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女嫁糙汉》 第1章 同意 “娇娇,过来吃饭了。”院子里一个美妇人朝着屋里道。 “就来!” 房间里,严舒窈正倚靠在床头发着呆,心里还想着她的手机电脑存款什么的,被她娘这么一叫,才回过神来,起身走了出去。 堂屋里,严母正忙着给一家子添饭,她二妹严舒宜在一旁搭把手,严父和她小弟严嘉屿坐在凳子上,一家子都面带愁容。 见严舒窈过来,严父张张嘴准备说些什么,想了想又闭上了嘴。 饭桌上也没什么菜,一碟子咸菜,一碗青菜,唯一的荤腥就是一盘子鸡肉丝,还被严母推到严舒窈面前,意思不言而喻。 严舒窈哪好意思吃独食,连忙把盘子往桌子中间放,“娘,我的身子已经大好了,大家一起吃。” 要说这严家,从前可是临安城的大户,家里奴仆都有一两百人。 严舒窈的外祖父郭现本是安王的授业恩师,皇帝病重,皇子之间斗法,安王被贬,郭家跟着也受了牵连,郭现更是会跟着流放北地,比较幸运的是虽然没了家产,严家几口人是全乎的脱离了这场变故。 严舒窈之前还不姓严,跟着他外祖姓郭,严母是郭家的独生女,原本是打算嫁人之后,生个儿子随她姓,好继承郭氏香火的。 可严舒窈一生下来就玉雪可爱,更是有六分像她早逝的外祖母,本来郭现就是个深情的人,又因父母缘浅,和宗族也早就闹翻,自己也不在意郭氏香火,就留了严舒窈养在跟前,想着晚年也不算孤寂。 前十六年顺风顺水,严舒窈也养了一身娇娇肉,热不得,冷不得,渴不得,饥不得……反正就是不好的全都不可以! 这会儿郭家被抄,好在严父也是个有担当的,没有因为变故抛妻弃子。而是带着全家搬回他老家的村子里,好歹有以前偶尔留宿家里给置办的房子,亲朋大多也都在那边。 眼看着她外祖父还要被流放北地,一家子着急上火的,可这一去几百里路,说不定人在路上就没了。 直到前几天,终于才找到个门路。 城边的萧家小子,有个当运粮官的干爹,北地最近有异动,要跟着押运粮草过去,也是碰巧了,流放北地的人可以跟着一路走。 虽说两边人员各论各的,可萧家拍着胸脯保证了,不说到了北地如何,只说这一路,保证严家外祖父人能好好的! 人家别的啥也不要,就一个要求,让严舒窈嫁萧家小子。 这萧家小子在他们这一片儿名声可不好,平日里就偷鸡摸狗的,听说还跟寡妇打连连。 严舒窈哪里能同意,当即就在家里闹开了,还跑到城里去找她曾经的手帕交,也是想给她曾经的爱慕者露个信儿,说不定能得个如意郎君,不曾想这一去却吃了好几个闭门羹。 想想也是,看着皇帝身子就已经不好了,那些官宦子弟,谁家不是人精,还能冒着得罪新皇的危险,去娶一个已经落败了的安王党派的女子! 后头回了家,严舒窈整个人也没了精气神儿,病了好几天,这会儿才大好,也是这场病,才有了21世纪的严舒窈穿过来的契机。 好在严舒窈在现代,爹不疼娘不爱,刚毕业工作也不太顺心,没什么牵挂,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 吃过饭,严舒窈道:“娘,你空了让人去萧家透个信儿,这婚事我应了。” 严母一听,起身搂着严舒窈,“娘的好娇娇,委屈你了!” 萧家这几天叫了好几拨人过来说和,本来家里落败,能有萧家这样的人家来提亲就算好了,加上能照看她老父亲,严母心里更是意动,却也咬着没松口。 可苦了严母,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女儿,她夹在中间好不为难。 现在好了了,她大姑娘自己想通了! 严母让她二姑娘收拾碗筷,自己迫不及待的就出了门。 “大姐,你真嫁呀?你不喜欢王家哥哥了?”严舒宜不怀好意道。 明知道严舒窈去过王家,王家却没有反应,还故意这么说。 果然,还是自家人知道怎么伤人最疼。 严舒窈不善道:“怎么,你想嫁?要不我让给你?” “不不不,我才不嫁呢!这人不仅是个泥腿子,还是个混子,这种人我才看不上呢!”严舒宜连忙摆手拒绝。 严舒窈:“不管你看不看的上,反正人家是看不上你的,毕竟珠玉在前,瓦石难当!” 严舒宜:“你脸皮可真厚,让一个糙汉子看上,还这么得意,反正我是看不上的,那些人也配不上我。” 严舒窈白了严舒宜一眼,心道这丫头也太不知感恩了,就没再理她,转身回屋了。 她这个妹妹,从小就和她不对付,两个人一个长在郭家,一个长在严家,论身份,论受宠程度,甚至长相,没一个能胜过她,这会儿心里指不定怎么得意呢。 估计心里已经有了一出连续剧,每一集都是以后嫁个厉害的人家,这样才好打严舒窈的脸。 事实严舒窈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哪怕有着原主那些富贵娇女的记忆,她也清楚,严家落魄了,以前交好的人家都怕粘上他们家,以后说亲指不定就在附近村子里找了。 更何况她虽然有原主的记忆,可她们毕竟是两个人,万一哪天一不小心露馅儿了咋办,还不如现在答应嫁人,还能给她外祖父帮上忙,一举两得,毕竟记忆中那个老人对她是十分疼爱的。 听说这萧家,虽说也是附近村子里的,不过人家现在可是住在城边上,不用下地劳作不说,家里还有杀猪的营生,家里还有十几亩地呢,说起来也是个小富之家 再一个就是她是发现了现在这个身体,实在是太娇弱了,稍稍碰一下就是淤青,真要让她干农活还不如要她命呢。 还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大周朝,不仅户籍管制严格,对女性也是诸多苛刻,哪怕她想自己单独做点什么,也是不好实施的。 之所以缓了两天才点头,也是想着原主前头那么抗拒,她如果答应的太快太干脆,怕让人心生怀疑。 第2章 定下 严母才找王婆子说了话,王婆子一点儿也没耽搁,立马往城里走。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萧家小子对严家妮子很是中意,没看这些天好几波人往严家走,这十里八村的中人媒婆都让萧家找了个遍,也就是她家离着严家近,不然这个媒人钱还不知道便宜了谁! “大妹子,我来给你道喜了!”远远的,王婆子就朝着萧母招手。 萧家父母正守着家里的肉摊子,看见来人心里也有数了,留了萧父在外头,萧母连忙把王婆子迎进家去。 刚掩上门,就迫不及待问道:“他婶子,可是严家有信儿了?” 王婆子一脸笑意的点头,“可不是嘛,要我说啊,这严家大妮儿和我大侄儿那就是天生一对,命定的缘分! 你看我大侄儿挑了这几年,这不就挑了个最好的嘛,他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萧母悬着的一颗心这才安定下来。 从萧启十六岁开始说亲,到现在都二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要不就是相不中人家妮子,要不就是人家妮子看不上她儿。 中间倒是差点成了一个,不过那姑娘不知怎么落水了,让村里汉子给救了,这也就不成了。 萧母愁啊,和她一般年纪的都在抱孙子了,她这却是连儿媳妇人影都没见到。 虽然她的儿子,自己是怎么看怎么好,可抵不住他人是真的混! 以前在村子里住着,就是摸狗撵鸡的,后头搬到城里住,本想着送去学堂让先生给好好教教,结果才三天就让学堂给撵了出来,连束脩都给全退,可见有多遭人嫌。 后头更是跟着一帮野小子满街的瞎混,正事不做,尽做些惹人嫌、招人恨的事。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他们萧家一直都是男丁单薄,到了萧启这一辈,家里还就这么一个男丁,总不能下狠手吧。 没成想还真真让他瞎猫碰上个死耗子,年前瞎溜达救了个老人,还是运粮官的爹。 萧启这人,属于那种二分钱买个破瓶子,就嘴好的,把老爷子哄的一愣一愣的,就差哥俩好了,当时就撂下话,以后有事一定帮忙。 萧启是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见老爷子穿着富贵,才起了好心,不然他是不会伸手的,更别说把一个陌生人,还是受伤的老人,背到医馆去,还帮着垫钱了。 他的一番算计也算有了回报,这不萧启偶然见了严舒窈一面,就心心念念茶饭不思的,又知道严家遭了难,想破脑袋才想了这么一个路子。 虽说和运粮官家里没多大关系,可扯着对老爷子的救命之恩,得了个干儿子的名头,跟着运粮官上路,才好在路上帮补严家外祖父。 萧母在钱袋里抓了一把铜钱,往王婆子手里塞,“他婶子,还得麻烦你跑一趟,我儿他们后日就要出发了,他这人性子急,我想着在他走之前把这事就定下来,大家也都放心。 明日我家备好礼,去严家下聘,你看可行不?” “你放心,严家也是个知礼的,刚才我过来之前人家就说了,要是你们这边来的及准备,就明日去下聘。” 萧母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更甚,“唉,那敢情好!正好你侄儿是个急性子,东西早早的就让我们给备好了,等他们这一趟从北地回来,就可以成亲了。 他婶子,到时候你就等着你侄儿给你磕头送媒人礼吧!” 王婆子:“哈哈哈,我可就等着了!” 看着天儿也不早了,王婆子想着还得回去给严家一个准信,也就没多耽搁,不然她非得在萧家吃了饭再走,要知道杀猪匠家的饭食可不会差。 虽说没捞着晚饭,萧家也没让她失望,割了两斤猪肉,给她带走,还让她给严家带了两斤肉,一条猪腿。 要说让她提几斤石头,那估计得累够呛,可提上这么几斤肉,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不说,心里挺开心的。 严家这边,听了王婆子的回话,也知道那边的想法,估计是怕他们得了好,事后又反悔,得把事情落实下来。 不然后头萧家小子一路做个孝子贤孙累够呛,严家妮子还不嫁过去,他们萧家哭都没地儿去。 既然都决定好了,严家这边也开始准备,家里该归拢的归拢,严父也去了严家老宅子,请他爹娘大哥大嫂明天过来帮着招待未来姑爷。 再说萧家这边,王婆子一走,萧母就让人去把萧启找回来,萧启正和人玩牌,闻言牌也不玩了,这个时候来找他,也只有严舒窈家里来信儿了,起身就要走。 桌子上的人见他赢钱,哪里肯放人,一个个的都想着给他留住。 萧启眼一横,脸一垮,把他面前的银钱往外头一撒,没几下就被路边的乞丐抢了个干净。 萧启:“哥几个这下可以松手了吧,我现在可没赢钱,连本都搭进去了!” “嘿,你小子,弟兄们和你闹着玩呢,快回吧,别让伯母等久了。” 萧启:“那行,这次算我扫了大家的兴,等改天抽个时间,我请大家到望江楼喝酒去。” “行,我们哥几个可帮你记下了,到时候可要准备好银子啊!” “一定,一定,那我先走了,改天再玩。” 