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庶子天生异相》 第1章 勾结外戚,私铸兵甲,意图谋反! 昏暗的牢房内,烛光摇烁。 胸腔在极度缺氧后,急需呼入新鲜空气。 呼!吸! 呼!吸! 一声声粗重的喘气。 “杨方,现在知道该如何说了吧?” 还是那个冷酷的声音,还是那句催促的话。 杨方索性也不睁眼,任由头上、脸上的水珠滴落。 一遍遍的水刑,已经将他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慢。 不过这些逼供的,终究不敢做的太过。 从他们不施烙刑、杖刑,只敢对他用这种不留痕迹的水刑。 就知道他们——有所顾忌! 他嘴角扯起一个讥讽的笑容。 \\\"嗬!让我指控十七皇子?!你们怎么想的? 我杨家之所以能成为应天府杨家,在京城有地位名号,全都是因为有殿下在! 想让某指控殿下?! 即使千刀万剐加身,某也不会松口!\\\" 他是对着审讯人说。 闭着眼睛的姿态,像是也在对他自己说。 话落。 牢中陷入长久的寂静。 闭着眼。看不到那阔脸审问人的神情。 杨方也不着急,反正即使他死了,殿下肯定会给他报仇。 这点他从不怀疑。 这些对他动手的人,一个也逃不过! “打晕!拖走! ” 听到冷酷的声音,再次响起。 只是,下一刻,脖颈处传来一阵疼痛。 随即,陷入无尽的黑暗。 此时的牢房中。 阔脸的审问者,挥手拿来一张状纸,抓起杨方的手,按上手印。 不管怎样,先牵扯到十七皇子头上,他的任务就算完成。 依照当今圣上,多疑的秉性,见到这张状纸,不管真假,肯定会怀疑一番的。 只要这份怀疑种下,就已足够! “收工!勾栏听曲!” ... ... 暗夜中,这份状纸被抄写成很多份,传送到一个一个大人物手中。 只等发力的那一刻! 云来风往,风停云歇。 经过一夜的备战,来到这部戏最大的舞台——洪武帝的大朝会! 三声鞭响,文武进场。 太监吆喝,丑角上场! “陛下!臣樊敬有奏! 皇亲杨方等人,利用皇家名号,与民夺利! 涉及京城店铺一百另一家,全国各郡县无数,牟利一百一十三万两,现已供认不讳,状纸在此。” 一身穿红袍,自称樊敬的官员出列,朗声汇报。 稍作停顿后,又继续道。 “另,臣查证到,杨家等人不仅利用皇家名号营私,其还触犯陛下律令,建船开海,与异邦走私货物,损害大明利益,此条杨方也供认不讳!” 上方九阶龙座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面色毫无所动,目光冷冷的注视下方。 “呈上来!” 这是一个年轻的声音! 是从六层玉阶上传来的。 只见在大臣和皇帝中间,还有一个人! 他站在玉阶上,俯视着台下的众臣。 这样的位置,离龙椅很近,离群臣也不远。 他就是监国十二年,越来越有皇帝威仪的,大明第一太子——朱标! 太子发话,就等于皇帝朱元璋发话,这是众臣共知的。 马上有小太监将状纸送到太子和皇帝手中。 只待两人看完,还不等太子发话。 那红袍官员樊敬又继续出声。 “陛下!状纸中杨家招供,其牵扯到十七殿下,也不知杨家是不是胡乱攀咬,毕竟十七殿下也才十二岁,哪里能做出如此多违法乱纪之事....?!” 不过,此句话一出。 整个殿中的气氛瞬息突变。 十七殿下啊! 这位出生就轰动整个应天府的皇子。 又有人要出手对付了?! 神游物外的众位尚书侍郎、翰林御史,开始屏气凝神。 一向打瞌睡的武将功勋们,纷纷挺立身子,伸长脖子,望着搞事者——刑部左侍郎樊敬。 太子朱标也听得眉头一皱,心下不悦。 龙座上的朱元璋,目光深深,左手又放到裤腰带上。 这令樊敬将要脱口而出的话一顿,没敢继续下去。 \\\"十七弟深居宫中,刚过稚龄,还不到十三岁,定是杨家为脱罪,才搬出十七弟来!这样的亲家,最是可恶!