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后,我领99份工资》 第一章:要下乡就一起 南锣鼓巷95号院。 “砰!” “艹他妈的!” 光线昏暗的房间里,李建军猛的一拍床,坐了起来。 刚刚他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情满四合院世界。 前世他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就已经很生气了。 道德绑架的易中海,封建家长刘海中,精于算计闫埠贵,亡灵战士贾张氏,阴险小人许大茂,吸血寡妇秦淮茹等等人物,毫无三观,毫无人性。 电视剧里的所作所为,让李建军简直要把肺气炸了。 可他今天才知道,原来电视剧里都是小儿科。发生在原主身上的事情,才真叫人神共愤。 李建军今年17岁,父母是轧钢厂的工人,他还有一个妹妹,才三岁。一家人住在四合院后院。 上个月,厂里设备发生重大事故,他父母因为抢救厂里的财产,不幸牺牲。 就这样,兄妹俩成了孤儿。 父母虽然走了,但是厂里给了补偿,工作还给李建军兄妹留着。 原本过两天,他就要去轧钢厂报到,结果昨天街道来通知,还有一个礼拜,他就要去黑省下乡了。通知的人前脚刚走,后脚易中海就来说,等他下乡了,这房子就给棒梗住,让他在走之前收拾收拾。 问了街道主任,他才知道,是易中海给报的名。一下子就气晕过去,再睁眼就成了换了芯子的李建军。 “妈的!没这么欺负人的!想阴我?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李建军麻溜的起来,给妹妹包裹严实。天还没有大亮,院子里的人都没有起来,他抱着妹妹出门了。 将妹妹托给自己同学兼好友赵红星,他就往街道办走去。 李建军敲了门,直接走进去:“王主任,我要报名下乡。” 王主任透过眼镜看见说话的人是李建军,眉头一皱:“你不是已经报过名了?昨天才去通知过你,还有一个礼拜走。” “主任,不是给我自己报名。是给我一个院子里的好兄弟。贾梗,贾当,闫解放,刘光齐。” 王主任一脸为难:“李建军啊,报名下乡必须是本人或者亲属来。你这不符合规矩。” 李建军也不恼:“王主任,我下乡可不是自己来报名的。总不能是我那去世了的父母或者我三岁的妹妹来报名的吧?” 略微思考了一会儿,王主任说:“这样,你在四人当中选一个吧。都报上,确实有些为难。” “我还有两个工作岗位。王主任有兴趣吗?” 从李建军进来后就皱着的眉头,这时候突然舒展开。 “你是说,你家那两个工作岗位要卖了?”王主任家里有两个孙子,都已经毕业了,如果再没有工作岗位,都得去下乡。 现在工作不好找,本来都准备找一个就近的农村下乡了,谁知道峰回路转。 李建军不说话,只是看着她。 “建军,这四个人都毕业了,是不是都没有工作?如果没有,那我这里就安排他们下乡了。” “主任,他们都符合下乡的标准。” 就这样,李建军看见贾梗,贾当,刘光齐,闫解放的名字,被填在了下乡登记表上。他心里发狠,只要他李建军在,这些人,一个也别想回京城! 跟着王主任回了一趟家,两个儿子家一人凑出1200元。 俩工作一共卖了2400元。 这会儿轧钢厂一级工工资有275元。一个工作普遍卖到800到1000元。 王主任给的这个1200元,属实是不低了。 “主任,还有一件事儿要拜托您。”说着话,李建军从钱里抽出了十章大黑十。 王主任怕钱烫手,没有收:“什么事儿你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我这下乡了,不能把我妹妹自己留下,她才三岁,我得带着她走。” “嗯,也只能这样。你这是特殊情况,特别对待。”王主任点点头。 “还有一件事儿。” 王主任眉头又皱起来了:“还有什么事儿?” 李建军说道:“主任,我和妹妹都下乡了,但是家里的房子还在那里。这房子已经被轧钢厂作为我们父母牺牲的补偿了。我想请街道有时间的时候,给我们照看照看。” 王主任一看不是什么大事儿,直接就答应了。 李建军在走之前,将那十张大黑十塞给了王主任。以后总有打交道的时候。 这一上午,等和王主任去轧钢厂办完手续,就已经过去了大半。 他不放心妹妹,赶紧去接。 “是否启动系统?” 李建兵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电子音。 他激动了,果然,穿越者都有福利。 “启动!” “强学系统已经 第二章:要肉 教过你尊老爱幼吗?” 秦淮茹也抹着眼泪:“建军,我这不是实在困难,谁会来开这个口呢?” 李建军简直气得心口疼,明知道他父母上个月才去世,现在却拿这话扎人心,这易中海简直是畜生! “要不然你去问问我父母,到底是没教我尊老爱幼,还是没教我厚着脸皮就有肉吃。” “你!你怎么说话的?”易中海大怒! 他觉得不是自己想吃的,所以谈不上什么厚着脸皮。 他作为院子里的一大爷,一直倡导的就是要尊敬老人,所以他觉得来要一碗肉,问题根本不大。 本来他还想嘱咐一下李建军下乡该准备什么东西,现在就别想了,最好一辈子在乡下自生自灭。 “老太太年纪大了,就想吃你一口肉,你看你说的是什么话!”易中海怒斥。 李建军撸起袖子,“来,你让老太太看看,想吃我身上哪块儿肉,让她来直接咬。” 又把胳膊往秦淮茹那里伸:“你也看看,你想吃哪块肉?光吃肉够吗?再放点儿血行不行?” “你简直是无赖!”易中海说道。 “你们就是无耻!一个两个把不要脸当美德了!都给我滚!” 说完李建军也不管两人的脸色,进屋关门。 到底是妹妹在影响他发挥了。 易中海和秦淮茹俩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了怒意。 “怀如,走,去你家,我有两句话要和你们说。” 易中海在心里发狠,不给我面子,那也必然不会让你好过! 第三章:易中海出坏点子 易中海和秦淮茹俩人端着空碗回了贾家。 “哎呦,一大爷怎么来了。你说这也没有什么好饭菜。”贾张氏看见易中海过来很惊讶。 尤其是看见他手上还拿着空碗。 “张嫂子,我来和你商量点儿事儿。” 易中海坐下说道:“李建军不是要下乡了嘛。我想着,你这边是不是先去收拾一下房子。等他一走,棒梗就可以直接搬过去。” 贾张氏脸上一喜,“还是一大爷你想的周到。是得提前去收拾。还好小李两口子是死在了厂里,没死在家里,不然还挺晦气的。” 