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洪荒太过艰难玄源道人》 第一章 出世 鸿蒙初判,天地新开。 洪荒之中渐渐有了生机。 然而大陆之上,昔日混沌魔神血肉混合洪荒天地灵机,不断孕育出了各类凶兽,这些凶兽毫无灵智,身上又不断散发着昔日魔神的煞气。 在大陆中肆意破坏,所到之处,无所不杀,使得经过的地方煞气滔天,寸草不生,天地之间劫气横生。 不知过了多久,劫气弥漫了整个洪荒天地,凶兽大劫就此拉开序幕。 …… 洪荒大陆某座山脉之中。 一座山脉剧烈晃动,山上的土石纷纷裂开,一道玄妙的气息从山中苏醒过来。 刹那后,地动山摇,耀眼的金光从石缝中透射出,一道身影破土而出。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好一条紫金玄龙。 正是玄源! “吾名玄源!” 玄源不自觉的仰起头长吟。 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出世。 随即,玄源落回山脉之中,细细深思身上发生的一切。 原来玄源本是地球的一名普通青年,不知为何穿越到了洪荒之中。 之前一直在山脉之中孕育,沉浸在先天传承之中。 直到今日,他才苏醒过来,应运而生。 “完了,怎么偏偏是龙族啊,洪荒小说之中后期有名的软柿子,谁都能欺负。在龙汉大劫中,陷入三族争霸,龙族九死一生啊。” “就算侥幸活过龙汉大劫,之后还会被龙族劫气所累,修为难以寸进。” “还可能被佛教渡为八部天龙,运气再差点说不定就得给元始拉车。” “我的龙生也太绝望了吧!” 前世身为一名普通人的玄源,细想着以往看过的洪荒小说,感到一阵绝望,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后,玄源慢慢理清自己情况。 “还好现在还没到龙汉大劫,仔细谋划一番,未必不能想到办法摆脱这个局面。” “毕竟机缘巧合,有机会重活一世,前世作为龙的传人,今生重来,如果能摆脱龙族尴尬的处境,为龙族正名,也不算白来一趟。” “而且这个世界未必就如前世小说之中所写的那样,先天神魔不能轻易猜测,大罗金仙的智慧更是难以想象,前世小说中好多大能都蝇营狗苟,小说的刻画太过偏激,不能尽信,不然被固有印象所困,说不得反而会自作聪明。” 作为先天神魔出身,带有先天传承,让他对当前的情况了然于胸,并且一出世就是金仙修为。 先天传承包罗万象,并且玄妙无比,玄源暂时还不能完全参悟。 先天神魔各有各的传承,也各有各的使命,那就是寻找自己的道途,走出自己道路,为洪荒开拓新路,完善洪荒天地的法则。 所以每位先天神魔都是洪荒之子,天生拥有大气运,未来都有无限可能。 而各自的道途所延伸出来的大道,本质其实没有高下之分,只不过修行的先天神魔的道行有长短,所谓得道有先后。所以理论上讲所有的路都是通天大道。 玄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的道在何方,只能通过以后漫长的时间慢慢摸索。 金仙后的修行,并没有统一的道路,所以每个先天神魔走的都是一条崭新的路。 他们应运而生,天生带有为洪荒众生开拓前路的使命,所以每个先天神魔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道之祖。 在这开道的路上,大部分先天神魔都不能走到最后,因为没人能确信自己的路一定能走通。 同样的,每个先天神魔都确信自己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前方没有路,所以每一条路都可以走通。 在这求道之路上,非有大恒心、大毅力、大气运、大智慧者不可求。 但在这开天之初的洪荒世界。所有的先天神魔都具备这种资质。 这,也是玄源的优势所在。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玄源,根本不缺向前走的脑洞。 比如一颗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金丹大道。 于体内开辟内天地,演化世界的世界之道。 专注凝练法则,将自身所修法则逐渐丰富,并刻画在天地之中的法则之道。 还有锤炼肉身,开发人体穴道,专注肉身的肉身之道。 以及令龙族陷入深渊的气运之道。 等等等等,在后世小说作者的笔下,无数脑洞大开修炼体系称得上是,包罗万象,令人眼花缭乱。 但是修炼道路是先天神魔的立身之本,是一切的根基,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因此,玄源还没有决定自己今后的道路。 不过,这些道路都有些共通之处,那便是对自身精气神的修炼。无论是什么路线,基本都是围绕这三者进行。 