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六娃,重生娘亲她支棱起来了》 第1章 重生回十年前 大周宣德二十年,蜀南边境宋家村。 三伏天里,暑热难耐,吃过晚饭的村民像往常一样出来纳凉,相互打过招呼后便各找各的伴。 村口的歪脖子大柳树下面,向来是村里男人们吹牛闲聊的地方。 “听说了吗,大壮死了,县衙门口的告示墙上写着他的大名呢。” “哪可能,那家伙长得五大三粗的,比牛都壮,怎么可能才入伍两个多月就死?再说了,什么告示墙,你认字么?” “我是不认字,不过正好碰到一个被人抬回来的伤兵,那人亲口告诉我,说宋大壮是被敌兵一箭射死的。” “……” 不远处一个小女孩,听到村民们的议论,忍着眼泪跑回家。 “娘,我爹他……” “金珍不哭。”萧杏花揽过女儿,“你爹最疼你了,若是看到你哭了,他可是会很伤心的。” “爹还能回来吗?” “当然能!” 萧杏花慈爱地看着四个女儿,每一个都是她和宋大壮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咱们都要好好的,等着你爹回来。” 她昨天突发高热昏迷了一整晚,醒来后居然发现自己重生了,从十年后回到今天早上醒来的那一刻。 刚发现自己重生的时候,心里害怕得要命,可恐慌过后,才意识到拥有上辈子的记忆是有多幸运。 就像此刻,听到男人的噩耗她都没有惊慌,不必像上一世那样因为伤心过度而小产。 没错,她肚子里又有了宋大壮的种,还是两个。 梆梆梆。 有人敲门。 “大嫂,是我。”是二房媳妇赵娟。 萧杏花去开门,却没有把人迎进来,“什么事?” 赵娟一愣,没料到大嫂会这么淡定,试探道:“外头传的话,大嫂还不知道吧?” 萧杏花眼皮都没抬,“传什么了?” 她果然不知道,若是听说自己男人死了,早哭得天昏地暗了,赵娟暗戳戳地想着。 “爹娘叫你呢,去了你就知道了。” “好。” 萧杏花叮嘱金珍照看好三个妹妹,不慌不忙地跟着赵娟去了老房子。 老房子是土坯房,有些年头了,一进屋就能感觉到闷热潮湿,而且每个房间都特别小,坐不下几个人,宋老太让大家去院子里说话。 “爹娘叫我过来,有什么事吗?” 见一家人都盯着萧杏花看,赵娟赶紧解释。 “爹,娘,大嫂光在家里看孩子了,还没听说大哥的事呢。” 原来如此。 宋老太拉着萧杏花的手,假惺惺抹了把并不存在的眼泪,就开始哭丧。 “我可怜的大壮啊……” 见萧杏花听到宋大壮的死讯还是一脸木然,赵娟终于忍不住了。 “大嫂,你没听到娘的话吗,大哥死了!” “听到了。”萧杏花面无表情地问道:“然后呢?” 宋家人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这个萧杏花,被宋大壮宠地没边没沿的,从进门后就没干过重活,平时缝个衣服被针扎破手都哭天抹泪的。 今天面对这惊天噩耗,居然能这么平静? “要是没别的事,我先回去了,孩子们都在家等着呢。” 萧杏花起身要走,却被三房媳妇给拦住了。 刘玉兰愤愤不平:“大哥可从来没有亏待过你,现在他死了,你就这么个态度?” “不然呢?”萧杏花环顾一圈,“我要哭死吗?还是一头撞死在这,随他一起去了?” “你——”妯娌俩都被呛得脸色通红。 看着两个儿媳妇接连吃瘪,宋老太也不想表演什么婆媳情深了。 “你说得没错,大壮死了,你和孩子们的日子也得照过。不过——” 终于要说正题了。 萧杏花心里忍不住冷笑。 “不过——”宋老太瞥了一眼,继续说道:“你一个人带四个孩子,这日子着实难过,以前还有大壮这个盼头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可现在,大壮也没了,你总该为你自己和孩子们另做打算不是?” 萧杏花扭过头,眼睛看向别处。 “你们是怕我生了外心对不住大壮,故意试探我么?其实没必要,我生是大壮的人,死是大壮的鬼,就算是他死了,我就带着四个丫头过,这辈子都不会生出二心。” “娘不是这个意思。” 