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种田开始》 第一章 密室 当其时,天下安定祥和,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盛世景象。 丹阳郡,位于帝国东北,方圆数百万里,人口不过十兆,地远人偏,但郡城丹阳城却人口稠密,一片繁华。 此时正逢冬日,刚下过几场大雪,天气刚刚放晴,光洁的青石路面沾染积雪后,光滑异常,一个背着书箱的少年匆匆而行,一不小心滑倒了,引得周边人哈哈大笑,少年有些窘迫。 少年名叫莫语,八年前开启灵智,可以修炼,被丹阳书院招来,选择儒修,只要在十年内晋为文士,就可以真正开启修仙之路,否则前功尽弃,空有灵智;如今还剩两年,时间紧迫,一放学,就匆匆向住处赶去,争分夺秒修炼。 书院提供住宿,却不是免费的,为了省钱,莫语选择住在城郊的一处废弃的大院当中。 大院依山傍水,风景宜人,远处是几座两三千仞高的大山,山上树木葱郁,鸟飞兽跑,山下一条大河环绕,大院坐落在大河之间,高山流水,鸟鸣声声入耳,十分宜人,按理说这么好的地方早就被世家大族占据,只是这院落乃是前朝贵族所有,王朝更替,这片院落便成了本朝的忌讳,没人敢要,逐渐成为一片废宅。 平民却不在意,一些没地方住的平民将废墟清理,简单收拾一下就安了家。 八年前,刚来读书的时候,莫语找到了这里,挑中了一个小院,简单清理之后,腾出了一间十几丈见方的屋子,摆放了一张床,一张木桌,和几把椅子。 屋内原本有一个书架,应该是原主人的,上面的书已经没了,书架却完好无损,被莫语利用了起来,摆放了很多平时学习用的书。 只是小院距离书院太过遥远,很多时间都耗费在上下学的路上,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莫语回到小院,推门进屋,将书箱放到一边,喘了几口气,待气息平和之后,正打算去书架上取修炼所用的《儒道盛典》,却发现盛典上掉满了石块。 不仅仅是盛典,其他书籍上也落满了石块,莫语仔细看去,因为年久失修,加之最近天气寒冷,书架后墙壁上的石砖居然碎裂了几块。 莫语将书籍从书架上拿下,小心翼翼的擦拭干净,又轻轻的将书架移开,打算清扫一下,却不小心碰到了墙壁,更多的石砖随时掉落,一扇石门出现在眼前。 莫语轻轻一碰,石门就开了,蜿蜒而下的石阶出现在眼前,里面黑洞洞的,不知道通向哪里。 “难道是密室?这大院的主人是前朝的贵族,密室又建设的如此隐蔽,里面肯定有非常重要的东西,说不定是藏宝室呢!” 莫语沉吟了一下,他出身农村,家里没什么积蓄,独自一人来郡城求学,日子过的非常拮据,藏宝室的可以说对他诱惑很大。 “会不会有什么机关呢?”莫语犹豫了一下,可藏宝室的诱惑实在是太大,“前朝覆灭快千年了,即便有机关也差不多了腐烂了!” 想到这一重,莫语点燃蜡烛,小心翼翼的沿石阶而下,一连走了一百多阶,也没碰到任何机关,逐渐放松下来,又走了几十阶,一个巨大的石室出现在眼前。 石室百丈见方,四周黑色的石壁凹凸不平,不像经过打磨,似乎天然形成,因为在山下,石壁四周地下水汩汩渗出,流到地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在石壁四周被凿了一圈儿暗槽,渗出的水流流入暗槽,最终汇聚在石室的西北角,形成了一个水潭。 水潭三丈见方,潭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下面的砂石,估摸着也就一丈多深, 水潭边上,有一个石桌,石桌旁边有六个石墩,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期待中的宝物没有被发现,莫语略微有些失望。 “不过在这里读书也好,石室密不透风,虽然微微有些寒意,可比我那四处漏风的小屋要好多了!”莫语安慰着自己,来到石桌前,正打算坐下,却发现石桌正中有一道笔直的裂痕,仿佛被一把刀拦腰切开,对面的石墩也被从中间切成两半。 切痕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墙壁上,莫语转过身,看到这边的地面上也有切痕,便沿着切痕走到石室的最东边,发现了另外一道石门。 