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朱由校》 前引 朱由校之回归 大明光宗泰昌元年九月初一午时。 偌大的慈庆宫中门禁森严,大汉将军和东厂番子层层把守如临大敌。 宫里内侍虽然往来奔走,却一路小心翼翼,连呼吸都不敢发出重的声音。 暖格里的宫床上,十六岁的新皇朱由校慢慢的睁开了眼睛。 他先是一脸迷茫,然后是惊喜,再然后是愤怒,接着是不甘,最后由悔恨慢慢趋于平静。 从今日知道父皇驾崩以后,朱由校先是对父皇得离开感到悲哀和无助。 无论这个皇帝老子是多么的不靠谱,但他毕竟是这世间自己唯一的至亲了。 可还没等他在乾清宫父亲的灵位前哭个痛快,就被李选侍的走狗太监李进忠和刘逊等人架进了暖阁给关了起来。 虽然在最后,被王安和众大臣给抢了出来,但也是历经了惊吓和羞辱。 众大臣在文华殿见过新君之后,只能把新皇朱由校送到慈庆宫居住。 乾清宫还被李康妃霸占着,只有等李康妃搬出去以后,才能举行新君的登基大典。 回到慈庆宫的朱由校,原本就性格懦弱避事,在今天经历了大悲大恐之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等大太监王安告诉了他,他的母亲王才人,就是被李选侍给殴打辱骂后无处申冤,才羞愤抑郁而崩亡后,就一下子晕倒了。 可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朱由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朱由校了。 他记得上一世是在七年以后儿崩亡。 崩亡以后,又转生了三世,灵魂穿附与别人身上过了四世。 加上这次回归到自己身上,已经算是第九世了。 第一世,不用说了,他不是个好皇帝。 虽然早早看清了朝臣的嘴脸,可是因为性格懦弱,不敢直面应对,就把大权放给了客印月和魏忠贤。 他们两个奴仆也不负所望,把朝堂杀的是鲜血淋漓,压制住了。那些文官。 可是,显赫的声威同样也激起了他们对权利的欲望。 为了能坐上天子宝座,他们害的朱由校绝了后。 在天启五年五月,魏忠贤的侄孙女容妃任氏身孕五个月后,魏忠贤终于伸出了他的獠牙。 十八日,朱由校游船落水。 他清楚的记得,就在他要游出水面之时,那两个该死的内侍却抱着他的双腿向下拉。 如果不是谈敬救驾及时,朱由校当时就驾鹤西去了。 可也就此落下了病根,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被客氏和魏忠贤隔绝了与外臣的往来。 熬到了天启七年依然落得个早亡。 但天启六年的大爆炸,也断了魏忠贤的美梦。 一岁多的三皇子因惊吓而死,虽然断了朱由校的最后一丝血脉,却也没让皇权旁落。 他最后在皇后张宝珠的帮助下,把皇位传给了小五朱由检,希望他能延续大明国柞。 从后世的历史书上看到,小五由于自小经历艰辛,养成了好怒、多疑的性格。 小五勤快是挺勤快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起早摸黑劳心劳肺的想挽救大明的江山。 可你哪里知道,你是个蠢货。 你越勤快,干的越多,这大明亡的也越快。 等你把勇于任事的人都杀光了,朝堂上留下的都是些不做事就不出错的老狐狸。 再说了,你杀人就杀呗。可你光杀人不抄家,你说你傻不傻?彡彡訁凊 你被那些文人忽悠着取消了海税、商税、矿税。 就靠着在那些种地的穷人头上,一年抠那几百万两的银子够嘛用? 还不靠抄家搞点外快,你说不穷死你穷死谁? 堂堂朝廷几百人,你就是那个最穷的屌丝。 算了,你就不是做皇帝的材料,这一世就做个逍遥王爷得了。 省的西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总受累。 你大兄我这几世做过农民当过兵。 混过社会,当过学霸,入过科学院。 搬过砖,进过厂,演过戏。 对了,他们说我演皇帝是最好的,挺有那个味儿。 最后一世还靠经商,建厂成为了首富。 在末世来临的时候为了自保,杀过人,崭过魔,稀奇古怪的变异动物见过也不少。 所以现在你的大兄已经是有胆、有魄、有力量、有头脑、有才能的五有好皇帝。 那个魏忠贤就是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他的心里就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的主子。 所以嘛,这一世他的人生就在李进忠这结束吧。 大明皇宫不缺他那一只嗜主的畜牲。 