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娇妻穿八零,病态厂长请饶命山中有鹿》 第1章大小姐煮猪食 “心肝儿,你就吃一口嘛。”沈母苦口婆心的劝着坐在桌前一口饭不吃的沈云轻。 重生到这具身体里已经三天了,沈云轻依旧是无法接受这天差地别的身份。 她堂堂京都沈家大小姐,居然会重生到乡下村姑身上,村姑就村姑吧,老天爷要不要这么捉弄人,让她重生在这吃不饱穿不暖的七八年。 低头看着碗里的野菜汤,和沈母递来的半个窝窝头,沈云轻是一点食欲也没有。 沈父看到她这副资本小姐做派,本就被太阳晒得黑漆漆的脸上,极具威严:“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你别管她,饿死了活该!” 三个哥哥本想同母亲一起劝劝妹妹,现在看到父亲发怒,三人统一口径选择闭嘴。 沈母被丈夫吼的一愣,委屈巴巴的望着宝贝女儿唉声叹气。 吃完午饭,沈父领着三个儿子,沈红章,沈运来和沈安好,扛起锄头下地干活。 沈云轻换了个位置,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思考人生。 让她一直留在这里啃窝窝头是不可能的,可是怎样才能,不啃窝窝头,又能吃上山珍海味呢? “云轻,快趁热吃。”沈母洗完碗从厨房出来,把刚煮好的鸡蛋塞到她手里,看着闺女这两天饿瘦的小脸,作为母亲的她,心疼的不行:“别跟你爹置气,他那个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沈云轻被手心里的鸡蛋,烫得回过神来,没听到沈母苦口婆心的劝说。 她剥着鸡蛋壳,把剥好的鸡蛋一分为二,蛋黄给沈母:“你吃吧,我不喜欢吃蛋黄。” 沈母看着闺女递来的蛋黄,心里头幸福的泛酸,闺女长大了。 看到她眼眶里泪水打转,怜爱欣慰地盯着自己看,沈云轻在心里吐槽。 一个蛋黄就把你感动成这样,这年代的女人,真容易满足。 不想看到她哭唧唧的样子,沈云轻把蛋黄塞进她手里,自顾自的吃起了蛋白。 沈母舍不得吃,把蛋黄装进粗布上衣口袋里,走到院墙边,拿起竹编笼背在背上。 走到门口,转身叮嘱她:“云轻,妈去岳恋山放牛了,你看着时间玩,一会记得把猪食煮了。” 唉!这几天她听的最多的话,就是喂猪煮猪食。 沈云轻咽完剩下的一口蛋白拍拍手,从凳子上起身:“好的,您老慢走。” 沈母看她调皮的模样,脸上乐呵呵的背着背笼,去牛圈里牵牛。 在现代社会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到七十年代煮起了猪食,沈云轻为自己的悲惨遭遇狠狠地叹了口气。 寄人篱下不干不行,怕晚上沈父回来又拿着扫帚找她干仗,沈云轻认命的去后院搬柴火。 一梱柴搬到厨房,她坐在灶前弯腰驼背认真烧火。 好不容易点燃灶火,一个人的闯入,吓得她忘记往灶里吹风,小火苗一下子灭了。 村长家的宝贝小儿子,捧着两大个油纸包着的肉包子,站在厨房门口,阳刚之气的脸上,满是谄媚讨好:“云轻,看我今天给你带啥好吃的了?” 沈云轻忍着发火,抬起头看他:“杜如海,你他妈有病吧。” 杜如海捧着大包子进来,冲她挤眉弄眼:“大病没有,想你的相思病倒是有。” 他那张黄黑黄黑的脸,配上他油腻的表情,沈云轻看了恶心的想吐。 第2章坚决不嫁 杜如海捧着包子蹲在她面前,献宝似的拆开油纸,从里面拿出一个包子喂到她嘴边:“猪肉白菜焰的,可香了,云轻你尝尝。” 聞到包子散发出来的香气,沈云轻没出息的咽了咽口水,早饭就吃了一个蛋白,那小点食物压根填不饱肚子。