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诸侯时代姜华孙田》 第一章: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深夜 书房之中,一位束发少年拿着一卷竹简,神情有些呆愣,一看就是在走神、开小差,心思并不在竹简之上。要是让那些专门负责开蒙的老夫子瞧见了,肯定是要拿起戒尺,狠狠的对着脑袋打上几下不可。 竹简都拿倒了,字都是倒过来的,你小子就是这么读书的?你可知你父母花费了多大的代价,才让你有了读书习字的资格? 摸了摸手里的竹简,少年的心思则是早已不知所踪: 当今天下乃是周天子分封诸侯的世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过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已经到来。 当年,凤鸣西岐,尚且年幼的武王直接驯服了血脉中的凤凰意志,将之化为己用不说,更是直接将凤凰血脉推陈出新,变成了最适合自家的血脉。 消灭大商,成为天下共主之后,传下来的血脉更是被尊称为当世第一血脉,那时的周天子,生下来就有上古之时一地方伯的实力,成年时就有前朝四大诸侯的实力。 那时的每一代周天子,就像是天上的太阳一样耀眼,光芒照耀着人间,北至北海,南至雨林,西至昆仑,东至东海,没有谁敢于反抗。 然而,好景不长,正所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依靠血脉获得的强大力量,也必将因为血脉衰落而失去。 若干年之后,一代代传承之下,周天子体内的武王血脉逐渐稀薄,实力也越来越弱,自然也就无法镇压天下,维护秩序。 虽然周天子这一脉确实已经没落了,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姬姓诸侯没落,只不过是天下的权力从周天子这一武王嫡脉落到了姬姓诸侯手中。 这些姬姓诸侯,也都是武王血脉,或许他们的祖先只是某位庶出的分支,只是某位当时并不起眼的庶子而已,但后代争气。 可是,好景依然不长。 历经了周天子时代和姬姓诸侯时代后,非姬姓诸侯正在崛起,时至今日,非姬姓诸侯和姬姓诸侯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主流。 与此同时,不怎么讲究血脉尊卑的练气士们,也在悄悄崛起。 无论是姬姓诸侯还是非姬姓诸侯,讲究的都是王侯将相全部有种,同一种血脉之间发生战斗,血脉浅薄的,面对血脉深厚的,甚至都无法充分发挥实力。 这是一个血脉越浓厚,实力就越强,地位就越高的血脉世界。可练气士们,却不怎么讲究血脉,虽然浓厚的血脉确实有利于练气,可是纵然没有血脉在身,也不影响你吐纳练气。 所以,在周天子尚在的时代里,练气士们始终只能待在偏僻的小角落里,苦苦的支撑,那个时候的练气士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家的传承不要断在自己的手里。 在姬姓诸侯如日中天之时,练气士们的情况稍微好了一些,但那时也最多给某个诸侯当个门客,保证传承不衰,就是极限了。 而到了姬姓诸侯没落,非姬姓诸侯崛起之时,练气士们终于第一次可以堂堂正正的游走于列国之间,甚至充当大夫、卿相,光明正大的执掌一国命脉,传播自身理念。 如巢国,八百年前天衍道人到来,辅佐当时还是公子的国君登上了国君之位,随后国君投桃报李,天衍道人也就成了巢国上卿,执政巢国,自那以后,巢国国内的道人数目猛增,向道的大夫、国人们,也不断增加。錵婲尐哾網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可是今天,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片刻之前,国君发布了灭道令! 一刻钟前,父亲姜岩通过血脉秘法在临死之前向姜华传递了国都的变化——梅山之变。 “灭道令!”姜华不断的重复着这三个字。 在当下这个时代,灭道令其实是很罕见的。一般而言,这个命令下达,就是要全灭国内的道人了。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和道人这个群体不死不休。 如果是周天子时代,那么没人会把道人当回事。 如果是姬姓诸侯统治天下的时代,大诸侯们依然可以把道人的报复当成笑话。 但如今的道人已经彻底崛起,坐镇洛阳身化万千的李圣,坐镇东海时常屠杀恶龙的墨圣,收徒三千,游历天下的孔圣,皆是当今天下的至强者,任意一人,都能颠覆整个巢国。 