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力陈意茹》 第一章 重生 越靠近魏家胡同,陈大力心里越忐忑。上辈子因为替弟弟顶罪,他被人捅死在二十六岁的大好光景里。他死以后,魂魄一直没有离开人世间。陈大力亲眼看见他娘和兄弟姐妹,连他的头七都没过,就把他的媳妇和闺女赶出了家门。他一向疼爱的妹妹陈小梅,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对他闺女陈意茹说:“你爹都死了,你以后也不是陈家的孩子了!” 他的房子被兄弟占了,他的田地被姐妹分了,就连家里的牲口都有人要,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管他媳妇周燕和闺女的死活。周燕被赶回娘家后,因为嫂子闲话多,不愿意看娘家的白眼,也因为身上没有一分钱,领着女儿活不下去,改嫁给了一个猪肉贩子。猪肉贩子也是二婚,前头带着两个儿子。他可怜的女儿处处受排挤,性格越来越偏激,仿佛一个刺猬一样到处扎人。周燕不是不知道女儿受了委屈,可是娘俩都靠别人养活,腰杆子不硬,说不起话,只能默默忍着。周燕以为只要偷偷的攒钱,让女儿考一个好大学,就可以改变女儿的命运了。可是偏偏闺女在高中就被一个男孩缠上了,最后只考了一个专科。闺女和那个男孩分分合合纠缠了快十年才结婚。陈大力就在闺女身边呆了十年。 十几米的胡同,陈大力愣是走了快十分钟,他真害怕是一场梦,刚重生的时候他掐了自己好几把,才反应过来自己又活了,问了别人好几遍才确定今天是哪一天。陈大力刚挪到家门口,就见周燕抱着才五个月陈意茹从院里出来,周燕的眼睛红红的,仿佛哭过,陈意茹窝在妈妈怀里,小手一举一举的,天真无邪极了。 “怎么了?燕子?”陈大力看到周燕的样子,赶紧询问道。周燕看到陈大力眼前一亮,不知又想到了什么,赶紧把脸转到一旁,忍住涌出的泪意说:“大力哥回来了,我没事!”陈大力一边伸手接过看到他就啊啊啊不知道在说着些什么的陈意茹,一边用眼神示意周燕回家,关上院门后,仔细问过周燕才知道,他娘又作妖了,说周燕天天在家无所事事,让周燕去他大哥家地里替大嫂拔草。 陈家有三个儿子两个姑娘,大哥陈大壮那是家里的长子,一出生就讨得爷奶喜欢,让陈母在陈家奠定了地位。大姐陈小云嫁到县城,这在村里是头一份,让陈母面上有光,走路都带风。老二陈大力和老三陈亮只隔了十一个月。陈大力小时候是喝面汤长大的,陈亮三岁的时候陈母又生了陈小梅。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陈大壮卡在中间,没人疼没人爱,以前他总以为孝顺可以让爹娘更喜欢他,孝顺可以让家庭更和谐。等到他成鬼了以后才发现,所有的“疼爱”都是在他的牺牲之下的,所有的“和谐”都是建立在剥削他这个小家的情况之下。像现在,明明大嫂闲的在地头上和人拉呱,明明陈小梅在外面疯跑,陈母还是把老大家的活支给了在家看孩子的周燕。 “拔什么草?咱自己家的活还干不完呢,闲的慌!你在家看好意茹就行了!别的事我来说!”要是没见识过老陈家对自己媳妇和闺女的残忍,或许陈大力还会让自己媳妇去帮帮忙。可是在陈大力漫长的“鬼”生中,他见了太多太多,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妈宝男”了,他以后只为了媳妇和闺女活。周燕听了以后用吃惊的眼光看向陈大力,这真不像陈大力说出来的话。 “行了,我看着孩子,你去洗把脸,看眼睛红的跟兔子一样。”