\\\" 太子朱标,向来是最在意这帮弟弟们,虽然他比十七弟都大二十岁,没有什么相处起来的感情。 但是弟弟们可都是背后老爹的儿子,怎么都应该爱护。 “太子殿下此言有理,不过若是能唤来十七殿下,当面对答印证一番,洗脱十七殿下身上的污名,才是有利于陛下,有利于朝廷的举措啊。” 右副都御史范文从委婉劝说道。 毕竟状纸牵扯到皇子,一切都有律法来,不能盲目袒护,也不能冤枉老好人。 要追究的就是一个真相! 这位范从文御史是位中正之士,他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名臣范仲淹! “呃,这......” 太子朱标犹豫不定,毕竟是父皇的幼子,他的弟弟,以后会封王,为他镇守边疆的亲族,这样在大殿上处理是不是太过.....不妥?! 他眼睛余光留意父亲的举动,发现并没有什么指示。 “臣都御史吕锋,弹劾十七皇子朱权! 勾结外戚,私自开矿,私铸兵甲,豢养甲士,训练士卒,意图谋反! 阴造船只,谋匿亡地,实为兵败后的躲藏地! 十七皇子朱权,因出生异相而早有谋逆心,这么多年来私下动作不断,秘密培植势力,谋夺大位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 望陛下,太子殿下,早日明之!” 吕锋举着手中的玉圭,一脸大义凛然! 如果不知道他妹妹是太子妃,他是在弹劾那个,出生即是祥瑞的十七皇子的话,这幅天下为公、一心为民的模样倒可信的多! 可惜这满殿堂的人都是人精,谁还不知道他心里面打的小九九! 不就是那根刺嘛! 虽然没有在明面上提起过。 但是衔玉而生,满城霞光,此等天生异象,谁人能不多留意一下十七皇子! 上到五千年前,下到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对于天降的神威哪个能不动容。 身为太子妃的亲族,天生太子党! 这么多年来,找十七皇子的麻烦也不少。 不过,这次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私铸兵甲,豢养甲士,意图谋反!!! 吕家这帽子扣的可真沉呀! 一众文臣武将,深深的将头低下,不敢稍望龙座上那位一眼。 “放肆!污蔑皇族!罗织罪名!吕锋!你可知道这桩桩件件都是斩首抄家的罪名!” 太子疾声厉喝。 吕家怎么如此大胆?!他用不着这些人为他冲锋陷阵。 他的地位从来都是坚不可摧! 他的弟弟们对他毫无威胁! 殿中的众位臣工,呼啦啦全部跪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太子一怒,伏尸一百! 太子发怒,面子是要给的。 “传朱权!” 从进殿来就不发一眼的洪武大帝,此时开口,吐出三个字。 “传十七殿下——朱权!” “传十七殿下——朱权!” 第2章 一个皇子为何要开采铁矿啊!他必定是图谋不轨! 距离那场满天霞光的日子已经过去十二年。 其实应天府的人,早已不再提起那日的神奇天象。 不过大多也都知道,那日引起异相的是一位皇子。 洪武爷的儿子嘛,有此不凡,天降异象,是理所当然。 只是私下里想起的时候,猛不丁的都要嘀咕一句:不是都说天子才是天降异相嘛.... 啧啧啧..... 啧吧啧吧嘴,嗨,咱百姓操心这个干嘛,有我锅里的肉香嘛。 唯利益相关者,天降异相这件事,才会像扎进肉中的刺一样,越来越无法忍受! 此时的十七皇子朱权在干嘛呢? 他也在关心填饱肚子的问题。 皇宫群殿之中,一处三分大小的黄泥地里。 小腿上沾满泥巴的少年郎,正弯腰不停的捣鼓着。 “长得不错!看样子可以收割了!” 他是对身侧的小太监说的。 “恭喜殿下!您辛苦这么多年,终于到收获的时候了!” “嗯!不风啊,这作物也有一份你的功劳!你日夜守护记录,想必这半年来,也没睡个好觉。 等收了这些,放你半个月假,好好休息休息。” 