莫说是巢国这样的小诸侯,就算是齐国、鲁国、宋国、郑国这样的大诸侯,也不敢直接灭道。纵然某个国君讨厌道人,最多也就是驱逐了事。 这些道理,姜华这个十六岁的少年都明白,那位已经在位八百年,经验丰富的国君没道理不明白! 所以,这事儿压根就不是区区巢国自己的事情,这事的背后很可能有很多来头大的惊人的黑手,自己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大时代开端的导火索。 想到这里,姜华就忍不住摇了摇头。 大时代都是波澜壮阔的,可大时代的开端,却基本上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名留青史,后世之人提起这个大时代,都会说巢国的灭道令是开端,那么被巢国灭亡的道人或领主都有谁啊?姜华…… 如果名留青史的代价是自己父亲死亡,传承了八百年的盐城灭亡,自己的亲人、朋友死掉九成九,甚至就连自己也彻底死亡的话,那么这种名留青史,不要也罢! 扣 扣 扣 “少君,国君疯了,国君忽然间返老还童,然后就在梅山举行了一场宴席进行庆祝,国都的大夫、卿相、道人们全都在邀请之列,谁料国君忽然发动阵法,要把他们全都杀死,被困之前,上卿天衍道人,以道法将这个消息传遍了全国……” “少君,不好了,大夫的魂灯灭了,大夫他很可能已经被无道的国君诛杀了!” “少君,国君颁发了灭道令,说是要灭亡国内的所有道士,国家强盛,实力强大,我等万万不是对手。索性国君仁慈,给了机会,说是灭道有功,过去亲近道人的贵族,只要主动灭道,就不会被追责。” “虽然如今先大夫已经因为亲近道人而被国君诛杀,但只要少君您在灭道的过程中立下功劳,那么盐城的领地是可以保留下来的。个人恩怨和领地传承相比,实在是无足轻重,还请少君速速响应国君诏令,及时与道人切割开来,并向国君献上道人的头颅……” 第二章:休戚与共 姜华推开门,就看到了火急火燎的县尉炎,忧心忡忡的老族叔姜石,以及平日里帮助父亲处理政务的县丞雨。 “少君,国君以庆典的名义欺骗诸多贵族,如今更是下达了灭道这样的诏令,实在是无道之极,还请少君迅速继位,并以为父报仇的名义,尽起盐城兵马,打出一条生路来!”县尉炎认真的道。 盐城就是姜家封地的名称,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座出产食盐的城市,其中蕴含的财富可想而知。 八百年前,姜华的老祖宗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巢国国人,后来在这里定居,开垦荒野,击杀此地的妖魔鬼怪,最终一代代姜家人带领着此地的野人,开辟了如今的基业。 有着海盐作为利润,盐城虽然只是一城之地,可是却下辖三十六乡,近千个村,总人口百万左右,虽说是一县之地,可是比起寻常的一郡之地也不差分毫了。 这样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巢国的贵族,都能和卿族相提并论了。纵然国君发布灭道令,盐城若是倾尽全力,也不是完全没有生路。 “大胆!休在这里蛊惑少君!” “巢国乃是当年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传承至今,底蕴深厚,纵然早已衰落,但谁也不知到底有多少底蕴,一旦我们主动反抗,必然成为国君的眼中钉肉中刺,那个时候,国君一定会尽全力覆灭我们。这么做,才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县丞雨的话,听上去也有点道理。巢国乃是当年武王还在的时候,分封的诸侯之一,虽然早已没落了许久,但谁也不知道,巢国的武库之中,有没有某位先祖留下的宝物。 “住口,我看你才是蛊惑少君!” “先大夫的魂灯已经灭了,这说明先大夫已经死在了国君手中,杀父之仇,你让少君忍着?这是为人子该做的事吗?这是不孝!” “况且,盐城能发展到今天,那些领地里的道人功劳是最大的,遇到了灭道令,就直接抛弃道人,甚至是反过来对道人动手,这是不义!” “难道,你愿意让少君做一个不孝不义之辈?” 说着,县尉炎就举起了钵大的拳头对准了县丞,县丞雨则是看也不看,嗤笑一声道:“仁义礼智信?这不过是圣贤孔宣的一家之言!” “虽然那孔宣乃是闻名诸国的大贤之一,但他的想法可管不到我们巢国。在巢国,传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让盐城顺利传承下去,只要能让姜家世代绵延下去,让少君受点委屈又怎么了?” “难道少君个人的荣辱,还能比盐城百万子民更重要?