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不要一个人尤有尽时》 第1章 重生 文慰己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可是意识却并不消失,他还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他等了会,并没有感觉到身体的疼痛,于是睁开眼,眼前是一片田地,是他非常熟悉的景色,就像他曾经日日夜夜见过的一样。他无力的坐起身,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不是坠崖了吗?坠崖的感觉他已经不太记得,或许是身体自动忘记了;但他还记得坠崖时心脏的抽动,耳边呼呼的风声,以及坠落时的心悸感。难道这一切都是他在做梦吗?或者他其实没有坠崖,他只是做了一场梦。 但他又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他借着天边升起的太阳,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眼前的玉米是他熟悉的谷物,但他脚下的土地,周围的阡陌交通,都不是他曾经待过的小村庄。还有来田地种地的农民,穿着古装,面露惊讶的看着他,眼睛上下打量,警惕的望着他。文慰己忽然想到自己该不会穿越了吧?他在地球上知道有穿越这一回事,但这件事毕竟没有科学依据,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真的穿越。不对不对,他是个信奉科学的人,这样无端的事情他实在很难相信,难不成是他失忆了,他之前不知怎的来到这,而这里是个拍摄场地? 他一边想一边注意大伯在观察了周边环境后略微放下了警戒,然后开口问道:“你是何人,为何穿着古怪?”这下轮到文慰己惊讶了,老人说话的频率很像北方方言,但语句却并不是他所熟知的汉语;然而他竟然能明白老者的意思,这些语句经过他大脑的转换,可以和汉语自动对上,他能够自动翻译这些语句,但因为没有学过这门语言,所以并不会说。他手忙脚乱的指着自己的嘴摇头,表示自己不会说话,然后拘谨的看着老者。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这田间地头,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也许是他看向老伯的眼神写满了无助,老伯挥手示意他到这边来。云九小说 老伯和他的两个儿子带着他穿越田间阡陌,来到一片红枣地前,这大约是老伯自家的红枣;如今烈日炎炎,偶有清风徐徐,正是红枣收获的季节,老伯解下背后的筐子分给文慰己,他的儿子将推车停在一旁;老伯指着框子又摘了两个枣子丢进框内,转身拨开枣树又摘了几个高处的枣子,示意他如何摘枣;他忙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就要背起筐子准备干活;老伯看着他摘了两个枣子也自去忙活了。枣子树能有一人多高,需要他爬上树摘,这爬上爬下的很消耗体力,其他三人摘惯了枣子,很快就摘完了前面几棵树,走到远处去了。他以前也种过地,爬过树,所以爬树并不费力,但他自小身体不好,所以远远落后于人。 干了一上午,四人要推车回家,回去的路上遇到的村民不免上下打量文慰己的穿着,不仅是在村落里多出了一个人,还是穿着打扮古怪,气质也不大相同的人。文慰己忙了一天,衣服早有破损落灰,头发也汗湿凌乱;土灰的样子倒有些融入普通村民里去。回家路上老伯和两个儿子多有说笑,谈论的是娶妻置办新家具的问题。回到村舍,才见到了老伯家其他人口,有一老妇人已经做好了饭菜,半大的少女在织布机前纺织,纺织声吱吱呀呀,听到家人回来便一路跑来。 小姑娘皮肤泛红,显然是经常晒太阳所致,但并不如两位哥哥一样黝黑。这一家5口人,房子是新盖的,家具也只用了十几年,但做工是不错的,可见不是个贫穷人家。