客氏客印月,我的客巴巴。 上一世给予你世人难以企及的荣光。 可你竟然敢瞒着朕害了所有的皇子公主,让朕从没享受过天伦之乐。 就连朕的皇后宝珠里的嫡皇子你都敢暗害。 这一世,你就安安静静的独自过完余生吧。 朕曾经的寂寞,也要让你好好的享受享受。 王安王大伴伴,这是魏忠贤杀的最正确的一个人了。 当初在东宫陪伴先皇,看似处处维护主人,实则是处处在给父皇灌输着东林党的主张。 否则父皇登基伊始,什么都没干,就是先撤了矿税、海税? 然后就是大批的提拔召回那些东林党的官员。 还有这内庭,你们外臣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比这个皇长孙都自由。 这他娘的到底是谁家?这高墙大院的皇宫里面还有秘密吗? 连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见了你们都视若无睹,躲的远远的。 他们可是天子亲军皇家内卫,什么时候变得连只看门狗都不如了? 还不是你个老东西一直劝父皇裁撤锦衣卫和东厂吗? 只是一个月的时间,这东厂和锦衣卫就被你整的快要瘫痪了。 还有这所谓的移宫案,只不过是你和那些文官配合西李在演戏罢了。 否则,只要你王大公公一句话,那些小太监哪敢在乾清宫里待上片刻? 那个李进忠就是你徒儿魏朝的徒儿。 没有你的发话,他怎么敢在你的面前活蹦乱跳,吵吵嚷嚷。 你们为了争取那点拥立之功,把大明皇帝,大明皇家的尊严当儿戏在耍。 上一世的朕幼小无助,虽然看透你们的阴谋可是无从反抗。 可现在的朱由校不一样了。 这账,咱们就一桩桩,一件件的来算吧! 第1章 收拢人心 朱由校在这一世醒来,前几世的记忆一下子都涌进了大脑。 这是前几世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等他在一阵眩晕过后,他的脑子里已经完成了组合。 所有曾经拥有过的技能和知识,都清晰的印在了脑子里。 他的魂魄在瞬间也坚实了许多。 一双黑色幽深的眼睛,仿佛是两个无尽的漩涡,让人直视过去,就会陷入迷茫。 正当他想坐起来的时候,他发现在床榻旁有个十来岁的娃娃,身穿锦衣,眼角挂泪的趴在他的床边睡着了。 在床榻前面的地上,有四个内侍打扮的太监跪在地上,无声的抽泣着。 哦,这是小五子啊,看来自己晕倒把这个异母弟弟给吓坏了。 也是,这世上就只剩下这无依无靠的兄弟两个相依为命了。 他们都是先没了娘,现在又失去了同一个不像爹的爹。 一个十来岁的小娃娃,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这个长兄了。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摸了摸五弟的头。x 这是一个比自己还苦的娃呀。 小小年纪,亲娘就被亲爹给活活打死。 他自己又被这个晕头的老爹送到了心肠歹毒的西李手下抚养。 就连自己这个十多岁的皇长孙在西李手下都得挨打挨骂,更别说是一个只有几岁的五皇子,他会有好日子过吗? 朱由校慢慢的把朱由检身体放好,尽量让他睡的舒服一些。 然后给他轻轻搭上了一件薄被。 他的动作终于惊动了跪着的几个内侍。 他们见朱由校醒了,顿时面露喜色。 刚想喊叫,就被朱由校瞪了一眼,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两个内侍见朱由校想要起床,连忙爬起身想要去搀扶。 朱由校怕惊醒朱由检,摆了摆手阻止了他们,自己慢慢的下了床。 来到了大殿后,四个内侍又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大爷,不对,是小的该死。 陛下,您可醒了,还有什么不适没有? 是小的们该死,不能护卫陛下周全,还请陛下赐罪。” 朱由校嘴唇微翘,看着这四个陪着自己长大的内侍说道: “刘镇,方正化,谈敬,刘若愚听朕口谕:大明天子朱由校,特旨允许尔等四人,称本天子为大爷,尔等谢恩吧。” 四个内侍听了朱由校开玩笑一般的口谕, 先是一愣,然后是喜极而泣。 他们喊了多年的大爷又回来了。 那个调皮捣蛋除了读书什么都喜欢干的大爷又回来了。 自从他们的主母逝后,变的胆小怯懦的大爷又恢复了当年的风采。 “刘镇” “方正化” “谈敬” “刘若愚等遵旨,谢大爷隆恩!” “陛下,小人虽然比他们年龄大些, 可是比他们喊您大爷的时间还长,你可不能忘了小人啊!” 刚从殿外进来的王承恩一本正经的拜了拜说道。 朱由校微微一笑说道:“大伴伴,你本是母妃的内侍,护着我从小长大。 他们几个的功夫也都是由你传授。 