他们这一群人里,萧启不是最高最壮力气最大的,但却是下手最狠,最敢拼命的! 上次二柱和萧启闹,被萧启收拾了一顿,都过了半个多月了,到现在胳膊都还没好全呼。 虽说刚才萧启说话时脸上带着笑,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生气了,他们这些狐朋狗友还是有些打怵的,哪里还敢留人,再说望江楼里的一顿饭,可比他们桌上的赌资多。 萧启一路小跑,一进门就看见他娘在规整家里的东西,一瞬间,脸上充满了笑意,要知道他娘收拾的那些,大多都是他陪着去买的。 第3章 下定 “娘,严家来人啦?”萧启远远的就说道。 “臭小子,严家不来人你就不回家了? 都多大的人了,一天天的就知道在外头瞎混,我都怕你哪天折在外头!” 一说起这些萧母就是气,搭人情,搭银钱,给萧启找了好些活做,可那臭小子没一个消停的,啥都做不下去。 “娘,我好着呢,你说那些干啥,尽是些我不乐意听的,也不怕折了我的福气!”见萧母一直念叨,萧启有点不耐烦,语气上就带了些。 萧母也怕萧启的狗脾气,转而说起严家的事,“你福气好着呢,这不,明儿娘去给你定个仙女去。” 萧启:“真的呀,明儿就能下定?” 萧母肯定道:“比真金还真,那严家妮子是个孝顺的,还能看着她外祖遭罪呀。 你把自己也好好拾捯拾捯,第一次上门也要让人看出来咱家的重视。” 萧启回了房间,把衣服全翻了出来,试了这件试那件,总感觉没一个合适的,穿哪件看着都和严家那小娇娇不相配,索性拿了银子出门,买件新的去。 他也不想想,要不是严家遭了难,估计他这辈子都不会和人家碰面,更何谈相配了。人家穿麻布都显气质,他是穿锦衣都像偷来的! 翌日一早,严家就忙活开了,严母自小就没做过啥事,现在又要待客,就只有指着严奶奶和严大伯娘了。 “二弟妹好福气,娘这一大把年纪,现在还得帮你烧菜做饭,平日里我都没让娘伸手呢!”严家大伯娘过来脸色就不怎么好,好在手上动作不慢。 自严家这几人回来,她家那口子和严家老两口,又是送粮食,又是搭银子,她心里不得劲儿。 哪怕知道家里都是因为她二弟娶了二弟妹,才得以取新屋,添田地,家里还有余钱送她儿子去学堂,虽然心里都想的通,也不妨碍她难受。 严母:“唉,也是怪我手笨,以后还得跟娘和大嫂好好学。” 严母和严大伯娘十几年的妯娌,知道她这人性子,嘴是碎了些,好在心不坏。 估计就是看她们回来,大房出了血,老太太在家里当老封君,跑到二房又做这做那的,心里不舒坦,左右都是她家得了好,也就没计较这些。 不多时,萧家带着聘礼,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过来了,估计这次萧家是下了血本了,聘礼多的让人咋舌。 “哎呀,大伙瞧瞧,严家这是得了个好姑爷,大手笔啊。” “可不是,我看比王员外家娶媳妇给的聘礼还多吧!” “不可能吧,王员外家可有好几百亩地呢。” “咋不可能?人萧家不仅在城里有猪肉摊,听说萧家小子还跟人收账呢,那可都是钱。” “还敢去收账,怪不得是混子呢!” “混子有啥不好的,你看咱村里的那些汉子,说着好听是正经人,可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不当银子用,就面上光,一点实惠都没有。” “说的也是。” 萧启听到有人议论他收账,不由得摸了摸头,前几天跟着龙哥去收账,被砸了一下,头皮上的疤现在都没好全乎。 好在挨了一下,也得了好,那家子搜出来的东西,被他藏了一个镯子,看着值点钱,正好今天下聘,他给添里头了。 一想到马上就能看见他小娇娇,心里都是热乎的。 哪怕是下定,也没给两个新人太多私密空间,等两家长辈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就让他俩坐院子里说说话,长辈们坐在堂屋里寒暄着。 也就是这时,严舒窈才有功夫打量萧启。 身量看着还行,看着应该有175-178的样子,要知道她这身子最多也就160。 长相也还将就,眼睛不太大,鼻梁倒是高挺,嘴唇有些薄,整个面相看着有些痞里痞气的,身体长的也比较强壮。 怎么说呢,萧启的长相可能不太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一般农家人喜欢的都是是身强体壮一身正气的,大家闺秀大多中意温文尔雅的俊秀书生类。 但在严舒窈眼里,这人长相还有些符合她的胃口,有几分港星黄宗泽的样子。 萧启见严舒窈在看他,一开始还有点不自在,后头一想,这马上就是自己的婆娘了,有啥可紧张的,立马挺起了胸膛,拍了拍,一副任君采拮的模样。 看见他的动作,严舒窈突然红了脸,感觉这人脸皮真厚。 红了脸的严舒窈,差点让萧启看入了迷,要不是旁边坐了好些人,他也怕吓着她,不然非得上手不可。 “喜欢看哥就看,咱俩马上都快睡一个被窝了,有啥不好意思的。”说着还扯了扯衣服,放低了声量,凑到严舒窈耳边低语:“以后我只给你一个人看!” “不害臊。”严舒窈轻声嘀咕,心里想着这人脸皮真厚。 虽说她是重活一遭,可在上一辈子,她长相普通不说,家里还重男轻女,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出去工作,她爸妈天天想着法子的问她要钱,身边的糟心事太多,连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交上,更何谈男朋友了。 碰上萧启这么个成年男子,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自然是害羞的。 萧启偷摸的给了严舒窈一个钱袋,“里头有我攒的私房钱,别人都不知道,你拿着买些零嘴儿。” 严舒窈推脱:“我不要,你自己留着。” 萧启:“你跟哥还客气啥,以后我的不就是你的,你可别再瘦了,我就喜欢肉乎的,嘿嘿!” 严舒窈心道:臭不要脸!臭流氓!又低头一看自己的胸口,果然肉肉乎乎的,好不丰满。 再一次给严舒窈气了个大红脸! 两人没说多一会儿话,她就躲回了房间,没办法,她实在是承受不住萧启的厚脸皮。 见心上人走了,萧启只得跑到严家长辈边上装乖卖巧,没法子,谁让他就中意严家这个小娇娇呢! 第4章 闲话 一番寒暄,定下了三个月后的婚期。 其实一般人家从定亲到成亲大多要间隔一年,可他们两家情况又不相同,加上萧启都是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儿了,萧家就急了些。 严家这会儿算是受制于人,也就同意了。 送走萧家人,严家才回头来仔细打量聘礼。 有两套金银首饰,绸缎四匹,细棉布四匹,两盒茶饼,有四色糖果、各色干果、点心、喜饼,还有鸡鸭鱼肉若干,大米、酒米粟米各有好几担! 最珍贵的是打头的那个盒子,里头有镯子,发簪,耳饰等,反正东西乱七八糟的,都不成套,不过成色都还不错。 其实这个盒子不是萧母准备的,全是萧启添上的,要么是他跟着赌坊的人去收账时得的,要么就是碰上个寻求庇护的人供上来的,还有就是他和人打架得的添头,所以东西都差不了。 虽说刚才萧家送过来就过了一遍眼,可现在细看才惊觉这萧家是真上心,这些东西,放在城里娶个个姑娘都差不离了,放在他们村子里,那更是不得了。 严奶奶一脸喜色,“萧家这礼送的还不错,老二家的,现在你们也难,还能从里头挑几件好的给屿哥留着呢,他过不了两年也得相看妮子了。” 本来还担心老二家以后日子不好过,他们老两口又是跟着大房的,现在看了这新姑爷对严舒窈的稀罕劲儿,以后多少也能帮补老二家一些。 “娘,这都是娇娇的,我打算全部添到嫁妆里,让她带回萧家。”严母怎么会同意这事,她不能多备些嫁妆就已经很伤心了,怎么可能做出克扣人家给女儿的聘礼留给儿子的事。 “全给带走,那屿哥儿过两年说亲怎么办,现在你可不是大家小姐,家底都空了,总不能为了个妮子,委屈了我的孙孙吧。 打小你们就偏心舒窈,现在家里都这样了,也是该她回报家里的时候了。 再说了,屿哥儿过的好了,才能给他姐姐撑腰啊!” 严奶奶特别不理解,一家子看着传宗接代的男丁不疼,偏偏去疼个丫头片子,以前他们高攀了郭家,碍着郭老爷子也就不敢说什么,可现在郭家垮了,老二一家又回了村子里,家底子都没了,她也就不憋在心里了。 严大嫂也附和,“娘说的对,屿哥儿可是男丁,丫头片子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娘也没说全拿走,只说挑几件好的留下来,该知足了。” 严母正想说话,严父给拉住了,“娘放心,该怎么做我心里有数,不会亏了屿哥儿的。” 见状,严奶奶很是得意,关键时刻还得看他儿子的,所以啊,还是得靠儿子才有盼头。 严父捡了些糕点糖果,让他大哥带回去,给家里小辈儿沾沾喜气。 送走大房的人,严父拉着严母说话,“你和爹娘他们说话,捡他们喜欢的说,心里不得意的,只管往我身上推。 萧家送来的东西,我们全部并到嫁妆里让她带回去,但这话就别告诉爹娘他们了,免得他们和你吵。 你也别放在心上,他们一辈子都住在村子里,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重男丁,咱俩多疼娇娇和宜姐儿就是了。 至于屿哥儿,他才十三,我们当爹娘的干几年,总归能给他置办些东西,他是男娃,自己也得努努力。” 严母:“嗯,我都听你的。” 严母是个骄傲的人,她和严父感情好,婆媳关系处不好,严父这个当儿子的夹在中间也难做,现在不比以前,她也得多约束自己。 再一个就是严父说的和她心中想的都差不多,要不说他们能成夫妻呢,心有灵犀呀这是! 严舒宜这会儿有点儿不高兴,本来以为严舒窈要嫁个粗糙的泥腿子,却没想到萧家家底这么厚,那男的眼睛都快长在严舒窈身上了,看着就是很中意她的,那不就是嫁过去当少奶奶了吗? 可转念一想,严舒窈要是嫁的差了,她可就一点也指望不上,要是严舒窈嫁的好一点,带着家里一些,那她以后是不是能嫁的更好呢?这么一想,心情也跟着好了。 严舒窈见她在那里变脸,叹了一口气,看来她不管在哪辈子,都遇不上一个知心的姐妹,只盼着萧启不要太混,不说夫妻恩爱两不疑,至少两人也得相敬如宾啊。 她可不是小说中的大女主,金手指大开,大杀四方什么的,她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再说萧家这边,萧启的三个姐姐闻信也都回了娘家。 萧家大姐萧玉华,嫁了城里银楼的掌柜,日子过得不错,为人也很是爽利。 萧家二姐萧玉芬,嫁了萧母娘家表亲,日子过得也还行,性子温和了些。 萧家三姐萧玉芳,不仅是姐妹里长的最好的,嫁的也最好,员外郎家的嫡次子。 “娘,听说你给小弟定亲了,把家都快搬空了? 还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么大的事我还是听外人说的,该不会我下次回来连家门都进不了了吧!”萧玉华问道。 萧母听到她大女儿的质问,顿时就黑了脸,“有你这么说话的吗,再说,我就是搬空也是搬空萧家,搬不到你吴家去。” “要我说,大姐就是瞎操心,娘当着家呢,该怎么做她心里指定是有数的,我们这些当姐姐的,只管给弟弟添些礼就是了。”萧玉芳一边说还一边把她带的礼盒给萧母递过去。 “三丫头,这里头是啥?”萧母一边打开盒子一边问道。 “夫君前些时候跟着先生去游学,给我带了两套头面回来,这不听说小弟定亲了,我给弟媳匀一套,算是贺礼了。 听说是京城那边的款式,比我们临城的要精巧的多,我小姑子缠着我要一套,都被我拒了。”萧玉芳很是得意,她才不傻,给了小姑子也不一定得了好,可给她弟妹,是肯定能得了好的。 虽说她也不指望她小弟给她撑腰,可家里就这么一个兄弟,心里还是念着他的。 第5章 家常 萧母看的两眼发光,“那行,我先替你弟弟他们收着。” 萧玉华也跟着掏东西,是个大金镯子,样式普通,不过分量却足,“娘,我跟三妹可比不得,你别嫌弃。” “我有那么不识好歹啊,金镯子还嫌弃。”说着话萧母还拍打了萧玉华一下。 萧玉芬送的就要差些,是个银簪子,不过谁也没挑理,毕竟她夫家条件要差一些。 因为明天萧启就要出发了,和严家定亲这事操办的就急了些,不然这些东西萧母都会并到聘礼里头一起送过去的,毕竟他们全家都一致认为萧启能娶到严舒窈,那可真是大大的福气。 要知道他们家为了萧启的亲事,几乎把家里的现钱用光了。 连萧家爷爷为了多挣点钱,这几天都邀了几个猎户在山里转悠。 也不知道等老爷子回来,知道他错过了他孙孙下定,会不会懊恼。 其实萧家老家有十几亩地,萧家老爷子又是有能耐老猎户,萧家家境一直都不错。不过前些年在城里置办了房子,就花了一大笔,还拉了饥荒。 好不容易还了债,又存了点银子,这次又因为严家的事,拿了银钱找门路活动,再加上置办聘礼,算起来是伤筋动骨了。 “娘,小弟明儿真要走啊?”萧玉华确认道。 萧母白了萧玉华一眼,“不真走还假走啊,使了这么大劲儿才找的门路,就是他想反悔他那刚认的干爹也不能同意啊。 咋的,我们家还敢得罪人家啊!” “唉,我说你们费这么大力气干啥,好姑娘又不是只有严家才有,以小弟的能力,找个啥样的不行? 现在好了,又是送礼,又是搭人情,还得跟着那些民夫去送粮,这几百公里路,一来一回不得一个月呀,这路上要有个好歹咋办?你可只有这一个儿子!”萧玉华抱怨道。 “呸呸呸,你个乌鸦嘴,说的这是啥话,你就不能说点好的,看见你就烦,再说这些,就回你的老吴家去。”萧母说着还推了萧玉华两下。 “娘,虽然大姐说的不好听,但也有几分道理,你看,现在新媳妇还没进门,就把你们拿捏的死死的,你说以后咱家是姓萧还是姓严啊。” 萧玉芳也跟着附和,看的出来,姐妹俩对严舒窈都有意见,不过萧玉芳要多几分小聪明,知道让她姐姐冒头。 只有萧家二姐萧玉芬没应声,作鹌鹑状。 萧母:“咋的,你们都出嫁了,还想当娘家的家呀,就是我同意你们小弟也不会同意啊,他那个脾气,混起来,连你们阿爷你们爹都没法子,你俩能管住啊?净说些废话。 启哥儿眼光高,同他一般年纪的人娃都有几个了,他都还没有定下来,好不容易有个中意的,哪怕是要割我的肉我都愿意。 再说这严家妮子,那可是高门里出来的大家小姐,要不是她家遭了难,你弟弟去给人家看门人家还不一定要呢。 我还指着严家妮子进门帮着启哥收心了,我警告你们,以后不许说这些,我听过也就算了,要让你们弟妹听见,看你们小弟收不收拾你们吧。” 萧家姐妹一听,顿时消停了。 要知道,萧启发起狠来,谁的面子都不看,她们姐妹几个,多多少少都挨过他的揍。 萧母:“行了,东西都送了,玉芬留下,你们俩回去吧,我这也忙着呢。” “那行,我们走了,改天再回来。” 萧家大姐和萧家三姐走了之后,萧母拉着萧二姐萧玉芬回了里屋。 “玉芬,最近有信儿没?”萧母低声问道。 萧玉芬低着的头轻轻的摇了摇。 萧母:“正好你弟要出远门,你多住几天,就当陪陪我和你爹,我也给你补补身子,女婿那边我让人给他送个口信。” 萧玉芬:“嗯,我听娘的。” 萧玉芬夫妻俩成亲六七年了,除了第二年生了一个丫头,后头再没有了,这些年大夫看了不知多少,都说身子没问题。 那些秘方偏方也找了许多,也都没有用。 萧玉芬夫家刘家甚至还给买了个小丫头,白日里就是丫鬟,晚上算作小妾,说了添个子嗣就给名分,依旧没有信儿。 为了这个小的,萧启还给他二姐夫狠狠的揍了一顿,不过到底还是让人留下了,谁让生不出来儿子呢。 翌日一早,萧母拉着萧启好一顿叮嘱:“你在路上要警醒着点儿,遇上事就往你干爹那里跑,要不就躲那些士兵后头。可千万别往前冲,娘知道你不怕事儿,可我怕,哪怕不为着我,为着你媳妇,你都要保护好自己。 亲家老爷那里,如果实在照顾不上,也没事,总归咱们是尽力了,万事以你的安全为主……” 萧母这会儿,真的有些后悔了,这好好的日子不过,往北地跑,那边现在可是在打仗,万一萧启被弄到战场上怎么办,刀剑可无眼。 “好了,娘,我都知道,你说了好几遍了,我都会背了。 你就把心放肚子里,我保证自己全乎的回来,一根头发丝都不带少的。 二姐,你多在家住些日子,照顾一下爹娘,弟弟记你个好。”萧启说着,还假模假样的作揖。 “小弟放心,我都知道的。”萧玉芬应道。 临出发时,萧启收到了严家托人送过来的包袱,打开一看,都是些吃食,这些都是严舒窈想破脑筋准备的。 里头有些肉干,萧启吃着就正好,还有些加了坚果做的炒面,这个方便她外祖吃,还有些烫面烙的干饼子,果干什么的,都是些耐放的食物。 萧家也给准备了东西,不过和严舒窈的一比,还是要差两分的。 萧母:“看不出来严家妮子还有一手好厨艺呢,启哥儿,这算是被你捡着了。” 萧启:“那是,娘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儿子,眼光能不好吗。” 萧母:“是是是,你眼光好。” 萧玉芬:“娘,弟弟还夸你呢!” 确实,萧启的一句话,夸了几个人! 第6章 出发 萧启:“我走了,爹娘你们回吧,过不了多久我就回来了,听说北地的皮子好,我给你们买些回来做裘皮穿,肯定暖和。” 你听听,这就是她儿子,天底下顶顶孝顺的人。萧母这会儿完全忘了萧启平日里耍混的模样。 萧母:“买啥买,又不是富贵人家,你娘我穿棉袄就很暖和了,你把你自己照顾好,娘就很开心了。 要真有合适的,你给你阿爷和你自己买一身就行了。” 萧启没把他娘的话放在心上,他反正是要买的,不然都对不起上次被打破头挣得银子。 接着就是萧母和萧玉芬的千叮万嘱,萧父在一旁看着,嘴巴几次张开,没说什么又闭上了。 萧启走后,萧母看着在旁边望着他她儿子背影的萧父,叹了一口气。 萧母:“别看了,人都走了,不是我唠叨,你说说你,刚才儿子在吧,你屁都不放一个,现在人走了,你又在这里眼巴巴的看。 回吧,再睡个回笼觉,时间还早呢。” 萧父倒也不气,他本来就是个话少的,“你再睡会儿吧,我还约了人家杀猪,等下把刀磨一磨,我就过去了。” “那行,你小心点。” “嗯,我晓得的。” 天将将亮,院子里就有动静,萧母还惊了一下,她男人不可能这么早回来,不会是遭賊了吧,拿了门栓在手里,打算出去看看。 院子里,一地的猎物,其中居然还有一头鹿,这可是个能卖的上价钱的好东西。 萧母喜上眉梢,“爹,爹,是你回来了吗?” “是我,启哥儿已经走了吗?”萧老爷子问道。 “走了,后半夜就出门的。” 其实萧老爷子正在萧启的房里,看见少了东西,而且之前定下的时间他也知道,问这句都是多余的。 他紧赶慢赶的,还是回来晚了。 本来前天就该回来的,可他们一起上山的黄猎户发现了鹿群的踪迹,要是能抓到,可就赚大了。 运气好的是还真让他们抓住几头,运气不好的是没抓住活的。 萧老爷子:“和严家妮子定下来了?” 萧母点点头,“嗯,定下来了,昨儿去下定送了聘礼,成亲的日子也定好了,八月初八。 启哥儿天天念着、想着,时间又紧急,就没等您回来。” “嗯,不妨事,事情定下来就行,改天我打点好酒,去找严老头喝酒。”萧老爷子摆摆手道。 见萧老爷子满是疲惫,也没做饭,给了几个钱让萧玉芬去外头买些现成的回来。 简单吃些东西,萧母让老爷子去休息,她则帮着把猎物收拾了,她也是做惯了,经常和收野物的贩子打交道,哪儿处价钱公道心里都有数。 东西虽然是她帮着卖的,可银子还是交到萧老爷子手里。 他们家这点好,谁的买卖谁收钱。 像家里的地,除了祖上传下来的,就是老爷子置办,包括打猎的收获,都在老爷子荷包里。 猪肉摊子虽说最开始是老爷子找的门路,可都是萧家夫妻俩在忙活,这钱也就把在他俩手里了。 至于萧启,看着是在外头瞎混,到手的银子也不少,不过他花销也大,经常在外头喝酒下馆子的,也没让他上交。 不过真遇上事情,还是有商有量的大家一起掏钱,像是买房子还有这次找运粮官疏通,就是大家一起凑的。 自萧家过来下定后,严舒窈开始了她的艰苦日子。 每日,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绣嫁妆,虽说她完美的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包括她学过的琴棋书画针织女红,可她毕竟是生手,再说她可是经历过现代社会各种电子产品荼毒的人,怎么坐的住。 一会儿不是开小差,就是下错针,搞得严母经常一边陪着做绣活儿,一边开导她,还以为她是想反悔这门亲事呢。 倒是苦了严舒宜,严母的一颗心都放在严舒窈身上,家里的事好多都交给了严舒宜,严舒宜感觉不过才半个月,她的手都粗糙了好多,这不,严母让她刷碗,她撂挑子不干了! “偏心眼,就严舒窈是你们亲生的,我和屿哥儿都是捡来的!家里遭了难,她还是千金大小姐,我们就是丫鬟奴才!” 瞧瞧,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明明是严舒宜和家里吵架,她偏偏要把严嘉屿摆在和她同一地位,用以增添筹码,占据道德最高点! 严母:“你听话一点,现在家里忙不过来,过些日子就好了,到时候娘指定不让你干活了。 你当妹妹的,对待姐姐还是要敬着点,长幼尊卑不能忘,下次不许再叫名字了。” 严舒宜:“不听,我就不听,我现在就是家里的老妈子,咱家现在都这样了,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你就会骗我!我才不会上当。” 严母气急,“让你做一点事,你就这个样子,你看你爹和你弟,每天去山地里下种,累的不行。