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个道理她还是懂得,沈云轻睁大眼睛问他:“拿包子来引诱我,你有什么目的?” “嘿嘿….”杜如海手挠着寸头,小麦色的脸上露着大白牙嘿嘿傻笑,有些害羞,别扭地说:“我能有什么目的,云轻你放心的吃。” 说着,他把油纸一裹,两个包子塞到她手上。 他这样说,自己就放心多了。 肚子饿得咕咕叫,沈云轻也顾不上淑女形象,扯开油纸,手抓起一个尚有余温的包子大口朵颐。 杜如海看她吃的那么香,心里头美滋滋的,伸手去拿灶台上的洋火,帮她重新生燃火煮猪食。 吃完两个包子,用了几分钟时间,沈云轻咽下最后一口,悄悄打了个饱嗝。 包子吃完后,嘴里干得不行,她起身去放水桶的位置,舀起一瓢井水喝。 等她喝完水,重新坐回灶前的小板凳上。 杜如海往灶火里塞了几根干柴,让火烧的更旺盛,他搓着手心欲言又止的有话跟她讲。 沈云轻观察到了,拧着眉催他:“有屁就快放。” 她这人平生就特别讨厌有话不讲,非得藏着掖着说为你好的人。 杜如海被她吼的,立马开口:“事是这么回事,云轻,我过两天要去镇上工作,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 这人有病吧,男女授受不亲,自己跟他去能干啥? 沈云轻:“我跟你去干啥?” 杜如海刚还满眼期待,脑子里已经开始畅想跟她的未来了。 听到她干脆拒绝的话,脸立马焉了下来,心里不平衡地说:“你爸说了,把你嫁给我当老婆,你现在虽然还没过门,但也算是我半个媳妇了,我马上要出门工作了,不得先来找你商量商量。” water? 沈云轻满脸懵逼,忙追问他:“我怎么不知道,我要嫁给你?” 看她激动的样,杜如海解释:“你忘了,8号那天我爸上门跟你爸谈过礼的事了?” 8号?三天前,沈云轻是半夜三更穿来的,大白天的事,她又没参与。 不行,坚决不能嫁! 她可不想跟村里的姑娘一样,年纪轻轻嫁了男人生娃,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抱着孩子在村头说家长里短。 就是要嫁,她也不能这么草率结婚,村里的生活她过不惯,自己什么烂德行,自己知道,还是别祸害好人家的男儿了。 想清楚后,沈云轻抬眼看着他,委婉地说:“如海,你现在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漂亮姑娘跟你结婚,我俩不合适。” “云轻,你什么意思?”杜如海脸上表情僵住:“刚你吃我大包子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你怎么能翻脸不认人?” 这小伙怎么能这样?沈云轻被他的话,搞得没了好脾气:“我吃的时候,可是问过你的,是你自己让我放心吃的。” 杜如海语塞,没了刚刚的底气,语气弱了不少:“我说不过你,反正我不管,咱俩这事已经定了。” 说完,他从凳子上起身,快步往厨房外面走。 小说 第3章想办法逃婚 听到院门关上的声音,沈云轻胸口起伏,气得不行。 吃他两个包子,就得嫁给他,他怎么不直接上街去抢啊! 大锅里的水沸腾起来,沈云轻停下想其他的,起身去灶旁装糠的蛇皮袋里,舀了几大葫芦勺干糠放进锅里,拿起灶台上的搅食棍,把糠坨坨搅开。 猪食随便煮一下就行,沈云轻没在往灶里放柴,爬到楼上捡了点洋芋下来,扔进火炉里,坐在灶前,等着沈母背猪草回来。 沈母背着一大背笼猪草,先把牛牵进牛棚关好,她才推开自家院门进来。 把满背的猪草,放到地上,她大声朝厨房喊:“云轻,你猪食煮了没?” 沈云轻坐在灶前打瞌睡,被她的喊声猛然惊醒,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应:“已经煮好了。” 