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 第1章 西藏遗迹 “老师,您说这西藏怎么会出现这样式的类金字塔形建筑?而且建在大山深处?” 旷野上驰骋着四辆军车,林枫和他的老师许海峰乘坐在其中一辆车上,林枫一边查看着手上平板上的图片资料一边好奇的询问自己的老师。 “不知道,根据资料大门上的文字应该是古代象雄王国时期的建筑,但是先遣探险队用碳14放射测定这个类金字塔形的建筑年代远远超过古代象雄王国的存在时间。” 许海峰一边说,一边从平板上翻找出图片向林枫讲解着先遣探险队拍下来的图片资料,许海峰是国内古代文字研究的佼佼者,而林枫是他的得意弟子,这次他们是受邀参加国家科考队对西藏某地发现的古代遗迹的科研活动。 因为雪山崩塌,在西藏某地显露出一座类金字塔形的巨大建筑,被发现后国家组织了科考队对这座在大山深处的建筑进行了科学考察,先遣的探险队在古建筑的大门前发现了规模巨大的藏民尸体,全部因为寒冷的天气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显而易见在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战斗,除了刀伤以外,很多人都是受到了枪伤致死。 这些人的死亡时间大概在五十到一百年之间,而古建筑的大门上纂刻着古代象雄王国的文字。 先遣探险队为了不破坏文物,在大门的附近建立起了临时营地,在收拢尸体的同时,向上级寻求支援。 很快,上级便组织了第二波科研探险队进行支援,而林枫和他的老师便是这支探险队的成员之一。 等林枫和许海峰到达先遣队所在营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感让林枫必须随时携带便携式的氧气罐。 留给第二批探险队休整的时间并不多,明日便是探险队打开大门进入金字塔遗迹的时间,许海峰一到达先遣营地后便在士兵的保护下前往遗迹大门处查看古代象雄文字,这座意外发现的古代遗迹在这些老学究眼里简直就是瑰宝,足以改变已知的历史记载的世纪大发现。 许海峰是一刻都不想等。 而林枫因为高原反应的原因,留在了营地当中进行休整。 这次的探险队不光有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还有着部队的参与,主要为了保护科研人员的安全,上级整整派遣了两个连的士兵为探险队提供保护工作。 不知道是不是高原反应的原因,林枫产生了幻觉,幻觉当中他仿佛进入了人间炼狱当中,数不清的人在其中哭喊,到处都是死人。 当林枫恢复清醒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探险队正在集结前往遗迹,老师许海峰正在兴奋的整理一些材料,整个人带着重重的黑眼圈,显然一晚上都没休息,但是看他的兴奋劲,显然是有重大的收获。 “老师,有什么发现吗?” 林海一边做着出发前的准备,一边向许海峰询问道。 “这可能会是颠覆历史的重大发现啊。” 许海峰一提起这个遗迹激动地话都说不利索了,稍作停顿,激动地说道:“除了之前发现的古代象雄文字,在大门上还发现了另外一种文字,并非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文明,虽然还没有经过科技手段测定年份,但是保守估计绝对超过了一万年!” “现在先遣队正在为遗迹的大门开启做准备,咱们也要快一点,带上必要的物资,跟随第二批队伍进入遗迹当中。” 许海峰一边说着,一边收拾着自己的装备,主要是防寒的衣物和灯具,以及一些便携的食物及一些药物,毕竟在高原的群山深处,虽然有部队的保护,必要的安全保障还是要做的。 师徒二人很快便准备就绪走出了帐篷,这是华夏考古界的一次狂欢,探险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全都是业界的顶级精英,基本上都是电视上能看到的焦点人物。 这些业界大拿相互之间少有交流,时间紧迫,面临着即将进入的古代遗迹,都在思考着各自专业问题,许海峰和相熟的几位教授打了个招呼,便继续拉着林枫一起探讨古象雄王国文字和刚发现的远古文字之间的联系。 第一梯队的探险队已经出发,由军人组成的安保人员,工兵,考古工作者为主,还有着大量的后勤人员,他们的目标是打开遗迹的大门,先行进入遗迹。 许海峰师徒所属的是第二梯队,除了古文字学家以外还有专精藏区文化的专家和文物学家,另外还有携带着各种侦测设备的科研人员,全都是精英,他们的任务是第一梯队在进入遗迹确认安全后,跟进进行科学研究。 第2章 风雪 极端的天气是可以致命的,营地内的设施不足以抵御风暴,为今之计只有... 当下刘连长做出了决定。 “快快快,收拾东西!整理装备,气象部门说有一场大风雪要来,将整个营地打包,我们需要进入遗迹躲避风雪,这场风雪要持续三天,三天后上级会派遣队伍前来支援。” “二排,由指导员带队,先行前往遗迹大门处,沿途设立路标,到达后和一排建立联系。” “三排,整理营地的帐篷以及设施,能够携带的全部带上去,不能携带的做好标记就地掩埋。” “四排,保护科研人员,等二排到达后再出发。” 不知道为何,通讯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在接收到上级领导的指令后,通讯员便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系。 想必一排也是因为这场风暴和队伍失去联系的吧? 