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界第一因杨狱》 第一章 一口断刀 大明404年,乾元七年。 青州,顺德府,黑山城。 夏末近秋,天气虽仍酷热,已有几分秋意。 轰隆隆! 震耳的雷声由远而近,踩踏乌云,自暗沉的天边由远而近。 细密的雨点连成线,自上而下,穿空而落。 自远处的山脉、近处的田地、最后,落尽了灰白城墙圈起来的黑山城之中,遍洒大地。 哗啦啦~ 冰凉的春雨自屋檐滑落,拍打在街道上为数不多的青石板上,粉身碎骨。 “又下雨了……” 杨狱微微抬头,望着阴沉的天色,心情也不是很好。 他穿着补丁破洞都有的灰色麻布衣衫,踩着一双草鞋,看着这瓢泼大雨,身体就有些发凉。 下雨天,别出门。 这是外城居民间流传的生活常识,他自己也验证过,但…… “唉……婆婆,我上工去了!” 叹了口气,杨狱随手将墙上的斗笠摘下带上,就要出门。 “孩子,慢着点。” 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屋内走出,心疼的握着他的手,将一个鸡蛋塞进他的手里,嘱咐他路上小心。 “婆婆……” 杨狱知道推辞不掉,也只能将鸡蛋带壳塞进了嘴里,含混不清的说了句话,就出了门。 心中也难免有着酸涩,自己前世真算不上富裕家庭,可也从没有因为一个鸡蛋来回推让的。 被收养的这一年里,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做些什么来改善生活,最后还是放弃了。 这个世道,想要干些什么,太难了。 “呕~” 雨水中,一股恶臭盖住了土腥味,蛮横的钻进了他的鼻子里,让他眼皮狂跳。 自来到这个世界的半年里,最让杨狱不能忍受的,并不是没有电、网、手机, 而是这里的人,不讲卫生。 随地大小便的,简直比比皆是,正常的时候还好,一下雨,那简直就是灾难。 大雨清洗一切,能够轻易的将阴暗角落里,一些人畜的排泄物冲涮出来。 那场景,简直是恐怖! 他当然没有洁癖,可这谁顶得住? “一定要搬家,搬家!” 杨狱咬牙,小心的抬脚,尽量走高处。 雨中的黑山城人也不是很少,有人在雨中擦拭身子,有人在冲洗农具,当然,也有洗涮粪桶的。 杨狱目不斜视,缩手缩脚的走过小巷,街道,穿过广场,才停下脚步。 内城到了。 低矮却修葺一新的城墙,隔开了内外两城。 相比外城,内城稍微整洁一些,排水之类的设施也好上不少,到了这里,他的速度快了不少。 没一会,就能远远的看到衙门的石狮子。 衙门,很老旧,不少地方更是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不少地方甚至有着杂草。 若不是那对石狮子,杨狱第一次来的时候几乎没认出这是衙门。 衙门当然有钱,更不缺维护的钱,可明明能撞进自己的腰包里的钱,谁会拿出来修衙门? 官不修衙,可不止是黑山城 这么干。 “小狱来的挺早。” 第二章 暴食之鼎!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可人过留影,雁过留痕,终归是有人能够在世间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痕迹的。 有人以书卷为载体,纵千万年过去,仍可见字如面。 有人寄托念想于后人身上,沧海桑田,仍有意志传承。 这口刀,就类似于这种载体。 万籁俱寂! 握住这口断刀的刹那,杨狱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了,狂潮般的记忆汹涌而来。 散碎而混乱,看不分明。 混乱的记忆走马灯一样流转,好一会,才渐渐梳理成他能够理解的文字,形式,呈现在他的眼前。 【获得食材】 【食材:断刀】 【等级:劣(下)】 【品质:可(中)】 【评价:普普通通,平平无奇,或许有着小小惊喜】 【食之可得些微刀法技巧】 【当前炼化进度(0/100)】 【是否开始炼化?】 终于,开启了吗? 杨狱精神有些恍惚,怅然却多过了‘暴食之鼎’开启的惊喜。 想着那只见过一面,却将自己从频死中拉回的老爷子,以及那位将自己当儿子嘘寒问暖的老妇人。 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好半晌,彻底消化了脑海中的记忆,杨狱才勉强平复了心神,注意力落在了唯他可见的‘暴食之鼎’上。 