或许是从来没有听陈大力说过这样的话,周燕的脸上飞上了两朵红云,她赶紧躲进了厢房里,听动静应该是打水洗脸去了。 陈大力抱着闺女晃着,周燕改嫁,他并不责怪她。连活都活不下去了,还为他守什么身呢,他只盼望着以后能让他们娘俩活的更好些,再好些。他看着怀里露着无齿笑容的陈意茹,只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补偿给她。 第二章 怼大嫂 陈大力这边逮着闺女使劲亲香呢,周燕端了一碗面条进来说道:“大力哥,你今天卖棉花也累了,还没吃东西吧,赶紧吃点面条垫一垫。”周燕看看日头,估摸着这次出去卖棉花,陈大力肯定没舍得花钱买点吃的。 一碗杂面条,上面卧了个荷包蛋,还撒着小葱,这是一个朴实的女人对自己丈夫最细心的呵护。听了周燕的话,陈大力才感觉到自己的肚子已经开始敲锣打鼓了。说到卖棉花,他才回想起来。他们家那一亩地里,周燕今年种上了棉花,辛辛苦苦伺候了一季,终于收获了。听说县里一棉厂收棉花,凌晨四点他就爬起来借村里的板车把棉花拉到县里,把棉花卖了。他卖完棉花,回去还板车的时候,不小心跌了个跟头,跌在地上半天没有爬起来。等村里人帮忙拉他起来的时候,人已经换了个芯子。他把闺女揽在怀里,挑几根面条喂给自己闺女。他一边看着闺女用没牙的小嘴抿了起来,一边思考着这次卖棉花的钱说什么都不能被他娘再“借”走了。 陈大力正想把荷包蛋让给周燕吃,突然听到大门被人拍的哐哐作响。来人动作粗鲁恨不得要把门给拍个散架,陈大力把女儿递给面上带着惧怕的周燕,安抚道:“在屋里别出来,把荷包蛋吃了。”他随即出门,快步走到门口拉开门闩,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身穿浅色褂子的妇女,凶狠的表情看到他之后谄笑道:“大力在家呀。” 这个妇女就是他的大嫂子王英子,一个好吃懒做,还爱到处嚼舌根的女人。 陈大力面无表情的看着嫂子,问道:“嫂子来我家有什么事吗?” 王英子敢对周燕甩脾气,却不敢对一米八五的陈大力说狠话,只把万金油婆婆搬出来:“娘说燕子在家没啥事,叫燕子去地里薅草。” 陈大力看看日头,一两点的太阳正晒人的很,这个点跑出过来喊他媳妇去薅草,王梅子也没安什么好心眼。他不客气的回绝道:“我媳妇在家看孩子呢,再说了,我们家地里啥东西都没有,薅什么草?大哥家地里草都长满了,也没见嫂子你着急,天天不是村东就是村西的跑,哪哪都少不了你!” 王英子被怼的说不出来话,她不敢明说婆婆让薅草的地是他家的地,气呼呼的回去搬救兵了。 陈大力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胡同里,心里盘算着,他哥还欠他不少钱没还,得想办法给他哥要回来,不年不节的,他嫂子穿的还是件新衣服,可见手里还有不少闲钱。 他再回头看了一下自家的院子,虽说是干净整齐,毕竟盖房子时用的旧砖,还是有些破旧的。陈家兄弟多,一人一处宅基地,并排连在一起,陈大壮和陈大力两个人都是壮劳力,肯吃苦肯下力,攒钱把两处院子一起盖了起来。陈亮因为没成家,没有起屋子。陈大力在新房里和周燕成了婚,陈母陈父还有陈亮都挤在他的院子里。陈小梅则在大嫂家给大嫂看孩子。陈父陈母总说小叔子和嫂子住一起不方便,又拿软话哄陈大力。他头一热就让陈父陈母住在村东的新宅子里。他和周燕搬到了村西的魏家胡同,魏家胡同顾名思义,都是村里姓魏的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一开始也没有名字,喊魏家胡同的人多了,村里人就默认这叫魏家胡同了。