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扫地僧》 第1章 三个月捡垃圾 临江市。 江边的一栋小高层住宅中,3楼。 面江的窗户旁,摆了一张书桌。 书桌上,一台23英寸的曲面屏幕。 屏幕前,一个黑寡妇键盘。 键盘后,是一本翻开的,书写已经过半的大笔记本。纸质笔记本。 笔记本边上,是一本日历。台式日历。 日历上,圈着一个日期。 2018年8月7日。 日历边上,是一个电子闹钟。 电脑桌前,坐着一个男子。 此刻,他正直直地盯着那个闹钟。 “5,4,3,2,1……”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闹钟准时响了起来。 “耶!!!出关!!!” 男子一拳打在桌面上,兴奋地喊道。 像一个已经练成了降龙十八掌,或者六脉神剑的顶级武者,自信满满。 满到足以傲视天下了。 他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点出一个联系人,激动地发了一个信息过去: “师傅,三个月已到,我来了!” 他叫杨旭。今天,是他闭关三个月的,最后一天。 丢下手机,他拿起桌上那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笔记本,前后不停地翻动。 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一边看一边禁不住地点头。 嘴巴,咧得像盛开的花朵儿一样。 “哦,看完了。感觉如何?”几分钟后,对方回复了信息。 “我感觉我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他心里美滋滋的,但回复还是比较低调。 眼前聊天的是人,是以前的师傅,也是未来的师傅。 他假装淡定地收敛。 “哦?这么快就掌握得差不多了。说说看。”对方依旧淡淡地回复。 “我看了差不多有2000支股票上市以来的走势k线图,学了acd,kdj,i,rsi,boll,obv等近20个技术指标的用法。 现在,基本上,能大致看明白走势和位置了。”他想了想,回复道。 回复的过程中,他仍然尽力让自己收敛,用一些看起来,不是那么高调,甚至有些保守的说法。 “嗯,不错,看来还是用了心了。”对方波澜不惊地评价。 “那,我现在,能跟你学炒股了吗?”看到肯定,杨旭战战兢兢地,问出了那句他憋了许久的话。 “确定要跟我学?”对方反问。 “嗯,确定。”杨旭答。 “嗯……行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对方答。 “师傅请讲。”杨旭回。 “嗯,三点。第一,我炒股很佛系,收益也一般。第二,我的方法,未必适合你。第三,跟我学,就要按我的规矩来。”对方依旧不温不火,不紧不慢。 “收到!” 杨旭定了定神,眼神里洋溢出一丝坚毅。 “行吧。那以后一起交流。”对方仍旧不冷不热地回答。 “太好了!”杨旭终于等到了这一句话。 他激动地一拳打在电脑桌上,将桌上的闹钟、笔记本等一众物品,震得差点飞了起来。 显示器摇晃地差点翻倒。 “我去……” 他赶紧扶住显示器,但嘴巴已经笑得合不起来。 “淡定淡定……”他长吁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随后,他又拿起手机,郑重地发了个信息过去。 “师傅,接下来,我要学什么,做什么?” “哦。接下来啊,接下来……” “把你这三个月学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技术指标的知识,全部扔了。”对方简单地回了一句。 “什么?”简单的一句话,直接把他给炸懵了。 这架势,是要学武功,先废武功? 这……葵花宝典啊?…… 他拿起手机,瞪大了那双钛合金眼,来回审视了好几遍。 确认没有看错,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 随后脑子里一顿翻腾。 “啊,为什么?”按住自己的心绪,他拿起手机,假装镇定。 “嗯,那些东西,都是垃圾。” 对方简单地回了一句。 也不说具体的论证,就是简单地抛出一个,他甚至觉得有点可笑的结论。 “啊,垃圾?”他实在忍不住,直接反问。 但对方却再没有回话。 他怔怔地坐在电脑桌前,拿起手机,翻来覆去地看了几十遍。 依旧没有看懂。 他感觉自己心态有点崩了。 三个月的闭关,三个月的努力,他自认为自己已经突飞猛进, 从一个小白,到现在信心满满。 结果,几分钟的光景,所有的努力和信心,就被定义成了垃圾。 这放在谁身上,都忍不了。 关键是,起初,正是师傅要求他,安静地学习三个月,把最基本的股票知识,k线图,技术指标这些,全部弄懂,再来谈跟他学炒股的事。 敢情是,入门前先扎三年马步看诚意? 可扎马步起码是基本功,毕竟以后还用得着。 这是扎完马步,才告诉自己,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用脑不用脚?…… 三个月。 这期间的辛劳和煎熬,只有他自己能懂。 