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令:开局抄诗就名扬天下李牧》 第1章 开局就是战场 大周,冬,满天大雪,天空中弥漫着一丝肃杀,北境边关。 “退了,荻人退了。” “喔……哦……” 靖北县城,城墙上传来一阵阵欢呼声。 城墙外,密密麻麻堆积着无数尸体,荻人士兵正抬着一具具尸体向后撤离。 …… “大人,大人。” 李牧在一阵摇晃中睁开了了双眼,胸前一阵剧痛传来,扫视了周围一圈,不大的阁楼里躺满了伤兵,正在呻吟哀嚎着,迷茫的说道。 “你们在拍戏?你们是哪个剧组的?我什么时候进剧组了?” “大人您在说什么呢?”一个穿着盔甲,身材魁梧的将军看着李牧,疑惑问道。 周围士兵也投来了疑惑的目光,大人这是受伤癔症了? 突然脑袋一阵剧烈的疼痛,李牧捂着头,一阵阵记忆碎片涌现了出来,自己是穿越了,这是一个名为大周的朝代。 前身也叫李牧,出生于商贾世家,幼童时期手握书卷,金榜题名,北境上任县尊,战场,刀兵,零零散散的记忆。逐渐汇聚成了他熟悉世界。 荻人三天前南下犯边,烧杀抢掠,边境多个县城被攻破,百姓死伤无数,前身靖北县令还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好官,得知荻人来犯,提着剑亲自上城墙督战。 有了县尊的的加入,将士们士气高涨,抵挡住了荻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以往的话荻人来犯,打个一两次,攻不破城的话也不会浪费时间,就撤了,但这次却是不同往常,荻人三天了还未退去而且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 李牧也察觉到了不对,一边派人向边关守军镇北军求援,一边与靖北县的县兵们死守着,今日的荻人进攻异常的猛烈,乱箭中胸口被一箭射中当场便领了盒饭。 李牧一阵愣神,看了看胸口,箭已经被取出,简单的包扎着。 “离开这里。”李牧回过神来的第一反应就是。 一边想着一边就要起身。 “大人有伤在身,不宜乱动。”说着便被穿着盔甲的将军按了回去。 “……”李牧再起身,再被按了回去。 “扶我起来。”李牧也不再挣扎,眼神不悦的开口说道。 这特么哪来的二愣子。 盔甲将军闻言不解,看到李牧扫过来的眼色不善,还是急忙扶起了李牧。 李牧起身便往外走去,刚出阁楼一阵寒风袭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一直跟在身后的盔甲将军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了李牧。 李牧感激的看了一眼盔甲将军,稳住身形快步向着城墙下走去。 “大人要去何处?”盔甲将军铁塔般的身子挡在了李牧身前。 “我要下城去。”李牧往边上一绕。 “大人说过要与靖北城共存亡的。”盔甲将军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往边上一靠,依然挡住了李牧。 神经病吧,命都没有了还共存亡,李牧不过是一个21世纪生活在红旗下的小人物,到现在他还是没能接受自己穿越的事实。 “我受伤了需要休养。”李牧捂着胸口,继续绕步。 “可是大人如果现在离开,雪一停,荻人就会发起进攻,您不在城上,我们怕是经不住一轮进攻,靖北县就会被攻破,咱们抵抗了三天,杀了不少荻人,城破了荻人肯定要屠城泄愤的。” 盔甲将军眼神中闪过一丝绝望,但是这一次却没有阻拦李牧。 李牧停下脚步,转身扫了一圈,战斗刚结束城上将士都在快速的打扫着战场,听到两人对话都停了下来,看着李牧。 李牧扫了一圈发现,这些士兵们很多小的只有十一二岁,年龄大的头发都花白,靖北县打了三天。 虽然守住了可也是伤亡惨重,前身便组织了城里民众上城抵御荻人,只要能坚持到镇北军到来,靖北县就有救了。 对上这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李牧心中不由来的感到羞愧。 