石门是用石壁一样的材料制成,表面也凹凸不平,没有经过打磨,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而且石门也被切成了两半,莫语轻轻一堆,石门从中间裂开,一股暖意瞬间涌来,立刻浑身舒畅,一个十丈见方的小石室出现在眼前。 小石室尽头是一张红玉制成的大床,表面放出淡淡的红光,暖意就是从玉床上散发出来的;玉床上坐着一具尸体,对着自己,因为年代久远,尸体身上的衣物和血肉都腐化了,变成了一堆粉末,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坐在那里。 骷髅的胸口有一个破洞,裂痕就是从这里传出的。 玉床前散落了一地的书页,大都被切成了碎片,莫语随手拿起一片,擦去灰尘,发现书页不但没有风化,反而和新的一般,上面的字也非常清晰,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凭直觉,莫语能感觉到,这些书页非常的珍贵。 碎片的左侧是一个书架,上面横七竖八的散落了一些书,地下的书估计就是从书架上震落,然后被切碎的。 碎片右侧是一个漆黑发亮的柜子,柜门紧闭,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 显然,这是石室主人的卧室。 “前辈,小可无意闯入这里,还望前辈恕罪!我猜前辈已经故去上千年,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烦恼仇怨都随岁月而去,小可既然来到这里,就为前辈掩埋,让前辈入土为安吧!” 莫语向骷髅深深的作了三次揖,缓缓道。 骷髅已经故去多年,不可能听到他的话,莫语熟读儒家经典,子不语怪力乱神,更何况圣人言正己、正身、正言,只要身正,则诸邪无法近起身。 他缓缓走到骷髅身边,看到一团淡淡的绿色光芒,骷髅的手中竟然拿着一件宝器! 第二章 前朝贵族 走到近前,莫语才看清楚,骷髅手中的宝器居然是一把玉如意,通体碧绿,熠熠生辉。 玉如意一尺多长,散发着淡淡的绿光,却不耀眼,反而光芒内敛,十分符合书中君子儒雅,温润如玉的形容。 如意上端呈云纹状,云纹正中镶嵌了不知道用什么材质铸造的仙宫,仙宫红墙黄瓦,几只仙鹤环绕飞翔。 如意柄的正中是一颗拇指大小的水蓝色的珠子,散发着微微的蓝光;大珠子四周镶嵌了十二颗红色的小珠子,小珠将大珠子围成了一圈。珠子外分别是两条青龙,龙首对着珠子,龙尾分别延伸到如意的首尾两端。 如意的末端是一团小一些的云纹,上面镶嵌了一个枝叶茂密的大树,树下堆满了密密麻麻的花草,但是没一个花草是莫语认识的。 莫语出身普通,从来没见过贵重的东西,目光一眼就被这柄如意吸引过去,虽然看不到如意的材质和用途,但是他也知道,这柄如意这柄如意价值非凡。 如意是儒道的至宝,书院里圣人的画像手中都拿着一柄如意,只是如意的作用早就失传,成为单纯的装饰品,君王画像也有拿如意的,却更多的是一种装饰,表示尊法先圣,但如意究竟有什么作用,就没人知道了。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贵重的东西,莫语看的有些傻眼。 “从来没见过这种宝物!还有这具骷髅,以及这里面的书,都让人很震惊!”过了好一会儿,莫语才会过神来,自语道。 “而且这个骷髅很可能就是院落的主人,前朝的大贵族!这里这么多书,应该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莫语没有直接去碰触那柄如意,而是去书架上翻看那些七零八落的书。 果不其然,他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石室主人的笔记,翻看了一会儿,他渐渐明了,大院名为听松院,主人是前朝的大贵族!王朝覆灭,丹阳城被占领,他也无力回天,在这里自杀殉国了! 骷髅名叫周运,是前朝的元帅,率兵平定多场民变,受封明阳王,就藩丹阳城,那柄如意是前朝末帝赐予他的,只知道是儒家至宝,先圣所留,具体有什么作用,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日夜研究也有些心得。 虽然明阳王率打胜仗,但王朝衰落,非一人一力所能改变,王朝覆灭无法改变,他最终在密室里自尽,用体内正气化成一柄气剑,贯穿全身而死。 