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我摊牌,我爸是市委书记》 第1章 莫欺少年穷 2006年5月 春江省曲江市 市委大院 夜晚 “爸!” “先有先贤孟子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后又有韩非子而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儿子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基层工作,三年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每一次都力争高质量完成每一项工作。” “每一次都用最热情最饱满的精神去接待每一位群众。” “爸,您是市委书记!” “儿子想够进一步的向组织靠拢。” “想进一步的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市委书记刘朝阳轻拍对方肩膀,说道: “想进步是好事,我相信组织上不会亏待每一位想进步,又想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同志。” “好的,谢谢爸!” 时间回到今天下午。 “看看!” “看看。” “这不是我们刘大才子吗?” “20岁国家重点大学春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工作三年毫无建树。” “毫无建树就算了。” “可如今,最看重他的领导,镇党委书记黄春秋黄书记即将调任。” “谁都知道,书记和镇长关系一直不太怎么好。” “如今书记调任县体育局,镇长即将进一步使用。” “到时候,这个镇上怕是没有我们刘大才子的容身之所了。” “唉!” “好了好了。” “我们不要取笑人家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说不定哪一天还成为我们的领导呢?” “啧啧!” “就他?” 听着窗外传来七嘴八舌的声音,刘喻贤看着屋内横七竖八的啤酒瓶。 终于明白上一秒的自己为什么会喝这么多酒。 两世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让原本就因为过度饮酒造成的头昏脑胀更加严重。 揉了揉脑袋,刘喻贤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语道: “真没想到!” “竟然重生了!” “喻贤同志!黄书记叫你去一趟!” 门外,一位同事的呼喊声,把思绪拉回现实。 “哦,好的,知道了。” 同事言语之中的黄书记自然就是上面提到的镇党委书记黄春秋。 黄春秋在基层工作多年,工作经验丰富。 又正逢壮年,按理来说,至少还应该在这个位置上干几年。 可惜,官场之上变幻莫测。 对其委以重任的县领导调往他处。 黄春秋顿时没了能够依靠的靠山。 结果就可想而知。 一路走过来,众人纷纷讨论黄春秋即将调任的消息。 同时,不少人也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刘喻贤。 办公室内! 与昔日门口热闹繁华的景象相比,今日可谓是门可罗雀。 镇党委书记黄春秋一如往常一样,批阅文件,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敲门走进,刘喻贤率先开口: “黄书记,有什么事情吗?” 见来人,黄春秋放下手中的笔,摘掉眼镜,指了对面的椅子: “喻贤,你坐,有件事情想跟你说一下。” 坐在椅子上,极为恭敬尊重的说道: “书记,你说吧!” 黄春秋笑呵呵的从抽屉里拿出一根华子。 点燃香烟,猛吸一口,长叹一口气道: “喻贤!” “想必有些消息你已经听说了。” “没错,我马上就要调走了!” “原本以为,你给我当了三年的秘书。” “不看僧面看佛面,向组织上建议提拔你为副科级领导干部。” “可惜呀!” “没有通过。” 刘喻贤淡淡一笑,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 “唉!” “喻贤,你还是好好想一想,你该怎么办吧。” “我调到县体育局去,那个地方说实话,不想带你去。” “个人觉得作为一位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应该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位置去拼搏,去奋斗。” 刘喻贤心中一阵感动,知道对方说的是真心话。 记得在上一世,刚报到的时候。 自以为国家重点大学毕业,天之骄子。 到基层锻炼,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可结果,处处碰壁,并非如意。 这时,是黄春秋拍板站了出来。 亲自调任过来担任秘书。 并且言传身教,主动将自己为官几十载的经验传授过来,可谓是人生中第一个启蒙导师。 想到这些,刘喻贤感激涕零。 “喻贤啊。” “你要记住,商场朋友一层皮,官场朋友难入心。” “平常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留个心眼。” “你这个娃娃,就是太过于善良和淳朴。” “另外!” “喻贤,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少不了磕磕碰碰,浮浮沉沉,失势失意。” “也少不了峰回路转,东山再起,扶摇直上。” “关键在于当你碰上挫折时,是否还能冷静处理?” “当你遭遇失败时,是否还能心存希望。” “当你一日看尽长安花时,是否还能心存谦虚。” “记住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希望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犹如老父亲一般的嘱托,叮嘱,刘喻贤脸上并未显露出像大多数人一样的耐烦。 而是认认真真的听下去。 同时,心中也暗自发誓,上一世走过的路,掉过的坑,这一世,绝不再一次发生。 “嗯!” “私事谈完了!” “再谈一谈工作吧!” “今天下午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刘朝阳同志将要来我镇考察调研。” “接待工作准备的怎么样?”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刘喻贤心中犹如一条电流一闪而过。 稍微愣了一下,颇为自信道: “放心吧,书记!” “一切都准备完毕!” “只等刘书记前来考察。” “好!” “我们站好最后一班岗,用最好的姿态,最好的精神,迎接上级的考察。” 下午三点 全镇所有领导干部翘首以待,静候领导的到来。 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统一穿着行政夹克,里面穿着一件白衬衫,一双闪亮发光的皮鞋,一条黑色的西裤。 第2章 视察工作 三点二十。 几辆辆桑塔纳缓缓的开过来。 镇里的两位主要领导露出灿烂的笑脸。 伸出手笑呵呵的上前迎接。 “热烈欢迎领导前来视察工作。” “热烈欢迎领导前来视察工作。” 县长赵怀民主动充当秘书,下车之后。 马不停蹄的跑到书记的车前,恭恭敬敬的打开车门。 