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跟着大佬捡属性》 第1章开局捡属性 空气有点凉,还有一丝84液的味道。手术室走廊,秦堪深吸一口气,在鼓足勇气之后,抬脚踩开了20号手术室电动门。 今天有一台手术,他是助手之一,二助。 心里有点儿虚。 因为,他只是一个进修生,来自于东堡县三医院的主治医生,总共才做过18台阑尾炎,7台疝气手术。 而今天的主刀刘华龙,是江东省最有名气的普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景华医院大外科主任。 要是在平常,刘华龙主刀的手术,秦堪这种进修生,别说做助手,就连手术观摩的机会都不会有,刘华龙做手术,连5助都必须是本院的主治医生,一助一般都是主任医师级别。 今天秦堪之所以有机会做二助,是刘华龙开小灶,为他老家的一位官员做胃次全切除术。 胃次全手术,在县一级医院,还算得上高大上,但是,在景华医院,只能算是入门级手术,刘华龙20年前就不做这种手术了。 他随便点了两个人做助手,也不指望别人帮什么忙,只要能拉钩、剪线就可以了。 于是就有了秦堪上台做二助的机会。 刘华龙进来了。 一进门,就有种辗压的气势,给人强烈的窘迫感。 秦堪脑子有点儿晕,眼睛冒金花。几颗星星在眼前跳动、闪烁。 他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心里不断提醒,别紧张,仅仅是二助,二助的活不多,问题不大。 可是,眼前的星星挥之不去——不,应该说是几个半透明的蓝色小球,毫无规则地跳动,瞬间消失,瞬间出现,跳动时,还拖着长长的雾状尾巴。 有点儿像电子绕着原子核,跳出毫无规律的轨迹。 手术开始了。 刘华龙手术果然厉害,仅仅用了4刀就把腹腔打开,这离传说中的3刀开腹很接近了。 一助是本院的主治医生王斌,博士毕业。 他很激动。 有幸做刘华龙的一助,对他来说那是极为难得的机会。他曾经做过一次刘华龙的助手,五助,纯粹的拉钩使者。 刘华龙没有理睬这位情绪激动的主治医,因为,见多了。手术做到分离胃小弯的时候,他都没有讲一句话。 秦堪有些难堪,他在一助王斌的多次提醒和吆喝下,勉强坚持下来。刘华龙倒是无所谓,配合好不好,他似乎不怎么在乎。 刘华龙是真的不需要别人帮什么忙,他对主治医生这一级别的医师很有容忍度。 手术很顺利。半个小时就做到了分离胃小弯这一步。 突然,刘华龙似乎遇到难题,他皱了皱眉头。 眉头皱得很痛苦。 腹痛!一阵阵的绞痛! 憋不住了,必须要去拉一把才行。 拉稀,对于手术主刀医生来说,不仅仅是难堪,还会耽搁手术,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关键是,全套无菌操作非常费时,前前后后,最快也要20分钟。 “我要上厕所。王斌,别歇着,你们整理一下术野,等我回来游离幽门。” 他完转身下了手术台。 就在这时,秦堪又看到了那颗蓝色小球,这一次不是无规则跳动,而是直接朝秦堪的头上飞来。 “叮,捡到【普外科腔肠手术技能(专家级),附3000例腔肠手术经验】……” 声音未落,秦堪浑身一热,似乎有无数的腔肠手术知识与技能涌向体内。 这是…… 秦堪心里一热,我能捡到医学技能? …… 看着刘华龙的背影,王斌很虔诚地向刘华龙主任哈腰点头,说:“主任,您放心。” 话,他不得不这样说,其实,他很担心,刘华龙上厕所的时间,他能不能完成术野的整理是个大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出血点要结扎止血,多余的筋膜和孤立的淋巴要剪除,没有彻底暴露的胃体,得赶紧分离出来…… 这还不是关键,重点是,他眼前的这个二助,太菜了。 王斌说:“秦堪,你打起精神,等主任回来,我们必须完成术野的整理,否则,就太丢人了。” 秦堪微微一笑,说:“没问题。你放手做就行了。” 王斌鼻子里哼了一声,“我放手?” 秦堪没有做声,手一伸,要了一把镊子和一把剪刀。 器械到手,心里一惊! 拿器械的感觉与过去完全不同啊! 过去,手是手,器械是器械,手指手掌努力控制好器械。而现在,手指手掌完全和器械融和一体了。