当时也是一个沾亲的魏姓人,把这院子卖给了他。 这院子地皮虽说不小,可是因为当时手头钱紧张,用了别人的旧砖头盖了两间堂屋,一间厨房。陈大力记得他后来赞了几年前,才翻盖了几间大堂屋。可惜到最后便宜了陈亮一家。 第三章 陈母 九月份的日头,晒的人能褪掉一层皮。没有风扇也没有空调的乡下人,各自拿着各自的蒲扇,躲在高大的树下,或是说说话拉拉呱,或者带着一个大瓷缸,在人群羡慕的眼光里,假装一口一口不在意的喝水。王英子嘴里嘟嘟囔囔的跑了回去,路过乘凉人群的时候还不忘假惺惺的寒暄:“你们玩呢?我去找老二媳妇去啦,别说人大力是真疼自己媳妇,连下地薅草都不舍得让媳妇去。”说罢,她笑笑就往家走。 陈大力的邻居王婆婆看看王英子撇嘴说道:“陈大壮家媳妇真是的,人家周燕在家不知道多勤快,她一天天的下过几回地,做过几次饭,天天让陈小梅看孩子,自己不知道干啥呢,还喊人家薅草,八成是想把自己家的活分给人家。” 其他的乡亲也点头。 “别说,周燕那屋子拾捯的是真干净。” “大力家小闺女你们见过吗?那叫一个干净,长得多俊不?” “别说,我还真没咋见过嘞!” “赶紧的罢,让你儿子也结婚,生个俊小妮。” “行,到时候都来吃喜酒。哈哈~” 乡亲们的话题越扯越远,王英子一口气不停歇的跑回了胡同里,陈家这三处宅基地是在胡同稍往里一些,陈亮的那块空地在最里面。陈大哥家在最外面,路过敞开的门口,王英子瞄见陈小梅不知道在院子里坐着干啥呢。她脚步不停歇,直接进到了婆婆住的那处院子。刚进院子,就咋咋唬唬的叫道:“娘,你说让老二家去薅草,我看都这个点啦,地里草一根没少,好心去她家喊她,连老二把我撅回来了。” 正在打蒲扇的陈母真想一蒲扇把这个棒槌扇走,心想:“你再大点声,全胡同都听见她这个婆婆给老二家的支活了。” 陈母是个面甜心狠的人,自从给周燕生了个闺女之后,就很少到陈大力那里去,时不时的让陈大嫂跟陈小梅过去安排点什么活给周燕,那也是偷偷摸摸的,好像这活都是周燕主动去干的。 她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给陈亮找个好媳妇,所以很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生怕给老三找不到媳妇。 这大日头的让二儿媳妇带着才半岁的孩子去地里给到处乱跑的大儿媳妇一家干活,怎么也说不过去。 早上起来的时候,她不过顺嘴说了一句。“现在这个家里就数老二家媳妇最轻松了。”老大家这个棒槌就急呼呼的去给老二家分配活了。她想着老二家性格软,即使去干活也不敢说什么,就让她去了。 这会可好,老二回家没先来这边看看她这个当娘的,反而先回家了,还撞上了老大这婆娘。万一老二心里有了意见,陈母担心他不愿意掏钱给陈亮娶媳妇。 王英子不知道陈母心里的小算盘,还当婆婆护着陈大力,气的俩眼瞪,甩身子回家了。她是不害怕婆婆说她的,毕竟她生了陈家的长孙,腰杆子硬。 陈母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待会得让陈小梅跑一趟,把陈大力喊过来。她这三个儿子里,陈大壮和陈大力都是相貌堂堂,人高马大,即使在人群里也是鹤立鸡群。陈大壮是长子,一门心思在学手艺上,老实本分。陈大力,心眼活,肯出力能挣钱,脾气虽然犟,但是很孝顺。陈亮和两个哥哥一比,真是哪哪都拿不出去手,人不如哥哥们高,模样也只能说板正,不歪瓜裂枣,干活和王英子有一拼,天天偷奸耍滑。那么大个人了,还天天在镇上和小孩子们一起溜达。