我空了也要去帮忙,家里也是一摊子事,还要陪着你姐绣嫁妆,家里开销大,我做点绣活儿也是想挣着家用,实在是忙不过来才叫你搭把手,你出去看看,谁家的妮子不做事?你以为咱家还是以前啊? 你姐姐现在正在备嫁,我们手头又没有多余的银子,嫁衣那些都得她自己准备,她哪里有功夫做这些杂事?等你嫁人的时候,我也不让你做事。” 严舒宜:“我不管,你们就是偏心眼!” 说完严舒宜就哭着跑回房间了。 “娘,这里我一个人忙活就是了,你去看看二妹吧。”严舒窈宽慰道。 “娇娇长大了,都知道关心妹妹了。”严母一脸欣慰道。 要知道,以往严舒窈和严舒宜经常吵架,谁也不让着谁,最多是碍着长辈的话不得不和好,也就是面子情,心里一直都是有隔阂的。 现在看见严舒窈都不计较这些,还有些谦让的模样,可不得感叹嘛。 第7章 夫妻夜话 严舒窈:“以前不懂事,让娘操心了,我马上都要出嫁了,也该懂事了。” 严母:“那你一个人先忙着,娘去看看你妹妹。” “嗯。” 严母去了严舒宜房间外,发现门从里头栓住了,“砰砰砰,宜姐儿,你把门打开。” 严舒宜:“我不要,你只会骂我,我才不要听你的。” 严母在外头又是生气,又是委屈,还有些心疼,哪怕她平日里对严舒窈偏疼了些,可对严舒宜也还是很好的。 要不是现在家里落魄了,怎么也不会让严舒宜做家事,严母也看出来了,估计是和她姐姐比较惯了,心里不平衡。 其实严舒宜这会儿也正后悔,她虽然不乐意做事,可家里现在大家都忙,也只有她有功夫能搭把手做家事。 刚才她不过是看见严母和严舒窈聊的太过开心,心里发酸,脑袋一热就借题发挥罢了。 一想起来她从来没有得到过家里长辈的偏爱,就委屈的直掉眼泪,还越哭越觉得委屈。 严母:“宜姐儿,你快别哭,你把门打开,娘不说你了,都是娘没用,才让你跟着我们受累,以后娘多做些,让你松快点,娘保证!” 严舒宜正好借坡下驴,开门认错,“娘,是我错了,我不该做点事情就使小性子。” “我的宜姐儿是个好的,怪娘没本事。”严母说着,眼泪也跟着流,母女俩抱一块儿哭。 俩人心里都不好受,又是亲母女,哪有隔夜仇,没一会儿就好了。 严母倒也没有傻到让严舒宜给严舒窈道歉,只当啥事也没有。 天都快黑透了,严父和严嘉屿才拿着锄头到家,当然,活儿主要还是严父在做。 严母:“他爹,屿哥儿,快去洗手吃饭了。” 晚餐吃的也简单,粟米饭配酸笋,再加一盘炖豆腐。 饭桌上,严舒宜见严舒窈吃一小口饭,要嚼上十好几下,差点没翻白眼,都成农家妮子了,还装模作样的。 不过这可是她冤枉了严舒窈,本来吃惯了精细粮食的人,吃带些壳的粟米就喇嗓子,严舒窈的身体又是万分难遇的娇弱,包括喉咙在内,要说一般人吃着难受有三分的话,那么她就有十分难受。 “爹娘,你们看着挑一挑萧家送来的聘礼,兑换点银子,咱们买些细粮吧,再割点肉,最近大家都挺累的,需要补一补。”严舒窈说道。 严父:“暂时不买吧,家里还有粮呢。” 倒不是他不想买,实在是手里没多少银子了,他们住到这个房子里来的时候,真的是啥也没有,就连衣服被褥、锅碗瓢盆,都是大房那边和严家爷奶给的银子添置的。 现在家里吃的粮食,也是严大伯家送的。 除了钱粮,严家爷奶还给分了两亩田,五亩山地。 接下来还要给严舒窈准备嫁妆,不说多了,一些基本的家具,生活用品这些总是要准备的吧。 严母:“买!我手头绣的大件已经差不多了,明天我收收尾,后天交到绣坊就能换银子了。” 严舒窈:“其实可以用我的聘礼,我们家的情况萧家都知道,应该不会介意的。” 严母:“这些事你们几个就别瞎操心了,我和你们爹心里有数,总归是要补一补的。” 严嘉屿:“太好了,我要吃肉!” 严舒宜:“我要吃梅香坊的糕点!” 严舒窈心里也开心,倒不是她馋嘴,实在是粗粮吃着太难受了,要是她能跟着去就好了!她手里现在可是有萧启的私房,有小十几两呢,她自己掏钱买点大米也行啊。 严父:“那行,我后天一早,去城里买。” 严母心里有数,家里人确实需要补一补了,严舒窈的聘礼她是不打算动的,也只有多做些绣活儿了,好在她的绣工是很出色的,许多世家不外传的绣技她都学过,她的绣活儿在绣坊也卖的起价。 晚上躺在床上,严母给严父挑手上的水泡,又给他按了按身子,心疼的不行,“夫君,辛苦你了,都是我连累了你。” 严父笑着道:“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你是我夫人,做什么我都愿意,要不是遇上你,我说不定也只是个农夫。” 严父心里有数,要不是碰巧遇上严母被人纠缠,出于好心帮了一把,他是不可能娶到严母这种大家千金的,虽然现在落魄了,可以前的种种总归是得到过的,家里也跟着沾了些光,不然他现在最多也只是个村里的富家翁而已。 严母:“你可不要妄自菲薄,要不是连着两次你进士试都碰上我生产,又怎么会让你因为分心没考好,我知道我夫君的学识,那是顶顶好的。” “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你可别夸我了。” 这话倒不是严父谦虚,他觉得他考上举人就已经是好运气了,离着进士还是有差距的。 严母:“在我心里,你就是最好的。” 严父:“你也是!” 难得的温情时刻。 严母:“也不知道我爹现在怎么样了。” 严父:“别担心,路上有萧家小子照顾,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爹他吉人天相,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再团聚的,你要好好保重身体,不然爹该打我了。” 严母:“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我心里总是乱想,又怕他出事,又怕他生病,还怕他缺银子,人不在跟前,总归是会瞎想的。 还有你,最近是累的狠了,这样可不好,凡事要量力而行,不然你倒下了,我们娘几个怎么办?” 严父:“我心里有数,不会伤着累着的。就是和你一样,老是想着岳父。 你说,要是以后爹他老人家回来了,看见娇娇嫁了一个这么糙的汉子,会生我们的气吗?” “生气那是肯定的,不过他会理解的,只希望萧家小子是个好的吧!” 严父怒道:“他敢!要是萧家小子敢做对不起娇娇的事,我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不要,也得收拾他。” 见严父这么较真儿,严母乐了:“我就这么一说,看给你急的。” “说也不能说!” “好好好,我不说。” 第8章 賊人 有了严舒宜闹脾气的事,严母也不太爱喊她做事了。 严舒宜的醋劲儿过去了,知道自己没理,主动帮着做事。 严舒窈也不想家里不和睦,就家事绣活混着做,总之就是家里一片和睦! “娘,你那个屏风不是在收尾了吗?你去忙吧,家里的活,我和二妹一起搭把手就是了,你放心,我保证不和她吵架,我当大的会让着小的的。” “谁要你让,我才懒得和你吵架呢。” 严母点点头,“那行,你们两姐妹好好相处,我去收收线。” 忙活了大半天,严母的屏风终于完工,趁着东西还在,叫了严舒窈和严舒宜过来,这个屏风上头用到的绣法有好几种,她打算给姐俩好好教一教。 母子三人在院子里,一个教,两个学,忙的正起劲儿呢,隐隐约约听到院墙外头有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 里头的说话声音一停,外头的声音就更明显了。 不止一个人在外头转悠,还说小话! 严母拉着严舒窈和严舒宜,紧张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们母女三个,估计还对付不了一个汉子。 看到墙角堆的柴火,严母捡了三根,她们三个一拿人一根,好歹也算个武器。 严舒窈拿着木材,心想这也不是办法,外头要真是不怀好意的人,她们就完了。 “娘,大伯和阿爷是不是快过来了,他们昨儿不是说要给我家送菜吗?”严舒窈大着胆子说道。 严母愣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哦,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应该是这个点儿了,我去烧点水,等下给你阿爷他们泡茶喝。” 说完,严母悄悄的往院墙靠,果然,外头慢慢的没有了动静。 又等了好一会儿,严母才出去围着院子转了一圈,果然,墙角的草都被踩踏了许多。 回了家,两姐妹急切的围着严母,“娘,外头安全了吧?” 严母眉眼流露出一股担忧,“贼人现在是走了,不过他们应该是盯上我们家了,估计下手是早晚的事。” 严舒宜一惊:“娘,那我们怎么办?要不我们去爷奶家住吧,别的不说,至少安全。” 严母:“等你爹回来我和他商量一下再说吧。” 严家爷奶连着大房都住在村子里头,人口肯定比较密集,那么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而他们现在住在村口,不是在大路旁,还得往上头的小路走上片刻,周围没有挨着的人家,离得最近的人户都有三四十丈。 不过搬家也是不好搬的。 当初严家老房子重新修过,严父出的大头,不过也说好了,他出钱,他大哥出力,这房子他也不要,算作给二老养老。 而且大房现在小辈都长成了,严大伯都当祖父的人了,房间自然也不富裕。 晚上严父一回来,严母就迫不及待的说了白日里家里差点进了贼人的事,给严父急得不行,饭都没吃,就去找他大哥和爹娘帮忙。 “爹娘,今天我家里差点进了贼人,把淑娘她们几个给吓坏了,我又见天儿的往山上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劳烦爹娘、大哥大嫂白日里空闲了,多往儿子家里走两趟。” 严老头:“坏了,前些日子村东头的老李头,他家就被偷了,连粮食被褥都搬空了,他家和你们差不多,都是单家独户的,估计是同一波人。 我和你娘在家闲着,白日里还是可以帮忙看着点,就怕他们晚上动手,你家就你一个壮劳力,不成,还是我搬过去陪你们住一段时间吧,不然我不放心。” 严大伯:“不行,我不同意,要是你有个好歹可咋办? 不然我搬过去吧,我还年轻,身强体壮的,睡觉也警醒,真要有人起了坏心思上门,我准揍的他们有来无回。” 严大伯娘有不同意见,“不行,你当大哥的,住到兄弟家,你弟媳也在呢,让别人看见会怎么想,不知道会编排些什么呢,我不同意。” 这倒也是,村子里的人,也没有什么乐子,整日里东家长西家短的,这闲话可少不了。 而且严大伯娘也不想严大伯去冒这个险。 严奶奶急了,“老头子不行,老大也不行,那老二家怎么办?要不让他们搬过来住一段时间,先避一避再说?” 