又抬头看了看盔甲将军,记忆中盔甲将军叫周庭是靖北县的县尉,统领着靖北县的兵马,脑子虽然一根筋但武艺却很高强。 “我只是下城去找点药,取一些东西。”李牧鬼使神差的说出了这一句话,说完自己也是一愣。 “大人需要什么直接吩咐一身,下官招人给您取来便是,大人有伤在身,何劳亲自跑一趟呢。”周庭关心的道。 “文化人的事你懂几个?”说完却是转身往城墙上的阁楼里走去。 闻言周庭尴尬的挠了挠头。 “帮我准备纸笔。”王腾声音传来。 “好勒。”周庭心中一定,嘴上答应着。 李牧反回阁楼,靠在了柱子上闭目养神,脑海里整理着这个时代的讯息。 这个朝代是大周朝,大周地域广阔,异族强盛,这个天下有,儒道,佛道,武道,道家,仙门,妖魔,诡异。 儒道才气在身,七品进士及第,可勾动天地元气,诗词亦可杀敌。 佛门普度众生,慈悲为怀,修行法术可救苦救难,亦可降妖除魔。 武道一途锤炼自身,精练肉体,气血如龙,也能力大如牛,开山裂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道家一派,修行之道,可增长寿命,道家法术更是威力莫测,驱妖震邪。 仙门,则可通灵修仙,修成地仙,一身修为可翻江倒海,举世无敌。 妖魔诡异,妖力强横,神出鬼没,一爪可毁灭千丈山峰,妖气滔天,无所畏惧。 回忆着前身的记忆,李牧松了一口气,前身进士及第出身,要说才气虽然不多,但好歹可以勾动天地元气,至于才气。 呵呵,李牧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中华上下五千年,唐诗宋词,那么多大佬,诗词堆都能堆死你。 李牧靠在柱子上努力的想着自己学过的唐诗宋词,很多他一时半会也是想不起来,毕竟十几年没有摸过课本了。 “哎,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李牧吐了口气。 想了半天只憋出来一句“卧槽。” 第2章 地球古代大佬 恐怖如斯 靖北城墙,雪慢慢停了下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快要塌下一般。 “荻人,进攻了。” 正在闭目苦思的李牧被城上的士卒高呼声惊醒。 他睁开眼睛,朝城墙上走去,一眼望去,只见一大片黑压压的骑兵从远处疾驰而来,在城下铺成一条长龙,旌旗招展,黑压压的一片,仿佛乌云盖顶一般。 “荻人,荻人......“ 随着城上的士卒高声呼喊,休息中的士卒们纷纷起身冲向城头,矮身缩在墙跺之下,李牧正要上前,却被周庭一把拉住。 不待李牧开口,只见天空突然变黑,接着只见满天箭雨朝着城上倾泻而来。 密集的箭羽划过白纸一样的空气,发出噼啪的声音,士卒们纷纷举起手中盾牌,遮挡着那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箭雨。 一轮箭雨过后,荻人的步卒已经冲到了城墙下架起云梯,城上士卒纷纷起身,抱起滚木巨石向下砸去。 只听轰隆几声巨响,冲在最前面的荻人士卒被砸倒在地,城下也顿时血流如注,浓郁的血腥味在寒冬中弥漫开来。 “弓弩,给我射死他们!“ “弓弩准备,放!“ 周庭怒吼着,只见一排排士卒弯腰将手中的长弓搭好,然后将箭矢上弦,拉动弓弦,只听嗖嗖的几声。 无数的利箭破空而出,带着凛冽的杀意直奔城下,眨眼间,城下的荻人士卒一排排倒地身亡。 李牧看得瞠目结舌,胃中一阵翻滚。 “这就是战争啊。“ 他喃喃低语,看着城下荻人士卒的尸体,李牧脸色苍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哪里见过这种残酷的场景。 正在李牧失神间,已经有荻人的步卒攀上了城垛,然后一个个挥舞刀枪跳跃而上。 “大人小心一些。” 这时的周庭已经顾不上李牧了,说完带着一队人便朝着城上的荻人扑了过去。 李牧呆站在原地,还未回过神来,眼中充满了震撼。 城上的士卒们虽然占尽地势,但是荻人实在太多,攻势实在太猛烈了,登上城头的荻人越来越多。 