还能比姜家八百年传承更重要?” “盐城发展至今,姜家历代祖先受的委屈流的鲜血还少吗?列祖列宗受的了委屈,少君受不得?” 碰! 县尉炎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拳! 这一拳打在了县丞雨的脸上,直接破皮流血,县丞雨也举起了拳头,就要还手,眼看二人就要扭打在一起,一直默不作声的姜华咳嗽了一声。二人见状,也立刻停下了手上的拳头。 “姜家发展至今,受道人恩惠颇多。我姜家血脉浅薄,能有大夫之位,靠的就是修仙练气,八百年来,早已和道人休戚与共,难分彼此。” 有的大夫和卿族,靠的是血脉,他们通过内部通婚的方式,一代代的提纯体内血脉,尽可能的让家族血脉浓度,衰败的慢一些。 血脉越浓厚,实力就越强大。以此保证家族传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子。 卿族只和卿族通婚,很少下嫁或者外娶。卿族的男性,更是做梦都想娶一位国君的公主。国君的血脉,理论上是最浓厚的。 大夫只和大夫通婚,也很少下嫁或外娶。倘若能迎娶一位卿族之女,那是全家族都要一起庆贺的大喜事。 而姜家崛起时间极短,不过才八百年而已,对于凡人而言八百年很长,可是对于整个巢国而言,国君在位的时间都不止八百年。 对于其他的大夫们而言,八百年可能也就才传承两三代,对于卿族而言,可能家主都没变过。 如此短的时间,姜家没法向贵族圈子靠拢,在大多数贵族的眼里,姜家不过是一个运气好的小家族罢了,一旦运气不在,随时都可能灭亡,到那时姜家的财富,就是大家的财富! 靠着这一手,那些大夫和卿族们的领地不断扩大。他们甚至主动的鼓励国人、士人去开拓,然后在静静等待对方因为某个原因灭亡,他们就能打着存亡续绝的旗号,去吃肉喝汤了。 “就如父亲,如果光靠血脉,他可能连士人都比不上。可是,在道法的帮助下,父亲明悟练气的奥秘,分化五行,一手法术在合适的地形之下,威力难以想象。” “八百年来,太多族人学习练气术,倘若彻底灭道,那么至少有一成百姓要被直接诛灭,到时治下家家户户披麻戴孝,这又岂是主君所为?” 说道这里,姜华就看向了县丞雨:“抛弃道人,诛杀道人,换取国君原谅的说法就不必再提了。” “我们姜家,从来就没有被巢国贵族接纳过,这八百年来,从未有卿族之女与我们通婚,便是明证。此刻,必然有恶邻磨刀霍霍,就等着杀了我姜家吃肉喝汤了!” “直接消灭道人,与道人团体为敌,借他们八百个胆子都没有。可是借助灭道令的风潮,趁机发财的胆子还是不少的!” “至于国君,虽然看似强大,实则不过是冢中枯骨,后劲不足。上卿天衍前辈,一身实力距离传说中的真人也只差一线。纵然被国君偷袭,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此刻国君以及诸多强者,定然被牵制在国都之中,这道人不是那么容易灭的!” “而且,就算要灭道,我盐城也不是最受关注的地方。” 最受巢国上下关注的,必然是天衍道人的封地。真正的强者,最强的军队,最厉害的宝物,肯定都先冲着那儿去。 “我意已决,休要多言!” “老臣明白,这就去敲响晨钟,召集领地大小头领,各地道人,三日后于盐城,见证少君的继位!” 第三章:天书 当姜华正式做出决定之后,县丞雨就主动去敲钟了。 这口钟名曰晨钟,是一套成体系的法宝,也是道人们的研究产物之一,母钟悬挂在盐城城主府中央,子钟悬挂在盐城治下三十六乡的中枢之地,通常在乡长办公的地方。钟响之时,整个盐城方圆数百里之地,全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看着一步步朝着晨钟而去的县丞雨,县尉炎不禁问道:“雨,你就这么同意了?这不像你啊!以往的时候你可是有名的倔脾气……” 县丞雨给了县尉炎一个白眼:“炎,我此刻确实有很多很多话想和少君说,我想告诉他:仇恨不是最重要的,传承才是!我还想告诉他:国君实力强大,一旦反抗,必然是以卵击石,纵然取得了些许胜利,最终失败的必然还是我们,我甚至还想和他说……” “可是,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如今,先大夫岩已经被国君诛杀,那么少君华就是盐城的下一位大夫,这是毫无疑问的。” “作为一位县丞,在主君没有做决定之前,可以提出很多方案、建议,也能随便发表看法,但是,当主君做出决定之后,好好的辅佐主君,帮助主君实现命令,才是我该做的事情。” “尤其是此刻,先大夫岩死亡,少君即将继位的时候,少君的威望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时候我这个县丞带头反对,无论原因是什么,这都会影响整个领地的安稳。” “这点起码的大局观,我还是有的!”