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熥熥朱元璋火红的鸡枞》 第一章 我好像死了个爹? 秦牧已经跪在人群里哭了三天了,可他却依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跪着,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 他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好像是死了个“爹”?。 为什么说好像呢? 因为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他本不属于这个世界,而是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社畜。 等等,社畜是什么意思? 秦牧只觉得这个词儿很熟悉,但却一时想不起是什么意思了。 这也是他这几天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既不知道自己的前世,又不知道自己的今生。 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前世求学、工作、恋爱、工作、被甩、工作、结婚、工作、离婚、工作,直至变成一只躺平的社畜的苦逼经历。 虽然期间总有各种意外纷至沓来,但只有工作这个福报如影随形,贯穿始终。 到了最后,他连自己的名字都渐渐忘却,只记住了那份普通的人生,普及的知识,以及困扰着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普遍的烦恼。 我是谁? 好像有人叫我朱允熥。 我在哪儿? 他们好像管这儿叫太子府。 那躺在棺材里的人又是谁呢? “太子殿下,魂归来兮!” “嘤嘤嘤……” “太子殿下,魄归来兮!” “呜呜呜……” 朱允熥只听了一会儿,就知道躺在棺材里的人是谁了——当朝太子殿下朱标! 朱标是谁? 哇! 我想起来了,朱标是朱元璋的太子! 历史上的朱元璋非常喜爱这个太子,在太子死后,宁愿把皇位传给皇长孙朱允炆,也不传给其他藩王。 最后导致燕王朱棣造反,推翻了侄子,登上了大明的皇帝宝座。 对了,我叫啥来着,我是不是就是那个天命之子朱允炆? 就在他这般幻想的时候,一个老头对着他边上的少年柔声说了句话,直接击碎了他的美梦。 “允炆,切莫哭坏了身子,赶紧去休息下吧。” 朱允熥听到这里心里一沉,看来自己铁定不是朱允炆,而是一个历史上不知名的小透明。 “我呢,我是谁?” 朱元璋听到这话明显一愣,随即脸上闪过一丝心疼之色。 瞅把这孩子给伤心的,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允熥啊,你也跟着你大哥下去休息会儿吧。” “哦……对对,我叫朱允熥!” “这次一定得记住喽,可千万不能再忘喽!” 朱元璋看着孙子一本正经的念叨着自己的名字,还说要记住,不能忘喽,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孩子莫不是傻掉了吧? “传太医!” 不多时,太医拎着药箱赶来。 在对朱允熥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后,给出了一个最权威的医学鉴定。 “回禀陛下,二皇孙殿下,应该是得了离魂之症。” “可严重否?” “不严重,只需吃上几副的汤药,好好睡上几觉就好了。” 朱元璋听到太医这般说,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他还真怕皇孙出个好歹,让太子标儿走都走不安生。 “传旨!” “皇孙们每日只需早晚进香,无需跪拜守灵。” 朱允熥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随即感到眼皮一沉,一股困意如潮水般袭来,怎么都赶不走了。 可就在他将要睡过去之际,突然听到一个熊孩子的欢呼声。 “太好啦,终于不用跪着装哭啦,啦啦啦……” 朱允熥一听到这话,吓得两眼刷的睁开,满脸不敢置信的望过去。 哪怕他还不知道这年头的礼节,也知道这时候笑是肯定不对的。 老朱听到这笑声,只觉得无比的刺耳。 要不是发出笑声的朱允熞只有七岁,他非得命人将其拖下去打几十板子。 