大周士卒虽然拼死反抗,却仍旧抵不过对方人多,很快便有不少大周士卒倒下。 “大人小心......“ 李牧回过神来一抬头,只见一抹刀光从上而下朝他脖子砍来。 他瞳孔骤缩,本能的想要躲避,却发现自己竟然浑身使不出一点力气。 “噗”! 刀锋入肉的声音响起,李牧瞪大了眼睛看着挡在他身前的大周士卒。 鲜血如泉水一般从他的脖颈处涌了出来,滚热的鲜血染红了他身上的官袍。 李牧看清了,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穿着宽松的大周制式棉甲,面容稚嫩,一只残破的靴子挂脚上,五根冻得乌青发黑的脚趾裸露在外。 少年士卒临死前一刀捅死了他生前的最后一个敌人,倒在了李牧怀中。 眼神中还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一丝不舍,最终还是缓缓闭上了双眼。 李牧眼中发红,看着城墙上一个接一个倒下的大周士卒,抱起少年的尸体,转身走进了阁楼中拿出纸笔。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牧一边挥笔写着,一边大声用仅有的一斗才气高声吟颂,声音传遍整个靖北城。 笔停,语落。 靖北城上方,随着李牧最后一个字的落下,一道金光划破了灰蒙蒙的天空,照在了缓缓腾空的李牧身上。 随后向四周扩散而去,笼罩了整个靖北城,金光撒在城上正在作战的大周士卒身上。 令所有人都精神一振,驱走了所有的寒冷和疲惫。 沐浴在金光下的城中百姓们顿时感觉暖洋洋的,浑身充满了了力气。 “这是……” 异像,诗传千古的儒道异象! 城上的士卒,城中的百姓,都呆呆的看着这一幕,生活的边境的他们何曾见过这等天地异像。 只是听起从繁华大城来的行商提起过,就算是繁华的大城这种诗传千古的天地异像,也是几十年难得一见。 天地元气涌动,一缕缕才气朝着李牧涌去,胸口的箭伤居然在慢慢的愈合着,头顶一青一白两股气息并排而立。 青色乃是官运,长五尺代表着李牧七品官身,另外一股白色长九寸,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增长,一直增长到了两斗五寸方才停了下来。 儒道一脉,才气分八斗,每斗九寸,才气乃是自身文采,读圣贤之书孕养而成。 要知道李牧前身十年寒窗,进士及第方才孕养一斗才气,当今天下顶尖大儒也不过七斗才气。 除了读圣贤史书孕养才气之外,也有惊才艳艳之辈写出传名传千古的诗词文章,得天地认可,引才气入身。 李牧此诗一出,引才气入体暴涨一斗五寸,直呼地球古代大佬恐怖如斯,牛逼。 站立在空中李牧一低头,发现自己立在了半空心中一跳,踩试着脚下。 软绵绵的仿佛踩在海绵上一般,试了试确定不会掉下去之后。 看了看城墙外黑压压的荻人大军,突然心生豪气,拔出长剑,引才气入体勾动天地元气一剑挥出喊道。 “大周的儿郎们,保家卫国报君恩,给我宰了这些荻人的兔崽子们。” 金光之下的周庭一扫疲惫,精神大震,就连身上伤势都在慢慢愈合,跟着大吼。 “兄弟们,县尊大人有令,给我杀,宰了这些兔崽子。” 说完大刀一挥,直接把挡在他前面的荻人士卒劈成了两半。 沐浴在金光下的大周士卒,看着屹立在城墙上空的县尊大人,嘴中喃喃念到。 “保家卫国报君恩。” 浑身热血沸腾感觉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杀……”书包阁 提刀朝着荻人砍去。 李牧一剑挥出,才气引动着天地元气带着一抹金光朝着城墙之上斩去。 城下荻人的步卒们刚爬到城垛之上,便觉眼前突然一暗,紧接着一抹金光掠过,。 噗嗤“,噗噗” 一声轻响,只听到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那荻人的步卒们便如断线的风筝般被斩下城墙。 有了李牧的诗词加成,大周的士卒们状态拉满,登上城墙的荻人纷纷被斩于刀剑下,大周士卒越战越勇。 反观荻人士卒,士气大落,变得慌乱起来。 城外,中军大营中,荻人大将拔拓延吉看着靖北城上的天地异像,心头也是一震。 “难道靖北县有大周的大儒在城里?” “将军,将士们士气低落,收兵吧。” 一个万夫长看着拔拓延吉说道。 诗成千古,天地异像,不可战,拔拓延吉也知道,在战下去也是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于是便下令鸣金收兵。 …… 与此同时的大周京都,歌舞升平,正在举办着五十年一次的文会,七国才子汇聚大周。 京城繁华,誉为天下首善之大城。 车如流水,马如龙,两侧商铺连绵,牌幡布条随风烈烈鼓舞,自古京都多繁华。 天色欲晚,京都的文渊河上,画舫游船,灯火通明,歌姬乐师声声不绝于耳。 平日里的文渊河本就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聚集之地,如今正值诗会,是七国顶尖才子汇聚之时,更是热闹非凡。 虽说文会是各国才子们为国争光角逐魁首,扬名天下,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周百姓欣赏文雅的风气。 此刻的京都大街小巷中人头攒动,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都在讨论着七国诗会。 一艘名叫“玉楼春“的画舫内,几个一身士子打扮的书生围坐一桌。 其中一个年轻儒雅的青衫公子,正端着酒杯饮了一口美酒后,放下手中的酒杯,看着对面的几个同伴道。 “今日诗会,南晋国才子方旭一首“望天阙”力压各国才子,拔得头筹而我大周,却只是夺得第五而已。“ 说到这里,青衫公子叹息一声摇摇头道。 “我大周自五十年前武国诗会上败北之后,文运便大衰,再也难有出类拔萃之人,真是可惜。“ 听到这话,另外四个书生都点点头附和道:“不错,如今大周虽然文人辈出,可是却没有哪个能比得过南晋国才子方旭的!“ 青衫公子摇头。 “不止是大周,如若接下来的诗会各国没有出彩的诗词,此次诗会怕是南晋国就要夺得魁首。” 众人听完也是摇头叹息,平日里的美酒此时喝在口中已是索然无味。 …… 第3章 大周流水线 “县尊大人威武。 “县尊大人威武。” 看着荻人士卒的退去,县兵们高声的喊着。 李牧收起才气,缓缓落在了城墙之上,看着周围的士卒一脸崇敬的看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 “抓紧收拾战场,休息。”正当李牧准备要谦虚一番,过一把当领导的瘾的时候,周庭的大嗓门传来。书包阁 县兵们立刻高兴的去打扫着战场,虽然也是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又一次打退了荻人,他们还活着,只要活着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李牧嘴角抽了抽,看着朝他走来的周庭很是不爽,也不理他,转身朝着阁楼里走去。 你丫的,这么没眼力见,一辈子县尉到头了。 周庭可看不懂李牧心里想的什么,追着李牧进了阁楼。 “大人真是厉害,要不是大人,靖北城可能早就被攻破了。”周庭很是崇拜的看着李牧。 李牧看着这个浑身是血的汉子,心中还是很受用的,这些军中汉子那都是有一说一,说你厉害,那是真觉得你的厉害,老实人夸人才是最真实的。 “大人厉害的多着呢。”李牧背着手,一副高人模样装着逼走进阁楼。 …… 李牧走进阁楼看着躺在地上少年士卒的尸体,眼里闪过一丝黯然,如果不是他,自己可能又挂了。 “这个少年叫什么名字?”李牧心里想着转过头看着周庭,眼睛红红的。 周庭低沉的开口道:“他是北城中,林铁匠的儿子林牛儿,从小就没了娘,有一个妹妹,跟着林铁匠相依为命,林铁匠一天前死在了荻人的箭下,他就提着林铁匠的刀上了城,说要挣一份功劳让他妹妹过上好日子。” 李牧坐在地上脱下了少年的脚上破烂的鞋子,又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靴子给他穿了上去,吩咐士卒把少年的尸体抬了下去。 