桌上,文慰己听到老伯向其他人介绍自己,他们也做了自我介绍;老伯叫赵学文,夫人叫王淇,大儿子叫赵淇生,二儿子叫赵五车,小女儿叫赵燕来。这大哥也不比文慰己大几岁,看着却苍老很多;这时候,有人来敲门,进来才知是说媒的,因为大儿子到了该娶妻的时候,他们家庭条件不错,说媒的都快踏破他家门槛了。说媒的进来,添双筷子,东拉西扯了一会,总算送走了一位,下午来说媒的只多不少。 再说说文慰己吃完了饭,在客房休息了会,才抽空思考自己的处境。他现在不会再怀疑这是在拍电影了,他的的确确来到了异世界,虽然不清楚原由,也不清楚科学依据;但如今的局面已经顾不得他再去细想原因了,如果没有一个长期定居的地方,没有长期维生的手艺,连活下去也困难。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他已经打探到了这块地界的基本情况。淇西村因东临淇水而得名,村民以种植为生,相似的村子大约还有7,8个。而周边最大的主城乃是东畔城,东畔城在中原北部,地处相对繁华;整个城由城主管辖,而城主也要向东日香雪纳贡。这东日香雪乃是中原地区最大势力,而像这样大的势力,中原还有几个。 这东日香雪是什么,文慰己不由纳罕道,是靠什么统治这一方百姓的?他知道穿越到古代,只是当个寻常百姓都难以平安度过一生,饿死的不计其数;可他一个外来之人,没有身份证明,没有户籍还语言不通,恐怕会被当成外来间谍处置。 来到这将近两月,他已经很熟悉种地耕耘,这期间他又看到村民们坐疾驰千里的千里马进城卖粮,这才明白,他穿越来的地方,人可以学法术,就连普通生灵也灵气充盈,只是想来这地方贫瘠,所以和普通凡间地界相似,大城市的灵力会更加充盈。这很像他以前看过的修仙文,心里也有了底气。 这一天,文慰己还在琢磨到大城市探探虚实,便被拉到餐厅说话,一大家子人围坐一周,气氛紧张,但其他人好像已经明白流程,知道要讲什么事一样已经小声交谈起来。文慰己坐下等了一会,讨论声渐小,大哥和大姐便准备说话了。说话的是王大姐:“今年秋天春水居便要着人来选拔优生,凡是有灵根的弟子皆可以入春水居,大哥和二哥已经去过了,都没有入选,小妹,你是我们全家的希望。“说罢全家人看向小妹,小妹小时候应该听腻了这些教诲,并没有太过惊讶,但还能看出来小妹挺直了脊背,坚定的望着家人。这下文慰己算是听明白了,春水居类似于今天的学堂,天赋好的便能去学堂上学,没有天赋的便只能老老实实当个凡人。这家人知道文慰己是个能听懂人话的,于是并没有过多解释,只说春水居是依附东日香雪的小门派,但地理位置很不错,离主城近不说,四面环山,风景宜人,空气清新,灵气舒缓。春水居周边的几座山皆是它的地界,可见地方还是相当大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春水居的长老能文能武,五行皆有法力高深的长老坐镇,且有主要出产宝物琉璃片。此琉璃片是用当地矿物炼制而成,在阳光下可散发七彩光芒。无论配方还是炼制手法都是秘密,有此宝物足可以保它多年繁荣。 于是打定主意后,夫人,淇生,文慰己和小妹四人便准备上路。 第2章 被围殴 一路上四人都沉默寡言,王大姐娘家曾经出了个五灵根天才,全家都高兴的不得了;当时便送小儿子去春水居拜见师父。王大姐也参加过选拔,可惜是个没有灵根的凡人。但因此,王大姐也跟着父母长了见识,知道如若中选,该如何拜见师父,登记姓名。王家也在小村庄出了名,后来搭上春水居负责采买的长老,也有了份轻松的工作,如此便在峻山镇落了户。峻山镇便是四人要去的目的地,离东畔城和春水居都近,很是方便。王大姐还说,若是中选,便在峻山镇好好玩乐两天,等过年时分,便一家子到东畔城游乐。 还是王大姐见多识广,一路上反复告诫燕来选拔过程是什么样的,见了诸位大人该怎样行礼,若是中选,可有的忙,要添些新衣,买些日常用品,到时候小女孩和父母分离还要哭哭啼啼;燕来既兴奋又紧张。 文慰己望着外面的风景,心中也有一番打算;这次进城也为着能打听些工作,虽说春水居只招收8-15岁的孩童,但凡事都有例外,若是有四灵根及以上者,还是会收为弟子。其实只要有灵根,什么时候入门派都可以,只是小孩子容易教导,对门派感情也深厚,而且要加入春水居的修者往往都是周边城内的常住户,一般也都早早把孩子送来,生怕耽误孩子。