做了几个操作,精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王斌抬头看了一眼秦堪,心里犯嘀咕,咦,你小子技术……画风突变了? 王斌也仅仅是犯了一下嘀咕,他当然不会相信秦堪技术有多高明,刚才那半个小时,对他有了全面的了解,结论只有两个字:很菜。 不过,又做了几分钟后,王斌不得不又一次抬头,看着秦堪说:“你,刚才,怎么这么菜?现在,很不错啊。” 秦堪嘿嘿一笑,说:“紧张,在刘主任面前,有些紧张。” 王斌点头说:“哦?这样啊,可以理解,大佬面前,谁都有些紧张。好吧,现在刘华龙主任拉稀去了,我们加把油,等他回来,术野还没有整理干净,下次就没机会了。” 说完,他低头认真做起来。 不知不觉,没有了杂念,十分钟不到,术野整理得干干净净。 这速度,有些惊人。 王斌没有停下来,他手里的组织钳伸向了幽门,秦堪的食指也跟着插进去,这是做钝性分离。 秦堪的钝性分离做得很顺利,只用了3分钟,幽门就完全游离了,论速度,刘华龙也不过如此。 “咦?你这是……” 王斌反应过来了。 你什么时候成了主刀?我倒是成了你的助手? 秦堪微微一笑,说:“不好意思,喧宾夺主了。我们还做吗?” 王斌瞪了他一眼,“还做?你胆子好大啊。不做了,我探查一下周围的其他脏器。” 这是一个规定程序,腹腔手术,一般都会探查一下附近的器官。特别是肿瘤手术时,几乎整个腹腔都要探查一遍。 王斌用了5分钟时间,把胃附近的器官探查了一遍,对秦堪说:“你要是感兴趣,我给你一次机会,体验一下。” 王斌是本院的主治,又是博士毕业,自然是老大哥,他看秦堪,理所当然是俯视,现如今,本科生在医学界,那是低等生物。 秦堪是东堡县第三人民医院的外科主治医生,本科毕业,毕业于江东省江口大学医学院,属于定向培养生,根据协议,他回农村工作,至少5年,期间不能考研究生。 来这里进修半个月,缝了两次皮,松紧不一,外翻内折,带教老师不得不返工。做了6次助手,被带教老师吼过7次,还有一次被撤换下去,赶出了手术组。 现在,王斌恩赐一般给了秦堪一个机会,秦堪并没有感觉什么不妥。再说,现在的秦堪,能够捡属性了,还有必要和谁计较吗? 他笑着点头,说:“我体验一下。” 说完,把手伸进胃体后,肝、十二指肠、空肠、胰…… 咦? 胰头! 秦堪心里一紧,这里有一个小硬结,很小,黄豆大小,根据从刘华龙身上捡到的经验来看,肯定是胰头癌。 秦堪有点惊喜——不好意思,职业习惯,医生发现新的诊断时,都会有种职业的快感。因为,医生的职责就是发现疾病,然后才是治疗疾病。 当然,严格意义上讲,对于病人来说,既不幸又幸运。 胰头癌,癌中之王,落在谁身上都是巨大的悲哀。但是,这么小的肿瘤,连影像学都漏诊了的胰头癌被秦堪发现了,你能说不是一种幸运吗? 秦堪的手刚收回,刘华龙进来了。 “怎么样?” 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术野,“咦,不错啊,你们连幽门都分离了?” 王斌有些激动,说:“报告主任,我们还做完了邻近器官的探查。” “噢,好的。没有问题吧?”刘华龙不经意地问。 “是的,一切正常。”王斌赶紧说。 “不,主任,在胰头靠近中部,有一个很小的肿块,很硬,我估计是胰头癌。”秦堪提出不同的看法。 第2章最佳助手 胰头癌? 刘华龙有点不信。 你一个进修生能发现胰头的肿瘤? 要知道,这个病人的术前准备做得很充分,不但做了ct,还加做了核磁共振,目的是排除胃部的肿瘤。 胰脏就是附近,ct和核磁共振都漏诊了?这种可能性很小啊。 但是,作为富有经验的主任医师,任何一丝的可能性都要排除,他把手伸进胰头处。 咦? 他抬头看了一眼秦堪,心里嘀咕,这么小,竟然被你发现了? 是癌,胰头的癌症,很小,应该在4、5毫米左右。 他满意地朝秦堪点头,“你,还不错啊。” 这句奖励话轻轻的一带而过,他接着在想下一个问题。 怎么办? 胰头癌是大手术啊。 目前这个病人,有两种手术选择,一是,做一个简单的切除术,另一种选择是做正规的胰头癌根治术。 第一种选择,可能更适应于这个病人,肿瘤不大,只有4、5毫米大小,应该是原位癌,做简单切除,预后会比较好。