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浓正传》 第一章 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 李兰迪从小到大从没跟人红过脸,更别说吵架这么高端的技术活儿了。 没结婚的时候也常常被人夸赞“也不知道谁会有那么大的福气,将来能娶到你这么好脾气的媳妇”。 可自从结了婚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真是啥场面都领略了一遍,见识了一地鸡毛的生活有多折磨人。 也终于明白一个女孩从妇女到黄脸婆和泼妇的转变是有多么的可怕,这条路又是多么的简便直白。 那真的是生活一点一点的把你所有的美好按在现实里使劲的摩擦,逼迫你快速的成长转型。 转型成功,获得美满幸福的生活。转型不成功,个中滋味,自己体会去吧!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明白讲的清楚的。 从中也深深的理解那些终于熬成婆的女人为什么那么不待见同一个屋檐下同为女人的儿媳妇,变得面目那么可憎,到了差不多人人喊打的程度。 你感觉我说的太危言耸听了,那是你没停下脚步,去聆听这些女人的抱怨。 如果你认为这样不体面,可以去小红书里搜一下,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吐槽的。 原本说好的,把儿媳妇当闺女待的话早就随风而去。在家里地位神一样存在的婆婆,真可以说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练成婆婆的真身有多么不易。 到了这一步,她感觉这已经是人生最恐怖的事儿了。忙忙碌碌的生孩子养孩子,等孩子上了学,稍微有点空闲才痛心的发现。 自己已经不是那个曾经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傲娇如公主一般的自己了。 当自己被家里的油盐酱醋、鸡零狗碎缠身,慢慢向泼妇转变的时候,那些曾经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弟们早已趁机窜出去,在职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自己与其已是遥不可及,只能望其项背。 重新站在自己熟悉的办公桌前,没有了曾经指点江山的豪情万丈。只想趁机好好休息休息,好攒足精神下了班投入到另一场战斗。 结果这才是哪到哪,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才知道,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活的是有多卑微和无奈。 说多了,嫌弃你唠叨。不说吧,又说你是冷暴力。自己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当然,更是打不得。 说,说不过他。骂吧,说你没素质,这样的家长还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好孩子来? 打,你敢动手,他就敢报警,咱真丢不起那个人。 瞅瞅,这不早上因为衣服有一点点的洗衣液的味道,孩子一下子火起,不肯穿就大吵起来。 虽然见识过他闹脾气的样子,但自己亲自上阵还是很少的。平时都是孩子跟父亲的矛盾更多一些,自己时不常的充当个救火队长的角色。 看着孩子暴怒的朝着她大吼大叫,李兰迪脑子一片空白。 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么点事儿值得他耗费这么大的精力和时间生这么大的气,又不是没有衣服穿,换一件不就行了。 常跟孩子说要换位思考,她强迫自己冷静冷静,也换位思考了一下这个事儿,其实孩子本身对洗衣液的味儿并不反感。 只是单纯的想要发泄发泄情绪,又是因为什么事儿生气想要发泄呢? 李兰迪又往回倒了倒,没回忆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这么不爽,可是现在一时又不能让孩子冷静下来。 耳朵里嗡嗡的,四肢有些发冷发软,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李兰迪感觉自己真的很没用。 既教育不好孩子,又没本事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李兰迪还真是妄自菲薄了,按他们家目前的生活水平,在这个一线的城市里也算是中等偏上,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按老家的话儿说,也算是穷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老公原来是军人如今专业成为一名公务员,自己的工作也是相当不错的。