少年拔掉最后一棵杂草,直起身,露出一个大大的笑颜。 他穿着粗布麻衣,身量狭长,看上去有一米六多。 不说实际的年龄,只看身高,说是十四五岁也没问题。 此时的朝阳刚刚洒向大地,照在他明朗的笑颜上。 一时间,整个空间都被感染成欢乐的颜色。 小太监不风,从记事起就跟随朱权。 也沉浸在欢乐中。 他正要回话,却听到急速奔跑的脚步声,正在向他们接近。 “陛下口谕:宣十七皇子入朝觐见!” “陛下口谕:宣十七皇子入朝觐见!” “陛下口谕:宣十七皇子入朝觐见!” 伴随着脚步声一起来的,是一声声传唤。 “不风,更衣!” “是!殿...下!都...准备...好了!” 两人快步向不远的殿堂而去。 “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竟然需要大朝会传唤皇子。” 朱权边更衣边思索着念叨。 “殿...下...,这...会不会有什么事啊?没听说过还没成年的皇子有突然被传唤的。恐怕...恐怕......” 小太监不风,有些哆嗦。 朱权将腰上的玉扣锁上,站在铜镜前,做最后的检视。 “恐怕是祸非福?!” “呸呸呸!殿下!您可是天上的神通下凡,是逢凶化吉,长命百岁的主......” “行了行了!本殿只嘱咐你一件事,其它什么都不要管!” 朱权打断那一长串话,严肃的嘱咐。 “切记看好那三分地里的作物,一刻不许离开!” “殿下请放心!不风现在就去看着,一刻也不离开!” 朱权嗯了一声。 看着镜中的人的眼睛,双手轻抚鬓间的发丝,心中轻吟。 不管前方是什么,他现在都有了保命的东西。 ...... 洪武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 今年的第一场雪,在经历两个多月的寒冻后,终于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太和殿。 大朝会正在进行中。 “宣十七皇子进殿!” 朱权穿着黑色的皇子常服,因为还没有封王,没有任何的品级,也就没有官服。 他一步一步,目不斜视,昂首跨进殿中。 来到大明朝十二年,一直都是待在幕后,看朝堂上的人起人落。 今日进入朝堂,终于走向台前,开始体会属于他的风起云涌。 而殿中两侧的文武,也纷纷伸长脖子,看向这位天降异相的主,长得什么样? 这一看,果然了得! 而像徐达、蓝玉、汤和等人,从滁州开始就跟随朱元璋的一帮元老。 看着面色稚嫩的皇子,恍然间像是看到刚刚参加义军时候的陛下。 不是面容上的相似。 而是那股冲破一切的气势。 他们那时不就是被这股气势折服,甘愿跟随一无所有的老朱干的嘛。 原以为四皇子朱棣是最像陛下的。 没想到又出了一位十七皇子。 陛下的儿子,多出龙凤啊。 这位,以后必定不凡! 不管殿中两侧站立着何人,是何表情。 朱权站定后,向上首行礼。 “儿臣朱权拜见父皇,拜见太子殿下!” 他将头深深的贴着脚下的白玉板,行跪拜礼。 “十七弟平身!” 太子起身,以示回礼。 用柔和的语气叙话道。 “十七弟不用紧张,今次突然唤你上朝,是有几个问题需向你求证。” 说到这里,停顿片刻,等待朱权的反应。 “但凡父皇,太子垂询,臣必定如实回答,不敢有丝毫隐瞒!” 朱权站起身,斩钉截铁的话语。 此光明磊落之辈!非隐私暗谋之人啊! 殿中重臣只是初见,就不自觉下了这样的判语。 毕竟如此开朗阳光,从进殿起就挂着使人融化笑容的少年郎。 见之就令人心情舒朗。 谁见了会不喜欢呢。 “嗯!十七弟,你只需如实回答就好,孤和父皇都相信你!” 太子再次提醒道。 事关皇家颜面,他不明白父皇为什么要在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询问十七弟。 但事已至此,只能继续。 不过他也有办法,只要十七弟一直否定就行。 