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玄之刘大人》 第一章 林氏玄之 赤明浩土。 人族神州,大周神朝。 神都皇城内。 皇家藏书之所文渊阁中虽人来人往,但却毫无任何喧闹之感。 不时身着各色官服之人或拿着条子,或者捧着书册进出上下,显得很是繁忙。 一楼张张书案罗列整齐,每个位置都有奋笔疾书,亦或是抓耳挠腮之人。 角落的一张书案上,一位头戴乌纱,身着青色官服,胸前补子绣着鸂鶒的青年官员正在伏案奋笔疾书。 只看其二十出头,体量修长,不过分壮硕,也没有丝毫柔弱之感,气质温润如玉,五官俊秀儒雅,鼻尖秀气却高挺,眉宇间却隐有几分坚韧之色。 他那修长白皙的手一边翻动手中古旧的书籍,一边誊抄整理着,不时又在条子上备注着什么,许久才翻过一页。 “逸仙,散值了,可要一同回去。” 沉浸书海的林玄之只听身后有人呼唤,眼中似真似幻的一方玉轮迅速隐去,回头望去,却是翰林院的同僚,侍读刘同舟刘大人。 自二十多年前神朝同时在边境与妖族、巫蛮族一战至今,各方都难得的在休养生息,天下总算看似平静了一段时间。 而当今天子承瑞帝在国师申公虎谏言下,欲修一部古今人族巨著来彰显国威,造福万代,更能凝聚民心,绵延气运。 宗旨便是以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佛道,技艺之言,备辑一书。 同时,令修著《武典》、《道集》传授天下,以强民勇! 此事自去年年初便在国师申公虎主持下开始,召集了五百多人,其中包括修士、武者、文人,声势可谓是浩大。 林玄之也是因家族便利,提前得了风声,方见缝插针,找准时机,以“精通上古云篆”并熟读道门经典的才能而被选入编撰队伍,被分配了整理、誊抄以及翻译有关道门杂谈经典的差事。 “下官手中这本游记还剩下一部分,今日不弄完怕是回去要辗转反侧,睡不踏实了。” 刘同舟年过花甲,头发却仍旧乌黑,身形瘦削,面容显得有几分古板,实则很是提携后辈。 听了林玄之的话,刘大人微微点头,起身朝外有去道:“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啊!” “老夫还要回家去含饴弄孙,便先走一步了。” 林玄之笑着摇头,随后重新投入到了眼前这本不知何人于何年所著的“游记”上。 他那渺渺冥冥泥丸宫中,一方玉质宝轮缓缓转动着。 清晰可见上面裂痕遍布,但却没有要破碎的意思,仿佛被什么强行粘合在了一起。 诸多上古云篆、太古雷纹密密麻麻浮现其上,仔细感悟之下深处仿佛还有更玄奥的纹路蕴藏一般,让人眼花缭乱,昏昏欲睡,灵魂似乎都难以承受。 诸多神纹云篆不断变幻之中,却是时时刻刻在演化着什么。 “竟是一篇隐藏在山水游记中的上乘行气法门?比起家中搜罗竟然精妙太多!若无玉轮,我只怕根本发现不了。” “不枉我扎进书海一年多辛苦搜寻!” 玉轮隐去,林玄之极力保持着平淡神色,将整理完的东西交了上去后便果断下差离开了文渊阁。 刚出了皇城。 不远处立刻便有一身形挺拔,面若重枣的中年随从牵来马车。 “少爷!” 林玄之颔首,一边上了马车笑道:“今日府中可有什么事?” 贴身随从兼护卫关鹏架着马车,恭声回道:“老太太从内院传话,说近日持斋戒,您不必去请安了,午时还送来了一瓮蛟骨养身膏,叫您别亏空了身子,不必省着。” “老太爷去了城外和朋友打猎,过几日才回。” 林玄之坐在车里饮了一口清茶,闻言不禁轻笑一声。 “是只我这有,还是府里的叔伯兄弟们都有?” 关鹏一边驾着车,一边回道:“老太爷、老太太向来秉公治家,想来府里都有吧。” 脑中想着今日所得和府中琐事,不知不觉间马车已经驶进了忠勇伯府的侧门。 回到观澜院。 便有两个衣料上乘,但却颜色朴素,妆容淡雅,只带着几朵绒花和两样首饰的倩丽侍女上前服侍他净面更衣。 