棒梗一听要收拾房子,立刻说道:“我住的房子,得好好收拾一下。” “还有工作的事情,得让李建军快点儿和棒梗小当做交接,否则街道那边拖不下去了。”易中海提醒道。 “对,这事儿得赶紧办。这是大事儿。”秦淮茹点头。 “妈,你要的鸡肉呢?”棒梗这会儿想起他妈刚才干嘛去了。 “吃什么鸡肉,等你有工作了,多少鸡肉不够你吃。”提到鸡肉,秦淮茹就生气。被一个半大孩子骂不要脸,是实在是难堪。 “棒梗,你妈说的对。不差那一碗鸡肉。你们先吃着,我先回去了。”易中海说完又拿着空碗回去了。 贾张氏努了努嘴:“他也是去要鸡肉的?” 秦淮茹想重新端起碗吃饭,结果发现刚才剩的那两口饭已经被分了。 “可不是,说是给老太太要的。”她没好气的把碗放下。天天这样吃不饱,是得赶紧将工作弄过来。 聋老太太看见易中海端着一个空碗回来,脸直接拉下来了。 “中海啊,这孩子得好好教啊。不能让他把院子里的风气带坏了,这要是都不敬老了,你们往后的日子不好过哦。” 这可说到易中海的心里了。所以,他明天要给李建军一个教训! 李建军吃完饭打算带着妹妹去准备下乡用的东西。 不知道要在乡下呆多久,所以东西还是要尽量准备齐全一些的好。 就是他带着妹妹,再带大包小包的,不方便。 “系统可提供储物空间。”脑海里系统突然出声。 “条件。”他不相信天底下有白来的午餐。 “需要宿主用积分租赁。每个月一积分。” 这可真是划算。但他现在一积分也没有,想起学习任务,李建军开始背诵诗词。 花了半天时间,终于把古诗背了下来,获得了一积分。 今天是没有时间去买东西了。 他打算明天早起,把家里有的票,全用完。 这些票都是京市的,在别的地方也不能用。过了日期也不能用。 所以得再走之前,全用完。 第二天一早,李建军就带着妹妹起来。 今天事情很多,东北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厚被子,厚衣服,厚棉鞋都得准备齐全了。 否则一般人可真熬不过去。 他先带着妹妹去买了整套的棉衣棉裤,棉鞋棉帽棉手套。 确保能把妹妹全副武装后,就把妹妹送到了同学那里。 “建军,要不还是让我爸想想办法吧。咱妹妹这么小,带去东北太受罪了。”赵红星从李建军手中接过李建宁,心疼的说道。 “不用,别让叔叔犯错误。现在还是小心一些的好。等我到了地方,我给你寄信,需要什么东西,你从京市给我买了寄过去。”赵红星是原身很好的朋友,所以用起来一点儿也不客气。 “咱哥们是什么关系,你要是到了不给我写信,我才要生气。你去准备吧,妹妹放在我这,你放心。”对李建军说完,就带着李建宁去玩了。 不带着妹妹,李建军买起东西来就放开很多。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床单被褥。 凡是过日子能用到的东西,他都买了。 米面油更是少不了。 熟食,像是包子烧饼,饺子酱肉这些,也买了不少。 下乡的地方不知道交通怎么样,但越是靠北方,蔬菜水果越不太容易买到。 鸡鸭鱼,蔬菜水果。还有哄妹妹的零食糖果,都买了不少。 主打的就是要把票花完。 因为手里有一张自行车票,他甚至买了一辆自行车。 这些大部分东西都被他放进了系统空间,只有少部分东西,被他送到邮局寄了出去。 买完这些东西,他又去收购站转了转。 这几乎是每个穿越到六七十年代的人的打卡地。他也来看了一圈。 不说别的,废旧课本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如果计划进行顺利,他带着妹妹要不了几年就会回到京城。但是以后,他还是准备考大学的。 受后世影响,他知道文凭不能限制 第四章:干爸干妈 没一会儿李建军家的锁头躺在了地上。房门大开。 等李建军到家的时候,众人都在搬东西,没人发现他。 他抱着李建宁转身就往交道口派出所去。 很快李建军就带着派出所的同志赶到了家。 家里门洞大开,傻柱正拿着凳子往外扔。 “住手!傻柱,你干什么!”警察一进来就看见屋子里乱糟糟的。 什么人都有。所有人手上都没空着。 甚至三个大爷手上都拿着东西。警察这会儿才彻底相信。易中海三人对外形象一向很好。没想到内里竟然是这样的人! “所有人,把手里的东西都放下!” 众人一看警察来了,都吓傻了。纷纷要往外面跑。 “啪!”李建军把门关上了。 四合院里的人看着眼前的李建军,心里都升起一丝寒意。他眼里没有一丝温度。他们把李建军得罪狠了。 “诸位,我家的锁为什么在地上?” “你们为什么在我家里?” “手上为什么拿着我家的东西?!” 李建兵最后一声大喝,大家的脸都吓白了。 这会儿无论是偷还是抢,都是重罪啊! 第五章:直接抢房子 易中海看情况不对,赶紧解释:“同志,是这样的。建军还有一周就要下乡了。我们之前和他商量过。房子就留给老贾家的棒梗住。这不,我们提前进来收拾一下。” 对警察解释完又对李建军说:“建军,你说你这孩子,怎么也不看清楚就把警察同志叫来了。这不是给人添麻烦吗?” 转头又对警察说:“误会,都是误会。同志,我送你们回去。孩子不懂事儿,添麻烦了。” 不愧是道貌岸然易中海,一开口就是老茶艺大师了。 可警察不会听信易中海的一面之词。如果真是如易中海所说,那李建军就不会去派出所报案。 “建军同志,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警察开口问。 “建军啊,咱们不是都说好了,房子给棒梗住,我们替你照顾建宁。对了,怎么就你自己?建宁呢?”易中海看李建军这样子,估计不会善罢甘休,直接拿李建宁威胁他。 众人一听,还真是,他们都把李建宁给忽略了。李建军一下乡,就李建宁一个三岁孩子,还不是随他们拿捏。那李建军但凡为他妹妹着想一点儿,就一个字都不能说! 要不易中海是一大爷,这心机手段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闫阜贵和刘海中都暗自里撇了撇嘴,他们都不希望看见易中海出风头。 “对,当初说好了的!咱们给你照顾你妹妹,你家的房子给我家棒梗住!我们提前进来收拾收拾怎么了?怎么,现在后悔了?你可想好了,下乡报名可是不能撤销的。”贾张氏的三角眼里都是嚣张! 易中海接口道:“建军啊,你可不能忘恩负义啊。现在谁家都不富裕,要不是为了帮衬你们兄妹,也不可能把家里口粮生下来,是不是?” “你说你们兄妹无依无靠的,离了这些街坊,那路可不好走。你要知道感恩啊。和警察同志说说,让他们先回去吧。别耽误他们的正事儿。” 