毕竟吕锋只是弹劾,并没有切实的证据。 “十七弟,你可曾勾结外戚,私自开挖铁矿?” 原来是这个啊。 朱权在听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松了一口气。 “不曾!” “臣开采的铁矿,都是和当地知府申请过的,有开采许可证!” 朱权毫不隐瞒,穿越十二年,他耐不住的做了一些事。 但都是在律法内。 这方面他不会给别人流出把柄的。 不过这句话一出,朝堂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 “陛下!太子!您看!一个皇子为何要开采铁矿啊!他必定是图谋不轨!” 吕锋马上跳出来,指着朱权就是一顿喷。 还不待朱权更多反应,上方的太子又发话。 “十七弟,你可曾私铸兵甲,豢养甲士?” “臣是在研究防护更严密的铠甲,但在技术上还未实现突破。只要豢养甲士,臣到目前还未养过一个兵卒!” “太子!他在撒谎!就在京城的西城区,有一家‘五四院’,是十七皇子的产业!那里面每天都传出震天的呼喝声,方圆五里的人都听得到!” 吕锋还真不是毫无准备,信口开河,这不是都调查的蛮清楚的。 这句话落,整个殿堂中瞬间鸦雀无声。 真的假的。 圣天子在世。 不,开国皇帝在世,除了唐朝的那个李二,没见过那个造反成功的。 难道我们的大明朝十七皇子,要效仿那唐太宗,行杀兄逼父的壮举吗? 一不小心见证历史,怎么破?! 第3章 即使是一个‘屁\\’字也不能漏了! 太和殿。 以徐辉祖、蓝玉为首的武勋集团跃跃欲试。 他们是太子的铁杆支持者。 立功的机会要来了! 以詹微、范从文为首的文官集团也心情澎湃。 你朱元璋牛逼,老是削他们的脑袋。 嘿嘿! 这次是你自家儿子闹的事!看你怎么办! 如果不削,那他们可就有话说了! 殿中众人除了吕锋跳出来,指证朱权外。 其他人皆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恭顺的臣子模样。 “十七弟!可有此事?” 太子朱标露出笑容,笑着询问。 身为从小在宫廷中长大的皇子,他不信这个弟弟会有这么大的疏漏。 光明正大的养私兵? 父皇的儿子,没有哪个蠢到做如此粗浅的造反。 “五四院?看来这位大人查的蛮清楚嘛。” 朱权并没有直接回答太子。 而是反问吕锋。 从进殿开始,第一次将目光投向其他人,语气不解的问道。 现在他才算明白,今日为何招他上殿! “这位大人只听得院中传来呼喝声,可听到那郎朗的读书声?” 不等吕锋回答,又继续。 “回太子,五四院是臣的别院,里面居住的都是父母双亡、无处可去的孩子,他们大的十四五岁,更多的是还不到十岁,人数也只有三百人。 试问古往今来,有听说过养娃娃造反的吗?” 朱权觉得有些大明朝的官员,和居委会的大妈简直一模一样。 穿越十二年来,他搞出什么事情都要弹劾一下。 仿似他是什么危险分子一样,时时刻刻盯着。 捣鼓木工,从事下九流,不务正业,弹劾一下。 不学无术,不尊师长,学术末流,不知上进,弹劾一下。 殴打兄弟,不慕亲长,不知礼仪,弹劾一下。 更过分的,就是这次,竟然把他本尊都叫过来,当着面的弹劾。 你们以为本大爷是棉花啊,越弹越松散,越弹越柔软?! 泥人尚有三分血性,何况我这真人?! 你们这帮人都给大爷等着,早晚将你们一个个打到小便失禁,见到大爷就如见了猫! 朱权面上一本正经,可脑海中已经闪过,将红袍官员按在地上狂踩的过瘾画面。 “哼!娃娃是不能造反,可娃娃总有长大的一天! 你现在养着,总有造反的一天! 陛下!太子殿下!岂不闻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嘛! 啊...不是,臣口误。 应是防患于未然,击敌以弱小啊!” 吕锋一脸痛心疾首,就差声泪俱下,来表达他的一片公心。 朱权呵呵哒! 