结果…… 这怎么能不让人越想越气? …… 几分钟后,他逐渐冷静下来。 凭借10多年来的接触经验,师傅不是一个爱捉弄人的人。 按照常理来说,这种随便忽悠人的事情,师傅是不会做的。 想到这里,他眼里闪出了一丝亮光。 稳住,能赢!这背后,肯定有原因。 他紧皱的眉头,终于有了一丝舒展。 整理好思绪,他再次发问: “师傅,既然这些都是垃圾,为什么还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学习和研究它们呢?” 果然,不到两分钟,师傅就回话了: “知道二八定律吧?” “知道。”杨旭答。 “二八定律在股市同样适用,甚至更夸张。十个人里,大概一个人能挣钱,一个人能保本,其他八个人都是赔钱的。” “而这些赔钱的,大部分,都学了你这三个月来学习的内容。甚至比你学得更多更好,更深刻。” “如果它们有用,为什么那么多人赔钱?”师傅反问。 “这……”杨旭一时语噎。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连你的战场和你的对手是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你如何去战?” “学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不是让你用这些来炒股。而是让你知道,那些赔钱的人,是怎么炒股的。” “我去……”一句话到位。 他明白了。 “大师就是大师……这个道理,确实也没错。”他默默地赞许。 “看来,这三个月的闭关,还是没有白费……” 尽管还差得远,但是起码,找到了方向。 希望就在前方。 第2章 初战前的准备 这场闭关的故事,要追溯到五个月前。 五个月前,杨旭的广告公司濒临倒闭。 杨旭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标准的农民家庭。 凭着自己还算聪明的脑袋,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读的广告专业。 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地产广告公司。 恰巧赶上地产爆发的黄金时代,小公司做成了大公司。 杨旭也从一个助理文案,混成了策略总监。 地产广告公司,总监职位,基本就已经到了天花板。 广告公司,是一个人力为主的行业,门槛非常之低。 做到总监级别的员工,基本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随便拉上几个人,自立门户。 得益于地产行业的遍地开花,那些年,无数总监们创立了无数的新广告公司,一时间百花争艳,各领风骚。 只要能签上一两个项目,就能活得挺滋润。 至少,比给老板打工强。 然而,任何行业,终究都有走到头的一天。 随着地产行业到达巅峰,作为地产配套产业的广告公司,也就开启了存量博弈,自相残杀的格局。 于是当初如雨后春笋般起来的地产广告公司,又如泥石流一样,纷纷滑落直至崩塌。 一个接一个的广告公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在这个行业当中。 杨旭就是其中一个。 没有新的项目开启,旧的项目停摆,回款难如登天。 硬撑了半年以后,一朝回到解放前,杨旭终于决定放弃了。 公司倒闭以后,他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便整天泡在电脑前面,看视频,打游戏。 从大学开始,杨旭就是一个重度网游爱好者。 他和师傅,就是当年在游戏里认识的,对方也是游戏里的师傅。 只是工作以后,广告公司加班是常态,导致游戏时间骤减。他的游戏热度,才慢慢冷却下来。 但他与师傅的联系,虽不频繁,却从未间断。 颇有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 失业两个月以后,杨旭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事情了。 思考一圈下来,却发现,几乎无事可做。 行业的风口已经过去,存活下来的地产广告公司,都是在缩减规模裁员,更不用说招人扩大规模了。 况且,一个当过老板的人,再在同行业里,去做个打工总监,面子上,多少是有点挂不住的。 更致命的是,广告行业,是个创意行业。 更多的,是年轻人的天下。 有创意,能吃苦,能加班,工资要得还少。 谁会要一个,年纪大,姿态高,还不能加班的,小老头子。 甚至在招聘网站上,他的年龄,都成了硬伤。 一时间,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一样。 就在那个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师傅是做股票的。 并且他知道,师傅是全职炒股的,非常厉害。 那是一个,凭一己之力,在金融之都魔都,住上独栋别墅的传奇人物。 不用上班,不用朝九晚五,不用加班,不用看人脸色,财务自由…… 那,简直就是梦中情工。 