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令燕雨》 第一章 出师不利 “呼...” “哈...” “哈...” 陆令把口罩往下拉了一点,使劲搓着手,然后立刻抱着手,用力地朝着双手中间哈着气,但手心已经感觉不到有什么温度。 凛冽的寒风像是加持了风刃魔法一般,似乎要将他的身体冻裂。 冷啊! 嘶… ... 没办法,他不得不戴好口罩,从领子那里把手插到衣服里,瞬间就感觉到两坨冰块贴在了胸膛上,似乎就在一瞬间,身上的热量也消散殆尽。 这该死的天气! 还有这该死的某果手机,这个时候居然关机了! 不能这么走过去了,逞能... ...xしewen 风雪都不算很大,但是已经到了零下15度,体表温度的下降很夸张,陆令的手脚都逐渐要失去知觉。 今天第一天上班,这要是冻死在半路上,那...算牺牲吗... 300字,全书完??? 离谱妈妈给离谱开门! 现在,他面临两个选择。 往回走是肯定稳的,村子不到两公里,而往前走,虽然他知道小镇应该就在前面,但是毕竟从来没有去过,现在手机没办法导航,走错了就麻烦大了。 做好了决定,他拉紧并不算厚的帽子,把手揣进冰冷的外套兜里,看了看雪地里的脚印,往回大步走去。 ... 在市局培训了一个月,今天陆令正式报到,早上他被送到了县局,在县局办了一些手续,办完后局里派车送他,结果车子到了距离苏营镇还有五公里的村子这里,出问题了。 县城周围的积雪清理的很干净,车子行驶也比较容易,离开县城十几公里之后,路就越来越难走,这车在县城跑惯了,也没准备防滑链,原以为雪地胎没问题,结果还是差点掉进了沟里。 开车的人给他安排在了村子里唯一的商店等着,然后帮他打了个电话,让镇上的派出所过来接他,就先行回去了,现在还在下小雪,车子再不走,可能就回不去了。 本来这是个很好的安排,但陆令看了看手机地图,发现这个村子距离镇上也只有4.5公里,这按照他日常的身体状况,最多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他其实也不是多么好动,只是派出所那边食言了。苏营派出所接到县局的电话后答应过来接,但刚刚答应,就遇到了紧急的案件,全所现在能用的两辆警车都必须出去抓人,让他在这里等会儿。 陆令哪里知道是什么事,但是等了半个多小时还没信,他就打算步行过去。 不就四五公里吗? 用手都能走过去! 但作为一个南方的娃... ... 他来辽东市已经一个多月了,天气一直都很冷,但是他从来没有在户外一次性超过10分钟,总是穿梭于房屋之间和房、车之间。 很多人对北方的冷是有错觉的,因为北方室内很暖和,出去几分钟穿个羽绒服,一点都不难受,但要是在户外时间稍久,失温就很厉害。 每年一到冬季,东北地区脑血栓发病率就飙升,农村没有暖气的地区,除了热炕之外家里的其他屋子都可能结冰,别看现在是2020年,农村还是很多人没有暖气。 当然了,互联网上基本上看不到东北农村的情况,话语权约等于0。 整个辽东市,他们这一批招录的警察一共有27个,而东安县就两个人,另一个被安排在县局里,他被安排在了苏营镇派出所。基层警力匮乏,也许是本着尽早充实基层警力的原则,他就被送到了这里。这还没有到呢,就先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绝望。 ... 啊这... 往回走的路上,陆令莫名有点小激动。第一天就遇到困难,这不是主角模板吗? 想到这里,陆令精神居然好了三分,他开始慢慢踏步跑了起来。 雪天跑步很困难,因为地面有些滑,跑步的时候不能像正常那种用脚尖着地,而是踏步式地往前跑。简单地来说,向前的力主要来自于慢慢加速产生的惯性,脚主要是起支撑作用,但即便如此依然很容易摔倒。 也可能是雪一直没有化,也就没结冰,路边没有车辙的地方不是很滑,两公里的路,踉踉跄跄地还是跑回去了。 风雪打在脸上,陆令感觉到了刺骨的疼,身上的衣物已经形同虚设,鼻子生疼,两只脚就像冰块一样。 看到村子,看到商店的那一刻,仅仅出来半个多小时的陆令还有些激动,连忙过去敲门。 商店这间屋子没人,但是老板显然是听到了有人敲门,从里屋出来了。 “咋回来了呢?”小商店老板是个大叔,倒是挺热心,连忙给陆令开了门,示意他过去烤炉子。 看到炉子,陆令觉得这就是救命的东西,差点上去抱着。他把背包放在了地上,身上除了后背贴合背包这块还暖和一点,其他部位都冻透了,他用力地拍打着身上的雪,手却没太多知觉。 “我错了,我以为能跑过去,结果走了几里地就不行了,这个苏营镇够远的。”陆令看着大叔在给他倒水,感动得泪都快流下来了:“太感谢了...这炉子真是救了我的命。” “啊?”大叔把水放在商店柜台上,上来捏了捏陆令地衣服:“你穿的太少了,鞋也不行,我要知道你这里面没怎么穿,肯定不让你走。” “从来没在户外待这么久,这次算是...真领教了”,陆令都快要把手贴在炉子上了。 “客气啥,要说这派出所也是,为啥不来接你们啊。”大叔晃了晃暖瓶,发现水不多了:“你先烤着,我去缸里舀点水,过来再做上一壶,这一碗有点烫,你等放放再喝。” 老板从商店的内门直接回了屋子,陆令这才想到手机也需要烤一烤,于是搬了了小马扎过来,把手机放在了马扎上。 这个时候,陆令听到有人敲门,他以为是来人接他了,想站起来开门,结果脚麻住了,整个人就僵在了原地。 这种冻僵后的恢复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形容的感觉,他已经感觉不到脚和小腿是自己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依然忠诚地履行着支撑身体的任务。 这僵直了一会儿,商店的老板用烧水壶打好了水,推门回到了商店。 这是典型的住房改建的商店,用的就是家里的一间侧房,卖的东西都是很便宜且常见的商品,一言以蔽之,这里卖的最贵的烟,是利群。 “大叔,有人敲门,我脚有点不方便,您过去看一下”,陆令连忙道。 第二章 回所 老板没有掀开炉子盖,直接把水壶放在了上面,壶下冒出“吱”、“吱”声,接着老板两三步就走到了商店的大门这里,往外一看,和陆令说道:“这不用管,这是村里的醉汉,又来买酒喝,不能卖给他,喝多了容易冻死。” “这天确实是不能喝太多。”陆令表示明白,他刚刚经历了半个多小时的“速冻”,明白这种天气有多恐怖:“你们自己村的,不让他进来没事啊?” “他没有口罩,不让他进来。”