你说的好有道理,要不是你演技太差,我就信了! 文武官员皆不为所动。 这点弹劾,还不到他们出场的时候。 多抖点料啊,大胸弟!! “住口!吕大人适可而止!” 太子殿下一板脸,呵斥道。 大舅子老添乱,好想把他叉出去。 “太子殿下!臣弹劾十七皇子意图谋反,非此一件事啊! 他在五四院中收养孤儿,有培养党羽,意图不轨之嫌。 他在泉州修建船坞,派遣船队出海,公然违抗海禁政令,完全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已然是大罪啊!” 吕锋匍匐在地,此时也不再留手,将自己获得的情报一项项抖落出来。 朱权听到泉州船厂,心里‘咯噔’一声。 看来,这次是不能轻易躲过去了。 五四院查到是他名下的,他不意外。 但是泉州造船厂,他可是过了好几个中间人,能查到必然是表哥杨方那里出了问题。 果然,只听吕锋继续道。 “还有勾结外戚!收敛钱财!放纵商人!勾连富豪!桩桩件件状纸上都有列出!” 朱权眉头隆起,心中不悦,状纸?什么状纸? 心中泛起不好的预感。 “杨方已经在狱中招认,他们囤货居奇,坑害百姓,聚敛钱财,全都是为十七皇子谋反作准备啊!” 吕锋此时已是声泪俱下,啼啼泣泣连自己都感动了。 一时间整个殿堂中,只有他的余音在回荡。 上方的朱元璋和太子两人都未说话。 下方的群臣,也是泥塑木胎样,就差将‘围观群众’四个字刻在脑门上。 吕家和十七皇子的掐架,才刚开场呢。 慢慢看,肯定还有其他人下场。 群臣事不关己,吃瓜看戏。 而朱权的面色却是肉眼可见的开始转变。 “你说狱中招认?!你们把表哥抓起来了?” 朱权收起他的招牌笑容,变得严肃认真。 “哼!杨方私设船厂,扬帆出海,公然违抗朝廷禁令。触犯了朝廷禁令,当然得进大牢!” 吕锋擦擦脸上不存在的眼泪,换成一副大义凛然的脸。 “放你娘的屁!给我滚开!” 朱权听到表哥出事,已经不想再和这个人啰嗦。 他直接朝着玉阶上的二人高声道。 “父皇!太子!舅舅都是按照我的吩咐办事,他什么都不知道!” 杨方是朱权生母的弟弟,从小和朱权关系亲近。 话音刚落。 “贼子!你就是那幕后黑手!!陛下!你快看!他承认了!他承认了!” 吕锋就像抓到敌人的尾巴一样,打了鸡血似得一蹦,高呼。 上首的朱元璋眼角跳了跳。 全场就属那吕锋最闪亮。 怎么看着这么不顺眼呢。 砰! 啊! “痛痛痛!你...你...怎么敢?!” 吕锋捂住左脸,从出场开始,第一次感到凌乱。 这都是什么什么? 他居然在朝会时,当着众位同僚的面,被人打了? 打他的人还是他的眼中钉? 关键还是,这眼中钉只有十二岁啊。 超没面子的是,十二岁的孩子一拳就把他撂趴下! “你个跳蚤一边去!你那点心思谁不知道,不就是怕天降异相的我,去抢太子的皇位嘛!整天编织这个罪名那个罪名!十来年你们不烦,我都烦了!” 朱权收起右臂,语带气愤。 那点东西,捣鼓来捣鼓去,他早就想揍这帮烦人精! “放肆!” 一声龙喝从上方传来。 一直没出声的朱元璋开口了。 本来因为朱权的一拳,众臣有些散乱的排列阵型,重又恢复原样。 蓝玉、汤和、吕锋、范从文等一众朝臣,屏息凝神。 洪武帝发话,性命攸关,即使是一个‘屁’字也不能漏了。 朱权摸了摸自己的手腕,放下,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不,是父皇! 第4章 说得好!不愧是咱的崽! “朱权,造船出海是你的主意?” 朱元璋也盯着他十二岁的儿子,不带任何表情的问道。 三十年的大权在握,早就练就霸气在身。 只是简单的问话,不带任何施压,却让朱权感到整个空间都在向他挤压。 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压向他。 可是! 小爷是独一无二的转世人,自带 buff 的存在,不要忘记自己主角的光环! “是儿臣的主意!