一瞬给陈亮找媳妇,媒人们都摇头劝陈母,让她好好管教孩子。 陈母知道自己偏心了些,但是不愿意让别人拆穿,只对说陈亮还小不着急,其实暗地里已经打算多花点彩礼给陈亮聘个媳妇。 种地出身的庄稼户这高出来的彩礼哪来呢,大儿子有儿子,不能饿着陈家的根。二儿子家就一个闺女,她合计着让老二家多出点钱,谅周燕也不敢说什么,至于陈大力,他孝顺的儿子会不会不同意,她根本没有想过。 第四章 陈大力的改变 陈母的心思,陈大力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理会。他会和兄弟们一起赡养爹娘,但是再多就没有了。他现在可不是上辈子那个冤大头了。 陈大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赚到钱,改变他们贫困的生活。 他们这里都是平原,家家户户倒是都有田地,只是收了冬小麦之后,交上公粮,剩下的就是一年的口粮。接着种上点玉米什么的,收获之后家里才能有点余钱。陈家在陈大力结婚的时候,口头分了家,因为陈亮没有成家,多分了一亩地给陈亮。陈大力和陈大壮各各分四亩地。陈父陈母四亩,陈亮自己五亩。他们的田地一直都是种麦子和玉米。 今年是因为家里过冬的被子太单薄了,周燕才咬牙种了一亩多地的棉花。棉花是政府一直推广的经济作物,但是种植过程繁琐,一开始要单独育苗,稍大一些就要整枝打杈,开花之后为了产量还要进行人工授粉,棉花还爱长虫子,现在也没有农药,只能人工去找虫子,周燕一天去地里三趟,他们家的鸡天天吃了个肚子滚圆,棉花成熟以后,人要在地里来回的采摘棉花。因为陈大力和周燕的辛苦劳作,他们家的棉花才有了个好收成。刨去自己的被子用量和陈母前头过来要的棉花量,也不过剩了一百多斤皮棉。今年,一棉厂一放出来消息说要收棉花,陈大力就率先把自家棉花拉到了城里,本着去的早,加上狐朋狗友以前的交情和一包烟,他才排在了卖棉花队伍的前面。他家的棉花等级定了二等棉,卖了四百块钱。这四百块钱在村里无疑是一笔巨款。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娘一定会打这笔钱的主意。上辈子这钱就给陈亮当了聘礼。 这时候的老百姓都不相信银行,宁愿把钱握在手里,藏在家里。陈意茹在上辈子还把两块钱藏在一个木盒子里,埋在了土里,结果等想起来了的时候,钱已经在土里放烂了,为此,她还哭了好久的鼻子。 想到闺女,陈大力动力十足,他决定明天早起领着媳妇和闺女去赶集,给他俩也买点新衣服。 陈大力想了想,把藏在衣服里的一卷钱拿出来对周燕说道:“今天卖棉花的钱,幸亏我走时买了包烟,要不然你明天下午见不到我。”他说的是实话,卖棉花的队伍现在估计得排到城外了。每年卖棉花是件大事,别人都是全家老少出动,他哥接了个活,帮不上忙,他弟是个偷奸耍滑的指望不上。他还是和邻居王家的哥俩一起搭伙去的一棉厂。赶巧了,他一个狐朋狗友的哥在一棉厂上班,正好赶上他采购棉花。交情加上烟的作用,王家两兄弟也跟着他沾光,早早的卖完就回来了。 周燕没有接钱,只是对陈大力说:“哥,你是当家的,这钱你收着吧,”她皮肤天生白皙,细眉杏眼,说话间眉眼弯弯的,显得十分甜美,加上性格一直都很温柔。在青年汉子里,一直是很受欢迎的存在。周燕跟着家人来他们这走亲戚,陈大力一眼就看中了她。费了好些功夫,陈大力才把周燕娶回家,为此陈母没少嘀咕。 回想到十多年后她被生活折磨的眉头紧皱,满脸沧桑的样子,陈大力把钱塞给了周燕:“我是当家的,在家也听你的话,燕,男人的钱还得女人来管,你是咱家的定海神针。” 