宋老太觉得今天大儿媳妇特别难缠,跟听不懂人话一样。 干脆明说得了。 “你对大壮的心意娘知道了,你是个好的,娘就更不忍心看你受苦。所以呢,娘打算给你再找个头……” “这是你们商量好了的么?”萧杏花瞥了眼公公,又转头看向婆婆,“要是爹死了,娘也会这么急着再找么?” “你——”宋老太终于忍不住要发火了。 “行了!”一直没有出过声的宋老头,一拍桌子,“叫她来是说大壮的事,你提那么多没用的做什么!” 萧杏花谁的话都不想听。 “爹,什么都不用说了,我不信大壮会死。” 可惜,上辈子是信了的,当场哭得肝肠寸断,肚子里的孩子都没能保住。 她扭头就走,出了院子还能听到两个妯娌的话。 “你们感觉到没有,大嫂今天奇奇怪怪的。” “就是,好像换了个人一样,莫不是昨晚烧傻了?” 萧杏花现在根本就不在乎宋家人,只是心疼自己的男人。 娘是后娘,亲爹也就变成了后爹。 就算他真战死了,可尸骨未寒呢,一家人就急着让自己改嫁。 为她着想,呵。 看着自家敞亮的五间青砖大瓦房,再想想自家那十几亩上好的良田,这才是那些人打的主意呢。 进了屋,金珍正守在最小的妹妹身边,都快急哭了。kuAiδugg “娘,刚才招娣一直哭,我哄了好久都哄不好,想去找你,又怕她掉下来,你快看看,她是不是生病了?” 招娣是最小的四女儿,才刚满百天。 萧杏花摸了摸尿布,还是干的。 “妹妹不是生病,是饿的。” 她原本还不知道为什么奶水越来越少,现在才明白,是因为自己肚子里又有了。 上辈子招娣断奶太早,身体一直很弱,不到一岁时,染了场风寒就没了。 这辈子绝对不可以! “娘再出去一趟。” 萧杏花拿着荷包就出了院子。 第2章 连本带利讨回来 “哇,是大羊和小羊。” “我要白白的小羊。” 家里突然多了两只羊,原本睡下的两个孩子也被‘咩咩’的叫声吵醒。 “宝珠,玉楠,乖乖去睡觉,明天再玩。”萧杏花刚买的羊,现学的挤奶动作还十分生疏,正手忙脚乱呢,唯恐两个女儿捣乱,“金珍,把妹妹们带回屋,再给娘拿个大碗来。” “听到娘说的没有?赶紧进屋睡觉,谁不听话就打谁屁股。” 八岁的金珍很有姐姐的威严,六岁的宝珠和三岁的玉楠不敢不听话,灰溜溜地回了屋。 金珍又去厨房拿了大碗过来。 “娘,我帮你。” 萧杏花挤完奶后,便去了厨房煮熟,整整一大碗。 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半碗。 “金珍,这半碗给你喝,喝了就能长成白白胖胖的大姑娘了。” “招娣呢?” “招娣还小,喝不了这么多。” “宝珠和玉楠呢?” “等娘完全学会挤奶,会挤得更多,宝珠和玉楠就都有得喝了。”萧杏花蹲下来,摸摸女儿的头,“就算是挤不多,喂完招娣后,娘也让你先喝。” 金珍眼神一亮。 “娘最疼我了,是吗?” “是啊,你是爹娘生的第一个孩子,我们当然最疼你了。” 金珍才八岁,本是正贪玩贪的年纪,可从她爹走后,这孩子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里里外外的活她都在学着干,照看妹妹,洗尿布,做饭。 可这么好的孩子,却因为身体早早被拖垮,在十七岁生头胎的时候难产死了。 “娘,你怎么哭了?”金珍很担心地看着娘亲,自己也忍不住开始流泪,“爹的事,是真得吗?” 萧杏花忙擦去眼泪,安慰女儿道:“别担心,你爹好着呢,娘只是眼里进了东西。” 金珍不知道娘的良苦用心,只觉得自己是爹娘最爱的孩子特别幸福。 “爹娘最疼我,那我就多喜欢妹妹们,要不,她们会伤心的。” “好啊。” 这时候天色已经大黑,金珍早就困得哈欠连天了,房间里也传来招娣的哭声。 “招娣饿了,娘去给她喂奶,金珍自己乖乖去睡觉。” “嗯。” 给招娣喂完奶,萧杏花又给她换了条干净的尿布,并顺手洗干净晾在院子里。 如此忙活了一通,想想第二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她这才逼自己赶紧入睡。 