很快,映入大家眼前的就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 人群之中,众人小声的议论。 “刘书记,真年轻啊!” “50多岁正厅级领导干部。” “我要是50多岁成为正厅级领导干部。” “我老爸直接把我家族谱撕了,从我这一代开始书写。” “你想个什么呢?” “就你,50多岁,正厅级领导,人家刘书记可是清大毕业的高材生。” “你什么大学毕业的,你不自己好好掂量掂量。”一旁的同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被说的那人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小声议论。 “刘书记原本就是隔壁市的市委书记。” “在隔壁市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 “干了不少好事实事!” “在群众里的威望很高啊。” “如今能来到我们这块土地工作,我们的老百姓有福分了。 要是我要是能与刘书记结交,去给刘书记汇报工作。” “哪怕就是去给刘书记开车门。” “宁愿少活十年我都干。” “啧啧!” “你要是能给刘书记汇报工作,开车门,我倒立吃翔。” 二人说的火热朝天,身旁的刘喻贤并未受到丝毫的影响。 相反,正热泪盈眶的望着不远处的刘朝阳! 瘦了! 白发又多了! 又更加苍老了! 这是刘喻贤重生以来,见自己父亲第一面的评价。 字虽言简意赅,可却充满了愧疚和心疼之情。 上一世! 由于工作的原因,刘喻贤和父亲经常是聚少离多。 伴随着时光的消磨,刘喻贤甚至在成长的历程之中找不到太多和父亲相处的画面。 逐渐的,这种陌生感在刘喻贤心里面生根发芽,开始有些抵触自己的父亲。 不太怎么喜欢和对方相处,甚至是说话。 也有时候说话说着说着就开始大吼大叫。 将数不尽的怒火洒向刘朝阳。 到后面,大学毕业,刘朝阳开始关心起刘喻贤的婚姻状况以及工作。 安排了相亲,安排了工作。 刘喻贤讨厌这些,讨厌父亲强行干预自己的人生。 要做什么工作,要娶什么样的媳妇。 凭什么听他安排,就因为是父亲吗? 于是二人在这些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刘喻贤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并且豪迈的扬言道。 要相亲,你自己去相亲。 市委办公厅那份工作你愿意给谁就给谁,反正我不干。 我是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不怕吃苦,我要去基层,我要去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就这样,刘喻贤扎根在基层工作。 即使在工作中受了天大的委屈,遇到了数不尽的困难。 刘喻贤也从未去求助过刘朝阳一次。 也没有回过家。 也没有去亲口叫一声爸爸妈妈! 哪怕刘朝阳多次以市委书记甚至后来的政法委书记来此地考察看望刘喻贤。 也并未缓和二人的关系。 直到2011年刘朝阳在工作中不幸突发疾病因病去世。 当看到那冰冷冷的尸体时,一切的恩怨,一切的纠纷,烟消云散。 刘喻贤再也绷不住了,扑通的一声跪了下来,撕心裂肺的呼喊着父亲。 可惜,再也听不见! 当整理遗物时,发现一个铁盒子。 打开一看,里面都是信封。 每一封,都在诉说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思念。 每一封,都在诉说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愧疚。 每一封,都在诉说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父爱。 幸好上天垂怜,人生重来一次。 这一次一定不会惹你生气了。 刘朝阳下车后,与镇里面两位主要领导一一握手,又面带微笑,轻轻招手,目光不停的扫射四周。 当扫射刘喻贤时,目光不禁多停留片刻。 同时眼光中的神色也不由得产生一丝变化,闪烁出一丝心痛和愧疚之色。 稍微缓和一下,刘朝阳笑眯眯的说道: “这次来这里就是调研的。” “想看一看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我看就直接开门见山吧,去老百姓家里面看一看。”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再多加一位同志。” “就是他。” 刘朝阳伸手指向人群之中的刘喻贤。 随着指引的方向,众人的目光也迅速的吸引过去。 刘喻贤本来也正有此意,当即站了出来。 望着刘朝阳一行人远去的身影,镇上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 “刘喻贤莫非和刘书记有什么关系?” “都姓刘,可能有点关系。” “”不可能吧!” “他不是父母双亡,是个无根之萍之人吗?” 领导的调研工作开始。 刘朝阳一行人轻装简行走进小镇一户农家里面。 这是一座土坯房,规模并未太大! 这户农家就三个人,两位老人以及一位年幼的儿童。 刘朝阳走进去就和老人家一一握手。 书记黄春秋更是主动充当起了金牌讲解员,介绍道: “老人家,这是市委的刘朝阳刘书记。” “今天刘书记来看望你们了!” 刘朝阳也不废话,直接点明主题。 拉着对方的手,热情的询问。 刘喻贤站在门外,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当提到吃的问题时。 老人家热泪盈眶,非常感激的说道: “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领导啊!” “今年取消了农业税!” “这可是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呀。” “我家世世代代为农民,祖祖辈辈和着土地打着交道。” “这一取消,我家的余粮就越来越多,我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刘朝阳听到老百姓能吃得饱就放心了,高兴的点点头。 嘘寒问暖的说:“我们啊,看到你这么幸福的样子。” “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就感到极大的满足。” 紧接着,刘朝阳又去了几户农家。 又去镇上的工业看了一下。 一圈溜下来,大家的脸上都略显出了一丝疲惫。 可书记不休息,众人哪敢说休息。 只能咬着牙,陪着笑脸继续。 终于调研结束,在返程的路上刘朝阳笑融融的询问。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路下来,黄书记的滔滔不绝的介绍。” “充分体现出了黄春秋同志对全镇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心血。” “不错,是个好同志!” 黄春秋果断回道: “书记缪赞了!” “全镇的发展是全镇同志上下努力的结果。” “没有中央的政策,省委的部署,市委的贯彻,县委的支持。” “我们也不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绩。” “全靠领导们的支持!” “呵呵!”刘朝阳爽朗一笑,轻轻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