易中海看李建军不说话,以为他怕了。他赶紧让李建军把警察打发走。等警察走了,他们再好好收拾他,到时候有他好看!心里发着狠,脸上却带着笑。 四合院里的众禽也附和起来,“对啊,建军啊,咱们这都是提前说好的,你怎么还把警察给招来了呢?” “就是,都是一个院子里的,心可真毒。” “咱们还想着,你下乡后,对你妹妹多照顾照顾呢。你这样,我们可不愿意照顾了。” “可不是,除非给我们道歉!” “就是,道歉。” “必须道歉。” 众禽叫嚣着让李建兵道歉。 “嗤。真是好笑,易中海,我问你,我有我父母的两个工作名额,为什么会下乡?” 李建军看着易中海,眼里有挑衅,有不屑,就是没有一种易中海想看到的恐惧和后悔。 他感觉事情不对劲儿。 “建军,下乡是支援农村建设的。你这虽然有工作名额,但是觉悟高啊。”易中海小心说着。 “对,你都下乡了,把工作让给我们家棒梗和小当。明天就去厂里办手续。别忘了,你家建宁还要我们照顾呢。”贾张氏一听提到工作名额的事儿,赶紧说道。 “呵呵,易中海,我有工作名额,我还把三岁的妹妹丢下,自己去下乡?你脑子里是猪屎吗?” “贾张氏,你可真够臭不要脸的。舔着一张老脸,张嘴就是要我家的房子,要我家的两个工作名额。谁给你的脸?” “你说什么!” “小兔崽子,你说什么!” 易中海和贾张氏同时变了脸色。 “我说,易中海,你背着我去给我报名下乡,让我独留三岁的妹妹在京城,三岁的孩子怎么独活,你这是谋杀!” “贾张氏你霸占我家的房子,抢我的工作,你这是抢劫!” “我父母是有烈士证的,在场的各位欺辱烈士的后代。你们的思想立场有问题!” “何雨柱,未经我同意,砸我家锁,破我家门。你这是私闯民宅!” “其他各位拿着我家东西的人,不问自取是为贼!你们这是偷儿。” “各位,我说的都听清楚了吗?这是不是就是你们干的禽兽事儿?需不需要我再说一遍?” “住嘴!” “胡说!” 易中海上来要捂住李建军的嘴,被两个误会他要动手的警察拉住了! “干什么?还想动手吗!” 易中海一把年纪了,被反剪胳膊,疼得直叫唤。 “没有,没有!我没想动手,就是让他别胡说八道。” 警察看他确实不是要打人,就松开手,但还是一直注意着。 “对,就是胡说八道!当初都说好的,现在想反悔了!小兔崽子,看我不打死你!”贾张氏气得上前就要打李建军。 被李建军一脚踹在肚子上,直接踹飞了出去。 “哎呦,打人了啊!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啊!老贾啊,东旭啊,你们快回来看看吧,我们可要被人给欺负死了啊。”被踹飞,贾张氏也不起来,躺在地上就开始嚎。 “建军,你怎么能打人呢?这是你的长辈!”易中海满脸不赞同。 “就是,再怎么说,也是看着你长大的。这么不尊老,果然是个克星。把你爸妈都克死了。”刘海中在旁边指责。 “刘海中,我爸妈是为厂牺牲的。什么克死不克死的。你是在宣传封建迷信吗?警察同志,您都看见了吧。”李建兵回头对警察说道。 刘海中的脸刷一下白了,吓得心肝儿颤。他都忘记了,这还有警察在呢。 “没有,我说错话了。我说错了。建兵,你回来了,就自己收拾吧。我先回去了。”说完就要溜。 “今天,这事儿不解决了,谁也别想走。” 傻柱看见李建兵把着门,就要把他拉开。 “凭什么不让走?我今天就要走!” “谁也不许走!”旁观了半天的警察同志终于开口。 第六章:判刑 警察看了半天,拳头都硬了。 这就是一个院子里的人欺负两个孤苦小孩儿的事儿啊! 易中海在外面的形象一直经营的很好,要不是今天过来,还真不知道,内里竟然是这样的人! “傻柱,我问你,这门是不是你砸开的?”警察看向傻柱还拿在手上的斧子。 傻柱现在还不觉得害怕,他觉得一大爷已经和李建军说好了,李建军现在就是无理取闹。 “是我砸的!这不是已经和李建军说过了嘛。” “都怎么说的?谁和李建军说的?” “一大爷啊!”傻柱看向易中海,却发现他脸色不好看,一时间也不敢继续说。 “易中海都怎么说的?” “这,”傻柱有些犹豫。 “说!”警察一声怒喝,傻柱不敢不说了。 “前两天,一大爷说,等李建军下了乡,就把这房子腾出来给棒梗住。” “昨天街道才下通知,易中海前两天怎么知道李建军要下乡?” “是,是一大爷给报的名。” 警察眼神一厉:“非亲非故,他怎么报的名!” 易中海紧张的看着傻柱,希望他这会儿聪明点儿。 可他高估了。 “是一大爷走的赵副主任的路子,给报上的名。” 完了! 易中海眼睛一闭,全毁了。 他怎么会觉得傻柱能给自己养老呢?他这分明是提前给自己送终啊! 警察同志看向易中海,“易中海,赵主任那里的事情,我们后续会去核实。现在,你告诉我,在知道李建军有一个三岁妹妹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给他去报名下乡?” “这,我……”易中海心如擂鼓,脸色煞白。大脑更是一片空白。 贾张氏站了出来。“还能为了什么。那不是为了帮衬我们家嘛。我们家孩子多,又都大了。就一间房子,根本住不过来。李建军下乡,房子给我家,这不是刚好。” 易中海没想到,他的仇恨排行榜这么快就刷新了。贾张氏瞬间跃至榜首。 “李建军下乡,房子给你家。那三岁的李建宁怎么办?” “一个赔钱货,那还有什么怎么办的。给口饭吃,饿不死就得了。”贾张氏还一脸得意。 警察同志的拳头已经硬了。从进门开始,他就在克制自己。现在他快控制不住自己了。 “易中海涉嫌贿赂,贾张氏涉嫌侵占他人财产,何雨柱涉嫌非法入侵私人住宅,其余人涉嫌抢劫。现在都和我回派出所接受调查。” 易中海浑身颤抖。如果赵主任那边顶不住,说出实情。那自己这辈子就毁了。他不能去。 “建军,一大爷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一大爷是什么人,院子里的人都有目共睹。今天这事儿,是一大爷错了。你和警察同志说说。咱们就在院子里解决行吗?” 易中海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威信,什么形象。如果下跪能让李建军改变主意,他甚至愿意下跪。 贾张氏还不明白怎么自己就侵占他人财产了。 四合院里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吗? 她家那么困难,院子里的邻居都接济她家。这不是和往常一样吗?怎么就要进局子呢? “警察同志,是不是搞错了。是我家困难,大家帮我家呢。一直都是这样啊。