老板随口说道。 “额”,陆令点了点头,这理由...行吧... “诶?你手机怎么搁在这里,这太近了,别烤坏了。”老板说着就把马扎往边上挪了挪,然后拿起水壶,另一只手抄起铁棍,把炉子盖放到了地上,用铁棍捅了捅里面的煤,感觉还不用换,这才把水壶又放了上去。 陆令看着这操作觉得有趣,接着烤了烤火,这才慢慢地开始喝水,他感觉自己的身体逐渐又属于自己了,只是脚越来越痒。 “鞋脱了吧,鞋上那么多雪都化了,把鞋烤烤,顺便烤烤脚,这天气可不能把脚冻坏了。”老板看着陆令的样子,说道:“现在条件好了,冬天屋里暖和,我们小时候,手脚长冻疮的可多了。” “额,没事没事”,陆令觉得这样不太雅观。 “客气啥?在村里还在乎这些,听我的,把鞋烤一烤,别讲究那些。”说着,老板就要上手给陆令脱鞋。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陆令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把鞋脱了下来,架在旁边烤,然后把自己的双脚也靠近了火炉,这才感觉到了温暖,但是太痒了,他又不好意思挠。 老板看着陆令,满意地点了点头:“我进屋去收拾一下灶台,你看要是过会儿还没人接,就在我这里对付一口。” 陆令刚要拒绝,看着老板诚恳的样子,还是没有直接回绝,他决定了,如果在这里吃饭,那么就给老板留饭钱。他来东北时间还是太短,并不太了解这里的文化。 烤了一会儿,手机开了机,陆令还以为有什么未接来电或者短信,结果什么都没有,他不得不给苏营镇派出所又打了个电话。 接电话的还是之前的那个女警察:“你还得再等等,我这边前台就剩下我自己了,我走不开,不然我就开我的车去接你了。” “所里是什么案子啊?”陆令有些纳闷。 来之前,他问过一些人,人家都说这边派出所事情不是很多,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派出所什么事能造成这样的调动? “我也不知道,真不知道,我就是个管户籍的。要不这样,如果他们回不来,五点下班,我开车去接你,你在那里再坐会儿。”女警接着说道。 “啊?谢谢谢谢,不过...” “不和你说了,我先去接待群众。”这位直接打断了陆令的话,说完就挂了电话。 这让陆令有些不解,管户籍的? 只剩下一个户籍警了? 这得是什么案子啊? 挂了电话,陆令打开了微信群,结果群里聊得热火朝天。 同一批辽东市培训的这些人,大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天天在群里聊得也比较火热。 当然,即便是同一个群,也大概分为两个群体,一部分是警校生,另一部分是社招生。 陆令就是社招生,今年已经25岁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生毕业。 他导师很器重他,跟他说如果想更进一步,那么可以当个刑警。 六扇门里,好修行。 今天是第一天报到,绝大部分的人还在县局待着没有分配,但是好几个县都听说了这个案子。 案子很简单,今天上午9点多钟,一名女子将车子停在商店门口,进去买一点东西。就是那种普通的小商店,几步远,女子没有熄火锁车。 这时候,突然出来一个男的,跳上车就把车开走了。 这是一起盗窃汽车的案子,但事件很严重。 车上,有个两个月大的孩子。 车子是一辆四驱的丰田越野车,有雪地胎,小偷拉开车门,上了车就跑,当时谁也没有反应过来。而且小偷很快就把车子开到了没有监控的城郊,目前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现在,几个县的警方已经出动了所有能够安排的警力,对主要干道都进行了人工监控,乡镇派出所自然不能例外。 案发地是林南县,距离这边也就是几十公里,所以东安县也迅速开展了行动。 气温太低,蹲守只能以车为单位,无法保证所有小路都有警察,目前的安排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发生这种案子,陆令就不可能催派出所了,他站在窗口往外看,看看有没有可能看到那辆车经过,也算是提前开展工作了。 这是典型的激情犯罪,一般人不可能有预谋。激情犯罪的特点是没有预谋、遇到情景刺激,从而自我失控。瞬间的刺激使行为人产生了兴奋感,有的在达成目的后会停下来,也有的会难以控制自己的兴奋,造成更大的惨案。 陆令曾经研究过这类犯罪,比如,有的行为人本来没有弓虽的打算,只是打算去找个活干,但是在没人的地方看到特别漂亮的独身女性后,一下子就激情犯罪,而事后还很可能继续杀人。 这个偷车贼如果发现车里有孩子...陆令很容易地代入了嫌疑人的情绪中,随即,他推想到了一个很坏的结果。 “你在那里看啥呢?怎么,那个买酒的又来了?”大叔又回了这个屋,往货架里面走去。 “没有,就是看看。叔,您说这个雪啥时候能停?”陆令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今天没戏,雪不大,这种小雪就是慢悠悠地下,咱们辽东市啊因为靠海,又背靠长白山,每年雪都不小。我估摸着,起码下到明天中午。”老板站在了椅子上,从货架最后面拿出了一瓶沾满了灰尘的酒:“我跟你说,这可是好东西,正经的本地粮食酒,60多度,喝完这个就不冷了。” “这是?”陆令有些不解:“您晚上家里来客人?” “你不就是客人吗?看你们单位这个意思,也指不定遇到啥大事了。你们这些刚上班的,单位也不重视,吃了饭,明天一早村里有去镇上的车,我给你拦一辆,你跟着过去就是。”大叔说着,又从货架上顺手拿了两个火腿。 “村子里有去镇上的车?”陆令立刻问道。 “每天早上都有去买东西的,我随便帮你拦一辆就是,这你放心”,大叔说着,又拿了几个咸鸭蛋。 “今天我肯定得过去”,陆令看着大叔准备了这么多东西,连忙拦住大叔:“对了叔,村里有出租车吗?我知道肯定没有专门跑出租的,就是有谁的车能跑吗?我给人家钱,拉我去一趟呗。” 突发这样的案子,别说派出所了,县局压力也很大,没人会顾得上他,此时只能采取这种方式了。 第三章 发案 “那急什么?吃了饭再走,再有一个多小时就天黑了。”这个季节天黑地很早,基本上四点半就暗下来了。 “我们单位应该是真有事了,叔您帮我找个司机行吗?我是真的有点急。”