周燕想想把钱收了起来,陈大力婚前没少对她甜言蜜语,只是涉及到陈母那边的事怎么都说不通,她脾气好,只要男人在其他事上对他好,陈母怎么样她也不怎么在乎。她生了女儿以后,陈母总是隔三差五的找点事给她,看在陈大力的面子上她都忍了。想不到陈大力现在竟然转过弯来了。 第五章 周燕的心思 从凌晨就开始忙活,陈大力因为精神亢奋一直撑着疲倦,看到媳妇闺女以后,那股子乏力也渐渐的上来了。 他跟周燕说好有啥活等他起来了再干,就躺床上睡觉去了。 周燕没把陈大力的话放在心上,男人累了一天,地里也见了钱,还替她挡了婆婆安排的活,她这会心里美的很。看看了已经睡着的陈大力,她把陈意茹抱到了摇床上,打算收拾下家里面的卫生。 陈意茹在陈大力回来之前一直睡午觉,这会吃了东西,精神头很好,不肯老实的进摇床,小手一直往外伸,示意周燕抱她出去玩。 陈意茹的模样完全是照着陈大力夫妻两个人的优点长的,杏眼白肤,咧嘴笑的时候有两个甜甜的酒窝,刚出生的时候,不少人都说周燕生了一个城里娃娃。陈母重男轻女看轻周燕,却不得不承认,周燕把陈意茹照顾的非常好。 农村的小孩没有什么娱乐,天天在田地里、小河边疯跑没人管,抹得跟泥猴子似的,晒得皮肤黝黑。大人也没有什么精力看管孩子,偏偏他们村子里家家户户生的也多,往往都是大的带小的。小孩有人管,有人看着就不错了,干净卫生是什么,大家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自从搬到魏家胡同之后,陈大力总是单独给周燕开小灶,周燕伙食好,陈意茹的营养就足够,虽然不到半岁,个头却跟别人八九个月大的孩子差不多,胖乎乎的小手,连指甲都是粉红色,再加上陈意茹皮肤天生的晒不黑,怎么看都看不厌。周燕快手收拾洗刷好东西。在院子的阴凉处铺上一块草编的凉席,放上几个陈大力之前做的木头小玩意,让陈意茹在上面趴着看玩具。现在的小意茹只会翻身,还不会坐,周燕听人说孩子趴着可以锻炼身上的力气,有空就让孩子趴一会。一个人看孩子还要操持家务,确实很累,但是对比和陈母住在一起的时候,周燕觉得连空气都是新鲜的。 对于婆婆的偏心,周燕不是没有不满。但是农村这样的大环境,很少有一碗水端平的家长,就连周燕的亲娘,也整天跟周燕洗脑,让她多看顾着娘家侄子,说什么没有侄子,以后有啥事连个撑腰的都没有。他们村的民风彪悍,家家户户都以生儿子为荣,有的嫂子连生了四五个闺女之后还要拼儿子,好像只要有了儿子才能说得起话,抬得起头似的。村南头有个嫂子为了拼儿子,难产死在了医院。没过多长时间,他男人就娶了一个带三个儿子的寡妇,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可怜了前头四个闺女。这样的环境里仿佛生个女儿就像有了原罪似的,尽管她现在是第一胎,陈大力没有说啥,但是亲娘的念叨,婆婆的轻视,周围人的闲话让周燕颇为吃不消。 今个陈大力让她管钱的举动,让她心里不由得一松。女人手里有钱和没钱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周燕现在就开始盘算,他们这没有初中,等到初中就得去镇上上学了,周燕想从小就给孩子攒上一笔钱,让孩子续上她的上学梦。 第六章 不欢而散 陈大力睡足醒来,只见屋里一个人都没有,而外头天色已经有些暗了下来。 他起来洗了一把脸,走出堂屋正想喊周燕,却看到周燕抱着孩子在门口和人说话。 他走过去发现正在和周燕说话的人是他的弟弟陈亮。 