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千年:我以诗文成圣》 第一章 开局坐牢千年 天牢。 灯火昏昏。 狱卒刘承启脚步匆匆。 他一路前行。 来到天牢最深处。 刘承启郑重地整了整衣冠,轻轻叩门,恭声道。 “先生!” 过了一会儿。 牢房门缓缓打开。 一个面目英挺,丰神俊朗的年轻人出现。 年轻人乍一看只有二十来岁。 但是他的一双眸子却是深邃无比,仿佛历经世间沧桑,阅遍岁月变幻。 刘承启看见年轻人,神情一肃,脸上满是尊敬之色,他弯腰九十度,恭敬地行礼。 “先生,时辰已到,千年之期已满,您可以出去了!” 年轻人闻言,眼神微微一动。 这么快就一千年了吗? 他还记得,他刚穿越的时候是何等的绝望! 别人穿越意气风发,称王称霸! 而他云重穿越,开局就是坐牢,一坐一千年! 幸好,在穿越的过程中,他意外地撞上了“混沌珠”,将虚空至宝“混沌珠”也给裹挟穿越了过来。 如今,“混沌珠”他体内散发着一道道金芒。 一道“混沌金芒”可化为十万道“鸿蒙紫气”。 一道“鸿蒙紫气”可化为十万道“先天精气”。 一道“先天精气”可让人延寿十万年。 “混沌珠”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浓郁的“混沌金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长生”了。 千年时光漫漫。 这一千年来,云重过的还算充实。 他在现实世界中是“图书管理员”,他看过很多书。 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古文典籍。 那时候他看书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些书甚至看过就忘。 在这幽暗僻静的天牢之中,云重反而将之前看过的所有典籍全部回忆了起来,他一点点揣摩,反复感悟,千年以来,收获颇丰。 另外,云重还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狱友。 他坐牢的第一个百年,隔壁来了一位姓颜的年轻人。 年轻人很狼狈,满身是伤,他被关进天牢之后,如败犬般缩在角落不吃不喝。 云重一度以为,颜姓年轻人是不是死了? 后来,相处时间长了,颜姓年轻人渐渐地打开心扉。 颜姓年轻人是亚圣颜家的旁系子弟,他少年成名,惊才绝艳,乃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坛新星”。 然而,亚圣颜家本家嫡长子嫉妒他的才能,设计陷害他,打断他的晋升之路,还把他关进了天牢。 一时间,颜姓年轻人心灰意冷,只觉此生再无希望。 云重为了勉励他,借用李白一首《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全诗壮怀激烈,豪情满怀,直叙青云之志。 尤其是第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帅爆了,燃炸了,有木有! 颜姓年轻人闻言之后,浑身战栗,如遭雷击。 “这是什么,好奇特的文体,平仄对仗,几乎于道,这这这……” 最后,颜姓年轻人“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云重三叩九拜,行“拜师大礼”。 “学生颜格,求老师教导这种奇特的文体!” 这个时候云中才意识到,原来这个类似古代社会的时空,竟然没有“诗词”的存在。 啧啧啧……造孽啊! 于是,云重悉心地将这首《上李邕》传授给了颜格。 当然了,再用《上李邕》这个名字是不合适的,云重顺手改成了《劝颜格》。 三年之后,颜格出狱。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云重不知道,他只知道,从此之后,天牢就热闹了起来。 很多人特意进入天牢,只为向云重求一首诗。 云重也不小气,只要投缘的,他分分钟赠诗。 有一位断了腿的将军来找云重求诗。 云重送了他一首《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有一个长相奇异,额头隐约有两个突起硬角的男子来找云重求诗。 云重送了他一首《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 有一个落魄夫子来找云重求诗。 