黑鼎之中,隐可见一口断刀。 “炼化?是指这口断刀吗?炼化了这口刀,就能得到老爷子的一些用刀技巧?” 看着手中长刀,杨狱只觉有些不可思议。 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与技艺,从来是日夜苦读,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的,自己只需要炼化,就能够得到? 试一试? 杨狱深吸一口气,将断刀放好,坐回座位上,又看了好一会书。 直到心绪彻底平静下来,才汇聚精神到胸口,那已经从青变成黑色的‘暴食之鼎’上。 “炼化!” …… 轰! 眼前光影变换,眨眼间,似换了一处天地。 杨狱晃了晃脑袋,四下黑洞洞一片,唯一的亮光就在他的手上,那是一口断刀。 等等…… 杨狱恍惚回神,看着四周极 似鼎壁的空间,又看看自己手里的断刀。 不由的泛起一个念头:“这,这所谓的炼化,不会是让我在这里练刀吧?” “这不对啊……” 杨狱顿时傻眼了,这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如果和他想的一样,这口断刀上是老爷子用刀心得,那自己这么练刀,得练到什么时候去? 但无论杨狱怎么呼喊,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没奈何,他也只能举起刀,开始练习。 这一举刀,他发现了异样,随着这口断刀的挥舞,自己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类似的记忆,技巧。 让他用以对照。 同时,一缕微光浮现在漆黑的鼎壁之上。 【炼化食材‘断刀’中】 【当前进度(0/100)】 “……真是这样?!” 杨狱有些发懵,欲哭无泪。 他想过无数种‘暴食之鼎’开启后的可能,却独独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种情况。 但别无他法之下,也只能咬着牙,对照着脑海之中的记忆,在这黑暗之中挥刀。 一刀, 又一刀。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鼎壁之上的进度再次一跳,到了10的时候,杨狱方才从无数次的挥刀之中退出来。 再度感知到了外界。 虚弱、解饿、昏沉…… 这种感觉活像是宿醉未醒又做了一夜的噩梦,一时之间,杨狱几乎连手都抬不起来,眼前更是阵阵发黑。 ‘糟!这是过去了多久?’ 杨狱心中大急。 这时,一阵带着哭腔的低语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怜生老母在上,求你保佑我可怜的狱儿早点醒过来吧!只要我儿能够平安无事,老妇人愿减寿十年......” 温热的布擦过脸庞,老妇人带着哭腔,不住的祈祷着,颤抖着。 婆婆...... 杨狱猛然惊觉,心中泛起一抹悲凉。 相依为命的老伴儿就这么去了,这个老妇人,该是怎样悲痛? “老头子回不来了,你可不能丢下婆婆一个人……” 老妇人低声抽泣着,念叨着。 杨狱这才知道,自己已经居然‘昏迷’了三天两夜…… “狱儿,狱 儿,这是婆婆从怜生教仙长处求来的符水,你喝了它,一定会醒来的......” 杨狱能感到自己的头被抬了起来,一碗带着腥臭的符水被递到了自己嘴边。 符水? 这玩意能治病?! 杨狱全身都在抗拒:“不......咕咚,咕咚.....” 一个字都没说出口,一碗怪味十足的符水已经被整个灌了进去。 完了! 肚里一热,杨狱的心头却是发凉。 怜生教,是一个游离在黑山外城穷苦人家的一个教派,说是什么能依靠符水救死扶伤。 但他怎么会相信这个? “呕~” 杨狱挣扎着起身,伏在床边一阵呕吐,将符水全都吐了出去。 “小狱,我的小狱。” 老妇人顾不得心疼自己重金求来的符水,抱着杨狱,老泪纵横。 “婆婆,我没事……” 看着比之前还要苍老许多的老妇人,杨狱心中酸楚,又怕她哭坏身体,忙道: “婆婆,我饿了。” “婆婆这就去。” 老妇人忙擦去眼泪,将准备好的吃食端来:“你昏迷三天了,先喝点鸡汤,慢点吃,不够还有……” “您,您把老母鸡给炖了?” 