但是,万一转移、复发,病人找医生的麻烦怎么办? 第二种选择就是大手术,这种术式也是常规手术方式,对医生来说没有风险,但对病人身体的损害比较大。 刘华龙在犹豫。 凭良心,他真的希望给患者做单纯的切除术,因为,单纯切除术虽然风险高一点,但是根治术的副作用很大,billroth2容易出现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或者吻合口炎症…… 良心考虑,当然选择单纯切除术。 但是,现在的医患关系这么紧张,不管是选择单纯切除术,还是billroth2根治术,都有复发转移的可能性,选择前者,一旦复发或转移,患者可能会责怪医生,而选择后者,医生没有任何责任。 所以,有不少的医生,为了稳妥,保险,会建议患方选择后者。 刘华龙摇了摇头。 不,不能这样,要为病人着想,我们应该选择单纯切除术。 但是…… 下不了决心啊! 秦堪看在眼里,明白刘华龙的犹豫不决,他不再犹豫,说:“主任,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应该动员家属选择单纯切除术。” 刘华龙眼睛一亮,“嗯?理由,你说说理由!” 秦堪,此时的医学观点与刘华龙是一致的,他身上的普外科技能都是刘华龙的,对疾病的处理方式也就相同。 他说:“我认为,给病人做billroth2根治术,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虽然提高了3个点的保险系数,但是,代价则是半辈子的生理上的痛苦,生活质量差很多,弊大于利。当然,做简单切除术,医生的风险比较大。但我觉得,既然做了医生,就应该要有担当,更多地为病人着想。刘主任,你这样的大医,有名气,我知道,你不仅仅技术过硬,而且,医德上也是有口皆碑的。否则,你就不可能有今天这种成就。所以,我建议,不要犹豫了,动员患者方做简单切除术吧!” 秦堪一口气把想说的都说了。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痛。今天,他是典型的站着的人。说白了,秦堪完全没有顾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当然,他并非刻意的。 像他这种新近晋升的主治医生,社会见识还不是很丰富,阅历还很浅,突然脑子里装满了大量高级医学知识与技能,陡然之间,有种大任担当的使命感,中流砥柱舍我其谁?他整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升华了。 这就是他现在的真实想法。 刘华龙听完,有种知己的感觉,心头一热,大声说:“对,我们做医生的,就应该有担当。我决定了,做单纯的切除术。我负责做患者家属的工作。王斌,你负责要两个帮手——不,一个就够了,秦堪,你留下做三助。” 秦堪刚才那几句话,刘华龙听得很舒服,他决定,让秦堪继续做助手,虽然他刚才手术表现很差劲,被王斌呵斥了很多次,但是,谁不是从不会到会的?谁是天生就会的?他本来准备增加两个人手,现在决定秦堪算一个。 这决定才做完,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题,问:“秦堪,你是怎么发现肿瘤的?” 秦堪摇摇头,“我摸到了啊,很硬。” 刘华龙说:“秦堪,问题是,王斌都没有发现,你怎么就认定那是肿瘤?发现这个病灶,本身就不简单。没有20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很难发现这么小的肿块。” “我,可能是……” 他没办法多说。 王斌说话了,“主任,其实,秦堪的手术技能非常不错,刚才,他因为紧张,第一次跟你上台手术,表现不尽人意。说实在的,我也有些紧张,一紧张,手术操作就走样。我刚才发现,秦堪的手术技能真的很好,我不见得比他强。” 王斌说了几句良心话。 王斌和秦堪并没有利益冲突,人家水平不错,反映一下,没有什么不妥。再说,秦堪发现了肿块,而王斌没有发现,抬高一下秦堪,对他来说就不那么难堪了。 刘华龙疑惑地“嗯?”