云重送了他一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千年间,云重送出去的诗词,最起码有三十多首,每一首都是传世名篇。 不仅是那些求诗之人,就连看守天牢的狱卒们也被云重才情折服,纷纷拜倒在他的脚下,恭敬地称呼他为“先生”。 别人在天牢里是坐牢,云重在天牢是享受“先生级待遇”。 如今云重要离开了,刘承启等一众狱卒万分不舍啊! 不过,这种“自私念头”只是在刘承启的脑海中一闪,就被他狠狠地唾弃了。 先生大才! 先生是人族的先生! 先生如今肯定是要抓紧时间著书立说,教化世人,抵抗妖蛮…… 我们不能耽搁先生的宝贵时间! 念及此,刘承启肃然起敬,眼中满是崇拜之色,语气更加恭敬三分,对着云重说道。 “先生,请,天下在等着您!” 云重心情极好,他呵呵一笑,道。 “小刘,可否借我纹银三两?” 刘承启闻言浑身一震。 先生借纹银三两肯定是购买笔墨纸砚,以著书立说! 他立刻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银子,一共十两,恭恭敬敬地递给了云重。 “能为先生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何其幸甚!” 伟大事业? 云重眼神怪异的瞥了刘承启一眼,他取了九两银子,丢还一两给刘承启。 头上长角的怪异男子敖闰曾说过,勾栏听曲三两银子一场,九两银子正好三场,多出的一两银子就不要了! 在天牢关了一千年,出去之后第一时间去勾栏听曲,很合理吧? 嗯,非常合理! 云重脸上笑容越发灿烂,他整了整衣袍,大踏步向着天牢外走去。 呵呵,勾栏,我来了! 吱嘎! 天牢大门打开,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来。 云重抬头望天。 轰隆隆! 天地震荡! 无量量金光,冲天而起…… 第二章 封绝圣道 金光闪耀。 天地元气涌动。 云重的身体发生神异变化。 一道清气虹光从他头顶喷薄而出。 清气虹光直贯金色云海。 一本本“古书典籍虚影”浮现而出。 “古书典籍虚影”凝聚天地至理,教化苍生,无尽的才气化为实质,犹如经幢般垂垂而下,笼罩云重。 这一幕,恢弘壮观,犹如天地加冕! 天牢外,有无数文士迎候云重,没想到却看到这惊世骇俗的一幕。 有人忍不住激动地惊叫起来。 “天地异象,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传说中的异象,只有读书明理,胸中才华得到天地认可才会触发的天地异象!” “如此异象,百年不遇,当为文坛佳话!我等有幸见证,实乃大幸!” …… 激动的人群中站出来百十人,他们穿着清一色的月白儒衫。 为首之人四十来岁,严谨持重。 他身后跟着的全都是十四、五岁的青年学子。 众人动作整齐划一,像是演练过无数遍一般,对着云重行“尊师大礼”。 “白鹿学院柳正卿率一百零八位学子,叩谢云先生传授观书有感,启蒙教化之恩。” 哈? 云重一脸懵逼。 他完全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 穿越千年以来,他一直在天牢里坐牢,他啥也不知道啊! 云重看了看笼罩在自己身上的“天地异象”,又看了看在前方不远处行礼的一众学子。 他心有感悟。 这个世界似乎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啊! 这个时候,围在天牢外的众人也都在窃窃私语。 有人不屑地说。 “白鹿书院好歹是大陆十大书院之一,没必要如此卑躬屈膝吧!” 这番言论,顿时引起了周围众人的不满和围攻。 “闭口!” “云先生传授《观书有感》之前,普通人读书开领悟天地才气千难万难,万人之中未必有一人能考中童生!” “云先生传授《观书有感》之后,学子们日夜诵读,每千人之中就有一人可凝聚才气,晋升童生文位!” “我人族至此实力大增,底蕴增强十倍不止!” “云先生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如何当不得白鹿书院学子的叩拜大礼?” 一番话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有识之士纷纷点头赞同。 然而,有些小人打定了主意要唱反调,他们冷哼一声,施展“舌绽春雷”文法神通,响彻全场。 “尔等莫要忘了,云重此人乃是云家余孽!” “金沙云家,狂悖自大,竟企图颠覆赵三圣的圣道!