听到动静回过头看的周燕见到他赶紧说:“三弟弟过来找你,说咱妈那边有点事,我刚想着要不要去叫醒你呢。” 其实周燕就是这么一说,自家男人自己心疼,要不是陈大力自己醒了,周燕就直接把陈亮打发走了。 陈亮看到陈大力赶忙说:“二哥,咱娘挂念你呢。” 陈大力心里冷笑一下,呵呵,挂念他,估计是挂念卖那点棉花的钱。 估计今天不过去,明天也会让人过来喊他,索性直接过去一趟得了。 他面上也没有表现出来,直接对周燕说:“我上咱娘那一趟,看看什么事,你在家插好门。” 周燕闻言点点头说:“大力哥,饭已经做好了,我等你回来吃。” 陈大力提着一个油灯跟着陈亮走在路上,他没有点灯,昏暗的环境看不清陈大力的表情。 陈亮墨迹了半天,终于开口问道:“二哥,你今天买棉花去了。” “恩。”陈大力不想搭理他。低声回了一个字。 陈亮期期艾艾的再次开口:“那……卖了多少钱?” “怎么?你要种棉花?”陈大力朝陈亮得方向看了一眼,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了一句。 “怎么可能?种棉花那么辛苦!”陈亮闻言直接脱口而出。 陈大力没有再搭理他,是呀,都知道种棉花辛苦,可辛苦种出点收成却一点脸皮都不要的惦记着。这会还没有发生那么多事,但是陈大力心想,如果陈亮再像上辈子一样牵扯到他的小家庭,陈大力绝对不客气的收拾他一顿。 陈亮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直接蔫了,一路上都不再说话了。 走进院门,陈大力就发现她娘在堂屋门口站着,看到他进院子,叠声问道“吃饭了吗?今天忙活这一顿累坏了吧,小亮,快点给你哥倒一杯子水去。” 陈亮听到之后也没吭声,直接扎进了厢房。 陈大力拉过一个板凳坐下,直接对她娘说:“娘,这么晚了你有啥事就直说了吧,累一天了,还想再睡会呢。” 正打算给陈大力灌迷魂汤的陈母说:“这不是一天没见你,挂念的慌嘛,才让你弟弟去喊你嘞,要说还是你哥几个近,我一说想你了,你弟弟就赶紧去喊你,连口气都没歇呢。” 陈大力作势站起来:“今天实在太累了,你看我也没啥事,你要是也没事我就回去了。” 陈母看陈大力要走,这才直接说道:“大力,你弟弟相看了个对象,人家那边要的礼钱有点高。”陈母边说边看陈大力的表情,“人家那边要二百块钱还得买个自行车。” 第七章 彻底死心 陈大力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难受,如果陈母不这么直白,把他们哥三个都喊过去商量陈亮的婚事,或许他还没有那么生气。可事实上呢,陈母每次都让他出大头,好像他不付出,就不配做陈家的儿子一样。 上辈子他总想着都是兄弟,计较那么多做什么,直到最后才发现,他的付出只感动了自己,别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自认为对爹娘,对兄弟,对姐妹都不错,可是他死了之后连个帮衬他妻女的人都没有。他以为他可以很淡定的装作那些事情还没有发生,可事实上他很介意那些未发生的事,也很介意伤害过陈意茹和周燕的人。 以后的事情虽然还都是未知,可是陈母的态度,陈亮吞吞吐吐的表情,一切的一切都像针扎一样,刺激他的心脏。 陈大力提着煤油灯走到路口,突然发现,陈母没有关心他这一路怎么去的?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发生了什么?她的最关心的就是:陈大力能不能拿出来钱。 什么亲情,什么血缘这一刻真的是讽刺无比。 