沈母嘴角上扬,手里拿着砍猪草的菜刀,把箩笼里的猪草卸下,取出一大把在手里捏紧,开始剁猪草。 在厨房里想了一下,沈云轻从凳子上起身,跨出门槛,站在屋檐下问沈母,打探一下虚实:“妈,爸是不是把我许给杜家了?” 沈母砍猪草的手不停,苦口婆心地劝说:“云轻,杜家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好人家,如海这小伙老实,你嫁过去不会吃亏的。” 连一向宠爱原主,无原则的沈母都这么说,沈父顽固不化的性子,沈云轻根本说动不了他,这门亲事,看来是没商量的余地了。 不行,她要走,怎么走呢? 沈云轻内心十分焦急的想办法。 有了,她可以去找非常疼爱原主的奶奶。 沈奶奶中年丧夫,年轻时生了两个儿子,大伯和沈父,分家后,养老的事一家一年轮着来。 奶奶话语权大,去找她说一声,自己不愿意结婚,就算日后逃婚跑了,有奶奶护着,沈父也不敢怎么着自己。小说 想好后,沈云轻往院门口走:“妈,我去看看奶奶。” 沈母拿着撮箕装猪草,抬头望着她的身影交代:“看完你奶奶,就赶紧回来喂猪。” 走到门口的沈云轻,重重叹出一口气:“知道了。” 在沈家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分配好的,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没有特殊情况决不可以假手于人。 沈母负责一大家子每天的伙食,帮忙带孙子。 大嫂张贵枝昨天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吃喜酒去了,要明天才回来,放牛找猪草的任务,这两天沈母揽下了。 二嫂林丽娜是一名知青,去年恢复高考时没考上,嫁给喜欢她多年的沈二哥。 结婚后,沈二哥找人借钱,给她买了个供销社的工作,如今怀孕六个多月了,林丽娜还坚持每天到镇上上班。 家里喂猪喂鸡的工作,沈云轻来负责,本来是还有一个放鹅的要她管,奈何穿越过来的第一天,她早上赶鹅去河边放,没看好让村里的狗给咬死了一只。 那天中午,沈父回到家,扛着扫帚追着她满院骂。 从那之后,放鹅的工作,由沈母来负责。 沈大伯家不远,就在她家隔壁,走两步路就到了。 看到大门没关,沈云轻直接走进去。 第4章找沈奶奶 沈大伯家两个大孙女,在屋檐台阶上玩过家家,转头看到她走进来,两人乐开了花,声音甜甜地叫人:“小姑姑,你来了。” 两个小丫头长的肉嘟嘟,穿着一模一样的红碎花单布衣裳,头上扎着羊角辫,十分可爱。 沈云轻手在上衣口袋里掏出一颗麦芽糖,轻车熟路地按着原主的记忆,走进大伯家厨房,拿起砧板上的菜刀,把糖切成两半。 拿出去分给两个小丫头,轻声问她俩:“你们祖奶奶在不在家?” “在。”大妞接过糖放进嘴里,手指着沈奶奶住的瓦房:“祖奶奶在床上睡觉。” 沈云轻摸摸俩人的头,迈步向着奶奶住的房间走去。 还没走到门口,里面传出老人的声音。 “云轻来了。” 沈云轻走到门口,推开门进去。 沈奶奶戴着老花眼镜,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纳鞋垫。 “奶奶。”沈云轻喊了一声,走到架子床边坐下。 沈奶奶抬起脸,看小孙女:“今日怎么会想着来找我?” 沈云轻叹口气,也不想瞒着她老人家,苦着小脸,委屈巴巴地说:“奶奶,爸逼我嫁给杜如海,我不想结婚。”小说 这事沈奶奶早就听小儿子说了,自家小孙女,生的漂亮,性子向来傲气,她早就料想到了这丫头会来找自己。 杜家在村里的条件,算是顶好的了,在这缺衣少食的山旮旮里,村长家里每顿还能吃上白面馒头,孙女嫁过去不会受苦。 