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雕开始的武学奇才》 第1章义结金兰 黄昏时分 嘉兴城郊外一处破败的窑洞之中不时传出几声稚嫩的欢笑声语。 “苏大哥,二位妹子,杨过出身低贱,承蒙您三位瞧得起,竟愿与我这等下贱的流氓乞丐为伍,杨过感激涕零!” 只见窑洞内四个孩童围坐一圈,其中一个衣着破烂,约摸十一二岁的少年脸颊通红,双手捧着一个酒碗朝另外三人高声叫嚷着什么。 其余三人亦各自端着酒碗,或端坐,或半躺,双颊皆是布满红晕。在四人的中间,几个去了封泥的空酒坛子散乱的倒在地上。 瞧这四人中最小的一个女童似只有岁年纪,最大的一个少年亦不过十二三岁,几人竟能喝得这么许多,也着实不易。 “杨过,你莫不是喝得醉了?胡言乱语些什么?” 那岁的女童靠着一个木墩半躺在地上,仰头看着那衣衫褴褛的少年说道: “再过几日秀才大哥就要去仙霞派拜师学艺,这可是我偷爹爹的好酒,当要饮个痛快!” 说着话,那女童又端起酒碗便要往嘴里灌,这乃是她生平初次饮酒,虽不甚美味,但在好友面前却绝不肯露怯。 而喝多了之后再饮起来便无甚感觉了,只是一口接一口的猛灌。 不料酒碗尚在途中便被人给拦了下来, “无双,你已喝得不少,不可再喝了。” 另一个少年,也就是二人口中的“苏大哥”将女童的酒碗拦下并拿在手中教训道。 那女童正是嘉兴府陆家庄庄主的掌上明珠。 她虽是出身武学世家,但此时喝得大醉,尽管尚有意识,手上却已无力,酒碗轻易的便被少年拿了过去。 那少年十二三岁年纪,面如冠玉,虽因饮酒而双颊晕红,但却仍给人一种书生秀气之感,与他身旁另一位端庄文秀的绿裙女童相得益彰。 陆无双被少年从手中拿走了酒碗,小嘴一嘟还要起身夺回,但刚站起一半便又坐倒在地,甚至还拉得身边的绿裙少女身子一歪。 “苏灿大哥!程英妹子!无双妹子!” 陆无双正欲再闹,却忽听得杨过高声叫道:“承蒙三位不弃,杨过欲与三位义结金兰,不知意下如何?” 原来杨过自幼生活困苦,兼之少了父爱,不知不觉间心底便有了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的自卑之感。 而伴随着这种自卑之感一同出现的还有他那偏激的性格。 平日里杨过吊儿郎当,除了母亲去世之时外从不会将自己脆弱的一面表露出来, 但此时喝得酩酊大醉,地上的几坛酒大半都进了他一个人的肚子,酒后现真情倒也正常。 至于说杨过与程英、陆无双姐妹为何会这么早便凑在一起,那还要从苏灿说起。 苏灿于数年前来到这个世界上,那时他这具身体才五六岁,父母双亡,只有一个老仆侍奉左右。 好在那早亡的父母给他留下了不菲的遗产,再加上有着亡父生前好友陆立鼎的多方照拂,苏灿倒也不必为了生计而发愁。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苏灿开始了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的生活。 然而,苏灿在逐渐适应周围环境之时却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天赋异禀,最明显的便是各类晦涩的古文典籍他皆能做到过目不忘, 对此,苏灿虽然惊讶,但心里却仍对未来有着的深深担忧。 无他,只因那个经常照顾自己的陆叔父叫做陆立鼎,他的爱女叫做陆无双。 所以,苏灿在发现自己有着过目不忘的天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那忠心的老仆尽最大的努力去收罗各类道书佛经,为自己以后习武做准备。 “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苏灿十分清楚,所有高深的武学秘籍都是建立在道书或是佛经之上的,想要学好武艺,就必须要好好读书。 