第二天一早,萧杏花正在做饭,妯娌二人就找上门来。 二房媳妇赵娟,看着那两只羊,眼睛滴溜溜直转。 “大嫂,你果然买羊了。啧啧,你可真有钱呐,这年头,羊可贵着呢,买一只羊的钱都能买三头大肥猪了。” 三房媳妇刘玉兰,也是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两只羊,暗骂自己男人不中用,害得自己只能住破房子吃粗粮还得下地干活,哪像萧杏花,天天在家好吃好喝享清福,捂得细皮嫩肉的。 心有不甘,说话难免酸溜溜地。 “听说一只奶山羊,每天能挤好几斤奶呢。” “好几斤奶?”赵娟转了转眼珠,“哎呀,娘从昨晚听到大哥的消息就吃不下睡不着,今天一早更是没力气,连床都下不来。这羊奶可是好东西,我觉得可以给娘补补。” 还当自己是软弱可欺的呢。 萧杏花冷哼一声。 “羊奶的确是个好东西,铁头叔家还有俩刚下了羊羔的,你们去买就是。” “你什么意思?”赵娟急眼了,“我们要是有银子,不早就去买了么,你怎么变得这么小气吧啦的?” 萧杏花弯了弯嘴角。 “没错,我天生就小气,以后还会更小气。你们最好别再惦记我们大房的东西,否则,我会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刘玉兰见二嫂吃瘪,心里其实隐隐有些高兴,反正她俩也不是真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好。 “大嫂,娘生病也是因为听到大哥的消息心疼的,怎么,还喝不得你几口羊奶了?” 村里从不缺看热闹的,因为宋大壮的消息,更是有不少人专门盯着萧杏花母女。 这时大房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甚至有人窃窃私语,说不让婆婆喝羊奶实在有些过分了。 以前男人在家,又是个能干的,宋家人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她,但是暗地里她也没少吃些闷亏。 自己是个嘴笨的,人一多就更说不出话来,所以上一世宋家人栽赃污蔑把她赶出村子时,她也没能为自己辩个清白。 现在想想,她当时就算来个泼妇骂街,又能怎样? 妯娌俩看到大嫂不同以往的神态,不知道她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一时竟有些芒刺在背,站立难安。 萧杏花面对着两个妯娌。 “娘心疼大壮,所以征兵消息一下来,她就让爹偷偷去填了大壮的名字?” “娘心疼大壮,所以从他入伍第一天,除了惦记大房的东西别的都不闻不问?” “娘心疼大壮,所以听到他战死的消息,当天就急着催我改嫁?” 一连三问,步步紧逼。 村民们一片哗然。 “啥?我说大壮这么能干能挣钱,为什么去报名入伍呢?宋老头可真是想不开,应该让他那三个废物儿子去啊。就算二壮三壮成了亲,拖家带口不方便,那个四壮不也十五岁了吗,也可以去嘛。” “啧啧,宋老婆子可真省心,大房生了四个丫头,人家都没伺候过一次月子,我倒是看到不少次,她从大房一篮子一篮子的拿鸡蛋,那可都是大伙随的礼,该是大壮媳妇坐月子吃的。” “你们说的那都不算啥,大壮这才传了死讯,尸骨未寒呢,就逼着人媳妇改嫁,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么?” “我看呀,就是惦记着把人家媳妇赶出去,抢人家的房子和地呗。对了,赶得这么急,怕不是还惦记着朝廷的抚恤银呢,怕大壮媳妇晚几天改嫁,抚恤银都被带走了吧?” “……” 事情一说开,村民们顿时心明眼亮,直骂着宋家老头老太太缺大德了。 萧杏花没有就此罢休,拿出咄咄逼人的架势,逼得妯娌俩步步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