莫语看到的石室内以及外面的切痕就是那柄气剑留下的,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冲击,可见他生前修为至少在文宗。 笔记其他的内容大体都是对朝政的点评,王朝末期,乱象丛生,奸臣当道,朝纲不振,都是几代君王共同造成的,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也没什么奇怪的。 而且周运的笔记对他触动很大,他来到骷髅前,又深深鞠了一躬,虽然都叫前朝余孽,但那都是国君大臣的事情,和他无关,对他来说,这就是一个去世了几百年的古人而已。 “前辈以身殉国,乃忠贞之志,为我辈楷模,虽然朝代更替,但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放在历史当中,几百年也就是一瞬间,无数个朝代换来换去,但历朝历代的忠臣良将,都为世人传颂,前辈也是死得其所!”莫语道,“但几百年已经过去,前辈当入土为安!一切恩怨情仇,都已经成为过去,圣人云,为政当仁,不仁则被取而代之,王朝覆灭,非前辈一人一力所能改变,但不管任何朝代,只要能实施仁政,万民安居乐业,方是天下大道!但前辈的忠贞之心,却会为天下传颂,不会因为朝代兴替而改变!” 莫语又十分诚意的向骷髅鞠了两躬,骷髅仿佛有所感应一般,原本紧绷的身躯突然松开,手中的如意也掉到了玉床上。莫语暂时没去管如意,而是小心的将骷髅收起,离开石室。 莫语回到住处,第二天一早去市场买了一口棺材和香烛烧纸等殡葬品,带着小心收好的周运的尸骨来到一处隐秘的山林,找了一个开阔向阳的山坡,将尸骨装殓埋好,又烧了很多很多纸钱香烛,并立了一口墓碑,只是石碑上一个字也没写,此处虽然隐秘。却也不难到来,万一被人看到了难免惹祸上身,和前朝贵族有所关联,那是灭门的大罪。 处理好这一切,莫语又来到石室,将玉床上的如意收起,拿到石桌上,他坐在石凳上,按照周运笔记所说,用食指轻触,一缕正气缓缓注入,起初几天毫无反应,但是十几天后,如意起了一丝反应,玉柄中间那十二个小红珠子中的一颗稍微亮了一下,但是很快,又没了声息。 莫语并不气馁,相反还很高兴,这么多天的努力终于见到了一丝希望。 余下的时间,他就整理石室内的书籍,基本都是儒道两家的书籍,显然,周运生前是儒道双修的。 这些书都是前朝典藏,本朝并无所见,有一些本朝有所见,但是某些地方也不尽相同,莫语仿佛看到了新大陆,看的十分入迷,只是这些书籍不成体系,缺少严重,显然是因为很多都碎了的缘故。 地下的碎片需要整理,却不是一朝一夕的所能完成的,需要耗费大力气。 接下来,莫语每日放学后都来到石室,参详如意,整理地下的书籍碎片,这些碎片足足有几万片,拼凑起来并不容易,莫语一点一点的拼凑,每拼凑出一页来,就仔细誊抄好,编纂成册,又过了几个月,终于将里面儒家的子部和道家的玄部整理完毕。 做完这一切,莫语又和往日一样将如意拿到石桌上,将体内正气持续注入,突然,如意周身的绿芒剧烈一闪,紧接着,莫语就看到自己置身于一片灰蒙蒙的空间当中,玉如意变大了许多倍,漂浮在半空当中,周身散发着绿色的光芒,明亮却又内敛。 如意之下,有三亩田地,莫语从小和父母种地,对田地十分熟悉,他捧起一抔土,轻轻一嗅,泥土的芳香传入鼻中,泥土中还带有淡淡的灵气。 第三章 灵田 泥土中有灵气存在,应该是灵田,但灵田是传说中的东西,莫语并没有见过,书院里有一些灵田存在,由农修负责种植,但是都在内院,要成为真正的修士才能接触到。 “如果真是灵田,那就发达了,灵田种植出的灵粮,要比市面上的粮食贵上百倍不止!”莫语略微有些激动,只是这里为什么会有灵田? 而且这是哪里,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莫语脑子中一堆的疑问,显然当下没人给他解答,他只知道这一切和那柄如意有关,至于这柄如意到底是什么,周运的笔记当中没有记载,他只知道周运也没搞清楚这柄如意是什么,参详了很久也没参详出具体的应用。 周运只知道是创建儒修的先圣遗物,前朝帝王曾组织入圣级别的儒修参详了很久,也没参详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柄如意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简单说是没什么具体应用,就赐予周运。 