换上了一身常服之后,林玄之便遣散了随从、侍女一个人到书房静坐。 依家中规矩,他已然成年,两年前又考入翰林院做了庶吉士,算有官职在身,院子应有四个一等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六个三等丫鬟服侍,其他粗使的婆子小丫头若干。 但他只觉得人多厌烦,便回了管家的大太太,只留下一二三等丫鬟各两个,婆子两个,总算清净了几分。 而干活的人少了,大太太倒是把空缺的份例银子半点不落的按时送来。 这位管家太太大面上通常都做的不错,从小对林玄之也算慈爱。 大周神朝文武并重,但因历来大小战事诸多,国人更加向往武道,多有以武报国之心。 忠勇伯府林氏一族更是勋贵之家,全族皆武,就连后宅太太、姑娘们也能抬手碎人天灵。 而在外人看来,林玄之便是其中的异类了。 虽武将之家也不是不读书明理,但像他这般放弃武道,转而考科举去,还一路中了二甲进士。这在勋贵家也是少有。 暗地里不是没人说这位林五郎贪生怕死,不能继承其父勇,显然是不想上战场。 不过林老太爷、老太太对此倒是乐呵呵表示称赞。 “武道勇猛,却修命不修性,哪怕进境神速,凝武道法相,封侯拜将。” “吾只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难难难啊!” “纵使生前战功赫赫,死后封神,名录金榜,却何尝不是天大桎梏,逍遥难求?” 书房榻上,林玄之五心朝天而坐,身前香炉之中一只凝神香燃起。 不过他此时却无心修行,只是在沉思罢了。 自己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一普通社畜,二十一世纪五好青年,还是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类的,哪成想一次普通的团建旅行,便让自己眼睛一闭一睁成了这个受不了父母去世打击,吐血昏厥的林玄之。 而随自己一同到来的便是泥丸宫中那遍布裂痕的玉质宝轮。 经过多年的探索,林玄之倒也逐渐总结了这神秘宝轮的三个功效。 首先,宝轮可以为他提供一种恒定的“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的状态,还能让他神思清明,学习修行都能一日千里,进步非凡。 第二则是此宝可以根据他提供的有缺的,或者低层次的武道、法术、功法等,将之推演、完善。 至于推演的程度,自然是受到他灵魂力量和所提供“母本”的质量限制。 而且因为是林玄之的灵魂力量做推演,其中过程、感悟、结果也能近乎同步反馈给他,让他做到快速入门、掌握。 第三便是这宝轮可以捕捉探查外界隐藏的法门口诀痕迹,进行破解与发现。 在林玄之看来,此宝可以算得上是辅助修行的顶级宝物,甚至将来未必做不到,仅凭一术,便可术中悟法,法中得道! 玄门仙道缥缈,长生却有望,武道虽有迹可循,但长生更难。 而至宝在身,哪怕有一丝希望,谁人又不想长生久视,逍遥天地? “多年苦寻,怎成想今日终于看到曙光!” 第二章 上元八景行气法 赤明浩土可谓是广袤无边,寰宇大千绚烂多彩,神异非凡。 人族神州有大周神朝,天子驭人道之力统御十方,泽被苍生万民,威名赫赫。 有儒者明心见性,著书立说,能养浩然之气,于人间辅佐君王,教化万民;而武者打敖肉身,磨练气血,锤炼武道意志,凝武道法相,欲成人仙。 洞天福地,世外仙山更有修真炼气之士餐风饮露,调坎离、降龙虎,叩玄关飞身托迹,朝游北海暮苍梧,练就纯阳。 而大周神朝东北,相隔十万大山与妖族天荒大陆相望,一直以来摩擦不断。 西北草原更有巫蛮族虎视眈眈,时而趁机人妖之乱肆虐大周。 西荒之地佛魔混杂,大地贫瘠,看似平静无波却时时刻刻紧盯着神州。 