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牛魔王,天庭第一权臣》 第一章 重生牛魔王 “我爹死了?” “我以后是牛魔王?” “我老婆被猴钻肚子,我小妾被猪打死,我儿子被秃驴抓走,我也被秃驴抓走?” …… 西牛贺洲,翠云山深处,一山洞内,一个身高九尺,头顶一对大白牛角的健硕青年坐在床边,两眼无神,喃喃自语,好似痴呆。 “少主!老主人已经走了半年了,您该清醒了!” 一个悲痛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那喃喃自语的青年才抬起头来,看着旁边长着一对黝黑牛角的老人道:“庄叔?” “是我?少主,您终于清醒过来了!”老者满是欢喜之色,自从老主人受天庭征召,死在天外战场后,牛族势力就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侵蚀,如今势力大减,更关键的是,少主受不了这打击,直昏迷了过去。 痛哭一月,又昏迷半年。 再醒来,就是一副神神叨叨的样子。 群牛无首,别说外面了,就是里面也乱作一团。 “嗯,醒了。”姜山点了点头,勉强接受现实。 他一普通穿越者,什么也没做,就是有一天醒来,他就不是人了! 浑浑噩噩地把脑子里的记忆吸收完,才确定自己来的是怎样的世界。 西游世界。 而自己就是原著里,名声响亮,少数不凭借法宝和孙悟空五五开的平天大圣牛魔王。 但他并不太开心,因为西游路上没后台的妖王,老牛的下场实在算不上好,老婆被欺负,儿子被抓走,小妾被打死,自己还被佛门抓走。 要知道佛门那群家伙对待他们这一类能骑的妖兽,都是直接收了当坐骑的。 没有尊严,全年无休。 过分的文殊,直接就把青毛狮子给物理阉割。 想到这里,姜山胯下就感觉一阵冷飕飕的。 “苍天保佑,少主终于清醒,如今老主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大半都被人所夺,如何处理,还要少主吩咐。”老者惊喜地落泪道。 “被夺?”老者的话,让姜山猛地清醒过来,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未来如何如何,而是现在。 前身老爹,也就是上一代的牛魔王,神力无双,力拔山河,是这西牛贺洲赫赫有名的妖王,算得上是妖中一霸。 开局一座翠云山,最后疆土足有数十个国家之大。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竟然同意被天庭征召,作为义军去抵御九重天外邪魔入侵。 作为深知西游后台重要性的姜山,对自家老爹想要洗白上岸的心思,十分敬佩,但这方式,实在是蠢得一批,甚至可以说是莫名其妙。 要知道这样的义军,连招安都不算,自家老爹的名头,甚至不如弼马温,起码弼马温是正经官职,入了天庭神册。 像如今被战死沙场,天庭一点表示都没有,尸体还是他们大力牛族自己带回来的。 也因为这事,他们一族在西牛贺洲的处境颇为艰难。 ——大家自由自在做妖王,你个浓眉大眼的竟然想招安! 而他也距离未来那精通七十二变,力大无穷,俨然一副西牛贺洲妖魔之首的平天大圣,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过百岁,按照他们一族的说法,尚未成年。 甚至不配被称为牛魔王。 若是他现在敢打出这个旗号,怕是没几日就会被四周真正魔王级的强者斩杀。 第二章 三个选择? “不过,若是吾儿觉得此路艰难,放弃,也由得吾儿。如今獓因一族,只剩下吾儿一人了。吾儿且记得早日成亲,繁衍子嗣,为吾獓因一族留后,此为根本。” 前身父亲虚影说着话,又是一改。 姜山闻言咋舌。 