赐予周运也是在王朝动荡的末期,天下大乱,表彰周运的战功,也是象征意义更大。 可是为什么自己短短参详了这么几日,如意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莫语想不清楚,索性不再去想,仔细观察这片空间,这片空间的范围极大,但是都笼罩在那片灰蒙蒙的气体当中,他试图去触摸,可是那那团气体就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怎么摸也摸不到。 无论他怎么走,范围都不会超过这三亩灵田。 他现在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修士,并不能飞行,半空中的如意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也无法看到,除了萦绕在如意周身的绿光之外,也看不出如意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 这里虽然有灵田,但是种子等什么都没有,必须要出去才行。 “可是要怎么出去呢?”莫语心中迟疑,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从那片空间里面出来了,又和之前一样坐在石桌前。 “真是神奇啊,难道我心念一动,就可以从里面出来?”他倒是知道一些宗师级别的强者会有庞大的储物空间,炼化之后,可以随着意念,随意进出,但也只是传说,以他的出身是不可能接触到宗师级别的强者的,学院的先生虽然也到了宗师级,却也不可能和他们讲这些。 他又看向面前的石桌,玉如意居然完好无损的摆在石桌上,毫无变化,只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和如意之间有着某种不可名状的联系,感觉上好像自己将如意炼化了,或者说只炼化了一小部分,只是他和如意之间的联系还十分微弱,除了这一小片空间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联系。 “看来这个如意的神通非常强大,那片灵田只是他庞大神通的一小部分,以我现在的修为,还不能使用他绝大部分的功能!只是不知道那片灵田具体有什么作用!而且这次进入空间是偶然的,还是随时可以进去!” 想到这里,莫语又反复试验了几回,自己可以自由进出如意空间,让他非常惊奇,决定去买点种子种上,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灵粮的种子他还买不起,只能先买一点普通的种子种上试试。 第二天,天还没亮,莫语早早起床,洗漱完毕,有小心翼翼的从床下拿出一个木盒子,又小心的将盒子打开,里面放着他可怜的积蓄——十吊铜钱,然后奔早市而去。 早市是郡城最为普通的市场,每片区域都会有一片早市,每天天不亮就开市,太阳大亮就关门了。 虽然开启的很早,但是却非常热闹,市场里面人来人往,商人、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早点的,有卖衣服的,有卖粮食的,还有卖牛马的牲畜区,可以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除了鳞次栉比的店铺之外,早市还有很大一片空地,里面很多人在摆摊,各类摊位五花八门,东西质量也良莠不齐。 莫语找了半天,看到一个卖种子农具的摊位,摊主五十来岁,穿着粗布衣衫,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是常年风吹日晒。 莫语来到摊位前仔细观看,这里镰刀、锄头等各种农具俱全,还有各种蔬菜、粮食的种子,只是摊主看他学生打扮,并不像种地之人,以为他只是随便看看,所以对他并不热情。 莫语也无所谓,因为在农村长大,从小帮父母种地,这些东西他再熟悉不过,也不需要摊主给他介绍。 ”这个锄头,还有这这袋小麦的种子怎么卖?”莫语挑选好了之后,问摊主。 “一共三吊钱!”