严大伯娘就更不同意了:“娘,不是我当嫂子的小气,你看咱家哪里还有多余的房间,你和爹一间,我和当家的一间,嘉文夫妻一间,嘉武夫妻一间,嘉全夫妻一间,还有几个小家伙,又占了两间,家里房间就不剩了。 我那三个儿媳妇现在是娃都不敢生了,就怕家里住不下!” 其实要真想挤一挤,也还将就,可二房那几个人,就不是能和谁挤一挤的,还是不要再凑到一起了,免得闹矛盾。 严奶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明明知道会出事,还在干那里等着吧!” 严父:“娘,说不定是儿子想多了,也许啥事也没有,你别太担心。” 严奶奶:“屁的没事,人家就是看你们从临城回来,又是从富贵人家出来的,指不定手里头就有好东西,又住的偏,好下手,都开始踩点了。 不行,别的不说,晚上我和你爹过去住几天,我老婆子虽说年纪大了,可也不是拿不动刀,总归还是有点用的。” 严老头:“行了,你别跟着添乱了,我过去住几天,明儿个再去找萧老头,让他帮忙寻摸两只狗,找那种凶狠一点的,帮着看家护院也不错。 老二,明天你去找你三叔借钱,借不借到不重要,主要是要当着你三婶子借,有其他人看着也行。” 严父眼睛一亮,“爹,我知道了,明天我要进城,等上午我回来了就去借!” 对啊,他去借钱不就是代表他没钱吗?他三婶子又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嘴巴,等她在村子里一宣扬,附近十里八村的都会知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次日一早,严父和严母去城里卖绣品和置办东西,严老头则是去找萧老爷子寻摸狗,严家大伯娘和严奶奶则是去了二房守着,就怕二房的家被搬空了,家里可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呢! 第9章 新伙伴 严老头速度很快,次日一早就去城里找萧老爷子帮忙。 萧老爷子一听也跟着着急,连忙带着严老头回了七湾村,找他的老朋友黄猎户讨狗子去。 黄猎户在他们这一带,很是有名,除了手艺好,就是家里养了好些猎犬,虽然开销大,可收获也大呀。 严家所在的下湾村和七湾村离得不远,中间只隔了一个上湾村,严老头和萧老爷子带着一大一小两只狗回严家的时候, 正是村里人吃早饭的时间。 一进严家院门,严老头高声道:“老婆子,快给我萧老哥泡茶,今儿可全靠他,那黄猎户家的狗,一般人可拿不走。 你还别说,这东西机灵的很,黄猎户几个动作几句话,它就知道什么该咬什么不该咬,该跟着谁走,看着那么凶,这一路可听话了!” 萧老爷子:“严老弟这话在理,老黄家的这狗,说是有狼的血统,又聪明又机警还凶狠,我估计这院子以后一般人可进不来。” 严奶奶听的满意,“那感情好,以后我让老二买大骨头给它们吃!” 严奶奶一通指挥,严老头在院子的一角给两只狗狗垒了一个狗窝,萧老爷子想要帮忙,愣是没让,没法子,萧老爷子只得在旁边帮着训狗。 严舒窈严舒宜姐俩,在边上看的眼热,昨天那一通,着实是吓着她们了,家里多了两条看家护院的狗,特别是大的那只,看着就威猛,增加了许多安全感。 “砰砰砰!” “砰砰砰!” “严老哥,严老哥,在家吗?我是老李。” “来了!” 严老头听见外头的声音,心里疑惑不已,他家和老李头家也没啥来往,人怎么往这里来了。 “老李头,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里头坐。”严老头一边说话一边把人往里头迎。 “严阿爷好!”老李头边上的一个妮子对着严老头道。 严老头:“好好好,这是李家大妮儿还是二妮儿?” 那妮子正要回话,老李头一边把她往后拽,一边道:“这是我家二妮子盼儿,实在是这妮子不懂事,这不听说你家两个孙女回来了,见我这边有事要过来,她也闹着要跟着过来长长见识。” 严老头摆摆手道:“嗐,这有啥,正好让我家舒窈舒宜在村子里没什么玩伴,有空让你家妮子多来玩。” 老李头一脸的不好意思,倒是李盼儿,一进门就东张西望,和她以前的含羞带怯胆小怕事的模样相差甚大。 严老头:“舒窈,带着李家妹妹去屋里坐坐。” 严舒窈:“好的阿爷。李家妹妹这边请。” 李盼儿自见到严家姐妹就两眼泛光,特别是对严舒窈,感觉眼珠子都快粘到她身上了。 严舒宜:“你这人好生没理,来别人家做客怎么就知道盯着人看!” 李盼儿:“哦,不好意思,我以前没见过长这么好看的人,就多看了两眼,不过你放心,我看的不是你,你长的也没有姐姐漂亮啊,该不会是你嫉妒吧?” 严舒宜一听,气的不行,她知道严舒窈长的好,可她也不差呀!何况还是这么个村姑对着她评头论足,更是生气! “我再怎么样,也比你好看的多!就是比不上我姐姐,甩你几条街也是够够的!”严舒宜打量着李盼儿,略带嫌弃的说道。 李盼儿不服气,“我那是之前吃的不好,做的事情又多,你等着,等我好好养养,绝对不会比你差。” 现在的李盼儿,看起来又黑又糙,人还特别瘦,怎么看怎么不好看,她如此自信的说话,显得有些滑稽。 严舒宜:“哼,笑死人,我且等着,你可得好好养,我看你这山鸡能不能变成凤凰!” 李盼儿:“你才山鸡!你……” 严舒窈听的头大,怎么这么一下她俩就吵起来了,难道她们都是属火炮的么,一点就着。 “舒宜,李家妹妹,你们俩都过来坐,阿爷他们还在外面呢,别一会儿你们俩的声音比他们商量事情的声音还大。” 应该是顾忌着外面的长辈,两人也就借坡下驴,坐在凳子上,谁也看不惯谁。 李盼儿坐在凳子上四处打量,突然瞧见篓子里的一抹红,不仅仅是红,只是先吸引到人眼睛的是红。 伸手拿出来一看,小小的一张帕子,上头几朵小粉花,围绕着大红牡丹,边上绿叶点缀,仔细一瞧,竟有二十几种颜色,再看另一面,又是另一番模样! 李盼儿惊呼:“呀,这就是双面绣吗?可真好看!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严舒宜:“你还要不要脸?脸皮怎么这么厚,就没见过你这种人,一点也没有当客人的自觉,这些东西是你能随意翻动的吗?要弄坏了卖了你也赔不起!”说着还把帕子抢了回来。 李盼儿:“急了,你急了,也是,这么好的东西,一看就不是你这种人能绣的出来的,这不会是恼羞成怒了吧?” 说完又转过头对严舒窈表示歉意,是她没经过同意擅自动了人家的东西,“严家姐姐,实在是抱歉,我看这帕子太好看了,脑子一热就给拿出来了,我下次不会了。” 李盼儿这话就说对了,虽然严舒窈和严舒宜的绣技都是一个老师傅教的,可两人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以前的严舒窈追求名声,什么东西都想要做到最好,严舒宜就不同了,每次都和姐姐比,可又没有恒心,这也就导致她什么都跟着学,却什么都不精。 严舒窈:“没事,都是些小物件,也不值什么钱,我放在外面也不怕人看,你看了就看了。” 严舒宜不服气:“哼!我就是再怎么普通也比有些人好!”说完就走到屋子的另一边坐着去了,摆明了不想再搭理人。 李盼儿:“严家姐姐你人可真好,人美心善性格也好! 我以后能不能常来找你玩,能不能跟你学学绣活儿,你的绣技高超,我就是能学个两三分也行啊!” 许是想到那莫名的将来,脸上浮现出美好的笑容。 这么蹬鼻子上脸的人,严舒窈还是第一次见! 从这个李盼儿进门,她的身上就处处透露着古怪,哪怕是亲近如严家的堂姐妹,也没有李盼儿这么情绪外露,完全不像村子里长大的妮子,何况她家以及她个人完全没有高于常人之处。 她说话间透露出来的自信,没有一丝怯懦,更是在和严舒宜说话吵闹间喧宾夺主,甚至还将自己的平庸的外表归于环境,还隐隐透露出马上就会改变,总之就是不同寻常! 严舒窈想也不想就拒绝,她可不想惹上麻烦,“李家妹妹,实在是不好意思,我最近忙的很,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李盼儿:“也是,你现在忙着绣嫁妆呢,那等你嫁人了我再来找你玩吧。” 只要长了耳朵的人,都听的出来严舒窈说的是一句推脱之词,可李盼儿就是听不出来,也不知是不是在装傻充愣。 第10章 名声 严舒窈只得无奈道:“后头我要是得空,且你也方便的话,就来吧。” 这边几个妮子聊的不甚如意,那边长辈们却说的起劲儿。 原来是老李头见萧老爷子和严老头带着狗回来,便也起了心思。 李家和严家有点相似之处,一家住在村东头,一家住在村西头,都是单家独户,离着其他的人家有些距离,而且他家才被贼人光顾过。 老李头觉得倒霉的同时,又怀疑下手的是附近的人,他们家那天全家出动,去给他大舅兄庆生,是他临时起意,就这么被人家给盯上了,家都被搬空了,气的他们都快吐血了! 要不是家里前段时间发了一笔横财,估计得全家挂脖子去。 估计是同病相怜的缘故,严老头帮着老李头说话,不过萧老爷子也不敢应承下来,只带着人去黄猎户家帮忙搭个话。 黄猎户刚给出去两条好狗,心里正不舍着呢,这还有人过来讨要,怎么都不答应了。 给严家那是看在萧老爷子的面子上,毕竟是他金孙孙的未来岳家,两家人也是几十年的交情,这突然冒出来个老李头,他可不愿意。 话里话外的推脱,只道以后家里狗子多了再说。 老李头无奈,只得空手而归。 老李头早上出门的时候,李家人是都知道的,看他空着手回来不由得有些失望,再一看李盼儿在后头不合时宜的笑嘻嘻,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李婆子立马安排道:“二妮儿,你等下去把家里的脏衣裳洗了。” 李盼儿:“阿奶,我又不是谁的丫鬟,我可不洗,谁的衣服谁洗,谁爱洗谁洗,反正不关我的事!” 说完便穿过人群,自顾的回家,留下一群人目瞪口呆。 “你个死丫头,看我不收拾你!”李婆子一边骂着,一边搜寻四处,看看有没有趁手的工具。 李母想要伸手阻拦,又有些胆怯。 李家大妮子李招儿在边上小声道:“阿奶你别生气了,我去洗。” 李家的两个金疙瘩李金宝李银宝,在边上拍手叫好,“哈哈,打二姐,去打二姐咯!” 李父像个没事人一般,在边上傻站着。 倒是老李头,要是以前,他可不管他老婆子怎么教育家里晚辈,特别是对两个妮子。 可现在不同往常,那二妮子自从上次在山上打野菜撞了头,整个人都变了,肆意顶撞长辈不说,还奸懒馋滑!家事也不做,吃的还要挑好的,还什么都要和两个金孙孙比。 一开始动手收拾她,她敢跟你拼命,刀子石头木头,随意什么都能当她的武器,还放言惹急了她她要放火烧房子! 附近都有人念叨,他家二妮子是不是中邪了。 “行了,老婆子,说两句就是了,她不听你也别管,别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老李头说着话,目光还看向门口的立柱上,那上头有一道深深的印记,是上次李盼儿发疯时砍的。 