说到这里,县丞雨就闭上了嘴巴,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思考,帮助姜华查漏补缺。 县尉炎一脸目瞪口呆的点了点头:“还得是你啊,雨。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我这就去召集国人,打开府库……” 片刻后,县丞雨来到了晨钟附近。这是一口黑色的大钟,作为领地之内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了解如何控制这口钟的人,不足双手之数,都是极受信任之人,才能得悉秘法。 一边回忆当年先大夫岩传授他的秘法时的景象,一边输入法力,控制晨钟,泪水自动就流了下来。如果不是先大夫的提拔、信任,他一个没有姓氏的庶民,又怎么可能成为盐城县丞,治理百万子民呢? 当! “国都生变,国君诛杀先大夫,发布灭道令……” “所有领主、乡长、道观之主……” 当! “务必于三日后……” 当! “参加继位大典!” 当! “所有人务必提高警惕,做好战争到来的准备!” 伴随着钟声,县丞雨的话迅速的传到了治下每一处重要之地。就比如大石关,这是一个关口,虽然不是三十六乡之列,但也有着一口晨钟的子钟。 这里,是盐城和外界的通道。 盐城所在之地,是一片大平原,平原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看起来就是一处密闭的世外桃源,唯一一个大规模出入口,就是这座从山脉之中开凿而来的大石关。 大石关和周围的山脉融为一体,关卡附近十余里之地,更是充满了密密麻麻的禁法,这些禁法一旦发动,变拥有禁绝灵气的功效。 道人的法术,大都依赖于灵气。血脉贵族们的血脉秘法,威力大的基本也都和灵气挂钩,一旦失去了灵气的加持,原本大规模改天换地的法术,可能就只能点个烟,翻个土。 所以,每一座真正的城市,都有类似的阵法,一旦遇到了攻城战,便立即启动阵法,到那时,管你是身披玄甲,单人突阵的国人勇士,还是召唤水火的方士、术士,禁法面前,一律平等! 收到命令之后,关卡的守将就第一时间启动了禁法。不同种类的灵气迅速被排斥开来,互相碰撞,以至于空气中出现了耀眼的五彩华光。 看着远处的华光,这位主将默默的盘算着大石关的兵力:如果按当年周天子颁布的制度,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那么大石关之中的一千人,相当于两个旅了。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天子也就是天子六军而已,算起来当年的周天子麾下也就七万五千人的兵力,这么一想,守将就觉得,自己还挺厉害的。 随即,他就结束了自己的妄想。人家周天子的天子六军,随便一个小卒子,都是国人起步。都是初步激发血脉的强者,各个训练之后,都能单人突阵。 主将不知道的是,当他激发禁法的瞬间,姜华就感应到了。 书房之内,姜华的面前正摆放着一卷竹简。其他人眼里,这就是一卷平平无奇的竹简,可是,在姜华眼里,这却是一本天书。 在父亲姜岩临死前以血脉秘法传递消息之后,姜华就直接被刺激的昏死了过去,同时觉醒了前世记忆。与前世记忆一起的,是姜华前世就获取的宝物天书。 前世的姜华,只是一个灵气复苏世代的寻常研究人员。无意中获得了天书,还没来得及彻底开发天书,就死于一次实验。 这本天书既是命运之书,也是知识之书,还是时光之书,强大无比。可惜的是,此刻姜华实在是太过弱小,无法凭借修为驱动天书,只能靠着一些特殊方法,才能利用天书。 每当那些有一定地位、影响力、实力的人,因为姜华而彻底改变命运之时,天书就会显示出这人原本的命运,同时反馈给姜华些许命运之力。这命运之力,顾名思义,可以用来改变、创造命运,数目足够多的话,近乎无所不能。 此刻,天书之上就显示了大石关守将的命运: “大石关守将,姜姓,名轮,祖上是三代祖先的第三子,早已出了五服,不在姜家亲族之列。实力普普通通,练气有成,如今已顺利领悟土、金两种五行属性。 灭道令发布的第二天凌晨,正在大石关附近巡逻,死于孙田的突袭,主将身死,禁法没有及时开启,大石关陷落。” “如今,得到晨钟提醒,早早的开启禁法,纵然孙田突袭,内外勾结,也能坚守大石关数日,等到援军到来,命运彻底改变!” “获得二十丝命运之力!” 第四章: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孙田突袭大石关! 孙田是谁? 