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无悔》 第1章 老道与童子 “生命自强不息。树,向阳向高生,草,夹缝中生长。水,往高处流……错了,错了,反正老道看你骨骼新奇,天生神力,这有一本绝世秘诀《大力金刚》,现在只要五铜钱我卖给你,童叟无欺。”热闹的大街上,一个穿着像乞丐的老道,对着一个要饭的乞丐小孩说。 老道旁边,一个穿着打扮像童子的乞丐,睡在大街上,仰面向天,双眼闭着。说道,“胡老道,在别骗了,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你看他,比我们还可怜!” 胡老道说道,“雁过拔毛,我不这么,你睡在那,喝西北风就能喝饱吗。” 那小乞丐看了一眼路边的行人,吸了吸鼻涕,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买美人图了,绝版美人图,美死人的那种了。” 只见四周的男子都假装四周张望,最后都瞟了一眼,不一会儿几十本《大力金刚》都卖完了,还有人问还有没有。 老道大叹一声,说道“没有了,没有了,这只传男不传女的。” 躺在地上的童子说,“老道,脸面有何用,等你,还饿死本公子了,来小乞丐这是你的五吊钱。” 小乞丐瞅了瞅老道,说道,“谢谢,黄哥哥,下次再找我。” 老道,看了看小乞丐。双脸羞红,说道,“今晚的烧鸡有着落了。”心里想到,还是要多买些纸墨,让这小子多画点,画的真好看,差点都不想买了。 那童子给完了钱,又睡在地上,说道,“胡老道,今晚烧鸡别偷吃了。”不一会儿呼呼大睡起来了。 对面茶馆里,说书的又开始说起来了,“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讲,百家姓中的黄家,话说,以前在天武域中,黄家一家独大,引领天武域中的百家,统领了近两千年,可惜在两百多年前,忽然涌进大量的武姓修士,他们拥有无穷的力量,他们生体如钢,刀剑不入。他们开始征服在这天武域的野兽,终于在一百多年前建立起了天武王朝,而当时的黄姓一族,地位骤降,联合百家共同抵抗,但在武力对决中被武家大败,最终俯首称臣,被分成为百王之首。其他大家也分成百王。话说黄家,如今出来了一位不可一世的天才,他名叫黄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听说还在天武王朝任职,不知为什么黄家敢让他入朝为官,黄秀年龄不大才十二,小道传闻他还偷看皇后洗澡,还把小王爷当马骑,还给皇子当老师…”说的正起劲时,走进两位军官。那老道眼尖耳明,说道,“咋聊起了八卦,不该不该,话说十年前,天武王纳妃那一天,哎不该!不该!又说错了。”说书先生拼命的转移话题,大堂里一阵欢笑。 此时,那老道看了看睡觉的童子,心想,他也姓黄,还会画画,有天武城口音,年龄也符合。不会那天才就是他,随后又看了看,流口水的童子,又否定了。 夕阳西下,老道也收了摊子,向那酒楼走去,说道,“老样子半只烧鸡。”还特意停在放酒的柜子处,闻了闻酒香,一脸享受的样子,他把一个乞丐的穷酸样子演绎的淋漓尽致。当店小二拿出打包好的半只烧鸡,胡老道先撤下鸡腿大口吃了起来,吃完后又边走边撕鸡上的肉,慢慢的丢到嘴里了。 当,走到那小童子的身边时,硕大的半只鸡只剩下一点点肉了,他打了打童子说道,“吃饭了,吃饭了。”然后扔下那烧鸡,在摊子后面呼呼大睡了起来。 那小童子,伸了个懒腰,看了看烧鸡,说道,“老道,你良心发现了吗,今天咋这么多!”小童子一脸不相信的看了看胡老道。 吃完,拍了拍肚子,打了个饱嗝,说道,“老道,今天我心情好,多画两张。” 转过身去一看,桌子上放着50张纸!小童子大骂道,“老道,你疯了吗,一路走来每晚二十张,今天咋就这么多了,不让我睡了吗!” “唉,算了算了,明天就到神武城了,最后给你画几张?” 