赵三圣发觉,及时击杀云家八位大儒,封绝云家,将云家一众余孽打入天牢,受千年刑罚!” “如今千年刑罚已过,赵三圣的封禁却未解除,云家余孽不可踏足圣道!” …… 一道道“舌绽春雷”文法神通在天牢上空炸响,震慑全场。 众人激动兴奋的心情,仿佛被一盆凉水兜头浇下,从头冷到脚。 对啊,他们几乎忘了,云先生出自金沙云家,金沙云家被赵圣“封绝圣道”,即便云先生再惊才绝艳,他也不可能在圣道上有所建树。 不可踏足圣道,在这一方世界,就相当于彻底废了! 唉! 仿佛是为了配合众人“悲哀情绪”,天地剧变。 哗啦啦! 刺耳的铁链摩擦声响起。 虚空之中,无数的黑色锁链延伸而出。 这些黑色锁链,仿佛从时间长河的尽头而来。 古老! 沧桑! 带着“永恒封禁”的气息。 锁链如龙,一圈圈缠绕住云重。 仔细看去,那些黑色锁链是由无数密密麻麻,漆黑冰冷的墨迹小字凝聚而出。 封,印,镇,灭,绝,禁,锢…… 每一个墨迹小字都蕴含了强大无比的“圣道威力”。 封绝天地! 阻断圣道! 墨迹小字散发着黑色气息,不断侵蚀污染。 原本笼罩在云重头顶的“古书典籍虚影”迅速被污染化。 清气断绝凋零。 “古书典籍虚影”崩散,化为飞灰。 就连天际金色云海,同样地枯萎干涸。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天地异象,直接被“圣道封禁”了。 解不开这封印,云重不要想从这一方世界中获得任何一丝“圣道之力”。 这就是半圣的通天手段吗! 恐怖如斯啊! 在场众位读书人看到这一幕,又是在心中一声哀叹。 正当现场一片沉闷之际。 一位老夫子缓步走出。 眼神坚毅如剑。 丝毫不顾“圣道封印”异象。 他恭恭敬敬地对着云重行礼,朗声道。 “石鼓书院李士真率一百零八位学子……” 紧随老夫子之后,一百零百位年轻学子站了出来。 他们眼神坚毅。 他们毫无畏惧。 他们一丝不苟。 向着云重行叩拜大礼。 齐齐朗声道。 “叩谢云先生传授观书有感,启蒙教化之恩!” 几乎就在同时,一位接一位的夫子率领着学子们对云重行礼。 “应天书院杨心阳率一百零八位学子,叩谢云先生传授观书有感,启蒙教化之恩。” “岳麓书院朱之洞率一百零八位学子,叩谢云先生传授观书有感,启蒙教化之恩。” …… 最终,一共十位夫子带着书院学子向云重行礼。 白鹿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十大书院来齐了,一个都不少! 这一幕,极为震撼! 原本情绪低落到了谷底的读书人们,士气为之一振。 我辈读书人之风骨! 而那些“唱反调的家伙们”大怒。 一道道怒气冲冲的“舌绽春雷”文法神通,轰然炸响。 “石鼓书院李夫子,你公然支持云家余孽,可是要忤逆张三圣!” “岳麓书院朱夫子,你率众叩谢云家余孽,莫非是想公开对抗张三圣!” …… 一顶顶“大帽子”扣了下来。 围观的一众读书人,全都为各位夫子捏一把冷汗! 张三圣是什么人? 张家第三圣! 张三圣如今已活一千三百岁。 他两百岁时立圣道,成半圣。 庇佑人族一千一百年。 劳苦功高,功德无量! 半圣之于人族,若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人族若非有半圣庇护,早就被虎视眈眈地妖蛮灭族。 每一尊人族半圣都值得万世景仰! 即便几位书院夫子德高望重,若他们敢有一句污蔑中伤半圣的话语。 天地圣道有所感应。 会把他们直接诛杀! 辱圣者,当诛! 第三章 不配称为读书人 年纪最大的李士真李老夫子昂首而立。 他神情坚毅。 不卑不亢。 朗声道。 “云先生开创战诗圣道先河,他亲著三十三首战诗,其中一首《观书有感》,为无数人族孩童启蒙!这数百年间,我人族读书种子多了百倍不止,我人族气运大盛!” “云先生如此功业,堪比古之圣贤!” “张三圣不喜金沙云家,却不能阻碍我等叩谢云先生传道授业之恩!” 一番话掷地有声。 尽显文人风骨! “圣人门庭”又如何? “张家半圣”又如何? 我辈读书人不畏强权! 一众学院的学子们顿时热血沸腾。 他们一个个慷慨激昂。 壮怀激烈地喊道。 “圣道之争,本无对错!更何况金沙云家已灰飞烟灭,张三圣说不得早就放下此事。尔等宵小在此狂吠,实乃无事生非,不当人子!” 此时。 一个华服公子哥站了出来。 他轻摇折扇,自诩风流。 华服公子哥冷笑一声,不屑地道。 “诸位如此吹捧云家余孽,左一句千秋功业,右一句人族圣贤,就不嫌害臊吗?众所周知,体内凝聚天地才气者,方有资格称为读书人,这云家余孽能凝聚天地才气吗?” 一众学子们顿时哑口无言。 华服公子说的不错。 这一方天地。 只有读书明理,胸中凝聚天地才气。 