我不去。” “就是,这是我们院子里的事情,不去派出所。”傻柱这会儿也害怕了。 “同志,我们家不要房子了。我们这就回家。”秦淮茹这会儿也不躲后面了。 “啪!” 话刚说完,就被贾张氏当着四合院众人甩了一个巴掌。 “凭什么不要房子?那房子都说好给咱家了。你个小骚蹄子,是不是看上这个小兔崽子了?” “你个老畜生别胡说八道毁我名声。我这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怎么可能和老寡妇扯上关系!谁傻了吧唧,会往一个四十多岁,还有三个小拖油瓶,一个老拖油瓶身上靠!” 这话说完,大家都看向傻柱。 哦,李建军忘了,这就有一个傻了吧唧的。 秦淮茹低着头捂着脸,谁也没看见她眼里的愤恨。 “怀如,别听他们瞎说。你好不好,我最知道了。贾婆婆,你要是再打怀如,那每月的三块钱就别想了。” 四合院里的众人再次惊呆了。这会儿他俩可是还没结婚呢。 这是现在就搞在一起了?这会儿作风问题也是很严重的。 “别胡说。就给你洗洗衣服,打扫打扫家里。这算什么好。”秦淮茹发现大家眼神不对,赶紧找补。 “行了,别在这说东说西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和我去派出所。调查完,如果没有问题,就会放你们回来。” “李建军,你也去配合做个笔录。” “好,我把妹妹安排好就马上过去。” 再不愿意,众禽还是去了派出所。并且晚上都没有回来。第二天也没有被放出来。这可吓坏了四合院的其他人。 第二天晚上,李建军又被堵门了。 一大妈二大妈三大妈都坐不住了。贾家的三个孩子也都来找李建军。希望他能去派出所把人带回来。 李建军告诉她们,在想屁吃。 直接把三个大妈气个倒仰。 结果也没让他们等多久。 在事实面前,赵主任没有顶住,交代的一清二楚。 易中海被判了五年。此刻别说让傻柱养老,怕是杀了傻柱的心都有。 而傻柱自己,非法入侵,被判了十年。这十年倒是不会被秦淮茹吸血了。就不知道等他出来,秦淮茹钻了谁的被窝。 这两人判的那么重,其实赵大民占了很大功劳。 贾张氏婆媳房子还没占成。口头教育。再有下次就开批斗大会。虽然只是口头教育,也把婆媳俩吓够呛。 可她们不知道,惊喜还在后头。等她们回来就会知道,棒梗要带着妹妹下乡。 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家里不够住啦。 第七章:得知要下乡 李建军在四合院一战成名! 所有人都默认,四合院里发生的事情就在院子里解决。 谁也没想到,李建军会报警,还真把易中海和傻柱送了进去。 经过这一件事儿,四合院里的人进出都被人指指点点。 刘海中虽然没有被抓进去,但是在轧钢厂也受了处分。当官是不要想了,能不被批斗就不错了。 闫埠贵在小学里也不好过。 红星小学里上学的孩子,都是附近的。全都知道了这件事儿。 每天面对孩子们的指指点点,他觉得自己快受不了了。 然而最崩溃的还要属于贾家。 今天,她们收到了通知,棒梗和小当要去下乡当知青了。 闫家和刘家也是今天收到的通知。 可闫家本来就嫌吃饭的人多,刘家更是不在意老二。 所以这两家也不在意。 倒是贾家,好像天塌了一样。 李建军在家里学习呢。系统给制定了学习计划,他就一点儿时间都不浪费。 “绑绑绑!” “李建军,你给我出来!你个小畜生,你缺德!”贾张氏在外面,一边拍门一边骂。 “你给我滚出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啊!” “竟然给我们棒梗报名下乡!他哪里受过那种苦啊!” 李建军一把拉开门。 “干什么?还想进派出所啊?” 一听见派出所,贾张氏瑟缩了一下。但一想到棒梗,又马上壮起胆子。 “李建军,我们都不要你房子了。你还给棒梗兄妹报名下乡。你丧良心啊。你是畜生啊。” “棒梗哪里受过这种苦。你去和街道说,棒梗不去。小当去就让让她自己去就行了。” “棒梗一个男孩子,以后是要顶立门户的。” 贾张氏标志性的嚎叫在四合院里响起。贾张氏只是顾着自己在那里舞,没看见小当愤恨的眼神。 “别啊,棒梗不去哪里行?”李建军轻声一笑,邪气十足。 “你家不是住房紧张吗?这下好了,一下少了两个人。等槐花年纪够了,也报名去下乡。那家里就更宽敞了。” “啊!李建军,你去街道说。你要是不去,我就和你拼了!”贾张氏双眼赤红,此刻她顾不得了,孙子就是她的命,李建军这是在要她的命。 “哼!老妖婆,实话告诉你,从你动歪心思开始,我就没想放过你。不信,你大可以试试!” “再告诉你,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日子,你就好好看看棒梗,以后,你可就永远看不到了!” 这话不止把贾张氏和秦淮茹吓到了,后面藏着的棒梗更是被李建军狠戾的样子吓到了。 四合院其他人更是不敢再惹李建军。阎埠贵家和刘海中家都开始老老实实准备下乡的东西。 但无疑,他们都恨上了易中海和贾家一家子。如果不是易中海为了给贾家弄房子,给李建兵报名下乡,他们也不会遭受这无妄之灾。 奈何不了李建军,他们还为难不了一大妈和贾家两个寡妇吗? 从此,四合院的生活更是鸡飞狗跳。这是后话。 眼看着就要到下乡的时间了,李建军带着妹妹又去了一趟干爸干妈家。 将钥匙留了一份给他们。 回来又做了简单的收拾。明面上的东西就一个背包。 里面装着一件厚衣服,一床薄被子,一些吃食,一个水壶,一个铝饭盒,还有一些卫生纸。几乎都是妹妹要用的东西。 李建军整理好自己和妹妹明面上要带的东西。邮寄的一部分,其他的都放在了系统储物格里。 带着妹妹,李建军往火车站去。回头望着这座四合院。 再回来,必然是另一个模样,另一番光景! “哥哥,我们要去哪里啊?”李建宁趴在哥哥怀里,奶声奶气的问。 “我们去新家。” “新家在哪里啊?远不远啊?” “新家很远,宁宁怕不怕?” “哥哥陪着宁宁吗?” “哥哥一直陪着宁宁。” “那宁宁不怕。” 闻言,李建军看着怀里的小奶娃。知道这几天的闹腾,还是把她给吓着了。 这也是李建军接受下乡的原因。 这四合院时不时刮一阵妖风,好好的人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个三岁孩子。 李建军现在还没能力换房子。所以,只能换个城市。 希望妹妹和那片黑土地上的人一样,直爽,坦率,开朗,大方,坚毅。 李建军很快到了车站,为了送知青,京城调配了知青专列。 