东海紫府,南海群岛诸国,北海归墟,一切种种都不禁让当初骤然降临此世的林玄之心向往之,恨不能亲眼见证一番。 “武道虽有迹可循,但修命不修性,到了后期才以气血反哺灵魂,更是武道意志之后才能主动的增强魂魄。” “至于复返先天,证得武道人仙之身的古来能有之人,远不如玄门正宗长生久视的元神真人来的多。” “而且武道长生不易,换血之后也就至多寿三个甲子,同层次的玉液修士多的能活四百多岁。” 忠勇伯府虽是近千年才崛起的勋贵世家,但背靠神朝,为当今天子手中利刃之一,所能接触到的层次也是不低。 毕竟国祚延续了近八千年的神朝哪怕开始走下坡路,底蕴也是不容小觑的! 就比如说,当年林玄之和林老太爷忠勇伯言明自己心慕仙道后,这位因其父母双亡,对他心怀愧疚的老人直接拉下面子,内找家中供奉,向外走亲串友,如此也算给他搜罗来一大堆功法、口诀。 武道人仙难求,大周国祚八千年也才出现过四五位人仙。 而人仙之下又划分为皮肉、筋骨、内壮、洗髓、换血、抱丹、意志、法相来专门与玄门正宗元神之下的层次对应。 而林老太爷作为凝聚了武道意志的人物,堪比成就金丹后,练就了法力玄光的存在,在神朝中也是有名有姓的高手。 他拉下面子寻来的自然都是真东西。 只不过道门正宗真传难得,其中多是大路的观想之法,散修之书、左道口诀,符法、丹书、双修,杂七杂八可谓什么都有,但层次高的也都止步于玉液还丹之前。 不过可能也是广撒网,多捕鱼,在五年前也就是林玄之十八岁的时候,他总算成功入手了两篇出自玄门正统的奠基法门。 一为《小无相养身桩》乃是锻体养精,固本培元之法,一为《太阴水月照神图》是存神观想的性修之法。 玄门正统修行中,正式入道之前,便是锻体养神,炼己筑基的层次,一般简称筑基。 通过锻炼将自身精气神调整至一种“神完气足”的状态。 武道也有筑基入门的准备,二者在这个阶段相差其实不大,只不过武道不思存神观想,只注重体魄气血。 修道之士中,所谓锻体养神,炼己筑基便是将人之精、神调整至凡俗圆满。 之后的百日筑基阶段,修士便能尝试感应到自身灵魂和本命元精的存在,二者于玄之又玄的感应中便能孕生元气,这便是修道的第一个境界——养精。 元气并非法力,却可以壮大人之元精、灵魂,是修道的根基与起始。 武道之人因不精于存神性功,专注肉身,只修行元精气血,虽别有一番勇猛精进之势,却也于不断争斗厮杀中无形损耗自身本命元精,潜移默化影响寿元。 虽通过食补之法增益修行,但耗费资源甚多,这种情况只有在洗髓、换血之后,本源得到明显提升才有所改善,更是只有在武道抱丹,锁住精元气血后才彻底杜绝。 相比于武道,修道之士在正式踏入第一个境界养精后,便可以特殊行气法门调动元气游走周身,是增益元精,壮大灵魂的修行,可谓是从一开始就性命交修。 在此境界的修道之士便能够做到一种“保神明之清澄兮,元气动而祖秽除”的状态,自此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并能开始施展一些玄妙手段。 “祖父得来的两篇法门实则是当今天子听闻老臣所求,特意奖励下来的。” “其中怕也有安抚之意……” 林玄之目光微敛,想着父亲身死,母亲殉情的“原身”,还有经历丧子之痛的祖父母,心中莫名情绪闪过,随机很快镇压下去。 轻吐了一口浊气,林玄之脑海之中不由得浮现出今日所得的那篇行气法门,心中忍不住一阵欣喜。 神朝藏书自然非同一般,其中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哪怕是上乘的武道修行之法也不在少数。 自己参与整理道书典籍一年有余,每日接触的书卷诸多,但至今所得算是有用的也不过才六门。 看似不少,但大多层次不高,且多有残缺,有的还是自己靠玉轮完善的,于长生无用,只可做护道之法。 而唯有今日所得那隐藏在山水游记中不过短短五六百字的《上元八景行气法》才是真真切切的道门正法,万金不换! 