于是他跟师傅提出,想要跟师傅学炒股。 一开始,师傅是拒绝的。 每次师傅都是婉转地告诉他,炒股没有那么简单。 炒股发财,没有那么容易。 但架不住杨旭一天到晚地央求,于是就有了这场闭关之约。 自学3个月,如果他能坚持,将那些基本的知识和指标都学习好了解透,那么,就考虑教他。 说干就干。 杨旭立马就开始了三个月的闭关之旅。 让他如此短的时间,就下定决心的原因,除了年龄,除了行业,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因为师傅说过的一句话。 “也许,未来的10年,会是股市的黄金10年。” 在地产行业风口上,杨旭享受过的时代红利,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风来了,猪都会飞。 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句话,在他心里种下的种子,远比其他原因,来得更直接,更有力。 尽管此时,他还不知道,何为黄金十年。 但出于对师傅的信任,这句话,他深信不疑。 他决定,抓住这个选择的机会。 到了这个年龄,这也许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大方向的选择了。 有的时候,人的选择,就是那么的奇怪。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那么地微妙。 怪,又妙不可言。 三个月下来,除了努力学习的充实,杨旭感触最多的是: “真特喵的复杂……” 果然,任何一个行业,要做好,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 从思绪中缓过神来,杨旭拿起手机询问: “师傅,那从明天开始,我们如何开干?” 几分钟后,师傅回了信息。 “开干,干就是了。” “啊?要怎么干?”杨旭继续问道。 “干……”师傅回答道。 “啊?”杨旭彻底懵了。 “就是……先干起来。”师傅继续说着绕口令。 “不知道怎么干啊……”杨旭感觉自己要晕了。 “不干怎么知道怎么干?”师傅还是强调那个字。 杨旭感觉有点糊涂了。 但随即又转过弯来了。 “师傅,你的意思是,就是直接做?开始交易?”杨旭试探性地问道。 “对。” “另外,游戏外,还是不要叫我师傅了,有点尴尬。叫我老牛吧……”师傅回复道。 “好的,牛老大。”杨旭一听,俏皮地回答道。 “牛老大,你这么牛,是因为你的姓氏给你的天赋吗?”杨旭逗趣地问。 老大没有回复。 “那,我明天买什么呢?”随后杨旭又问道。 “随便。”老大回复。 “啊?瞎买吗?”杨旭又懵了。 “对,干就完了。”老大竟然真的肯定道。 “……”杨旭这下彻底不知道说什么了,一串省略号过去。 老大又没有回。 这下又尴尬了。 冷场了。 过了几分钟,杨旭又问道: “老大,你都已经财务自由了,为什么还天天炒股啊?” “为了预防老年痴呆。”老大回道。 第3章 出师未捷但未死 翌日,早上8点。 杨旭早早起床,洗漱完毕。 下楼吃了个早餐,就紧赶着回家,坐在电脑前,打开券商交易软件。 14年年底的时候,杨旭就开过户。 那阵子,正好赶上一波牛市。 公司里,上到总监下到助理文案,像中了毒一样,天天讨论股票。 每天都有人炫耀,又抓到了涨停板,又赚了多少多少。 但杨旭出淤泥而不染。 回头就在同事极力推荐之下,开了账户。 那个时候,杨旭存余并不多。 投了两万块,随便跟着同事们乐呵了一下,赚了点零花钱。 随后就因为要买车而全部出掉了。 此后便一直忙于还车贷,开公司,便再没有继续入场。 如今,这个账户,终于又派上用场了。 行情页面上,一排横杠。 他一看,时间还不到9点。 于是他拿起手机,给老大发了个信息。 “老大早。上班了上班了……” “早。加油。”老大简单回了一句。 “老大,钱转进去了,今天买什么。”杨旭接着问。 “随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老大语不惊人死不休。 “啊,老大,别啊,我才刚学,哪知道买什么……”杨旭发了个大哭的表情,表示无奈。 “你不是学了那么多指标,有那么多可以用来选股的指标,你照着选,看看什么能买就买。”老大依旧像十里外的骗子,没心没肺。 “啊,真的假的,这么草率的吗?”杨旭愣着头,傻了。 “哦,要稳妥点是吗?”老大问道。 “那是自然啊……第一次买,总要慎重点啊,别搞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杨旭赶紧赔笑。 “哦,要稳妥。也行。那就要按我的规矩来。”老大回复道。 “那必须的,老大你说,你指哪我打哪。”杨旭一听,喜不自禁。 “行。那今天的任务,就是什么都不买。”老大猛地话锋一转。 “啊……”杨旭再一次差点被惊飞。 “这就是我的规矩。”老大正色道。 “好吧……那今天做什么?”纵然万般无奈,杨旭依旧强压住自己那跃跃欲试的心思。 “有多少资金,来源,可用时间,说明一下。”老大问。 一听到这句话,杨旭似乎感觉有点道道了。 于是他赶紧汇报: “资金10万,都是自己的,目前没有其他用途。