见莫语真的想买,摊主有些吃惊,“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呢?” “我付钱,你就卖,其他的和你也没什么关系吧!!” 莫语说完,付了钱,带着锄头和种子回到住处,仔细观察,见四周无人,连忙关好门,来到石室,和往常一样将如意放到石桌上,进入如意空间。 他先将灵田一点一点的刨开,可能是如意被闲置的时间太长,导致里面的灵田也无人问津,因此土地板结的厉害,他废了好大劲才把板结的土地刨开,又用力的将凝结的土块敲碎,用心将土地弄平整了,又仔细的起好垄。 做完这一切,莫语累得满头大汗,他虽然没成为正式的修士,但是开启灵智已有八年,距离成为修士只差一步,无论是体力还是耐力,都比凡人强上许多,还如此辛苦,可见这片灵田荒废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不过看着已经被自己翻完,变得松软的土地,莫语心情无比的好,觉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 接下来,他又起好垄,把种子一粒一粒的播完。 做完这些,莫语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他坐在田埂上休息了一会儿,望着自己辛苦的成果,非常满意。 “要收获大概半年的时间,接下来还有很多要忙的事情!”莫语感叹了一声,正要离开,突然发现灵田下方一阵阵悸动,接着,他最先种下种子的那一垄地居然有麦芽破土而出。 “怎么回事儿?”莫语大惊,从他种下第一垄地到现在不过三个时辰,怎么这么快小麦就冒芽了?正常的话,怎么也要七八天才对! 第四章 晋升 紧接着,第二垄地的种子也开始一次冒芽,紧接着是第三垄.........第四垄........ 没过多久,三亩灵田的种子全部冒芽了,而且冒出的小麦芽矮胖、粗壮,比他平时见到的麦芽要壮实不少。 “这就是灵田的特殊吧!”莫语自忖着,又观察了一会儿,麦芽的生长速度比正常快上许多,不知道是玉如意上散发出的绿光照射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因素。 为了验证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莫语特意找了一个沙漏放在石室上,记录好沙漏的刻度,又来到如意空间,盯着麦芽仔细的看,麦芽以肉眼所见的速度飞快的生长,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麦芽长到拇指的高度,按照萧笙小时候在农村帮父母种地的经验,麦子从冒芽到长到拇指高,大概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 莫语离开如意空间。 沙漏上的刻度有所变化,算下来,和之前的刻度相比,过了两个时辰。 也就是说外面两个时辰,如意空间内麦芽生长的时间大概是两个小时,如此算下来,如以内的时间流速和现实的对比大概是十比一。 “以前总听人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天上的时间是人间的36倍,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目前无法得到验证,而如意空间里的时间和外面不同,却是有点天上、人间的感觉!” “如此算下来,正常小麦成熟期是半年多一些,按照如意空间的流速,只需要二十天左右就可以成熟了,倒是可以在里面种田赚一些小钱,不过莫语现在需要的不是钱,而是要尽快提升自己的修为,晋升为文士。 自己到十八岁还有不到两年,如果十八岁还不能晋升为文士,成为正式的修士,就等于晋升无望,必须离开书院,自谋生路。 虽然开启灵智,有别于凡人,又在书院学习了十年,谋一份差事不是难事,但帝国的文童太多,开启灵智之人数不胜数,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更何况开启灵智,接触到修行之路,对修行世界无比向往,非常不甘心就此断绝修行之路,泯然众人。 也许这柄如意就是自己晋升的机缘。 想到这里,萧笙再次来到如意空间,四处搜寻了一番,没有任何新的发现,便打开书箱,拿出《六道圣典》,仔细阅读。 