合着,你这么勇地去天界,就是因为已经造了个小号,所以无所畏惧吗? “为父走前,左思右想,给吾儿留下了三条路,吾儿若能选一走上,亦可平安一世。” 话音落下,密室当中,三个木匣在一股玄妙的力量飞到姜山面前。 姜山闻言,方才露出喜色,这才是他想要的啊,就现在这实力,别说复兴,不死就不错了。 “左边木匣中,有一块夔牛令。夔牛一族原与我獓因一族同源,本是至亲,只是当年在支持轩辕氏、蚩尤氏中,有了分歧,他们老祖选择支持轩辕氏,而我们老祖选择蚩尤氏。最后成王败寇,吾獓因一脉沦为凶兽,与妖魔为伍,而他们夔牛一族成天界神兽,与龙凤等同,生而为神,如今为南极长生大帝座下神兽,司掌雷部。” 姜山闻言不禁露出浓浓的羡慕之色。 雷部,天庭对外最高战力部门。 名副其实的实权部门。 而且和龙凤等同,虽说在西游记里面,龙族地位看似不高,泾河龙王仅仅只是因为下雨的雨量没控制好,就被处死。 可要知道,但凡有水处,便有龙,哪怕是小到一口水井,都有龙,便可想而知龙族的势力网到底庞大到了什么地步。 而且龙族,天生下来,就是神仙,属于神族。 并且和一般神仙不准恋爱的规定不同,他们可以随意生子。 这着实是酸了。 也证明了站队的重要性。 老祖宗们的站队水平有点差啊。 “你若是取了此令,前往天界,投靠夔牛一族,表示认输,夔牛一族当愿接纳于你,可求个神职,天庭庇佑。” 姜山微微点头,然后继续听着。 前身父亲这么想洗白上岸,都没有去投靠夔牛一族,显然这条路,并不那么顺。 “中间木匣中,有一块玄黎令。乃是为父与南瞻部洲大黎国国君定亲信物。他一族乃九黎族后裔,与罗刹族联姻,在南瞻部洲立族,修为非凡。我等祖上有旧,为父与他结盟,你可上门求亲,享其庇佑。” 姜山继续聆听,心道与罗刹族联姻,那不就是罗刹女,未来的铁扇公主,我老婆? “最后右边一块木匣,有一块菩提令,乃是为父偶然所得,可前往灵台方寸山学艺,其间据传有一高人,名唤须菩提祖师,但修为如何,为父也不甚了解。只是从这令牌来看,当是不凡,你可前往拜师学艺,若能学得一身本事,能真正立足。” “三条退路于此,吾儿细细思量,祝吾儿仙道昌盛,一世平安。” 话音落下,身影消散。 姜山默然,旋即朝着虚影消散处跪拜。 虽说情感上难以真的把这只见过一面的当作父亲,但这深沉的父爱终究是他受了。 拜完后,姜山起身,看这三个木盒若有所思。 三个木匣,三条路。 第一条,投奔不知道多少万年前的远方亲戚。 估摸着,豪门斗争流,说不得会成为权力牺牲品。 而且这还是对方肯收自己的情况下。 就像沙和尚说的“三年不上门,是亲不是亲”。 此去,前途凶险。 第二条,投奔老丈人家。 当初结亲,是自家老爹在,现在老爹走了,那这联姻就是另一回事。 去了的话,要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要么就是赘婿流了。 也不太好走。 第三条,拜师。 自家老爹不知道菩提了得,自己一个穿越众还能不晓得吗? 菩提祖师,孙悟空师尊,西游最神秘的大佬。 第三章 万岁狐王 出了密室,姜山面色好转,虽然前途迷茫,但已然有了奔头,拜得名师,修习道法,当有成就。 “少主,万岁狐王来了,请少主相见。” 这时,脚步声响,庄叔匆匆赶来道。 “万岁狐王?”姜山眉头一皱。 万岁狐王,魔王级大妖。 虽年纪老迈,突破无望,战力下滑。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远不是现在的翠云山可以抗衡的。 连忙赶往前厅,就见一个衣着富贵,身穿貂绒,腰佩宝玉,一脸和蔼的老者坐在位子上,不像个厉害魔王,倒像是个富家翁。 “小侄拜见伯父,小侄重孝在身,家无大人,有失远迎,还请伯父恕罪则个。”姜山当即行礼道。 “哪里?你父在世之时,与我乃是八拜之交,情同手足,如今他走了,你于我心中如子侄一般,何须见外?”万岁狐王和煦一笑,如一宽厚长者。 “伯父说的是,家父生前时常提起伯父对他照顾。