了一声,半信半疑,说:“秦堪,你别紧张,你跟王斌换一下,你做一助,我看看你的水平。” 手术不是说停就停的,至少还有半小时,手术做完一个段落之后,才能找患者家属谈话,改做胰腺手术。 秦堪有几分兴奋,但一点也不紧张,自己的普外科腔肠手术技能都已经达到刘华龙档次了,还有必要谦虚吗? 该表现一下自己了。 秦堪和王斌对调了一下,“对不起,谢谢你啦。” 手术又开始了。 做了几分钟,刘华龙感觉特别的顺手。 他不得不疑惑起来。 这种特别顺手的感觉从未有过。 他抬头看了看秦堪,你这是……咦?你这技术,很好,非常好! 你一个农村来的主治医生,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水平?关键是,令刘华龙最为惊讶的是,秦堪的配合与他完全是无缝对接,配合得天衣无缝。 刘华龙有过很多的助手,绝大多数都是专业能力很强的主任医师,在各自领域都已经是成名人物,但没有一个比得上秦堪配合的水平。 秦堪早就感觉到了刘华龙的情绪,也知道刘华龙这种愉悦情绪的原因,当然是我配合得好啊! 刘华龙在开快车。 秦堪也很快活。 今天,他的目标就是做好刘华龙的助手,对于这点,秦堪是有信心的,自己全身的技术都是从刘华龙那里捡来的,做到心灵相通的默契并不太难。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刘华龙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好助手?刘华龙的助手其实就是他自己!等于是自己与自己搭档,配合还会有缝隙吗? 不爽都不可能啊。 刘华龙抬头看着秦堪,眼中充满了惊奇与兴奋。 第3章你怎么也在这里 刘华龙的威信挺高的,和病人家属交换了意见,他们一致选择了请刘华龙做简单切除术,并且还一致要求,手术后也对病人保密。 支援的人也来了。 上来的医生是副主任医师宋晖,秦堪的带教老师。 副主任医生宋晖是秦堪的带教老师,最近他是肠子都悔青了,那天进修生分配,宋晖争了一个先,要到了秦堪这个主治医生,以为占了便宜。谁知,秦堪不但不是帮手,反而是一个巨大的累赘。 也确实是,秦堪来这里进修半个月,做了6次助手,被带教老师吼过7次,缝了两次皮,松紧不一,外翻内折,宋晖不得不亲自返工重新缝皮。 宋晖吃了一惊,秦堪怎么也在这里?他厌恶地看了一眼秦堪,“你怎么也在这?” 他很意外。 刘华龙的手术,秦堪是怎么上来的? 要知道,刘华龙手术是很讲究的,作为景华医院的三大名医之一,他在景华市属于神一级的存在,人称“刘一刀”,他做手术,一助,必须是主任医师,再怎么马虎,也得是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整个手术组,不存在主治以下的人。 按照刘华龙的性格,秦堪连做拉钩的医生都不配。 “你怎么在这儿?” 宋晖这句话一出口,秦堪乐了。 还笑了。 秦堪来景华医院进修已经半个月有余,起先,宋晖抢先点了他的名,要他做学生,可是,带了几次手术之后,失望了,他对秦堪是彻底的失望了。 这水平,比在读的研究生差远了。 秦堪不喜欢这个老师,但是,并没有记仇,或者说还没有深仇大恨。因为,人家嫌弃他不是人家的错,而是确实是自己的原因。 秦堪原单位是东堡县三医院,它的前身是一个卫生院,每年收治的病人不到3000人。典型的一家小医院。 秦堪家里穷,考上江东省医科大学定向委培生,回农村服务,工作了6年,晋升到了主治。可是,农村医院没有高质量的病人,也没有高水平的带教老师,靠自己摸索,水平能高到哪里去? 何况,他在三医院的6年时间里,拿着3600块钱的月工资,做过内科医生,也做过儿科医生,还打酱油帮着做过妇产科医生,他几乎要成为全科医师了,到了最近两年,才定向在外科做专科医生。 见秦堪不但没有羞愧,反而微笑,宋晖转过头对刘华龙说:“我这个学生,来自于农村的小医院,水平很差。拉钩,我还有点担心。” 他得提醒一下刘华龙主任,等会拉钩拉得不好,你别怪我,你不能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刘华龙是有脾气的人,对手下非常的严格,曾经还打过人,钳子、镊子,甚至是手术刀,在助手的手上敲击,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刘华龙看了一眼宋晖。 