拿起笔,想了想,明天就到天武城了,终有分别时呀,给老道多画几张! 一夜无话。 第二天,老道起来,扣了扣眼屎,踢了踢童子,伸了伸懒腰说道,“画完了,还不错,走出发去天武城。” 童子一脸不情愿的睁开那带黑眼圈眼睛,说道,“老道传不传武功,骗了一路,一路上也不见你会武功的。在不传,你就失去了天资卓越的一个徒弟了。” 老道不屑的说,“我脱下鞋,砸一个人,天资都比你好,还自夸起来了,唉!天机不可泄露呀,不是不收,是时机不好。” 童子骂道,“吃烧鸡时,咋不说天机不可吃呢,白给你画了那么多的画了!” 老道见童子骂,嘿嘿一笑,说,“走,去天武城,有缘还会相见的,下次再说。” 走着走着,只见水平的平原上,出现了一个张开口的巨兽,远望只看见漆黑巨口,不见着边。渐行渐近,只见那巨口只是城门。路边的商人,无不对着巨城夸口称赞,赞那城墙之高有百丈,赞那城墙之宽不着边。只见巨大的城墙前写着三个大字“天武城。” 这时,老道与童子相互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对着巨城的震惊之色,反而有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小童子偷偷笑了两下说道,“老道今天的烧鸡吃不了,记着下回请我吃,我要吃鸡腿,不吃那骨头了。” 那老道士,望了望天武城,说道,“你真有好去处,不行跟着我,让你天天有鸡肉吃!” 童子笑到,“你个老道还想占我的便宜,想跟着我就说,不要这么墨迹了。” 老道正色道,说“那就有缘在见了,给你一本书,好好学习,希望你龙跃浅滩,我们在相见。” 童子笑骂到,“你那来的书,我们洗澡时只见你全身上下只有一身道袍,那来的书,诶,这书摸着不错,你不会是偷来的吧。” 老道,说到,“不要还给我,老道可是童叟无欺的好人。” 童子说,“那就有缘在见了。哪我先进去了,记着我的鸡腿。”说完把 老道也挥了挥手,看那童子走远,他反而没进城向城后走去,越走越快。 第2章 起因 当,小童子走进城门,眼尖的守城侍卫,看了看穿着破烂的童子,立马跪倒,说道,“欢迎黄太傅归京。” 小童子换了官腔,说道,“免礼。” 大家不用问,这就是跟在胡老道身后的童子,“黄秀”。 黄秀大摇大摆的走进城门后,只见那护卫起身立马写了“黄太傅归”四个大字,拿来信鸽放飞。不一会儿整个天武城如同启动了发动机,飞速的运转起来,当黄秀走到第三个城门时,已经见到太傅府的侍卫随从们,跪倒在城门口来迎接了。 只见三四辆马车,有装衣服的,有装浴桶的等等。 童子也瞅了瞅自己一身,见比京城乞讨的乞丐还破烂,说道,“那就打扮一番,看一看孝武帝在干什么。” 侍卫们都打了个寒颤,孝武帝是当今的圣上,在天武城中有谁直呼其名的只有黄秀一人了。 黄秀看了一眼侍卫,叫道,“小德子,太子在干什么,我留的作业写完了没有,告诉他一声,拜见完了你爹,在找你算帐。” 宫里的太监小德子连忙上前说道,“老奴这就去。”一溜烟,就没影了。 黄秀心想,我没招惹着太监,干嘛跑这么快。 黄秀看了看接应的人马,这么多,掉头还得半天呢,还不如就在这换了,堵在城门口看谁敢说不是,看一看谁有意见,黄秀换了半小时,只见禁卫军封锁城门,等黄秀换好了衣服,才又打开门,恢复了通行。 百姓都议论纷纷,一听黄太傅来了,都笑开了口,纷纷驻足等待。 黄秀,换好衣服坐在马车里说道,“宋武夫可好,字识了几个,又莫非没识字,练武着呢。” 坐在马车下首位的,太傅府主管,独孤败说道,“宋丞相,最近读书大有长进,只是越来越憔悴了。” 黄秀说道,“那老匹夫我了解的很,瘦不了几斤的!” 黄秀,又问,“我离开这段时间,天武城有没有大事发生?” 独孤败说道,“凤来君主,找过你,说是,让你对她负责,进了她的闺房,还想跑。” 