他是隔壁的少君,是血脉侧的天才,据说生下来的时候就血脉返祖了,虽然没有达到二代卿相的地步,但也达到了三代大夫的程度。 在过去,练气士群体崛起之前,天下的修炼体系都是围绕着血脉而来。通常而言,血脉越高贵,实力就越强。血脉越薄弱,实力就越弱。而按照血脉浓厚程度,又可以大致的划分为五个层次。huαんua33 鲁国大贤孔宣曾经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现象: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初代诸侯君王们的血脉,往往只能传承五代,就会衰落的和普通人一样。初代为诸侯、君王,二代为卿相,三代为大夫,四代为士人,五代为国人,五代之后为庶人,庶人已经不算是君王的族人了,名字都不会记录在族谱之上。 唯一能给庶人剩下的,就是一个姓氏,有了姓氏的庶人,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人家一眼就知道,这家伙虽然现在是个庶人,但是祖上很多年前也是阔过的。 其中,二代卿相和三代大夫,血脉和初代君王相似性较多,所以又被称之为混血,他们也常常以此为骄傲,号称自己体内流着相同的血液。四代士人和五代国人与初代君王差距较大,连混血都称不上,只能算是后裔。 不过,传承五代就彻底衰落,已经是很多年前的老黄历了。为了保证血脉浓度,卿相、大夫乃至士人、国人们,都不断的努力,也有一些显著的成效。 就如巢国国内的卿相、大夫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无法保证自己的血脉和当年祖先一样,但是却通过内部通婚、观想挖掘血脉潜力等一系列方法,保证了自家下限。 如今巢国的卿相们,当家做主的,往往能保持三代大夫的血脉和实力。大夫们,往往能保持四代士人的血脉和实力。至于国人,很多国人虽然享受着国人待遇,但是体内的血脉其实早就没了,和庶人差不多。 此外,有时也会出现血脉返祖。就像孙田,他一出生血脉浓度就达到了当年他这一脉老祖宗的地步,是实打实的三代。 所以,孙田出生不久,就成了杨城的少君,受到了孙家的全力培养。在孙田十六岁之后,就不断的有士人带着礼物,带着女儿上门送礼,求取孙田的血脉。 据说,已经有卿相家的贵女,向孙田发出了春天时一起出去春游的邀请。 总之,在姜华的记忆之中,这个孙田,不大不小的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像孙田这种血脉返祖的才是少数,是特例。像姜家这样,八百年后,体内血脉浓度依然不咋地的,也是特例。 其他大夫,拥有封地了,会想方设法的改善自家血脉,可是姜家偏不,八百年来,主要精力都投入了练气士的道路上。 想到这里,姜华就再次坚定了抵抗到底的决心。 就姜家如今的做法,在整个巢国那也是独一份,其他的大夫们哪怕和练气士亲近一些,也大都是借用练气士的力量来保持血脉传承,而姜家是彻底的以练气士为主,血脉不血脉的,无所谓了。 人家能把姜家看成自己人才是奇了怪了! 别说孙家会突袭姜家了,就算是接下来周围的贵族们,组成联军,主动讨伐姜家,姜华也一点儿都不惊讶! 随即,姜华就拿出了一份牛皮地图,看了大约半刻钟就放下了。 “我果然不是军事奇才,对于具体地形,士兵行进速度等了解的也不够透彻……” 不过姜华很有自知之明,他直接拿着地图去找县尉炎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 姜华是在武库之中,遇到县尉炎的。 县尉炎,没有姓氏,是个正儿八经的野人。 有姓氏的普通人叫庶人,没有姓氏的普通人叫野人。很多村庄、乡镇,遭遇了妖魔入侵,领主死去,百姓四散开来,就会产生很多野人。 所以,大家称呼他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带上他的官职。虽然很久之前他就被先大夫岩赐予姜姓,但是县尉炎还是喜欢大家直接这么称呼他。 “少君!” 县尉炎正在检查手里的铠甲,见到姜华也只是点了点头。 “少君,这里就只有你我二人,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如今马上就要开战了,虽然盐城经营的很好,比起外界一郡之地也不差什么,但整个巢国有二十四个郡,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巢国,我们其实是没有胜算的。”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拖待变。” “我们要坚守大石关,只要大石关不破,我们就能拖个十年二十年。