即使不能惩罚朱允熞,老朱依然迁怒于朱允熞的生母吕氏,对其严厉的训斥。 把那吕氏吓得砰砰磕头,脑门都磕出血了。 幸好吕氏还有一个好儿子,也跪下恳求皇帝,想要违背皇帝的旨意,替自己的太子父亲守灵。 老朱看在皇长孙的面子上,算是饶了吕氏一次。 虽然灵堂内很热闹,但这一切都跟朱允熥无关了。 因为他现在可以合理合法的泡病号,在吃了郝太医为其开的安神药,就躲回自己的寝宫里睡大觉去了。 在朱允熥走后,灵堂内的节目依然在进行。 因为刚刚有了皇帝陛下的训斥,哭声反而比之刚才还大了几个分贝。 朱允熥就是伴随着阵阵哭声而入眠,睡的无比的踏实,无比的香甜。 因为他知道,白条和花呗再也找不到他了…… 当他梦里苦寻厕所而不得时,这才极不情愿的从梦里醒来。在小太监的伺候下解决了内急后,他悲哀的发现,自己的睡意消失了。 这是多年熬夜加班养成的习惯,只要醒了就再也睡不着。 朱允熥走出寝宫,朝着熟悉又陌生的院子走去。他想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却不知不觉来到白天哭拜的灵堂。 此时的灵堂非常空旷,只有一个佝偻的身影坐在牌位边上,另有几个小太监跪在一旁,不住的往铜盆里扔纸钱。 朱允熥来到铜盆前,从地上捡起一沓纸钱,也学着小太监的样子,一张一张的往铜盆里扔。 不过他这个钱可不是烧给太子的,而是烧给另一个世界逝去的自己。 他想跟自己做一个告别,从今以后他就不是别人,而是真真正正的大明皇孙朱允熥了。 朱允熥烧了几张后,突然听到一个沙哑的声音。 “可休息好了?” 朱允熥闻言抬起头,只见朱元璋正用那双满是血丝的眼睛看着自己,眼神里有悲痛,有绝望,还有几分对自己的怜惜。 朱允熥看到这复杂的眼神,顿时想起前世的父亲。 在另一个时空,也有一个老父亲在承受着这般痛苦吧? 朱允熥想到这里,心里就不由一痛。 因为时空的阻隔,他不能给那个老人半点安慰。 但有些话憋在心里不说还难受,因此,他看了看眼前这个痛失爱子的老人,缓缓的开口。 “皇爷爷,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朱元璋听到这话,惊疑的“哦”了一声。 因为他今天听了太多的“节哀”,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给自己讲故事。 “唉,说吧。” “有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父亲寄予了厚望。他也很努力,很希望自己能成为父亲的骄傲。” “但他的资质有限,不管他如何努力学习,依然达不到其父亲曾经的高度。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依然表现平平,无法让父亲满意。” “虽然他经常因为理念和父亲发生争吵,但有一点始终未曾改变,那就是他对父亲的爱。” “即使他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也希望父亲能放下悲伤,不要以他为念,快乐的活下去。” “这是他最后的遗愿。” 老朱听到这里,只觉得鼻子一酸,干涸的两眼再次溢满泪水。 “皇儿啊!” “这就是你最后的遗愿吗,呜呜呜……” 老朱哭了好一会儿,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劲。 要是按照那孙子的意思,咱皇儿之所以英年早逝,岂不是被咱这个皇帝老子给逼死的? 第二章 难道说,打孙子还能舒缓心情? 老朱想明白这点,脸色立马变得阴沉起来。 “你给咱过来!” “啊?” 老朱看那逆孙傻愣愣的,又循循善诱起来。 “来来,过来,皇爷爷赏你点东西!” 朱允熥听到这话,脸上立马变得开心起来,心里未免有几分得意。 古人这么好骗的吗,自己不过是吐露一下心扉,就把他给感动的要赏我啦? 朱元璋可是皇帝呀,能赏我点啥呢? 给我封王,还是赐给我一座大府邸? 朱允熥越想越美,屁颠屁颠的凑了过去。 “皇爷爷,您想赏我点啥呀?” “孙儿未有尺寸之功,不宜赏赐过重吧?” 老朱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要抑郁了,这孩子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听不出咱话里有话吗? “趴下!” “啊?” 这次老朱没有一句多余的解释,见朱允熥依然傻愣愣的,直接抓着他的脖领子将他给提了起来,随后放在自己的大腿上。 “哼哼!” “咱赏你几个大巴掌,看你这个逆孙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随着一阵颇有节奏的啪啪声,朱允熥总算是明白了,这特娘的哪里是赏赐,这分明是挨揍吗! 只是,自己为啥挨揍啊! “皇爷爷,你凭啥打我,我没犯错呀!” “你没犯错?” “你刚刚那话分明是在埋怨咱,埋怨咱对你爹期望太高,把你爹给逼死了!” “皇爷爷,我不是这个意思呀,我是在说我自己,我没有埋怨您老的意思……” “你也配!” “你当咱不知道哩,你从小就调皮捣蛋,你爹啥时候对你有过期望?” “你那就是影射咱,埋怨咱!” 老朱一边抱怨,一边啪啪的用手在朱允熥的屁股上做动能释放。 然而,让他很不爽的是,打了这么多下,这孙子竟然连哭都没哭一声。 这让他非常挫败,以为自己老了,连个孙子都打不动啦? 老朱想到此处,立马放弃手打,眼神逡巡的看向四周。 终于,他看到一根合适的东西。 这是一个靠在墙边的幡,他一脚将其踹折,然后撸掉糊着的白纸,一根简易的打孙棒就此形成。 重新寻得趁手家什的老朱,再次打起孙子来,那简直是如虎添翼,没两下就把那逆孙打的哇哇直叫。 事实上,朱允熥早就疼的受不了了,之所以没哭出来,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应该是个大人,哭出来太丢人了。 如果他要是知道这份坚持,非但没给自己带来尊重,反而促使了老朱的技术革新,他一定毫不犹豫的放弃原则,用最凄厉的声音哭出来。 老朱一边听着逆孙的哭喊声,一边挥舞着短棒,一边骂骂咧咧的训斥着。 “你个逆孙,咱让你胡说八道!” “你个逆孙,咱咋就残暴不仁了!” “咱对你严厉,那不是望着你好吗,好继承咱的皇位,管好这大明的江山!” “咱不就是骂了你几句,你咋就能扔下咱自个走了,呜呜呜……” “咱打死你算逑,你个不孝子啊,呜呜呜……” 老朱一开始还是打逆孙,训逆孙。可训着训着,感情不由自主的转移到朱标身上,将对朱标的怨念全都倾泻在逆孙身上。 朱允熥也听出不对劲来了,这尼玛啥情况,还有打着孙子骂儿子的玩法? 那现在是啥意思,我这是在代父受过? 朱允熥想到此处,哭的更伤心了。 这顿打挨得冤死了,简直比窦娥都冤! 老朱在朱允熥身上尽情的发泄着,直至听到朱允熥的哭声都变调了,这才猛然醒转。 嗨! 咱也是老糊涂了,跟个孩子较什么劲啊! 老朱想到此处,突然变得意兴阑珊起来,将手里的棍子往地上一扔,然后扒开逆孙的裤子。 嘶…… 老朱看到逆孙那被自己打的不像样的屁股,恨不得抽自己几巴掌。 “来人,传太医!” 不多时,太医颠颠的扛着药箱跑来。一看到还是白天那位皇孙,太医不禁愣了一下。 “陛下,二皇孙殿下又咋了?” 老朱听了太医的话,又看了看趴在椅子上抹眼泪的逆孙,脸上闪过一丝羞愧。 “咳咳……” “这逆孙不听话,毁坏了咱皇儿的幡,被咱给揍了一顿!” 朱允熥听到这话,再次“哇”的一声哭出来。 这次不是疼的,是被那臭不要脸的老头给气的! 分明是那臭不要脸的老头自己踹折的,竟然也能怪到自己头上? 太医看了看地上段成两截的幡,只觉得一阵牙疼。 他早就听闻太子的次子顽劣不堪,没想到在太子的灵堂还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唉!” “二皇孙殿下确实过于顽劣了,但陛下也不宜苛责过甚……” 老朱心里毕竟还有几分愧疚,尤其在听到那逆孙撕心裂肺的哭声后,更是有心里一阵发虚。 “文杰,你看着孩子伤势重不重?” “咱刚才也是在气头上,下手也没个轻重,莫不是把孩子给打坏了吧?” 郝文杰闻言赶忙上前查看一番,看到朱允熥被打的血肉模糊的屁股,也是一阵头皮发麻。 都说太子是皇帝的逆鳞,可这逆鳞也太大了吧? 不管咋说,这孩子都是太子的亲生儿子,皇帝陛下的亲孙子,他怎么下得去这个手? 虽然郝文杰心里腹诽不已,但这种涉及皇家之事,他还是不敢多嘴的。 “回禀陛下,二皇孙殿下伤的确实很重,但好在不伤及根本,只是一些皮肉伤,敷上药过几日就能痊愈了。” 老朱听到郝文杰这般说,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那就给孩子上药吧!” “上最好的药,不用顾惜成本!” “臣遵旨!” 郝文杰给朱允熥上完了药,老朱立马叫过来两个太监,抬着逆孙把他送回宫。 老朱看着朱允熥离去的背影,突然感到一阵困乏,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哈欠。 