和其他人无关!” 朱权盯着老朱的眼睛,还是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 本来所有的主意都是他出的,舅舅只是按照他的吩咐办而已。 “嗯!说得好!不愧是咱的崽!敢作敢当,不牵连别人!” 朱权心头暗暗舒一口气。 父皇向来对他不错,日常也关爱有加。 虽然政务繁忙,但几乎每日都要过问他的功课,每日做些什么。 在朱权看来,老朱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最最友好负责的父亲。 是的,虽然他是穿越而来,打娘胎里就有上一世的记忆。 可。 不可否认,在他心中,老朱这个教会他勇敢、担当、责任、明权、识人的父亲。 他是认可的! 上一世,没有享受到亲情,这一世,母亲生下他就离世。 即使没有开国之君、明太祖这个光环,朱权也是十分在意老朱的。 能得到老朱的肯夸奖,向来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他心中不禁生出一点点喜意。 露出浅浅的酒窝,嘴唇也不再抿着,恢复到自然上翘的形态。 而周围的众臣,尤其是蓝玉、徐辉祖等人,听到老朱不吝啬的夸奖,心头均是咯噔一声。 洪武爷可是很少如此夸奖自己的儿子啊。 十七皇子果然是天生不凡,连他爹都青睐有加。 当庭殴打朝廷大员提都不提! 果然,朱家人,牛逼! 吕锋则是暗道不妙,暗骂:朱重八你个老农民,果然还是小家子思维,今天你饶过你儿子,明日我就能让你儿子的臭名传遍京城! 不过这样的话,他的脑袋就别想要了。 想想只能暗自咬牙,继续暗骂老农民、泥腿子。 朱标也恰到好处的露出一个微笑。 这笑容是为父亲有这样优秀的儿子。 这笑容是为他的弟弟是如此的出色。 圣明太子,兄友弟恭,该是这副姿态。 “十七弟确实有担当,像父皇您!但...” 太子转身,向老朱行礼,并随着老朱的话一起夸赞朱权。 只是一个‘但’字也提醒老爹,偏袒太过。 洪武爷转过头,盯着他的大儿子看了看。 又转回头继续对着朱权。 “朱权,既然你有承担一切罪行的豪气......” 众臣大气也不敢喘,这位陛下可是有一口气砍掉满朝文官的劣迹。 天下官员公认的,上下两千年最难伺候的主。 他下的命令,天下七千万同胞,已经没有一人敢违抗。 “......那就该知道,做出选择后所应承担的后果。” 前半句语气清缓平静。后半句骤然降落,一下子抓紧了所有人的心脏。 \\\"来人!\\\" 气场全开的一喝。 全殿人震了三震。 “当庭殴打朝廷大员,朱权你胆大包天!把他拉下去,杖四十!给咱重重的打!” “咱让你嚣张!才十二岁就敢打你爹的重臣!小兔崽子长大了还了得,翻天吗你!” 朱元璋站起,指着朱权,教训儿子。 吕锋听到这样的命令,心下舒畅不少,算你这个陛下识相! 内心正泛出一道道喜悦之波的朱权,翘起的嘴角僵住。 父亲!老爹!你怎么能不护住你儿子! 反而要打我呢! 搞错了吧! 重来! 众臣纷纷松了一口气,殴打大臣这种事,就应该种重重惩戒。 不然,以后是个龙子凤孙就能打的他们满地爪牙。 “陛下圣明!” 众人齐声赞同。 不过,这...这般命令,搞得朱标一愣。 老爹这是不偏袒他弟啊。 可你不偏袒我得偏袒啊! 不然显得他多不‘兄友弟恭’! “爹!父皇!御前失仪按律是打二十板!只打二十下就行,不用翻倍吧?” 太子一脸恳切,提醒着律令条款。 这一着急恳切,私下叫的‘爹’,也蹦出来了。 “身为皇子,不以身作则。嚣张跋扈,事后也不知错,罪加一等!” 老朱主意已定,谁说都不好使。 “不是...父皇,是这小子欠揍啊!他老是嗡嗡嗡,妨碍我说话啊!我正要禀告,他说的这些都是狗屁!我之所以出海是因为......” 朱权不再愣着,赶紧出声解释自己的行为。 