现在更是要房有房要车有车。怎么看她这么多年的奋斗都是有效奋斗。 她也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孩子,自己当时是有多想不开,掉这么大一坑里。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自己所有的出差都推了,更别说平时的聚会,加班了。 不能睡个整觉,那根本不是个事儿。还有人经常把这个拿出来说事儿,她听了都感觉这些人太矫情了。 也是当时年少见识少,感觉结婚生孩子都是人之常情,水到渠成的事儿。可是看到如今的情形,不结婚、不生孩子才是人生最明智的选择。 眼前一阵阵发黑,有些气短,实在是坚持不住了,顺着床边慢慢的坐到地上,可孩子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看着孩子因为暴怒而变了形的脸,李兰迪有些心寒和失望,这就是历经了一天一夜拼死生下来又一手养大的孩子。 自己都已经这样了,根本就没发现他自己的亲娘马上就要挂了。 不知道自己真的挂了,他会怎么样? 高兴终于没有人管他了还是内心充满了内疚? 而自己作为一个母亲,是有多失败。 李兰迪常说“我自己都没成龙成凤,对孩子也没有多高的要求。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有一颗善良的心,三观正常,将来能自食其力,我就满足了” 结果老师说“你这个要求太高了,一般实现不了” 李兰迪被老师的答复搞的有些迷茫,一没要求他清华北大,二没要求他样样出色,怎么就要求太高了? 她认为那已经是她对孩子最低的要求了。 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形,怎么看都没有实现一星半点的迹象。 怎么看,都是失败了。 在失去意识之前,李兰迪带着对自己深深的自责和对这个家一点点的牵挂闭上了眼睛。 下一刻仿佛坠入无底的深渊,那种对未知的恐惧让她彻底的昏了过去。 所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真的不是你能左右的。 自己以前老是跟同事开玩笑说“要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 这话听着有些瘆人,可现在放在自己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章 不甘心的穿越 等她再次醒来,还没看清眼前的事物,一阵嘈杂的叫骂声充斥着自己的耳膜,震的脑袋嗡嗡的。 这嘈杂的声音太熟悉了,小时候三太奶奶和她儿媳妇争房产的时候,隔几天就来一次。 大家没事儿就去劝架,也顺便看看热闹。 隔壁徐家四奶奶没事磋磨她家儿媳妇的时候,也是这么个情形。 没完没了的国粹变着花样摧毁着人的意志和廉耻心,她儿媳妇最终喝卤水自尽了。 听着这几嗓子,都是深谙撒泼打滚之精髓,无理也能搅三分的主。 使劲的闭上眼睛,先来个眼不见为净。顺便捋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自己一迷糊,就换地儿了。 一阵阵的头痛让她想吐,一只手自然而然的护着肚子,另一只手往后摸索了一下,感觉后面是一堵墙。 拖着发虚的身子往后挪了挪靠在墙上,她知道这肯定不是在自己家。也不是自己熟悉的任何地方, 虽然耳朵里听到的声音让她感觉很熟悉,但是口音不对。听得懂他们的话,却又说不好是那里的口音。 这时脑子里不时闪现着不属于自己经历过的任何事情,却自然而然的带入其中。 强忍着恶心,等脑子慢慢的清晰起来,李兰迪算是知道了,自己曾经的愿望实现了。 “苍天啊、大地啊,你收了我吧”(《露华浓前传》里的心愿)。 就这么一句,茫茫人海,蝼蚁众生,没想到苍天、大地还真就听到了她的心声。不但听到了,还把她收了顺带送到这么个陌生的地方。 大概的地理方位与自己的老家差不多,应该都是北方农村。长城以外,不知道这里有没有长城。 她现在已经不再是李兰迪,而是一位名叫九娘的古代女子。具体是哪个朝代,没概念。 现在怀孕五个多月,看上去肚子却有六个多月大。她猜想,这一胎应该是双胞胎。 自己曾经第一胎也是怀了双胎,只是老公说当时条件不成熟,做了手术。那是自己第一次知道心痛的感觉。 李兰迪内心万匹泥马奔腾而过,她想让苍天、大地收了自己。可没想让自己再体验一把生孩子、养孩子的痛苦和心酸。 苍天、大地,你们是不是会错意了。 还是自己许愿的时候没烧香上供,你们挑理了。给她整这么一出? 不管她怎么吐槽,现在已经是既定事实,估计老天爷不会再给她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吐完槽,也理顺了目前自己的处境。 