除此之外,苏灿还专门花大价钱收集了许多医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习人体的穴位和经脉知识。 除此之外才是最被人所重视的“论语”“孟子”等书籍的学习。 如此这般过了数年,苏灿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学富五车”,更在两年前于院试中脱颖而出,考得了“秀才”的功名。 因此,苏灿也彻底成了嘉兴府的名人,哪怕是街边小贩亦听说过神童苏灿之名。 而由于苏灿与陆家的亲密关系,苏灿和陆无双,程英二人已是多年的玩伴,因为苏灿的天才表现,陆立鼎自不会反对女儿和外甥女跟他亲近。 此时苏灿等人尚且年幼,陆立鼎想来并无什么深层次的打算,只是因为三人年纪相仿,外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罢。 至于杨过,却是因为当初穆念慈去世前的遗愿了。 穆念慈想要死后火化并和杨康葬在一处,杨过自然要为她完成这个心愿,是以带着穆念慈的骨灰历尽千辛万苦一路流浪到嘉兴。 但赶路容易,安葬之时杨过却犯了难,母亲生前一生困苦,更是英年早逝,但杨过却不想让她死后仍如此委屈。 纵使没有上好棺木,但总要立个石碑吧? 然而哪怕只是立一个石碑,所需银钱杨过也负担不起,就是在此等情况下,他遇到了苏灿。 起初苏灿并不清楚这是杨过,只看他可怜,便替他付了立石碑所需要之银钱。 后来在看到碑文上所书“穆念慈”三个字时才知道,原来身旁这个少年乞丐就是大名鼎鼎的神雕大侠。 杨过此人自尊心极强,虽受了苏灿恩惠,但却总想着以自己的方式回报于他。 于是乎自那时起每日苏灿都能收到一只新鲜的活鸡,这鸡是从哪来的暂且不谈,总之,口感不错。 这么一来二去的,二人便熟络起来,后经苏灿介绍,杨过又认识了程英、陆无双两姐妹, 本就是同龄人,几人很容易便玩到了一块儿,尤其陆无双本就颇为活泼,再加上一个无法无天的杨过,整个嘉兴府都被四人给搅了个鸡犬不宁,四人更是年纪轻轻就得了一个父老乡亲公认的匪号:“嘉兴四霸”。 第2章仇家上门 四人倒也并非欺行霸市,只是整日里在嘉兴城中窜来奔去,贩夫走卒无所不识, 兼之孩童顽性,也会与人相闹,有时更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大街闹市中的地痞无赖斗智斗勇。 陆无双出身武学世家,尽管年幼,身上已有粗浅的武学根底,加之另一个跟着自己母亲练过几招简单功夫并且机智多谋的杨过, 四人加在一块儿竟将市面上的无赖流氓斗了个遍,时间一久,四人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嘉兴府,这才得了个“嘉兴四霸”的匪号。 其实纵然陆无双、杨过都有武学基础,但偌大的嘉兴岂会无人能与之相抗? 江南虽然尚文,但并非就没有武学之士。只是那些真正身怀绝技之人皆顾及到陆无双之父陆立鼎, 外加四人也未曾真的做下伤天害理之事,这才对他们不做理会,让这四个孩童在嘉兴打出了名头。 生活虽然平静祥和,但苏灿深知江湖险恶,若无不俗武艺傍身,终究难保日后太平,是以在数月前便请求陆立鼎送自己到仙霞派拜师学艺。 纵观天下,若要拜师学艺,首选本该是威震天下的玄门正宗全真教,但终南山远在北地,正是兵乱之时,以苏灿少年之身自嘉兴赶往终南山实是天方夜谭。 无论是路上可能遇到的江湖恶人还是遍布北地的蒙古骑兵都会要了他的命。 而以陆立鼎的武艺,在不遇到高手的情况下虽足以护送他平安赶到终南山,但陆立鼎一走,陆家庄偌大的家业便无人照看, 无事发生还好,若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折了陆立鼎,那威震江南的嘉兴陆家庄只怕便要在江湖上除名了。 