黄秀,变了脸色说道,“那疯姑娘,就是走错了房间,又没干啥,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唉!现在搞成这样让我如何收场。” 孤独败,说道,“依老奴来看,一定是天武帝的授意,凤来君主没那个胆。” 黄秀说道,“外出躲了两年,希望再不要找来,麻烦麻烦呀!” 黄秀正色道,“孤独爷爷,我交代你的事办的怎样!” 孤独毒也肃穆起来说道,“我已办妥,都在府里呢。”随着一小一老的问答,马车已经走进皇宫里了,碰见一个个关卡,守卫想搜查一下马车,只看见太傅两个字刻在马车上,都立马放行,并躬身致意。 走过八道门后,黄秀下了车,说道,“还是这里好,不谙世事,人间疾苦的风也吹不到这里来。”说完后又说道,“小德子,快去禀报,说我来参见了。” 小德子一听,说道,“皇上有吩咐了,让你直接去御书房,不用禀报了。” 黄秀一听,心想武孝那老儿挺识趣的。便向御书房走去,黄秀三步并两步东拐西拐走的黄秀直冒汗,一炷香时间终于到御书房。 黄秀,心里直骂修这么大,来回一趟都不容易,太不会享受了。 到御书房门口,黄秀往里望去,只见房间里,上好的黄花木雕成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国字脸,两鬓角微白的一位老人,他虎目龙相,双手不停的敲着桌子,颇具上位者的气息。 黄秀立马上前,说道,“拜见皇上,为臣给你请安了。” 孝武帝,道“黄秀没有别人,在我面前不了客气,这次游历咋样,有想法了,我听说你的考核在有三年了,你得抓紧了,如果不过考核,你想离开的机会不大。” 黄秀笑着说,“还得多谢,武伯伯的支持,不然不好说,我心中有了主意。” 孝武帝说,“不要高兴的太早,我听说已经有人完成了考核。” 黄秀说,“不可能吧,一个皇朝想要经济翻一倍,都需要时间,那有这么快。” 孝武帝说道,“我也不清楚,反正你二哥,三哥都成功了。你的族兄们就不知道了。” 这让黄秀百思不的其解。于是说,“明天我在朝堂上,要变法了,希望你要承受的住。” 孝武帝说,“都是你们家的产业,由你瞎折腾。” 其实,黄秀心里明白,像天武域这样的小型天域黄家手里掌控着百八十呢,黄家对为黄家立下功劳的人进行赏赐,只要每年交了税款,保证依附黄家,受赏赐的人对该地域有绝对的掌控。 而这次家族考核的目的是,为了选取一个家族中的少主,黄家才开始设下题目,考验这些公子们的领导能力和目光的长远,选择出一位俱有领导才能的人。 黄家说是也奇怪,他们的嫡系大多数会控制火焰,随着年龄的增长火焰控制也会增长,但他们不能修炼,因为吸收灵气,会使火焰强度变强,不为他们控制,所以他们不看中武力,看中才能。 神机大陆《神机志》介绍到,在神机大陆,东方的海岛上有个黄姓家族,他们自称是天火大帝的后人,他们天赋血脉强的人从小就能控制火焰。但不能吸纳灵气,不能练武。《神机志》的作者在后面写到,虽是听说,但整个大陆真是无奇不有。 黄秀,拜别了孝武帝,车马来到东宫,只见东宫门口太子武蒂,已等候多时,这是一位风流倜傥的人物。 黄秀与他相识半年,虽比他大三岁,但和他对的来,才要求孝武帝当了个太傅,不然黄家出来的人都是架空皇帝,引领国家。个个地域的统治者,明面上都不敢捣乱,背地里干什么就不知道了,其实也看考核人的为人处事,黄家只提供一个身份,当地统治者不要做的太过分,不然也不管。 太子见黄秀来了,虽比太子小,但也恭敬的做出了跪拜礼,太子武蒂也真心佩服黄秀的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黄秀说道,“这礼就免了,你先起身,我们里面说。” 太子闻身而起,前面带路,黄秀大步后面跟着,随后说道,“孤独败跟着。” 孤独败说道,“是。” 第3章 密谈 在东宫的一处密室里,太子武蒂,太傅黄秀和孤独败围炉儿坐。 太子首先开口说道,“黄兄,这次游历,收获如何?”太子说到的黄兄,其实是黄秀让他私底下叫的,他与太子一般大,如何师徒相称呢。