郝文杰听到这个哈欠,真如久旱逢甘霖那般欣喜啊。 自打太子去世,陛下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 而且谁都不能劝,谁劝跟谁急! 现在陛下自己困倦了,应该能好好睡一觉了吧? 老朱在打完哈欠后,心里也是陡然一惊。 咦! 打完那逆孙后,咱竟然不那么悲伤,胸口也不像之前那么堵得慌了。 难道说,打孙子还能舒缓心情? 就是这事太费孙子了,要不然可以定为常例! 郝文杰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陛下,可是要回宫?” 老朱借坡下驴的轻轻“嗯”了一声,郝文杰立马命人张罗起来。 “来人,快快,抬陛下的步撵来,陛下要回宫啦……” 老朱确实困惨了,在坐步撵回宫的路上就打起了鼾声。 郝文杰听着老朱那均匀的鼾声,开心的直抹眼泪。 皇帝陛下太不容易了,这么大一把年纪,还得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 这些天很多人都担心皇帝陛下扛不住,现在见到陛下放下悲伤,他是真心为陛下感到开心。 只是有一个问题让他想不通,皇帝陛下的心结怎么突然就打开了? 要是搞明白这件事,以后陛下再次陷入悲伤之时,也好拿来劝慰陛下呀。 如果某个趴在床上的皇孙知道郝文杰的这个想法,一定会挣扎着爬起来对他说一句。 郝文杰,我劝你善良! 第三章 他搞出这个怪相是寒碜谁呢? 朱允熥被小太监抬回寝宫,骂骂咧咧的哼唧了好一会儿,才昏昏沉沉的睡着。 这一次的经历,给他带来巨大的阴影,让他意识到哪怕穿越成皇孙,也不能乱说话。 否则,就会有无妄之灾。 当他再次醒来时,疼倒是不怎么疼,只感觉饥肠辘辘,饿的心发慌。 他当即叫过一个小太监,让他给自己搞点吃的,然而小太监的回答却让他崩溃。 “回禀殿下,咱们寝宫内没吃的,您还是暂且忍耐下,等天明了去太子妃寝宫用膳吧。” “那现在是几点,还有多久到天明? “现在约莫五更了吧?” “奴婢刚刚打盹的时候,隐约间听到外边的梆子声响了五下。” 朱允熥听到这个答案再次崩溃,五更是几点到几点呀! 但显然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因为古人的时间观念是非常薄弱的,白天看日影,晚上看沙漏,计时工具的简陋,也没法催生准确的时间观念。 朱允熥在心里痛定思痛,等自己伤好了,一定第一时间给自己做个手表。 如果手表技术难度太高,那就做个怀表。如果怀表也做不成那就做钟。 然后多做几只,送糟老头子一只,哼哼! 既然饿的睡不着,朱允熥也不管小太监困不困,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闲聊起来。 “喂,你叫啥来着?” 朱允熥这样说的时候,还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稍微解释了下。 “太医说我这是离魂症,很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 小太监没有丝毫怀疑的点点头,表示明白对方的病情。 “回禀殿下,奴婢王德。” “那你是不是排行老三?” “殿下记起来啦,奴婢确实在家里排行老三!” 朱允熥轻“哦”了一声,心里暗道我记起个鬼,我只不过是想到了某个微服私访记而已。 “那你以后就叫三德子吧!” 王德闻言非常高兴,赶忙给朱允熥行了个大礼。 “奴婢谢殿下赐名,奴婢以后就叫三德子啦!” 第四章 只当了四年皇帝的废物,哪来的脸对我说教? 吕氏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温和的对朱允熥说道。 “允熥一定是饿坏了吧,母妃这就命人传膳。” “是啊!” “我半夜就饿醒了,一直盼着吃饭呢!” “麻烦你让他们快点,我都要饿死啦!” 吕氏听了朱允熥的话,敏锐的察觉到异常,这小崽子刚刚直呼“你”,而没叫自己母妃! 吕氏意识到这点,心下当即有些不快,但又不好发火。 毕竟,她立的人设就是温良恭俭,贤良淑德,怎能轻易发火呢? “允熥呀,这可不行。” “宫里有宫里的规矩,你大哥和其他弟弟们还没来呢,怎么能先行传膳?” 朱允熥闻言有些烦躁的道。 “那你在这儿废什么话,还不赶紧催催他们去!” “你……” 吕氏就算再有涵养,被朱允熥接连冒犯,也有些破防了。 这小崽子以为自己是谁,是他的老妈子吗? 