原身新婚三天,丈夫就去投军了,走了一个多月后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一开始大家还都挺高兴的,不管男人将来怎么样,好歹留了个后,女人也有了个依靠。 后来肚子比平常的月份大许多,忽然就有闲言碎语出来。 说是婚前不贞,才会新婚三天男人就离家出走了,九娘当然不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可她又拿不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说明人是自己走的。 那个不靠谱的男人成婚当天晚上,说是九娘嫁给他委屈了。他要出去闯出一番天地来,让她在人前人后活的随心所欲。 她以为就是个玩笑,宽慰宽慰自己,谁知道第三天人就跑了。临走前儿只跟他爹娘说了一声,让他们善待九娘,他一定给他们挣个脸面回来。 可是如今俩老不出来说这句话,给自己做这个证明说是自己出去闯荡去了,九娘也不能逼他们。 今天这个事儿,是自家妯娌那个好大嫂,纠集了平时处的不错的几个老娘们堵着门骂她是破鞋,有辱家门,要赶她出去。 这里到没有沉塘这个说法,顶多就让娘家把人领回去。 其实九娘知道,这一场戏不过是那位好大嫂看上了自家现在住的这几间房,那些流言蜚语也是她传出去的。 她家老大今年想要成婚,现在还没有分家。除了自己这一房,其他几房都挤在那个大院子里。 大院里想要再腾出一间像样的婚房,实在是有点困难。这不,主意就打到自己身上了。 男人又不在家,身边没有个人护着,况且她这个小院虽说紧挨着大院,可毕竟是个独立的小院。自建好后,大院里的几房人早就开始眼红了。 只是当时老五还在,对他都有点发怵没敢吭声。如今找了这么个引子,想把房子弄到手。 那个大嫂早前找茬跟原身闹过不是一次两次了。冷眼看着,家里从老的到小的,都没人出声阻止。 看这情形,把她赶出去是家里人都乐见其成的事儿。 理了理头绪,自家这个男人姓钱,现在是三代同居一个大院子里。 老爷子今年六十多了,共有五个儿子,两个闺女。两个闺女都早已经嫁人,自家男人是老小。 都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到他儿这啥也不是。什么东西多了就是不值钱,孩子多了也是一样。 现在边关时不时的会有战事,男人新婚三天就去了战场,能不能活着回来是个未知数。 战事是时有时无,到目前还没有强迫各家各户的出人服役上战场。 不过因为这里离边关较近,有些不安于现状的年青人就想着去奔个前程。 上战场奔前程,大家心里都明白,前前后后去了多少人,回来的寥寥无几,大家也心照不宣的认定钱老五十有八九回不来。 知道了这些,李兰迪真是再死一次的心都有。 欲哭无泪已经不能形容她此刻的心情,这是整哪样? 自己就是因为孩子青春期叛逆抱怨几句,真没到需要轮回来解脱自己的地步。 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等着自己重生后去报仇雪恨。 怎么就把自己整到这儿来了?李兰迪想挠墙的心都有了。 自己奋斗了半辈子挣来的房子、车子,还有不争气的孩子,就这么便宜别人了? 真的不甘心! 所以,千万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随随便便的许愿发誓。 要许愿发誓也要到正规的寺庙道观,诚心诚意规规矩矩的拜佛烧香才行。 看看自己,现世报了吧? 现在哭都没地儿哭去。 第三章 众生像 贼老天,你们不但搞错了自己的意思,还把自己搞成个带球的快要没了丈夫的寡妇。 这真不能忍,咬了咬牙,不能忍又能怎么样。 人生地不熟的,身边连个拿主意伸把手帮忙的都没有。 又是这样,还不是让自己在另一个时空成长为另一个女汉子。 我怎么这么命苦啊? 一边说自己不解风情,不像个女人,一边又让自己没有任何依靠。 没有依靠,难道让自己去喝西北风吗? 自己又不是能委屈着过日子的性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像小兔子一样把窝续的暖暖和和,规整的舒舒服服的才行。 凑合着,那不能够! 人这一辈子本来活的就不容易,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呢? 李兰迪一时思绪翻涌,恨老天不公,怨自己时运不济,看来还是自己平时没烧香的缘故。 既然有这么个机会,为什么不给自己选个公主郡主。那怕是个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再不济当家少奶奶也行。 最起码吃穿不用发愁,那怕是四角俱全,不被人指指点点,能过正常日子也行呀! 这到好,孩子还没生呢,男人就可能嗝屁了,将来的日子还有个好?在这个时代,寡妇那是好当的? 而且还一下怀俩,将来拿什么养活孩子,真真是气死了。 李兰迪闭着眼睛,一会儿恨的咬牙切齿,一会儿又是赌咒发誓一定会给贼老天好看。倒也不耽误一旁的叫骂和说笑、劝解声清晰入耳。 有了观众,表演的人更是卖力。杂七杂八的啥话都敢往外秃噜。 