安心的去吧,你妹妹我会为你照顾好的,我会让她成为这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李牧望着被抬走的少年,紧紧的握了握双手。 以前没发现,这位县尊大人真是有情有义,周庭在在一旁默默的看着。 …… 如果说之前的李牧还想着要尽快离开这里,但现在那个救他一命,死在他怀里的少年改变了他的想法。 让他对这些士卒百姓产生了一丝责任,不管怎么样他都想要带着他们活下去。 看着不大的阁楼里躺满了伤兵,虽然李牧诗成天象的时候,一些伤已经慢慢愈合,但依然有许多重伤的士卒是需要药石医治。 李牧起身朝着阁楼外走去,一眼望去城上受伤的士卒全都抱着兵刃靠在墙跺之下。 “重伤的士兵都安排在了何处?”李牧开口。 身后的周庭急忙跟了上来,手里提着刚刚找来的一双靴子开口道。 “城下临时搭建了营地,重伤的士卒们都抬到了营地之中。” “传令下去,所有士卒十人一组,百人一队,来回巡逻,不准靠在墙上,两个时辰一换岗,阁楼里轻伤的士卒全部到城下的营地休息。” 李牧看着靠在城墙上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卒,皱了皱眉对周庭说道。 “还有,通知城中妇孺,到营地中做后勤,照顾伤兵,烧水做饭,愿意来的每天一两银子,战后到衙门领。” 周庭立刻叫来了传令士卒吩咐了下去。 …… 李牧来到城下,看着杂乱不堪的营地,皱着眉说道:“找一些人过来,把营地收拾干净,不求多好但是一定要干净,所有士卒不许喝生水,不许随地大小便……” 随着李牧一条条命令发了下去,整个营地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李牧走进了伤兵的营房,推开门一股难闻的味道传来,一个不大的营房内躺着三四十号人,浑身脏兮兮的裹着个破棉被,正在呼呼大睡。 李牧自进了营地,皱着的眉就没松开过,这样的环境如何养伤?冬天还好,夏天的话怕是有多少死多少。 “有妇孺愿意来营地么?” 李牧转身走出营房,对着周游说道。 “有,很多,已经到营地了,大人有什么吩咐?” 周庭快步来到李牧身前。 “吩咐下去,把城中闲散百姓叫来,在多在搭建一些营房,每个营房十名伤兵,让妇孺烧开水,把所有伤兵通通擦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把城中所有的大夫找来,为士卒们医治,告诉他们愿意来的让文书都记录在册,战后本官亲自给他们发银子,速去。” 李牧一边朝着救治伤兵的营房走去,一边对周庭吩咐道。 “我知道,你现在有很多疑问,但是本官现在没时间给你解释,这是军令。” 看着周庭一脸不解的样子,李牧头也不回的说道。 “尊令。” 周庭虽然不明白,但是知道军令如山,既然县尊下了军令,那就要无条件的去执行。 快速的吩咐下去之后,周庭快速的追上李牧说道:“大人,都已经安排下去了,我还派了一个小队去监督着。” 说着两人已经来到了救治伤兵的营房,一个中年行军大夫正在给士卒们处理着伤势。 但当看到医治的过程后李牧不由得双目圆睁,一盆看不清颜色的水,一条破抹布,胡乱擦试了一下伤口,顺手抓了一把药敷了上去。 这是在救人?这样的救治方式,能活下去的士卒怕是不多吧。 中年行军大夫刚处理一个伤兵,外面又抬进来了一个肚子上出血不止的伤兵,行军大夫看了看摇了摇头。 “没救了,换下一个。” “等一下。”士卒们正要抬走李牧出言阻止。 “就一个刀伤,怎么就没治了?” 行军大夫闻言,头也不回的说:“伤口太大,止不住血。” “那……” “不懂就不要说话,没看见这忙着的嘛?” 李牧正要说话,行军大夫不耐烦的打断。 “杨军医,此乃县尊大人,不得无理!“不待李牧开口周庭连忙说道。 行军大夫闻言转过身来,看着站在他身边的李牧,脸色微变,连忙行礼道:“卑职参见县尊大人,大人赎罪,卑职不知道是大人到访,忙昏了头,冲撞了大人。” 李牧挥了挥手道:“伤口太大,可以先缝合在止血。” “何为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