这么长的时间,道人们肯定会过来追责,国君自己也应付不了道人的报复,所以我们只要活过了最初的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虽然真相可能更加残酷,但是县尉炎此刻却不想和姜华说那么多。在他眼里,姜华如今不过才十六岁,此前更是一直在修炼,没有接触过很多军事,也没有接触过很多政事。能在先大夫身死之时,没有沉迷于哀伤,也没有畏惧国君的实力,而是立刻做出决断,就已经很优秀了。 这种时候,不宜给姜华太多压力。所以,县尉炎就挑了些好听的说:“少君,我们虽然是一县之地,可是我们非常繁华,就说我手里的这玄甲,看上去和寻常铠甲一样,但却重达数百斤!” 说着,县尉炎就松开了自己的手。 碰 数百斤的玄甲砸在地上,直接惊起了一小波微风,微风吹拂之下,地上直接荡起了一小阵灰尘组成的烟雾。 “这玄甲,乃是练气士们以精铁为原材料,施展大小如意的禁法,制作而成,每一套玄甲,看起来和寻常铠甲一样大,甚至还要更薄一些。” “对面的国人大都是穷光蛋,根本没钱买这样的玄甲,他们最多也就是穿着祖传的血甲,靠着血祭炼制的铠甲,质量参差不齐,打烂了就彻底没了,而我们的玄甲可以量产。” “还有兵器,我们的兵器也都是练气士们以特殊的禁法炼制而成,更加坚固、更加锋利,每一柄都能做到削铁如泥,他们的还停留在血祭时代,在军队方面,我们领先了他们至少一个时代……” “他们还停留在周天子天子六军的作战方式之上,而我们,已经开始把练气士的法术和军队相结合了……” 第五章:嫡长子继承制 听着县尉炎的介绍,姜华拿出了一份地图,县尉炎也适时的停下了讲解。 “炎叔,我刚刚收到的消息,说是孙田今晚上会突袭大石关,你从军事上帮我分析一下……” 县尉炎眉头一皱,就指着地图说道:“孙田此人,臣也早有耳闻。” “此人的身边,常年跟着一群大夫之子,算是附近诸多大夫子女之中最优秀的了。他不仅血脉浓厚,自己也非常努力。” 很多血脉浓厚的人,一出生就被全宗族重视,然后人就养废了。除了血脉浓度很深厚之外,其他能力、性格等方面,可谓是一无是处,最终大概率是只剩下配种这一个作用。 但是很多宗族反而会觉得这样很好,因为那些没有养废的,都会主动的干一番事业。吃喝玩乐,欺男霸女,不会把他们的宗族搞废掉,可是干事业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很多血脉浓厚的,都想着效仿祖先,干一番大事,祖先能击败本土妖魔,并占据妖魔的地盘,开荒建城,就老是觉得,自己也行。 偏偏宗族还不好拦着! 可是,有几个能成功呢? 失败才是大多数,失败了人没事倒还好,可很多失败了人也没了。家族辛辛苦苦投入了那么多,才把你养大,然后去搞事业,把自己都搞没了…… “先大夫还在的时候,曾经这么评价孙田,先大夫说,孙田就是那种有能力、不自傲还有毅力的人。” “此子生下来就获得了杨城最顶级的培养,可是却从没有欺男霸女,而是一心一意的挖掘体内血脉能力,同时向练气士学习,使用练气士的手段帮助自己掌控体内血脉。” “此外,还从小培养班底,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无法继承领地的庶子,他以这批庶子为核心,建立了一个只听命于他自己的军队。” 嫡长子继承制,早已深入人心。 只是很多后人对于这个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他们总觉得,这个制度之下,只有嫡长子本人才能继承一切,其实不是的。 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嫡子,老三血脉最浓厚最优秀,那就让老大老二坠马,让老大老二走火入魔,让老大老二残疾,这样按照周礼,残疾的、长得丑的、破相的是没法继位的。 老九是庶子,是最优秀的,哪哪都好,此外还有三个嫡子,这种时候想让老九继位,怎么办呢? 简单! 老九的母亲偶感风寒去世了! 正妻的两个嫡子,坠马了,破相了,走火入魔了! 老九失去了母亲,很是悲伤。 正妻失去了两个嫡子,很是悲伤。 然后国君做主,让老九拜正妻为母,这样老九收获了新的母亲,正妻收获了新的儿子,国君收获了新的继承人,皆大欢喜! 孙田本是庶子,出生后不久,亲生母亲就偶感风寒直接去世,由杨城大夫正妻养大…… 但无论领主们如何去母存子,或者去子存母,能继位的嫡子终究只有一位,其他的孩子是没法继位的。 这些庶子们,大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能读书写字识文断句,也能骑上战马,披上铠甲,进行冲阵,还能拉弓射箭,十发八中。 