李婆子不由得一怔,算了,管不住了,只当家里多养了一个祖宗,“我也不是苛待女娃,我这不是看着她大了,要说亲了,勤快些才有好人家高看两眼吗,不领我的情,你看她以后能找个什么人家。” 李母深有同感,谁家女娃不是这样过来的,从站的稳就开始带弟弟妹妹,再大一点就是家里家外一把抓,农忙的时候还得下地干活,到了年纪才有好人家来相看,不然都是些歪瓜略枣。 李招儿倒是放在心里了,做完了活就回房间对李盼儿念叨,“盼儿,你这样不好,以后都不好说人家了,家里人怎么说都是为了咱们,一家人劲儿还得朝着一块使才行。 你以前都不是这样的,对着爷奶也好,爹娘也好,都是孝顺听话的,对弟弟们也照顾有佳,外头都是夸你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都在说你撞了头,也昏了头,还有说你惹了大仙,总归是没一句好话,之前上湾村的王家还在打听你,现在也没信儿了,唉,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李盼儿白眼都快翻上天了,“行了,你快别说了,我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你也不看看村里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家,别说王家,就是严家我也看不上,他们要是真上门我说不定还得给他们打出去,现在不正好吗。” 李招儿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严家是没有和她们姐妹适龄的男子的,哪怕是有,人家也不会看上她们的,也不知道她妹妹这头撞的有多厉害,口气这么大。 李招儿:“严家你都看不上,那你看的上什么人家,总不能嫁到城里的官老爷家吧!” 李盼儿:“嘿嘿,那谁知道呢,也许我还能找到戏文里的贵公子呢!” 李招儿当玩笑一般说出口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的存在,李盼儿却没放在眼里,是的,李盼儿这个身体还在,内里却换了芯子,自她撞到头的那天改变的。 小镇上李家超市的独女李盼盼,大学暑假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再醒来就成了李盼儿。 尽管到了陌生的地方,李盼儿却一点也不慌,她觉得既然老天把她送到这里,那么她必定会有一番作为,书里电视里不都是这样的么?她肯定是主角,必定有主角光环,没看她和老李头去城里,不仅帮着家里把积攒的鸡买了,还帮着行脚商做了一笔生意,她家里也得了十两银子。 在她眼里这钱虽然不多,可也佐证了她的不同寻常。 名声这个东西,在有些人眼里那是重中之重,可在她李盼儿眼里,啥也不是,当她足够优秀的时候,大家眼里就只看的见她的优点了。 虽说李盼儿和严舒窈都有奇遇,可两人表现却完全不同,严舒窈是内敛,李盼儿则是张扬,估计和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第11章 艰难前行 临城这边日子过得还算平静,在朝着北地运粮路上的萧启,现在可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事还要从前天说起。 这一路,最开始还算好走,山路也有,却也还算平坦,可越靠近北地,山路越崎岖,现在正走到了鹰嘴峰,路又窄又险不说,天公还不作美,连着下了几天雨。 从最开始的绵绵细雨,到现在的狂风暴雨,关键还没有个能修整的地方!所有人及物全部都躲在绝壁长廊上。 好在绝大部分的雨水,都被上方凸起的岩石挡住了,不然这批流放的人还不知道得折损多少。 这会儿的萧启,正在给管饭食的伙夫捧臭脚呢。 “要我说,还得是刘兄,不然这又是风又是雨的,咱们这些人,可一个都得不了好。” 刘伙夫听着这话,心里舒坦不已,看着锅里正在熬煮的姜汤,故作谦虚道:“萧老弟过奖,老哥我就是吃这碗饭的,这锅里水还挺多的,老弟等下舀一碗去喝。” 萧启:“那就谢谢老哥了,等以后回了临城,弟弟我请喝酒,老哥可得赏脸。” 这几天,萧启得了空就往刘伙夫这里跑,话里话外都捧着他,为的不就是那些热汤热水,热菜热饭吗? 本来萧启就是半路插进来的,又是运粮官明面上的干儿子,待遇比起民夫来说还算不错,比起那些排得上号的人来说又差了些。 可这路上本就艰苦,他自己也将够糊弄过去,多余的就得掏钱,再加上还要护着一个沦为阶下囚的严家外祖父,那就更得费心费力了。 萧启一刻也没耽误,端着姜汤穿过流放的人群,没有理会其中任何一人,直接奔向严家外祖父。 “外祖父,我刚去给您弄了一碗姜汤,快趁热喝了吧。” 郭现见萧启过来,脸上不由得浮现出笑容。 他对萧启,从一开始的嫌弃,到后面的认可,也不过是近半个月的时间,足以证明萧启对他是尽心尽力。 姜汤是萧启孝敬他的,可他现在有点喝不下去,因为安王次子,哦不能说是安王,而是庶人赵寅的次子赵睦有些受寒,他要给出去实属慷他人之慨,平日里看不上眼的姜汤,现在却成了救命的良药。 本来赵睦应是在京城的,可郭现正好到到临城官学授课,为了给郭现庆生赵睦才被他爹派出来,不过才十六七的年纪,就遭了天翻地覆的难,现在又和家人分了两路,加上路上又惊又累,委实可怜。 见郭现端着碗,目光不停在手上和赵睦之间来回,萧启怎么可能不懂他的心思呢! “外祖父,我看二公子精神头有些不足,要不让他也喝点姜汤吧,东西不多,只有委屈你们分着喝了。” 郭现也正有此意,“怎么会委屈,现在就是一口热水对我们来说都是珍贵的,更别说姜汤了,也就是有你,不然我估计也得和他们一样接雨水来喝了。” 郭现口中的他们,都是流放北地的人,其中有和曾经的安王交好的,不过大多是别的党派的,安王那一派大多都是从京城流放的,总的来说,都是皇权斗争下的牺牲品。 这些人里,有部分人有亲朋相赠的钱或物,手头相对来说还算宽裕,路上过的不是特别艰难,可有些人家的亲朋唯恐避之不及,更何谈相赠财物,这部分人就只能靠路上押解他们的兵士分发食物,可每日分发下来的不过三两个黑窝头,日子过得可想而知。 每当看见有人为了一口吃的大打出手,郭现不由得庆幸,幸好他有个好孙女,愿意为了他牺牲自己。当然,庆幸之余,还伴随着自责。 郭现和赵睦分食完姜汤,萧启又倒了水囊里的热水到碗里,进行每日一次的补充营养,给郭现冲了一碗炒面糊糊。 见今天这碗更多更浓稠,郭现依旧给赵睦分了一半。 还别说,这炒面糊糊可是个好东西,里头不仅有各类坚果,细粮,还有现在买都买不着的糖。 萧启敢说,他手里这东西,就是卖一两银子一碗,想买的都大有人在,这一路明里暗里跟他开口的,被他拒了不知多少。 还有严舒窈给他准备的肉干,那些小头目都对他开过口,他或多或少的都和他们分食过。 到了这炒面糊糊,萧启可一次也没有给出去过。 虽然萧启人有些混,却也知轻重,这可是给老爷子准备的,他哪里敢轻易许人,尽管这些人里头还有好些当官的。 路上虽然过的艰苦,可萧启还是收获良多,比如他觉得自己更会阿谀逢迎了!当然,最大的收获是他得了上峰的赏识,每日清点粮草都带上他,他数的又快又准。 萧启从来不觉得,自己有这么重要,这还得多谢当初去收账的那群兄弟,一个个的都傻不拉几的,算个账都算不明白,他算是里头的头脑担当,一来二去的,他的算术有了极大的提高。 像他这样的人,要是到了现代,估计必定是个偏科的,文学被学堂里的先生劝退,算学却颇有几分自学成才的味道。 晚间,萧启和同伴靠坐在一起闲聊,“老屠,咱们这还有多久能到北地啊?” 老屠:“我也说不好,虽然我往这边跑了好多次,可这雨也不知多久能停,雨停了山路泥泞,路上速度估计也慢,估计最快也得再花上七八天。” “唉!”听见还有那么久,萧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老屠:“怎么,思春了?看来这高门养出来的小娘子,把咱们萧老弟的魂给勾着呢。哈哈哈!” 萧启也没反驳,可不就是把他的魂给勾着了么!哪怕是他没有成亲,可也算见识了许多女人,不管是个处儿还是美艳妇人,他都得手过,可就没一个能像严舒窈般,能让他牵肠挂肚。 也就是他脑子好,想到了法子搭上严家,能把这么天仙一般的人儿弄回家给他当媳妇,不然这日子可不好过了。 第12章 到达 哪怕是闲聊,老屠的手也没闲着,不停的搓着干草,先是变成长条,而后再被他熟练的编成草鞋。 现在天热,再加上四处都是湿答答的,布鞋根本穿不住。 萧启就没做过草鞋,可他心里有成算,眼里有活,没多久就和这个队伍里做事最实在的老屠搭上了。 老屠不是民夫,而是属于运粮官手下的小吏,管理着一支民夫队伍,在平民老百姓眼里,大小也是人物,萧启也起了结交的心思,偶尔上峰让他清点物品,他还拉上老屠搭把手,同时也让老屠在上峰面前混个脸熟。 老屠也投桃报李,路上给予了萧启许多的照顾,现在郭现脚下穿的还是老屠做的草鞋呢。 手里的活都忙的差不多了,老图见萧启还是一脸的春心荡漾,不由得开口道:“行了,别东想西想了,早点休息吧。我看这雨势越发的小了,说不定明早就得启程。” 萧启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一想到还有好几天的路程,萧启感觉浑身都难受,特别是脚!这一路,脚上先是磨破皮,出血泡,挑破或是再磨破,如此反复,直到后头会形成厚厚的茧。 萧启这人,说是长在蜜罐里有些夸张,可从小到大确实是不曾吃过什么苦的,要不是有严舒窈在临城等着,再加上他现在是在给官家做事,不然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如老屠所料,第二天上午,天放晴了,大家又开始继续朝着北地行走,路上的艰辛不可言说。 终于到了北地,萧启想着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又被他们上峰陈大人拉着去对接粮草。 这倒是陈大人误会了,他本是运粮官刘大人的副手,见刘大人亲自塞人进来,还是认了干亲的,就自认为是刘大人想要给萧启运作一番,不管是官还是吏,刘家都是有这个资本的。 刘家本来只是普通读书人家,只因娶了世家卢氏的远房庶女,这才以举人功名谋了官职,虽然是七品小官,可要是没有攀上卢家,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官场。 前些年日子太平,刘大人最多算个管粮仓的,现在眼看着战事要起,还愁没机会吗!