陆令也没怎么和这边的百姓打过交道,看着大叔这么热情,他还真不知道晚上要是留在这的话,到底应该怎么办。 “平时找车,从这边到镇上也就是10块钱,这天气...估计得20吧,我给你打个电话问问,你们的事都是正经事。”大叔开了这么多年商店,倒真是个明白人。 农村有车的也不少,这边没有人专门跑出租,但是给钱也能雇。 大叔把酒和吃食放在柜台上,掏出手机,陆续打了三个人的电话,这才给陆令找到了一辆车,马上就能过来。 “太感谢您了,大叔您叫什么名字?”陆令这才发现自己都不知道人家的名字。 “我叫王勇,叫我王叔就行。” “我叫陆令,以后就在这边派出所工作了,回头有啥事可能再来村子里,到时候再来谢谢您。”陆令就背了一个大包,里面都是服装等,确实也没办法给大叔留个礼品啥的。 “客气啥,你和我儿子岁数差不多了,他在南方上大学,那边寒假短,这还没回来呢”,大叔说道:“这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你们单位也是,就不能让你们过了年再过来。” “过年...”陆令听到这个词语,不太想继续聊,他轻轻摇了摇头:“工作还是最重要的。” “也对,年轻人嘛。”王勇哈哈笑道。 陆令点了点头,他这会儿身体已经都恢复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背包,和王勇聊起了天气和当地特色。 聊了十几分钟,有人敲门,王勇连忙嘱咐道:“给你找的车来了,你就给他20块钱就行,这已经不少了啊。” 说着,王勇打开了门,让司机进来,简单地聊了几句,司机点点头,示意陆令跟他走。陆令则直接从兜里拿出20元钱,递给了司机。 告别了王勇,他上了一辆面包车。这是一辆长安面包车,因为安装了四条防滑链,这种路况也是没问题的。 “不是咱们村的人啊,咋跑这里来了?”司机有些好奇,这也不像是王勇的亲戚啊。 “去派出所有点事,之前坐的车到这里就没法往前跑了”,陆令不太想和这个司机聊天,从刚刚王勇的行为上也看得出来,王勇不是很待见这个人。 “哦哦哦,这样,也是,这天没防滑链走不了。” “嗯。” “去干嘛啊这是?” “没什么事,辛苦您了。” 司机听到这里,也不讨没趣了,也不开窗户,直接就点了根烟。 这车里本来烟味就不小,这点根烟就更呛了,但是陆令依然一声不吭。 在两人沉默中,大概七八分钟之后,车子就到了派出所门口,陆令说了句谢谢,就背着包下了车。司机则接着开车往前走,可能是顺便买点东西。 苏营镇派出所比陆令想象中要大一些,三层的主楼,旁边有三四间平房,除此之外有个超大的院子,院子里现在停了两辆私家车,看样子主楼的后面还是院子。 前院的雪之前清扫过,但现在又盖上了大约3厘米的厚度,显然这几个小时没人出来扫。陆令背着包,径直进了大厅。 本来他以为这里应该没人,没想到大厅居然有七八个人在排队,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警察正在处理户籍工作,应该就是之前接电话的那个人。 “办户口排队去”,女警看到陆令往前走,直接说道。 “我是之前给你打电话那个,咱们这里的新警。”陆令微笑道。 “哦?你过来了啊?”女警打量了一下陆令,确定这个声音和自己接的电话里是同一个人,点了点头:“你直接上楼吧,现在所里快没人了,就剩下俩辅警,你去收拾一下你的东西去。” “好。”陆令也看出来这个女警很忙,不方便打扰人家,直接上了楼。 出了这样的案子,所里人大都出去了,陆令在二楼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一个人,接着上了三楼。 三楼是个会议室,有两个人在会议室里看电视,陆令就敲了敲门。 “谁?”为首的一个人站了起来:“进来。” 门本来也没关,陆令直接走进来,这里是两个辅警。 “我是新来的警察,我叫陆令,因为所里今天有案子,就自己想办法过来了。”陆令道。 “警察?”老张问道:“有编吗?” “编?”陆令没听明白。 “就是有没有编制。”另一个辅警问道。 “哦哦哦,有的,我刚培训完,今天这是来报到。”陆令还是保持着微笑,但是有点不理解这两位为啥一见面问这个,这过于直接了吧。 “那就是铁饭碗啊,挺好,挺好,今天都在外面忙,你没啥事就休息也行,或者在这看电视也行。”老张明显客气了一点:“我姓张,叫张本秀,他叫王平。” “好的,谢谢了。”陆令没兴趣在这里看电视,他现在心里还在想着正在发生的案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客气了两句,就离开了这个屋子。 二楼和三楼大概有20间屋子,陆令也不知道自己会被安排在哪里,就把包放在了活动室,这地方应该不是别人的私人空间。 活动室很小,只有十几平米,摆了一张台球桌和一些哑铃、杠铃,别的都没有,但是陆令发现,窗头那里居然摆着一个香炉,里面的香还燃烧着。 包里也没啥东西,主要是自己的衣服和制服。他还有两个包,来这里之前,他直接发了快递,估计两天就到了。 之前培训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县局的人会来接他,所以就提前邮寄了。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他这个人不喜欢麻烦别人。 来这边,遇到的这三个人都不太热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他感觉还可以。这三个人虽然性格不太一样,但,能看出来,都不是坏人。 要是没有这个案子,陆令估计会在活动室待到吃晚饭或者等领导回来,但现在他就有一点着急,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派出所现在的情况显然不会给他安排工作,他就开始看起了微信群。有三四百条信息,他爬楼从头开始看,情况依然不乐观,没有任何人找到了这辆越野车的踪迹。 最可怕的是,目前依然没有任何一个福利院、医院有人捡到了孩子。 第四章 案犯自首 从偷车时候的监控录像来看,这个小偷确实是冲着车去的,见到有人没锁车进了商店,实在是没忍住。 也就是说,这个小偷大概率不是人贩子,这种情况下,两个月大的孩子只会是累赘。 现在不光是警方,女车主在抖音上发了视频,已经爆火,当地已经有无数人看到了这个事,都在为此事感到揪心,但至今没有一个人发现了越野车的踪迹。 