站台上拉着大大的横幅,横幅上是充满时代感的口号。 “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列车马上就要发车了,请大家抓紧时间上车。”随着车站的大喇叭的广播,站台上的人做着最后的告别。 李建军带着妹妹找到自己的座位。打开车窗口,刚好看见四合院的众人在送人。 贾张氏哭得眼睛都肿了。秦淮茹更是泣不成声。 对此,李建军没有丝毫同情,更是要说一声活该。 他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 “贾家老太婆,秦寡妇,你们活该啊!棒梗回不来啦!” 喧闹的月台有一瞬间寂静。接着就想起贾张氏的嚎叫。 李建军把窗户一关,理也不理外面。 第八章:安置 白面吗?”赵庆皱着眉头问。 “咱们这不供应大米白面。只供应苞米茬子这种粗粮。另外每人每月三两豆油。” “逢年过节会有点儿猪肉。” 知青们的眉毛都要夹死蚊子了。 “你们明天还能休息一天。看看有什么缺的,赶紧置办。后天就要开工收苞米了。可没时间让你们张罗了。” “啊啊啊啊……妈呀妈呀!”李晓华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东屋去了。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只老鼠。 一听见老鼠,小当也叫了起来。 “行了,别叫了!老鼠比你们还怕呢。” 一只老鼠就干趴下两个知青。赵德全摇了摇头。可怎么弄。 等队长介绍完知青点的情况,李建军就上前和队长说明情况。 “队长,咱们队里有空闲的房子吗?要是有我就租一间。” 郑德全在知道这俩孩子父母都不在后,就叹了一声造孽。 “空房子是有的。就是得收拾。你这情况也确实不方便和他们一起住。”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 “队长,我能一起去看看吗?”李明雪了站出来。 “你也要租一间?姑娘,空房子倒是有。但你一个人住,行吗?” “行不行先看看吧。”李明雪也不想和这一帮人掺和到一起。人多是非多。 一会儿看看,能住就单独住。不能再说。 “行吧,一起走吧。” “说来,这两套房子还是挨着的,都在村中间。周围都是住家,安全还是可以。有什么事儿招呼一嗓子,周围都能听见。” 第九章:自行车 说着话,就到了房子这里。东边的也是三间房子。和知青点的结构差不多,就是还多了东西厢房。前后院都简单的围了一下,大部分篱笆都倒了。 西边的房子正房少一间,厢房也只有东厢。 前后院子也小一点儿。 李建军觉得挺好。让李明雪先选。 李明雪选了小一点儿的。院子小,她自己一个人,也好打理。 “队长,我租这个大的。您看每个月多少钱。” “三块钱一个月吧。你这个女同志,就两块钱吧。这钱就入大队的账上。” 李建军和李明雪当下就交了钱。回到知青点儿把东西拿到新房这儿。 “哥哥,这就是咱们的新家吗?”李建宁歪着头问。 妹妹在人前几乎不说话。现在两人独处,倒是有几分之前的活泼样子。 “对,这就是咱们的新家。咱们先打扫一下好不好?” “好!” 李建军简单归置了一下,发现实在是缺不少东西,打算去找队长家打听一下。哪里订家具。 “哥哥,咱们去叫姐姐吗?” 李建军很惊讶,“宁宁喜欢隔壁的姐姐?” “嗯,姐姐香香的,软软的。”小小的人儿,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虎狼之词。 “是嘛,哥哥不知道啊。那咱们去找姐姐问一下,好不好?” “好!” 李建军去隔壁时,李明雪正在打扫。 雪白的脸上蹭了一抹灰。头发也散下来一缕。 没有了初见时的高冷,倒是有些娇憨可爱。 “姐姐,我们去买东西。一起。”李建宁一见李明雪就挣扎着下地,倒腾着两条小短腿跑到她身边。 李明雪看着抓着自己裤腿的小可爱有些疑惑。 “我想去队长家问问,哪里有家具卖。你要不要一起去。”李建军替妹妹说清楚。 “我去。”刚说完,李明雪就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刚才有些太着急了。 李建军看着李明雪说了一句话就脸红了,是真的有点儿可爱。 “那一起走吧。”说着就招手让李建宁过来。 “姐姐抱。姐姐香。”李建宁不愿意,她喜欢姐姐。 这丫头,哥哥也不是臭的啊! “乖,姐姐很累了。哥哥抱着。等姐姐休息好了,咱们再来找姐姐玩儿,好不好?” 李建宁一听姐姐累了,立刻跑回哥哥身边。还不忘回头对李明雪说,“姐姐,你累了就好好休息。让我哥哥干活。我哥哥可厉害了。” …… 你真是我的好妹妹啊! 李明雪也觉得好笑。 李建军看见她抿唇一笑,好像冬雪初霁,一瞬间,这破旧的屋子好像都被照亮了。 李明雪一抬头就发现李建军在看她,脸又红了。 “走吧。”李建军主动招呼。 他们一路询问,到了小队长的家。 “德全叔在家吗?” “李知青啊,有啥事儿啊?”郑德全听见外面有人叫,出来一看,是新来的知青。 “来,屋里说。” “德全叔,是这样的。我们新来村里,好多东西都缺。想和您打听一下,去哪里能换到这些东西。”李建军解释过来的原因。 “你们都需要啥?” “桌子,椅子,柜子,盆,锅,扫帚……” 李建军列出不少东西。 郑德全一边听一边点头,这是过日子的孩子。不像刚才那个点长,先问有没有细粮。 “村里有个木匠,我带你们去看看。你们缺的东西,可以去那里订。” 木匠那里有不少存货。大部分都能直接买。少部分没有的就在木匠那里订。有个一周就能拿到。 木匠家的儿子给他们送到家里。 有了工具,打扫起来更方便。 李建军打扫好了家里,把铺盖什么都铺好。又去了隔壁。 “李同志,你房顶需要扫一下吗?” 李明雪正愁房顶的蜘蛛网够不着。 “李同志,谢谢。麻烦你了。” 李建军很快就打扫了一遍。 “李同志,打扫好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去隔壁叫我。” “好的,李同志。” …… “噗嗤。” “哈哈。” 两人同时都笑了。 “咱俩也算同学,不用这么见外。你就叫我建军就行。” “好,你也一样,叫我明雪就好。” “明雪,我明天要去公社买点儿东西,你要不要去。” “去。”说完又脸红了,她刚才又着急了。 说完李建军就告辞了。再待下去,李明雪的脸要熟了。 第二天一早,李建军就叫了李明雪一起出门。 