六道盛典是书院学生的入门书籍,介绍了儒释道法墨农六家的前尘往事和修炼方法,这是书院学生的通行教材,人手一本,是修行入门的大全。 六道是乾国的六个主流修行法门,传承久远,修炼功法浩如烟海,但是对他们这些学童来说,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修炼,有的会专精一门功法,有的会修炼两门,也有全部修炼的,就是杂家了。 莫语更倾向于儒家和道家,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一个混迹与茫茫红尘当中,一个脱离红尘,出尘飘逸,反应了人生的两个方面:每个人都生活于尘世,有亲人朋友,师长,有社会,国家,是脱离不了的,但是一个人又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脱离一切亲缘和社会,专精于自身的精神修养。 圣人言:正言、正身、正己,方能养浩然正气,而养浩然正气则需要致静守虚。 莫语合上书页,体味盛典中的圣人之言,明慧圣人的思路,意图据此沟通天地中的浩然正气。 学童开启灵智后,要真正进入修行,就要晋升为学士。 学士是一个统称,譬如儒家,以文入道,开启灵智后就是文童,晋升后为文士;道家初始为道童,后晋升为道士,其他修行以此类推。 要想成为文士,就要培养浩然正气,进入血液,一旦血液中正气充足,就进入换血期,这是对每一个文童都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换血期安全渡过后,凡人血液就会变成文血,成为文士。 文士之后,文血流通全身,不断滋养并改变骨骼,一旦骨骼变成文骨就晋升到文士中期,之后就是五脏六腑,培养出文胆,便可成为文士后期,如果培养出文心,便可晋升为文宗,文宗在儒门虽然说不是最顶尖存在,但也是绝对的上层,文圣则是传说中的存在,现实里几乎很难碰到。 不过这些比较遥远,对大部分文童来说,要晋升为文士都是十分艰难,大部分人都止步文童。 莫语已经进入换血期,眼下需要成功换血,成为文士,一旦成为文士,就算正式成为儒门中人,领取朝廷俸禄,并可以正式进入书院的儒门深造,不用再为生计和前途发愁。 “天地是一切道德的源泉,天地有大德而不言!” 莫语仔细品味《六道盛典》中,儒家先圣的话,安静的石室内突然微风拂过,阵阵麦芽的香气从不远处传来,细致入微,泌人心神,此时有声胜无声,反而让人觉得更加安静,莫语顿时有所感悟。 “万物感天地之德,譬如这片小麦,长成粮食,养活人类,麦秆又能用来生火做饭,还可以喂羊!以一身而养万物!” 想到这一重,莫语突然灵光一现,天地虽的大德,不是空泛的大,而是无微不至的,人活天地之中,时刻感觉到天地的存在,风雨雷电,四季变化,乃至花草树木等。 耳边的风声,鼻中的麦芽香气,不过是天地大德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想到这一重,困扰许久的问题突然明了,微风就仿佛进入体内,带着淡雅的松香,整个人立刻变得清爽起来,体内的血液随之翻腾,躁动了起来。 不过莫语却没有因为血液的躁动而躁动,反而因为桎梏打开,而变得更加安静,他双目微睁,看松叶沙沙而动,风似乎在突然间大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变得平静下来。 一阵凉意袭来,莫语打了个寒蝉,体内翻腾的血液随之平静,体表覆盖了一层污血。 “我居然成功换血了!” 莫语惊喜异常,没想到方才的一番明悟,让他成功换血,凡人之血被彻底排出体外,文血流动在血管中的每一处。 莫语连忙离开如意空间,回到住处,烧了一锅热水,泡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换血期度过,他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诸多烦恼都一扫而空。 “不过距离成为文士还差那么一点点!” 换血期完成后,要想真正成为文士,还要演习六艺,这不是单纯靠时间就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