林玄之心中自是欢喜,若非有玉轮加持的心境在,他在文渊阁时怕是就要喜形于色了。 十岁之时初来此世,林玄之便坚定心中所想,欲要寻仙问道,争一个长生久视。 第三章 初闻桃花宴 自数十个元会前,先有南华布道大千,后又有广乘、多宝二祖弘道演法。 玄门正宗、佛法、旁门左道等等便先后出现,于寰宇大千各放异彩,遍地开花。 不过道门正宗修为有成的炼气之士本就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周境内近几百年更是少见。 一夜修行之后。 林玄之以《清静经》、八大神咒、南华、地母、木公、金母等诸神圣宝诰做过早课后,又打了一套八卦游身掌才算收功。 赤明世界,道门早晚课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刻板规矩,对在家修行、散修等要求就更是少,毕竟道法显圣,心诚则自有灵应。 林玄之用过早饭,便在书房研习符法,不到午时就见碧月在门外道:“少爷,大太太那边派了金锁姐姐请您过去。” 忠勇伯府自老太爷林天虎而下,共有五房,其中大房、三房、四房为老太太嫡出,二房、五房分别由花、容两位老姨太太所出,各房子嗣也算繁盛。 而林玄之便是三房老爷林泽的嫡长子,也是也唯一的儿子,他母亲则是大学士张洞先的老来女。 大房大老爷亦是武将,近年奉命镇守西北,至今已三年未归。 大太太崔氏乃是大家出身,多年来统管全家事宜,主持中馈与人情往来,倒也算得上公平公正。 而族中除了老太爷实力最强,堪比道门玄光修士外,只有大老爷踏入了武道抱丹境。 忠勇伯府五进深,另带东西跨院诸多,前后花园大小三个,一大家子住竟也不显得拥挤。 大周男女,通常十五六岁相看定亲,到了十八、二十上下成亲乃是正常,而像林玄之这般二十三岁还没相看定亲的就不多了。 府中他这一辈上的三个兄长,两个弟弟都是已经成亲了的,外嫁的姐妹也有数位。 穿过前院的花园,林玄之很快来到了正院衍庆堂,刚好看到一个衣着华贵的十三四岁的少年从院中走出。 “侄儿见过五叔。”少年见到了林玄之笑嘻嘻的行了个礼。 林玄之温和颔首:“是胜儿啊,来给你祖母请安?” 林胜神采飞扬笑着道:“正是来和祖母汇报课业。五叔找祖母有事?侄儿就不耽误您了。” 林玄之轻轻点头,随后从其身边走过,来到正厅前,却见上首主位上,一位身着杏黄色华服的中年贵妇在专心的看着账本。 正是林家的当家太太,虽已年过五旬,但看去却不过四十出头的模样,显然保养得宜,而且举手投足不见纤弱之态,明显是有不俗的功夫在身。 “玄之见过大伯母。”林玄之语气温吞笑着和大太太打着招呼。 大太太抬头一笑,面目慈和眉眼间却掩饰不住的一片精明干练之色,口中忙道:“瞧我,被这几本子烂账搞的焦头烂额,竟连五郎你来了都不知道。” 林玄之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慢条斯理道:“大伯母掌家三十多年,再烂的账到了您手里也是理得清的,祖母常说您历来最是稳妥不过的。” 大太太闻言却直叹气:“稳妥又有什么用。外人只看到我统管全家多么风光,却不知每日都有操不完的心,但想来五郎你总是知道的。” 第四章 家人 衍庆堂。 伯爵府大少爷林献之下了差便回来给母亲请安,只见往日端庄雍容的母亲此时没精打采的歪在榻上。 “儿子给母亲请安。” 大太太起身,上下打量儿子,语气关切叫道:“我儿可用过晚饭了?今日当差辛苦吗?操练之时可有受伤。” 林献之神色柔和:“母亲,儿子都快四十了。” “八十也是我儿子,还不行问了?”大太太眼睛一瞪。 林献之赔笑哄了两句,随后方正色道:“母亲,听说你收下五弟的赠药了?” 大太太无奈点头:“收下了,不然能怎么办,胜儿那边刚突破,总是需要的,不然我也准备回你舅舅那厚着脸再借点的。” 