他可还记得他有正事要办,舅舅还在牢里,等着他营救呢。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老朱粗暴的打断。 “诏: 十七皇子朱权,内德不修,玩物丧志,不尊宫规,私自外出,私建船只,违禁开海! 触犯律令,罪证确凿! 现剥夺皇子一切权利! 关押宗人府! 任何人不得探视!” 随着老朱一句句话说出。 朱权眼睛挣得越来越大,表情变得越来越迷茫。 父亲在说什么,怎么听不大懂? 说的不是他朱权,对吧? 父亲明明平时对他挺好的,为何现在如此陌生! 父亲应该知道他根本没有抢大哥皇位的打算! 他都知道的啊! 什么内德不修! 什么玩物丧志! 父皇还夸奖过他,聪毅非凡,不是凡俗之辈,小小年纪制造的东西对民就有大用! 可现在的父皇为什么,如此对待他?! 只是因为开海吗? 还是那个他听烂了天命不凡的理由? 他表情茫茫然,眼眸定定的看着玉阶上的父皇。 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但是,他听到的下一句,是: “关押期限,五年!” 轰隆隆! 朱权此时脑海中,已陷入完全混乱。 以前抱他在怀的慈父,怎么都和现在龙椅上的帝王,联系起来。 以前的父皇,不是这么说的啊! “来人!杖刑后即刻关押!” 洪武大帝此刻黑着一张脸,冰冷的语气。 全身气场全开,殿中陷入冰冷的寂静! 蓝玉、李隆基、徐辉祖、吕锋等天然的太子党,时时刻刻想要这样的结局。 最好是将朱权贬为庶人,或者直接抹去,这样才没有后顾之忧! 只不过,如此简单...... 如此...还未完全发力,目的已经达成,怎么感觉如此的...空落落。 第5章 穿越十二年第一次栽跟头,就这么狠?! 范文从、詹微、汤和等重臣,也觉得太快!判处太重! 刚才明显能感觉到,吕锋只是前锋,后面肯定还有一串人来弹劾呢。 可高潮还没到呢。 罪证还没出场,还没审理,目的就直接达到了?! 这场对于十七皇子的弹劾大戏,就这样结束了?! 十七皇子,就这样被废了?! 随后,是侍卫进来的脚步声。 朱权还在愣愣的出神中。 他感觉到有人按住他的肩膀,有力道想要将他拖走。 他本能的抓住动他的人。 重重抛起。 砰!砰!砰! 两名带刀侍卫被扔出去老远。 一名侍卫砸到吕锋身上,砸的吕锋眼冒金星,趴在地上,半天没起来。 另一名侍卫砸在玉阶前。 御前反抗,好胆! 锵! 锵! 锵! 侍卫们纷纷拔刀。 袭击御前侍卫,等同谋反,死罪! 这蹡蹡的拔刀声,唤回朱权的理智。 他缓慢的转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上方的朱元璋。 “不用你们,我自己走!” 说完,在众人的注视下,转身,径直向外走去。 侍卫们无一敢拦。 毕竟这位还是皇帝的儿子,不管如何,都会有所顾忌。 对于朱权袭击侍卫的又一罪。 老朱再未发一语。 也不知道是不是知道儿子的愤怒,所以轻轻揭过? 蓝玉等人期望的,十七皇子被废,目的已经达到,也没人再揪着朱权不放。 剥夺一切皇子权利,这就是被废了啊! 只有,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也不知道伤到何处的吕锋,暗骂不已。 此时的天空中,雪花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大。 太和殿外的青石板上,已经被白雪覆盖了一层。 朱权趴在凳子上,盯着地上的白雪, 脑海中回荡的,是那句话的不断回响。 ‘剥夺一切皇子权利.....关押期限,五年......五年...’ 还有父皇那冰冷的眼神。 站在大殿上,身穿朝服的洪武大帝,和以前他认识的父亲,是两个人吧。 不然,为何会如此对他? 啪! 板子重重落下,一点都没含糊。 背上上传来的痛感,让他无比清醒。 