甚至每个人的神情都能清晰明了,钱家大嫂站在一个有点发胖的妇人身后。这个人最卖力,声音也更大。 胖妇人原本姓白,平时大家就喊她胖嫂或是胖婶儿。跟钱家大嫂是一村子嫁过来的,家境没有钱家好,平时就比较哈着她。 这么多年把钱家大嫂奉承的都快找不着北了,时不常的能得点小实惠。今儿一个鸡蛋,明儿一把豆子的,都能把人心笼络住。 还有两个是跟胖嫂关系走的比较近,跟大嫂也算是间接的熟悉了。 几个人经常凑在一起,类似于朝阳大妈般的存在。不过这几个人可不如朝阳大妈格局大,整天也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这点破事儿。 谁家男人出门子几天没回来了,她们比自己家人记得都清楚。 村子里大姑娘小媳妇里衣的颜色花样,更是一清二楚。恨不得村里大爷的裤腰抿几个褶,裤脚上的绑腿有多长,她们都给整的明明白儿白儿的。 你说家里家外,炕上地里的活她们都得干,也真是奇了怪,她们还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别人家的事儿。 再往大嫂后边站着的那个干瘦长着一脸刻薄相抿着嘴不说话的女人,就是给她家老大保媒的。说的是她娘家大姐的闺女,也是她外甥女。 剩下的就是村里一些明着是劝架实际上是来看热闹的。 按说现在也是农忙的季节,村子里平时连个人影儿都见不着。但凡有个吵架拌嘴的,那人就会从各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 不过也有真的是在劝架,毕竟九娘怀着身孕,还是有那看不过眼心思正的人。 跟原身同村嫁过来的几个媳妇被自家婆婆或是妯娌脸色不善的拉着,不让上前。 李兰迪轻轻的叹了口气,又试着左右探了探了。 自家其余的几个妯娌和婆婆躲在大院墙后面,脸色不明。也不说出来劝劝,也不回屋,悄摸声儿的听外面吵的翻了天。 再往远,就头痛的厉害。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在闭着眼睛的情况下,自己的意识可以到处溜达。不过不能太远,再远头晕恶心还浑身无力。 第四章 寻短见的碰到奔前程的 九娘的父亲就是这位老秀才,考上秀才后就没往下考。年青的时候本来在县衙里谋了个差事,因性格木讷,不善迎来去往,更不喜谄媚奉承。 索性就辞了差事,自己回村里开了个私塾,招了些村里的孩子,每天乐乐呵呵的也挺好。 你还别说,在村里反倒是人缘混的不错,谁家交束脩多点少点早点晚点的,都打着哈哈过去了。 不过大部人家都能按时按点的交。有的实在困难,也就算了。 农村还是实在人多,实在交不上了,也会用别的方式找补回来。 有时候过来帮着干点活,或是送自己家养的鸡鸭,或是鸡蛋鸭蛋过来表示表示心意,承了这份情。 再不济送把时令的新鲜蔬菜,几个当季的水果,总归是人情上都还过得去。 这么多年下来,也越发受到大家的尊重,私塾开的也有声有色。 话说同村有个孩子看上去还算机灵,孩子自己也肯下功夫用心学。他们家姓刘,不是原住民,好像是从他爷爷那辈搬来的。 具体从哪里来?没人知道,只是日子过的一直不上不下的。这都三辈人了,大家处的也都还可以,也没有你是外来户的感觉。 家境实在是一般,李秀才怜惜其才一直带在身边教导,跟九娘年岁相当。 没过几年,两家都有了那个意思,自然而然的也就订了亲。 一个女婿半个儿,这既然是一家人了,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这孩子时不常的开个小灶,分文未取着重培养了几年。 老生常谈的情节,后来那孩子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秀才,大家都在为九娘高兴的时候,男方就有些飘了。 见过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好像这个小山村就装不下自己。 说来好笑,秀才见过的花花世界也就是府城,连京城都没到过,就已经忘了自己是谁? 回来后感觉身份上有了差距,就有点看不上九娘。没几天一句话没说退了亲,转头娶了县里学政的闺女。 在农村被人退了亲,不管什么原因,女方总是会被人指指点点的。九娘一时想不开,就想寻死。 其实九娘平时都不怎么出门,谁说什么她根本听不见也不知道。可家里有两不省心的,总是想搞事情。 大嫂、二嫂有事没事的把外面的闲言碎语讲给她听。又添油加醋的说些有的没的,刺激的九娘一时就受不住了。 家里防着她想不开,时时都有人注意着。偏巧这天下午一个不留神,就让九娘逮到空子出了家门,径直来到村东头那条河边想也没想就跳了进去。 那条河水还真是不浅,一进去就没了顶。九娘是抱着必死的心跳下去的,犹豫都没犹豫一下,落了更没挣扎。 就那么扑通一声,被正在附近吃烤鱼的钱老五听见了。 他约了几个朋友在这说说话,感觉老是这么混着没啥意思,问大家想不想出去闯荡闯荡,奔一份前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