一路上陈大力心里如海浪翻腾,难受极了。他很想把这股子闷气大喊出去,可这个点村里人都已经吃完饭在乘凉,他大喊大叫的发泄,只会给别人的茶余饭后增添一份谈资,陈大力心中暗下决定,如果亲情关系只剩下算计和伤害,那还不如不要。他可以像后世人那样,在陈母需要赡养的年纪,每月给她一笔钱让她颐养天年。其他的就不要想了。至于兄弟姐妹,他不会一杆子打死,但以后谁也别想占他一毛钱的便宜。他要挣钱,攒钱,这辈子,他一定要一定要带着女儿和媳妇进城,给她们一个优越的环境,让她们不再吃苦受罪。 才走到魏家胡同,陈大力就看到自家院子里透出来的亮光。想到周燕和陈意茹正在家里等他。他翻腾的思绪终于稳了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把那些不好的情绪甩在门外,直接推门进去。 果然,堂屋桌子上放着盛好的饭菜。周燕正逗着他闺女,饭菜一点都没有动。 陈大力突然很心疼,接过闺女道:“你和孩子怎么没吃饭呢,我晌午吃过了不太饿,你们不用等我的。” 周燕伸下胳膊不在意的回答:“你又不会在那边吃饭,我们多等一会没事,咱闺女也不饿。” 陈意茹最近在学吃饭,周燕偶尔会给他蒸点鸡蛋,喝点米汤,或者直接给她一个小馍馍让她啃,她还没有长牙,顶多把馍馍皮含的啾啾作响。 夫妻两人坐在餐桌上你给我夹一口,我给你夹一块,甜蜜的解决着晚饭。 等到俩人吃的差不多,陈大力对周燕说:“以后咱娘那边喊你干活不用搭理她,那边谁过来问你要钱都别搭理,咱们家的钱要用到刀刃上。” 周燕很吃惊,因为以往陈母问陈大力要钱,陈大力从没拒绝过。尽管陈大力能干活,能出力,地里收成也不少,但是因为养着陈母和陈亮,偶尔还得补贴下小姑子,他俩能攒下的钱还真不多。 “这行吗?咱娘不闹吗?”周燕有些迟疑。说实话她挺害怕陈母的。 “孝顺咱娘是天经地义,可没说连弟弟妹妹一起孝顺的,能帮衬他俩是情理,不帮衬他俩也没错。上一年咱家咱家收成的钱都给咱娘了,给小梅陈亮娶媳妇准备嫁妆绝对够使。你别太傻,咱娘不舍得自己拿钱,都在手里攥着。我想着往后一年给咱娘二十块钱零花,再给她一亩地的粮食,你看行不?” 陈大力用商量语气问道,“你娘那边咱也一年给二十当零花。,逢年过节多带点礼,但是粮食不能给了,太扎眼了。” “都听你的。”这年头哪有女婿给丈母娘零花的。周燕听完乐得眼睛都笑弯了。 陈大力给丈母娘钱一点都不心疼,他感恩丈母娘在他死后收留了媳妇和闺女,让她们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虽然媳妇后面改嫁了,可作为丈母娘,作为孩子姥姥,她的付出,陈大力都记在心里,今天一天实在是太累了,要不然他真想带着媳妇和闺女回去看望一下丈母娘。 第八章 回娘家啦 次日一早,陈大力早早的就起来,趁着周燕娘俩还在睡觉的功夫,跑到镇上屠夫家割了二斤带皮五花肉。不是他不想买多点,是屠夫家的肉大多都是昨天别人订好的的,要不是他对屠夫说今天带媳妇回娘家,这点五花肉都匀不出来。 “谢了兄弟,改天一起喝酒。”陈大力在周围村民打趣的声音里提走了这块肉。回去的路上他还在想,肉这么紧张,干脆家里也养头猪算了。 可惜这想法等走到大门口就消散了,因为养猪也不是的轻巧活,周燕那么勤快,如果真养了猪,恐怕她一年到头都不拾闲了。 陈大力腿长脚大,起的又早,到家晨露还没有消散。 他直接摘了几个黄瓜,切成碎丁,和上点面,撒了两个鸡蛋,煮了一锅咸饭。这样的稀饭陈意茹也能跟着喝上几口。他弄好只有又用筷子扎了两个馍馍,放在已经减势的炉火上面烤。 