只是明面上不好相称,私底下,那样舒服那样来。 黄秀答到,“我此番游历,已经解决考核的问题了,但如何让王朝发展还是没有探究明白,你要努力了。” 武蒂不免失望,说道,“谢谢黄兄的勉励,黄家传承上万年,真不愧是万年世家,培养出来的黄兄才华横溢,几年的考察,就能让经济发展。” 黄秀,也没有对武蒂对自己的夸赞而高兴,认真说道,“你觉的天武域的百姓,在你们统治的百年里不愿耕种,流民兴起,匪患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太子武蒂,思索一番说道,“这里平民不服礼教,不服统治,平民作乱,不影响大局,我们现在税收充足,已组建了大军,准备征讨流民,土匪。” 黄秀一笑,说道,“现在百家称臣,明面上风平浪静,但天武国纳税八成由百家纳税,平民两成,现在纳税是百家臣服的时候,所以税收充足。如果百家联合起来不纳税,脱离出去,那天武国如何生存。” 太子武蒂说道,“不可能,我天武国武力昌盛,武者众多,还为天武域镇守荒兽做出贡献,百家不敢,也不能。” 黄秀笑了笑,说道,“孤独败爷爷说说你对百家武力的调查。” 孤独败说道,“太子,百家近二十年来看,武力联合起来,已经超越了天武国的武力,就说后天武者方面,你们天武国开始占优,但经过这两百年的发展,你们后天武者基本持平,先天武者你们双方都没有。而且你们大军中大多数为百家的人,平民很少,太子你要早做打算的。” 太子一脸震惊,说道,“父王知道吗!” 孤独毒说道,“估计知道,但不敢明面上采取行动。” 黄秀说道,“还不仅仅这些,当今朝堂上,一半都是百家的门生,你们武家的在朝为官的大多为武将,太子你可势单力薄。支持二皇子的可是百家的人,你可想好了,太子之位也不稳妥。” 武蒂也知道,面不改色说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家没有治国安邦之才,百家又不靠谱,其实谁当太子都一样,唉!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害怕,黄兄还是说一说你如何让经济增长。” 黄秀也没有在过多的说这个话题,说道,“其实也简单,丈量土地,开垦荒地,土地实名制,增加税收官员的权利,按产缴税。” 武蒂立马说道,“这没变化吧,平民只占税收的两成,没有那么多的贡献。” 黄秀也不解释,说道,“你可要大力支持,你看百家的宦官肯定不支持的。” 武蒂说道,“那父皇会同意的吗!” 黄秀说,“开始不一定,最后就说不准了。其实,这是有利你们天武国的。” 武蒂说,“那行,听你的。” 黄秀又说道,“你给我找一个人,让底下的人把他照顾着点。”于是把那老道的画像,拿出来给了太子。 武蒂说道,“行,这就派人找去。” 武蒂又偷偷笑道,说,“黄兄,听说春满楼来了个头牌,走今晚听曲走。” 黄秀,看了一眼蠢蠢欲动的孤独败,对武蒂说道,“为师代你如何,你竟敢带我去那藏污纳垢的地方,武蒂,真的不错吗那头牌?那咋俩走,孤独败爷爷您就回去吧,今晚我就不回去了,夜宿东宫,检查作业。” 孤独败先一听不由的一愣,后一听笑了起来,收拾了一下衣服,最后一听一脸的不情愿。 孤独败失落的出了东宫,说道,“太傅夜宿东宫,不回府邸。” 就在这时,一个东宫的偏门处,正有两个侍卫打扮的少年,勾肩搭背的出了东宫,向春满楼走去,一个少年还对另一个说我请客。 话说,黄秀与太子开始相识于春满楼,黄秀无聊时,就爱勾栏听曲,太子也偶尔也出来透气,一回生二回熟,都爱听曲,都爱点头牌,所以相熟。 当太子与黄秀听曲时。在丞相府里百家的门生官员,也展开着一场密谈。 首先,御士大夫张亮说道,“天武域,从记史开始,百家共生、共治、共存,人民富足,而两百多年前武家突然出现,打乱了统治,虽猎杀了荒兽,帮助人们开垦了田地,也使个人武力提升,但百姓们却越来越贫穷,流民四起,匪患严重,大家有和解?” 