但全部资金都在这里了,未来的饭钱也在这里了……” “嗯,还行,没什么问题。” “先说好,我的规矩,第一,只能用闲置资金炒股。”老大终于抛出了一句正经的话。 “明白。”杨旭马上回应。 “光明白还不行,要做到。 既然是规矩,那就是底线,就是不可触碰。 不能借别人的钱,也不能融资融券。 总之不能使用一切杠杆。 懂了吗?”老大的语调再度变得严肃起来。 “明白,重视。”杨旭应承。 “再强调一下,是任何情况之下。 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还是猴市,什么市都不行。 不管你现在资产是10万,还是未来是100万,1000万,也不行。 我说明白了吗?”老大再次认真地重复。 “明白了。杠杆收益大,风险也大。这个我还是能理解的。”杨旭赶忙附和。 “不仅是风险问题。”老大接话。 “不是风险问题?”杨旭疑惑地问道。 “那是为什么?” “心态。”老大淡淡地说道。 “心态?”杨旭仍旧不解。 “对。心态。你现在还未必明白,但你要记住。 以后,你会体验到的。”老大叮嘱。 “好,记住了。”杨旭干脆地回答。 “对了,结婚了吗?”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又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啊?没呢,没结婚。老大咋突然问这个?不结婚不准炒股?”杨旭有点蒙地交代。 “当然不是。 只是想提醒你,炒股,是一条不归路。 这个世界,对于股票的偏见很多。 很多人,把股票,看成赌博。 因此,家人能否理解,对于你的投资生涯,影响比较大。”老大慢悠悠地解释。 杨旭一听就明。 “哈哈,还好还好。没结婚,但是有女朋友了。她对于我炒股这个事情,并不反对。”杨旭随即回道。 “那不错。那就好好学,别辜负了人家对你的信任。”老大依旧是镇定而又周密,却总是让人感觉到有种关切和能量。 “老大,你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股票有所忌惮,把它归类于赌博?”反正今天也不买股票了,杨旭索性开始闲聊起来。 “你这是要让我一个场内人士,为自己的行为正名?”老大的思维,永远是那么地跳脱。 “啊……哈哈,不是不是。 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好奇,为什么会这样。”杨旭笑着解释。 “一个地方,十个人进去,八九个人赔钱出来,就个把人挣钱出来,这种地方,是什么地方?”老大反问道。 “赌场……”杨旭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他随即就懂了。 “果然,万物都有它的道理……”杨旭自我感叹。 “就因为这样吗?但感觉也不全是啊……” 杨旭似乎又忽然发现了什么。 “其实,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吧……比如前些年的网络电商。 开店的人那么多,赚钱的人也就小部分吧?” “又比如,现在流行的那些直播,带货,其实赚钱的不也就那一小部分人嘛……” “道理是这样。但每个人想法不一样。”老大似乎永远都那么有耐心。 “除此之外,是因为,在这个市场中,信息差太大,会导致很多不公平的局面产生。 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暗地里的龙蛇混杂,甚至骗局,都层出不穷。 简单来说,就是环境还不够透明,友好。” “哦,是这样。 确实,我之前也看过,好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内部串通操纵股价的…… 那,这要如何是好?”杨旭想起这几个月来,复盘以及查询资料时,不时涌现出来的各种股市奇葩事件。 “这类事情确实不少。但总的来说,毕竟还是少数。并且,这几年,相关的监管和政策正在逐步到位和完善。 环境相对来说,已经越来越好了。这个不用过分担心。 但绝对要重视它的存在。”老大安慰了几句。 这让杨旭瞬间感觉大好。 “老大,你说的黄金十年,是不是这个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杨旭接着问道。 “当然。”老大淡淡地回答。 “那,我今天做什么?”闲聊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9点15分,集合竞价开始了。杨旭看着开始跳动的数字,心里不禁有点痒痒地,弱弱地问道。 “既然要做,那就要有目标。你今天的任务,就是选出你的目标。” “当然,你现在独立选股,肯定还达不到。我给你三个股票,你今天仔细研究一下,如果想做,那你就选好了明天开始做。”老大不紧不慢。 “好!谢谢老大!”一听说有目标了,想到马上就要上战场了,杨旭忍不住开始激动起来。 “新肥化工,宝息软件,宇研股份。这三个,你自己研究一下。”老大随后抛出了三个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