由校就是登上皇位,也不忍与下人对你。 他们是我从小到大的兄弟,您是护着由校成长的前辈。 这旨意他们可受,但您不能受,由校不能与您。 但由校可赐您见官不拜,见朕不跪。 王大伴,接旨吧!” 朱由校在王承恩走进来的那一刻,脑子里就浮现出在国破家亡的之时, 这个不善言谈的老太监,陪着五弟吊死于西山的情景。 于是,他就给了王承恩第一个恩宠。 “小人不敢,请大爷收回皇命!” 朱由校一句兄弟,一句前辈,吓得五人连忙跪下磕头不止。 “怎么,朕的口谕就不是圣旨了吗? 你们几个就这么不给本大爷面子? 朕的第一道圣旨你们就想违抗?” “大,大爷,小人不敢抗旨,小人等接大爷旨意。” 五个人对这恩宠感激万分。 自己的大爷是个念情的人,在蹬人之顶以后,依然没有低看自己这些不全之人。 何以报恩?唯死尔! “好了好了,你们都起来回话,朕还有事吩咐你们去做。” “请大爷吩咐。” “现在几时,何人在外领职。” “禀大爷,现在刚进戌时。 外面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邹义和锦衣卫提督洛思恭亲自领职。” “哦,那王安王公公,是不是又去和那些阁老,、大臣们商议事情了?” “禀大爷,我看到王公公出内宫了。”王承恩低头说道。 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传膳吧,朕饿了,记着多传两份。 宣邹义和洛思恭觐见吧。” “臣邹义” “臣洛思恭拜见陛下。” 朱由校静静看了弯腰施礼的两人一会儿,才缓缓的说道: “平身吧,两位爱卿。 今天早上在东华殿与二卿匆匆一见,没细看二位。 现在一看你们,已经没有了往日,身为天子亲军护卫的风采。 两位爱卿,老否?可膳否?能举刀否?” 邹义和洛思恭被朱由校的三声大喝惊动猛地一顿。 然后跪下颤抖着双唇高声喊道: “陛下说臣不老,臣就不老。 陛下说臣可用膳,臣就可用膳。 陛下说臣可举刀,臣就可举刀。” “好,好,好。 二位爱卿,这月余时间委屈你们了。 大行皇帝,被奸人迷惑,几乎费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和耳目。 如今,朕愈兴我大明国威,复我皇室尊荣,二位爱卿,可愿帮朕?” “陛下,臣等谢陛下信任。 陛下所指,即是臣等钢刀所向。 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朱由校走到两人跟前,搀扶起他们二人说道: “二位爱卿,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死不死的。 要死的是我们的敌人,而你们,要活着陪朕守护这大明江山,守护这黎民百姓。 朕要你们活着陪朕看那大明疆域万里,四方来朝的盛景。 只要你们不负朕,朕会让你们知道,什么是万世荣光,什么是无尽恩宠。” “哈哈哈,臣等谢皇上。臣等就是死了,也要睁着眼睛,等看到盛世来临才能闭上。 臣等对黄天厚土发誓:但凡臣等对陛下有丝毫异心,便要永落阿鼻地狱,万世不得翻身。” 二位爱卿,言重了。 来来来,坐下来陪朕用膳。 朕过后还有差事让你们去办。 第2章 入主乾清宫 邹义和洛思恭一听新皇有差事要自己办, 马上肚子不饿了,眼睛有神了,血压升高了,脊梁挺直了。 他们二话不说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趴着说道: “吾皇万岁,臣等差事不办,无心寝食。 还请吾皇现在示下,臣等好去办差。” 朱由校无奈的拍了拍额头。 这两人被闲置了一个月,怕是郁闷出了心理疾病了吧。 好了,朕连把草料都不用浪费,这骡子、马就屁颠屁颠的主动拉车了。 “二位爱卿,这人是铁饭是钢。 到了饭食不吃饭可不行,会坏了身子的。” 朱由校随口就说出了一句场面话。 “微臣感恩吾皇垂念,天子隆恩无以回报,臣,臣不知道怎么报答陛下了呜呜呜……” 朱由校没有想到,在当商人时的普普通通的一句场面话,就给予了两个人心灵上巨大的冲击。 这,这真不是朕故意的,可这效果咋就杠杠的呢? 算了,让他们陪着吃饭谁都吃不得劲儿,还是让他们干正事吧。 “邹爱卿,这东厂还有多少番子可用?又有多少人可任尔指挥?” “回陛下臣手下尚有三百六十人,全可听臣命令。” 朱由校皱了皱眉,要凭这三百多号人想要把这么大的内宫完全控制,显然是不可能在得。 “现在御马监是何人秉笔?” “回陛下,御马监秉笔太监是魏朝魏公公。” 朱由校一听是魏朝心里就做了决定。 “刘镇,朕若命你领司马监,尔可敢否?” 刘镇听了马上跪下回道:“禀大爷,小的在所不辞。