是以不论陆立鼎是否愿意护送他往终南山去,苏灿自己都是不好意思开口的。 仙霞派地处浙闽交界,是少林旁支,武学乃是佛门正统,在整个江南之地都颇有名望,是苏灿在物色多年后确定下来的拜师学艺之地。 至于说拜师能不能成,苏灿毫不担心,仙霞派虽然是少林旁支,但嘉兴陆家庄的名头在武林中亦是不小,若有陆立鼎出面,那仙霞派必要给他一个面子。 陆立鼎对于苏灿欲要弃文从武虽然惊讶,但在劝说无果后也只好答应下来,并传了他一套江湖上流传甚广的“太祖长拳”,让他好好打熬基础,三个月后送他去正式拜师。 算算日子,刚好是三天之后。 正因将要分别,陆无双才壮着胆子,带着自己的小伙伴偷了几坛陆立鼎的好酒出来,与众人一醉方休。 “结拜?” 苏灿先是一怔,随即想到杨过的身世,想到了大侠郭靖。 若与杨过结为兄弟,日后哪怕武艺低微也可去寻求郭靖庇佑,看着杨过的情面上,料想他不会拒绝。 并且自己四人已是多年好友,深知彼此皆是重情重义之人,今日结拜,实是情之所至,理所应当。 一旁早已大醉的陆无双听了杨过的话也在大声叫嚷:“好,义结金兰!” “苏大哥,你意下如何?” 杨过素知程英恬静,陆无双既已应下那她便大概不会反对,于是将目光转向苏灿。陆无双、程英亦是如此。 只见苏灿哈哈一笑,说道:“嘉兴四霸本就四人一体,今日结拜,理所应当。” 闻言杨过面露喜色,忙俯身搓土,说道:“寒舍简陋,只有搓土为香了。” 众人哪在意这些,皆是摇摇晃晃的跪在地上,学着话本中英雄人物的口吻高声立誓。 后面再发生什么,苏灿也记不大清了,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似乎自己四人结拜之后兴致甚高,又喝空了好几个酒坛。 大醉醒来之时已是第二日的下午,四人竟全都在陆家庄之中,想来是陆立鼎派人去寻陆无双、程英姐妹,后在杨过那里找到了他们,并全都抬了回来。 苏灿昏昏沉沉的走出客房,听得不远处似乎有人叫嚷,这陆家庄他是来得惯的了,路径熟悉,循着声音便走了过去。 到得大厅,却见陆立鼎脸色阴沉的坐于厅堂之中,一旁陆二娘亦是忧心忡忡,眼眶微红似是刚刚哭过。 见苏灿到来,陆立鼎强作镇定,说道:“阿灿来了,昨日真是胡闹,小小年纪,岂可酗酒无度?” 言语中似是在责备苏灿,但苏灿一眼便看出他心不在焉,另有忧心之事。 果然,只听得陆立鼎接着说道:“既醒了,那便速速回家去吧,去把另一个少年也唤醒,你们一同离去。” 一旁陆二娘闻言似有话要说,但终究还是忍了回去。 苏灿却已察觉不对,自己与陆家多年来往,陆立鼎从未有过逐客之时,今日如此一反常态,必有大事发生。 见苏灿兀自立于原地,陆立鼎面有怒色,喝道:“速速回家去罢!” 苏灿见状心知陆立鼎主意已定,只得躬身行了一礼,随即转身便要离去。 非是苏灿不讲情义,而是他知晓陆立鼎命中虽有一劫,但此一劫却要应在李莫愁身上,在此之前纵有磨难也绝不会危及性命。 “啊!” 苏灿刚一转身便瞧见九个殷红如血的掌印排列三排印在墙壁之上,心中大骇,口中不自觉地发出一声惊呼。 “唉。” 见苏灿看到血掌印,陆立鼎叹了口气,说道:“阿灿,快快回家去罢,此是我陆家私仇,莫要波及了你。” 陆立鼎深知苏灿重义的性格,若是平时,便要诓骗也该佯装镇定,骗他离去,但此刻实在心乱如麻,竟忘了撒谎。 “叔父!” 陆立鼎本已认命,既是兄长旧债,那算在他身上也属应该,只是可怜了他那不满十岁的幼女。 正自悲心之时,却见苏灿正色道:“叔父莫要丧气,小侄有退敌之法。” 陆立鼎闻言大喜,他素知苏灿聪慧过人,机智多谋,且行事稳重,对苏灿此言竟丝毫不加怀疑,忙问:“什么?” 一旁陆二娘亦看向苏灿,眼有亮光,她虽不惧生死,但却不愿陆无双小小年纪便随父母共赴黄泉, 是以不求苏灿之法真能退敌,只要足以保下两个孩子的性命那便极好。 