所以,像孙田这种很有上进心的家伙,最受庶子们欢迎。 县尉炎并没有询问姜华的消息到底是怎么来的,也没有质疑消息的真假,而是结合现实展开分析:“昨天的时候,孙田还带着自己的部众在柳庄附近的森林里围猎一头刚成精不久的虎妖。” “柳庄距离大石关不过五十里,大道只有一条,骑着马也只能走大道,可这样一来突袭必然会失去隐蔽性。所以,他只能走小道。” “大石关附近山脉绵延,小道很多,有的小道甚至可以直接绕过大石关,但那样的小道并不适合军队行进。有的小道则是非常绕,等他绕过来了,说不定都是明天后天了。” “他此次突袭,可能就是想着趁领地之内人心混乱之际,趁黑夜拿下大石关,时间久了,人心不乱了,他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所以,他能走的也就是这条、这条还有这条小路。” 片刻后,县尉炎就开始发号施令,他要针对孙田可能的突袭进行准备。孙田不来也就算了,一旦来了,就别想走了。 所以,县尉炎把整个战术揉碎了讲给姜华听。等到姜华明白整个战术布置之后,如果赢了,就说这一战是姜华指挥的。如果孙田没来,就说是自己下的命令。 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如果这个消息是真,那么这次刚好是姜华建立威望的时刻。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一场碾压式的胜利,对于此刻的盐城,对于此刻的姜华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想到这里,县尉炎的心中甚至开始期待,孙田,你可一定要来啊! …… 离开了武库,姜华来到了一处炼丹房。 这处炼丹房,位于府邸附近的一处道观之中,道观的主人是姜岩的师弟姜华的师叔长空道人。 当年姜岩十六岁的时候,离开盐城,前往东海求学。离开之时,他还只是一位方士,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明悟五行的术士了。 那时,和他一起回来的便是这位长空师叔。长空师叔是真正的天才,被姜岩拐回盐城的时候,就已经五行合一,成就道士。 练气士的修行,不像过去的血脉修行。血脉修行,讲究的是提纯血脉,不同流派提纯血脉的方法也不一样,不同品种的血脉,提纯方法,也不一样。 练气士的修炼则更加复杂,但是大体上也有着境界划分,从低到高依次是装神弄鬼的方士、施展法术的术士、五行合一的道士、参悟阴阳的羽士以及阴阳五行合一的真人。 其中,真人与初代诸侯、君王们对应。 姜华到来的时候,长空道人并不在,他这会儿应该还在赶回来的路上。不过,道观的童子们也都认识姜华,看到他就直接迎了过来。 “少君这是来寻师父吗?刚刚已经使用秘法通知师父了,他应该快回来了……” “不,我只是打算借用炼丹炉里的灵火,冷静冷静,顺便成就术士。” “这么快?” “不,我是说恭喜少君!” 第六章:天命在我 老国君突然之间返老还童! 父亲姜岩曾经说过:“提纯血脉的道路上,难度最大的不是如何提高体内血脉浓度,而是如何驯服蕴含在血脉深处的意志!” 据说,每一尊血脉的源头,都是一位诸侯,他们的血脉之力堪比天地神兽,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精气神圆满的存在。所以,他们流传下去的血脉之中,也都蕴含着他们的意志。 所以,血脉浓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驯服血脉深处的祖先意志,那么就会随时遭到反噬。 “我们这位国君年轻的时候资质也就那样,后来是天衍道人帮助他大幅度提纯体内血脉,这才有了夺嫡的可能。刚刚登基的时候,表现得也算是英明神武。可是一到晚年,就立刻变得昏庸无道,和早年相比完全是两个人。” 年轻的时候,意志足够强大,内心足够果决,能镇压的下血脉深处的祖先意志。可是当他内心迟疑,意志动摇之时,就是血脉反噬,昏庸无能之时。 此前的巢国国君,就进入了晚年期,进入了昏庸无道的阶段,所以其实很多卿族都已经在商量着,如何体面的让下一位国君继位了。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老家伙竟然返老还童了! 脑海里想着如今的局势,想着曾经看过的秘闻,脚步却没有停着,而是兜兜转转来到了一尊高达十余米的炼丹炉附近。 这尊炼丹炉,地上有十余米,地下也有十余米。