很快天就黑了。 派出所两辆警车和所长、副所长的两辆私家车陆续返回小镇加油,陆令这才见到了派出所的其他人,所长王兴江也没多说什么,和陆令简单聊了几句,就直接把他编入了序列,跟着一辆警车出去执勤,制服都没换。 这样的安排其实也是陆令申请的,他实在是不能接受就在派出所等着。 和陆令一辆车的,是派出所的副所长孙国龙,今年大概40岁,皮肤很黑,双眼日常都朦胧的那种感觉,一看就是那种很不好交流的人。 对苏营镇派出所来说,来新人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一年最多来一个,有的时候三四年都不来人,按理说谁看到陆令都应该比较热情,但是孙国龙就好像没什么感情一样,简单地安排了几句,就再也没说话。乐文小说网 只要这个嫌疑人不被抓,今天就是不能回去的,汽车的一箱油大概也能坚持一晚上,孙国龙直接安排陆令盯前半夜,盯到凌晨三点叫他,然后就把座椅放倒,直接睡了过去。 要是别人,可能觉得领导是欺负他,但陆令不这么认为,让他现在睡觉是不可能睡得着的,凌晨三点能睡着都不错了。想到这里,陆令还有点佩服孙所,这都能睡着。 陆令现在有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听着车载电台的通知,第二个任务是盯着这个路口,如果有涉案车辆路过要及时发现,第三个任务就是看着车,车的水温过高或者油量太少都需要回去补给。车子水温过高的话,基本上就是缺少冷却液了,这并不能靠熄火、再打火降温,这只是扬汤止沸,还是得回去添加冷却液。 陆令不懂这些,他就盯着就是,如果有异常就把孙所叫醒。 他不是警校生,大学和读研期间都是学习心理学的,对于体制内的尊卑长序没太多的感触,坐在副驾驶上就是勤恳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唯一的问题是漫漫长夜,手机的电不够,而这个车上压根没有充电插口。 都0202年了,警车居然没有车载充电口... 陆令的手机只有45%的电,现在还不到晚上七点,而他要一口气待八个小时,看了看群里,没有什么新消息,就把手机设定了省电模式,然后就盯着车外。 雪花还在飘,他把窗户打开了一点点缝,很快就感觉到了窗户缝那里透进来的寒冷,这让陆令更清醒了一些,但心里还是在牵挂着那个孩子。 ... 来辽东这里当警察,是陆令自己的选择。对于非警校生来说,考警察比一般的警校生难度要大很多,好在陆令各方面能力比较均衡,行测和申论分数都不算低,顺利上岸,来到了这里。 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看着外面的小雪,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孙国龙睡的很香,似乎丝毫没有把这个事当回事,好在陆令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就这样看着雪,偶尔开窗户缝透透气,时间过得也是飞快。 他知道外面有多冷,一层玻璃之隔,温差近50度,陆令擅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但他也知道,人与自然还是无法直接抗衡的。 一直到凌晨一点多,电台突然响了起来,陆令一下子精神了。 “各卡口执勤单位请注意,我是市局指挥中心,刚刚接林南县公安局汇报,今天上午发生在林南县装铺子大街的汽车盗窃案,主犯已经投案自首,请各执勤单位自行安排工作。” 这一条指令通告了两遍,陆令听得很仔细,还想听听有没有其他的内容,电台那边就没声音了。他正想把孙国龙叫起来,谁知孙国龙此时已经把座椅拉起,给车子挂上了前进档。 “孙所”,陆令还是发话了:“咱们这是?” “回去”,孙国龙一点起床气都没有,声音还是没啥感情:“明天估计倒休,但是早上八点半开早会。” “明白。”陆令点头,这才拿出手机看了看,还有12%的电。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案情。 如他之前推测,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小偷在偷走汽车之后,发现车上有个孩子,先是带着孩子跑了半个小时,孩子一直哭。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激情犯罪的小偷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异常烦躁。 他并不是偷车惯犯,以前偷过手机等小件,汽车真是第一次偷,只是知道如何销赃。当他遇到了一辆没有锁的汽车时,一瞬间就冲动了,完全没有思考,下意识地进了车。 开了半个小时,激情过后,他开始烦躁。本来简简单单偷个车,这车私家车,肯定没有gps,去把车牌一换,弄成水车,起码也卖5万。 可是,车上为啥会有个孩子? 为什么有这么个碍事的东西!烦死了! 本来多顺利啊! 这孩子,毁了他的好事!!! 他当然想不到,要不是外面太冷,要不是妇女怕孩子冻着,要不是开暖气不能熄火,这车也不会不锁。 如果能想到这个层面,那么他自然不会怪这个孩子。 他想不到。 他就觉得自己完美、运气绝佳的盗窃,被这个小屁孩给毁了! 你哭! 你他妈哭什么哭! 一气之下,偷车贼直接就把孩子扔到了远郊的路边。 零下15度,两个月大的孩子,可能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彻底失去了生命。加上路边雪比较厚,孩子被埋在了里面一直也没人发现。 跑掉之后的小偷在电台里也听到了他自己被警察通缉的情况,哪里也不敢去,停在树林里躲了一天,到了晚上天黑,车子快要没油了,开车想去卖,但是这次和往常不同,曾经胆子很大的大哥,死活不收他这辆车,一万块钱都不收,只是把他赶走了。 他甚至都没有钱加油,也不敢去加油,更不知道该怎么办,车子没油了之后,他在车上冻了没多久,最终打电话自首了。 孩子被找到的时候,已经冻硬了,皮肤呈现鲜红色,脸上露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知对这人间是什么评价。 这就是全部案情,冰冷得让人心凉。 