刘连长一边跟指导员沟通着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一边揣测着一排的动向,三天后在群山外围的营队便会前来支援,这段时间坚决不能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天色已经微微有些暗沉,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众人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营地的搬迁工作。 面对如此阵仗的林枫难免有些紧张,但是负责保护他们的士兵给了林枫足够多的安全感。 看了看阴沉的天气以及忙碌中的士兵们,林枫的心里有着些许异样的情绪,冥冥中有种感觉,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林枫等人的队伍是由刘连长亲自带队,众人必须拴着牵引绳,向上攀登的道路极其崎岖,就算有提前放置好的路标,林枫仍然是步履维艰,至于林枫的老师和其他学者,如果不是其他战士帮忙,根本没有能力可以攀登上来。 攀登到遗迹大门口处,这里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平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半开着的石门,石门的高度大概有5米,宽度大概有四米,表面铭刻着许多纹路和古代文字。 平台的一角,不知道什么东西被军服覆盖着,刘连长和连队指导员在一旁低声说着些什么,表情看上去十分的悲切。 天气变化的非常快,已经开始起风了,送达科研人员的四排战士转身去帮助三排的战士将物资运输上来。 林枫扶着老师在一旁坐好,方才从刘连长的口中得知发生了什么。 二排战士到达后,在遗迹大门处发现了血迹和两名死去的一排战士,现场有明显的抵抗痕迹,至于其他第一梯队的成员并没有踪迹,应该深入遗迹当中了。 这个遗迹很可能并不安全。 第一梯队的领队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不应该会出现死亡事件啊? 林枫表情凝重,两名死去的战士给这次考古行动带来了一缕阴云。 刘连长眉头皱的很深,一排的战士整整32人,加上后勤人员和考古工作者有60人之多,剩下的人去哪了?如果还活着为什么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 “刘连长,我们接下来怎办?” 同样来自清北大学的古文物专家邓教授向刘连长询问道。 刘连长叹息一声:“我已经派二排的战士深入寻找,希望他们还活着吧。” “大门后面是一个石厅,足够容纳我们所有人,你们先在那里休息一下吧。” “等物资送上来以后,我们先在石厅内扎营,那里检查过了,很安全。” 天气越来越阴沉,风也越来越大,失踪的第一梯队和死去的战士给众人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进入石厅后的众多科学家们却像是来到了天堂一般。 石厅内除了各种精美的壁画以外,还有着雕刻着古象雄王国文字的石碑,甚至还有祭祀用的鼎,这可把一众考古工作者高兴坏了,要知道鼎器可是中原地区才有的祭祀用具,这可是藏区!群山当中! 众人哪还顾得上休息,当即对石厅内的一切进行考古科研工作,对这些古文物进行起了保护工作。 林枫也辅助老师的工作,用相机对发现的古代文字进行拍摄。 与满腔热忱的科研人员不同,部队的战士们的气氛十分的紧张,全部荷枪实弹审视着石厅内的一切,尤其是通向遗迹深处的位置。 没过多久,战士们将物资全部运送到了石厅当中,整个石厅内被安置的满满当当,科研工作者精心的呵护着石厅内的文物。 同时外面的风雪已经越来越大,在石厅内已经几乎无法看到外面的景象,可视度极低,空气也愈发寒冷,为了安全考虑,刘连长命人将石门关上,仅仅留下一缕缝隙,并且在石门处堆积起防寒的物资。 这次携带的粮食足够整个队伍食用半个月之久,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安全的度过这三天。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入夜,石门外的风雪越来越大,刘连长焦急的来回踱步。 二排深入遗迹寻找第一梯队的踪迹,现在都没有音信回来。 刘连长不敢想象深入的战士是否遭遇了危险,所有的战士朝夕相处,如果他们出了事,刘连长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哒哒......” 遗迹的深处隐隐约约响起了脚步声,一抹黑影快速靠近近。 刘连长抬眼望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来的是二排的一名战士。 战士的背后背着二排长,当战士来到大厅后,便跌倒在地上,旁边的战士连忙过去扶住了他。 随着战士倒地,二排长也倒在了一旁,看面色已经死去多时了,脸色被冻的发青。 二排长的尸体静静地躺在地上,胸膛上插着一柄匕首,腹部的伤口触目惊心,而且从伤口处流淌出的鲜血已经冻住了。 刘连长的双手颤抖着伸向二排长,嘴唇哆嗦着喊道:“刘亮,刘亮!” 二排长和刘连长是老乡,一起入伍,俩人之间的关系极好。 背着二排长出来的战士,伤势也很重,浑身上下有着多个伤口,意识也已经变得模糊,和死去的二排长一样,战士的脸色也是发青。 战士紧紧抓着刘连长的手,颤颤巍巍的说道:“连...长,里面有日本...人..我们和他们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