第3章乞丐传功 苏灿说道:“叔父,昨日小侄与无双和阿英在城内玩闹之时曾遇到一对青年夫妻。” “并且他们身旁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瞎子老翁携一幼女相伴,叔父,以小侄看来这对青年夫妻必是桃花岛的郭大侠和丐帮的黄帮主,而那老翁则是我们嘉兴的武林前辈,柯镇恶柯老爷子。” 其实苏灿昨日只顾着和杨过三人饮酒,哪遇到过郭靖一行,只是他根据李莫愁已来寻仇这一点断定郭靖夫妇此时定在嘉兴城而已。 “郭大侠夫妇武艺高强并且侠名远播,若能寻得他们相助,无论仇家如何凶恶,定能轻易打发。”苏灿认真言道。 “嗯” 陆立鼎稍稍沉吟,苏灿所言的确极是,若郭靖夫妇真在嘉兴,并能寻得他们援手,那赤练仙子便不足为虑了。 但兄长陆展元在江湖上闯荡多年才闯下了嘉兴陆家庄的名头,武林中人更是常言“江南有两个陆家庄,一个在太湖,一个在嘉兴。” 江南之地陆家庄何其之多,只不过是嘉兴,太湖两个陆家庄最令江湖人钦服罢了。 若是今日去求了郭靖夫妇相帮,日后嘉兴陆家庄在江湖上可就再也没了往日的威名了。 武林人士向来讲究一个名重命微,更有豪杰之士哪怕面对再厉害的敌手也绝不会有半分退让,江南武林中的龙头人物飞天蝙蝠柯镇恶便是如此。 陆立鼎亦非贪生怕死之辈,正要下定决心逐走苏灿,以己身性命成就陆家庄威名,结果一抬头就看到陆二娘那憔悴的神色。 再想到幼女无双,以及襟兄托付给自己的外甥女程英,陆立鼎终于还是狠不下心来。 只见他起身说道:“好罢,我这便亲自去寻郭大侠夫妇,阿灿,你先将无双和英儿带去你府上暂住,以免我不在府上,她们遭了毒手。” 苏灿本想自己此计实在大妙,陆立鼎绝无不答应之理,甚至自己或许还能借此与郭靖攀上关系, 若能拜入郭靖门下,岂不比去那连名字都没听过的仙霞派拜师强上一万倍? 但却不曾想陆立鼎听后脸上竟浮现犹豫之色,好在他终于还是答应下来,苏灿急忙拱手称是,随即跑去后院叫醒程英等人,一同往府外走去。 程英三人被苏灿唤醒之时尚自迷糊,但瞧见苏灿焦急的神色后也并不拖沓,在苏灿的带领下急匆匆往府外赶去,却不料刚出大门便被人给拦了下来。 “几位公子小姐,烦请通报,过路人欲借宿一晚。” 看着眼前穿着粗布衣裙的中年妇人,苏灿吐了口气,藏在衣袍中的手颤抖着将抓着的一包石灰粉放回腰间。 他还以为李莫愁这便到了呢。 “这位大娘,府中另有要事,不便留客,实在抱歉。” 苏灿随意应付一下便急匆匆的要拉着程英三人快快离去,但刚一抬腿却又被那妇人拦了下来。 “小公子。” 那妇人抓住苏灿的肩膀,紧张的说道:“看你们行色匆匆,莫不是府上出了什么事?” “你这大娘,我大哥已说了府中有事,不便留客,你怎的兀自纠缠不放?” 一旁的杨过早通过苏灿的神色看出有事发生,此时又见眼前妇人举止古怪,顿时心生戒备,出声质问道。 同时还用余光左右巡视,暗暗思索若起了争斗该如何与敌周旋。 程英亦是脚步微移,将陆无双挡在身后,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角,随时准备快步逃跑。 那妇人见杨过神情戒备,其余两个女娃亦紧张无比,心知对方生了误会,忙道:“我家官人姓武,叫作武三通。” 又指了指身后两个少年道:“这是我两个儿子,你们不必紧张,快快让我进府去见陆庄主。” 这妇人正是为武三通而携子赶来的武大娘,她本想扮作过路人,在住进陆家庄的同时又不惊动陆立鼎,于暗中相助陆家, 却不曾想大门尚未进去便险些被当成了敌手。 “啊,原来是武大娘!” 苏灿抱拳一礼,道:“晚辈苏灿,乃陆庄主晚辈,眼下有厉害仇家寻来,叔父叔母去找帮手了。” 言罢,苏灿又将陆立鼎夫妇去找寻郭靖夫妇一事告知了武大娘。 此一番苏灿亦有自己的计较,昔日黄蓉受裘千仞一掌险些丧命,幸得南帝一灯不惜耗费功力舍命相救才终于转危为安,这等救命大恩武林中人最是看重。 