陆令看着孙国龙木然的样子,不知道要不要把这个信息告诉他,但他自己确实是太难受了,还是张口说道:“孙所,那个小偷把孩子扔外面了,小孩已经冻死了。” 孙国龙可能是踩了一脚刹车,有防滑链的车子都出现了一定的打滑,接着车子继续向前行驶,他像是并不在意似的,轻轻点了点头:“嗯,知道了。” (真实案件改编,真实案件比这个要更残忍一些。已经枪毙。) 第五章 聚餐 回到派出所,他们这辆车应该是第一个回来的,大厅里一个人都没有,孙国龙直接上了二楼,他是昨天值班的,但是今天这么晚了,可能是不打算回家了。乐文小说网 陆令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他今天挨过冻,挨冻的感觉他非常非常清楚。人类是很难共情的,而陆令本身就是学心理学的,他的感触远比一般人要深刻。 这就是公安吗? 陆令对自己未来要面对的东西,多了一丝了解。 走了会儿神,陆令这才发现,前台没有值班人员,于是他就在大厅坐了一会儿,其他人也回来了。 今天的紧急任务,很多休班的警察和辅警都回来了,这会儿陆陆续续回来了六七个人,也包括所长王所。 “诶,陆令啊,你没睡觉,正好,一会儿大伙去吃个便饭,你也一起,认识认识大伙。”王所看到陆令,拍了拍肩膀。 “啊?领导,我不饿”,陆令虽然晚上吃的也不多,但是丝毫没有胃口。 “你自己看”,王所也不强求:“我上楼换个衣服。” 王所等人上了楼,不一会儿值班人员就过来了,是一位陆令没见过的辅警。 乡镇派出所案子少,尤其是现在这个状态,这半夜已经零下25度了,前台值班的在床上眯着就行,有电话就接电话,没电话就睡觉。 这样的气温,报警的不多。这些年条件好了,汽车、公路都有,据说几十年前条件差的时候,晚上就算有命案都不去,等天亮了再去。半夜出警,警察很可能冻死在路上。 “诶?你是?”这位看到陆令,以为是报警的,直接问道。 “我是新分配的警察陆令,刚刚和孙所一起出去执勤了,您贵姓?”陆令很有礼貌。 “哦,新警,那挺好,我叫苏大华,是咱们镇上的人,今天我值班”,苏大华倒是有些热情:“我看两位所长都准备出去吃饭了,你不去吗?哦哦,也是,你穿的便衣,不用上楼换衣服。” “我就不去了,今天这个事心里面有些难受。”陆令道。 “诶,不对,工作是工作。今天第一天来,还是要...”苏大华还没说完,孙国龙打开门进了大厅,苏大华立刻不说话了。 第六章 萝卜坑 这老板还是很效率,也就是十几分钟,一大把烤串就上了桌,吱吱冒油的那种。 本来陆令一点胃口没有,但是王所给他递了几串,还关心他能不能吃辣,他闻着这么香,也就有了些食欲,毕竟这都半夜两点了。 他看得出来,王兴江这个人还是有点领导气质的,面子上的事情做得不错,也能体恤下属,这一点比孙国龙强很多。孙国龙不知道经历过什么事,总是不说话,就默默地坐着。 王所带了酒,就是便宜的二锅头,来这里吃饭的人只有两个是今天值班的,其他人除了开车的都能喝,这边人也喜欢酒,所以好几个人都倒上了。 给陆令倒的时候,陆令死活没要,他真喝不了酒。 不喝酒,但是陆令能吃辣,这边摆了一碟辣椒粉,他挖了一大勺,然后把烤串都滚满了辣椒,吃着感觉还挺香! 都说东北的烧烤好吃,还真的不错! 他这么吃辣椒,好几个人也频频看他,但可能还不太熟悉,倒也没人跟他聊这个事。 吃的东西挺简单,前面烤了几十串肉,后面主要就是烤的蔬菜、豆腐之类的东西,上了四个砂锅,然后就是烤饼,估计200块钱能搞定。 吃了一个多小时,陆令现在有些纠结,他不懂应不应该他去结账。倒不是在意这点钱,就是不知道结账好还是不好。 他实在是不懂东北的规矩... 不过,好在他心理素质是真的好,纠结了几秒钟就不在意这个事了,就这样坐着等饭局结束。 他本以为,因为有人喝酒,这起码能吃三四个小时,但这种便饭,一个人最多也就是两杯酒,喝完抓紧撤,还得睡觉,一个小时后就吃完了。 账单是王所亲自去付的钱,还和老板娘争执了一段,老板娘不收钱,王所非要给,总归还是打了九折。 饭后回去,王所给陆令安排了一间屋就走了,陆令去活动室拿自己的包。他还特意看了一眼,发现香炉里的香有人换了新的,也不知道是谁换的。 住的屋子里一共四张床,有两张上面有被褥,剩下的两张都是空的,他找了一张靠近暖气的,就开始收拾东西。 睡觉之前,他还是给手机定了闹钟,明天早上八点半的会。 这第一个晚上,他就有些无法入眠。 已经凌晨四点了,睡不着。躺在暖气片旁边,有些热,但心里却暖不起来。 选择警察这条路,他本身是报的市局的刑侦岗位的,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分到了这里。但是也无所谓,既来之则安之。 这陌生的小地方,反倒是给了他额外的安全感,只不过今天遇到的案子太让人心酸。 心中的冰冷和暖气的温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迷迷糊糊地,陆令还是睡着了。 来苏营镇的第一个夜晚就这么过去了。 早上八点钟,天还没亮,闹钟刚刚响了一声,陆令就醒了。他甚至没有洗漱用品,只能去简单地洗了洗脸漱了漱口,换上了警服,就去了隔壁的会议室。 一直在会议室坐到9点钟,一个人都没有来。 因为没啥重要的事,昨天又加班了,今天早上的会就取消了,不过孙国龙也没跟陆令说。 陆令看着空无一人的会议室,默默起身下了一楼。 一楼值班室倒是有人,户籍女警在那里忙,除此之外前台还坐着一个辅警,40多岁的样子。 “你就是昨天刚来的警察?”辅警过来打招呼:“我叫梁材华,木材的材,今天早上看群里领导说来了新人了。” “嗯,梁哥好,我新来的,刚刚在会议室坐了会儿,没看到人。”陆令立刻道。 “你不在咱们所群里,早上八点钟的时候领导说了,今天早会取消,安排大家在院子里扫雪来着,扫完雪基本上都休班了。”梁材华拿出手机:“来,你扫我的码,进群。” “谢谢梁哥”,陆令拿出手机,扫了扫码,直接进了群,然后修改了自己的备注。xしewen “诶,你叫陆令?”旁边的女警察这会儿不是很忙,问道。 “嗯”,陆令点了点头:“陆地的陆,命令的令。” “这名字挺有意思,我叫李静静,应该比你大一些。”李静静点了点头。 “嗯,李姐好”,陆令点了点头。 第七章 胡军 派出所上午没啥事,这么冷的天气案件发案率少得可怜,盗窃啥的基本上也没有,一上午除了户籍工作,啥事也没有。 陆令有些不习惯,他其实是想让自己忙碌起来的,倒不是说他是工作狂,而是有事做,心里就有个着落。