现在就去宰了魏朝,替大爷掌控司马监。” 朱由校瞪了一眼下旨道:“邹义,朕命你率东厂所属,协助刘镇拿下魏朝,整饬司马监,尔能办否?” “吾皇万岁,臣谨遵圣命! 可若遇魏公公逆旨反抗,臣当如何?” “杀无赦,尔等可听清?” 邹义和刘镇被新皇冰冷冷的几个字给吓得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然后像打了鸡血似的高呼道: “臣遵旨!” “尔等去吧,好好办差。” 等邹义和刘镇气宇轩昂的出去以后,朱由校对洛思恭问道: “洛爱卿,你锦衣卫如今可用之人如何?” “回陛下,臣惭愧。臣之所属现今不足八千人但臣可担保人人可用。” “洛爱卿,朕知道这不是尔之错,不必有愧。 朕命你派一百人马随王大伴去乾清宫捉拿盗贼李进忠,刘逊,郑稳山,刘尚礼姜升等。 若遇反抗,杀无赦。 并传旨侍选康氏,若不迁宫,下次的盗贼就是她的侍女。 王大伴,你可清楚朕之辱,你可明白朕之意?” “臣,王承恩谨遵圣意。洛大人,请给咱家派兵吧。” 王承恩对新皇拱手施礼后,对洛思恭说道。 洛思恭不敢怠慢,马上出去拨了一百精壮内卫随王承恩而去。 朱由校等洛思恭返回后又对他说道: “洛爱卿,朕还有几个差事交给你去办。 一,尽快整饬锦衣卫,人数满员一万。 二,提许显纯为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为北镇抚。 三,派人去传曹文诏,郑文雄,赵率教,周遇吉,邵武知县袁崇焕,永城知县孙传庭,徐光启,河南推官郑崇俭,袁可立,宣府游击马世龙,建昌参将尤世威,南直隶举人卢象升,江西举人宋应星,南京户部主事马世英,”x 朱由校一边回忆着史书上记载着那些可用之人,一边说出了想要召见的人员。 可等偶尔瞟了一洛思恭后,就不由得一阵苦笑。 只见洛思恭跪伏于地,浑身颤抖,汗如雨下。 “洛爱卿,你这是为何?朕说错话了吗?” “万岁爷,微臣驽钝,没记住那些名单,臣该万死。” 朱由校一愣,是啊,自己说的这么快,人家又没学过速记,怎么能听一遍就记住这么多人名? “爱卿平身,是朕疏忽了,错不在卿。 这事也不急在一时,朕明日给你一份名单,照单办理吧。” 洛思恭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哆哆嗦嗦的爬了起来。 这锦衣卫的差事被拿了,皇上要让自己回家等死吗? “洛爱卿,你把锦衣卫交给许显纯后,马上替朕全面整饬上直亲军十二卫。 这十二卫必须营营满员,人人可战,尔可做的?” 洛思恭听了朱由校的话后顿时由地狱又飞到了天堂。 拜谢接旨后又问道:“陛下,如今的上直卫多由兵部掌控。 臣若是遇到兵部阻拦当如何处置?” 朱由校冷冷一笑说道: “那你就代朕问之,这天子亲军十二卫是做何用? 再代朕问之,那兵部内可有天子需要护卫? 洛思恭,这有或没有你可会处置,还需要朕教你吗? 你那万余名锦衣卫将士是摆设,还是朕之旨意是儿戏?” 洛思恭满脸通红,自己这是问了一个多么蠢的问题。 还没等他谢罪,朱由校接着说道: “你先派许显纯亲自带人去张家口,秘密侦察晋商伙同边关守将通敌资匪之事。 必须查清所有参与之人,拿到罪证之后报于朕之不可耽误。 洛卿,你传话给许显纯,办好此案他是锦衣卫指挥使。 如若办砸了,朕的官房不多一个清洗之人。” 洛思恭不由得缩了缩收手夹了夹双腿。 虽然这给皇上洗官房和当锦衣卫指挥使都是侍候陛下。 可那清洗官房的差事不仅地位低贱,而且那可就成了真正的内官。 呸,连官都不是,只算是个阉人。 “洛爱卿,朕刚才昏睡之时,梦中见到先祖高皇帝,把历代祖宗挨个给骂了个狗血喷头啊! 骂他们只知淫乐,不思治国。 骂他们被文臣牵掣,慢待武将,无视黎民。 骂他们懦弱无能,竟然让几个野猪皮子给威胁了大明江山。 老祖宗虽然骂了朕从小顽劣,不思读书,不通文墨。 但念朕自小无人管教,错不在朕,就原谅了朕。 最后给予朕中兴大明之期待,教导了朕为君治国之道。 他指示朕厂卫乃天家之手足眼睛,切不可荒废。 朕不知洛卿在三大征抗倭之战时立了何等军功。 竟然被老祖宗交口称赞,夸卿是个忠勇可靠之能臣。 洛爱卿,可愿为朕解惑?” 洛思恭原本在朱由校说在梦中被高皇帝教导,还以为他是在糊弄自己。 可当听说太祖高皇帝,夸奖自己在抗倭之战中立过的大功后就又噗通一下跪伏于地。 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而且是关机密,知道的人区区可数。 这连大行皇帝都不知道的事,新皇是怎么知道的? 第3章 入主乾清宫2 “吾皇万岁万万岁,臣洛思恭微末之功不敢当老祖宗挂念。 