更何况刘大人这才三十出头,且他的两个儿子,都在京城卢氏族学里头进学,学识很是不错,总之就是刘家未来可期! 陈大人哪里能想到是萧启硬赖上去的,这关系也就是这一段时间的,后头也就是个名头,不,也许连名头都没有!没见这一路,萧启都没往刘大人面前凑,偶尔还有些避着。 其实也有人发现一点,只是以为他们俩避嫌罢了。 终于交接完毕,萧启累的像一条狗一样,斜靠在营地里的床上,他捏了捏酸胀的小腿,手又酸痛,干脆躺成一个大字。 老屠他们看萧启回来,七嘴八舌的说话。 “萧兄弟,你终于回来了,事情都办好了?” “看你这话说的,小兄弟,可是我们老大的干儿子,有他带着,事情还能办不好?” “就是,要我说,让萧兄弟做事,这就是在故意磨练他呢,说不定以后咱们就得在萧兄弟手下办事了。” “对对对,有刘大人带着,说不定以后咱们还得喊声萧大人呢!” 萧启起身告饶,“各位好哥哥,饶了弟弟我吧,我哪是那块料啊,这不就是算学好了点,被拉过去做事,我跑这一趟是为了啥,别人不知道,几个哥哥还能不知道啊!以后弟弟我啊,还得仰仗各位哥哥,” 本来有些羡慕嫉妒萧启的人,见他这么低的下头,也放宽了心。 “萧老弟客气,咱们都是兄弟,以后还得互相照顾。” “对对对!” 人就是这样复杂的生物,大约就是你可以过的好,但是见不得你过的比我好! 运粮大队到了北地,有三日的休整时间,萧启还记挂着给家里人买皮货,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起来拉着老屠出去逛。 老屠以前是来过的,顿时就开始给萧启介绍哪里能买什么东西,知道他要买皮货,就给他带了过去。 到了皮货一条街,萧启见除了他们大周朝的商人外,还有许多北蛮子。 蛮子身高体壮,穿着打扮和大周朝的汉人有着很明显的差别,连萧启这个以前没见过北蛮子的人,都能一眼就分别出来。 “老屠,咱们不是要和那些蛮子打仗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蛮子来咱们这里做生意啊?” 老屠小声的筹到萧启耳边,“萧兄弟,这仗能不能打起来,就看上头那位身子是坏是好了。 要是他没事,这日子还能安稳好久;要是他那啥了,上头那些人忙着争他屁股下头的位置,内里乱了,外头也就乱了,这仗可就得打起来了。 现在就是上头有消息传出来了,蛮子那边想着趁乱分一杯羹,这才有异动。 不过秦将军素来带兵有方,再加上咱们大周地大物博,兵力也强,就是打起来咱们也不怕。” 萧启:“这样啊,那我希望他能活的长长久久。”这还是萧启第一次听说内情。 老屠:“谁说不是呢,咱们这些人,就盼个安稳日子。 好了,这话这里说这里放,可别让人听了去,不然咱们俩几个头都不够砍的。” 萧启:“嗯,我知道轻重,走,咱们去选皮货,老屠你可得帮我掌掌眼。” “行!” 想着货比三家,萧启看了东西也没问价,时间还富裕,就打算一家一家的看过去。 才看了家,一出门就发现前头店铺门口聚集了一群人,吵闹不休。 “你,不诚信,我不卖!”一个北蛮子梗着脖子道。 店铺里的小二也不示弱,“我都说了,咱们这边价格公道,和别家都是一样的,价钱我也没算错,不信你问问其他人。” 北蛮子:“不可能,我阿公算好了的,一共二十八两又三钱银子,可你只给二十六两,黑心!” 店小二:“你说的这个价格是上个月的了,现在可不是这个价,现在皮货都跌了,倒是粮食上涨了,还有你们常买的茶叶,价格也涨了,你要不信,就一家一家问过去,咱们做生意的,都是童叟无欺。” 在秦将军的治下,北地边境这边的物价,基本都是一致,很少有出现私抬物价,或压价的行为出现。 第13 章 采购 萧启不了解北地这边皮货的物价,但是他了解临城皮货的物价,要知道他阿爷可是个猎户,连他经手的过皮子都不知多少。 那北蛮子手里的东西,粗粗一看,至少也得值个七八十两,东西可比他以往接触过的好得多。 见那北蛮子拿着东西往前头走,又问了几个店铺,得到的结果和刚才那家没啥差别,不由得有些气馁。 萧启一直跟在后头,见那人越发的垂头丧气,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前头的兄弟,你这些货还没卖出去啊?”萧启故作关心的问。 “唉,还没呢,我觉得我的东西好,他们给的价格低了。”只见北蛮子一边回应萧启,一边拿出他包袱里的东西展示。 刚才粗略一看,萧启就起了心思,现在细细打量,更是加重了他的想法。 萧启:“那倒是,你这东西看着是不错。” 岂止是不错,里头有两张貂皮,纯纯的白色,这东西要是卖到富贵人家,少说也有个百八十两。 其实这也是这个北蛮子第一次卖纯色的貂皮,依旧是按着杂色的价格卖的,裘皮上头粘上了兔皮,看着像是杂色,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也是萧启对着这些东西比较了解,才看出来的。 那北蛮子见萧启似乎有些兴趣,立马开始安利起来,“兄弟,我这些皮子都是上好的皮子,买回去不论是自己用,或是送亲朋,再或者你转个手卖出去,都是不亏的,价格我再给你少一点,你给个二十八两,我让你三钱银子。” 萧启摇摇头,“这价格高了,刚才那边才给二十六两呢。” 北蛮子:“二十六两我不卖,我回去会挨揍的。”说完,他又开始收拾东西。 萧启又道:“兄弟,不然这样,你退一步,我进一步,就二十七两,咱们俩就当交个朋友。” 老屠也帮着说话:“就是,你看我兄弟是真喜欢你的东西,比那些店铺可大方,你也问了好几家,估计也没人再添了。” 北蛮子听着,有些犹豫,萧启继续忽悠,“我这给的都是实在价,虽然我们这是第一次来,可以后我们还会再来收皮货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铺子给置办好了,兄弟你是我们在这里交的第一个朋友,到时候一定给你一个最高价,还望兄弟以后多给我们介绍些亲朋过来。” 北蛮子犹豫了片刻,点头应了,“行,那就二十七两。” 东西终于到手,萧启面上不显,心里却乐开了花。 老屠也跟着开心,“萧兄弟运气好,碰上了这北蛮子,比在那些店铺里去买可要划算。” 这里的北蛮来的皮货商人也不是一直都有,大多在春秋两季,在夏天过来的很少,估计两国的邦交也同样影响到了他们。 萧启背着大包袱,和老屠继续逛,他本来没多少银子了,可这不是要来北地吗,又怕出什么事,家人又鞭长莫及,在他出发之前萧母去借了些银子,加上萧启手上的,再加上几个姐姐给的,愣是给他凑了一百两。 刚才得了甜头,还想着继续捡漏,可逛了半天,也没捡着,萧启只得挑着需要的东西,又买了些。 三日的时间,第一天他跟着去交接去了,第二日在外头买买买,还剩第三天,他也不能休息。 严家外祖父郭现,去处已经安排好了,到下头村子里开荒。 老爷子已经四十好几,又是个文人,这辈子就没做过体力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萧启打算过去帮着打点打点。 到了下面的村子里,萧启先是拜会了村长,送上钱物,后头又把他那工具人干爹说出来,又吹嘘着他的能耐,指不定下次送粮过来他就是个小官,虎的村长一愣一愣的。 虽说运粮官那边和这个村子没什么关联,可哪有民不怕官的,后头还真让郭现得了轻松的活计。 萧启去到地里的时候,郭现正拿着镰刀弯腰割草呢,老爷子满脸通红,浑身是汗,还气喘吁吁的,一看见萧启,立马硬撑着面带微笑的说话。 “萧家小子,你来了。” 萧启:“外祖父,我刚才已经拜托了村长,他说后头让你去放牛羊,估计这活要轻松些。” 郭现:“其实我现在也不累的。” 萧启…… ‘你猜我信不信?’ 郭现:“好吧,其实我感觉很累,谢谢你为我这个老头子奔波。” 萧启:“这都是我当晚辈的该做的,只是以后就只有您老人家自己照顾自己了。” 郭现摆摆手道:“我都知道,你也快回去吧,在这里待久了也不好,以后和舒窈好好过日子。 她生来就娇气,你要多担待,别让她受委屈,不然以后我就是死了,也得回来找你算账!” 萧启:“您就放宽心,我一定会好好待她的。就是委屈了我自己,也不会委屈她的。” 事情都交代完了,萧启打算回了,临走时给郭老爷子塞上十两银子,他硬是不要,拉扯了好一会儿,萧启无奈,只有把银子丢在地上,转身就跑。 郭现追了几步,他这老胳膊老腿的,哪里能追上,只能被动接受。 看着跑远的萧启,郭现只盼他能如同他话里说的那般,好好珍惜严舒窈。 离家大半个月,萧启归心似箭,哪怕回程带的东西很重,却没有来时那么疲惫。 临城的严家,这会儿可热闹不已。 这还得从上次李盼儿见到严舒窈的绣技说起! 尽管当时严舒窈明确表示她很忙,没有时间招待李盼儿,可李盼儿完全没有听进去,有空了就往严家跑,还不停的给严舒窈帮忙,准确的说是帮倒忙。 一会儿给严舒窈建议配色,一会儿又给严舒窈画新花样,现在更加厉害,让严舒窈往嫁衣上绣凤凰。 这带凤凰的衣服是谁都能穿的吗? 严舒窈不止一次的质疑,这李盼儿穿越一场是把脑子给落下了吗? 第14章 少女怀春 严舒窈的嫁衣,是在绣坊里头买的半成品,有了一个大的框架,她再自己绣些花色图案,也就成了。 像是普通人家的嫁衣,大多扯了红布回来自个儿做,再富裕一点的都得自己绣,绣坊里的这种半成品,特别适用于严舒窈这类嫁的急的。 嫁衣在规格图案甚至配色上,都有明显的限制,像严舒窈这种没有任何品阶的民女,能用金色的线,却不能镶金丝,像是龙凤图案只有皇家才能用,三品以上官员的亲眷能用上鸾鸟,而普通人一般就是花鸟类的。 而严舒窈的嫁衣,她已经打算好了,前侧绣上鸳鸯,后面绣些流云纹,再穿插些石榴纹。算不上有多出彩,但是也差不了。 李盼儿:“严家姐姐,你不绣龙凤,不是浪费了你的手艺吗,真的不能绣吗?” 严舒窈义正言辞的拒绝:“真不能绣,咱们平头百姓不能穿,至少得是皇亲国戚,或者天家赐婚才行。” 李盼儿:“唉,可惜了,本来我还以为你的嫁衣能惊艳众人呢,现在一看,只是在普通之上。” 严舒窈:“我觉得还可以。” 谁不想嫁衣好看,那不是越好看越费功夫吗?要是原主还在,估计会想破脑袋去绣,现在的严舒窈,可不想太苦了自己,最近绣的东西太多,她感觉自己的手都快起茧子了。 当然,起茧子是不可能起茧子的,每晚她们姐妹俩,都还要保养手呢。 看着时间也不早了,李盼儿打算回家,“严家姐姐,我先走了,改天我再来找你玩。” “嗯,你回吧。” 路上,李盼儿脚步不慢,这会儿马上要到午饭的点了,她爹娘应该快回来了,她可得快些回去,免得被昧了银子。 说来李盼儿也是有几分运道,她无意间在山地边上看见两棵凉粉树,这树具体叫什么她不知道,只知道树叶加上草木灰揉搓,过后再沉淀,出来的就是无比嫩滑爽口的绿色凉粉,加上些小料糖水,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味道。 