吏部尚书司马谷说道,“这还要思考吗,以我之见,还是天武国,服役重,税收重,导致这种情况。” 吏部尚书说完,不少官员都附和起来,场面乱糟糟的。 这时御史大夫张亮说道,“大家都清楚,但有好的办法吗。” 这时在一边吃鸡腿的礼部副史说道,“天武国武者众多,吃食需求量大,还听说不少粮食要上交到百花岛黄家。” 众百官也知道,天武国后面有一个庞大的家族虽也叫黄家,但与天武域的黄家不同,听说非常强大,但从来不见来人的,只是天武国每次都往一个屋子里送粮食,这还与祭祖一样的。 百官听了,也紧闭眉头。 这时突然传出来一个声音,说道,“这好解决,那就推倒天武国,我们百家再来统治。” 百官闻声转头望去,只见是从一位四品官吏说出,这时百官中好多人都准备训喝。 这时,吃完鸡腿,正在擦嘴的的礼部副史抢在众人前说道,“容我介绍一下,这是黄家下一任家主黄轩。”说完又拿起一个鸡腿吃了起来。 这时百官的许多人都已经向御士大夫告别,默默地退出密室了。 张亮见众人都告辞也没有挽留,不一会而百官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张亮见在没有人告退,对那黄轩说道,“少主别来无恙。” 黄轩见众人告辞,脸面平静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见张亮问来,说道,“张伯伯可好,此番打扰是受父亲之命,对不起了张伯伯。” 张亮笑道,“没事!” 又问道,“小侄还有什么事吗,没事我就准备休息了。” 黄轩见张亮话语不善,也没有过多的在留,也出言告退。 剩下的百官见黄轩告退,也一一辞别御史大夫张亮。 第4章 朝堂 当第一缕阳光,迈过天武城的城门时。孝武帝的寝宫,“养心”里,正在吃早点的武孝已经收到了密函,丞相府里发生的一切都写在密函里,孝武帝武孝看了看,不由大笑起来说道,“将这个函子,交给黄秀。” 小德子,应声答道,“诺!” 昨夜留宿东宫的黄秀,已经从春满楼出来,在街上买了两根油条,东一嘴西一嘴的边走边吃,吃着吃着不由的想起了小时候在百花岛时的时光。那时他们一家子弟,都生活在一起,一起上私塾,一起玩耍,一起泡温泉。他们何时想到,他们几个会分开,又来到各个地方接受家族考核,面对不同的问题。 百花岛黄家,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先学文,后练武的奇特规定,以文载武是黄家发展的策略。据传说,这里面隐藏着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黄家家主们才能了解的。 黄秀刚走到太傅府的大门上,只看见皇帝的贴身太监小德子交给孤独败一个密函,然后飞速离开太傅府了。 黄秀闻了闻自己一身香水味,也识趣的没有出去。当小德子走远后,敲开自己府坻的大门,只见孤独败站在院长里等待着他。 黄秀接过孤独败手中的信函,也没有就地看,唤来侍女们给他更衣,熟练的穿起了太傅的官袍。黄秀心中不由的吐槽了起来,真难看,但今天要上朝,不穿还不行。 当黄秀来到进宫的大殿前时,已经见百官都来的差不多了,就差自己了,心中不免有些庆幸,自己昨晚喝的少没迟到,不然又要告病了。 这时他才拿出密函看了起来,只见他越看越高兴,高兴的样子难以抑制。 这时小德子的同行小贵子喊道,“上朝!” 百官依着顺序依次进朝,先文后武,先头辅后小吏。 黄秀在人群中,还对殿前的小贵子说,“今天喊的不错,高亢而不失威严。” 小贵子见是黄秀,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无奈。 朝堂上,孝武帝处理完杂七杂八的朝政,便向等着昏昏欲睡的黄秀使了个脸色,黄秀抹了抹口水说道,“禀告皇上,为臣有一要事禀告。” 孝武帝说道,“准!” 