打磨自身精气神不过是基础,为下一步的大罗做准备,主要还是自身道途的前进,大道的领悟才是根本。 所以在大罗之前,玄源还是觉得凝练三花五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攘括了精气神的修炼,而五气中凝练的五行又是存世之基。天下万物基本难以脱离五行的范畴。 这也是后世道门修炼之道。 玄源细细感悟自身气机,体内五脏有五行的气机,发现五行气机之中,水和土的两道气机相对清晰,说明自身对水和土两种属性的亲和性更高,应该是身为龙族带来的水属性亲和,以及地龙出身的土属性亲和。 人体五脏中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 而五行之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修炼五气,并非要一口气同修五行,而是可以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按照相生路线依次修炼。 “该从那个开始修炼呢?” 玄源细细思索。 修炼五气,如果有五行灵物的帮助可以加快修行速度。 “对了,先好好看看我诞生的地方了,说不定有什么惊喜也说不准,如果其中有五行灵物,那就不用再想从五行之中的那个入手了。” “期望能有所收获。” 第二章 道场 从先天传承之中,玄源得知此地为恒源山,位处洪荒大陆的东北方向。 之后灵识一扫,细细打量了一番这个他诞生的地方。 恒源山脉方圆数十万里,山势连绵不绝,重峦叠嶂。 而玄源处在恒源山脉中央的主峰之上,主峰被一座先天大阵所隔绝。 这是天地对先天神魔的保护,每一个先天神魔未出世前,都有一座先天阵法对他进行保护。如果先天神魔尚未出世,则阵法不显于世,隔绝外界的一切窥视。 洪荒天地无边无际,其中蕴含的山脉不计其数。在天地之初,每一座山脉都拥有非凡的造化。 玄源就是在山脉中孕育而生。 因此,恒源山,天生就是玄源的道场,是玄源在洪荒之中的安身之所。 在恒源山脉中,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甚至是每一道气息都在向玄源表达着亲近,在这片山脉中,他是主人,也是主宰。 如果日后玄源有幸得道,那恒源山也会跟着晋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毕竟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就好像玉京山之于鸿钧,首阳山之于太上。 一个好的道场能帮助人修炼,同样的,大能身具灵韵,也能渐渐影响身边的事物,将环境慢慢同化,让道场越来越适合自己修行。 玄源在主峰之中发现一件图状先天灵宝,一道还在孕育的先天不灭灵光。 图为先天灵宝天地图,内涵一方小世界,至于其他妙用,玄源暂不得知。 至于先天不灭灵光,正在孕育之中,之后能孕育出什么样的先天灵宝,玄源就更不清楚了。 这两件宝物具是玄源的伴生灵宝,故而玄源只是灵识轻轻一摄,便轻松把两件宝物摄到了识海之中。 之后只要花费些时间,就能逐步炼化,发掘先天灵宝的玄妙。 伴生灵宝是与先天神魔共同孕育,是天地对先天神魔的钟爱。每个先天神魔都身具大气运,伴生灵宝与其同根同源,天然契合先天神魔本源,能更好的发挥先天神魔的实力。同样的,先天神魔能更好的发挥伴生灵宝的威力。 收取灵宝后,玄源灵识往主峰上下一扫。 “后山还有一个湖,不错不错,依山傍水,我就在湖旁安家。啧啧啧,这是湖景房啊,要是在前世能有那么一个湖边别墅,得羡慕死多少人啊。” 玄源意念一起,身形随即消失,后山湖边凭空出现一道身影。 这是玄源的挪移身法,算不得什么高深的神通,只是普通的金仙手段。 比起所谓的五行遁法还差得远,更比不上金乌的化虹之术等等遁法。 湖中之水只是普通的先天灵水,在开天之初的现在,不说随处可见,可也算不上什么稀缺的灵物。 倒是其中的泉眼有些意思,其包含的水之灵韵,比普通湖水更胜一筹,可惜也强的有限,未能更进一步,生出种种玄妙。 湖里和山中一样不缺各类生物,可惜都没有诞生出灵智,只能算寻常生物。 随后,玄源往山脉东部飞去。灵识探索之下,在东部平原上发现了一大片竹林。 可惜,这些竹子依然只是普通的先天灵物,和玄源想象的先天灵根不是一回事。 之后玄源逐渐走过南部,西部,北部。 和东部一样,虽然没有什么顶级灵物,但也算遍地灵材。 南面主体是块平原,西部和西南部山势延绵。 北部有条大河横于山间,自西南山中而来,风高浪急,于北部山间缠绕分流,九曲十八弯。 之后又汇集于东方,形成了一条横跨数十里大河,向东而去。 如此美景令玄源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 “前世所谓的名山大川,在这山河面前都黯然失色。而这只不过是洪荒大陆中不起眼的一幕,不知道所谓的不周山又该是何等壮丽,真想马上去看看啊。” 