蒙皇家天恩,臣历代袭承锦衣卫之职。 护卫皇上周全,为皇上解忧乃微臣之本分。 微臣些许功劳竟被老祖宗夸赞,臣,臣感激零涕,愿为陛下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洛思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谢过恩典,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朱由校看着洛思恭有点愕然,这就被忽悠瘸了? 在自己经商那一世,可是见过了太多的人说鬼话,鬼说人话。 要是这样的瞎话就能让人相信,那后世满大街就都是瘸子了。 “洛爱卿,既然老祖宗夸赞你,说明你对大明忠心耿耿确有大功。 而后殿堂之上朕自有封赏,以后安心办差就是了。 现在平身吧,朕还未入主乾清宫,这是朕之耻辱,皇家之羞。 清理后宫,把持禁卫,是当务之急,朕之安危就付于洛卿了。” “请陛下下旨,臣即刻调锦衣卫把守内宫,肃清奸佞之徒。” 朱由校也不含糊,刷刷刷写了一道圣旨。 圣旨写好后就尴尬了,他现在身处东宫,身旁只有东宫印宝能用。 皇帝御印还被王安掌控着。 不管那么多了,只要人听话,盖上什么印都管用。 朱由校盖上东宫印宝,又加上了自己的私印才把旨意交给了洛思恭。 “洛爱卿,世间一刻,梦中百年。 这是在梦中老祖宗教朕的书法。彡彡訁凊 你看朕之字体可有高祖之三分神韵?” 洛思恭恭恭敬敬的接过来展开细看后就倒吸了一口冷气。 太祖高皇帝的书法他可没少瞻仰,当然熟悉。 太祖书法乃是登基后自己练出来。 虽有欠缺但刚劲有力,内涵霸气。 这圣旨上的字体若不细看犹如高祖亲笔。 新皇自小无人管束未入蒙学,目不识丁,性格弱懦。 可这一觉醒来就满身霸气,能书能写,对朝堂内宫了如指掌。 看来这老祖是真的偏爱陛下,亲自入梦指点了。 “陛下的字已得高祖神韵之九成,臣为陛下贺。” “好了,就别拍朕马屁了,赶快去调兵吧。 记住,围住内宫后,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准出入,一只苍蝇飞过,也要看清公母。 若有闯宫者可先斩后奏,去吧。” 洛思恭伏身施礼后,右手扶刀柄,左手高举明黄圣旨,杀气腾腾走出了太子宫。 片刻后,王承恩身染鲜血走进了大殿。 “回陛下,下臣王承恩交旨!” “结果如何?” “回陛下,内侍李进忠等逆贼事发后冥顽不灵,持械拒捕。 臣等奋勇先是诛杀了郑稳山、刘尚礼,姜升三贼。 后李进忠、刘逊二贼欲劫持李娘娘和八公主。 臣虽冒死救下八公主,但李娘娘不幸被李进忠恶贼所害。 臣等救护李娘娘不力,还请陛下责罚。” 王承恩说完拱手俯身,低头领罪。 朱由校不由在内心里叹了一口气,其实朕真没有让李选侍去死的意思。 你王承恩这是在借机为自己的主母报仇。 主辱臣死,你王承恩一年多了还记得主母的冤恨,也是有心了。 “王大伴,你是还记得母后临死前的那一句话是吧?” 王承恩低头说道:“圣母娘娘临薨之狠,臣不敢忘。” “大伴,你有心了。御印可找到? 御宝在乾清宫暖阁,臣不敢擅动,已命人看守。” “那大印以后就交给你掌管了。 李、刘二贼现在如何,可有口供?” “回陛下,刘贼被擒,李贼身负重伤。 据刘贼交代,他们都是奉王安王公公之命侍奉李娘娘。 王公公命他们名为侍奉,实为控制。 李娘娘预霸宫持政之事,就是他们奉了王公公的命令蛊惑李娘娘做的。” “这王公公如此做是何意? 算了,这事让大臣们去审理吧! 大伴,手脚做利落了就宣刘一景,韩廣,左光斗,黄克瓒,张问达,再加上御史杨涟,侯恂,刘策等乾清宫觐见吧。 对了,请左庶子孙承宗大人随朕同去乾清宫。” 随着朱由校的一声令下,东宫内外就忙活了起来。 去传旨的去传旨,备仪仗的备仪仗,安排护卫队更是一丝不苟,不敢怠慢。 朱由校说了一声:“王大伴,只不过是在宫里行走,仪仗就从简吧。”就进了暖阁。 他来到了塌前,看着睡梦中仍不时低泣的小五一眼,不由的轻叹了一声慢慢抱起了他。 十来岁的孩子抱在怀里轻飘飘的,身上可是没有一丝赘肉。 能把一位皇孙、皇子养成这个样子,这西李死不足惜。 朱由检在朱由校怀里慢慢的睁开了眼睛。 当他看到朱由校的时候,又哭又笑的说道: “长兄,你可醒了,小五害怕,长兄不要丢下小五好不好?” 朱由校笑着说道:“为兄只是小睡了一会,你害怕什么? 大哥以后不会丢下你的,这大明的江山,还需要你帮为兄去开疆拓土。” 朱由检听了朱由校的话后小脸立刻变得惨白。 “长,长不不皇上,您现在是皇上了。 还请皇上快把臣弟放下来,我,我已经犯上了,请皇兄责罚。” 