黄秀在众人面前拿出密函,说道,“臣,收到一封密函,上面写到昨日御士大夫在府里与百官密谋,天武帝国统治下的种种弊端,最后还与黄家少家主相见。” 孝武帝与百官听了,都脸色沉重,这种事暗地里知道就好,明面上如何说的出来,这让孝武帝骑虎难下呀。 站在左边的御史大夫张亮,好像如同知道这样一样,面不改色。 孝武帝,看了看百官,又看了看黄秀。心中不由的气大,孝武帝想让黄秀看一看,天武帝国的矛盾,想让他出一出办法,没想到黄秀直接摊牌了,让他如何是好,杀了张亮人心散了。如果不杀,百家就会变本加厉的拉拢天武国的官员,就在孝武帝难以抉择的时候。 黄秀,拿出密函一把扔在地上,来回踩了几下,愤怒的说道,“皇上,要明察呀,张亮御士大夫为天武国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出了许多贡献。百官们各司其职,遵守律令,为天武国百姓做出奉献。我觉的要严查诬告之人,不能让他们扰乱朝堂秩序,有碍君臣之情。” 百官,先前听的心惊肉跳,后面也慢慢反应过来说道,“臣。复议。” 这其中,昨天晚上吃那鸡腿的礼部副史说的最好,还又称赞了孝武帝统治,又夸赞百官的奉献,他演绎出了一种天武国国父的感觉。 孝武帝,也看不下去了,打断了他的发言说道,“此事必定严查,还以百官的清白。”也对黄秀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御史大夫张亮,也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昨天晚上的事过关了。 黄秀这时又说道,“经过我这两年的游 历,我发现天武国农田富足,壮劳动力很多,但他们很少以务农为主,我觉的我们应该修改一些政策。” 孝武帝心中也知道这种情况,但也没有思路,于是对百官说道,“众爱卿,有好的策略吗。” 百官们互相望去,都面露难色。 御士大夫张亮说道,“纵观天武域千百年历史,人地矛盾一直存在,百家统治时期,多以狩猎为主,现在种植技术发展,人口增加,种植是一种出路。” 这时,略微沉思的黄秀说道,“御史大夫所言不虚,我觉的我们应该改变一些,普查人口,房屋,田地。使土地有姓有名,按生产多寡来交税,增加农民的积极性。” 这时,张亮说道,“平民纳税不足两成有何意义呢?” 黄秀呵呵一笑,说道,“大家都没有好的办法,那就不如试一试。” 孝武帝和百官们都沉默了,天武国发展短短百年,两任国主。虽在开始时用武力打下江山,但发展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百姓生活都没有太大改变,国家税收不增。这让天武国统治者们,不禁失望。 孝武帝也没有让百官在过多的讨论这个话题,就下旨说道,“那此事由宋丞相负责,黄太傅从中协助,那就这样吧,政困了,退朝。” 没有一点存在感的宋丞相,连忙说道,“宗旨。”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目光投到了黄秀身上,心里一阵头大,躲避了两年,还是没有躲过。 百官见了,心里也明白丞相与太傅的关系,皇帝这是让黄秀主办,别人不要再插手。 百官也默默地退出了朝堂。 在出宫的路上,丞相和黄秀并行,黄秀问道,“丞相可好!” 宋仁一脸紧张的说道,“还行,《千字详解》已经读完。”一脸认真样,比上朝时还认真。 黄秀说道,“没说你读书如何,几年不见,你身体也消瘦了些。” 宋仁想了想,自己每晚夜读,手不释卷,认真学习,消瘦是不可避免的。但又不敢说,说道,“没有没有,最近伙食差了些。” 黄秀说道,“那就好,政策之事,还要仰仗宋丞相。”说完变向东宫走去了。 宋丞相见黄秀走远,立马松了口气说道,“快回府,我在学习会《千字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