玄源转身望向西南,那是不周山的方向。 哪怕以玄源金仙的眼力都看不清远方的世界,但玄源知道,不周山就在那里,这是先天传承中带给他的信息。 “还是先修炼一番,洪荒世界到底来说还是以实力为尊,以我现在的修为来说,想要出去历练还为时尚早。” “不周山是一定要去的,不过眼下还是稳妥些为好。” “先回主峰找个落脚之处,不必急于一时。” 想到这,玄源向上一跃,往主峰方向飞去。 未久,玄源飞回了主峰后山湖旁,脑海中思考了一番。 突然,玄源意念一动,东边平原的竹子瞬间往湖边飞来。 随着玄源意念的操控,一根根竹子井然有序的排成列,围成一个方形,一小会功夫,一座简单的竹屋便出现在湖边。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修道之人,一间竹屋足以。” “总算有个安身之所了。对了,还得换个形态。” 只见玄源龙躯往地上一盘,化成了一个青年人形,正是玄源前世的模样。 随手招来四周灵气,聚集后覆盖在身上化成一身白色长袍。 “恩,这卖相,和前世所说的仙风道骨,逍遥仙人没什么区别嘛。” “果然男人还是得靠气质,前世不过中上之姿,加上这周身灵韵,立马就成了翩翩君子。” 玄源向竹屋走去,随即进入屋内。 “好像还少了点什么?” “有了!” 玄源又用灵识摄来一些绒草和藤条,转眼间竹屋内就多出来一个蒲团。 之后便在蒲团之上盘膝而坐。 “这才对嘛,修道和蒲团是标配,有了蒲团的修道生涯才算完整啊。” “改天再炼制一支拂尘,身后再背把长剑,这才算修道中人该有的样子。男人嘛,实力是一时的,帅才是一辈子的。” 玄源一想到自己装备齐全的帅气模样,暗自窃喜。果然,皮肤该磕还得磕嘛。 可惜不是前世,不然就凭这张脸,怎么也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该收心了,修炼要紧,实力才是根本,有了实力才能随心所欲。” 玄源闭上眼睛,静坐于蒲团之上,开始了第一次修炼。 第三章 灵宝、神通与符文 玄源静下心来后,决定先炼化先天灵宝天地图。 先天灵宝玄妙无比,哪怕它是玄源的伴生灵宝,玄源也难以轻易炼化。 玄源先是花了两个月才在天地图上初步留下属于他的印记,之后便是灵识不断渗透、参悟的过程。 先天灵宝内蕴天地道则,而道则则是由无数先天符文构成,先天符文是解读天地大道的语音,它先天而生,是世界法则的基石。 所以参悟先天符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参悟天地的法则。也就是先天灵宝中承载了大道的一部分,玄源才得以直接参悟。 不然要直接在天地中参悟先天符文简直比登天还难。 就算如此,玄源参悟灵宝中的先天符文仍然十分困难,因为单个先天符文并非只是单独的一种含义,不同的符文相结合它的含义就完全不同。 就如黄色和蓝色本身代表着两种颜色,可是他们向结合就变成绿色,如果两种颜色的比例不同,则生成的绿色的深浅也不同。 而先天符文的复杂度和颜色调和的复杂度不可同日而语,它不是二维上的结合,更是三维,甚至三维之上的有机结合,因此玄源只能水磨工夫,慢慢参悟。 …… 五百年时间转瞬即逝。 玄源不得不停下参悟先天符文的脚步,因为他参悟、推演起先天符文越来越吃力了。 经过五百年时间的推演,他将将参悟透七十二个先天符文。因为先天符文结合的复杂度,每多参悟一个符文所花的精力也越来越多,直到了地煞七十二之数,他感觉之后的推演难度会越来越高,所花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 这七十二个先天符文,都是与空间大道息息相关的符文,毕竟空间大道是天地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参悟先天符文的速度取决于参悟者的实力,而如果他之后修为道行能更上一层楼的话,参悟起先天符文的速度会更快,所以他才停下参悟先天符文的脚步。 毕竟以他对空间大道的理解,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快速的掌握与空间大道相关的先天符文了、 而且参悟到现在玄源已经能勉强催动天地图了。 他也因此知道了一些天地图的妙用。 天地图内蕴含者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似假似真,非假非真,是一个存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世界。当然,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因为世界的特质,可以算是一个具有储物、困敌、镇压、封印为一体的宝物。 而由于世界虚幻的原因,他同时又能满足许多玄源的想象。 