朱由校慢慢把他放到了地上,牵着他的手一边走一边说道: “五弟,朕永远是你的大哥。 朕虽然已是天子,但朕不想称孤道寡。 天子也需要家人,天子也需要亲情。 你记住,以后在皇宫里,你就是朕的五弟,朕就是你的长兄。 在皇宫外,你才是朕的臣子。 这皇宫是我们的家,在家,就要用家里的称呼。 记住为兄的话了吗小五?” 朱由检含着泪,小手紧紧的抓住那只没比自己大了多少的手说道: “长兄,小五记住了,永远不会忘,永远不敢忘。” 若干年后,朱由检领师百万征战四方。 山高路远皇权难及,每当有人劝他自立称帝时,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将人斩之。 在他的心里,永远记着那只牵着他的手。 他们走到了大殿,候在殿内的孙承宗马上施礼道: “东宫属臣,左庶子孙承宗拜见陛下,拜见殿下。” 朱由校连忙拉着朱由检紧走两步一手托起孙承宗说道: “孙师快快免礼,您是大行皇帝的老师,朕赐你可见朕不拜。” 孙承宗见皇上对自己如此尊敬,就稍微愣了一下。 虽然给大行皇帝做过讲习,可总共也没上过几次课,大行皇帝也没对自己如此尊敬过。 自己可是犹如李纲般的太子师傅啊,这陛下不避讳吗? 第4章 初斗权臣 孙承宗一瞬间千思万想,刚想谢恩,就听朱由校接着说道: “孙师,您才高志洁文武双全。 我兄弟二人欲拜您为师,不知孙师能收否?” 朱由校说完就指点着朱由检一起弯腰施了弟子礼。 这下孙承宗可绷不住了,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说道: “陛下,殿下这万万不可,可折煞微臣了。 天地君亲师,臣就是做了帝师,也不敢僭越君臣之礼。 蒙陛下看重,臣定当尽心辅佐,还请陛下勿要再为难臣了。” 朱由校连忙和朱由检一左一右扶起了孙承宗说道: “孙师,以后朕有做错的时候,还望孙师看在大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份上直言告诫。 朕定当洗耳恭听,不敢有半分埋怨。” 孙承宗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可这一会儿却被朱由校整的慌了手脚。 他阅人无数,可以看出新皇不是在戏弄自己,而是真心尊敬自己。 这就奇了怪了,这新皇为啥就这么看重自己呢? 不管了,士为知己者死,只要新皇诚心待咱,咱就用全力辅佐吧。 这时王承恩检查过仪仗回来禀道: “回陛下,仪仗齐整,可以起驾了。” “那就去乾清宫吧,轿子就免了,朕陪着孙师走走。” 朱由校说完就一手拉着朱由检,一手很自然的扶着孙承宗向外走去。 本来好好的孙承宗一下子就不会走路了。 他觉得自己这两只脚,无论抬哪只都会踩着皇上的龙足。 朱由校见孙承宗没有动身,就奇怪的问道: “孙师,咱们要抓紧去乾清宫了。 选侍康姨娘被贼人所害,朕已宣了诸大臣去处理,我们也要抓紧过去了。” 孙承宗一听宫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立刻就沉稳了下来。 “陛下,天子礼仪不可废,还请陛下上撵。” 朱由校在孙承宗的坚持下才上了撵。 而孙承宗则牵着朱由检的手随行在旁。 当他们到了乾清宫门外,一众大臣已经等候在外。 众人见礼罢,朱由校开口说道: “诸位臣工,这皇宫大内连发奇事、凶事。 前有廷击案,左有红丸案,今有康姨娘霸宫案,现又发生了内侍偷盗嗜主案。 诸位,朕年幼,有些事情看不明白。 你们不是阁老就是重臣,可否替朕理清这里的内情,还我宫室之威严安宁?” 刑部尚书黄克瓒,大理寺少卿左光斗,朕就把这次凶案交给你们两位主审。 帝师孙承宗代朕监审,其他爱卿辅审。 王大伴,你把案情和众位大臣详说一遍,协助审案。 朕在东暖阁等候结果,望各位大臣还朕之公道。 朱由校说完一甩袖子就进了乾清宫,留下了满头雾水的几位重臣。 在路上王承恩已经和孙承宗讲了事情的经过。 虽然他讲的不甚明了,但孙承宗是什么人,那智商可是杠杠滴。 他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 在李选侍霸占着乾清宫不走的时候,他就明白这是杨涟等人玩的把戏。彡彡訁凊 无非是看新皇年小懦弱,愚昧可欺。 想要演着一场戏来占个拥立之功,好独霸朝堂把持皇上。 可你们是小看了新皇,潜龙在渊只为蓄势。 现在已经龙腾四野了你们还痴心妄想着控龙。 现在可好了,这新皇反击了。 这案还用怎么去查,这五个内侍,谁都知道是王大公公的人。 而王大公公多年前就与你们交好。 虽然盗宫什么的是新皇的欲加之罪。 可你们帮着李愚妇霸占乾清宫可是明摆着的。 