他对宋晖还是很了解的,他们好多次在手术台上相见,不过,宋晖做一助还是第一次。 “你说他水平很差?” “是的,他是我的学生。” “不能啊,宋晖,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啊。人家小秦农村来的没错,谁说农村来的水平就一定差了?宋晖啊,我刚才问了一下小秦,确实,他的学历不高,本科,还是定向生,可是人家的天赋不错,你得承认。人家家里穷,能够上本科,已经是很不错了……”刘华龙坐在圆凳上,抓紧时间休息一会。 就在宋晖到来之前,刘华龙和秦堪聊了一会,对他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也确实是这样的,秦堪能够上大学考进江口大学医学院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大山里的孩子,得到的教育比城里孩子少很多,从东堡县第七中考上985大学,近20年,他是唯一一个。光是这一点,刘华龙就不敢轻视秦堪的智商与人品了。 刘华龙还在那里说,宋晖不淡定了。 宋晖很委屈。 我跟你反映秦堪的水平,你反过来批评我带有有色眼镜看人,还上纲上线。不行,我得把问题讲清楚。 “主任,我没有小看小秦,而是,我担心他等一会拉钩拉不好,会影响你的情绪。” “拉钩?他拉不好钩?为什么拉不好?”刘华龙确实没有听懂。 “他确实拉不好钩,用力不均匀。”宋晖说。 “拉不好钩?没关系啊,我本来就没有准备让他拉钩啊。”刘华龙说。 “不拉钩?他还能干什么?他是我的学生,跟我做了好几台手术了,对他的水平,我太清楚了。”宋晖停下手里的活,认真对刘华龙说。 “你对他清楚?不,你不了解他。我发现,你一点也不了解他,而且还带有严重的偏见,或者,你们之间还有别的矛盾。宋晖,我告诉你,今天,我准备让他做一助。”刘华龙站了起来。 宋晖以为自己听错了,刘华龙的话很重。宋晖还没有回过神,僵硬地站在手术台左侧。这是一助和三助的位子。 “你没有听错,我准备试试他,决定让他做一助。”刘华龙开始穿手术衣了,巡回护士站在后面,准备接腰带。 “不!主任,不可以!他不可能做得了一助!”宋晖大声说,“秦堪,你自己跟主任说明白,这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秦堪在口罩后偷笑。 你宋晖,骂我批评我都可以,但是,不知道你记不记得,你曾经骂过一句话伤自尊的话,你说我爸妈怎么制造出我这样的残次品。这句话,我不能原谅。 秦堪严肃地说:“宋晖老师,有这样的机会,难得啊,我想试试!” 宋晖一听,气炸了,真想上去扇他一个耳光,大声说:“作死啊你!什么水平你自己能不清楚吗?” 秦堪哈哈笑了起来,“当然啊,我知道。我水平还可以。” “秦堪!我草你……”话到嘴边,宋晖不说了,因为,他看见刘华龙一张愤怒的脸。 好吧,既然你要作死,既然刘华龙发神经要你做一助,我宋晖就让你去死! 他脑子里还冒出了几个字——关我卵事! 突然,打了一个激灵,刘华龙不是要我来做一助吗?怎么?他为什么偏偏点名要秦堪做一助呢! 蹊跷! 难道…… 他知道我对秦堪不好?要替秦堪出口气? 一种可能,秦堪是他的亲戚。 想到这,他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刘华龙,景华医院三大名医之一,大外科主任,他的地位极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院长风水轮流转,而刘华龙则是铁打的,不管谁做院长,对他都得敬重三分,否则很多工作不好做。 理由很简单,得罪他还不如得罪院长,因为,学术上,大外科主任有一票否决权,谁行谁不行,他说了算。 宋晖顿时就奄奄一息。他默默移动了一下位置,走到了二助的站位上。 王斌站在三助的位子上。 秦堪站在刘华龙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