林献之忙不迭的给母亲奉上茶水,口中安抚,温声道:“五弟孤零零一个,瘦瘦弱弱,连两千斤的鼎都抬不起,咱们怎么好在偏他的东西,我做哥哥的合该贴补弟弟才是。” “贴补?你当我不想多照顾五郎吗?但如今朝中传言,不日就会起兵,你还只是内壮层次,迟迟不能易筋洗髓,胜儿也是兴冲冲想往前线跑,我总得先把你们爷俩给照顾明白了。” “你三叔林泽当初都已是换血大成之境,乃朝中有名的勇将,可能会担任一城主帅的人物,最后不也是重伤救不回来?” 说着大太太已是红了眼眶。 林献之听得三叔名讳心中也是不由一叹,若非小人作祟,林家如今怕是已经多个武道意志层次的高手坐镇了! 面上却仍温声和母亲道:“祖父早就说了会寻来一颗易筋洗髓丹助我洗髓,您何必如此忧心。” 易筋洗髓丹乃是以玄门手段炼制而成的真正丹药,功用自不必多说。 如今道门正宗虽甚少显于人前,但神朝威势非同一般,与一些门派是有合作联系的,甚至一些处在神朝疆域内的门派也是要给神朝缴纳赋税的,有些小门派更是近乎臣服大周。 而门派赋税多以灵米、灵草、灵石、天材地宝等为主,或有香火天银、神兵法器,至于金银则是拿不出手的。 大太太叹气道:“如何不忧心?一将功成万骨枯,到了前线福祸难料,那些族人也没几个理解我的,只当我缩减下来的都进了你们爷俩肚子,全然看不到这世道艰难,日子不好过。” 林献之也理解母亲,不由得又是一阵温声安抚才算哄好了。 其实大太太从其他处省下的汤药份例也确实是优先供给了林献之、林胜父子二人,不过受益的还有四房老爷林凤之,以及旁支的几个即将突破至内壮层次的族人 而林玄之这边回到自家院子,又是躲进书房,想再寻些养精层次可用的手段护身。 不到晚饭的时候,就见大哥林献之夫妇带着林胜,携厚礼亲自来观澜院为虎骨锻体汤之事道谢。 虎骨锻体汤主材料除了五百年份以上的虎妖脊骨之外,还需要诸多至少百年药龄的草药辅佐配比,经过反复淬炼熬煮而成。 通常一根脊骨也就熬煮个三四次,一次只得一小鼎,整个伯爵府和后街旁支亲戚分,一人也就一小碗。 五百年的虎妖可以说全身没有无用的,哪怕脊骨相对价值不大,却也需要白银三五千两,况且多数时候还都得以灵石或其他东西交易。 也是伯爵府传承近千年,有自己的庄子可以种植草药,节省成本,寻常武将小官虽有神朝补贴,却也难以供养全家修行。 而且…… 修行五百年以上的虎妖又不是取之不尽的,因此一些时候便会拿牛妖脊骨等代替,效果也略有参差吧。 神朝统御神州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太祖划分天下十三道,设州、府、县众多。 而除了阳间有神朝统治,各地更设有城隍土地山神之流。 当年初来之时,最让林玄之惊异的便是神朝天子竟然执掌着册封山神城隍土地等诸多香火神灵的权力。 虽然是和冥府共同执掌“山河社稷金榜”,但也是名副其实的神权在手。 如此统治力,才无愧神朝之名! 虎妖之骨除去来自十万大山靠近天荒大陆的边关地区较多,也有各地诛杀的为恶虎妖。 毕竟神州辽阔,怎么可能一点妖怪没有。 至于有没有杀“良妖”冒功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哥大嫂很不必如此郑重其事,胜儿也是我侄儿,做叔叔的自然想看着他取个好名次。” 林献之的夫人曲盈风也是武将家出身,如今虽是妇人,但仍衣着干练,落落大方道:“那怎么能行?如今非常时期,外面山君脊骨难得,天药阁成品汤药掺了水都敢卖三百两一碗了。” “五郎你长辈心肠疼爱胜儿,我们做大人的可不能不知好歹!” 林献之亦是笑道:“五郎你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想来胜儿近日便能彻底稳固境界了,到时候武举名次不会太难看。” 