这一代的东林党人可真不如叶阁老那一代人了。 朝堂是你们这些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书呆子能霸占的了的吗? 就这场戏布置的也是如同儿戏,全是破绽。 以前我看着和叶阁老交情不错的份上不想搭理你们。 现在你们欺负到我的学生头上了,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王承恩走了出来,拱了拱手讲了一下案情。 刘一景、韩廣、杨涟、张问达,侯恂得脸色刷的就黑了下来,而左光斗则是无奈的轻叹了一口气。 左光斗对黄克瓒拱了拱手说道: “黄大人,这李选侍被害,事关宫廷安危和皇家颜面,还请黄大人主审,遗直听大人调遣。” 黄克瓒面无表情的说道:“左大人就不要自谦了。 陛下首次让我们办差,我们自当全力以赴审清案子。 大家进宫吧,一起看一下现场,再问一下口供。” 这现场有什么可看的,三个内侍身中数刀,早已气绝身亡。 李选侍脖子上被划了一刀也已驾鹤西去。 李进忠右臂被砍掉了,虽然被止了血,草草的包扎了一下,但也是进出气多进气少了。 若不赶快救治,怕也是时日不多了。 只有刘逊被绑的结结实实,脸色煞白的被两个大汉将军押着跪在一旁。 他们这些个大臣可不在乎李进忠的死活,他们在乎的是他的口供。 还没等黄克瓒问话,杨涟气势汹汹的抬脚就要去踹李进忠,嘴里还骂着: “好你个肮脏东西,竟敢为一点蝇头小利杀害娘娘,罪该万死。” 那看押李进忠的大汉将军见状走上一步挡住了那一脚,手握刀把冷冷的看着杨涟没有说话。 黄克瓒冷着脸说道:“杨御史,这口供还没问,你就给结了案。 你意欲何为,杀人灭口吗?” 杨涟腆着老脸,讪讪的说道:“下官不敢,下官只是替李娘娘鸣不平罢了。” 刘策在一旁说道:“杨大人,早上你还在说李选侍欲效仿武氏之祸,现在嘛,呵呵!” 杨涟瞪了刘策一眼没再说话。 黄克瓒走到李进忠前面蹲下问道: “李进忠,你可愿招?” 李进忠虚弱的说道:“大人如果能让客嬷嬷过来一见,小人愿招。” 黄克瓒看了王承恩一眼道: “王公公,你意下如何?” 王承恩拱手说道:“万岁爷让杂家协助各位大人问案。 大人欲要提客氏,杂家自当从命。” “那就让客氏过来吧,劳烦王公公了。” 王承恩道了一声不敢,就派了人去喊客氏过来。 黄克瓒又走到刘逊面前问道: “刘公公,你是自己招来,还是让本官动刑?” 刘逊在李选侍死了以后就已经吓破了胆,他哆哆嗦嗦的说道: “大人,这不关小人的事,小的是听娘娘的吩咐才这样做的。” 黄克瓒冷笑了一声问道:“那以你所说,是李娘娘让你们劫持他的吗?” “是李进忠李公公给娘娘出的主意。 说让我们假装劫持娘娘,以拖延时间,等王公公来救我们。” “是哪个王公公,王公公为什么又会来救你们?” “是王安王公公,李进忠说是王公公吩咐他,劝,劝李娘娘不封太后就不要离宫的。 也是李进忠让李娘娘拦着万岁爷不要出西暖阁。 我们也是听从李娘娘的命令,才敢拦着万岁爷的。 小的也是听主母的命令行事,请大人替小人在万岁爷前求求情,饶了小人吧?” 第5章 一案又一案 黄克瓒看了看刘一景,韩廣,杨涟等人一眼,对王承恩说道: “王公公,这案情涉及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王公公。 还请你奏明圣上,请王安王公公过来问话。” 这时有大汗将军入内禀报,乾清门外有王安王公公请求入宫。 王承恩走入东暖阁回奏了朱由检。 须臾,王承恩出来宣旨道:“万岁有旨,削御书房掌印太监王安一切职务,缚于众大人案前回话。” 宣完旨,他对着谈敬微微摆了一下手,谈敬立刻拱手一礼带人离去。 刘一景、韩廣两人的脸色已经是青一阵白一阵了。 他们可是大学士,是内阁成员,现在连个主审、副审都没混上。 这陪审席的座位,怕也是为了打脸才让他们坐的。 要不然,为什么就不让首辅方从哲过来陪审呢? 看来这新皇对自己等人已经是不满了。 都怨这杨涟和王安,你们让新皇顺顺利利的登基不就行了,非要出这么个馊主意。 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弄巧成拙了吧? 这小皇帝不简单,以往一直表现的普普通通,弱懦不堪,现在看来都是骗人的。 如今一朝掌权便卸下了伪装,能隐忍这么多年,这心机可也够深的。 左光斗坐在廊下眼睛微阖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杨涟和张问达、侯恂则是额头冒汗,怕是想着怎么能为王安脱罪吧。 刘策坐在一旁看着众人的表现若有所思,面上稍露鄙夷之色。 