放下手中的针线,沈奶奶拉着她手好言相劝:“云轻,咱是长得漂亮,可这脸蛋也不能当饭吃,沈家能看上咱这样的人家,是我们的福气。” 沈云轻原先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现在连奶奶都这样说,她还能怎么办呢。 看来只能靠自己了。 “奶奶,我先走了,我来找你这事,你别跟我爸说。” 沈云轻不想让沈父知道,她不想结婚这事。 沈父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在婚礼之前,找人守着她,预防她逃跑。 看着孙女挺直腰板,往门口走的背影,沈奶奶轻叹口气,这丫头是不服气一辈子待在这山里头。 可作为农村妇女,那个姑娘不是年龄一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找个老实男人依靠过日子。 ….. 沈云轻回到家,去厨房拌好猪食,提着木桶去后院把猪喂了。 顺便在菜地里扯点烂菜叶子,丢进鸡圈里喂喂小鸡。 沈母在厨房里忙着做晚饭。 沈云轻喂好猪回来,放下猪潲桶,走进自己住的房间。 衣柜里有三身换洗的衣服,沈父沈母都是疼闺女的人,家里有好的都紧着她。 原主本身就是个爱干净的人,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哪里破了,就用针线缝个云啊鸟的遮住。 平时放私密物品的铁盒子里,还放着一小沓角角钱,沈云轻拿出来数了一下,共三块五毛六分。 这点钱,应该够她到海市了吧。 从秀云村到镇上,要走一个半小时,镇上到苍尤市的班车是八毛。 从苍尤坐火车到海市要多少钱,她不太清楚。 第5章瞒着他们 沈云轻收拾好东西,从房间里出来,看到沈父已经回来了,站在院里吃洋芋,她轻声打招呼:“爸,你回来了。” 沈父明显一愣,转过身看她,不苟言笑的颔颔首:“嗯。”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这样,父母当中总有一个扮演严父,或者是严母。 沈云轻生活在现代时,是独生子女,母亲对她很严厉,总是爱拿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在高考没考到母亲理想的成绩时,母亲更是过分的把资助的哥哥姐姐带回了家,正式收养他们为养子养女。 对他们母亲总是很有耐心,说话都是温温柔柔的,一到了自己这里,连个笑脸都没有。 父亲工作忙,常常不在家,自己虽然叛逆,但也没忘了学习,高考考的其实也不差,618分,报志愿时她选了北影,最终因为母亲的各种贬低,说凭你这个长相去娱乐圈,肯定会混不下去…. 从小美到大的沈云轻,对自身条件还是很了解的,凭她的美貌,只要不乱来,在娱乐圈火起来是迟早的。 母亲的极力反对,让她心烦意乱,最终还是放弃自己喜欢的,选了审计专业。 二嫂林丽娜下班回来,看到她站在院里发呆,从布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到她面前:“云轻,这是你要的墨水。” 沈云轻回过神来,掩下心中的复杂情绪,扬起笑容,接过东西:“谢谢二嫂,麻烦你了。” 林丽娜撑着腰,挺着大肚子,在屋檐下的高凳椅上坐下:““咱一家人,不说这些。” 沈母在厨房里做饭,听到二儿媳妇回来了,夹出火炉旁的三个烧洋芋,递出去给她:“再炒个菜就可以吃饭了,先吃个洋芋垫垫肚子。” “谢谢妈。”林丽娜抬手揪了个,挂在房梁钢丝上的干玉米心下来,擦着洋芋灰:“妈,大嫂还没从娘家回来吗?” 