见这一家子如此,林玄之也没再说什么外道的话,坦然受了林胜的一个大礼。 曲盈风爽朗笑道:“今日拿过来的谢礼五郎平日把玩便罢了,过几日嫂子娘家那有修道之人能用的东西,到时候再给你送来。不许推脱,恰好有了的,除了你没别人要。” 说完就风风火火拉着林胜去锻炼了,只留下林玄之哥俩大眼瞪小眼。 林献之作为即将洗髓的武道修士,感觉敏锐,不由看向林玄之道:“五郎,你突破了?不对!你练得什么功法?” 他可是知道这个弟弟的心气儿的! 修行界大忌之一便是问人功法,但林献之自然不会和林玄之见外。 “一篇从文渊阁获得的行气法门,不出意外应该是道门正宗流传出来的。”林玄之也没和自家人隐瞒,颇有几分满意笑道。 林献之神色微变,起身踱步片刻后道:“可上交了?” 道门正宗之法非同小可,功勋怕是不小,但若是被那功法的门派知晓,只怕麻烦也不小啊。 毕竟,道门正宗至少都是有元神真人存在的。 林玄之摇头道:“不曾,也不准备。” 《上元八景行气法》藏的十分隐蔽,没有玉轮根本难以发现,自己一个勉强养精的菜鸟竟然能发现? 林献之不由点了点头:“等祖父回来说一声吧,为兄就不好奇了。” 二人又一同用了晚饭,促膝长谈些朝中纷扰之事后,林献之方离开,却也是去演武场锻炼。 林玄之也不去想太多,免得给自己增加烦恼。 在开始修行《上元八景行气法》体会到了真正修行的玄妙,他早已恨不得直接去城外庄子上修行个几年,但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维持以往平静而规律的生活。 一来是其仍抱着侥幸的心态,想看看是否能在文渊阁藏书中再发现什么好东西,人非圣贤,能有几个不“贪”的? 二则便是父亲林泽当年本有望晋升抱丹层次,任一城主帅,但却在一次抵御巫蛮族突袭中重伤不治,常备的军资丹药竟刚好被借调走? 其中还疑似与军情泄露、后方支援不及时有关。 多年来祖父林天虎明察暗访已有几分线索,他自己也尝试着打探,最后发现竟疑似和东平郡王一系的将军有关系。 第五章 画符念咒 转眼一旬。 枯燥而充满期待的案牍劳形之后,这日又逢休沐。 两点一线的生活,林玄之倒是过得津津有味。 做过早课、用过早饭。 他又如宅男一般再次躲进了书房,进行修仙大业,全然不理会有多少人下帖子邀他赏神都繁华似锦美人如画。 早饭之前一般是有一碗锻体汤药的,但林玄之所得一瓮的蛟骨养身膏因药效充沛,倒不必日日服用,七天一调羹就够消化许久。 婴儿头颅大小的一瓮勉勉强强竟也够用上半年,到时候自己养精层次的修行应当也差不多了,毕竟之前虽未行气,但食补上对元气的积累也是不俗。 而养精之后,修道的第二个境界便是采气了。 魂引百汇动,灵魂出窍而感应天地,从而数门领悟天赋小神通,同时也是接引天地灵气入体与元气交融孕生法力的阶段。 那时候才算真正有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手段。 不像如今养精层次,只是身强体健,灵魂强大,能够画符念咒,或借助灵魂力量施展一些幻术戏法罢了。 而画符又是有几种情况,如林玄之这般没门派祖师的,基本只能感天地灵机绘制灵符,或诚心焚香斋戒,借神圣、大能等灵应绘制。 当然,若是和一些鬼神有私交的话,也可以借鬼神之力画符,甚至请来鬼神。 书房里。 林玄之揉了揉眉心放下手中的古旧书册,其中讲的便是绘制灵符的手段。 书中介绍了“辟邪符”、“安宅符”、“安神符”、“金疮符”、“杀鬼符”、“合欢符”、“入梦符”、“焚阳符”、“甘霖符”等九种灵符及咒语,都是林玄之可以学习的。 对书中内容他早就烂熟于心,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亲自试验过。 至于符纸、符笔、朱砂自然也早有准备,今日刚好可以一试。 