杨狱这才闻到鸡汤的味道,肚里顿时开始打鼓。 黑山城地处偏远,物产并不丰富,或者说,穷人的生活极为恶劣。 杨老爷子虽然是个狱卒,但他为人老实本分没有额外的进项,家里的几只老母鸡,可是老妇人的命根子一样。 “还有三只呢,炖一只不打紧的,不打紧的。” 老妇人眼神有着黯淡:“老头子不在了,三只鸡也够了……” 杨狱默然,不知怎么安慰,只能默默的喝着鸡汤。 待到老妇人去收拾碗筷,杨狱又躺了下来,一闭眼,就又‘看’到了那一口陌生又熟悉的大鼎。 大鼎呈暗黑之色,边缘却有一抹青色浮现。 “变青了……” 杨狱心中一突,有些不祥之感。 这口鼎原本就是青色的,自己足足吃了一年‘石头’才变黑,这么用了一次,又要变回去? 那自己岂不是还要吃土了?! 第三章 吃人的世道 晨辉破晓。 一轮红日自东而起,光巡四方,照亮天地,扫去连日大雨带来的阴霾。 “炼化会消耗我的体力,体力耗尽也不会停止,而是要达到某个目标。初步推测,是每次10进度。 但也说不定,孤证不举,有待尝试验证。” “盲目的劈砍不会增长进度,是无用功。10进度或许相当于老爷子练刀三年?” “现实里练刀也会增加进度,但效果远不如暴食之鼎的‘炼化’……且断刀本体并未消失。” “暴食之鼎会褪色,或许进度满了就会变回原本的颜色,那么,怎么解决吃土的问题?” “暴食之鼎需要的是什么?是泥土石头,还是其中蕴含的金属物质?如果是后者……” “怎么寻找其他食材?” …… 略有些刺眼的阳光下,杨狱伏案书写,梳理着自己的所得与猜测,总结收获与得失。 这是他前世的习惯。 “呼!” 顺手填了一枚石子入腹,感受着熟悉的暖流散开,杨狱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一夜的梳理,他已经初步了解了那口暴食之鼎的作用与禁忌。 问题很多,用处,也很大。 胡乱的将涂鸦的纸张揉碎,丢在角落,杨狱起身,将墙上悬着的断刀握在手中。 顿时,一种熟悉的触感涌上心头,一并涌来的,是深深烙印在脑海之中的用刀技巧。 是的,仅仅是技巧,甚至算不上刀法。 “失踪,等于死。老爷子只怕凶多吉少了……” 阳光落在刀面,映出杨狱略带忧愁的面容。 城外,很危险。 不止是时有出没的野兽与逃荒的流民乞儿,还因为山贼响马。 青州地处大明边陲,比起其他州,混乱不少。 一个年岁很大了的老狱卒,就算不死,还有的好吗? 砰! 砰砰砰!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一道尖锐的声音打破院内的平静: “二婶,开门啊,开门啊。是我,云花啊!” “哎,来了。” 杨狱皱眉之时,杨婆婆已披着衣服上前打开了门。 门一开,一个妇人已经进了门。 她约莫三十来岁,擦着劣质腮红,声音尖锐的打着招 呼,她身后,是几个憨厚的中年汉子。 “这些人……” 杨狱皱眉。 这些人似乎都算是他家的亲戚,只是好些年似乎也没走动过了。 这时候上门…… “你们怎么都来了?” 一夜辗转反侧,杨婆婆脸色并不是很好看。 “婶子,二叔的事,族里也知道了。我们这次上门,为的就是要为他老人家操办后事。” 那妇人叹了口气:“二叔他活着没享过什么福,死了,怎么也得风光一回,你说呢?” “后,后事。” 杨婆婆脸色一白,身子晃了一晃:“你二叔他只是失踪,会,会回来的,会回来的。” 说到最后,她的声音也低了下去。 “二婶啊!” 妇人上前拉过杨婆婆的手:“衙门的行事你还不清楚?那三尺刘哪里舍得给二叔抚恤?” “是啊,二婶。这都好些日子了,可再拖不得了。” 那几个汉子也都附和着。 “这……” 杨婆婆手足无措,有着无助。 “二婶,你还犹豫什么?你点个头,之后的事,侄媳妇一定办的妥妥当当,不要你操一点心!” 眼见杨婆婆似乎被说动,妇人语气更多了几分温和,只是她嗓音尖利,听的人极为不舒服。 “这事不但要办!还要大办特办!” 这时,又有人附和着。 “那是,那是!” 中年妇人先是点头,后有警觉,扫了一眼,就见一脸色发白的少年依靠在门前,冷淡的盯着自己。 冷眼看着院内的几个‘亲戚’,杨狱只觉心头有着一团火在跳。 他两世为人,到底不止是个乡野少年,哪里不知道这几人的目的是什么? 吃绝户! 他曾听说过,但凡一家的男人若是死了,同家族的人就会上门,将家里值钱的都会被搜刮走,锅碗瓢盆也不拉下。 