你们东林党人已经是众正盈朝了,怎么还不满足。 过犹不及的道理你们不懂吗? 一群只知道打嘴炮,排除异己的家伙也敢妄想控制皇上。 呵呵,看来这新皇并不简单,这朝堂之上以后就热闹了。 正在众人各有所想的时候,有人报客氏已被带到。 王承恩走出去对一宫女打扮的中年妇人说道: “客嬷嬷,李进忠劫持杀害李娘娘被擒。 他要求见过你以后才会招供。 现如今龙颜震怒,等着案件结果。 你还是好好劝劝李进忠赶快招了吧。 否则不仅自己吃苦,怕是连家人们也有祸事了。” 客氏听了王承恩的话后脸色就变了,福了一礼道: “奴婢谢王公公提醒,一定会好好劝他改过自新。” 王承恩听了她的话不由得抽了抽嘴。 一边回身向里走,一边想到:改过自新?你这妇人可真敢想。 你以为喂了陛下几年的奶就成太后了,想屁吃呢。 客氏随着王安来到了李进忠跟前。 “李公公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王公公,赶快招御医给李公公疗伤啊!” 当客氏看到李进忠的惨样就着急了。 王承恩面无表情的对他说道: “客嬷嬷,你还是先劝他招供吧,几位大人等着问话呢。” 客氏连忙伏身对李进忠说道: “李公公,我现在去求皇上开恩救助与你。 你有什么就交代什么,莫要再惹恼了诸位大人。” 李进忠缓慢的睁开眼睛对客氏说道: “客嬷嬷,我失手杀了李娘娘。 虽非我本意,但也是死罪难逃。 你只去求皇上,莫要诛连忠之兄嫂便可。 忠一生好赌,这次便是赌上了身价性命。 可这次也错估了形势,以为王公公和那些大人能够控制局势。 可惜,他们都不知道新皇英武,早已看清了他们的谋划。 如今大错已成,悔之晚矣。 客嬷嬷,人之将死,其言亦善。 忠劝你莫再有什么非分之想,好生出宫生活去吧。 你去替忠向皇上谢罪,求个皇上恩典。 去吧,忠要抓紧向黄大人回话。” 客氏擦了擦眼泪,起身向王承恩问道: “王公公,陛下在何处,能否替奴婢通禀一声。” “陛下已有旨意,客嬷嬷自去冬暖阁见驾即可。” 王承恩说完就不再理客氏,对正在问宫女话的黄克瓒说道: “黄大人,这李进忠已愿供罪。 大人还是先行审他为好,晚了怕是……” 黄克瓒听了来到李进忠面前对王承恩说道: “王公公,请你命人喂李犯些许水吧,总得让他交代完了。” 王承恩点了点头让人去办。 “李进忠,若想不牵罪家人,还是都招了吧。” 李进忠抬眼看了一下黄克瓒说道: “小人也是被蒙骗才做下如此蠢事。 现在回想起来,小人几个可真是愚不可及。 就算这次他们的谋划成功了,获得好处的也只能是王公公和那些个大人。 我们几个除了会触怒新皇以外,怕就是能得到几个赏钱后被灭口吧。” 黄大人,小人就不再废话了,把所知道的都讲于大人。 但愿大人能够把那些幕后的人物给找出来,让他们在皇权路上和小人相伴而行。 小人几个是在大行皇帝登基伊始,就被从东宫调来服侍先皇和李选侍。 郑贵妃想登上太后之位,就蛊惑李娘娘争皇后之位。 而且郑娘娘为了讨好和迷惑登上皇位的先皇,就给先皇送了八位美貌侍女。 先皇的龙体也从此就一天不如一天。 郑贵妃唆使李娘娘向先皇讨要了几次封赏,可还没达成所愿,先皇就卧床不起了。 郑娘娘不知是什么原因,唆使崔文圣给先皇开了大泄之药。 又传话与李娘娘,说李可灼家藏丹药可解先皇之疾。 此后之事大人已知,小人就不再多言。 今辰大行皇帝驾崩之后原本没有什么变故。 可有郑贵妃侍女吴氏瑞莲见过李娘娘后,李娘娘就有了听政之心。 她命小人几个把大殿下藏于西暖阁,不与朝臣会面。 小人原想劝阻娘娘,就禀报了王安王公公。 王公公思索片刻后,便令小人等依娘娘之命做事,但不能伤了殿下。 小人对王公公说怕殿下事后降罪于小人。 王公公却说他是为了殿下着想,小人等不仅无罪,还有护驾之功。 小人等误信了王公公之言语,就做出了大不敬之事。 而后就发生了众朝臣和娘娘争夺殿下之事。 我等原以为殿下随众大人离开后事情就已了结。 可没想到娘娘还想霸占乾清宫,以谋太后之位。 我等正不知如何是好,王承恩王公公就带锦衣卫以偷盗之罪来抓捕我们。 我等原本不想反抗,可李娘娘命我等阻拦王公公等人不得入内。 我等只好领命阻拦,谁知王公公竟有万岁的旨意:如遇反抗者杀无赦。 他们三个在前面阻门被斩以后,小人和刘逊就退到了娘娘身边。 娘娘唯恐我等被抓以后她就得离开乾清宫。 悄悄命小人以劫持她威胁王公公带人离开。 小人慌乱间没有多想,就按照娘娘的旨意做了。 可在小人被逼着后退时,不知怎的差点摔倒,误伤了娘娘性命。 大人,小人句句实话,还求大人帮小人求情,莫要牵连家中兄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