斋戒沐浴倒是不必的,因为他并非向神灵祷告,而是以自身修为感应无处不在的天地灵机绘制,祂不在乎你干净不干净。 心思澄净,波澜不惊。 林玄之来到摆放好一应用品的桌案前,焚香凝神,随即拿起符笔,口中念咒,抬手于黄符竟纸上一气呵成,画出了一道“安神符”! 就见符咒之上灵光闪动,而后缓缓隐去,可见明显与寻常骗人的玩意不一样。 一次成功! “而且….竟然比寻常养精层次绘制的灵符更具灵光,威力大概强出五成?!” “是我之故?还是….玉轮之故?” 不过刹那犹豫,林玄之便确定一定是自己天资过人! 林玄之顺势又将九种符咒都各画了几道,直至感到灵魂一阵疲惫后方停了下了。 强打着精神用过午饭,回到房间后林玄之便是闷头大睡,简直不知天地为何物。 下午醒来才感觉恢复了精神,伸了个懒腰,林玄之起身踱步,打开窗子欣赏着外面的景致。 “今日却是有些放纵了,不过总算有了几分神异手段。” 心情上好,正准备叫碧月、秋纹把晚饭摆在院子里的桃树下,好悠哉的吃上一顿,就见祖父的贴身护卫申屠洪在碧月的带领下走进院子。 “申屠师傅,可是祖父他老人家有什么吩咐?” 申屠洪年过六十,头发斑白,却仍旧显得精气十足,其年轻时候便跟随祖父,武道修为足有洗髓大成的火候。 “五少爷,将军请您和大少爷过去一同用晚饭。” 林玄之点头笑道:“师傅请先去祖父,玄之更衣之后就去。” 换了一身水蓝色长衫,腰间简单的挂了一个锦囊一个玉佩,重新理了头发,林玄之便来到了祖父颐养天年的春熙堂。 院子中。 只见一身形魁梧的,头上仅有零星白发的,面容普通,气势也很寻常,但眼神却十分犀利有神的老者正在漫不经心的“操练”着林献之。 那场景,直叫林玄之都不忍直视。 “幸好自己是个修道的,幸好,幸好……” 事不关己,林玄之乐得站在一旁观摩二人武艺。 半晌之后,眼见林献之真的到了极限之后林天虎老爷子才算罢手。 林玄之笑着给老人家奉上茶水,而那边自有人给大哥捧上补汤。 林天虎牛饮般喝完茶水,大马金刀的坐在了餐桌主位上,随后招呼道:“玄之快过来坐,站着怪累的。” 说完又瞪了一眼林献之,没好气道:“完蛋玩意,就这样去了前头还不是那帮蛮子送酒杯!” 巫蛮族有取人族头颅做酒杯用的习惯。 林献之三十多岁的人,面对祖父的训斥却只能一脸恭敬的老实听着,不时还得陪着笑。 听老爷子点评完了林献之的功夫,三人才开始享用晚餐。 练武之人食量大,而且多吃滋补之物,林玄之虽不必像他们一般大补特补,但在吃上也有几分讲究。 一大桌子美味佳肴,没一会功夫,爷孙三人竟吃个精光。 三人关起房门,就见老爷子坐在上首太师椅上,脸色阴沉,眼神幽幽泛着寒光道:“十二年前那次泽儿去接应十万大山的物资前,城中的吐火纳玄丹确实是刚好被仇老狗的大儿子仇烈借调去了苍风城,说是给副将疗伤,随后也很快归还。” “而那伙劫掠的蛮子目标明确,仿佛知道泽儿他们的护送路线,也基本确定是有人通风报信!” 林玄之闻言脸色平静,语气不起波澜道:“祖父如何查到的。” 老太爷冷哼两声:“就算他们清理了痕迹,但终究不是仙人,很难面面俱到。” “边关四姑娘山的一次鬼市上,有个灵鬼醉酒后无意中说起来一茬,刚好被石老头的一个亲信听到,知道和咱们家有关,便下血本花费了五十两香火天银才撬开了嘴。那鬼说曾看到有人鬼鬼祟祟往巫蛮族而去,又偷偷折返。” “就在泽儿收到命令去十万大山接应物资后不久!” 林献之作为忠勇伯府的长子嫡孙,对三叔林泽之事自然关心。 “那灵鬼可看清人是谁?” 老爷子冷哼道:“面容不清楚,但法力气息很难彻底掩盖,是仇家的一个客卿法师巫长豹,十二年前便有入窍层次了。” 林玄之眼皮微垂,眸底幽光闪烁,思忖片刻后冷冷道:“仇家……仇老将军的二儿子仇炎与父亲一城任职、境界相当,当年都有望在抱丹后得到提拔。” “莫非,当真是为了那北风城主将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