甚至会假借出丧的借口,日日上门,逼着这家人摆流水席,要一直摆,请大家都来吃,把这户人家吃绝,吃光! 直至把房产,土地全都交出去,逼得女人远走,甚至上吊自杀! 相传,一代名妓柳如是就是被吃绝户所逼,硬生生吊死家中,可哪怕这样,她死后也仍然被夺 走了家财! 杨狱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也会碰上这样的事情。 “这位就是小狱吧?” 妇人面色一僵,忙又挤出一抹笑容来:“一年没见,都已经是个大人了。” “小狱。” 杨婆婆松了口气,忙挣脱妇人的手掌,后退几步。 “婆婆。” 杨狱扫了院内几人一眼,才看向老婆婆,温声道:“挑个合适的日子,把老爷子的后事,给办了吧。” “可……” 杨婆婆欲言又止,但见杨狱目光坚定,却也只能点头应下。 “小狱说的可太对了!” 妇人本以为这事又有波折,此时见似乎成了,顿时喜上眉梢: “哪还用挑什么日子?今个,可就是顶好的日子!”筆趣庫 “今天不行!” 杨狱摇头,见妇人面色不虞,才道:“至不济,也得等衙门的抚恤下来。” 顿了顿,又加了一句: “这事,王捕头可是应承了我的。” “王捕头?” 妇人一愣,眼珠子一转,有些迟疑:“可衙门办事想来拖沓,若是拖个一年半载可怎么好?” ‘真就这么迫不及待。’ 杨狱眼神一冷,咬着牙才将火气压了下去:“三天后,抚恤就会下来,到时候哪怕没有,老爷子的后事,也是要办的。” “那……” 妇人犹豫了一瞬,见几个汉子没啥意见,方才点头答应。 “唉。” 送走几人,杨婆婆就是长长一叹,越发的憔悴了:“小狱,这可如何是好……” 到底活了大半辈子,她如何能不知这些人的目的? 但知道又有什么法子? 家里的田亩、乃至于房屋,可都在族里登记在册,就是告官,也赢不了。 “婆婆,把田契、房契一并给我。” 重重的合上门,杨狱气性未消。 曾有一瞬,他恨不得抽刀杀了这几人。 可杀了这几人,还有其他人,而自己要是被抓,婆婆就真没有一点指望了。 “你想卖了这些田?行不通的,这些田契、房契都在族中挂着号,没有人会收的……” 老妇人连连摇头。 杨狱咬着牙,却是笑了: “卖给他们,他们当然不要。可,要是送给他们呢?!” 第四章 鬼头大刀 黑山城,有内外二城。 内城,就是黑山城原本的城区,外城,则是附近乡村多年来迁徙而来的混居之地。 不但脏,而且乱。 白天还好,一到夜晚,外城可没有几个人敢独自出门。 杨狱在衙门上工,虽然只是个临时工都算不上的衙役,可也没少听了杀人越货的事情。 是以,一到了傍晚,盯梢的人离开,杨狱就揣着房契、田契,提着断刀就出了门。 前几日大雨的痕迹仍在,路面仍有些泥泞。 杨狱小心的穿过巷子,避开游荡在街巷中的泼皮,向着内城走去。 “外城的势力有不少,还有着怜生教这样人数众多的大教派。但不能和他们交易……” 杨狱沉着心,仔细思量着。 一年的时间,足够他对黑山城有个大致的了解了,相比于混乱的外城,内城好上不少。 至少吃相不会那么难看。 “呜呜~” 路上,杨狱隐隐能听到有人抽噎的声音,不少人家挂着白布。 “又死人了。” 杨狱心中叹息,加快了脚步。 腐尸之地必有秃鹫盘旋,吃绝户,不独独是他家会碰上。 赶在内城关门之前,杨狱进了内城,熟门熟路的转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处小巷。 穿越的这一年里,他可不是什么都没做,一有空闲时间,不是去蒙学旁听学字。 就是来这里学武。 当然,这并不是一家武馆,以他家的底子,可付不起高昂的学费。 人人都知道穷文富武,可事实上,无论文武和普通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咚咚咚~ 门没关,杨狱还是敲了敲门,才轻手轻脚的走进院子。 …… “人背有骨二十四,或因男女老幼而有差异,却也大差不差!” “操刀斩头,需认骨,这是手艺,也是慈悲!” “……人死万事消,人犯有罪自有王法律条,咱们奉命行事,不损阴德,无伤天理,只是要记得……” “一刀,只能也必须一刀!一刀是行法,两刀,那就是虐杀,真个要损阴德,伤天理!” “这,就是咱们这行最大的规矩!” …… 灰白色的院墙内,一群少年蹲 在墙角,双手持木刀平举,手腕刀身各有石块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