毕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如果有一天玄源得证大道,那么玄源觉得的真,在凡人的眼里哪怕是假也是真;玄源眼里的假,哪怕是真也是假。 如同封建时代的皇帝一般,口含天宪,拥有对事物的解释权。 在参悟先天符文的后期,由于他对天地图掌控的逐步加强,天地图也给了他不少的帮助。先天符文与在外界极难保存,而他却能利用天地图虚幻的能力,强行刻画于图中。 之后利用物理层面的方法,不断的与其他先天符文在三维空间内排列组合,并且保持在天地图的虚幻空间,这样一来,对于他研究先天符文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否则他也不能在短短五百年间就领悟了七十二个先天符文。 哪怕玄源参悟了七十二个先天符文,想要把它们灵活运用出来也并不容易,只不过是初通几种先天符文的排列方式而已。 得益于天地图的空间属性,让他对空间大道有了些基本的了解。 而他对先天符文的第一次运用便是将竹屋的内部空间扩大。 初步炼化完天地图后,玄源把目光投向那尚未孕育完全的先天不灭灵光,用灵识不断感应之后,感觉到先天不灭灵光中散发出来的亲近之意,遂放弃了强行炼化的打算。 一来它还在孕育之中,强行炼化可能会破坏它的孕育;二来这也是自己的伴生灵宝,只要在识海中不断孕养,就能加快它成型的速度,没必要杀鸡取卵。 处理完灵宝的事之后,玄源梳理了下自身的天赋神通。 身为龙属,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江搅海,大小如意等算得上是基本神通。 不过同样是天赋神通,对于神通的掌握和运用则是天差地别。 好比腾云来说,一去二三里和朝游北海暮苍梧简直天差地别。 而呼风唤雨则是看作用范围之广,呼的是什么风,唤的是什么雨。最基础的就是普通的风雨,练到高深之处后,招来的风雨削肉断骨不在话下。也能招来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堪比灵芝甘露,小范围内改天换地,造化一方。 至于翻江倒海,则是属于对水的掌控,对水的掌控程度越高,破坏力越大。 大小如意同样的,则是对自身肉体的掌控。如果对肉身的掌控到了一定程度,千变万化也只是寻常。 这些都是玄源的天赋神通,当然了,神通也可以通过后天创造或者修炼出来。 就比如先前拓展竹屋内部空间的手段,可以说是空间大道的皮毛,如果玄源能够继续参悟下去,或许可以慢慢演变成神通的雏形,直到对空间大道更加熟悉,就能创造属于自身的神通。 像传说中镇元子的袖里乾坤,就是他对空间大道运用演变成的神通。 而神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天地大道的运用,所以也可以说是由不同的先天符文所组成。 玄源现在虽然能能粗浅的掌握这些天赋神通,但也只是出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若想把这些神通推演、掌握到高深境界,还需要他能完全掌握这些神通中蕴含的天地法则。 所以玄源依旧只能水磨工夫的参悟这些神通。 好在这些神通都深藏在玄源的血脉之中,故而参悟起来也算是事半功倍。 只花了五百年时间,便初步掌握了所有的天赋神通,并且从中学习了一百零八个与水相关的先天符文,与云相关的七十二个先天符文,与风相关的七十二个先天符文,还有其他一些属性不定的符文共二百余个。 玄源炼化灵宝,掌握神通后,在护道之术上算得上小有收获。 在这之后,修炼法力,参悟金仙玄机则是他短期内的目标。 第四章 练气 所谓胸蕴五气,是指孕育五脏之气。 而五脏之气,又与五行一一对应。 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空於哀,则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气朝元。 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於喜,则魂定,东方青帝之木气朝元。 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空於欲,则意定,中央黄帝之土气朝元。 肺藏魄,后天为鬼魄,先天为义,空於怒,则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气朝元。 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空於乐,则精定,北方黑帝之水气朝元。 五气朝元,是指五脏之气与五行圆满,相互轮转,生生不息。 对于五气的修炼顺序,玄源决定以修炼水气开始,一则玄源对于水行的亲和更高,修炼起来更加高效。 