就又看到另一头一瘸一拐走过来一个熟悉的面孔。 不是别人,是好久没来我这里的林正卿。 “哟!林教授,不用拐杖了啊!看样子腿好的差不多了!” 林正卿满脸笑呵呵跟我摆摆手打了个招呼。 “终于把拐杖给扔了,我从博物院走过来都走了十几分钟了!” 我赶忙往前走两步,将这一瘸一拐的教授给扶住了。 但是人家却不领情啊! “不至于啊!我还没到这个程度,只是好久没走路了,不太习惯而已。” 林正卿笑呵呵推开了我,他要自己走进苏古雅集去。 “行,那你自己来。” 我也不矫情,让林正卿自己走。 我跟在他身后慢慢的往苏古雅集走着,但是还没到门口呢,就听到身后传来骂声。 “卧槽!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就你们这样也开古董店?这是老东西,几百年的老东西!烂了,坏了,不正说明它是老的么?还赝品!赝你妹的……” 身后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都不用回头看的,我就知道一定又是对面古董店把卖假货的骗子给赶出来了。 苏古雅集对面是瀚古斋,老板姓秦,年纪不大,约莫四十来岁,但是很有个性。 这家伙最讨厌故意卖假货的骗子。 所以,每次碰到这样的人都毫不客气的将人赶出去。 甚至,有几次都还发生过手脚冲突,差点给打起来。 其实呢,开古董店的当然讨厌卖假货骗人的,但是开门做生意又是无法杜绝这样的人。 而且,很多时候你也不知道谁是真骗子,谁又是压根不懂的拿来碰运气的。 所以,一般古董商碰到卖假货的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像对面秦老板将人赶出来的很少。 我本懒得回头去看身后发生的事情,不仅如此,心中还祈祷着,你丫别在来我苏古雅集了。 这一早上,我都看过两回卖假货的了,第三回就算了吧。 但是呢,你越是不想来啥,它越是会来啥。 我跟着林正卿慢慢腾腾的走着,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然后快速的越过我们直接就进了苏古雅集。 “老板,收东西么?” 进门的是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长条的锦盒。 一看就知道,这家伙拿的应该是幅字画。 “这位老板您要卖什么?里面坐。” 苏沫赶紧出来接待了这家伙。 我和林正卿慢慢走进了店里,跟在那年轻人身后。 这家伙一看招呼他的是个身材高挑的美女,不禁眼睛都直了。 目光在苏沫身上都下不来了。 苏沫是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目光的,她很是礼貌的招呼卖家坐下来喝茶。 这卖家也不客气,直接就一屁股坐了下来,但是眼睛却盯着美女没怎么移开。 “美女是老板?” 苏沫微微笑了笑,一边给这家伙倒了一杯茶,一边说,“老板在身后呢!” 这话说的卖家一回头,看到一瘸一拐的林正卿。 “哟!你是老板啊!” 林正卿忙摇摇头,“我不是,老板在身后。” 卖家再一看林正卿身后的我,不禁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你是老板?” “不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