武三通是一灯门下弟子,若有武大娘出面恳求,郭靖念及旧恩,无论如何定会出手相帮。 听得陆立鼎夫妇去寻郭靖夫妇帮忙,武大娘面露喜色,道:“郭大侠也在嘉兴城吗?” 随即武大娘便与苏灿四人作别,言语间也是要去城中寻郭靖的踪迹,苏灿心中大定,领着杨过三人向自己府上快步赶去。 然而越是这种紧张时候,却偏偏会莫名其妙的冒出许多人来捣乱。 “小兄弟,我看你骨骼惊奇,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武学奇才啊!” 苏灿一行才刚走不过十数丈远便又被人给拦了下来,只见一个脏兮兮的老乞丐蹲在苏灿身前,笑呵呵道:“这本《逍遥御风》秘笈是无价之宝,我看与你有缘,就十两银子卖给你罢。” 苏灿原本一脸不耐烦的神色,来到这个世界多年,这类骗子他见得多了。起初也总想着自己穿越过来定有奇遇,但被骗多了之后就只好认命。 但听这乞丐说到“逍遥御风”四个字时苏灿却是一怔,据他所知,逍遥派的最高武学便是这个名字。 其他诸如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皆是从逍遥御风中化出来的。 但也并未真当回事,他曾遇到一个和尚于大街之上贩卖“九阳神功”。 当时苏灿欣喜若狂,还以为自己的机缘终于来了,花了整整二十两银子将其买下,回到家却发现这只是一部普通至极的“金刚经”! 自那以后,苏灿便再也不信这类于闹市中寻找“武学传人”的骗子了。 苏灿正要扒拉开拦路的乞丐,但听到这乞丐说到“十两银子”时却又一惊,右手不自觉的按住腰间荷包,此时他身上所带不多不少正好十两银子。 “老伯伯,这个面饼给你吃,你就不要骗我大哥了。” 心善的程英从路边商贩处买来一块面饼递给老乞丐,显然她也清楚苏灿曾多次被人所骗。 接过程英递过来的面饼,老乞丐笑呵呵的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书籍向程英道:“好善良的小姑娘,老叫化谢谢你哦,这本‘凌波微步’轻功与你有缘,就送给你罢。” “!!!” 听到老乞丐的话,程英还要推脱,苏灿却已将震惊的目光投向老乞丐手中那泛黄书册,只见书册封面之上清清楚楚写着几个大字:“凌波微步” 第4章赤练仙子 “老前辈,这是十两银子。” 一个秘笈同名可能只是巧合,但接二连三的巧合说明了什么? 苏灿果断从腰间取下荷包,恭恭敬敬的双手捧住递给老乞丐。 就冲“逍遥御风”和“凌波微步”这两个名字,哪怕这次仍旧被骗苏灿也认了。 老乞丐对苏灿突然间的态度转变不以为意,笑呵呵接过荷包,同时将那本“逍遥御风”和凌波微步一同放在苏灿手掌之上。 苏灿接书之时弯腰低头,将礼数做足,不料再抬起头已不见了那老乞丐的踪影。 苏灿惊讶之下忙问身旁杨过,岂知杨过亦是惊讶的抬头四望,说道:“方才他将书放在你手上就转身离去,但只这么一会儿,怎么就没了踪影?” 苏灿闻言不再说话,而是翻阅起了手中那一本“凌波微步”,根据记忆,凌波微步应是按照易经六十四卦的方位来行走, 而这易经六十四卦苏灿早已烂熟于心,若能在此刻学会凌波微步这一绝妙轻功,对接下来的事也算一道保障。 苏灿素有过目不忘之能,且悟性极高,边看边记,不消片刻便将凌波微步通篇记于心中,其中精妙之处更是一一领悟。 原来凌波微步其本身秘笈并不需整整一册书来记载,老乞丐之所以将其以整本书拿出来,是因为他在书里面写满了修习凌波微步的窍诀及注意事项, 甚至许多独自修行较难领悟的精微细节更是已经在书中注明。正因如此,苏灿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等绝世轻功。 顾不得再看另一本“逍遥御风”,苏灿将两本书往怀中一塞,拉着杨过等人就要离去,不料还未抬脚便被一个少年道姑拦住了去路。 “不知漂亮姐姐有何贵干?” 