本来本宫是想让你多活几年的,可眼下你如此不识抬举,那就休怪本宫无情了! “你先不要急,母妃这就派人去催催……” 吕氏终究是克制住了,快步走出膳堂,站在门外大口的喘气,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情。 在吕氏转身出去的一刹那,朱允熥看着吕氏的背影,脸上闪过一丝冷笑。 小爷我只要不惹朱元璋,这大明还没人能治得了我! 再者说,你个后妈对原来的朱允熥啥样,你真当我心里没点逼数呀。 你但凡对原来的朱允熥好点,也没有我穿越的份呀! 朱允熥刚刚在膳堂好好观察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瘦弱,矮小,脸色很差。 他初步判定,自己这具身体至少是长期营养不良,至于有没有慢性中毒之类的症状,就得改天找御医好好探讨探讨了。 因为按照一般的穿越逻辑,都是原主的灵魂长期遭受不公待遇而崩溃,穿越者才能穿越成功。 由此推断,这个跟朱允熥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后妈,绝对有着最大的嫌疑。 因此,他也就没必要对其客气,更没必要再称呼其为母妃。 说白了,这些都是借口,其本质原因就是朱允熥不想向这么年轻的一个女人喊妈。 朱允熥又等了一会儿,朱允炆、朱允熞等人才陆陆续续走进膳堂。 朱允炆非常礼貌的跟他打了招呼,朱允熞则小心的挨着椅子坐了半边屁股。 朱允熥一看他这动作,就知道昨天有人在他的屁股上做动能释放了。 不过想想也对,要是换成自己是吕氏,也绝对饶不了这逆子。 在太子的灵堂大笑,还说再也不用装哭这等大逆不道之言,不当场打死已经算吕氏舐犊情深了。 众人坐齐后,负责传膳的太监陆陆续续将早膳端进来。 朱允熥看到吃的只感觉更饿了,不住的吞咽口水。 虽说早餐并不丰盛,无非就是粥、糕点、锅贴、汤包等寻常之物,在配合几道炒菜,外加一个羊肉萝卜粉丝汤。 但这对于饿了半宿的朱允熥来说,已然是无上美味。 几乎是食物刚放道桌子的一刹那,朱允熥的手就抓了一块糕点塞嘴里。 他的这个举动,直接将桌上的众人吓坏了。 因为吕氏治家甚严,父母长辈没上桌之前,他们这些当子女是不能动筷子的! 朱允炆见朱允熥又把一盘锅贴,还有一笼汤包放在拽到自己面前,实在是看不过眼了,赶忙训斥道。 “二弟,你怎么能如此无礼!” “母妃还没上桌呢,你竟然先吃,这是有违礼法的!” 朱允熥闻言白了朱允炆一眼,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段历史信息。 建文四年,朱棣攻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你个只当了四年皇帝的废物,哪来的脸对我说教? “大哥,更正你个错误,那是你母妃,不是我母妃。” “我母妃常氏早就去世了!” 朱允熥怼了朱允炆一句,随即甩开腮帮子胡吃海塞起来。 他的这个豪放作风,顿时引起太子府几位庶女的艳羡。 其实她们也饿了,但她们却不敢像朱允熥那般,只能忍气吞声的等待。 因为朱允熥再不济,将来也是要封王的,而她们的未来则完全掌握在吕氏手中。 如果惹恼了吕氏,将来给她们找个窝囊夫君,她们一辈子就毁了! 吕氏在门外吹了好一阵风,这才觉得缓过几分劲来,可当她刚踏进膳堂,看到朱允熥那小崽子大快朵颐之时,再次被气了个半死。 朱允熞昨天刚挨了吕氏一顿胖揍,此时正想讨好母妃,给自己争取点好印象呢。 因此,见到吕氏走进来,当即站起身来告密。 “母妃,朱允熥不等你就先吃饭,刚刚大哥训斥他,他还说你不是他母妃,他母妃早就死了!” 吕氏听到这话,气得脸都白了。 但她不敢训斥朱允熥,只能将怒气去撒到朱允熞身上。 “闭嘴!” “母妃一直教导你兄友弟恭,你就这么说你兄长?” “我……” 朱允熞闻言委屈极了,心想我这不是在维护您吗? 朱允熥倒是听懂了,这吕氏是在指桑骂槐。 但他不在乎,因为他早就确立了发展方针,用不了多久就要搬出去住了。 不过,在搬出去之前,他倒也不想跟这个继母闹得太僵。 毕竟,自己还得在她眼皮底下讨生活呢。 如果对方故意给自己下绊子,这日子也肯定不会太好过。 “太子妃,我刚刚实在是饿极了,顾不上那么多规矩,还请您大人有大量饶恕则个。” 吕氏听到这话,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微笑。 “允熥这话言重了,我跟你母妃可是情同姐妹,一直将你当成自家孩儿一般看待,怎能生你的气呢?” “你若是饿了就尽管吃,如果不够,本宫这就命人重新整治,务必让我儿吃饱吃好。” 