现在所里谁也不认识,王静静也不是个爱聊天的人,他只能往档案室跑,在里面看看案卷。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有人报警,被诈骗了,陆令想去看看,结果报警人被三组的值班民警曲增敏带到了三组办公室,陆令就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诶?”曲增敏倒是看到了陆令,打了个招呼:“站那里干嘛?” “您好,我是新警...”陆令又做了一遍自我介绍。 “嗯嗯,来来来,过来坐。”曲增敏倒是非常热心:“哪里人啊?” “渝州人。” “渝州啊,好地方,我以前在川省当过兵”,曲增敏听说陆令是渝州人,感觉挺亲切:“你先等会儿,我给她取个笔录。” 被骗的大娘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骗子谎称是她儿子,说自己过年回不来了,找她要1800块钱,大娘今天早上就去镇上的信用社把钱打了过去,中午接到了儿子电话才知道被骗了。 这种诈骗案件还是不少的,因为没有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曲增敏按照治安案件受理了这个案子,然后给了大娘一张受案回执,就让大娘回去等消息了。 “这个钱能找回来吗?”大娘有点可怜巴巴地问道。 “概率不大,但是我会给你往分局报的。”曲增敏也没说什么好听的。 “好好好,谢谢政府。”大娘没有多说什么,就先走了。 大娘走了之后,曲增敏和陆令聊了起来,大概聊了半个小时,陆令对整个派出所的基本情况就都了解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派出所之前一共有三个领导,所长王兴江,副所长孙国龙,之前还有一个指导员叫胡军。 因为东安县旁边就是边境线,距离鸭蓝江不远,所以这些地方走私的案件也算不少。两个多月之前,刚刚入冬,鸭蓝江刚刚封冻不久,就有人走私过境,被村民发现并报警。 当时,胡军、孙国龙还有周新新、王三牛、李勇一起过去了,可是谁也没想到对方居然有家伙,在搏斗中,为了掩护孙国龙等人前往安全掩体后面,胡军英勇牺牲。 胡军被追授了一等功,孙国龙等人也立功受奖,但是从那之后,孙国龙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发案至今,派出所一直没有来新的指导员,倒是把陆令派了过来,算是充实警力。 “咱们这种边境派出所,说起来还是挺危险的?”陆令想到这里就问了问曲增敏,但是曲增敏摇了摇头,表示这种事自从派出所建所就这一次。 民不与官斗,只要不是遭遇战,没有走私贩会闲着没事来派出所找事的,上次的事情纯粹是太巧了。 这个案子里,走私贩一个也没活着回去。 这是苏营镇派出所近期最大的事情,这段时间过去,一般聊天也不会提到这个事,谁也不愿意碰这个伤口,只有孙国龙坚持每天给胡军烧上一直香。这在派出所本来是不允许的,但是从没有人说孙国龙。 目前派出所的主要架构就是2位所长,7位普通警察,8位辅警,共17人。 一组是王兴江、周新新两位警察,二组是孙国龙、田涛(快退休的老民警)、王三牛三位警察,三组带队的领导是老民警苏亮臣,除此之外还有退伍兵曲增敏。王静静不属于任何一个组,只有工作日工作时间上班,但是偶尔也会加班。 辅警每个组两三人不等,一组有李勇、石详义、李文成,二组有张本秀、王平和苏大华,三组是梁材华和李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组是最缺人的,三组只有四个人,所以陆令大概率是分在三组。 曲增敏是三组的,作为老民警,他早就算出来陆令要分到他们组,所以才格外热情一些。 如果是这样的话,陆令值班这一天,组里压根就没有带组领导,也就相对自由一些。 这个派出所的工作确实也不多,尤其是冬天格外少。按照曲增敏的说法,夏天事情比较多,除此之外秋天和刚入冬那会儿事情也比较多,这边种植经济作物草莓,一些纠纷和案子也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苏营镇有17个人的原因,苏营镇在东安县的辖区内,算是经济发展上游的镇了,草莓大棚不少。现在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直到明年四月份都会比较清闲。 “这也不是好事,咱们所人还是比较多,所以容易被县局惦记,每年冬天事情少了之后,县局经常抽走几个人去帮忙。有的所就两三个民警,县局肯定记不住。今年是因为咱们所出了大事,所以县局领导没抽人,往常这个时候,周新新这样的年轻警察,早就在县局了。”曲增敏道。 “县局的案子会多很多吗?”陆令有些好奇。 “不好说,今年咱们镇就有个挺麻烦的命案,到现在也没破,这次把你分配过来,搞不好马上就得从所里抽人。”曲增敏。 “很麻烦的命案?现在不是命案很快都破了吗?”陆令有些疑惑。 “怎么可能,农村的案子没监控,时间一长哪有那么简单。这回的案子...”,曲增敏也懒得考虑那个案子,顿了顿,接着问道:“不说那个,还忘了问呢,你这是研究生啊,咋和那个王静静一样,分到所里了?” “我也不清楚。”陆令没有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可能都得基层锻炼吧”,曲增敏也没多想:“不过你可别学那个王静静。” “嗯”,陆令也不知道这句话啥意思,但是他能感觉到曲增敏人还可以,就先点了点头。 所里目前遇到的所有人里面,曲增敏是对陆令最好的,虽然这也是出于陆令会分到他们组的原因,但是这些事情对陆令确实很有帮助。 第八章 33 下午五点,天已经黑了,李静静看着时间,收拾了东西就准备走。 户籍的系统到了下班时间就自动关闭了,基本上业务也无法开展,这对于李静静来说是个好事。 作为所里唯一的女警察,她现在过得...一点也不好。 陆令从群里面得知,明天早上八点半准时开会,包括值班人员在内全体都要到,看来是给他开迎接会。今天他没看到两位所长,他也没必要加班,晚上五点钟也出现在前台。 “静静姐好”,看到李静静,陆令打了个招呼。 整个派出所的民警里,陆令和李静静是最年轻的,也算是一类人,天然有些亲近。 “陆令啊?去哪啊?我带你。”李静静开心地扬了扬车钥匙。 看得出来,到了下班时间,李静静心情还是可以的。 “不了不了,我就镇上转转,买点生活用品”,陆令问道:“静静姐住在哪?” “我住县城”,李静静不想具体聊这个:“那行,我先去热车去了。” 陆令应了一句,就和李静静一起出门。 雪已经停了,院子里和门口的雪清扫了,但外面的路还是不好走。 李静静的车有防滑链,陆令也不太懂这个东西,但是依稀能通过院子里的灯看到这防滑链都磨烂了很多,看样子李静静开车到了没雪的地方也不拆。 之前曲增敏说过,李静静家是辽东市区的,东安县距离辽东市区一百多公里,每个周李静静都回市里的家,而每天下班都是去县城租的房子。 这让陆令有些不理解,这情况住所里或者在镇上租个房子不就是了?每天这么跑县城不累吗? 当然,他没有问,直接离开了派出所。 他还有点想吃昨天的烧烤。 因为昨天人太多,他胃口也不好,就吃了几根肉,实际上他饭量还是比较ok的。 这小镇这个时间吃饭的地方倒是有几家,两个东北菜馆、一家烧烤、一家羊汤。 陆令穿的比昨天厚一些,走几百米并不觉得太冷,他先是买了一些日常用品,接着就去了烧烤店。 烧烤店老板并没有认出来他,陆令点了20根肉串,要求加辣。 也许是有雪的原因,这个时间店里就他自己吃饭,陆令拿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来辽省工作,陆令父母是支持的。他们知道孩子这么想的,选择这条路总归是好事。 唯一麻烦的就是陆令的姐姐,陆令来辽省的时候,姐姐差点跟着过来。不过,陆令没有提自己来了派出所的事情,家里都以为他在市局。 ... 和母亲聊天永远都是类似的内容,陆令也是报喜不报忧,这里的冬天,室内可是比渝州暖和多了。 聊了几分钟,烤串上了桌,这时候又来了几个人,应该是常客,点了一份炖肉,又点了些烤串。 炖肉是现成的,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上桌,这边的炖肉做的也是非常好,不过来晚了就没了。 陆令吃着烤串,都能感觉到那边的炖肉是真香!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饿了,吃了几串之后,陆令还觉得不过瘾,也找老板要了一小份炖肉,很快地被端了上来。 这一碗炖肉已经炖了超过四个小时,香味四溢,肥瘦相间,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此菜本非人间有,天上佳肴落街头! 陆令有些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放入嘴中,一切都如所期待的一样。 这样的美味却如此易得,陆令有些满足。 吃完炖肉和烤串,陆令还吃了一个烧饼,非常饱,结完账,带着自己的东西回了派出所。 零下20多度的夜晚,吃得很饱就不那么冷了,到了自己的屋子,陆令才想起昨天的夜晚。 昨天晚上他对于死去小孩子的事情,感同身受,今天吃饱穿暖,再想这个事情就没有昨天那种伤感了。 听说了胡军的事情,陆令明白,当警察,必须内心强大一些。 工作还要继续,第三天早上开会,王兴江就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陆令,并且把陆令安排到了三组。 苏营镇辖区面积并不小,因为有林区的存在,辖区面积达到了460多平方公里,大约等于朝阳区的面积。当然,面积不能代表一切,我国最大的镇,罗布泊镇占地5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浙省的面积,也就只有一个派出所。 苏营镇辖区内有35个村子,人口大概有9万。由于镇辖区比较狭长,东西长30多公里,所以距离派出所20公里的林区附近有一个警务站,每天会有警察过去执勤,只负责白天班,晚上没人,一般都是值班前的那一天的班组派两人过去。 昨天是3组值班,今天是1组值班,明天是2组值班,按照规定,今天去林区警务站的人就应该是2组的人。 值夜班的第二天休息,3组今天早上都参加了会议,会后就可以休息,王兴江也懒得今天安排陆令,孙国龙就更不管了,一个会简简单单地就结束了。 本来陆令一直以为自己工作之后会很忙,谁知道分到了乡镇所,而且还是入冬后的乡镇所,事情出奇的少,开完会后的一整天,他除了去镇上快递站把之间的东西拿回来,也就没别的事了。 反倒是李静静又忙了一整天,这让陆令有点理解李静静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乡镇所的户籍工作这么多!据说每天都至少有三四个注销户籍的,而每个注销户籍的都需要核实,每个周一,至少要核实七八个,陆令来那天是李静静每周最忙的一天。 ... 一转眼,陆令就来派出所第四天了,他被安排跟着曲增敏一起去林区警务站备勤,早上没开会直接就开车过去了。 前阵子培训的时候,是陆令第一次接触真枪,但是也仅仅是学了两天,懂得怎么拆、怎么安装和大体的射击方式,每个人也仅仅打了15发子弹,这次跟着曲增敏一起去林区警务站,看着曲增敏胯枪,还是有点眼热的。 “我们以后出勤都要带枪吗?”陆令问道。 “前阵子牺牲的胡指导,就是在林区警务站附近”,曲增敏回答道。 “曲师傅,您方便给我讲讲胡指导吗?”陆令问道。 曲增敏聊到这个,也是不由得又叹息了一阵:“胡指导牺牲是整个县局最大的损失,他是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你知道为什么孙所为啥在活动室点香吗?因为胡指导是唯一一个天天健身的人。你想,30多岁的人还能这么自律,得是多优秀的人。” “哎...”陆令听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胡指导...30几岁?” 曲增敏看了一眼陆令:“33。” 第九章 警务站 当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歼灭保卢斯、上百万德军都无法奈何的苏军元帅瓦图京,在地方视察工作时,被一个小土匪打了一枪腿,饮恨当场。 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无情,胡军自然不是普通人,但意外这种事,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 当意外出现,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满怀抱负,也许你博古通今,都是0。 ... 林区警务室比想象中大一些,有个专门的小院,门口有门铃,院子里堆了不少木头,是用来取暖的。 曲增敏说,以前这里堆了一些煤,但是总有人跳墙进来偷,压根就不管这里是不是警务室,后来没办法只能换成木头。 派出所警力不够,没办法晚上在这里安排夜班。如果白天有附近的案子,派出所就会联系这里的值班民警过去,这附近的居民也可以直接来警务室报警,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 警务室没有执法办案系统和电脑等,因此没办法处理案件,如果真的是案子就需要带回派出所解决,这里也就是处理纠纷为主。 几年前,报案立案还没有信息化的时候,这里也是挺热闹的,后来所有案子都要带回派出所处理,这地方就略微鸡肋了一点。这里只有一部固定电话和电灯,冬天连供水都没有。夏天的时候,这里有自来水,冬天早就冻上了。所以每天来的时候,饮用水都要带好,陆令自己拿了两瓶矿泉水。 每天来这里第一件事就是生火,陆令年轻,这时候当仁不让,结果捣鼓了半天也没点着。 “你别这么...”曲增敏拦住了陆令:“从来没干过这个活啊?” 陆令拿着打火机点木头,点了好几次也没有引燃。 “没...”陆令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好难点啊。” “拿报纸...曲增敏看了看周围:“你去车上后备箱拿点报纸出来,木头这么直接点怎么可能点的着,得引火。” “哦哦哦好的”,陆令发现自己有点笨手笨脚的,接着就准备出去拿报纸,结果一碰门把手,瞬间感觉到了刺骨的寒冷,他立刻缩手,但是手粘上去了,手指头的皮差点就撕掉了。 “别动”,曲增敏看到这个情况,立刻拿着打火机过来,把火调到最大,直接开始烤门把手,不一会儿陆令被粘住的手指才拿了下来,但还是掉了一层皮。 “怎么这么不小心”,曲增敏道:“手套呢?” “点火的时候摘了...这门把手这么冷,幸亏有您!”陆令心有余悸,回去戴上手套,这才出去拿回了报纸。xしewen 拿到报纸,陆令在那里引火,曲增敏就在一旁看着,显然是想给陆令一个锻炼的机会。 “为什么咱们不用电暖气呢”,陆令好不容易点着了火,问道。 “这边的电是前年才拉的,没有配电暖气,主要是这个电线拉的太远,用大功率的东西就烧了。” “啊?这不是电网拉的线吗?”陆令问完就知道这等于没问,最终点了点头:“还是用炉子吧,炉子安全。” 好不容易把炉子弄好,室内温度逐渐开始上升,但这种烧木头的炉子确实是有点慢,而且陆令操作不好,屋子里全是烟。 “额,这热气...”陆令看着曲师傅把门打开,屋子里的热气全都没了。 曲增敏一言不发,烟排干净之后,他关好了门,过来用铁棍收拾了一下炉子,也不知道为啥,火就立刻大了很多,而且也没了烟。 陆令看着,大概是学到了,就是这个木柴之间一定要留足够的缝隙,而且要让炉子下面能进气,这样才能形成空气流通。 屋里面暖和了一点,曲增敏看了看外面,跟陆令说道:“这边林区一般是没啥事,我还负责这周围几个村的人口工作,一会儿出去转转,你去吗?” “啊?”陆令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知道该不该去。 来派出所这几天,陆令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派出所的人比普通人心思多很多,他基本上只能看出一个表象,根本看不出来这些人心里在想啥。 也许陆令自己不会承认,实际上他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尤其是因为自己的一些特殊经历,学习心理学成绩一直非常好,最终以年级最高分保研。 通过他的大量实践和研究,很多普通人,他稍微接触一下,就知道这个人的大体情况。比如说他在商店接触的王勇,就是个非常本分热情的人,他就很喜欢接触,而王勇找的那个司机,陆令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人不行,也就没怎么交流。 但是,这个技能在派出所处处碰壁,几个老民警他一个也看不透,这让他有些灰心。他能看懂的,也就是王平这种人,曲增敏他自然也看不透。 如果完全是萌新,那别人说啥就干啥,但他偏偏又不能算萌新,这开局还是有些纠结的。 “要去就一起去,我得开车走,这边有点距离。要不去就在这待着,旁边箱子里有吃的,你烧点水可以煮面吃。”曲增敏还是比较热心的。 “谢谢曲师傅,我在这待着吧,万一有百姓过来按门铃我还能听到。”陆令这下听明白什么意思了,一般人说话,后面的那句话最重要。 “行,那你有事给我打电话。”曲增敏拿着车钥匙,穿戴好衣服就往外走,眼看要出门了,转身道:“炉子要及时添木头。” “好”,陆令点了点头。 曲增敏走了,陆令看着周围有些脏乱的警务站,就想着收拾一下。 对于陆令来说,这个屋子晚上没人也挺好的,不然这里面都是烟味。他现在都能闻到烟味,地上也有不少烟头,尤其是炉子附近。 他也没什么事,就开始打扫卫生,这地方大家也就是偶尔打扫一下,基本上没人拿拖把拖,水泥地上满是各种污渍,陆令看着不舒服,就想给弄干净一点。这边没有水,陆令带的两瓶水肯定没办法用来拖地。好在这里有烧水壶,他可以出去挖雪。 手机有电,充电宝也带了,一上午的工作就是烧点雪水收拾一下20多平米的屋子,屋里不算热,却也早已经不冷了,唯一的声音就是炉子里轻微的柴火燃烧的噼啪声。从窗户往外看是一片素白,院子外也没有几幢别的建筑,皑皑的一片白中,小屋像是孤舟,惬意非凡。 烧了三四壶水,一上午就过去了,陆令把屋子收拾得很干净,他看着也舒服了很多。 柜子里有派出所买的方便面,都是桶装面,什么味道的都有,在这边烧水很方便,吃这个也自然是最方便的。面包在这种温度下,能冻的跟石头一样硬。事实上,很多值班的根本不在这里吃,要么附近找地方吃,要么自己带个铁饭盒在炉子上热热,但陆令不懂这些,要不是曲增敏提醒他,他水都不知道带。往烧水壶里倒了一瓶矿泉水,接着就开始拆方便面,小日子美着呢! 然而,水还没烧开,有人按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