啪! 不管如何,现实就是如此。 一个早朝的功夫,他已经由天潢贵胄的皇子身份,成为了一名在关押犯。 啪! 只是......在给他一些反应时间吧。 穿越十二年,第一次栽跟头,就这么狠?! 啪! 以后还会有翻身的机会吗? 啪! 啪! 啪! 几杖下去,就见了红。 为雪白的天地,染出不一样的颜色。 呵! 一声有些不屑的嗤笑声响起,重叠在板子打击的节拍里。 无人听清,无人在意。 ....... 从辰时开始下的一场雪,飘飘洒洒,越下越大。 整个皇宫也如青山绿水般,被盖了层蓬松的被子。 舒适,干净,满足。 对于太子党众人来说,那颗不太显眼的肉中刺,总算是拔掉了。 在太监一声长长的‘退朝’中。 本次朝会结束! “李家小子,刚才十七皇子摔的可是你的兵啊!你都不提意见的吗?” 在朝会上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的蓝玉。 一下朝就扒着曹国公李景隆的肩膀,迫使他跟着自己一起走。 蓝玉作为现在的军方第一人,有覆灭北元王廷的功绩。 以前可是完全不把这些军二代们开在眼里的。 包括李家小子,李景隆。 今日不知为何拦下这位。 “哈!凉国公说笑了,陛下未开口,我又怎知要做些什么呢?” 李景隆往前走,拉开两人的距离。 蓝玉放在他肩膀上的胳膊就顺势掉下去。 “你小子才是玩笑,御前侍卫可是他的人,十七皇子打了你的人,你刚才都没点表示?” 两人已经走到太和殿外的广场上,落在最后。 其它的官员都识趣的远离,离两人远远的。 给军方的两个大佬腾出一个谈话的空间。 蓝玉此时又靠近他,压低嗓音,用仅有两个人听到的音量,戏谑道: “你就没给行刑的人暗示?比如打重些什么的?” 李景隆停下脚步,看着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却已经立下赫赫战功的五军府左都督。 “哈哈!凉国公慎言,陛下的吩咐,是几分便是几分,我是不懂什么明示暗示的!” 李景隆毫不客气的刺回去。 太子的娘家人如何,我还是皇亲呢。 “曹国公!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太子的吩咐你都不知道的吗?十七皇子需要特殊照顾!” 蓝玉面色变得难看,压低声音,语带威胁。 “凉国公,不知道你有留意到没?” “什么?” “十七皇子才刚过十二岁吧,就将两个正值壮年的侍卫抛出一丈远。凉国公身经百战,见过的猛士也不少,经验应当也很丰富,不知道十七皇子这样的,加冠后该是何等气力?” 李景隆露出笑意,一脸认真的发问。 “......” 一时间,蓝玉愣在原地。 原来他对付的,一直是条幼虎啊! 幼虎还未长成,就已经有如此本领,听说在宫中深受朱元璋重视。 每日发问功课,这可是除了太子以外,唯一一位皇子拥有的待遇。 所以他们‘太子党’才会这么着急,在他还未入朝堂之前就要将他打入深渊。 幼虎总是比成年的猛虎容易对付。 不过此刻,管他成年之后有何气力?! 十七皇子,已经没有‘加冠’这两个了! 幼虎已灭,不需担心啦! 想到这里,不禁大笑出声。 随后,也不理会看不顺眼的李景隆。 大跨步向五军府衙门而去。 今日大雪,吉! 儿郎们该聚一下了! ...... 随着朝会结束。 十七皇子的遭遇瞬间传遍整个大明朝上层。 圣旨的发布,更是证实了消息的可信度。 上书房。 皇家子弟的课堂。 早课的间隙。 十一皇子朱椿、十二皇子朱柏、十三皇子朱桂、十四皇子朱楧、十五子朱植、十六子朱栴,这些都是还未就藩的朱权的哥哥们。 最大的十九岁,还在和他们一起上课中,只不过教授的内容不同。 最小的,一二三四......到排行二十二,朱楹,今年五岁,小萝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