朱允熥闻言也不客气,直接将桌子上唯一的一个羊肉锅子端到自己面前,就这汤盆喝了起来。 “那就有劳太子妃啦!” 吕氏见到朱允熥这般无礼,脸色再次变了几变,然后走路带风的做到主座上,使劲的一摔筷子断喝道。 “用膳!” 第五章 你是不是傻,我说的是你亲弟弟! 随着吕氏喊出“用膳”这两个字,满桌子的皇孙、皇孙女才敢动筷子。 即使一大桌子人吃饭,声音也非常小,似乎每一个人都尽量不发出声音,轻手轻脚的夹菜,小口小口的咀嚼。 不过朱允熥除外…… 此时的朱允熥一边从羊肉锅子里捞羊肉,一边抓着汤包滋溜滋溜的喝着里边的汤汁,眼睛还瞄着新端上桌的大包子,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朱允熞看着自己面前的几盘小咸菜,在看看朱允熥那边的羊肉,口水不争气的流出来。 “母妃,我也想吃肉……” 吕氏听到这话当场就炸毛了,心说我管不了那兔崽子,我还管不了你吗! “吃什么吃!” “你父王刚刚去世,你就有心情吃肉,你还配当人子吗!” 吕氏这话一出,刚想夹一筷子炒肉丝的朱允炆,立马收了筷子夹了一根咸菜,放在碗里当摆盘。 其她几个郡主也赶忙低下头,尽量不去看桌子上的荤菜,专心致志的喝着寡淡的粥,吃着素面的糕点和锅贴。 唯有朱允熥恍若未闻,依然自顾自的大吃大嚼。 朱允熥见他们谁都不动桌子上的荤菜,忍不住还站起来把盘子往自己这边挪了挪,气得朱允熞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那盘竹笋炒肉丝,他还一口都没吃呢,就被这孙子给端走了,呜呜呜…… 不过他的哭声只持续了几秒钟,在吕氏拍了一下桌子后,就吓得戛然而止了,然后委屈巴巴的啃着素包子,一边啃,还一边向朱允熥投来愤恨的目光。 朱允熥自然无视了他的目光,但对于吕氏的掌控力却多了一层了解。 这婆娘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这么狠,还能善待自己这个继子? 吕氏强迫自己吃了一会儿,见自家儿子吃的差不多了,就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 桌子上的人听到这个声音,立马放下碗筷,然后正襟危坐的等着太监和宫女进茶汤。 早膳的茶汤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漱口的。 因为里边泡的是花茶,味道清淡,漱口后还能留有一定的清香,是当时的达官显贵的最爱。 吕氏接过茶汤漱了漱口,这才接过真正用来喝的茶,小口的品着。 其他皇孙皇孙女有样学样,不管吃没吃饱,都得跟着吕氏的节奏来。 只有朱允熥不同,他见到太监送来的茶汤,只是指了指桌子的边上,让他放下就行。 因为他还没吃完呢! 也不知是穿越时灵魂融合的缘故,还是昨天莫名其妙挨了顿揍的原因,他只觉得自己很饿。 一盆羊肉都被他干进去了,却只是垫了个底。 桌子上的炒菜、包子、锅贴,已经被他吃的七七八八了,就连粥都喝了三大碗。 现在他正对着包子发起猛攻,一口一个小笼包,两口一个大包子。 他的这个吃相,不仅震惊了一干小朋友,就连吕氏都看呆了。 原则上来说,吕氏在喝过茶后就该起身了,可朱允熥吃的实在是太嗨了,让她也产生了一丝丝好奇。 这孙子到底能吃多少? 终于在朱允熥吃完两屉小笼包,外加七八个大肉包后,这货才满足的擦擦嘴,然后端过边上的漱口茶一饮而尽。 吕氏见状冷哼一声,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随后一甩袖子起身离席。 其他人赶忙跟上,只有朱允熥跟个小海豹似的,靠在椅子上拍打着小肚子。 朱允炆实在是看不过了,走到他身边踢了他凳子一脚。 “朱允熥你还磨蹭什么,不想给父王守灵了吗!” “守灵?” “昨天皇爷爷不是说了吗,让咱们早晚上柱香就行,不用天天跪在那儿守灵。” 朱允炆听到这话都快崩溃了,忍不住怒斥道。 “那是皇爷爷心疼咱们,但咱们当儿子的,又怎能不给父王守灵!” “哦?” 吕氏见朱允炆没跟上,忍不住回头瞪了他一眼。 “磨蹭什么呢,还不赶紧去灵堂!” 朱允炆闻言赶忙跟上,只是走了没两步又回头看向朱允熥,忍不住提醒道。 “你最好也来!” “皇爷爷最看重孝道,对父王的感情更是远飞其他皇叔可比,要是皇爷爷看到你不去给父王守灵,啧啧……” 朱允熥听到这话,顿时想到那糟老头子暴揍自己的场景,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 朱允炆说的对,那老头对太子的感情确实不一般,而且打人是真狠…… 朱允熥想到此处,赶忙往袖子里塞几个大肉包,外加几个煮鸡子,这才颠颠的跟了上去。 他的这个举动,给一旁伺候早膳的小太监看的脸都绿了。 本来贵人们早晨剩下的就够他们吃了,现在一看,他们还得去膳房拿点下人吃的馒头之类才能填饱肚子。 正常来说,宫里的太监宫女是有专门的饭食的,只是下人的早餐,怎能比得上贵人们的美味。 因此,贵人们吃剩下的饭菜,多数都不会浪费,而是被他们偷偷给吃掉。 只是今天摊上朱允熥这样一个大胃王,打乱了他们往常的计划。 朱允熥追上去的时候,吕氏正板着脸教训朱允炆呢。 虽说训斥的内容是他吃饭磨蹭,对已故太子不尊重之类,但朱允熥这个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婆娘意有所指,是在教训朱允炆不该多管闲事提醒自己,只是这些话没法明说罢了。 朱允炆被母妃莫名其妙的训斥,心里非常委屈。他觉得自己没做错,身为兄长不就应该尽到提醒弟弟们的义务吗? 吕氏自然能看出儿子的不服气,但她没有戳穿,只是在到灵堂附近时,将其他皇孙和皇孙女先支开。 “你们先进灵堂为父王守灵,母妃单独交代你们兄长几句话。” “诺……” 吕氏见所有人都进去了,又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这边,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两块肉脯递过去。 朱允炆本来心里还有点小怨念的,可看到母妃递过来的肉脯后,心里立马充满了感动。 母妃虽然嘴上说的严厉,但心里还是爱我的! “多谢母妃!” “吃的时候别让人看见!” “儿子晓得了。” “别忘了分你弟弟点。” “朱允熥吗?” 吕氏听到这话直接破防,恨不得给这死孩子两巴掌。 “你是不是傻?” “他吃的比猪都多,还用得着你惦记!” “我说的是你亲弟弟朱允熞!” 第六章 大明何人可立嗣君? 奉天殿内文武虽然分列两班,但依然挡不住他们那颗八卦的心。 哪怕离着大殿老远,都能听到里边跟一锅粥似的喧哗声。 他们议论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陛下咋突然召开朝会了? 自打太子朱标去世,他们可算是过了一段清闲日子。 虽说每天都要去东宫拜祭,但好歹不用像往常那般起早上朝了。 本来他们以为今天也不过是走个过场,来宫里转一圈,等皇帝传旨早朝取消,他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哪成想,他们刚进宫就听到一个噩耗,皇帝要临朝了! 尽管皇帝突然临朝,打乱了一些人的计划。 但不得不说,洪武朝的官员工作能力还是不错的,他们几乎用一眨眼的时间,就把各自的笏板给写满了。 虽说上边有很多狗屁倒灶的事,但写了就比不写强。 因为这是态度问题。 咱大明的朱皇帝可以容忍官员能力不足,但绝不容忍他们在态度上不端正! 众人赶完了作业,心情也顿时放松之下,这才有了闲聊的兴致。 虽然每个人都尽量压低嗓音,说话声音都不大,但架不住人多呀。 乌央乌央上百号人挤在一个大殿里,哪怕是一百只马蜂,也能给你嗡嗡出拖拉机的动静。 “赵大人,您猜陛下今日为何会突然临朝?” “按道理说,陛下现在应该没心情上朝,还没从痛失爱子的悲痛中自拔呢呀……” 礼部尚书赵勉闻言老成持重的摇摇头道。 “我等臣子只需奉公守法,遵守朝廷制度,不可妄议皇家之事,更不可胡乱揣度陛下之心……”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无不扭过头做撇嘴状。 刚刚问话的礼部侍郎,更是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自己咋问了这么个老古董! 尽管赵勉恪守了臣子之道,但众人的八卦之火是绝不会那么容易熄灭的。 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微,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低声的嘀咕一句。 “或许是为太子之后的嗣君忧虑吧……”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东边为之一静,只有站在西边的武官队伍依然扯着大嗓门,在聊着一些他们自己都不懂的问题。 