临走前,特意交代,将西山那几座矿山,全数赠予伯父以作多年来照顾的恩情。”姜山面上动情地说着,心中却没有被万岁狐王这表现出来的宽和所打动。 万岁狐王,到底有没有万岁,没人知道。 但在这翠云山周遭千万里,就是万岁狐王活得最久,势力最广,家财最多。 往日几大妖王有什么矛盾都是请他居中调和。 典型的德高望重,但这样的妖王,一旦吃人,绝对骨头都不吐。 而且吃了你的肉,明面上还是为你好。 万岁狐王听罢,暗暗点头,好个牛子,倒是舍得,果断舍财,前途无量矣,面上却道:“这怎的好意思呢?” “此乃家父遗愿,还望伯父收下,勿让侄儿做那不孝之牛。”姜山再次恳求道。 如此三辞三让,万岁狐王方才答应下来,道:“罢了罢了,我虽无意这些矿山,但你一番孝心,我却不能让你做了这不孝之牛。便先替你保管着,若是你日后有需要,再向我来索要,必定奉还。” 姜山看着万岁狐王脸上笑容,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但面上却道:“既已送出,何来收回道理?” “也罢,不谈这些。你父已去,不知你接下来如何打算?”万岁狐王问道。 “回伯父,父亲临终遗言,我还有几位嫡亲叔伯,让我投奔了他们去,好学的一番本事,方能回来镇守家业。”姜山道,暗暗透露他并非独自一人,毫无靠山。 “哦?不知那些叔伯何在?我同你父相交多年,却甚少听他说过。这多年未曾谋面的,是亲也不是亲啊。”万岁狐王道。 “话虽如此,但打断骨头连着筋。且此番是他们传信而来,请小侄前去,小侄自不可不去。且修得一身本事,也才好回来,守住这家业。”姜山道。 “你却是年少,所谓三年不上门,是亲不是亲。何况你们这已然数百年未曾见面,我看是他们想要图你家产。”万岁狐王却是摇头道,“不如你拜入我门下,伯父虽然不才,但也有三品境,可栽培于你。且我膝下只有一女,名曰玉面,平素修习不专,你与她一同,也好促进她修行,如此你们二人共同守卫我积雷山、翠云山的基业。” 玉面公主? 姜山闻言,不禁一愣,我说万岁狐王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 原来是原著里,牛魔王的便宜老丈人。 家私万贯,但终究是没有修炼到天地同寿的境界,寿终正寝。 留下一个孤女玉面公主,无依无靠,最后玉面公主,不得不主动倒贴家私,招赘牛魔王为夫。 也让牛魔王过上了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 不过,说到这里,姜山也不得不佩服一下前身。 明明是招赘,可是和孙悟空对战的时候,是说“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你既欺我妻,又灭我妾,多大无礼?上来吃我一棍!” 原配铁扇是妻,玉面是妾。 可问题是,事实上,牛魔王是吃玉面公主,喝玉面公主,用玉面公主的,他是赘婿。 当真是,软饭硬吃第一人。 别说曹达华见了要甘拜下风,就是宁立恒见了,也要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贤侄可是心动,不如这就随我回山如何?”万岁狐王见姜山发愣,还以为姜山意动,当即道。 “伯父好意,小侄感激涕零,但遗命不可违,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待见了面之后,再说日后如何。只是小侄此番离开,短则数十年,长则百年,这翠云山还要伯父多多照料,小侄愿再奉上家私。”姜山道。 虽说当赘婿是条路子,但显然这不是条好路子,不稳妥。 真要当赘婿,还不如去找原配铁扇公主。 起码芭蕉扇厉害,还能保护自己,让自己吃上碗软饭。 而且这老狐狸也就是嘴上说说女儿,实际什么都没有表示出来,如果没本事的话,估计过去了,自己这翠云山就姓万了。 