她试着做了一次,就打算拿去卖,可她家里不同意,争论不已,后头得出的结果就是她爹娘去卖,挣得银子分她三成。 最开始家里一分也不打算给,可李盼儿又混又泼,还舍得下脸面,惹急了她连人都敢砍,这还是她想出来的法子呢。 严家这边,严母前头卖了绣品,手头还有点银子,昨儿刚割的肉,中午活着白菜炖了一锅,拿了大海碗盛了一满碗,叫严舒宜给严家爷奶送去。 “太阳这么大,我不想去。”严舒宜道。 严母:“唉,你姐姐现在备嫁,不好出门,我又要去给你们爹和弟弟送饭,只有让你跑一趟了,你就当帮帮娘,下次我就自己去。” 严舒宜端着碗,不情不愿的出了门。 到了严家大房门口,见有个书生打扮的人正走出来,严舒宜还以为是他哪个堂兄,结果是不认识的,二人擦肩而过,她也没在意。 送了肉菜,端着空碗,严舒宜往家里走,这一回,和来时完全不同。 只见路中间被一条大蛇占据,乌黑的身子,对着严舒宜吐露着蛇信子。 严舒宜完全不知该如何反应,只任由身体的本能大声尖叫。 “啊……啊!” “救命啊……” 前头一个灰青色的身影由远及近,像是一个绝世英豪一般出现在严舒宜眼前。 他手里的棍子,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救她于水火之中。 “严姑娘,已经没事了。” 严舒宜红着脸,低声道:“多谢公子!不知公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稍后我让家人送些谢礼。” 青衣书生一脸的云淡风轻,“在下张生,和嘉文兄他们是同窗,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严舒宜:“张公子大恩,小女子记下了。”说完,严舒宜俯身行礼,而后急慌慌的走了。 一直到回了家,脸上的红晕都还没有消散。 “你怎么了,脸那么红?还有我刚才好像听见了你的声音,是有什么事吗?”严舒窈关心道。 “没事。”严舒宜立马否认。 而后又感觉有些欲盖弥彰,又道:“我刚才在回来的路上碰见一条大蛇,吓了好大一条,还是堂哥他们的同窗帮了忙,我才能好好的,不然说不定我就被咬了,那蛇好大一条,看着就像有毒的,现在一想起来我还头皮发麻呢。” 虽然说的是一件瘆人的事,可严舒宜脸上的娇羞,一脸的春心萌动是怎么回事?严舒窈没打算多管闲事,她这妹妹,最喜欢和人反着来,真要被她言语误导就不好了。 自古以来,这救命之恩都是最容易引起男欢女爱的。 严舒窈:“下次咱们要再出去,最好带根棍子。等爹娘回来,给他们说一声,好歹也得上门道个谢。” 严舒宜:“嗯,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第二天,严家父母就带着糕点、红糖还有好些鸡蛋去了张家,以表谢意。 张母和张生都推脱不已。 张母:“严兄弟,弟妹,我儿只是顺手帮了一个小忙,哪里用的着你们上门送这好些礼啊!” 严母:“张嫂子,我家二妮儿都说了,好大一条毒舌呢,这要咬上去,她不死也得脱层皮,可得好好谢谢你家张生,这些东西你要是不嫌弃,就收着吧。” 严父:“是啊,收着吧。” 张生:“严二叔,严婶子,我真不能要,我也没帮什么,再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和嘉文他们都是同窗,他们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妹妹,帮自己的妹妹那不是应当的吗。” 严母:“既然你这样说了,那就更应该收下,我这当婶子的,给侄儿送些东西,那不是更应当吗?” 一番拉扯,最终张母和张生还是收下了东西。 送走严父严母后,张母拉着张生回了房。 张母:“这严家妮子是你顺手救的?” 张生摸了摸鼻子,没有说话。 张母又道:“你上次不是还说中意李家二妮子吗?你还帮她写了好些字?” 张生:“严家姑娘长的好。” 确实如此,虽然严舒宜比严舒窈长的还是要差一点,可也是个明艳动人的美人。 张母:“严家落魄了,手里估计没有银子,李家妮子就不同了,听说她家的生意,她有三分利呢。” 张生:“我今日去严家,嘉文兄得了大家批注的书,他能有一本,说不得就有第二本,这严家妮子知礼,人长的又好,我看着不错。” 张母:“确实,那李家二妮子太泼了,和她家长辈都能炒个天翻地覆,真要让她进了家门,咱家说不定也不得安稳。” 张生:“行了,这些不用你操心,我心里有数。” 第15章 是惊还是喜 回去的路上,严母还和严父说张生看着人还不错。 严父也认同,“张生他爹以前是个秀才,就是身体不好,这才走的早。不过我看张嫂子也能耐,还供着张生读书呢。 听嘉文他们兄弟说起过,张生学问还不错。” “是啊,她一个寡妇,家里地也不多,愣是供着她儿子读书,平日里不知要多辛苦呢。” 听严母这话,严父难得的没有附和,虽然他不太清楚张家的事,可张家的邻居是他一个同宗的远房兄弟,他没少听他那嫂子抱怨,说他堂哥被隔壁勾了魂。 甚至还听说不止是他同宗的兄弟。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言,寡妇门前本就是非多,不是当事人谁也不知真假,这些事就没必要说出来脏了他媳妇的耳朵。 “对了,嘉屿也跟着你下了许久的地,要不还是让他去学堂吧,咱们不去先前的那个学堂,去大房那边上的学堂,让他几个哥哥看着他,总是做农活也不是办法。”严母道。 严父:“唉,我看他跟我下地,我也心疼着呢,可他的性子得好好磨磨,不然又在学堂里跟人打架怎么办?人家几句闲言碎语他都受不住,咱们总不能一直帮他擦屁股吧。 我俩总归会老,会死,这个家以后得交到他手上,他两个姐姐也得靠他,再磨一磨吧,估计也快了。” 是的,刚回来村里的时候,是把严嘉屿送学堂里去的,可严家的事不是秘密,他和有些同窗关系不大好,人家拿话刺他,他就给人揍了,还死不认错。 严家父母替他致歉,好不容易给人安抚好,第二天又闹起来,没办法,只得给人接回来。 不过对外的说法,一直是家里忙不过来,手里也没银子了,只有让严嘉屿退学。 其实严嘉屿的心早就平静下来了,只是见家里日子不好过,一直没开口罢了。 回了家后,严舒宜还凑过来关心父母,话里还带着对张家的好奇,严父严母还夸她知礼呢。 严舒宜并不是看上了张生,张生长相还算不错,又有着救命之恩的滤镜,算是少女长成,第一次对着外男起了些许心思。 可真要让严舒宜现在就嫁过去,她怕是不愿意的。要是张生能考上秀才,估计她就愿意了。 边上的严舒窈听着他们讨论张生,又看了严舒宜好几眼,见那丫头没有陷进去,也就没多嘴。 倒不是严舒窈有先见之明,而是严舒窈对这种寡母养大独子的家庭,完全不感冒,甚至是不看好,她和严舒宜再怎么争吵,总归还是两姐妹,她还是盼着严舒宜好的。 做了一会儿绣活,严舒窈起身活动,找了点剩饭去喂狗。 你还别说,自从养了这两条后,家里平静多了。当然,或许也有严父豁出脸面到村子里借钱的缘故。 这猎户家出来的狗就是不同,不仅能帮着看家护院,自己还能不时的上山找口粮呢。 偶尔还叼个野鸡啊兔子什么的回来,直往严家人面前推,一副邀功的架势。 又忙活了几天,该严舒窈绣的嫁妆算是大功告成,严父托人打的柜子,箱子也陆续送到,这也代表着严舒窈和萧启的婚事越发的近了。 这天,严舒窈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突然听见墙角传来了声响,接着就是两条狗的尖锐而又连续的吠声。 只见墙上缓缓露出一个人头,皮肤黝黑,看不怎么清晰面容,严舒窈也吓够呛,好在两条狗的存在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 “媳妇儿,你过来,我有东西给你。”墙上的人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说完话只憨憨的笑。 严舒窈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墙上那个黑炭,居然是她马上要嫁的人! 天呐,她居然要嫁给一个黑炭! “呸,谁是你媳妇儿!咱们还没成亲呢!好好的门你不走,非得爬墙,好在你没下来,不然它俩估计能给你咬残!”严舒窈没好气的道。 萧启也不气,他知道是他冒昧了,可他着急着见佳人,可不得翻墙盗洞嘛。 “我知道我媳妇儿是关心我,这不,我得了好东西,就立马给我媳妇儿送过来。” 萧启也没有下来的打算,就在墙上把东西往下一递,等着严舒窈去接。 严舒窈先是打发了两条狗,这才走过去拿东西。 打开包袱一看,揉制好的两张貂皮,颜色纯白,是个好东西。 陇上包袱,严舒窈打算还回去,“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要,你拿回去给伯母吧。” 萧启:“你收着吧,我拿出来的时候我娘都知道,我俩感情好,她还高兴呢。再说,这不马上就成亲了吗,我的还不是你的,你就是现在不收,我还不是留着等你嫁过来再给你,都是一样的。” 严舒窈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收着了。 萧启又在怀里摸索,掏出来一个油纸包,“这是我在望江楼打包的烤鸡,你拿着不管是自己吃,还是给家里添个菜都是可以的。” 大的都收了,也没必要拒绝小的,严舒窈接过来后邀请道:“你下来吧,等下就在我家吃午饭吧。” 今天天气凉爽,严母跟着严父他们下地去了,家里就剩他和严舒宜在,刚才严舒宜见是萧启来了,又躲回了房间。 严母不在,那么就得是她和严舒宜做饭,家里也没什么肉菜,这午饭也是她硬着头皮的邀约。 萧启:“不了,我刚进家门就出来了,这会儿说不定我爷他们正找我呢,我走了,改天再来看你。”说完,萧启便跳墙头走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就剩严舒窈在院子里,心里有些异样的情绪,也许这就是被人记挂的感觉? 同时她还觉得奇怪,这什么人啊?来时爬墙头,去时跳墙头,他难道是属猴子的吗? “我姐夫走了?”严舒宜从房里出来问道。 严舒窈:“嗯,走了。” 严舒宜:“他来干嘛?怎么不好好走门呢?” 严舒窈:“我也想问,可他没有给我问话的机会。” “这是什么?”见严舒窈手里拿着包袱,严舒宜伸手就想去拿,严舒窈躲开了,只把烤鸡递给她。 严舒窈:“东西是萧家给我的,我就收起来了,烤鸡你拿厨房去,中午加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