不过,文官这边的寂静也只持续了一会儿,众人在震惊过后立马开始讨论谁最有资格当嗣君了。 “詹尚书依您看,陛下会立谁为嗣君?” “是立长还是立贤?” 古代皇位传承基本上就这两条路,一条是立嫡长子,一条是所谓的立贤。 嫡长制虽然有种种诟病,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不可争议性。 因为嫡长子是按照出生顺序确立的,谁长谁少一目了然。 至于所谓的立贤,这就有点扯淡了。 因为古代的官员是没有资格举荐太子的,某清的某帝倒是搞过一次,官员们也认真的举荐个八贤王出来,然后又被皇帝给否了。 因此,绝大多数的“贤”,就是看老皇帝喜欢哪个儿子。 如果遇到讲理的帝王,百官还会拿嫡长制抗争一下,举几个古代废长立幼导致国家动乱的例子。 可对上老朱这样的千古一帝,放眼满朝文武还真没人敢劝。 詹微听到众人的询问,无奈的摇摇头。 因为这种事情太敏感,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众人见詹微不说话,就开始放飞自我了,纷纷嚷嚷着陛下可能立长,并给出了合适的人选。 “秦王年长,是诸王之首,或许陛下属意他?” 詹微听着众人的议论只是沉默,没有丝毫说话的意思。不过,刚刚一本正经拒绝八卦的赵勉,却突然来了一嘴。 “秦王戾……” 赵勉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直接让众人哑火。 众人在心里默默一合计秦王朱爽这些年干的那些烂事,以及太子从西安归来即卧病不起,直接在心里将这个货给pass。 他们这些官员伺候个老朱已经殊为不易,要是再来个秦王这样的混蛋,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再者说,大明朱皇帝虽然待下严苛,但好歹还讲点道理。要是换成秦王朱爽这样的暴君,他们每天出门之前还真得写好遗书了。 既然立长不行,那就只能立贤喽? 于是乎,众人的目光又聚焦于秦王之下的皇子。 “晋王治理封国也不错,颇有贤名,还是嫡子,也有一定可能。” “燕王屡破北元,在诸藩王中武功最盛,立他的可能也很大。” 武官那边听到“燕王”两字,也参与进来,一致认为燕王最贤。 虽然大殿中议论之声很大,但多数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真正的大佬是不会轻易发表意见的。 就在众人讨论正欢之时,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 “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随着这声陛下驾到,大殿左边廊柱后的乐师,也敲起了叮叮当当的钟鼓,给早朝增添了一抹庄严肃穆的氛围。 不过,这钟鼓之声可不仅仅是烘托气氛,也起到类似广场舞的节拍作用。 若是没有这音乐节奏的提示,这一百多人的大型磕头表演现场,是很难达成整齐划一效果的。 老朱在这悠扬的音乐声中,端坐于步撵之上,被十六个锦衣卫抬着从丹墀上进入大殿,又在百官的注视下走下步撵,坐到自己的龙椅之上。 随后就是百官朝拜,行三叩首之礼。 礼毕后众人起身,偷偷抬眼向龙椅之上望去。只见多日不见,皇帝的脸色憔悴了许多,身形也瘦弱了许多。只是那威严的表情,以及如同鹰隼一般犀利的眼神没有丝毫变化,仿佛依然可以直视人心,让人无所遁藏。 老朱自动无视了底下官员的冒犯,而是一个接一个的点名。 每一个被点名的官员,都会从队伍里出来,并从西边的台阶走上去,站在老朱旁边汇报工作。 老朱则是当场决断,绝不拖泥带水,行政效率极高。 一上午的时间倏忽而过,老朱也当场处理了几百件事。 大到某地遭了灾,小到某部买点纸,事无巨细没有他不管的。 这就是老朱的日常,忙碌且充实。 不过今天比起往常还是有点不同,那就是临近散朝之时,老朱从百官中提溜出几个老成持重之人。 六部尚书,外加朝中九卿。 “咱有一事难决,请诸君议一下。” “咱皇儿故去多日,敢问诸卿咱大明何人可立嗣君?” 老朱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在心里暗暗惊呼。 这一刻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