方有资格称为“读书人”! 其余之人。 即便是读书再多。 学富五车。 依然只是“普通凡人”。 云先生被张三圣“圣道封禁”,他没办法凝聚出“天地才气”。 云先生再是才华横溢,惊才绝艳也无用,没有“天地才气”,他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读书人”! 唉! 一众学子们低头叹息,又是伤心,又是难过。 李士真李老夫子却不为所动。 他昂首而立,眼神坚毅。 “云先生能写出《观书有感》等千古名篇,天下才气共有十斗,云先生独占八斗!” “才高八斗的云先生,圣道封禁封不住他的才气!”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别看李老夫子年纪一大把了,他却是个热血Boy,一番慷慨陈词之后,他大声地吟诵《观书有感》。 这激昂的情绪,迅速感染了周围的一众夫子和学子们。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众人纷纷开始吟诵《观书有感》。 华服公子大怒。 “通通闭嘴!一首破诗,就算你们念破了天,云家余孽依然被圣道封禁……” 此时。 一直被众位夫子和学子们维护的云重踏前一步。 他觉得,他该做点什么了! 云重吐气开声。 缓缓地吟诵。 “半亩方塘一鉴开……” 随着声音响起。 天地震荡。 一个个斗大的金色字体出现。 半亩方塘一鉴开! 七个金色大字蕴含神韵,悬浮天际,熠熠生辉。 看到这一幕。 一众夫子和学子们全都是心神激荡,兴奋激动。 应天书院夫子杨心阳大笑一声。 “好一个天地共鸣异象!这是云先生的《观书有感》得到了圣道的认可!” 岳麓书院朱之洞也是大笑道。 “当初云先生做出旷世奇作《观书有感》,他身在天牢之中,受到圣道压制,诗成之时才气不显!今日云先生挣脱樊笼,且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云先生的《观书有感》能凝聚几丈才气,能否入镇国境?” 在这一方世界。 天地间充斥着煌煌“天地才气”。 人族的文章诗词与“天地才气”高度契合。 每一篇精彩的文章诗词出世,都会凝聚大量的“天地才气”。 人族先贤们将分为六境。 一境,不入流。 才气不足一丈。 二境,出县。 才气过一丈,不足两丈。 三境,达府。 才气过两丈,不足三丈。 四境,鸣州。 才气过三丈,不足四丈。 五境,镇国。 才气过四丈,不足五丈。 六境,传天下。 才气过五丈! 大夏国朝已有百年不曾出过“镇国”名篇。 若是云先生“一诗镇国”,不仅是文坛盛事,更可为大夏国朝增添国运。 朱之洞无比期待地看着笼罩在云重头顶的“天地共鸣异象”。 天地共鸣,文字具现! 云重的《观书有感》得到了圣道认可。 他无需亲自书写。 他只需要吟诵,天地之力会为他凝聚出文字。 此相当于“出口成章”文法神通,普通读书人需要达到“大学士境”才能施展! 《观书有感》的第一句成形,“天地才气”疯狂聚拢。 短短不到三秒。 “天地才气”已经达到了九尺九,距离突破一丈,达到“出县境”只有一步之遥。 众人都是满怀期待。 可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哗啦啦! 天际的“圣道锁链”震动。 黑色的光芒蔓延而出,作势要封印禁锢《观书有感》凝聚的“天地才气”。 “圣道封禁”霸道无比,即便是通过诗词文章凝聚“天地才气”也不行。 看到这一幕,华服公子的脸上露出狞笑。 “圣道封禁之下,天地才气断绝!云家余孽,你永远不可能翻身的……我擦,什么鬼,什么情况!” 华服公子正在肆意地嘲讽云重。 突然之间。 他脸色骤变。 整个人就像是活见了鬼般。 眼睛瞪大。 嘴巴张的足以吞下一整只蛤蟆。 他看到了什么? 当“圣道锁链”准备镇封《观书有感》的时候。 “半亩方塘一鉴开”七个大字绽放无量量金芒。 金光闪耀,周围的“天地才气”犹如沸腾般,疯狂地旋转,不断地汇聚,最终在天际化为一个半亩大小的金色水塘。 此时,云重正好吟诵《观书有感》的第二句。 “天光云影共徘徊!” 金色水塘波光粼粼。 映照天光云影。 神妙无比! 原本镇压下来的“圣道锁链”被神异光芒一冲,竟然节节后退,形不成“禁锢之势”。 “圣道封禁”竟然抵挡不住《观书有感》的诗词之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华服公子的发出了气急败坏的鬼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