村里到公社走路要走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里说说笑笑,又有李建宁小可爱时不时说一些傻话,到是比昨天轻松。 到了公社,三人就分开了。李明雪要先去邮件。而李建军要先想办法把自行车弄出来。 这会儿他有点儿后悔带李建宁小可爱出来了。 “宁宁,你困不困?早上起那么早,是不是想睡觉?”李建军满含期待的看着她。 “不困。哥哥,宁宁可精神了。”李建宁挺着小胸脯。 “嗯,你可精神了。你精神的哥哥都要神经了。” 李建宁还是睡着了,因为李建军让她走了好一会儿。生生把妹妹走累了。 供销社里停了两辆自行车,和李建军买的一样,都是永久牌的。 又看了一些供销社里有的,他也买过了的东西。 李建军抱着妹妹往回走。路过小树林,李建军观察周围没有人。就把自行车和自己需要的,且供销社里有的东西拿了出来。 一路推着自行车又回到公社。 到邮局看包裹还没到,就去了国营饭店。 昨天,李建军和妹妹还是吃的干粮。有灶没有锅,想弄好的也不行。 打包了两个菜,一些馒头。李建军到回村的路上等李明雪。 “建军,你买了自行车!”不一会儿李明雪就到了。她都惊呆了,这才多一会儿。 “竟然还买到了铁锅!” 李明雪买了一口陶锅,想来是没有工业票。 “都是要用的东西。听说东北初雪要吃铁锅炖大鹅。到时候,咱们也整一只。”李建军笑着说“走,先回去。我带你。” 李明雪红着脸走到自行车旁,心里想着,他刚才说“咱们”。 李明雪抱着李建宁坐在后面。东西都绑在了前杠上。就这样骑回了村里。 自行车一出现,立刻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同时还有知青点的。 “李建军,你好厉害啊。来第一天就买了自行车。”孙飞无不羡慕的说。 “李建军,咱们都是知青,以后用一下你的自行车可以吧。”李晓华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说。 “李晓华,咱们都是知青,以后你的钱给我花一下可以吧。”李建军反唇相讥。 “你!不借就不借,有什么……”李晓华看着李建兵无波无澜的眼睛,不敢再说。 第十章:开始劳动 回到家中,李建军开始归置。 先用报纸把墙上都给糊上。原来的墙面是黄泥土的颜色,糊上报纸后,整间屋子都亮堂了。 再给把铁锅给装灶上。昨天买来的炕席给铺上。 现在已经秋天了,很快就要烧炕了,东北的秋天早晚都很凉。 假装是从邮局取出来的被子褥子,今天就给铺上。洗脸盆,洗脚盆放好。毛巾香皂放在架子上。 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李建军开始看系统面板。 记忆力:一级40/100 注意力:一级72/100 逻辑能力:一级61/100 观察力:一级68/100 想象力:一级50/100 创造力:一级38/100 虽然每天都学习,但拥有系统的时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月,所以能力增长的不多。 如果能学技能就好了。 “系统可提供技能学习。” 李建军脑海里响起电子音。 真的可以,李建军心里激动了。 “怎么学习。” “系统提供技能的理论技术支持,技能的积分和技能点需要在实践中获得。” 李建军想到了院子周围的栅栏都倒了。 “给院子围栅栏算不算实践?” “算。” 李建军把妹妹托给李明雪看一会儿。他去郑队长家里借了工具。他要围院子。 郑德全一听,不但借了工具,还招呼几个儿子一起去帮忙。 先把原来的栅栏拔出来,再挖沟。 大概挖了百十来锹,李建军脑海中响起电子音。 李建兵赶紧看系统面板。 技能概况。 大国工匠:1/100(特殊技能:挖地窖,机械原理) 李建军精神一振。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 为了提高技能,李建军干起来越发起劲儿。 郑德全看见后很是高兴。他就是喜欢干活踏实的后生。 一高兴也跟着加快了速度。 郑德全的儿子们没明白,为啥来给知青干活,但看老爹干的这么卖力气,也使力气干。 总不能让老爹多干吧。 李建军看见郑德全家的儿子甩开膀子的干。那哪儿是挖沟啊! 那就是挖他的积分,挖他的经验,挖他的心啊! 他马上又加快速度! 郑德全的儿子们发现李建军挖沟挖的又快又好,一时来了心气儿,还能比不过你个城里娃子! 拼了命又加快速度。 就这样,本来要挖半天的活,这些人愣是一个小时给挖完了。 等挖完了,郑德全家的儿子辈分都降了,累成孙子了。 挖好了沟,排栅栏。材料不够,李建军又去村里换了一些。 为了积分,他还把隔壁李明雪的房子也给围了栅栏。 等两家的栅栏都围完了。李建军一看系统。 大国工匠:165/500(特殊技能:挖地窖,机械原理) 李建军要留队长吃饭,郑德全赶紧带着儿子们回家了。 说什么这在农村就是搭把手的事儿,哪能挖两锹土,就吃人一顿饭呢。 说什么都不留下来。 弄的李建军哭笑不得,他知道,即便是在农村,这也应该要留一顿饭的,只是郑德全看他带着妹妹,觉得不容易,没忍心罢了。 李建军也不强求,总有机会还回去的。 来到兴农生产队的第三天,开始了秋收。 知青们也开始了正式的劳动。 所有知青被分的活是一样的,掰苞米。 比人高的苞米地里,每个人身后背着一个背篓。 知青分在了一块地里干活,因为关系到工分口粮,队里的人不愿意和知青一组。 都看出来这些知青手不能提,肩不能挑。 知青之间又分了组。 李建军和李明雪分在了一组。 进了苞米地前,李建军就告诉她,掰到十点就带着建宁回家做饭,他们第一天来没有经验。 农忙的时候,大家庭都是留一个人在家做饭,到时候直接把饭送到地头去。 家里人少的,都是提前做好了干粮,直接带到地头,中午对付一顿,晚上再吃点儿好的。 不这样干,一天分的任务,就是点灯熬油都干不完。 李明雪也知道情况,没多说什么,就答应了。明天就有经验了,到时候直接把饭做好,早上就带过来。 嘱咐完,李建军一头钻进苞米地里。 他抹了一下眼睛,汗水顺着上眼皮流进眼睛里,沙的生疼 第十一章:苞米收割机 割机。 在机器的前端有一个木质机械手,推车把手上有一个按钮,只要按住按钮,机械手就会抓住苞米杆子。 推车往前推,带动木质机械手,将苞米杆子连根拔起,再送到推车前端的传送带上。 苞米杆子通过传送带,细的苞米杆子会直接从推车的另一侧出来。 苞米则被捋下来,进入一边的小车斗里。 要说速度,肯定是没有后世的电动收割机快。