见姜山态度已决,万岁狐王也不好多说,只是再推辞一番,收下一番家业,然后信誓旦旦地保证,必定庇佑翠云山云云,然后离去。 “少主,老主还有亲戚?”庄叔疑惑道,这些事情他怎么不知道? “当真。我不日离开翠云山,便要去投靠叔伯,学一身本事,只是这些日子翠云山要靠庄叔了。”姜山道,也没详说,免得庄叔嘴不严,泄露出去。 “少主放心,只要老奴在一日,这翠云山就在一日,少主尽管学艺。”庄叔一脸郑重道。 “不,在我心中,庄叔要比这些家业重要。只要我们在,家业总能挣回来,但人没了,家业又有什么用?”姜山正色道,“另外,还请庄叔把万圣龙王他们一并请来,这些家业,全给了便是。” “放心交给老奴便是,只是这西牛贺洲凶险,少主孤身在外,需要保全自身,若事不可为,老奴也还有几分力气在。”庄叔神色坚定道。 姜山笑着宽慰一二,待庄叔走后,坐在原地,面色凝重,本来还要思考一下,现在倒没时间了。 人间尚且有礼法,依旧难以抵挡生灵心之恶毒,况且此无礼法,更是禽兽所居。 要尽快学一身本事,否则这些个看似温和的叔伯们,一个个怕都要扑上来,把自己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灵台方寸,斜月三星。 心之所向,便能抵达吗? 第四章 灵台方寸山 寒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天地之间,一片雪白肃杀,万里寂静无声。 一个魁梧大汉,于暴雪狂风之中,缓缓而行。 赫然便是姜山。 那些个妖王叔伯们,虽说贪财,但也讲几分义气,收下宝物之后,都承诺庇佑他翠云山。 至少他们不会主动下手。 又或者说,被他们这么瓜分之后,翠云山剩下来的家业不足以让他们不要名声地下手。 而他们不下手,其余势力,倒也伤不得翠云山。 收拾整齐,别了翠云一众,随心而动,寻灵台方寸所在。 不觉间,便已十年。 然而灵台方寸山依旧未见。 寒风呼啸,冻得姜山直发抖,这西牛贺洲之雪,也非寻常,冻人身,坏人魂。 纵然他是獓因之后,也有些承受不住。 这十年来,一路风霜雨雪。 也见识了这西牛贺洲的混乱。 人妖混居,神魔并立。 大小乘佛教互相斗法,虽然都为佛,却势成水火,指责对方为邪教。 他势单力孤,许多时候,明明不想掺和,却莫名其妙地就被搅和了进去。 又有和尚贪婪,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头,或是图谋他妖丹,或是想要收他为坐骑,便要对他动手。 更有妖魔肆虐,也想害他性命,夺他财产,食他血脉。 若非他獓因之后,天生神通,虽未成仙,亦神力无双,可负山岳,还胜过寻常仙家,怕是已然成了他人坐骑。 当然,惊险有,奇遇也不少。 几次偶遇富贵大宅子,一母三女,个个姿容艳丽,颇具风骚,家中无男丁,想招他上门庇佑。 遇到修仙门派招收弟子,见他神通非凡,有意收他,传授神通。 遇到妖族大小姐,绣球招亲,以百万家私传承,招收赘婿。 …… 说实在的,姜山动摇过。 菩提令会几经辗转到他父亲手中,说明掌握菩提令也不一定就能拜师。 前路凶险,一路向前,许是会死,然后这菩提令再转手。 纵是不死,也不知何时会到。 他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预感是不是错了。 因为这寻觅之途,并非是游戏,他没有进度条,他不能显示你今天距离三星洞还有多远,明天距离多远。 而且努力,不一定就能找到找到。 就像前世很多人选择躺平。 因为你付出极大的努力,可能也得不到半点回报。 但姜山几经思量,却一一拒绝。 此世混乱,若不修得一身大神通,如何立足天地间?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若无实力,美色、财富,不过镜中花,水中月。 