而若是外来者,也要调查一番才好放心收为弟子。 文慰己有王大姐一家作保,若是真有灵根也不必太担心春水居不收。 经过两天一夜的赶路,终于到了峻山镇,峻山镇人多了很多,此时的过路人再也不会盯着他看打量他了。他们来到一家客栈,这家客栈的老板和赵老伯是朋友,便提前留了两间客房。进了客栈才知道来参选的人有多少,楼上楼下全是人头攒动,好在他们早做准备才免于拥挤争吵。 第二天四人去集市购买修炼用品,这些东西都要早作准备,可不能等到要用时在去现买,如果没有中选,或是留给亲戚同村,或是当天退还,都是可以的;集市大多是小本买卖,普通人能买的起的也是地摊货,而地摊货也够用了。 “大储物袋,里面足足可放下五头妖兽的遗骸。” “锌铁剑,精铁制成,坚硬轻灵。” ”清洁符,加速符,跳跃符..." 随着三人接近西市,叫卖声此起彼伏,卖的都是些常规之物。前几次带孩子报名,王大姐家同样买了修炼物品,后来回到王家住了几天送了人情,只是这几年因为王家逐渐疏远王大姐,于是也不来往了。 此次来报名,像清洁符,储物袋加速符,以及法衣护甲都是要买的;还有些常规的凡丹灵草也要备上。 他们进了一家法衣铺,挑选了一件鹅黄法衣便准备走,这时,街上传来一阵骚动,他们三人都伸长脖子向前望,原来是巡街的凡士;他们衣装整洁,结队整齐,气势逼人,人们主动让开路中央,他们就穿人群而过,没有留恋只一去不返。这便是春水居的修士了,因为灵力低微,所以被称为凡士,意思是说刚脱离凡人不久。他们走后,人群便响起了窸窸窣窣的交谈声。 “那就是修士了,真威严啊。”“那只是最普通的弟子罢了,上面的弟子你还见不着呢。”“那只是凡士,虽然现在灵力不高,但以后就不好说了。”“真好啊,我家这个今年也要报名了,我们全家可就指着他了。” 王大姐听了倒是没有太惊讶,这些她都见过很多次了。文慰己则是心动不已,修士和凡人如隔天堑,若是他没有灵根,那他想来只能像凡人一样种一辈子地,又或者当个教书先生,这就算好了。然而天灾人祸,到底由不得人,古时寻常百姓吃不起饭的比比皆是,虽然自他来此地,并不觉得百姓过的很苦,但到底是靠天吃饭,现在生产的粮食,还不见得能保证所有人够吃,那就必然会有人饿死冻死。也许他运气好,来到了个土地肥沃,交通发达的富庶之地,但又能有几年富庶呢,若是遇到战乱怎么办,生病了看不起大夫怎么办? 所以能够进入春水居,就意味着吃喝不愁了。若是能出人头地,岂不更妙。 接下来文慰己四人便去买了丹药,灵草,护甲,锌铁剑。以及一些日用品。这些都是小本买卖,若是没有选中,当下可退的,事实上来此地买东西的很多,小摊老板能赚的也不少,这些是他能看出来的;事实上小摊老板就和小吃摊一样,很能赚的,文慰己还盘算着要不自己也进点货摆摊?但随即又自我否定了,出来摆摊的,如果不是本来就是生产者,那必然也是有相关渠道的,比如自家亲戚就有修士的,一大家子共同开个小店;或是朋友合伙做买卖,或是中介委托能舌巧嘴卖货。具体货源肯定多而杂,但这都跟文慰己无关,毕竟他人生地不熟的,想找货源可不简单。 四人逛了一中午便回客栈吃饭,四人在下面用餐,便听到周围人似乎都在谈论同一件事。 文慰己仔细听了,再一联系总结,才明白发生过来什么事。原来是峻山镇来了一伙修士逃犯,听说这修士修为高深,至少不是峻山镇驻军能对付的了的,而这件事直到今天早晨才贴了告示,现在大家都人心惶惶;中午的巡逻队是春水居应城主请求才派队巡逻的,平常春水居是不会把自己的势力随意伸到城内的。这几日外村来客很多,还有很多外城来客,鱼龙混杂,人人自危。而这种事也是百年难得一遇,城主应当也是没有准备,如今也没能采取很好的对策。只是巡逻队确实比往常要多一些,并且下令晚上宵禁。 晚上关城门,那些晚上才能到城内的,如今也是不能乞求城门开了,以前仙山招收弟子,城门会开好几天,那时守卫换班也勤,但也有加餐钱拿。 看来这次是大事件了,文慰己看着门外一队巡逻队走后想到。四人回到房间,该买的都买了,于是便不再乱跑,王大姐听到消息后也是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