炼丹炉的核心之处,是一小团紫色的灵火,可以吸收天地间的火属性灵气自行成长,是三百年前,姜家的一位老祖宗无意间获得,也是二十年前姜岩送给长空道人的礼物之一。 坐在炼丹炉附近,姜华收束脑海里的诸多杂念。静静的感悟着灵火之中蕴含的道韵,手里拿着一枚火属性灵晶,汲取其中的火行灵气。 长空道人教导姜华的时候曾经说过,血脉修士的关键在于心灵,练气士的修炼也在于心灵。这话当初的姜华并不明白,如今的姜华,也有些似懂非懂。 练气士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血脉浓厚与否都能修炼,哪怕只是庶人,也能通过诸多筑基法门,顺利筑基,诞生法力。 而筑基法门,不外乎呼吸法、观想法、导引法。 呼吸法练气、导引法炼体、观想法炼神,高深的筑基之法,往往都是三者兼具。天才们可以一月之内诞生法力,常人可能需要几十年。 当年姜岩是十六岁那年诞生法力的,然后就跑去东海求学了。而姜华十二岁那年就诞生了法力,如今在方士这个阶段早已圆满。 比起父亲姜岩,姜华的资质还算不错。如果今天能顺利突破,那么姜华的资质在练气一道上,已经算是颇有天赋了。 突破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明悟一种五行真意,真意这种东西说起来玄乎的很,非常唯心,也非常唯我。每个人对于真意的领悟都不一样,所以姜华选择开挂! 天书助我! 命运之力开始一丝一丝的消失,姜华的脑海里满是父亲身死的愤怒,对于火行的理解不断攀升,怒火也是一种火…… 片刻后,姜华的身体自动抽取灵晶之中的火行灵气,炼丹炉之中的灵火也欢呼雀跃起来,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温热不少。 姜华睁开了双眼,这一次的突破,可谓是水到渠成。就是可惜了,改变大石关守将所获得的二十丝命运之力,已经悄悄的花完了。 按照姜华的估计,以他原本的资质,可能还需要一年才能明悟五行之中的某一行真意,成就术士。前世今生融合之后,资质或许有所提升,但也很难做到现在就突破。 这命运之力好是好,就是不禁花! 念头一定,一缕火行法力从心脏迸发而出,凝聚出一团火焰。这团火焰看着也不大,但温度较高,周围的空气都出现了褶皱,一看就不好惹。 在姜华意念的控制下,火球更是绕着姜华自动旋转,如此醒目之下,童子立刻喜笑颜开:“恭喜少君顺利突破,值此关键时刻,足以说明老天爷眷顾!” 姜华的嘴角也不禁微微翘了起来,这一幕不正是自己花费二十丝命运之力的目的吗? “少君真是天才,才刚刚成就术士,就已经可以不借助手印、咒法、法剑,也不需要踏罡步斗或者使用符箓,就能直接施展法术,这样的天资,已经堪称百年难得一见。估计只有在东海道宫,才能看到与少君相当的天才!” 方方士们也能施展法术,但就是比较慢。在外人眼里,方士施法之前,总是要唱唱跳跳,有的时候还讲究时间地点和天气,麻烦的很不说,威力也就那样。huαんua33 所以,方士们很少在战场上施法。真到了战场上,方士们常常会披着玄甲,手持宝剑,物理消灭敌人。 而到了术士阶段,一旦明悟五行真意,那么对应的法术就能信手拈来,很多简单的法术更是可以瞬发。 方士在战场上,没时间没条件施法,可是术士已经能在战场上甚至在战斗之中瞬间施法。 盐城向道八百年,如今上到老人下至孩童,几乎都能说清楚方士和术士的区别,也都清楚突破术士的难度。 值此大战开始之前,姜华这位少君顺利突破,这不是老天爷眷顾又是什么? 上天都在眷顾着盐城! “看到没?这就是天命!”天空之上,长空道人兴奋的道。 在长空道人身侧,也有两个人,其中一人看起来已经满头白发了,另一人既没有穿道袍,也没有拿着浮尘、法剑,至于玉佩、香囊等东西,更是一个都没有,就是一身短打,其他人还在穿裙子,他直接穿起了裤子。 “这只能说运气不错,从实际效果上说,确实可以有效振奋人心,但这只是一时的,这种人心很虚,经不起风吹雨打。双方硬实力差距摆在这里,一旦遭遇失败……”说道这里,壮汉就摇了摇头。 “什么话?什么话?我大侄子光论果决,就已经胜过九成九的贵族。” “果决和输赢没关系,盐城确实发展的不错,但是和传承至今的巢国比起来,啧啧。” “乌鸦嘴,就算是真的失败,我也能带着大侄子直接跑到东海。以大侄子的资质,再加上姜家八百年来积累的财富,大侄子未来成为道士可谓是水到渠成,成为羽士也有些许希望。等他成了羽士,如今巢国的皇帝也就差不多该老死了,到那时,大侄子回到此地,振臂一呼,重建家业也未尝不可!道友,你怎么看?”长空道人很是坚定,说着,就看向了剩下的那位道人。 “再看看吧,如今一切都还太早,巢国灭道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