必须学得一身本事。 而天地君亲师。 师如父母,一旦拜了,除非第一位死了,否则再拜第二位的时候,第二位名师就不一定会收了。 这些传承,最好的也就是什么武曲星的再传弟子的门派,哪比得上菩提祖师? 人家弟子孙悟空,可是把包括武曲星君在内的七元全给打得望风而逃。 逼出五老级别的如来才镇压住。 所以奇遇,一概拒绝,或是严词拒绝,或是婉拒,或是面上答应,背地里偷偷逃跑。 天灾也好,人祸也罢。 终究拦不住他的道路。 若不能修出个神通,死在路上也罢。 迎着漫天飞雪,姜山神色坚毅,紧了紧身上的衣袍,继续前行。 …… 方寸山中,菩提祖师不禁摇头。 天灾吓不住,人祸坚其心。 美色难遮眼,财富不可阻。 这小牛,是认准了自己,给他安排了这么多天灾与奇遇,竟都不肯停下。 求道之心,坚定如此? 菩提祖师微微叹气,忽然挥袖,千万里外,顿时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 时光匆匆而逝,姜山离开翠云山,又不知过了多久。 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 姜山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只有它们怕他的份。 登山顶上观看。果是好山——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蒨崖苔藓生。 姜山心头一喜,虽没有证据,但见这山色,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就是灵台方寸山。 双腿更生无边神力,纵身跃起,便有百丈,纵身翻腾,却也灵巧,且越往上,心中预感越发明确,越觉得头脑清明,身子也轻了许多,更觉得自己是到了地方。 果不其然,一路往上,果见一神仙洞府,隐于仙山之间,隐有七彩霞光浮现,端是玄妙。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 姜山转头打量四周,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姜山当下喜不自胜,险些要欢喜地翻几个跟斗,放声长啸一番。 十年风霜雨雪路,今日总算到了此间。 但想到此乃神山宝地,仙家洞府,菩提祖师神通广大,怕是自己到了山下便已经被他注意,当下不敢大意,生生压抑住那份狂喜。 走了九十九步,但最后一步还未走完,也可能是失败。 反倒越发郑重,整了整衣冠,然后走到门前,轻轻敲门。 他到底不是孙悟空,不确定祖师会不会派人来请。 还是主动敲门的好。 敲门后,不多时,一相貌清奇的童儿走出。 礼多人不怪,姜山当即朝童儿见礼,礼数周到。 童子笑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便是你了?” 姜山心中激动,连忙应是。 随童子进入斜月三星洞中,这山洞在外间来看不大,里间却别有洞天,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不知是否传说中壶中日月的神通,仿佛是到了一方小世界一般。 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姜山当即跪拜行礼道:“徒儿拜见师父。” 台上,菩提祖师嘴角微微抽搐,这牛儿,脸皮好生的厚啊。 第五章 终入门下 “你是哪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虽心知肚明,在姜山离开翠云山起,便仔细观察了他十四年,但菩提祖师还是佯作不知道。 “回师父,徒儿乃是翠云山人氏,偶得家父遗物菩提令,方知这世间有师父这般高人,故而冒昧前来拜师,望师父不弃弟子鲁莽鄙薄,收弟子入门。”姜山说着话,恭恭敬敬地取出菩提令来。 “哦?这一块令牌竟在你手。”菩提祖师故露惊诧之色,拂尘一扫,姜山手中令牌自动飞到菩提祖师手中,道,“此物不假,昔年我曾许诺得此菩提令者,为吾弟子,自该列入吾门墙。” 汝行一十四年,五千零四十日,合一藏之数,道心坚定,不受困惑,天意如此,吾又如何能不收你? “徒儿拜见师父。”姜山赶忙大喜,哪里不知这是成功拜师了,当即又是一拜。 菩提祖师点头,道:“你来自翠云山,又姓甚名谁?” “回师父,弟子名山,本无姓,但后入了人世,为与人交流,便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姓为姜,是以弟子唤作姜山。但今入了师尊门下,前尘皆是往事,也请师尊赐下个道号。”姜山回道。 “姜姓极好,你本也该姓姜。”菩提祖师微微颔首,你獓因一脉,往上溯源,可追究到神农一脉,虽是附庸,但也被赐姓为姜。 姜山心头诧异,他前世叫姜山,然后这辈子,牛魔王单名山,没有姓,所以他也懒得改,就叫姜山,但这本姓姜,是何缘故? “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海’字。与你起个法名叫作‘海山’吧。”菩提祖师又道。 “谢师父赐名。”姜山欢喜,古代赐名非同寻常,一般来说,只有赐下道号,才会传你真传,视作亲徒弟。 不过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 现在才到海,下一个是颖。 那悟还没影。 看来距离西游还有比较漫长的时间。 这样的话,自己应该还有比较长的发育时间。 菩提祖师点头,道,“善。且先起来,寻个座位坐下吧!” “师父,弟子前来拜师,听闻人间有束脩说法,是以弟子准备了一番束脩,还请师父笑纳。”姜山说着,取出腰间的如意袋来。 大能宝物众多,随身携带不便,是以都带着装物的法宝。 最典型的,就是老君,装金丹的葫芦,都是空间至宝,容纳一方小世界。 姜山自然没有这等宝物,但这如意袋也不俗,袋中天然有“大小如意”的绝妙神通,可让放进去的物品缩小,虽然只是一个袋子,但足足可装下几个房间的东西。 属于稀罕宝物了,算是他獓因一脉的底蕴。 “哦,你倒有心。”菩提祖师微微颔首,面色如常,一是涵养,处变不惊,二是底气,不管姜山拿出什么来,反正不会比他现在有的好,三是,他早知道是什么了。 他默默窥屏,看了姜山十四年,这束脩是什么,怎么准备的,他全程在看。 此番收姜山入门,未尝没有此番心意之故。 待姜山一一送上之后,再让姜山坐在一边,开始讲道。 姜山见菩提祖师脸上没什么欢喜之色的,也不失落,毕竟这主要是一番心意嘛。 而且,祖师不收是他不收,可咱不能不送啊。 当下,静静坐在蒲团上,听菩提祖师开坛讲道。 此番说的是道家的内丹功夫,却是一寻常修仙法诀,吐纳真气,虽难以证道不死,却也可延绵寿命,亦算是长生。 算不得多么隐秘。 姜山听了,也无不喜,一来孙悟空都是入门七年,打了七年的杂,才学了真本事,何况是他;二来,这法诀倒是平平无奇,但从菩提祖师口中说出,则发人深省,有不同玄妙。 姜山十年风雪路,今朝拜入祖师门下,念头通达,修行更事半功倍。 闭上双目,听法诀玄妙,如春雨润物,滋润全身,更是说不出的畅快,头顶眉心,一团黑气涌现,然后渐渐散去,而周身又有一缕缕白气涌动,飘然若仙。 当今修行之法,源于上古人王伏羲八卦,启迪众生灵智,发扬于太上道祖,以金丹法修行,自此后,天地万族修行,皆要化形。 否则原身修炼千百年,倒不如凡人修炼数十年。 而化形后,所修功法又有不同。 绝大多数妖类,吸纳日月精华而有灵智,然后不断以身感受天地,自我摸索些修炼诀窍来,俗称野孤禅。 像万岁狐王就是这般修炼,是以姜山不曾学他。