和联合收割机更是不能比。 但肯定是要比现在人进苞米地里面一个一个掰要快的多。 最重要的是,人不进苞米地里,少受很多罪。 系统出具的图纸进行对比,再经过数次修改。 这台简易苞米收割机就完成了。 李建军看天色不早了,按前两天来看,也差不多快收工了。 想了想,他还是推着简易收割机去了地里。 总得试一试,要是有什么问题,他也好做调整。 等李建军到了他和李明雪的任务地,地里基本都没人了。 他在地头喊了一声:“李明雪!” “唉,我在这儿呢。”听出是李建军的声音,李明雪赶紧应声。 等人出来,李建军看见她的背篓里装着满满的苞米。 “你怎么干到这么晚,我和队长请过假了。这些明天我来干就行。”李建军抬手帮她把背篓卸下来。 李明雪用手背擦了擦汗:“我知道,我今天多掰一些,你明天不就轻松一些嘛。” 闻言,李建军不由看向她。 都说月下看美人,越看越好看。 更何况她本来就是校花。 “咳咳,那个,我做了简易收割机,这会儿试试,要是好用,你明天就用这个,能轻松不少。” 美色误人!这还没怎么呢,就把收割机给交出去了。 “收割机!”李明雪眼睛瞪的大大的,语气里也全是疑惑和震惊。 “你今天就是去弄这个的?这是你自己做的?今天一天就做好了?”李明雪越问越惊讶。 她认识的人里没有这么厉害的。更重要的是,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下乡啊。 “是今天做出来的,好不好用,马上就知道了。” 第十二章:收割机引轰动 第二天早上,上工的喇叭一响,李建军就起床去了隔壁。 将家里的钥匙给了李明雪,他就去上工了。 昨天晚上俩人实验过了,这个简易收割机很好用。 不说知青了,就是村里的老庄稼把式,都能抵得上三个。 所以俩人商量了一下,今天上午,李建兵自己来上工。 李明雪在家做午饭,顺便看孩子。 下午也早点儿回来做晚饭。这样,俩人都轻松,还能提前完成任务。 李建军推着收割机到了地头,就看见知青点的人都到了。 “呦,这是什么东西?李建军,你不好好干活,净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李晓华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开启嘲讽模式。 要说她有多讨厌李建军,倒也没有。甚至还有一些喜欢。 可喜欢的人对自己不假辞色,她心里就会出现一些扭曲。 想时刻引起他的注意。 李建军抬眼看了她一眼:“挺好一姑娘。” 李晓华心里一喜,面上也带出了点儿笑意:“你说什么呐?”这话说的温温柔柔的,好像娇嗔一样。 “可惜长了张嘴。” “你说什么!”这一声吼,把这一片的鸟都给惊起来了,不能不感叹汉语的奇妙。 “都吵吵什么!现在还不下地,什么时候下地!晚上吗?”记分员一声吼,把李晓华要骂的话给堵住了。 “哼,昨天没来,你今天可是要补上的,今天你要是还干不完,我就去举报你!”说完李晓华扭头走了。 李建军真是搞不懂女人在想什么。好在他也不想懂。 推着收割机下了地,刚开始还有一些生涩,操作了一会儿后就熟练了。 速度渐渐上来。不一会儿功夫,苞米地就空出来一片。 别人都是掰苞米,只有李建军是连根拔起。 所以他这空出来的一片特别显眼。很快就被周围人发现了。 最先发现的是周围的知青。因为他们都分在了一个地方。 “李建军,你这是什么?怎么这么厉害。这苞米收的好快啊!”赵庆惊奇道,他接连拿起几个躺在地上的苞米杆子,都收的很干净。 “这是我自己做的简易收割机。” “收割机?你自己做的!”赵庆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你昨天没来,别告诉我,你用昨天一天时间,就做好了一个收割机?!” 李建军看他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不由得好笑:“眼睛睁这么大,不怕眼珠子掉下来啊。” “要不要试试?” 没有男人能拒绝简易收割机,就像没有男人可以拒绝挖掘机一样。 赵庆兴奋的接手了。 刚开始不熟练,五分钟后,赵庆就陷入这种一拔一收的无限爽感中去了。 他从来都没想过,原来收苞米还会让人上瘾。 “李建军,能不能让我试试。” “我也想试试,可以吗?” 孙飞和钱爱国看赵庆玩的不亦乐乎,也开口问道。 “行,想试就试。”要是你们能把这两天的任务试完,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话李建军没说。 由着俩人兴奋的和赵庆抢机器去了。 一小会儿功夫,这里就收了一大片,知青们也不干活了,就守在这里看着。 记分员老远就看见知青聚在一起,蹭蹭蹭就跑过来了。 还没等他张嘴开说,就看见了地里的情况。 “这,这是什么东西?” 记分员的话打开了知青的宣泄口。 “这是收割机。” “这是李建军做的” “这收割机比人掰苞米快多了。” “还能直接把苞米杆子拔出来。” 知青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话。 这两天,他们被质疑太多次了,太需要可以证明他们的东西了,李建军完全可以作为知青代表。 可记分员不受他们pua。 “吵什么,吵什么?” “李建军做的,又不是你们做的。不去掰苞米,站这里干什么?” “工分都不想要了啊?都去干活去!” 说完转头就走了,他得去告诉郑德全。 “出事儿啦,德全叔,出大事儿啦!” 计分员一路喊着一路跑到了郑德全上工的地方。他好像那游戏里拉仇恨的职业一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家不自觉的跟在他后面,村里要是出了什么大事儿,那肯定是关乎所有人的。 计分员不知道,他在前面跑着,后面跟着一二百人。 农忙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躲过劳动,队长也一样。 郑德全正干活呢,听见有人喊他,还喊出事儿了,结果一抬头,乌泱乌泱的人冲着他就来了。 老头儿吓得拔腿就跑。 好在计分员快一步,一把拉住了他。 “叔,你跑啥!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 郑德全看他表情也不像是有什么灾祸,心神定了定。 “出啥事儿了,你说。” “对啊,出啥事儿了?” “跟你跑一路,可把我累够呛,到底咋地了?” “可不咋滴,小身板还挺能跑。啥事儿啊?” 计分员这才发现四周围了一大圈人。 “你们都不上工,搁这干啥呢?” 等了半天,他还唠上了,郑德全气的,一巴掌拍在计分员脑袋上:“到底咋啦,赶紧说。” “德全叔,李建军知青做了一个收割机。在那收割苞米呢!”计分员不敢再磨叽。 “收割机?谁做的?什么样的?”郑德全听了一懵。 看热闹的人也懵了。什么收割机,没听过啊。 “我看着跟咱们手推车差不多,机器把苞米杆子连根拔起,在机器里面转一圈,就杆子是杆子,苞米是苞米了。” “那机器收起来可快了,能顶三四个满工分。” “我看那机器操作起来不难,我家二蛋就能使!” “哗!” 人群一下就炸开了锅! “三四个满工分!” “那么快!” “这么厉害啊!” “他家二蛋今年才十岁吧!他要是能顶三四个满工分,那咱队上那么多小孩儿,得多多少壮劳力啊!” “我看是假的,哪能有这种玩意儿!” 郑德全听见议论声,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 计分员说的这么邪乎,他得去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走,去看看!” 第十三章:第一份工作 等郑德全到知青的任务地的时候,这边已经围了一二百人。 大家都站成一排,看知青在那收苞米。 一棵棵苞米杆子被拔起,收下来的苞米进入旁边的斗里。不一会儿,一车斗就收满了。 这会儿李建军就停下来,有人在车斗下面放上筐。 也不知道怎么弄的,那车斗下面就打开了,苞米都漏到了框里。 等收割机走了,人再把那一筐苞米搬走。 就这样配合着,不一会儿一块地就收完了。 照这种速度,这样配合,这一块地有个小半天就收完了。 但实际上,这是分给这些知青一整天的任务。 这何止是抵得上三四个壮劳力啊。这连着苞米杆子都收了,给后面省多少事儿啊! “队长来了。” “队长。” “德全叔。” 有人看见郑德全来了,纷纷和他打招呼。 郑德全这会儿没空和他们说话,他三两步走到李建军这边,看着收割机。 李建军看见队长过来,把收割机交给等在一边的赵庆,朝队长走去。 “德全叔。” “唉,建军,这是……”他指着收割机,不知道要怎么说。 “德全叔,您不来找我,我今晚也打算去找您。这是我拿推车改的简易收割机。这个目前只能收苞米。现阶段用,效率还行。” “我试试。”郑德全嫌他啰嗦,拉开赵庆,直接自己上手。 刚才观察过一会儿了,稍微试了两下就知道怎么操作了。 还真和计分员说的一样,这活儿二蛋都能干。 他往人群里一看,一眼就看见自己大孙女儿。 “鲜花儿,过来。” “唉,爷,咋啦。”小姑娘扎着两根细麻花辫,嫩生生的,最多也就十岁出头,真和名字一样。 “你来试试。” 小姑娘一听,让她弄,高兴的嘴都咧开了。 “爷,我真能试?” “试!” “唉!” 年轻人学东西更快一些。不一会儿就上手了。 “爷,用这个收苞米好快啊!它咋收的苞米啊!”小姑娘激动的眉飞色舞的。 “是不是我奶坐在这车里掰苞米呢?” “噗嗤!” “哈哈哈哈。” “妈呀,德全叔家的鲜花儿咋这么逗啊。” “我婶子呢?是不是真坐在里面掰苞米呐?” “去!你才在里面掰苞米呢!” “你个死丫头,你奶我在这儿呢!”郑德全媳妇儿本来在看热闹呢,没想到还能扯到自己身上。 “婶儿,你是不是刚出来歇歇手,换别人进去了啊?”有那爱说笑的调侃,大家一下子笑的更大声了。 老庄稼把式可不管什么玩笑不玩笑的,都盯着收割机看。 “娃娃也能用!” “这比满金他爹都快!” “哎呀,越来越快了!” “这还不剌人!” “这都一筐了!真快啊!” 人群一下子就沸腾了。 郑德全看见自家孙女飞快的收着苞米,那笑容都收不住。 “建军,走,你跟我去大队部!”又转头看向人群:“其他人,继续干活。今天谁的活不干完,不许下工。” 郑德全没管现场的其他人,带着李建军走了。 到了大队部,郑德全的心情也平复下来了。 “建军,你的这个收割机,我看和咱村儿里那些手推车长得差不多。” 兴农生产队在划分之前就是一个村的。 郑德全有时候说习惯了,或者激动了,还是会说村儿。 “叔,这就是我拿手推车改的。” “好改吗?” “不算难,我昨天一天就改出来了,主要有两个零件得去公社买,这耽误了时间。” 得到肯定的答复,郑德全放下心来。 “这样,建军,从明天开始,你不去地里了,就给咱改这收割机,每天按你满工分算,你看行不行?”郑德全问的小心。 知青虽然在下乡的时候,户口也迁过来了,可到底和村里土生土长的人不一样。 他不敢确定,李建军是不是愿意。 话说完,就看李建军眉头一皱,一时间,他内心苦涩。 “建军,你要是不愿意,叔也不勉强,这毕竟是一个手艺。” 说完,他坐下来,背好像都佝偻了几分。 “叔,我啥也没说啊。”李建军笑了笑。 “我自己一个人改装,实在是太慢了。到秋收结束之前也改不了几个。” “啥意思?你要教咱队里的人做?”郑德全惊讶了。 “叔,再想大一些。” “再大?还要怎么大?就这我都不敢想!” “到底是啥意思,建军,别吊你叔胃口了。” 李建军给郑德全倒了一杯水。 “叔,我想把这个机器上报给公社。” “上报公社?!” “对。第一,这个东西要想大量生产,就少不了公社支持。关键零件咱们买不到那么多。” “第二,即便咱们不上报公社,公社也会找过来。不如咱们主动找公社谈合作。” “和公社谈合作?”郑德全惊了,想都不敢想啊! “没错。咱们队里先成立农用机械厂。到时候不管生产,只管培训。” “公社负责组织各个生产队代表来咱们厂里学习。学费可以是钱,可以是物。收益和公社分账。” “咱们队里还可以组织一批外出务工队。估计只能干今年一年。带着机器去给那些来不及生产的生产队收粮食。” “这些都是队里的额外收入。” 郑德全听的直点头,“你说的东西,我看行。” “建军,你为队里出这么大力,队里不能白占便宜。再一个,你要是不在这个厂里坐镇,我不放心。” “你看,给你安个什么职务?” 李建军略一思索,“那我就担任厂里的顾问吧。有什么事情都来问我就是。” “行。既然有了职位,那就得有工资。现在说这个还早,但只要开起来了,那就每天多算你五个工分,你看行吗?” 郑德全说的是很保守的了。但现在可是一毛钱没看见呢。 就凭李建军说的那两句话,他就愿意相信他,许诺给他每天多加五工分。 李建军就觉得,这五工分抵得上五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