他正忙活着着,陈意茹在屋里哇哇的哭了起来,一会就听见周燕哄她的声音。 陈大力把馍馍放好,赶忙走到屋里,只见陈意茹委屈的哭着,“起来的时候不小心动静大了,闺女就醒了。”周燕一边抱孩子一边感慨:“咱闺女的脾气可真不小。” 陈大力伸手接过闺女:“饭我做好了,赶紧起来洗脸,咱今天回趟娘家。” “不年不节的,回啥娘家?”周燕大吃一惊,以为有什么事发生。 “咱地里见了收成,给咱娘送点零花钱去,你给咱娘拿上点钱,我早上提了两斤肉,待会再提上一只大公鸡,咱闺女今天要见姥姥去了。”陈大力抱着陈意茹边说边往外走。 周燕已经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连忙起来收拾东西。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等周燕她们吃完饭,收拾好去娘家的东西,骑上借来的自行车,太阳已经挂在半空中了。 周燕的娘家也不是很远,但是不如陈大力的村里离镇上和县里近,所以交通并不方便,想要买点什么东西有时候还得坐村里的驴车呢。 才一进村,村头地里正忙活的大爷大娘们就眼尖的看见村里来了生人,正警惕的上下打量,突然发现是老周家的女婿。这才热情的和周燕打招呼:“燕子吧?这是回娘家呀?” 陈大力停下二八杠,等着周燕和这些大爷大娘们寒暄。小小的村子基本上都沾亲带故。他们很排外,但是对有血缘的亲戚并不吝啬自己的热情。 陈大力来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习惯性的把一包拆开的烟放在上衣的左口袋里,没想到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他跟着周燕的介绍给这些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叔们派烟。几个大爷拿着烟也不抽,放在鼻子下面嗅一嗅,仿佛就很满足似的,把烟夹在耳朵上张口夸着陈大力:“这后生懂礼,不愧是咱们老周家的女婿。” 好凑热闹的小孩,撒脚丫子跑到周家,把周燕的爹娘都喊了过来。 “大力,燕子,你们怎么今天过来啦?”周父挤开热情的人群,招呼着自己的女儿女婿。 落后了半步的周母连忙接过自己的外孙女陈意茹抱在怀里亲香。 周父看陈大力散烟也不生气,烟现在可是个金贵的东西,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村里的老烟枪们都是自己种植烟草,自己卷烟吸。陈大力大手大脚的他当然也替孩子心疼,可他知道女婿知礼明事是在给他壮面子。抽了他家女婿的烟,以后他家有点什么事,还能好意思不来帮忙吗?陈大力尊敬村里的长辈,还不是因为他看重岳家。 一向老实的周父,在村里人的打趣一次满脸通红。 陈大力面对热情的亲戚举手连连告饶:“这次来的太着急,没有啥准备,下回一定准备齐全些。还请各位大伯大娘叔叔婶婶们让我们赶紧回家去吧。” “怕啥,燕子,待会带着女婿来我家吃饭。”好客的长辈邀请小两口子。 “下次,下次。”陈大力好不容易才在丈母娘的保护下脱离了这群大爷大娘。 “他们平常可不这样,大力,你别生气。”周母生怕刚才的情景给女婿带来不好的印象,赶忙解释道。 “我知道的,娘。”前世这些村里人,没少帮衬周燕,每年寒暑假,周燕都会在这里度过。 不管是除去亲情,还是同情心。受益的都是他的女儿。 对于这些淳朴的亲人,他只有心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