沈母洗着菜,笑着说:“还没有,今早二六子带话来,说是两老舍不得两个外孙子,还要留在那边住上两天。” 林丽娜:“几天没见着大福和小福,我都有点想他们了。” 沈云轻坐在灶前,帮沈母串火,听着她们婆媳对话。 上大学时,她没少因为专业无聊,看小说打发时间。 年代文里很多都是婆媳不和,团宠生宝虐渣。 像沈母和二嫂这样相处和谐的婆媳,还真是少见。 “云轻,你拿碗筷,准备吃饭了。” 沈母铲完锅中的油渣炒白菜,往大锅里放了几大瓢井水温着,等吃完饭洗碗。 沈云轻抱着一大叠碗和筷子,去堂屋里招呼大家吃饭。 晚饭沈母做的要比午饭,多放了点油水,其中原因就是二嫂怀孕了,得给她补补身子,一家人跟着沾了福。 一家人坐下,拿铁盆里的玉米面馒头开始吃饭。 沈母把一碗鸡蛋羹,递到林丽娜面前。 玉米面馒头,要比中午的野菜窝窝头好咽的多。 为了不打草惊蛇,沈云轻坐在沈母身边,尽量降低存在感。 桌上,沈父和三个儿子说着与杜家结亲的事。 “村长家后天来过礼,两百块的彩礼,一百块给云轻,剩下的一百,老三带着去给赵家,尽快商量在云轻之前把婚事办了。” 沈安好听从父亲的,脸上掩盖不住结婚的喜悦:“行,我都听爸的。” 今天闺女没在饭桌上作妖,沈父严肃着脸,看向坐在对面的沈云轻:“云轻,结婚的事,杜家那边定好日子会通知我们,明天你跟你妈去镇上,看着喜欢的就买,爸也没什么能给你的。” 沈云轻咬着馒头,点头:“嗯。” 第6章离开沈家 吃完晚饭,沈云轻主动起身收拾碗筷,拿去厨房洗。 马上要离开了,自己也没为沈母做点什么,帮她洗个碗,让她开心开心。 重生到这的三天,她在沈母身上体会到了来自母亲的关怀和爱,想到晚上的事,她最愧对的就是沈母。 沈母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闺女在厨房里忙活,脸上笑眯眯的,很是慈善温柔。 “云轻,妈去找你大伯娘说说话,你洗完碗就去找你春花姐玩玩,别一天待在家里,把人闷坏了。” “好的。”沈云轻把碗筷放进厨柜里。 吃完饭,家里人都出去遛食儿了。 沈云轻出了厨房,直接回到房间里去待着。 看着床上收拾好的行李,再三想了一下,她坐到书桌前,拿出日记本和钢笔,为沈父沈母写封离别信。 信写好,外面天已经黑了。 等待的过程,沈云轻很焦急不安,心七上八下的跳个不停。 躺在床上,她听到了家人们回来,推开院门的声音。 沈母去厨房烧水,给大家洗脚休息。 洗漱完,各自回了房间。 脱衣服上床躺下,沈母心里头怪怪的睡不着。 她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就是很不舒服。 累了一天,沈父一躺下就开始打呼噜。 夜半三更。 沈云轻从床上起来,穿上鞋子,拎着行李包,蹑手蹑脚的打开房门,往外面走。 出了院门,她竟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晚上的月亮光线很明,照的路虽然有些模糊,但好歹也能看得清。 怕惊动村里的人,沈云轻没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手电筒,借着月色往村口走。 走了一小段路,她身后响起沈母的声音。 “云轻,要走了吗?” 沈云轻手紧紧的握着行李包的带子,转过身面对沈母,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垂下眼睫:“妈,你别劝我了。” 沈母穿着单衣,站在离她两米远的距离,湿润的眼眶,被模糊的月色遮挡,喉咙苦涩:“妈不劝你,到了地方给家里来个信,出息了记得回来看看妈。” 听着沈母隐忍着哭腔,对自己说着叮嘱的话,沈云轻心里很不是滋味。 “别哭,到了外面可没人像妈妈一样哄着你。”沈母上前安慰女儿,把手里用布缠着的东西,交到她手里。 眼泪夺眶而出,沈云轻面对她,说不出一句话来。 沈母知道自己在这,闺女没法走,眼含热泪临摹下闺女现在的模样,刻进心里。 忍住不舍转身往家的方向走。 等沈母走远了,沈云轻抬手擦了脸颊上的泪水,转身往村口继续前行。 摸着夜路,按照原主的记忆走了两个多小时,沈云轻才走到镇上。 此时天还没亮,街道上空荡荡的,店铺大门紧闭。 沈云轻拎着包,直接去了车站,公安局在那附近,门口有值班看大门的大爷,她一个姑娘家,半夜三更在街道上溜达,是很危险的。 这个年代的治安,可不是很好。 车站门口有长木椅子,沈云轻把行李包抱在怀里,靠着墙闭眼睛休息。 第7章到达海市 天蒙蒙亮,车站门口陆陆续续有人出现。 沈云轻掏出手帕,在车站厕所门口的水龙头下,接水打湿帕子,擦了一下脸。 站在镜子前,整理好仪容仪表,她拎着行李包去售票处用介绍信买票。 介绍信是原主五天前开的,高考没考上后,她想去投奔小舅,拜托他帮忙找一下工作,没想到才拿着介绍信回到家,就听到父亲要将她嫁人,原主气不过跟沈父吵架,回到房间躺在床上越想越气,急火攻心,人直接没了。 现在这介绍信,倒是方便了沈云轻。 买了最早的班车去苍尤,才中午一点过,沈云轻就到了城里。 去国营饭店买了一碗面条吃,她向饭店里的服务员,打听去火车站的公交。 坐公交车到火车站,她径直奔向售票厅。 刚开始,她是想买去京城的票,奈何售票员说,农民不能随意入京。 最后花了两块二毛钱,去了原先定好的海市。 火车是三点半的,她坐在侯车厅里,把沈母塞给她的布拿出来拆开看,里面包着二十块钱和一些粮票,看着手中的钱和票,沈云轻的心情十分复杂。 “前往海市的火车,即将开启,乘客们请前往站口检票上车…..” 听到广播,沈云轻把钱票塞进行李包里装好,从长椅上起身,去排队检票。 上了火车,她找到座位坐下,靠在窗边闭目养神。 火车要坐七个小时,到海市那边肯定是要晚上十一二点了,看来下车后,她得住一晚上的招待所。 累了一天,此刻的她靠在窗边,在吵闹的车厢里,渐渐地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外面天都黑了。 “瓜子,花生,糖果香烟…..” 乘务员推着餐车,在狭窄的走廊里推销商品。 后面卖主食的餐车过来,沈云轻向乘务员要了两个素菜包。 吃完包子,车厢里的广播,应时的响起:“旅客们,到达海市的火车即将进站…….” 坐在沈云轻身边的妇女,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站起身,腾出一只手去行李架上拿包。 沈云轻东西不多,加上包里有装钱,从上火车找座位坐下,她都把行李包抱在怀里。 等火车停稳下来,她才起身离开座位,穿过长长的车厢走廊下车。 海市晚上的温度有些冷,夜风呼呼呼的吹。 沈云轻拢紧外套,挤在人流中,走出火车站。 火车站门口,有不少人抱着牌子,揽客去招待所。 沈云轻被一位时髦的大姐,拉住衣袖。 “囡囡住店不?” 看了一眼她牌子上的店名,沈云轻问:“离这远不远,多少钱一晚上。” 齐大姐大概50岁模样,烫着时髦的卷发,身上穿着针织外套,一口海市话,声音老糯格:“不远,前方拐弯走五百米就到了,三毛钱一晚,不贵滴。” 沈云轻怕遇到黑店,再三的跟她说:“孃孃,我没有多少钱,你可别骗我。” 齐大姐被小姑娘这话逗笑:“要骗我就找穿皮鞋的骗去了,看你穿的那么寒酸,我们海市的骗子,是瞧不上你滴。” 沈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