二来修炼水行同时也是修炼肾气,而肾藏精,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气是人体的生机来源,也是人体的基础,同时也是炼体的根本。 最后,玄源现阶段的战斗力大部分来源于天赋神通,而他的天赋神通又以水行为主,可以算的上是练气的同时也做到了炼体和修炼神通,可谓一举三得。 修炼水行,最好在水行浓郁的地方,或者辅以水行灵物,现阶段最符合玄源要求的地方就是后山湖中的泉眼。 玄源起身走出竹屋,向前一跃,化为一条紫金神龙冲向湖的方向,进入湖中,溅起水花无数。 进入湖中之后,玄源非但没有感觉不适,反而感觉到十分舒服,就如冬日沐浴在阳光之下,浑身上下被一种温暖包裹着。 而且行动速度不退反进,如鱼得水,仿佛是玄源的主场一般,每一滴水都是玄源的助力。 “难怪前世神话中龙族总是生活在水里的龙宫之中,原来水中才是最适合龙族的生活环境。” 玄源一路前进,不一会功夫就来到了湖中的泉眼。 这个泉眼是后山整个湖的水之来源,越靠近泉眼的水蕴含的灵气也更加丰富。 玄源从泉眼之中顺着水流的来源前行,发现水源中的暗河来自于北方的大河,在大自然的造化之下,将北方大河中的灵机大部分收于暗河之中,在暗河之中不断提炼,提纯,又流到了后山湖中的泉眼之内。 也因此,泉眼之中的水才富有灵韵。 玄源回到泉眼之内,在泉眼之中盘坐,发现肾中的水行气机比之前更加活泼。 于是开始利用泉眼中的灵水辅助自身感悟水行。 正值开天之初,泉眼之中的灵水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玄源也陷入了炼化灵水,感悟水行的静默之中。 玄源体内的水行气机随着玄源的修炼不断壮大,就这样又过了百年。 玄源体内的水行气机慢慢凝结壮大,终于,水行气机变成了一颗水行种子,之后又慢慢饱满起来。 “水行的修炼可以先告一段落了。” 玄源慢慢睁开眼睛,走出泉眼,冲出湖面,往东部的竹林飞去。 之前探访恒源山脉境内的时候,就发现东部的竹林里木行灵气最浓郁。 而根据五行之中水生木的原因,所以接下来是修炼的木气,而玄源于竹林之中修炼了百年,也凝结出了木行种子。 之后则是木生火,由于玄源在恒源山脉境内没有发现火行灵物,因此只能采用笨方法,强行凝结火行种子,而且玄源本身偏水行,不喜火,因此修炼更是难上加难。 哪怕处于竹林之内,以木行强生火行,修炼的效率也实在是不高,花了整整五百年才凝结出火行种子,而且火行种子相比水行木行种子也小了一圈。 没办法,玄源只能先做到如此。 因为火生土,玄源回到了主峰,于主峰的山中内部修炼土行,同样的,主峰内部是玄源在整个山脉境内发现的土行灵气最浓郁的地方。 玄源又是花了百年功夫凝结出土行种子。 最后是土生金,玄源来到了西部群山之中,其中的一座山峰内蕴铜矿,虽然不是什么顶级铜矿,但也算是略富灵韵。 玄源便在此地凝结了最后一颗金行种子。 五行种子都依次凝练而出以后,就可以做到初步轮转,玄源小心的引导肾之中的水行之气从种子中慢慢往肝的木行种子方向流去。肝中的木气渐渐壮大之后,玄源又控制肝中木气往心中的火行种子流去,火行也同样渐渐壮大,再之后则是流向脾中的土行种子。 随着五脏五行的轮转,土行种子之中的土气越发壮大,也越来越难以控制,玄源全心投入到土行灵气的控制之中,将它引导到肺部的金行种子之中。 再之后,流回肾的水行种子之中是五行轮转的重中之重,玄源控制金行灵气也越发吃力,金行灵气甚至溢出向胸中扩散,对玄源的躯体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玄源只能咬牙坚持,将金行灵气往肾中引导,一路上又造成了不小的破坏,直到玄源快支撑不住之际,金行灵气才将将流入水行种子之中。 金行灵气一入肾中,玄源体内五脏之中,五行灵气像是受到什么引导一样,于五脏中自动流转,完成了五脏五行之气的小循环。 而在循环之中,之前金行灵气在体内所造成的破坏也被五行灵气不断修复。 玄源静坐运转五行之气。 过了百年之后,玄源体内的五行种子已然在小循环之中渐渐圆满,就连之前略显干瘪的火行种子,也在小循环之中,被其他的四行灵气带动,逐渐圆满起来,直到和其它四行一样,不再是短板。 到了这时,想要在五行修行上更进一步,已经是千难万难了,一味苦修也难得寸进。 “静极思动,于山中苦修千年,也该出去看看了。一来可以增加见闻,感悟洪荒天地自然;二来也可以寻找机缘,如果找到能找到五行灵物,也可以加快五气的修炼速度。再不济也比在这一味苦修要强啊。” “只是该往哪里走呢?不周山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惜以我现在的修为,不知道在不周山是否可以自保?” “不周山毕竟是天地中心,还是等修为更进一步再去吧,以我初入金仙的修为还不能随心所欲。” “还是向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