苏灿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说道。 “哎呦,小公子好会说话,姐姐问你,你们这是要去哪呀?” 那道姑突遭苏灿如此夸奖,尽管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也使得她心中微羞,随即便是一阵欢心,对苏灿一行亦少了几分防备。 这道姑正是前来陆家庄探路的洪凌波,她先在陆家庄内外转了一圈,却没见到半个活人,心想只怕是陆立鼎畏惧师尊厉害,率家小逃命去了,急匆匆赶出陆家庄就要去禀报李莫愁。 谁知刚出陆家庄没走多远便碰上了苏灿一行四人,她曾为李莫愁打探陆家庄的人口细情,以便李莫愁能够提前在陆家庄印上数量准确的血手印, 因此自然是认得陆无双和程英的,一见她二人顿时心中大喜,忙施展轻功拦在了她们前面。 苏灿亦猜出眼前道姑大概率便是洪凌波,是以早就做好准备,见洪凌波因自己的夸奖而没了警惕,右手急忙上扬,握在手中的石灰粉登时糊了洪凌波一脸。 若非洪凌波闭眼及时,只这一下就能毁了她两只眼珠。 一旁杨过见苏灿动手,忙往侧方奔去,再回来时手中已多了个木桶,其内不知装的什么, 但苏灿隐约察觉到空气中好似有些臭气。 杨过奔到近前,手臂用力挥动将木桶内物什向洪凌波泼去,苏灿见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那里面竟是马粪马尿! 他们此时所在之处刚好位于一家大户的后门附近,私家马车所用马匹皆圈养在此。 杨过在嘉兴厮混已久,熟知情况,洪凌波刚一现身他便想到了这个妙计。 此时洪凌波满脸都是石灰粉,根本不敢睁眼,全然看不到杨过动作,但她跟随李莫愁多年,武艺高强,耳聪目明, 虽因为大意而中了苏灿暗算,但此时全神戒备之下还是听到了杨过泼粪时粪水与木桶内侧的撞击之声, 只见洪凌波足尖轻点飞速后退,反应不可谓不迅速,然她反应虽然极快,但功力终究差了许多,尽管及时后跃却还是让粪水给泼了满身, 好在因其后跃及时已让脖颈之上脱离了粪水的覆盖范围,如若不然 “分头跑!往二弟府上去!” 苏灿大喝一声,随即拽着程英小手狂奔而去。 杨过亦是机敏,拉着陆无双朝与苏灿二人相反的方向跑去。 此时洪凌波闻着自己满身的臭味,偏偏又不敢睁开眼睛,急得几欲落泪,哪还有心思追赶他们? 苏灿拉着程英狂奔,奔跑之时竟还按着方才所记的凌波微步要诀来调整呼吸和步伐。 起初苏灿只觉这样奔跑并无往日那般劳累,但跑到后来竟越跑越快,直至程英跟不上脚步,需得他背着才算作罢。 不多时二人便到了杨过居住的破窑,不停歇的狂奔数里,苏灿呼吸竟丝毫不乱,只是脸色微红,略有细汗。 “阿英,这个是你的,你装好。” 苏灿将凌波微步秘笈从怀里掏出递给程英。 他既已学会,那这秘笈他装着已然无用,倒不如与弟弟妹妹分享,更不要说这秘笈本就是老乞丐交予程英的。 程英闻言还要推辞,苏灿又说自己已将里面内容牢牢熟记她才终于收下。 “唉~” 就在程英将凌波微步秘笈收好之时,窑洞口毫无征兆的发出一声女人的叹息。 这叹息声中有羡慕,有遗憾,有愤恨,有伤感,但此时苏灿却无心去品味这些,只因他竟全没发觉此人是何时来的! 苏灿将程英拉至身后,循声看去,见发出叹息之人是个身着杏黄色道袍的美貌道姑,登时心中凉了半截,但面上仍旧不露声色。 “这位道长有礼了。” 苏灿故作镇定,朝李莫愁行了一礼,他心中总是尚存侥幸,或许李莫愁并未亲自去过陆家庄,并不认得程英呢? “小公子有礼了。” 李莫愁收敛心神,微微一笑,声音轻柔婉转,苏灿听在耳中极度舒适,但仍不敢有半分放松。 “小公子还请让开,贫道有事寻你身后之人。” 苏灿听闻李莫愁此言心中一沉,她果真是识得程英的。 只见苏灿双脚微开,手臂紧绷,双眼看向李莫愁,虽未答话,但这动作已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